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使徒行傳第二十八章拾穗

 

註解】【拾穗】【例證】【綱目

 

【徒二十八2「土人看待我們,有非常的情分;因為當時下雨,天氣又冷,就生火接待我們眾人。」

    「下雨」:原文的時態表示「雨勢頗大」。── 蔡哲民等《使徒行傳查經資料》

 

【徒二十八2米利大的人屬腓尼基族,本土語言是 Punic方言。在鄉村地方,人們多用本地語言,不用希臘語,因此路加稱他們為蠻族(RSV作土人),這字不過是指他們不懂希臘語而已,也有暗示他們是單純的村民。這樣的人,有希臘作者印證,多半仇視陌生人,但這一回他們卻對落難的海客,表示十分的情誼,生火歡迎他們。赫肯(p.713)說得對,雖然當時氣溫不會低過華氏五十度(攝氏十度),但船客遭難後,自然又濕又冷的了。他卻認為二七六人圍一個火,似乎難以想像,所以他說路加只是說信徒們而已。保羅這時看來也很自由,在這情況下也不算出奇;人們一旦上了島,像保羅這樣的人,又怎能逃脫呢。無論如何,他立意要在該撒面前受審的。──《丁道爾聖經注釋》

 

【徒廿八2欽定本對米利大人不太厚道,稱他們為barbarous人。(譯注:英語barbarous一字,可解作野蠻的,也可解非希臘的;但以前一解釋較為常人所習知。)希臘人誠然稱他們為barbaroi;但是對希臘人,barbarian一字,乃是指的說barbar的人,那就是不說漂亮的希臘語而說一種難解的外國語的人。我們只稱他們為土人(natives, R.S.V.),意思才較接近。──《每日研經叢書》

 

【徒二十八3「那時,保羅拾起一捆柴,放在火上,有一條毒蛇,因為熱了出來,咬住他的手。」

「毒蛇」:原文是「蛇」,不過當時許多人認為所有的蛇都有毒,由下文中也看出島上居民認為這是毒蛇。今日馬爾他島已經很少有毒蛇,不過2000年前情況怎樣,卻無法可考。
    「咬住」:「捉住」、「纏住」、「咬住」。這個字在希臘文的表達方式是表達「被蛇咬過的」,土人也認為保羅已經被毒蛇咬到(二十八4,6 ── 蔡哲民等《使徒行傳查經資料》

 

【徒廿八3保羅的為人是冷靜沈著。因為熱度,使一條毒蛇醒了,從一捆柴裏出來,懸在他的手上。我們很難說這是神蹟與否。至少現在在米利大是沒有毒蛇這東西了;在保羅的時代,有一種蛇,很像毒蛇,但是無毒的。比較上,很可能在蛇未刺破他的皮膚之前,保羅把蛇捽掉了。總之,他似乎並未把這事當一回事去處理。在米利大人看來當然像件神蹟,但是很清楚地,保羅並不太大驚小怪!──《每日研經叢書》

 

【徒廿八3他們生火取暖,保羅便去拾一捆柴助火。我們又一次看到,就各方面觀察保羅,他是一個極其講求實際的人,儘管他那麼偉大,可是,絕不恥作小事。

據說博克華盛頓(譯註:美國黑人教育家Booker T. Washington, 1858-1915)青年時,要走幾百哩路去上一所收受黑人學生的大學(那時收容黑人學生的大學不多)等他到步,才知道已經額滿。學校給他一份工作,是替人整理床鋪和打掃地方。他接受了;他打掃地方,整理床鋪,做得很好,不久以後,學校接受他入學,後來他做了黑人中最偉大的學者和行政人員。惟有小人物才拒絕小差使。──《每日研經叢書》

 

【徒二十八4「土人看見那毒蛇懸在他手上,就彼此說:“這人必是個兇手,雖然從海裡救上來,天理還不容他活著。”」

    「天理」:原文是「公義」,宙斯的女兒名字也叫「公義」,這裡可能指的就是這個女神或等同的神明。── 蔡哲民等《使徒行傳查經資料》

 

【徒二十八56保羅只一手把它甩在火裡,並沒有受傷。我們不曉得他到底當它有毒還是無毒;若是當它有毒,他是否看自己在神的保證下;馬可福音較長結尾(the longer ending)中的應許(可十六18),可能是根據這件事而來,而非此事件是根據馬可福音的應許。米利大繼續留意看他,深以為他的咬傷會紅腫,甚至會倒斃,可是他一點事也沒有。於是人們隨即轉念,說他一定是一個神。

