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辞典目录

 

「耶稣基督的生平和教训

 

耶稣基督的生平和教训(JesusChrist,LifeandTeachingof)这是整个基督教信仰的核心。虽然基督教教义主要建基于新约书信,但它们的权威仍与基督生平有莫大关系;至于祂的生平与教训等资料,均记载在四福音内。目前有关耶稣的非宗教参考资料确实不少,然而无一展示祂如何生活及教训人。犹太历史学家约瑟夫只记载祂短暂的一生,却全不意识到这位曾在巴勒斯坦生活以至死亡的耶稣,是如何重要。时至今天,基督徒很快便因认识祂的尊贵而回转,至死忠心。耶稣复活后,祂的门徒走遍全地,传扬这复活的大信息,足见祂影响之巨!祂被称为救世主和万有之主,祂是耶稣基督,信徒相信祂便是他们所长久期盼,并在旧约及其他著作中所预言的弥赛亚。这些跟随者为了祂,预备受苦,甚至殉道。由于他们为祂作见证,他们后来称为基督徒。我们永不会过于强调耶稣生平与教训的重要。祂的一言一行有无比动力,教人不得不记载下来。四福音的资料大部分重复,但各有独特的描绘,显示早期基督徒已懂得从不同的平衡记载去刻画祂,是很有价值的。耶稣的生平与教训极之重要,单凭一个见证,难以描述得淋漓尽致。耶稣基督生平研究鉴于四福音的性质,它们没有一卷真正是耶稣的传记。故尽管学者多方努力,仍欠缺足够材料去追寻耶稣的思想发展。以传记角度分析,已认为是不可能了;于是产生如何处理福音书这问题。十九世纪一.历史角度虽然没有足够资料完整勾画出耶稣的一生,但福音书无疑已提供充足资料,令人对耶稣的教导和言行有正确认识。这是普遍接纳的观点。福音书内大部分篇幅都描述耶稣在世最后一周的生活。这种偏侧的取材,在使徒行传所载早期基督徒的讲道中,例如宣告耶稣的死亡和复活,可见一斑。此外,这些事件的重要,亦常在他们的书信中出现,所以,这些历史事件的记载,一直以来都是可信的。福音书的历史记载虽然无可置疑,但并未解决所有问题。例如,类似经文出现在马太、马可及路加福音时,会略有不同,又或者只在其中两卷福音书出现,另一卷则没有。此外,约翰福音亦与其余3卷福音书不同。不少较早期的传统释经学者处理有关耶稣生平和教训相异的经文时,强把他们协调起来;可惜,这种做法成为日后理性主义者攻击福音书的凭据。愈来愈多近代学者希望保留这些记载的历史特色,而不勉强将它们塑造成同一模式。其实,有时由于资料不足而未能完全重组事件的经过,是可以接纳的。即使这样,这种情况甚少发生。当我们认真地从历史角度审视,便需要接受神迹是耶稣生命的一部分。有些人下结论,说耶稣是超乎常人,那么祂的超自然行为便毫不突兀了。当然,这牵涉到在研究耶稣生平和教训前,已确定的立论,因为这立论往往遭受其他企图以非超自然角度研究其生平和教训的评鉴学派,群起而攻之。二.理性角度随着理性时代兴起,耶稣生平和教训的研究受到理性主义批判,是势所难免的。理性主义者难以容忍超自然的事情介入人的生命,但福音书却展露所有神迹奇事。这带来对福音书的抗拒态度,认为福音书不能作为耶稣生平和教训的可靠指引。反对神迹的呼声无可避免地冲击耶稣的本性,既然神迹根本不可能存在,更遑论有逻辑理论支持耶稣的复活。十九世纪,德国作家雷玛洛斯提出,耶稣的复活只不过是使徒捏造出来的。这种怀疑复活的真实的态度,更因保路斯的理性主义而得以大大推广,弥漫整个十九世纪,甚至影响日后不少德国学说。那时,愈来愈倾向于相信约翰福音的历史事实,比马太、马可和路加3卷福音书弱。形成上述看法,主要由于学界当时未能把4卷福音书协调,以致约翰福音后来需经一段颇长日子,才能在德国的学术圈子中,取得其历史价值。事实上,约翰福音稍欠历史事实的问题,仍对德国评鉴福音书带来某程度的影响。十九世纪期间,最激进的评鉴学者要算是史特劳斯,他认为福音书大部分材料都是神话。虽然他的意见被当代人士指为偏激,但他所提出的「神话」观念,却被日后不少学说用来解释那些无可解释的历史词汇。三.自由角度十九世纪末,研究「耶稣生平」的自由学派突飞猛进,其主要目的是制造一套模式,来介绍耶稣。事实上,基督教本身可视为学效耶稣的一个群体,但耶稣往往因此无可避免地被局限于纯粹人性的观点。这令福音书遭受蹂躏,当中若有与普遍目标不符的,会被删掉。近代愈来愈发现这种自由主义的不足,他们把耶稣描绘成十九世纪的人,并全然不顾以往真确的历史观点,而「自由」这形容词,常引伸至包括后期一些仍保留传统自由主义本色的研究方法,这类研究过分偏重耶稣的历史,却弃基督的信仰不顾。踏入本世纪,有关耶稣的历史与基督的信仰之间的张力,成为不同学派对耶稣生平与教训的研究中重要的部分。然而,若不是历史上的基督被忽视了,便是福音书的基督被改造得不伦不类。二十世纪近80年来,有关新约研究的课题,出版最多的可算是福音书;这或多或少反映了上世纪自由主义对耶稣的研究,引起时人的反感。不过,踏入本世纪,自由派的观点仍在社会福音方面,获得良好的发展。非超自然的耶稣形象,正切合他们所认为耶稣的生平和教训,主要是激发人们起来改善环境。然而,这观点只是片面的理解,忽略了福音书上记载耶稣的超自然能力、救赎使命和复活大能。反对以上观点的,可归纳为几个不同的趋向,群起争鸣,影响到对新约的研究。一.末世观点史怀哲猛烈抨击自由主义对耶稣的描绘,声称耶稣最终醒觉过来。祂深信神的国会在祂有生之年降临,当这事没有成就,祂的希望也粉碎了。但在福音书中,这看法比自由主义所描绘的耶稣更缺乏基础。史怀哲所达成的,只是为自由主义的角度,多提供一个满意的选择。他的解释即使不被接纳,至少表明必须将耶稣带回一世纪。二.实存角度与自由主义对耶稣的描绘截然不同的,就是那几乎完全在历史的耶稣另一端的观点。这运动是由布特曼发起,他大半世纪以来独霸德国学者的鳌头。他利用耶稣的生平和教训,宣扬他的实存哲学,着重现在所作的决定,多于过去的事件。故福音书对他而言,比书信更没意义。事实上,他的结论是耶稣的生平不可知,对祂的教训所知也极少。布特曼相信所有的叙述和大部分的教训,都是基督徒捏造出来的。他深信那些相信耶稣的人,不能在不偏不倚的情况下,记载耶稣的言行。但这假设是基于相信复活主的基督徒,没有一个能在判断历史性的耶稣时,不受其信仰影响。然而,这个假设是错的,因为它假定最早期的基督徒能说服自己,相信他们所想象的是真的。但这没有理由去假定所有见证者都同样被蒙骗,或在无目击证人之下,仍可以流传这传统说法。然而耶稣的行为和教训,是在最早期的教会开始就流传,为何没有目击者挺身而出,阻止这错误的观念散播开去?布特曼的立场,集中于耶稣的生平和教训几方面的影响。除了他的实存进路外,他也相信基督教的起源,应与其他宗教的背景一并研究。这意味福音书不再被视为一位独特人物的独特记录。异教的材料也用来诠释福音书。这运动未能提高福音书的历史可靠性,已是意料中事了。由于大部分证据均引自后来的资料,这运动便大受质疑。形式评鉴学是另一个因素,形成布特曼的理论。这进路是尝试解释有关耶稣的事迹及其教训,如何在早期基督教群体中首先流传。形式评鉴学假设传统是以单元形式传递下来,没有叙述体裁将这些单元结合起来。这使人怀疑基督生平是否可被重新编排。形式评鉴学者对此表达了不同意见;较极端的(布特曼所持定的)断定任何存留下来的事件次序,都是基督徒群体捏造出来的。即使布特曼一些亲密的门徒,也因为认为他的怀疑有点过火,而各自尝试重建对耶稣历史的理解。这运动称为「新的寻索」,目的是重建值得尊重的观点,就是我们最少可知道一些有关历史的耶稣。虽然如此,这运动由于以怀疑论为起点,它坚持接受那些能在历史中证实的事情,这意味其进路较着重历史评价,进展十分缓慢;并且无可避免地带来广泛不同的理解。由于焦点是放在传统单元上,结果令人不满意,近期的编辑评鉴学便随之而起,转移注意福音书作者的编辑工夫。这运动建基于怀疑学派的激进信念,只是将群体的创作转移到福音书作者身上,而没有增加任何历史的可靠性。然而,更多近代学者考证福音书作者对历史中的耶稣的贡献,而不去推断这些记载是否可靠。除非能拿出证据,否则难以推翻福音书是有意描绘真实的事件。困难和来源耶稣生平只可从四福音中得知,但它们引起一定的困难。把它们互相比较,立即就呈现几方面的分别。第一是约翰福音与其余3卷书,在编排上是截然不同的,只有少量共通的材料。明显地,这需要一些解释。普遍同意约翰所写的福音书,是在其他福音书之后,在某程度上,补充他们的记载。