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辞典目录

 

「最后七言

 

最后七言(SevenLastWords,The)从耶稣钉十字架至祂离世之时,收录祂所说过的话。这7句说话并不可以在任何一卷福音书中完全找到,只有首两句及第七句在路加福音出现,第三、第五和第六句只可见于约翰福音,第四句则在马太福音和马可福音均可找得到。其次序是按传统流传而来的;因为没有一卷福音书综合这七言,故此无从稽考其先后次序。另外,究竟耶稣在十架上是否还有说别的话,又或究竟那7句说话是否一番长话的摘要?然而,想到耶稣钉十字架的伤痛,这些就是主所讲的一切说话,也实在不足为奇。「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路二十三34)由于有多个完整的希腊文抄本没有收录这句话,以致这是最后七言中唯一令人怀疑其真实性的一句。纵然有可疑的因素存在(其可信的证据与疑点是不相伯仲的),不论路加福音原初有否记载,这无疑与我们所知道有关耶稣和祂的爱很配合。仅在这句的前数节,耶稣显露出祂关心他人远胜于关心祂自己(路十九41,二十二5051,二十三28)。耶稣活出祂自己的教导,又为那些凌辱祂的人祷告(路六2728)──没有比这更大的动力,可促使人如比实行。无疑士兵和犹太领袖对他们所行的并非出于不知(参徒三17),但他们显然不明白他们所行的真正意义。对基督徒来说,「父啊,赦免」的祈求,较祈求的理由更重要,正如司提反在殉道时,把这话表明出来。总结来说,饶恕不需要理由;它是神的恩典。「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路二十三43)路加记载这句说话,并不是要指明死人的居处,而是要表达神对信心的响应。有一个罪犯有意加入嘲讽的群众之中,却被斥责不应作声(路二十三40);另一个却显然明白到,耶稣不单是无罪的,并且十字架也是王权的序幕(路二十三40-42)。彼得会在耶稣施行神迹时称颂祂,但这人却选择在祂受苦时如此行。神对这样信心坚强的响应,乃是直言道:「你或会以为罪使你受永刑,然而,你所祈求的怜悯蒙允许了。透过信心,你会得享你所看见临到我身上光明的未来。」在此,再次看到所求取的恩典,耶稣在祂临死时仍念及他人。「母亲,看你的儿子!……看,你的母亲!」(约十九2627)耶稣既已关心敌人,也顾及刚归信主的人;现在他转而好好安顿祂自己的家。约翰描绘耶稣是完全操掌那境况,这点显而易见。祂安静地关顾祂的母亲,而不是专注于祂个人的痛苦。马利亚也很痛苦,如同被「刀」剌透她的心(路二35)。耶稣想到祂的血缘关系和属灵关系,现在祂却是她的主多于是她的儿子。我们并不明白为甚么耶稣的兄弟没有在马利亚身旁照顾她,或为甚么没有参与逾越节的筵席。此外,也无法知道主所爱的那门徒为何被选中,或许是因为他就在髑髅地、他是值得信靠的,且他是犹大土生的人,而不是加利利人,以及他在附近有一处居所可照顾马利亚。「我的神!我的神!为甚么离弃我?」(太二十七46;可十五34)那正是祂说完首3句话的数小时后,黑暗笼罩着髑髅地已达3个小时。突然,耶稣喊出诗篇二十二篇的首几个字来。马可以耶稣本土的亚兰文来记述,马太则翻成希伯来文。不同的人对这呼喊(称为被遗弃的呼喊)解释为人性感受的表达,是神没有拯救祂而发出失望的表白,是因祂背负罪孽而与神分隔的抒发,或是念诵一首以胜利结束的诗篇。虽然这个呼喊的整个含义,是一个只有耶稣和祂的父才会知道的奥秘,但由于该篇诗篇是向神呼求辩白,故此耶稣可能为此祈求。祂呼求神显出祂真是神所拣选的那一位,那呼求在祂复活时蒙应允,并在祂第二次降临时完全应验。「我渴了。」(约十九28)耶稣被钉十字架,在开始的时候,有兵丁拿苦胆调和的酒,作为催眠剂来减轻祂钉十字架的痛苦,祂不肯喝(太二十七34;可十五23)。此刻,耶稣严重干渴,于是接受了兵丁的醋(约十九29),那醋增强了祂最后的呼喊。祂需要它,因为祂已钉在十字架上6个小时。或许在耶稣生平中,没有一处像这里让我们清楚看到祂人性完全的一面。耶稣在此全是人性的表现,然而约翰视此为诗篇二十二篇15节的应验(亦可能是诗六十九21)。「成了。」(约十九30)约翰以这一句简单的话(在希腊文中是一个单字)来为主钉十字架的过程作结。这句说话自然流露了主的苦楚,和剧痛过后的解脱和满足。可是,约翰福音的上下文却为该字提供一个较深入的意义。对于约翰来说,耶稣掌管了整个钉十字架的历程,祂说过没有人能夺去祂的命(约十18,十九1011);所以,这里可理解为祂既已成全了父神的旨意,祂就甘愿舍弃祂的生命。祂一直彰显祂的主权,那么所成全的,就不单是祂的死,或是祂本身的生命,或救赎的工作,而是祂之所以来世的整个理由。顺服的最终表现已经完成了;最后一节经文也应验了。耶稣宣告祂的生命「成了」,离开那个阶段直至复活时开始新的一页。「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路二十三46)与约翰和其他福音书的作者相比较,路加在结束时展示的是另一幅图画。马太和马可在被遗弃的呼喊后,只记载了「大声喊叫」,用悲伤的语调结束。约翰则以所完成的工作终结。路加并没有记载被遗弃的感受,却告诉我们末后那大声呼喊是出自诗篇三十一篇5节(参徒七59的司提反)。引文是以「父」为开首,常见的「阿爸」则是耶稣对父神的特别尊称。祂与神的关系由始至终没有破裂。耶稣并不是进入黑暗中或与不知何物的东西争战,却是进到死亡中,把自己的生命交托给祂一生所服侍的那位父神手里。如此,这句说话成了将死的基督徒的典范,正如诗篇三十一篇对将死的犹太人所说的。最后七言带有深切的牧养信息,引起教会的注意。很多基督徒的默想,都是集中在这几句说话上。主耶稣的最后七言常在礼拜时颂读(特别在受难节敬拜之时)。这七言又曾谱进乐曲(例如1700年代的许茨)。它们是基督徒言行的榜样和受难神学的基础(特别是第四言)。故此,最后七言成为教会传统非常宝贵的部分。PeterH.Davis另参:「以利,以利,拉马撒巴各大尼」;「钉十字架」。―― 证主圣经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