  路加當然不會認為保羅是個神(十四15),但他顯然相信使徒們具有異能。他視他仍具有古代公認的那種神人的品質,不過近來的研究顯示,這一詞要小心應用。在這件事上,似乎路加用意在諷刺人們的迷信程度,可以轉眼間由一極端轉為另一極端。換言之,若神人的含義存在的話,路加的用意必然是批判意味的。──《丁道爾聖經注釋》

 

【徒二十八810部百流的父親患了熱病和痢疾(這是該地特盛的病症,稱為米利大熱症 Malta Fever)。保羅藉禱告按手把他治好了(九1217),並且治好島上聞風而至的病人。保羅治病活動的結果,人們帶禮物來送給他和同伴們,並為他們預備旅程所需的。這裡用我們,有人認為路加也運用了他專業所長,與保羅同工。這也大有可能的,但路加只一心關注保羅所作的。──《丁道爾聖經注釋》

 

【徒二十八11「過了三個月,我們上了亞歷山大的船往前行。這船以“宙斯雙子”為記,是在那海島過了冬的。」

    三個月代表航海封停的時期。也有其它船隻被冬季所阻,逼得逗留等春天才複航。因此,有另一艘由亞力山大來的船,在米利大耽擱,也就不出奇了,它也是乘運麥子的,這裡記下了多采的細節,說那船以丟斯雙子為記,就是 Castor and Pollux是航海的守護神,他們的星座(Gemini)若在風暴時得見,則表示好運(這些記戴與內容無甚相干)。──《丁道爾聖經注釋》

 

【徒廿八11保羅所乘的船以“丟斯雙子”為記,這丟斯雙子是什麼?】

    “丟斯·雙子”(希臘文為DIOSKoURIs,但英文聖經根據拉丁文聖經改譯為CAsToRPOLLUX,即“雙子”的兩個名稱),是羅馬人糧船的一種記號。“丟斯”(ZEUS)(參閱149條,有關丟斯的說明)是假神名,他有兩個兒子,即英文聖經所譯的卡斯托(CASTOR)與普樂斯(poLLUX),前者為可死,後者為不死之神。他們被希臘所崇拜,每年在斯巴達城(SPARTA)祭禮他們,稱他們為航海的保護者。羅馬人往往將他們的神像漆在船頭兩旁,使乘船的人容易認識。天文學上有“雙子星”(GEMmINI)之名,每年由正月至四月,夜間向北觀看,見有兩粒非常明亮的星,便是這“雙子”星座的兩粒主要明星(見下圖)。

    保羅由米利大島乘由亞力山大城開來的大船往羅馬,正是三四月之間,也正是雙子星座最明亮而且在高空的時候,路加加上這句話“以丟斯雙子為記”,並無羅馬人的迷信成份在內,可能是表示他對於天文學的認識而已。

    保羅在較早時間遇著巨風,是在禁食的節期之後,即每年十月的時候,以後,在米利大島住了三個月(徒二十八章11節),然後再啟程,所以可能是在第二年的三四月間。―― 蘇佐揚《新約聖經難題》

 

【徒二十八13「又從那裡繞行,來到利基翁。過了一天,起了南風,第二天就來到部丟利。」

    這裡說他們繞行,然後來到利基翁,就是義大利腳趾端的地方,實在有點奇怪,因為那地就在敘拉古的直線航程上。這詞語可能是航海上的專有技術名詞。布魯斯認為是指他們一進入 Messina海峽,就轉換了方向。至於亞力山大版本則用放鬆一詞,就是放鬆船錨(參廿七40),不過錨是緊急情況下才會放鬆的;若接納這一版本,則也能解作拋開纜索。從利基翁起行北上,遇著南風,就順利來到部丟利。部丟利就是當今的 Pozzuoli,是麥子貿易的主要商港,不過後來被 Ostia占了上風,因為位置上更接近羅馬。──《丁道爾聖經注釋》

 

【徒二十八14「在那裡遇見弟兄們,請我們與他們同住了七天。這樣,我們來到羅馬。」

    部丟利這樣大的都巿,當然有信徒在那裡居住,還有猶太殖民集團。不少解經者覺得,保羅竟能自由地在那裡與信徒停留一個星期,相當令人費解。赫肯(p.719)視這一段日子是一種文學手法,容許一段時間把保羅抵達的消息傳到羅馬去,又使信徒可派代表去見他。Hansonp.253)認為百夫長要先到羅馬去請示,但其實他早該知道手續的了,除非因冬航的耽擱,原定計劃有所變更。不過,路加沒有寫出原因來,並不等於沒有原因的。──《丁道爾聖經注釋》