这充分解释了它为何省略很多材料。约翰强调耶稣的教训,并且他的叙事主要作为耶稣的教训的架构。虽然如此,有关耶稣受苦被害的描述,都与其余3卷书有广泛相同之处。这正好提醒我们,福音书逐渐推进至耶稣的死与复活。由于这是早期基督徒传福音时的主题,所以耶稣生平的记载又称为「福音书」(宣扬美好的消息)。说福音书是以长篇的引言来叙述耶稣的受难,也不算牵强。任何人尝试重建基督生平,都只可在这基础上进行。另一个困难出现于马太、马可及路加福音(普遍称为符类福音)之间的异同。「符类」一词说明了这几卷福音书在编排上的相似。它们全建基于耶稣事工的第一部分,以彼得在该撒利亚腓立比为高潮;在这事之后,耶稣更专注于训练门徒。然而,在这概括的架构中,虽然仍有基本相同之处,但好些次序不同。最广泛的差异出现于路加福音的最后部分,描述彼得认信与耶稣受苦,当中有非常详尽的资料,并大部分是路加福音独有的。由于福音书作者个人的编排,事件的次序有一定程度的差异。例如马太福音一组一组地编排耶稣的教训,或把教训和事件安排在不同的上下文中。我们可以总结3卷福音书的结构大致相同,语言也相似,因3卷福音书记载同一事件时,在大部分情况下有明显相似的用语。然而,当中一些差异引起不少困难。在好些例证中,平衡的记载在字汇上明显不同,有时要作决定,去解释哪个字汇比较适合。除此以外,马太、马可和路加福音都各有独特的材料。令事情更复杂的是,马太和路加福音共通的一组重要材料(主要包括耶稣的教训),是马可福音完全没有的。于是,有人提出一个理论,说这两位福音书作者共享同一个数据源,称为Q版本,是从未发现的。这个概念纯属猜测。许多学者以Q版本来指这一组资料,而没有确定它曾用文字记载下来。还有各种理论尝试解释符类福音之间的异同。虽然原先假设3位福音书作者是从共同的口述传统中取得资料,但现在最多人赞同的观点,是马太和路加福音均使用马可福音的材料。明显地,正如他们所支持的,我们的来源是保存下来的福音书,那些有关它们的始源的各种理论,并不影响这结论。另一个困难是约翰的记载,似乎包含3年的公开传道,而其余3卷福音书给我们的印象,只是1年多而已。虽然没有肯定的答案,但似乎较长的时间比较正确,而其余的福音书作者将事件缩短,看似是1年。学者普遍承认,没有一位福音书作者对时序特别有兴趣。总而言之,在耶稣的生平和事工加上准确的日期,是不可能的。

在触及重建基督生平的不同方法时,必须记着某些特点。引用福音书时,切勿忘记每一卷福音书都有其独特的目的。例如,马太福音表达耶稣是弥赛亚君王;马可福音则强调耶稣是仆人;路加福音以较柔和的角度,表达耶稣对不幸者的同情;约翰福音则使读者投入对耶稣更深的属灵认识中。这些不同的目的,导致在选择和编排材料上的分歧,但四幅绘像都是同一个人。因此,基督教会保留4卷福音书,而不是1卷。在教会历史的前期,主要利用剪接方法,制造了一本完全一致的福音书,但不为正统基督教教会所接纳。由于缺乏足够资料,无法展示基督的生平。然而,勾画祂生平的主要阶段,仍是可以的。这些阶段表明由道成肉身至钉十字架的进程,但每卷福音书在每个阶段都有一些空间,留待从神学多于生平的角度去理解。整体以十字架和复活为中心,所以,它们是神对人的信息,多于耶稣生平的历史记载。道成肉身和降生4卷福音中只有马太和路加福音描述耶稣的降生,而约翰福音则远超于此,远溯祂的本源。耶稣降生前约翰以「道」来作约翰福音的开首,似乎有点古怪;在写作约翰福音时,约翰曾对「道成肉身」有一番研究。他为何这样撰写,一直以来备受争议。有人以为约翰想带出在希腊流传甚广的一个思想,表明耶稣的降生,已成就及超越这概念。「道」的概念,仿如人类的神圣中保。亚历山太的犹太哲学家斐罗曾多番撰文谈论「道」,但从不相信约翰所说的「道成肉身」(约一14)。约翰似乎跟随希伯来对「智慧」的观念,认为耶稣是神与人的中保。无论如何,约翰以高举耶稣来作为约翰福音的开始,这观点尤为重要。他视耶稣在创世之先已存在,甚至曾参与创造。所以,当耶稣降世为人,祂不仅纾尊降贵,谦卑自己,更照亮世界,叫人活在光明中;然而世人宁愿留在黑暗里。任何人研究约翰对耶稣生平的记载,甚至在尚未知道书内的人名叫耶稣的时候,也知道书中记载的,绝不是个平凡人。若不对照耶稣降世前的背景,实在难以完全明白祂的生平和教训。耶稣的降生约翰简单交代了耶稣的降生就是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反观马太及路加,则增添降生过程的细节。由于两者采取不同角度撰写,故相似之处不多;然而,耶稣的超自然属性在马太和路加福音里,都十分鲜明。耶稣的来临,早在祂降世前已宣告了,马太福音记载约瑟透过梦境;路加福音则记载马利亚透过天使,获知此事。马太清楚地告诉读者,这位将要降生的婴孩,是来拯救百姓脱离罪恶的(太一21)。路加福音则在颂赞中铺陈耶稣降生的故事,包括数首后来成为教会崇拜部分的精妙诗歌。马太福音加插博士朝拜一段,十分重要,强调了基督降生的普世意义,使首尾相连,前后呼应(太二十八1920)。另一个相似的重点,记载于路加福音二章14节,天使向牧羊人及西面报喜讯(路二32),西面预言耶稣是照亮外邦人的光,又是以色列民的荣耀。为了躲避希律追杀,耶稣一家逃到埃及,正好反映外邦国家对保护这个犹太小孩的贡献。马太和路加福音的降生故事中,有一个共同的特色,就是与家谱的连系。不过,由于他俩取材自不同的资料,故若要将两者整合,往往出现困难;但两者的共同目的,是为了阐明耶稣及亚伯拉罕和大卫的后裔,耶稣日后冠以「大卫之子」,便是由此而来。值得注意的是,只有路加尝试把耶稣的降生与世俗历史联系起来。他曾提及当代数位人物。对于居里扭实行报名上册的确实日子,虽然引起争议,但路加铺陈当代历史背景之举,十分重要。基督教信仰是个具历史意义的信仰,集中于这位曾在历史中出现的耶稣身上。在拿撒勒的童年有关耶稣的成长时期,提供的资料显然不多,只简单地记述祂童年的一件事情,就是祂12岁时,在圣殿里,坐在犹太教师中间,一面听一面问(路二41-50)。此事显出祂未来事奉的特征之一,就是祂与当代人的应对中,表露了祂的聪明智慧;同时亦反映祂的父母虽然浑然不觉,但年少的耶稣已深知祂降世的神圣使命。虽然如此,路加记载耶稣向来是个孝顺的孩子(路二51)。祂在拿撒勒度过30年卑微的生活,从约瑟学懂了木匠的手艺。不过,后期出现的伪经,却充斥不少有关耶稣童年的荒诞联想。路加保留上述一段小记,可见确有其历史可信性。公开传道的准备4卷福音书在引入耶稣开始公开传道前,均简略描述这段准备过程。这时期集中在3件重要的事情上。施洗约翰传道施洗约翰的衣饰仿效以利亚,在犹大旷野呼召人悔改和受洗,当时惹起一阵骚动。他虽像先知,却否认自己的重要,只强调他是那比他更大者的先锋。施洗约翰严厉的形象,以及绝不妥协地向道德挑战,有效地为耶稣的公开传道作好预备。他宣讲「天国近了」的信息,这正与耶稣开始传道时的信息主题一致,也反映施洗约翰的工作乃是预备耶稣的公开传道。此外,施洗约翰用水给人施洗,但他知道耶稣将要用圣灵与火给人施洗(太三11)。这位先锋深信耶稣不仅有更大的能力,而且带来严厉的审判。耶稣以坚决要受约翰的洗,来开始祂公开传道的工作。约翰的洗施洗约翰的洗是悔改的洗,但耶稣却受他的洗,不禁令我们怀疑,难道耶稣也需要悔改?若真的如此,便是耶稣有罪;然而这推论又似乎与新约其他事实不符。可是,耶稣若无须悔改,祂为何要受约翰的洗?我们要记着,祂需与人认同。耶稣来到世间,为要成就祂对人的使命,所以,祂经过深思熟虑,才受约翰施洗,以表明祂到来是要预备替人赎罪。上述解释至少与保罗对耶稣工作的认识相符(林后五21)。马太福音是唯一记载施洗约翰对耶稣受洗犹豫不决(太三1415)的福音书。耶稣受洗的最重要一幕,便是天上有声音宣告祂是神所喜悦的爱子。这从神而来的宣告,正为耶稣的公开传道揭开序幕,反映耶稣的事奉并非偶然或个人突然有感而发的。祂开展祂的工作,全获天父的允许。圣灵在这一幕所担当的角色,标志着另一个重要的特征;神的灵降下,充满象征意味,且并非只是耶稣独有的内在经历。耶稣受试探假如耶稣的受洗反映祂事奉的本质,那么,祂受试探便展示祂将来传道时身处的境况了。这是与邪灵正面争战,也勾画出耶稣整个事奉的特点。马太和路加福音均记载耶稣受魔鬼试探的详情。整件事阐明耶稣履行祂弥赛亚的使命时,所面对的属灵争战。所有试探都代表捷径,若耶稣采纳,便令祂偏离祂的职分。