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辞典目录

 

「主祷文

 

主祷文(Lord'sPrayer)两个版本耶稣给门徒立下的祷告模式。主祷文有两个版本(太六9-13;路十一2-4)。前者包含在登山宝训中,后者则是耶稣回应门徒的请求,而教导他祷告。这两个主祷文的版本有许多不同之处。有些学者花了很多时间去研究两者之中,哪一个是较早的版本。一般而言,他们在多方面都断定路加福音所记载的版本是较早期的。大部分原因是它的内容较短,并且没有理由相信在如此短的祷文中,有人会把当中的内容遗漏;相反地,要增加祷文篇幅的原因则显而易见。持这些论点的学者常认为在某些用语上,马太福音可能保留着早期的版本。可是,这个说法没有考虑到一个事实,那就是耶稣似乎以主祷文为祷告的模式,而不是祷告的方程式。在马太福音,耶稣是以「所以,你们祷告要这样说」为引言。倘若主祷文是一个严肃的范例,那句引言不可能只说一遍;相反地,耶稣应在多个场合中引用它。倘若耶稣真的教导人祷告时「要以这方式说」(并非千篇一律地如此说),这便可有不同的用语了。一些近期的作者认为整个主祷文都是末世的,关乎世界的末日。他们把「愿你的国降临」的祈求作为中心,认为其他祷文都是指向将要降临的国度。如此,愿神的名为圣的祈祷,便是祈求消灭神的仇敌,因他们不尊神为圣。此外,有关饮食的祷告又变为祈求天国的筵席。但这样理解祷文的内容是不当的。基督徒当然时常活在「末世」之中,并且没有理由要他们不把耶稣的说话应用于末世的情况里。然而,我们似乎应当把主祷文与日常生活所需的帮助连在一起,去理解祷文的意思。在主祷文里,完全没有应用第一身单数的代名词。我们说:「我们在天上的父……赐给我们……」,这个祷文是为群体的。个人念主祷文可得着益处,但主祷文并非是为了帮助个人的灵修。主祷文是由神的子民一同背诵的,它是基督徒群体的祷文。尊圣名在马太福音里,主祷文的引言是「我们在天上的父」,而路加福音的引言则简单地说:「父啊」。如此祷告的人,都是家里的成员,他们以神为一家之主。这位一家之主是以爱跟众人连在一起。马太福音中的「在天上」,带出了神的一点威严,这也可以在「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中看到(马太及路加的记载是相同的)。在古老的时代,「名」的意义较我们所知的深远得多。在某些方面来说,名字代表了整个人。因此,这祈求并非只是教人郑重地引用神的名字,以免亵渎神(虽然也包含此意,而且这意思是重要的),它是要人尊敬神所代表的一切。在神的面前,他们应当谦卑。作好准备去尊重祂,就正如神是全然神圣的。有些学者认为应该用以西结书三十六章23节去理解主祷文。以西结书三十六章23节说:「我要使我的大名显为圣;这名在列国中已被亵渎,就是你们在他们中间所亵渎的。我在他们眼前,在你们身上显为圣的时候,他们就知道我是耶和华。」从这方面看,神要确保祂的名显为圣。但这祷文是要我们以合宜的态度尊敬神。罪人的态度改变,是由于心思的改变,而不是神的行动。求神国「愿你的国降临」是我们大部分人在末世中对神的祈求。基督徒时常盼望那日子来临,就是神推翻这世上的王国,并且使世上的国,成了我主和基督的国(启十一15)。这包含在祈求的意思中。可是,当中还有另一个意义,就是神的国是现存的,现今就在人的心中活着。从马太福音的版本中所增加的字句,带出了国度在这方面的意思,那就是「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神的仆人要使神的管治在愈来愈多人的生命中实现。求饮食在有关饮食的祈求中,表明耶稣是关心人日常生活中的物质需要。事实上,耶稣的跟随者无须为吃和穿的事情忧虑(太六25)。可是,耶稣也教导他们时常仰望神,祈求神供应他们在这方面的需要(太六3233)。虽然这可以指到弥赛亚的筵席,但这祈求所提及的饮食是饼,而饼不是摆设筵席的一种食物。在这祈求中出现的一个大问题,就是一般译为「日用」这个词的意思。这是一个甚少有的词语,而且许多学者认为这是基督徒新创的。由于不能从这个词语的用法去找出其意义,有关的讨论便集中于它的字源及变化。