 

【徒二十八16「進了羅馬城,(注:有古卷在此有“百夫長把眾囚犯交給禦營的統領,惟有”)保羅蒙准和一個看守他的兵另住在一處。」

    路加在此最後一次用第一人稱的複數代名詞。經文告訴我們,保羅獲准有自己的住所,不是坐監牢,是個私人住戶,有看守的兵同住(30節)。這與羅馬的做法相符合,至少後來的文獻如此。──《丁道爾聖經注釋》

 

【徒二十八18「他們審問了我,就願意釋放我,因為在我身上並沒有該死的罪。」

    羅馬的審詢,並沒有查出猶太人的控罪來,他沒有犯了該死的罪,本該無罪釋放了。保羅說羅馬人願意釋放他,這有點奇怪,因為羅馬巡撫實際上並沒有釋放保羅的念頭,非斯都想送保羅往耶路撒冷受審,因此保羅才被逼上訴該撒。反而是亞基帕認為若保羅沒有上訴該撒,就可以釋放了,可能非斯都當時也同意他的話。因此,保羅這話,可能是前述事件的概述而已。──《丁道爾聖經注釋》

 

【徒二十八19「無奈猶太人不服,我不得已,只好上告於凱撒,並非有什麼事要控告我本國的百姓。」

    保羅說上訴該撒的原因,是由於猶太人不服羅馬人想釋放保羅,這話一定是指廿五27,猶太人的控訴中這使非斯都問保羅是否願意上耶路撒冷受審。若然,廿五4f的含意,就是若猶太人沒有對保羅提出訴罪,非斯都就會放他自由的了。這也十分有道理,因為非斯都可能認為,拘留了保羅兩年之久,即或犯了猶太人什麼律法,也受了足夠的刑罰了。所以這兩處記述是吻合的。保羅清楚表明,他並非對本國首領的作為,有什麼攻擊的用心。這番話是求和的話,保羅承認猶太人若認為他犯了事,依這樣的途徑對付他,也是他們權利以內的事。──《丁道爾聖經注釋》

 

【徒二十八20「因此,我請你們來見面說話。我原為以色列人所指望的,被這鏈子捆鎖。”」

    保羅招聚他們,是要叫羅馬的猶太人知道事情的真相。他受審的主因,亦即他一直所堅持的,乃是以色列的盼望的真諦,就是彌賽亞的來臨與復活。換言之,在他心目中,他是作為一個忠心的猶太人而被羅馬捆鎖;這就大受猶太人的注視了,因為他們的宗教是羅馬合法批准的。──《丁道爾聖經注釋》

 

【徒二十八21「他們說:“我們並沒有接著從猶太來論你的信,也沒有弟兄到這裡來,報給我們說你有什麼不好處。」

    羅馬猶太人說完全不知道保羅這件事,他們並沒有收到耶路撒冷任何指示,要他們在庭上代表猶太人一方控告保羅,耶路撒冷也沒有差猶太使者來報告保羅的控案。這原沒有什麼出奇。布魯斯(Bookp.353)說得好,猶太領袖見案子一移交去羅馬,就不會再插手其中的了,因為他們得勝訴的機會甚微。因此,在羅馬的猶太人並沒有收過任何正式的通傳消息;他們也很可能寧願對這案子不過問,因為先前為彌賽亞的爭論,曾逼使他們一時被逐出城(十八2{\LinkToBook:TopicID=170,Name=七 哥林多(十八117})的經驗,記憶猶新。──《丁道爾聖經注釋》

 

【徒二十八22「但我們願意聽你的意見如何,因為這教門,我們曉得是到處被譭謗的。”」

    他們也有興趣聽聽保羅自己的申辯。他們已知道一點關於這基督教派的事(廿四14),因為羅馬也有個活躍的教會,又知道他們常被攻擊。他們也必定聽聞保羅和他宣教士的威名,所以對他自辯的言論,和他在耶路撒冷當權者面前失寵的原因,自然十分好奇。──《丁道爾聖經注釋》

 