但耶稣诉诸圣经,来克胜试探;当然这亦意味着祂确如常人般受试探。希伯来书的作者,指出耶稣如何作大祭司,为祂的百姓代求时,已说明这一点是何等重要(来二18,四15)。早期在犹大和撒玛利亚传道只有约翰福音提及耶稣受洗后,在犹大的工作,并且描述了耶稣呼召首批门徒。这是以施洗约翰向耶稣两个门徒宣告,耶稣就是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约一29),来作为背景的。耶稣呼召了两个门徒后,还有3个门徒加入,就是与耶稣关系密切的核心门徒,亦即日后的十二门徒。最初呼召的5个门徒,更放下他们现有的职业,切实跟从耶稣,到处传道。约翰福音其中一个特色,就是记载门徒很早期已认识耶稣是弥赛亚(约一41),并且是神的儿子(约一49),但对这些名称不甚了解,直至耶稣复活后,门徒才毫不怀疑地对这些名称的意义有新的领悟。耶稣开始在耶路撒冷传道不久,在加利利的迦拿发生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约翰显然目睹耶稣把水变酒,因为这是他首个记录下来的神迹。他以神迹作为对耶稣的称颂,而非只当作奇迹般看待。耶稣所做的每件事,均彰显神的荣耀。约翰记载了早期在耶路撒冷发生的两件事。无论在马太、马可及路加福音,洁净圣殿一事都是载于耶稣受审之前不久,但在约翰福音,这事一早便出现了。耶稣这些工作的原意,从祂赶走兑换银钱的人可见一斑。犹太教明显地接纳的东西,实为耶稣所不容。在某方面来说,洁净圣殿活像一个比喻,寓意耶稣降世所要作的事情。其他福音书作者则认为耶稣这带着权柄的行动,燃起祂仇敌的敌意。约翰将这件事编排在耶稣传道工作的初期,可能只是基于神学理由而已。在耶路撒冷的另一件事,是耶稣与犹太官员尼哥底母的会晤。虽然尼哥底母与犹太教关系密切,但他仍是追寻真道。他感到难明的,是从圣灵重生的属灵真理。约翰的叙述便从犹大地转到撒玛利亚。他记载了撒玛利亚妇人的故事。这个妇人认识耶稣可以把她从不知道的东西赐给她。耶稣遂引用肉体的饥渴,来指出更深层的属灵饥渴。后来因为这撒玛利亚妇人的经历和见证,许多撒玛利亚人才认识耶稣真是救世主(约四42)。我们再次清楚看见,约翰希望他的读者对耶稣也有同样的认识。事实上,读者在耶稣的复活下,有更好的机会去更全面地领略这些话语的意义。在加利利传道几乎所有关于耶稣在加利利传道的资料,均可在符类福音中找到。但要注意的是,虽然符类福音的记载集中于加利利,但根据约翰福音的记载,耶稣在这段期间也曾数访耶路撒冷。第一阶段约翰记下在迦拿发生的另一件事,就是医治迦百农大臣之子,这是耶稣所行的第二个神迹(约四54)。这神迹的重要,在于这位父亲独特的信心,使他预备遵行耶稣的话。一.呼召门徒符类福音记载耶稣呼召4个门徒,他们便撇下渔船,来跟从耶稣(太四18-22;可一16-20;路五1-11)。他们已见过耶稣,所以亦略略知道何谓跟随祂。主耶稣并非在这时候便指定他们作门徒。不过,把相当数目的门徒划分出来,是耶稣传道工作的重要部分。路加福音记载,耶稣呼召门徒前,曾行神迹,令他们网得许多鱼,显出在属灵工作上,得人比得鱼更为首要。另一个重要的呼召临到利未,亦即马太。身为税吏的马太,无疑与众不同,因他的职业确被当时的犹太人所鄙视。但他被纳入耶稣门徒的行列中,足见这些蒙拣选的人,可来自五湖四海。另一个则是奋锐党的西门,在当时来说,他可算是革命分子。耶稣拣选这样一个人,实在令人奇怪。但更令人奇怪的是,连卖主的加略人犹大,也能成为十二门徒之一。耶稣所拣选的门徒,对于祂完成使命,看来没有多大帮助。然而,在训练十二门徒的过程中,耶稣不仅接纳他们,并且模造他们,教他们日后懂得如何全然倚靠神和圣灵的能力。二.登山宝训马太对耶稣的夫子身分印象尤其深刻,故他详细记述祂的教训。由于部分资料同样载于路加福音,但在不同的上下文出现,故一些学者认为登山宝训是由马太编排的。不过,亦有可能是耶稣在不同场合中,重复祂的教训,而且以不同的组合形式表达。当然,马太所叙述的登山宝训,表达了深刻的教导,满有伦理特色,耶稣似乎在当中提倡摩西律法,并且超越它。有人企图将这段教训抽离,放诸福音之中。然而,除非是那些委身跟随耶稣的人,否则把这么多的教训套于福音信息里,显然是不可能的。登山宝训以八福开始,训示有关道德及属灵的价值观。这些都是基本的教训,没有政治意识。我们可以视登山宝训为耶稣的传道工作中常有的讲论。三.医治不少医治神迹贯穿福音书中。马太福音便有特别的部分,专载这些医治神迹(太八1至九34),包括医治长大痲疯的人、百夫长的仆人、彼得的岳母、数个有病的人、被鬼附的人、瘫子、患血漏的女人、瞎子和哑巴,还有睚鲁的女儿从死里复活。这一切的医治,显示耶稣有能力胜过肉体的疾病,尤其表现出耶稣的身分。4卷福音书都没有指到耶稣是以魔法医治人;反之,在不少情况下,耶稣纯是出于怜悯,而医治的能力,亦在某程度上基于受医治者的信心。至少有一宗医治,是随着宣告罪得赦而来的,这显出耶稣较重视属灵的问题,过于肉体的需要。

当代普遍相信邪灵操纵人的生命,于是,耶稣运用祂掌管鬼魔的权柄,便饶具意义了。由于耶稣的传道工作是在属灵争战中进行,这在祂遇到的试探里表明出来,所以,祂是世界的光,便须与黑暗权势对抗。那些以精神病来解释被鬼附的人,实在忽略了耶稣传道事工的一个重要特点。耶稣每次赶鬼,就彰显了祂的胜利,当然这胜利将在十字架上最富戏剧性地表达出来。早期的传道工作,除了医治的神迹外,还有与大自然有关的神迹,就是平静风和海(太八23-27;可四35-41;路八22-25)。这个神迹的焦点在于门徒的小信及耶稣不可思议的能力。四.人群的反应在早期的传道工作中,耶稣甚受百姓欢迎(太四23-25)。这种受欢迎程度无疑流于表面,而且对耶稣的使命所包含的属灵目的没有认识。不过,他们的热烈欢迎,与宗教领袖的敌对仇视,形成强烈对比。马可福音记载这群与耶稣为敌的人,例如法利赛人及希律党人,计划杀害耶稣(可三6)。福音书的作者,尤其马可,意识到耶稣的为人,特别是祂的教训,引来人们的敌对已是无可避免。耶稣与宗教领袖首次发生冲突,是由于安息日。当代的宗教人士古板而常常不合逻辑地诠释旧约律法,耶稣与他们相比,便开放得多,例如:祂将当时的人抨击人们在安息日安慰人的困苦,却又容许解救被困的牛羊,作出对比(路十三15;太十二11)。对法利赛人而言,耶稣简直违反律法。他们害怕耶稣的教训一旦影响民众,便会削弱他们的势力。五.装备十二门徒符类福音各提供了十二门徒的整个名单(太十2-4;可三16-19;路六14-16),但约翰福音则假设它的读者知道他们是何许人。马太及马可福音均有记载他们对抗邪灵的权柄。换言之,这些人都与耶稣一样,要参与属灵的争战。

符类福音详细地记下耶稣差遣他们往外传道前,对他们的特别训诲(太十5-42;可六7-13;路九1-6)。马太福音论到这段时,再次出现与马可及路加福音相异的编排,但它的论述显示耶稣关注装备祂的门徒,以便达成将来的工作。他们要宣扬天国已降临,但他们不要以为人人都对这信息有反应;祂并且警告他们将要面对敌视与迫害。最值得注意的是,耶稣警告门徒在传道工作上,不要被他们的财物所缠累。这些训示除了与即将出发的传道旅程很有关系,也为教会日后的事工奠下基础,证明耶稣没有对祂死后的事工置诸不理。祂有关教会的话虽少,但祂绝对没有把她抛诸脑后。六.与施洗约翰的关系有一段时间,施洗约翰与他的跟随者,并耶稣与祂的门徒,在传讲的信息及施行的洗礼上,都并行不悖。当施洗约翰因反对及责备希律与他的嫂嫂希罗底结合而被囚,他开始对耶稣生疑(太十一1-19;路七18-35)。这毫不希奇,他可能期望,耶稣若真是弥赛亚,便应来搭救他。当他差派他的门徒向耶稣表达他的质疑,他得到的回复,竟是耶稣所行的事迹。耶稣趁这个机会告知群众,谁令施洗约翰如此伟大。祂更指出,凡妇人所生的,没有一个比他更大。然而,约翰是在旧的秩序之下,而耶稣是要澄清,祂的国度超越一切,故需要新的法则。同时,祂了解到即使祂和祂的门徒,亦不能期望当代的人会对他们另眼相看,与约翰所得的对待不同。中期耶稣在这段时期的生活标志着各种争论、医治、教导和神迹,显明耶稣将要成就的事。一.各种争论耶稣毫不犹疑地在道德及宗教问题上,与当代人士争持。约翰福音记载了祂于安息日,在毕士大池医治一名瘸腿的人而引起的争论(约五1-18)。这是犹太人典型的观念,认为遵守安息日,远比怜悯和关怀一个瘸腿的人更重要。