最普遍是把它解释为「日用」、「为今天」,或者是「将来的日子」、「明天」或「需要的」。传统的解释是「日用」,似乎最恰当。但无论我们怎样翻译这个词语,这祷告是为生活中简单及现在必需的东西而祈求的。耶稣劝导祂的跟随者祈求生活的必需品,而非奢侈品,并且要祈求现在需用的东西,而不是为日后储存。耶稣将这祈求限于现今的需要,是要教导人每天依靠神。求赦免在两个记载中,关于宽恕的祷告有点差别。在马太福音中,它是「赦免我们的债」,路加福音则是「赦免我们的罪」。毫无疑问,这是指到赦罪,但马太福音的写作方式是把罪看为债。我们所亏欠神的,是我们没有正直地生活。神已经供应我们过正直生活所需的一切。因此,当我们犯罪,我们便成为欠债的人。罪人所「欠」的债,就是未能履行其义务。马太接着说:「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路加则说:「因为我们也赦免凡亏欠我们的人」。马太福音所用的时态,表示那祷告的人不单准备宽恕那些得罪他的人,并且已经宽恕了他们。在路加福音中,显示那祷告的人是经常宽恕那些得罪他的人。换言之,他宽恕每一个欠债的人。在这两个版本的祷文中,没有暗示人的赦免会赚得神的赦免。新约清楚表明神的赦免,是基于神的怜悯,并且借着基督为我们死在十架上而表明出来。我们不能靠着所做的任何事来换取赦免。同时它也带出一个意念,就是寻求赦免的人,也应该表现出饶恕的精神。如果我们没有饶恕那些得罪我们的人,又怎可以求神赦免我们的罪呢?求免试拣在传统上翻译为「不叫我们遇见试探」的祈求,精确的意思究竟是指甚么,曾引起争议。有些人喜欢另一些译本,例如新英语译本的翻译是「不要带我们到试探中」。「试探」这个名词有时含有证明或试验的意思。但恶者惯用的试验是要叫人跌倒。因此,在这样的理解下,试验就自然是指试探了。如果从末世观点看整段主祷文,这祈求就当理解为「不要带我们到试探中」。在末世的日子里,当恶者肆意试探人,这自然是每个基督徒都会躲避的事。可是,主祷文更可能指到现在的生活。这个名词也可以含有「严峻的考验」的意思,有些学者倾向于选择这个解释。他们认为耶稣是教导祂的跟随者祈求一个平静的生活,不会遇到严重的不幸事件;但它更可能祈求从试探中获得拯救。基督徒知道自己的弱点及犯罪倾向,因此祈求可以避开那些使人误入歧途的试探。事实上,神并不试探人(雅一13)。然而,信徒躲避罪恶,也是重要的。信徒不应为考验自己而接近罪,乃是要尽量远离罪恶(参林前六18,十14)。求脱离凶恶马太福音亦加上「救我们脱离凶恶」一句(有些路加福音的手抄本亦有此句)。这是祷文的延续。至于最后的词语是指一般「凶恶」的事,抑或是指「那恶者」。两种意思都有可能。基督徒祈求免受试探,如此便自然地带出一个意念,就是他们不会成为邪恶之下的猎物,或者是他们可以从魔鬼的辖制中释放出来。这一点应取决于耶稣一贯的教导,而不是这里所用的语文。结语在路加福音及最古老的马太福音抄本里,主祷文就以此句作结。很少人会怀疑我们的主所教导的主祷文,是否在此结束。但有许多抄本(其中有些是稍为古老的抄本),都加上这些熟悉的字句──「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你的,直到永远」(参代上二十九11)。在古时的祷文之中,包括犹太人及基督徒的祷文,这是一种常见用来颂赞神的话。早期的基督徒在崇拜中应用主祷文,并且毫无疑问地认为这是结束主祷文的美好方式。这种在崇拜中获得接纳的结束语,便成为一些手抄本所记载的主祷文内容之一。我们大可以继续以此方式结束主祷文。它提醒我们,一切至终的主权、能力及荣耀,都永远属于神。但我们不应该把此结束语,包括在耶稣教导祂的跟随者所使用的主祷文中。在新约中,似乎没有引用主祷文(虽然有学者辨别出某些地方曾间接提及它),或者颇令人诧异。然而,主祷文必定一开始便被信徒引用,并且成为基督徒特有的祷文。当我们应用主祷文,我们就是与历代及普世的信徒在主里合而为一。LeonL.Morris另参:「祷告/祈祷」;「登山宝训」;「敬拜」。―― 证主圣经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