【徒二十八23「他們和保羅約定了日子,就有許多人到他的寓處來。保羅從早到晚對他們講論這事,證明神國的道,引摩西的律法和先知的書,以耶穌的事勸勉他們。」

    他的寓處一詞是接受他款待的意思,猶太人是他的客人,因為他不能再像以往的方式,到會堂裡去;不過,這話並不表示保羅請他們吃飯或其它款待。──《丁道爾聖經注釋》

 

【徒二十八2425正如以往的經驗一樣,保羅所得的反應參雜不一。有人信他所說的,於是彼此不合就散了。他們走了,並沒有表示有人有興趣再來聽,但散開以先,保羅說了最後一句話,聖靈藉先知以賽亞,向你們祖宗所說的話,是不錯的,即有其父必有其子的意思。引用的經文是早期教會所熟習的,耶穌曾引用過(路八10;參太十三1315;可四12),約翰也引用過(約十二39f.),保羅自己向羅馬人也寫過(羅十一8)。這裡像太十三14f一樣,引用了賽六9f的全部,是根據七十士譯本的。路加在路八10可能故意縮短了耶穌的話,好留在這裡全部引用。──《丁道爾聖經注釋》

 

【徒二十八2627神對子民說,不管他們聽多少,看多少,他們永不明白,不曉得神的話;這是神的審判,因為他們自己使心剛硬,聽不進神的話;他們使自己盲目耳聾,怕聽見看見神攪動人心的話,就得著醫治。神的話帶來罪的宣判,難以入耳,難以接受,但同時它的刺傷帶來醫治。人一旦故意輕蔑福音的話,這是個嚴厲的告誡。──《丁道爾聖經注釋》

 

【徒二十八28「所以你們當知道,神這救恩如今傳給外邦人,他們也必聽受。”(注:有古卷在此有」

    猶太人應該嚴肅地面對這個事實:救恩的信息如今傳向外邦人,而且他們將會有更好的反應。這到底是不是猶太人最後的棄絕,仍屬可疑。保羅的信明顯地仍期望他們改變心意(羅十一2532)。這也可能是路加的想法。但在當時,使徒的使命就轉向外邦人了。保羅不再有先向猶太人的責任,而路加也許以他為教會的榜樣,跟隨他的方向走。──《丁道爾聖經注釋》

 

【徒二十八30「保羅在自己所租的房子裡住了足足兩年。凡來見他的人,他全都接待,」

    保羅繼續居留在那房子,有兩年之久。自己出錢的表示他有收入的來源;有些囚犯在某種情況下,可以仍操故業的。譯作自己所租用RSV. mg)是已經變化的譯法,雖然譯法可疑,但也準確地表達了當時的實況。這也就是說,保羅不是住在公共監房,而繼續如第16節所描述的居住方式。他雖然行動不自由,但仍能充任宣教士,因為人們可以來看他;保羅真的可以說我為這福音受苦難,甚至被捆綁,像犯人一樣,然而神的道,卻不被捆綁(提後二9)。──《丁道爾聖經注釋》

 

【徒二十八30「保羅在自己所租的房子裡住了足足兩年。」】

這記載就結束第五福音書的內容。這樣作結也說明仍有續集。保羅的生平候未終結,他在羅馬仍繼續工作,這使我們明白聖靈的設計,使徒行傳永無結語,甚至延續到今代,每一個時代,每一個生命,都是鏈練中的一環,從地上耶路撒冷的小樓,到新耶路撒冷的新房,都是建在一起,由耶穌藉著聖靈繼續啟示與工作。

宣教史不僅從第二十九章繼續寫下去,現在已有五百章或五千章。從保羅生平至現代工人的行跡,其中還應加插多少宣教傳記與軼事,比小說更有趣,比戲劇更生動。

這本書始終沒有完成,總繼續有人不住傳講關於主耶穌基督的事,也一直有教會在主工人的肉身上補滿基督患難的缺欠。現在問題是:你曾否為主工作或受苦,你可否再加上幾節經文,使這本書的內容更加充實。現在使徒行傳續篇一直書寫著,有天使藉著寫者來從事這項巨著。

── 邁爾《珍貴的片刻》

 

【徒二十八31「放膽傳講神國的道,將主耶穌基督的事教導人,並沒有人禁止。」

    最後的畫面,是保羅放膽傳講神國的道,向外邦人宣揚他在使徒行傳一直以來所宣揚的訊息,沒有人禁止。一切重點都落在最後一句上,表示所有對保羅的控告,都是偽造的,神作他傳道工作的後盾。人一切的作為,都無法限制福音的進展,和最終的勝利。──《丁道爾聖經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