耶稣立刻谴责这种观念,尤其因为祂是宣称作神的工。另一个类似的冲突,是在耶稣的门徒于安息日从麦田经过,捡起麦穗来吃而引起的(太十二1-8)。法利赛人提出反对,是因为他们认为捡起麦穗,即是工作,而安息日是不可工作的。当耶稣后来再次在安息日医治瘫子,他们更视之为充分理由,要消灭耶稣。他们清楚地认定祂对他们构成直接的威胁。纵然反对日增,但正如马太福音十二章15-32节清楚地记载,耶稣没有停止医治人。马太视这些医治为经文的应验,但另一次争论,却由医治一名被鬼附又瞎又哑的人而引起。法利赛人指控耶稣靠着鬼王别西卜的能力赶鬼,但耶稣提醒他们,亵渎圣灵的罪永不得赦免。这事件不仅表明了宗教领袖的乖谬,亦反映出耶稣的传道工作是由圣灵直接管治的。其他值得注意的神迹医治包括:医治百夫长的仆人(路七1-10),令拿因寡妇的独子死而复生(路七11-17)。前者值得留意,乃由于这外邦人对耶稣的能力有莫大的信心。法利赛人抨击的另一件事,发生于耶稣与西门共膳的时候(路七3650)。宴客的主人没有以一般礼仪款待客人,故当耶稣任得一个有罪的女人以眼泪为祂洗脚,并以头发擦干祂的脚,又涂上香膏时,顿时引起争议。毫无疑问,西门的法利赛人友侪反应相若;不过,耶稣没有阻止那个女人,因为祂知道她是出于爱才这样做。二.以比喻作教导马太福音记载了耶稣的讲论范例。但耶稣较常采用比喻,马太福音把它们收录起来,以天国的比喻为题,载于马太福音第十三章。除此以外,马太福音亦记载其他有关天国的比喻,路加福音则倾向保留一些与天国主题不大关连的比喻。符类福音中,以马可福音所载的比喻最少;不过,若认同马可福音比其他福音书较少着重耶稣的教导,对此便不会感到奇怪。无可否认,比喻明显是耶稣教导方式的特色;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约翰福音记载的两个比喻(牧羊人与葡萄树)都是延伸的比喻,但约翰没有指出比喻之间的关系。耶稣也运用具比喻形式的隐喻,来点缀祂的讲论。比喻相当宝贵,因为它能激发思想,而且较容易铭记于心,日后依旧能向读者发出挑战。无疑,在耶稣的经验里,祂散播的一些道种,会落在不接受的土里。撒种与土壤的比喻,正是耶稣所经历到人心对祂的教训接受程度的真实写照。三.一些重要事件最强烈拒绝耶稣传道工作的实例,发生于拿撒勒,祂故乡的人反而敌视祂,以致祂只能施行极少神迹(太十三53-58;可六1-6)。那些接受祂神迹医治的人所存的信心,实在需要量度一下。另一件重要的事,便是施洗约翰之死。马太福音十四章13节出现一段感人的描述,当主耶稣听闻施洗约翰的死讯,即使大批群众跟随祂,祂还是独自退到旷野去。耶稣施行的一个神迹,分别为4位福音书作者所记载,那便是祂喂饱五千人,故这神迹被视为特别重要(太十四13-21;可六30-44;路九10-17;约六1-14)。尽管在约翰的记载中,表露祂当时亦察觉存着的危机(约六15),但这神迹表现耶稣当时大受欢迎,也表现祂并非忘记常人的肉体需要。神迹过后,有些人渴望耶稣作王,泄露了他们的真正动机。他们看重物质及政治利害,多于属灵真理。这解释了耶稣为何立即离去,退到山上,又教导门徒有关从天上来的灵粮。在此,值得注意的是,在约翰福音中,耶稣常与反对祂的人对话,这是一种教导方式,与符类福音的比喻不同,却与犹太的辩论方式相近。同时,不少人认为祂所教导的属灵主题难以接受(例:将祂的肉赐给世界),以致不愿作祂的门徒。喂饱五千人的神迹再次显明耶稣所面对的独特挑战。另一个与此紧扣的神迹,就是耶稣履海,再展示祂对大自然的权能。有些人为追寻理性的解释,便指耶稣实际上是行在岸上,只是门徒蒙眬中弄错了。但这个神迹并不比五饼二鱼独特或叫人难以置信,因那位施行神迹者,是正如祂所宣称的一样。四.登山变象耶稣在推罗和西顿逗留了一段时期,期间还施行医治神迹,并且表明祂主要的使命乃在以色列家;之后,耶稣往该撒利亚腓立比去,那里成为祂传道工作的转折点(太十六13-20;可八27-38;路九18-28)。耶稣在那里向门徒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结果引出彼得著名的认信──「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耶稣听见这话便指出,祂要把祂的教会建在「这盘石」上(只记载在马太福音)。

大部分讨论多流于辩解这句话的意思。不过,耶稣究竟是想把教会建立在彼得上,还是建立于彼得的认信上,抑或彼得认信之举上,则不能确定。但事实证明神确借着彼得,进入犹太和外邦人的教会(徒二10)。耶稣欲建立教会,这是不容置疑的(「教会」一词再次记于太十八17;参以下耶稣对教会的进一步教导)。这认信让人对耶稣真正的本性有新的认识,但随之而来的是预言祂将在耶路撒冷被害。当耶稣在3个门徒面前变象(太十七1-8),进一步启示祂的基督身分。他们想继续看见耶稣那荣耀的景象,是理所当然的;然而,这景象来得快也消失得快。它的目的显然是让3个门徒领袖知道耶稣有部分隐含在祂人性中的神性,这异象的另一特色,就是摩西与以利亚出现,代表律法与先知。登山变象后,耶稣再次预言祂快要受死。这些宣告令门徒深感迷惑。耶稣第一次预言后,彼得企图指斥耶稣,却反被斥责。第二次预言时,马太福音记载门徒大大忧愁(太十七23),马可和路加福音则提到门徒并不明白(可九32;路九45)。耶稣愈来愈步向十字架,却得不到最亲密的门徒支持,难怪时候到了,所有人均离弃祂。有一件事显明耶稣对掌权者的态度。当有人要求祂纳税(太十七24-27),祂虽然不认为有义务这样做,但祂仍是交了。祂纳税的方法非常特别,是用鱼内的一块钱,但更重要是显出耶稣的独立。末期一.上耶路撒冷路加福音以逾半篇幅,叙述耶稣开始离开加利利,往耶路撒冷,最后钉死在十字架上,并在耶路撒冷复活。在这部分,路加福音介绍了大量独家资料,还有差派十二和七十门徒传道(路十17-20),均表现使命的进展。耶稣不少特别的比喻,都记载在这部分的路加福音中:好撒玛利亚人、失羊、失钱及浪子等4个比喻。路加福音收集的比喻与马太福音不同,专注于伦理方面,多于天国的比喻。耶稣这段传道时期的特色,是关注祂的门徒属灵生命的成长,故祂特别教导他们祷告(路十一1-13),以及有关天父的看顾(路十二13-34),并告诉他们人子要再来(路十二35-56)。耶稣深感与他们在一起的时日无多,因此希望好好装备他们。路加福音十三章34节提到耶路撒冷,指耶稣荣耀进入耶路撒冷前,至少到访该城一次。约翰集中记载耶稣在会堂守节。耶稣的表现彰显祂的属灵生命。祂跟随虔诚的犹太人的惯例。约翰对耶稣的教导,比诸祂所行的,更有兴趣。但事实上,耶稣在会堂的教导,以及跟宗教领袖的对话,均表现了祂随着环境而改变祂的教导方式。大祭司和法利赛人惊恐起来,派差役捉拿祂(约七32),但不成功,他们也被耶稣的教导所吸引。之后,也愈来愈多犹太人讨论耶稣是否被鬼附(约八48)。上述事件和约翰福音九章所载耶稣医治瞎子,都浮现了犹太人对耶稣的仇恨。当耶稣表示祂是牧羊人,祂的教导再次勾起犹太人的愤怒,要拿石头打死祂(约十31)。

在路加福音,我们可找到耶稣轮流对一小群法利赛人及愈来愈大批群众的讲论。祂几个比喻都批评了时人的宗教疑虑和法利赛人的态度(例:浪子的比喻)。但其他比喻则针对祂的门徒(路十六1-3)。上耶路撒冷时,耶稣向一位年少富有的官挑战,要他变卖他所有的来跟随祂,但那位年少的官经不起这挑战(太十九16-30;可十17-31;路十八18-30)。耶稣趁此机会告诉祂的跟从者祂对财富的观念。祂特别应许那些愿意为祂牺牲的人。接近耶路撒冷时,耶稣到访耶利哥和伯大尼。在耶利哥,祂医治瞎子巴底买,并与撒该相遇,改变了他作税吏的行事方式。伯大尼是耶稣著名的朋友马大和马利亚及她们的弟弟拉撒路的家。当拉撒路死后,众人十分哀伤,约翰记下耶稣如何响应当时的处境,并使拉撒路复活过来(约十一)。约翰甚至描述耶稣哭了。拉撒路复活后,宗教领袖再次下定决心要杀害耶稣。二.耶路撒冷所有福音书均记述耶稣荣耀地进入耶路撒冷的情景,反映他们都重视它。群众欢呼迎接祂,但整幅图画在数天后却完全改变了,群众喊着要钉死耶稣。从外表看来,耶稣没有如群众所想象般掌权,祂甚至死在十字架上。符类福音把洁净圣殿作为耶稣入城后发生的第一件事。对那些当权的人来说,祂驱赶兑换银钱的人,实在太过分了。祂的死已注定了,而被钉死的时候亦愈来愈接近。就在此刻,撒都该人和法利赛人挑起进一步的争论(太二十一23至二十二46)。他们在一些场合发出刁钻的问题,欲陷害耶稣,但耶稣巧妙地避过了,反把问题直接指向他们,使他们不敢再刁难祂(太二十二46)。当所有门徒围着祂,耶稣便向他们展示将要发生的事,尤其关于末世的事情。祂重申祂会再来,并提及祂再来以先将会出现的征兆(太二十四25;可十三;路二十一)。这教导的目的,是要向门徒挑战,要他们儆醒(太二十五13)和勤劳(太二十五14-30)。山羊与绵羊的比喻便在此出现,集中于社会责任上。这些比喻为随后耶稣被拿、受审、鞭打及被钉作好准备。三.最后晚餐耶稣死前的晚上,与门徒同席,祂以简单的方法,揭示祂受死的意义,让门徒明白。为此,祂选择了饼和酒,因这些东西都是当时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透过这象征的意义,耶稣解释祂即将面对的死亡──祂的身体为人而擘开,又流出祂的血。对耶稣而言,必须如此提醒祂的门徒,好让人知道祂舍生是为要立下全新的约。这将是一个纪念仪式,以防教会迷失了十字架的核心。约翰福音没有描述最后晚餐的设立,却记载了重要的一幕,就是耶稣为门徒洗脚,成为谦卑的榜样(约十三1-20)。祂令门徒紧记主人并不高于仆人的原则。约翰接着展示耶稣在逾越节前夕有关谦卑的一系列教导。这教导最重要的特色便是应许耶稣离去后,圣灵会降临在门徒身上。由于耶稣所想着的,都是与祂的死亡有关的事,故祂关心祂的门徒,多于关心自己。这可从约翰福音第十七章的祈祷中得到证明。所有福音书的作者都将此放在犹大卖主之前,以预备读者进入耶稣踏上十架的最后阶段。四.卖主和被拿福音书记载的整个事迹逐渐发展至高潮,愈来愈多人拒绝主。人们对祂的支持很快过去了,反对的势力爆发,使人想起耶稣曾预言自己被钉死。在约翰福音中,以「时候到了」表达进入高潮。当事情终于临到,被卖与被拿便成为计划的一部分。在楼房吃过最后晚餐,耶稣直往客西马尼园去,以沉重忧伤的心向天父祷告。路加福音提到耶稣汗如血点,十分痛苦。在此我们看见耶稣为要认同人的需要,付上何等代价。祂祈求事情的改变,但又顺服在天父的旨意下。与祂同去的3个门徒都睡着了,另一位卖祂的门徒,带着许多人来捉拿祂。面对犹大时,耶稣却表现出祂的尊贵,祂称卖祂的人为「朋友」(太二十六50)。即使被拿,甚至被带着刀棒的群众叱喝,祂仍毫不反抗(太二十六55)。被钉和复活受审耶稣最先被带到大祭司亚那家里初审。祂在受审期间所受的羞辱,不仅从祂的敌人而来,连祂的门徒彼得,也如祂预言一样,3次不认祂。在正式审讯前,大祭司该亚法因耶稣最初不言不语,感到困惑。最后,耶稣预言人子将驾着天上的云降临,然而大祭司以此指控祂说僭妄的话(可十四62-64)。虽然祂被钉,又被吐唾沫,但耶稣依然冷静,保持尊贵。与藐视祂的人相比,耶稣显得极其伟大。其后,在彼拉多和希律这些并不公正严明的人审讯下,耶稣不言不语(太二十七14;路二十三9)。祂威严地保持缄默,仅向彼拉多评论祂王者的身分(约十八33-38)。这位受感动的巡抚宣告耶稣无罪,并让群众决定究竟释放耶稣还是巴拉巴。他借着洗手,公开宣称他没有分儿杀害耶稣,随之将耶稣鞭打,交给他们去钉十字架。记着:福音书中,多次显示耶稣不仅是人。那些兵丁讥笑祂,以紫袍与荆冠加在祂身上,又强迫途人背负十架。他们残酷地把耶稣钉在十字架上,拈阄祂的衣服,而且轻蔑地挑战祂,叫祂运用祂的大能逃过这劫难;这种种都把人的残酷表现得活灵活现。然而,即或面对这一切羞辱和苦难,耶稣仍关注与祂同钉十架、仍不悔改的犯人,以及祂的母亲,而且祈求天父赦免那些钉死祂的人。最后,祂发出胜利的呼喊;这种种都表现祂的高贵,跟那些卑劣的人形成强烈对比。少数观看的人表现出对耶稣的感激,包括相信耶稣是无辜的百夫长;跟从祂的妇女则远远看着祂。耶稣曾一度感到沮丧,觉得被父神离弃而呼喊。跟着,日头变黑,地大震动,仿如大自然也晓得所发生的事。甚至圣殿的幔子也从上到下裂为两半,犹如不再有甚么阻隔至圣所。复活从亚利马太来的约瑟,向彼拉多要求领回耶稣的身体。他与尼哥底母把耶稣的身体安放在新的坟墓里。福音书的作者集中描述的,不仅是耶稣在复活那天的显现,还包括祂后来的显现。门徒已信服耶稣的复活。虽然多马仍需确证,但其他门徒,诸如约翰,看见空坟墓已相信了,当然还包括第一个看见复活主的抹大拉的马利亚。她站在十字架旁,令其他逃跑了的门徒感到羞愧。尽管人们并非立刻认出耶稣,但祂复活后仍以人的样式出现。祂的显现带来喜乐与训诲(参路二十四44;徒一3)。复活使十字架由悲剧转为胜利。耶稣的教训由于耶稣以各种形式教训人,故难以有系统地列出祂教训的精粹。耶稣并没有向我们表达甚么神学系统。祂的话语具实践性。不过,从祂不同的话语中,可归纳出耶稣所关注的一些重要事件。祂有甚么关于神的教导?祂怎样论到自己?祂所指的天国是甚么?祂的教训怎样阐明祂受死的真义?祂怎样论及圣灵?祂又怎样描述人类及其需要?祂有否预期基督教会的出现?祂有否教导末世将要发生的事?祂的道德教训有何特色?以下将解答这些重要问题。有关神的教导凡读过旧约的人,接触耶稣的教训时,便会立刻认出两者有关神的教导大都相同。在耶稣的时代,所有犹太人都接受旧约是神所默示的,难怪祂以相似的方法介绍神。论到神是创造者,尤其真确。祂指出神怎样引导万物按序运行,又肯定神看管万物,甚至细小如麻雀,也得到神的眷顾(太十31)。耶稣对神最具特色的称呼便是天父。这并不是新的意念,早于旧约时代已有,神被视为以色列人的父。这种父的关系是全国性,多于个人性质。在两约之间,犹太人认为神是过于神圣,以致祂不会直接介入人的事务中。神与人之间必须有一位中保。这种把神高举的观念,并不能促成人把神看为阿爸父,而且与耶稣的教训──神是人的天父──背道而驰。不过,有证据显示犹太教在祷告中称神为「我们的父」;但耶稣与当代人的教导不同:是祂教训的核心,乃以神为父的观念。在约翰福音,这父子关系尤其鲜明,耶稣被视为神的儿子,与父神关系密切。在约翰福音十七章耶稣的祷告中,明显表现出来。祂常说父差祂的儿子来,而子要成就父的旨意。神与耶稣之间的父子关系,使耶稣教导人以同样方式亲近神。主祷文一开首便这样说;「我们在天上的父」置于「愿你的名为圣」之前,尤其重要,因为父子的亲密关系能帮助人接受那较遥远的东西。耶稣从不教导人存惊惧的心接近神。虽然耶稣称神为父,与祂教导门徒亲近神的方法相关,但当中仍有不同之处。耶稣复活后,向抹大拉的马利亚显现时(约二十17),耶稣称「我的父」和「你们的父」,而不是说「我们的父」。由此可见,祂的儿子身分是独特的,故祂称祂与父原为一(约十30)。在登山宝训中,耶稣向跟从祂的人保证,他们在天上的父知道他们的需要(太六32;路十二30),劝导他们倚靠祂。有关自己的教导耶稣有关自己的论述,都十分重要,这无疑成为早期教会的根基,去教导有关祂的事情。耶稣用了别人所用的称号来自称,又或接受别人对祂的称谓。最普遍使用的便是「人子」。这个称谓是耶稣用来自称的,却没有人这样称祂。有时候,这称谓与耶稣的公开传道直接相关,如称人子为安息日的主(可二28),或人子有赦罪的权柄(可二10)。有时却与祂的受苦有直接关系,如耶稣说人子必须受许多的苦(可八31;注意太十六21采用「他」代替了「人子」)。其他时候,会用来指到将来的显现,如耶稣向大祭司宣告,他将见人子坐在那权能者的右边,驾着天上的云降临(可十四62)。耶稣这个称号有何意思?祂为何用它呢?「人子」这个称谓早已用过,出现于诗篇八篇4节,那是指到人。其后,这词语在以西结书用了多次,乃是对先知说话的方式,亦可解作人。另一个不同的用法,载于但以理书七章13节,指有一位像人子的,在亘古以前,驾着天云而来。这段与耶稣在马可福音十四章62节所说的极为相似。但重要的分别在于人子成为马可福音的标题,但以理书则不是。在犹太启示文学中,亦有证据证明这称号(例:《以诺书》的比喻),它代表那自有永有的一位,将要审判及推翻那些与神为敌的人。它似乎说明了耶稣的「人子」称号是独特的。

人子的称号散布于四福音内,用法亦大同小异。不过,尽管福音书满载耶稣亲口引用这称号,但早期基督徒却不大知道它。事实上,只有在使徒行传七章56节,司提反才引用这个称号。因此,这称号在耶稣而言,显然别具意思,是其他人没有的。当细心研究「人子」一词,耶稣所指的是自己而非别人,便毋庸置疑。然而,有些人看到这词用于别处,便下结论,认为耶稣乃指其他人。耶稣引用「人子」这称号,可能是想避免使用「弥赛亚」这个带着浓厚政治意识的字眼。但为何「人子」意指耶稣?这词汇充满人的意味,可能与但以理引述的「人子」暗喻,又或与以赛亚书五十三章的受苦仆人相关。最可信的是耶稣在祂的使命中有见及此,但听者却无法全然领会;亦有可能是早期教会宁取弥赛亚,因为这称号带有王族拯救者的意味;况且,耶稣死后,已不怕引起政治误会了。弥赛亚或基督等词汇,并不一定属于耶稣的教导,因耶稣从未引用它们。最令人震撼的例证,就是面对彼得在该撒利亚腓立比的认信时,祂接受了这称号。符类福音全都记载这次认信:「你是基督」。马太福音更补充耶稣重要的评语,指出不是属血气的,而是「我在天上的父」彰显祂(太十六17)。祂接纳他的认信,并视之为启示。另一例证记载于符类福音,祂回答大祭司的询问:「你是基督不是?」时,并无反驳弥赛亚之说(可十四61)。在约翰福音中,安得烈告诉彼得,他已找到弥赛亚(约一41);撒玛利亚妇人与耶稣谈话时,耶稣亦承认祂是要来的弥赛亚(约四2526)。然而,犹太人普遍期望一位拯救者到来推翻罗马政府。对于这位拯救者的身分(军事领袖或天将)和所用的方法(奋锐党相信只有军事革命才使人得释放),有各种概念,所以耶稣对于弥赛亚之说保持缄默,实在容易理解。另一个称号虽然主要出现于约翰福音,但极为重要,那便是「神的儿子」。马可和约翰福音开宗明义地清楚表明这一点(参可一1;约二十3031)。它们用了相当篇幅把弥赛亚与神的儿子联系起来,耶稣则拒绝这两个称号(参太十六16)。但在耶稣的一篇教导中,充分阐释了祂是神的儿子,与神有特别的关系(太十一27;路十22)。祂虽然没有用过「神的儿子」这称谓,但名分已清楚不过。然而,我们不可能就此判定这种神圣的儿子关系是怎样。约翰福音有不少类似的经文更为明显。「儿子」毫无疑问早在万物之先已存在,因为祂知道祂从父而来,亦回到父那里去。从约翰福音许多有关神的儿子这称号的资料得出的结论,根本不可能超越耶稣视己为神圣的结论。尤其注意在这福音书中,耶稣的人性及随之而有的软弱,都清楚描绘出来。在耶稣的教导中,没有一处解释神怎样成为人,但祂已假设这就是事实。祂亦以神的权柄来教导人。

有关神国的教导读符类福音时,读者都对经常出现的「神国」一词,印象深刻。这是耶稣整个教导中显而易见的重要主题。这主题在约翰福音中不太明显,但仍然存着。耶稣许多比喻均特别称为神国的比喻。祂对神国的概念,为基督教的福音奠下基本观念。

主要是神对人的管理,而不仅是神的国。换句话说,重点在于作王。这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指到神国将密切受到王与子民之间关系的影响。它亦指到神国不可用制度来表达。有关神国的教导,我们必须面对一个问题,就是时间问题。有些说法暗指神国已降临,但有些人提出它要到将来才降临。一些学者则否定现在与将来并存之说;所以他们排斥一说而集中于另一说。那些支持神国已临的人,发展了社会福音的概念,因为基督教被界定为神国在地上的建立。根据这观点,神国将临之说已无处可容。另一方面,有些人否定神国已临之说,而注目于将来。这观点对于有关神国的教导的适切,较难理解。但由于在福音书中,均记载了现今和未来的观点,故有些人坚持在两者中作出任何取舍,都不能有令人满意的解释。可行的解决方法,就是视现存观点已应用于这个世代,但仍未完全,还须等到神国在将来的建立。类似的解释,只是不同的表达而已,那就是坚持将临的神国才是真实的,但它已充满现在;耶稣故意包含了现在和未来的观点。神国是人人都感兴趣的主题,这从路加福音十七章20-21节清楚可见:法利赛人问耶稣神的国何时临到。祂回答神的国就在他们心里;这无疑是指现存观念而言。同样真实的宣告,就是在赶逐污鬼时,神国已临(太十二28;路十一20)。此外,耶稣提到强暴的人会以力进入神国(太十一12;路七28),在此,祂不是指以革命来建立神国,虽然祂清楚暗示一些力量已开始运作。动力概念是神国最重要的特征之一。耶稣提到捆绑壮士和佩带盔甲、兵器的人(路十一222),这反映了在祂的传道事工中,祂期望大大显明祂要对付黑暗的权势。耶稣宣讲的国度,显然是一个以神为至高的国度,而且与祂的救赎使命不可分割,神在当中为祂的子民带来属灵的释放。此外,耶稣有关神国的教导是不能抽空讨论的。这是整个信息的一部分,这个信息一旦被分割,便将整个信息扭曲了。对于神国将临最清楚的教导,可在马太福音十三章的一些比喻中找到,也可从橄榄山的讲论看到(太二十四25;可十三;路二十一)。在后者,耶稣以犹太文学的象征谈及将来,如将云、荣耀、天使等,与人子的再来拉上关系(可十三26)。在马太福音的描述中,出现号筒的大声,是另一种熟悉的特色(太二十四31)。

有关神国的比喻具有的各种特色,最清楚地阐述了神国的本质。神国的子民不是指普世的人,因为在撒种的比喻中,不是所有土壤都有收成。在稗子和撒网的比喻中,也是一样。稗子要除去,只有麦子才可收入仓里;而坏鱼亦要弃掉。神国的成员就是那些听而明白神国之道的人(太十三23)。所以,要获得神国的好处,响应是必须的。芥菜种的比喻强调成长,小小的东西可发展得很快。宝藏与珍珠的比喻是强调神国的价值。神国的普世特质从葡萄园的比喻刻画出来,耶稣指出神国必从犹太人中夺去,赐给其他子民,意味着外邦人也在神国有分(太二十一43)。这与耶稣吩咐门徒往普天下去传福音有关(太二十八19)。在犹太教里,普世的国度肯定与弥赛亚国度截然不同,当中是以以色列为中心。这个观念在他们来说极具革命性,他们亦不易接受外邦人与犹太人同享这个普世国度的革命性概念。有关祂的死的教导宣布天国的降临,必须与耶稣对祂的受死的观点连系起来。耶稣是否视祂的受死为祂的整个使命?有人认为在祂的生命结束时,祂已醒觉,但只要概览有关祂对自己的命运的教导,已足以推翻上述理论。耶稣看自己的受死,究竟有甚么意义呢?祂提出一连串的暗示,让我们作为基础,重建祂的死亡在祂使命中的位置。耶稣多次表明祂认识到祂生命的每一细节,都是成全圣经所言(太二十六2456;可九12;路十八31,二十四25-274445)。从以上的例子,可见受苦的耶稣是旧约先知预言的对象。这必定是耶稣深思旧约的预言,并知道惟有透过祂的受苦,才能应验旧约的话。如此看来,受苦必是耶稣对其使命的意识所不可或缺的。强调圣经的应验,也可见于约翰福音。祂宣告摩西在旷野怎样举蛇,人子也必照样被举起来(约三14)。圣经的应验,大部分都受到福音书作者所评价。但无可否认,这应验对于耶稣明白祂的使命,以及早期信徒明白祂的死亡都十分重要。由此,有人认为约翰更强调道成了肉身是拯救的途径。但这只是真理的部分,因为约翰福音记载耶稣受死的意义,多于其他福音书。福音书亦着重耶稣的受死是必须的;在耶稣首次预言祂步向死亡时,这种必须十分强烈。据约翰福音记载,耶稣早期传道时,数次提到「时候」「还未到」,但后期则已经到了。事件逐渐推向高潮,「时候到了」无疑是指死亡的时候(约十七1),在此没有所谓觉醒。耶稣知道惟独透过死亡,才可荣耀天父。耶稣显然视祂的死亡为献祭。在最后晚餐时,耶稣的话清楚表明了这一点。杯与新约的血「使罪得赦」(太二十六26-28);但没有解释擘开的饼及为多人倾流的酒,是代表那将临到的死亡,能带来赦罪。但早期教会很快认识到耶稣乃为我们的罪而死(参林前十五3),反映他们清楚掌握耶稣的话语。新约的概念与旧约平衡,根据出埃及记二十四章,约是用祭牲的血盖印;耶稣谈及新约时,很可能是想着这段经文。不过,新约的概念亦与耶利米书第三十一章所表达的有关,指所立的约是写在心上,不是石上。另一个关于耶稣受死的观点,尤其见于约翰福音。在约翰福音第十七章耶稣的祷告中,当祂面对十字架,祂宣告天父所托付祂的事,祂已成全了。惟独约翰福音记下耶稣在十架上呼喊「成了」,更强调这观念(约十九30)。成全的意味,使本来视为灾难的事,反发出胜利的光辉。路加福音十二章32节亦提出类似的观念。

保罗的著作及新约其他书卷发展了另一个重要概念,就是耶稣代替了堕落后的人类。这个概念可否追溯至耶稣的教训呢?耶稣不用悔改,但祂仍受施洗约翰悔改的洗,必是认同了那些需要悔改的人。耶稣曾引用以赛亚书五十三章12节:「他也被列在罪犯之中」,并应用在自己身上。由于以赛亚书有关「受苦的仆人」这段经文十分强调罪的代偿,所以耶稣以此形容自己,绝非不合情理。另一些话语带出使命中强烈的代赎观点,尤其在马可福音十章45节(太二十28),耶稣的死亡成了赎价。赎价令人想到赎回奴隶所需的价银。耶稣视祂的舍命成了多人的赎价。有些人宁可称耶稣为「代表」,而非「代替者」,以减低这话的力量;但从有关赎价的经文中,找不到支持。在约翰福音十章15节,耶稣指出好牧人为羊舍命。基督这样做是出于爱,尤见于约翰福音十五章13节:「人为朋友舍命,人的爱心没有比这个大的」。耶稣在这节经文清楚指着自己而说。这与约翰福音三章16节宣告神的爱,是互相紧扣的。与此同时,耶稣视其死亡是胜过撒但的权势,并且祂指出一粒麦子必须死了,才能结出许多子粒来,然后宣告这世界的王要被赶出去(约十二2331)。只勾画耶稣有关祂受死的教导,而不指出祂的死亡对信徒的影响在于信徒更深的悔改和相信,是不足够的。有关圣灵的教导在耶稣生平的几件重要大事中,福音书的作者都记载了圣灵的工作(例:童贞女怀孕生子、耶稣受洗和受试探)。于是,耶稣理应教导门徒认识圣灵。然而,符类福音对这主题的记载极少,约翰福音亦只有数处谈及。根据路加福音,当耶稣在拿撒勒展开祂的传道工作,耶稣曾读出以赛亚书六十一章1-2节有关神的灵的经文,并应用在自己身上。祂从圣灵的角度看祂的工作。当人们指控祂靠别西卜(即鬼王)赶鬼,祂的回答澄清了这项质疑。祂以神的灵赶逐邪灵,证明神国将临(太十二28)。祂更强调亵渎圣灵是严重的罪,祂暗示那些指控祂的人正犯了这罪。无论祂作甚么,祂都视之为圣灵的工作,尤其当祂与邪灵对抗。当耶稣警告门徒,他们将遇上反对势力,耶稣向他们保证,一旦他们被送到诸侯、君王面前,圣灵会帮助他们(太十1920;可十三11)。事实上,祂告诉他们,圣灵会透过他们说话,因此强调圣灵的工作将会延续下去。路加记载耶稣的一段话,说明父亲怎样为儿女,天父岂不更将圣灵赐给求祂的人(路十一13)。这假设就是神视圣灵为祂赐给祂的儿女最好的礼物(马太福音所指的「好东西」)。在另一场合,耶稣指出,大卫写诗篇第一一○篇时(可十二36),乃被圣灵感动;这话反映耶稣深信圣经是透过圣灵而成书的。在约翰福音中,我们找到事例及特殊的证据。后者确实包括5段关于圣灵的话,祂在那里称圣灵为保惠师或真理的灵。事例则载于福音书的前半部。耶稣与尼哥底母讨论时,祂强调须从圣灵重生,令尼哥底母感到困惑(约三5)。耶稣教导的重点,就是人不能自救。惟有借着圣灵,让神介入,才能够重生。约翰福音三章末段揭示,神不会吝啬不赐下圣灵(约三34)。其余两段经文亦揭示了圣灵。耶稣告诉撒玛利亚妇人,由于神本是个灵,要以心灵和诚实拜祂(约四24),是暗指圣灵而言。耶稣在住棚节期间的教导中,应许圣灵会从腹中流出活水如江河(约七37-39)。约翰福音十四章16-1725-26节,十五章26-27节,十六章7-11节及十六章13-15节,记载耶稣教导门徒有关圣灵的事。这些经文包含很多有关圣灵的重要真理,对于研读新约书信尤其宝贵。首先,在5段经文中,有3段称圣灵为「真理的灵」,这使人特别留意圣灵为真理作证的功用。真理的灵是要引导门徒进入真理(约十六13)。圣灵具特殊的见证功用(约十五26),但见证的目的是要荣耀基督。耶稣没有叫人注意祂自己。圣灵亦称为保惠师或安慰者,这个词语由随时帮助者的基本意念而来。换言之,凡需要帮助的,已应许会得到圣灵的同在。圣经再三提到保惠师的由来:祂是从父差来(约十四26)、祂是从父里出来(约十五26)、祂是父赐下的礼物(约十四16)。在这些经文里,父、子、圣灵互相紧扣。子向父祈祷,父就赐下圣灵;父因子的名差来圣灵,圣灵的工作就是向我们表明父交托子所作的事。圣灵重要的工作之一,是帮助门徒谨记耶稣的话(约十四26)。耶稣不想祂的教训就此散失。很多理论企图解释耶稣及祂的教导在写成福音书前,如何流传下来,但没有提及圣灵。单单集中于所谓口传而不理圣灵的独特因素,实在叫人难以接受。圣灵到来的使命之一,就是保存和流传耶稣的教导。耶稣在这经文里对有关圣灵的教导,对福音书之成书,具深远的影响。另一个重要工作,乃是圣灵在世的工作。耶稣清楚表明,圣灵是要叫世人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约十六8)。倘若没有圣灵的工作,门徒没有可能对世界产生影响。无论如何,耶稣警告说,世人不能接受圣灵,因为他们既不见祂,也不认识祂(约十四17)。圣灵的奥秘就是祂住在每个信徒心里。这种内住极为重要,在保罗书信中更特别探讨它。关乎圣灵的另一段经文,记载于约翰福音二十章22节,耶稣向门徒吹一口气说:「你们受圣灵。」五旬节时,全然赐下圣灵,在约翰福音的这句话,似是预言这事。圣灵有赦罪及留罪的权能(约二十23)。当中的意思是只有神可赦罪,并透过圣灵在门徒身上工作。这亦显示在教会的工作上,圣灵的工作是不可或缺的。有关人的教导耶稣教导关于神对人的眷顾。人的头发被数算(太十30),确切地说,便是神关注人的生命的细微部分,揭示了神重视人的价值。这句话也包含神特别顾念那些因信成为祂儿女的人(参太六25-33)。对于物质生活及财产,耶稣清楚指出人若赚得全世界,却赔上了生命,并不合算(太十六26;可八37;路九25)。焦点乃在于那是一个怎样的人,而非他拥有甚么。耶稣曾说宁可肢体残缺,也不要失丧生命(可九43-47)。人的全然满足,不仅在乎环境或物质好处。从祂多次施行医治,可见祂并非不关注人的肉体情况;但祂主要关心人与神的关系。这里须注意耶稣没有实行禁欲主义(参太十一19)。祂教导恶不是从外面进入,乃是从里面出来,且能污秽人(可七14-23),这与犹太人对食物的规条背道而驰。耶稣从来不会只视人为个体。在神的群体中,人需彼此负责。登山宝训表明了在耶稣的教训中对社会的关注。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太五7)。祂亦特别嘉许那些使人和睦的人(太五9)。耶稣的门徒亦需照亮他人(太五16),与有需要的人分享(太五40)。耶稣清楚说明人不能只对自己负责。人与神的关系是其中一个倚靠。耶稣教导人为每日的饮食向神祈求(太六11),以提醒人是不能完全自给自足的。祂不容许人为自己所作的自夸,不断提醒人是祂造的。关于家庭生活,耶稣亦有特别训诲。祂接受婚姻的约是神圣的(太五3132;参十九3-9),并因此表明祂极之重视妻子的荣誉和权利。这不仅从祂的教训看出来,甚至从祂的行动和态度表现出祂对女性地位的尊重。当祂提到「人」,常泛指所有人,包括男和女。这并不指到女人的信心次于男人。此外,路加福音指出不少女性给予耶稣及祂的门徒在旅途上的支持。耶稣对人的潜质有高度评价,但亦深知人的现况。祂强调悔改(太四17),便反映出人在罪之下,需要悔改。这种需要隐含在祂到处宣扬的赦罪信息中(例如对瘫子,太九1-8;及对为祂抹香膏的妇人,路七4748)。在主祷文中,耶稣训示门徒为饶恕祷告(太六12;路十一4)。祂理所当然地认为他们需要及渴望获得饶恕。耶稣完全否定人心里的自义。在各种教导中,这就是祂对宗教领袖的谴责,尤见于马太福音二十三章。祂指摘犹太教师着重以行为来通往得救之路。祂的得救之法,便是完全靠赖神的怜悯。在法利赛人和税吏的祷告的比喻中,明确地表现这观点。税吏正是把自己交在神的怜悯下,而为耶稣所嘉许。无可否认,耶稣视人人都犯了罪。祂从不认为有人可以免罪。而祂对于罪的主要观念,便是人离开神。约翰福音表明了这观点,并提出光与暗、生与死的强烈对比(参约五24)。在约翰福音,「世界」一词代表了一个不以神为念的体系。但罪亦被视为作撒但的奴仆。耶稣的生平和教训被视为属灵争战,对抗那恶者。耶稣甚至对祂的敌对者说:「你们是出于你们的父魔鬼。」(约八44)祂自始至终认定有敌对的势力,要人服在罪恶之下。在浪子的比喻中,浪子对父亲所犯的罪,与人对神所犯的罪,连为一谈。换言之,这便是背叛与悖逆(路十五21)。对于小儿子所犯的罪,与大儿子从财产的角度去判断小儿子的罪,显然有不同评价。人本质上与神为敌,是保罗基本的神学信条,而且必须注意,这观点可追溯至耶稣的教训中。耶稣有关定罪的论述确实不少。耶稣清楚说明,那些不信并因此在救恩之外的人,已被定罪(约三18)。耶稣在不同时间提到审判会临到,反映人的命运与现今的境况相关。在人的属灵需要上,便清楚看见耶稣整个使命。人若靠自己,不能得着救恩,但耶稣到来,便是把永生赐给那些信祂的人(约三16)。有关教会的教导有些人认为耶稣没有预言教会的出现。然而,祂在两个场合中,曾采用「教会」一词,意思是蒙神呼召的人。在该撒利亚腓立比,耶稣告诉彼得,祂把祂的教会建立在盘石上(太十六16-19)。这「盘石」所指的,最可能是把教会的根基与彼得对耶稣身分的认信连在一起。明显地,日后的教会,就是承认耶稣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的群体。最重要是耶稣就是教会的建立者。祂向门徒保证,教会是攻不破的(阴间不能胜过她)。此外,教会其中一个功用,就是宣告罪得赦免,这已在耶稣与彼得的谈话中暗示了。那番话并非只向彼得说,马太福音十八章18节清楚指出,类似的话也曾对所有门徒说。根据马太福音十八章17节,教会是平息弟兄之间争端的群体。除了这些关于教会的特别参考资料外,耶稣认为跟随祂的人应奉祂的名聚会(太十八1920)。马太福音末段描述,祂吩咐他们去传扬祂所教导他们的,并为新门徒施洗(太二十八1920)。祂应许常与他们同在。耶稣立下榜样,受施洗约翰的洗,强化了有关水礼的吩咐。耶稣期望门徒遵守的另一个特别礼仪,就是主餐。由于所用的词汇形式,指到基督受死的意义,故耶稣显然藉此提醒将来的群体这信仰的核心。基督教教会就是一群透过基督而与神进入新关系的人。虽然约翰福音没有关于教会的资料,但也有相当提示,支持教会的观念。耶稣自称为牧人,并把跟随者合成一群(约十16)。复活主3次吩咐彼得喂养祂的羊,羊的象征意义再次在福音书内出现(约二十一15-17)。耶稣用的另一种比喻,带出群体观念,那就是很多枝子从葡萄树得生命,并因他们在葡萄树中享有同一生命,所以彼此相属。耶稣意识到将来的群体需要圣灵的帮助。祂在这方面的教导为早期教会倚靠圣灵的带领,建立了基础,这可从使徒行传看到。尽管教会与国度并非完全相同,但我们必须注意两者的紧密关系。国度比教会更全面,亦包含了教会。有关将来的教导耶稣对国度的理解包括现今的实现和将来的盼望。「将来」是与来世有关的。虽然耶稣没有以特定的名词说明,但祂不会让祂的门徒对现今的世代如何终结全无认识。祂坚决保证祂会回来。祂告诉门徒,人子会在父的荣耀中与众天使回来(太十六27)。在祂回答门徒问及世界的终局时,祂重申人子以能力和荣耀驾云降临,这大概引自但以理书七章的经文。耶稣也描述祂再来前的不同征兆。祂说有战争、斗争、地震、饥荒和天上的动乱。福音要传遍世界。与此同时,许多假基督会出现。耶稣详细描述祂的再来,以鼓励门徒面对逼迫。将来的盼望有着肯定的实际目的。门徒要儆醒,因主是突然而来的,就如夜间的贼一样。耶稣说,甚至祂也不知道祂再来的时间(可十三32)。另一个重要的主题,影响将来,那就是耶稣对复活的教训。撒都该人不相信身体复活。他们尝试用一个曾结婚7次的妇人,来刁难耶稣,使祂跌入圈套。他们想知道在复活时谁是那妇人的丈夫(可十二18-27)。耶稣指出死人复活时,并没有嫁娶。撒都该人对复活的观念全属错误。耶稣教训人,复活的人会像天使。虽然没有任何资料论到复活的身体,但死人复活是无可置疑的。耶稣说了一个故事,是有关一个死去的富翁和一个穷人的(路十六19-31)。在来世,那富翁在痛苦中呼喊,那穷人则享受福祉。这故事最明显表达的,是来世是必然的。虽然我们不知道这两人之间的分别是基于甚么,但他们是有分别的。在耶稣别处的教训中,祂提出最重要的要求:相信祂。耶稣与十字架上的强盗对话时,指出乐园就是感受耶稣的同在(路二十三4243)。赏赐和惩罚的主题出现在许多篇幅中。在马太福音十六章27节,耶稣说人子要按各人所行的奖赏他们。那些无用的人,要在黑暗中受惩罚(太二十五30)。此外,耶稣说,在审判的日子,各人要交账,这包括一切轻忽的言语(太十二3637)。在绵羊和山羊的比喻中,祂说人子回来时,要将他们分开,那些关怀「弟兄」的,会得着称赞(太二十五31-46)。耶稣最严厉的教训,要算是有关地狱的讲论。不义的人不可逃避那永远的惩罚(太二十五4146),这与应许义人得着的永生恰好相反。祂教训门徒,祂在天上为他们预备住处(约十四2),并说门徒的名字要写在生命册上(路十20)。有关道德的教导在耶稣所说的话、比喻或长篇讲论(如登山宝训)中,大部分都与道德问题有关,有些人推论这是祂教训的重点。然而,有关道德的教训不能与祂以上的教训分割。这指出耶稣的教训与犹太教的道德教训,是相互平行的。而耶稣的教训最独特之处,在于它背后的动力。它不是只为要人遵守而构想出来。正确的品行是与神和好的结果。耶稣是道德行为的模范。祂表明祂的目标是遵行神的旨意。祂在作出道德抉择时,并没有律法主义的味道。祂登山教训时,祂将自己的教训与摩西比较,指出进入深层意义的重要(太五212227283132)。在这些教训之上,耶稣比摩西律法有更严峻的要求,因为祂关注行动,同时亦关注动机。许多人放弃登山宝训,认为是完全不切实际,但耶稣从来没有暗示祂的教训是容易遵行的,祂的目的是要人像神般完全(太五48)。虽然如此,祂说祂的轭是容易的,祂的担子是轻省的(太十一2930),指出祂并非定下我们不可能达到的道德标准。我们必须紧记,祂不是为社会订立宣言。祂所关注的,是每个人应该有强大的动力,在行为上作出正确的抉择。从祂反对人僵化地遵守安息日,以致不顾困乏者的利益,可见关怀别人比谨守礼仪更有价值。总结若没有耶稣基督在发展中的教会所处的地位,有关祂生平和教训的记载便永不完整。这探求很自然地带领我们离开福音书的范围,进到使徒行传和保罗书信中。在那里,我们看见耶稣的预言应验了,以及早期的基督徒怎样严格地持守祂的教训。耶稣毫无疑问成为早期基督教信仰的核心,祂是弥赛亚──属灵的拯救者,是主──在祂的子民中拥有主权,是仆人──祂顺服地受苦,是子──祂与父神的关系。在祂复活之后,我们才能完全明白祂是谁,并祂所作的;故我们发觉祂有关祂自己不同方面的教训,在祂的子民中更完备地发展下去。在使徒保罗的著作中,这尤其真确。许多人觉得难于把福音书中耶稣的言行、教训,与保罗有关基督的信念连系起来。这是因为使徒保罗没有引述耶稣生平中任何具体事件,也不在他的书信中反映福音书里大量熟悉的教训。这是否推论出保罗对历史的耶稣没有兴趣?或是保罗并不知道有关耶稣的事迹?提出这些问题的人,没有提供足够根据去解释保罗有时显然对历史的耶稣所知的,过于他的书信所提及的。例如,他提到基督的温柔、和平(林后十1),暗示他知道耶稣曾说祂的心柔和谦卑(太十一29)。此外,保罗说到耶稣的贫穷时(林后八9),他一定知道人子连枕头的地方也没有。他肯定知道设立圣餐的细节,以及祂是被钉十字架而死的。所以,由此推论保罗假设他的读者熟悉福音书的材料,是合理的。这对于解答耶稣的生平和教训是否在早期基督徒的宣讲中,占有重要位置,是有帮助的。使徒行传十章36-38节把这方面表现出来;彼得向哥尼流传道,说神已膏立拿撒勒人耶稣,并祂出来传道,医治在魔鬼权下受压制的人。明显地,耶稣许多言行都包含在早期的宣讲内,并且这是常见的。耶稣的榜样无疑是引发正确行为的强大动力。彼得鼓励那些为信仰受苦的基督徒时,便以此为例(彼前二21)。保罗同样明白效法基督的重要(林前十一1;帖前一6)。由于耶稣既是人,却从未犯罪(林后五21),祂的行为模式对于那些需要新的道德标准的人,便是无价之宝。正因这概念毫无疑问地存在书信中,若假设它是基督教教义的主要部分,便有点不当。新约只引用耶稣少许教训作参照。雅各书几乎完全是实践性的,故它比新约任何书卷,引述最多耶稣的教训。它是登山宝训的回响,表明耶稣的道德教训在早期基督徒的伦理价值观上有重大的贡献。许多书信对于教义的诠释,都以耶稣某方面的教训为基础。所以,耶稣的教训对于教会的发展,有持续的意义。认识耶稣的生平和教训,对二十世纪有甚么适切的意义?受存在主义影响的神学家界分了信心的基督和历史的耶稣,使历史的耶稣在他们当中失去其重要性。今天的基督徒与一世纪的基督徒无疑需要知道他们所信的,是在加利利与犹大生活和教导的那一位。福音书在记述复活事迹时,已明显说明这一点。虽然我们起初会以为存在主义者的进路颇为吸引,但在反省之下,我们发觉它把福音书削减到只有少许耶稣真正的话,而大部分都被教会编造的言论取代了。DonaldGuthrie另参:「比喻」;「神国/天国」;「基督论」;「耶稣为童贞女所生」;「道成肉身」;「耶稣升天」;「弥赛亚」;「救主」;「耶稣基督的家谱」;「救赎,救赎主」;「基督」;「神的儿子」;「人子」;「改变形象」;「耶稣的弟兄们」。―― 证主圣经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