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辞典目录

 

「陶器

 

陶器(Pottery)引言圣经经常提及窑匠及其工作。有代表性的经文如下:「耶和华说:以色列家啊,我待你们,岂不能照这窑匠弄泥吗?以色列家啊,泥在窑匠的手中怎样,你们在我的手中也怎样」(耶十八6);「求你记念──制造我如抟泥一般,你还要使我归于尘土吗?」(伯十9)「耶和华啊……我们是泥,你是窑匠;我们都是你手的工作」(赛六十四8)。在创世的故事里,神给描绘成一个窑匠,祂用地上的尘土来造人(创二7)。保罗(罗九2021)用了以赛亚书四十五章9节有关窑匠的例证,来支持神有绝对主权去拣选以色列人的论点:「泥土岂可对抟弄他的说:你作甚么呢?所作的物岂可说:你没有手呢?」耶利米生动地预言耶路撒冷的被毁,他打碎了窑匠的瓦器,以致瓦器不能再回复原状(耶十九11)。耶路撒冷被毁的时候,犹太人在神眼中虽然宝贵,但却被「算为窑匠手所作的瓦瓶」(哀四2)──这句子指出他们作为人的脆弱,很容易被破碎和毁灭。一个破烂的瓦器在古时被看为完全无用,碎片会被扫至一角落或抛出窗外,然后再造一个新的。造陶器的技术很普遍,陶器也可用低廉的价钱购买。人们搬家的时候,通常不会把瓦器搬往新居,因为制造或购买新的瓦器比搬运更加容易,尤其是较大的瓦器。然而,碎片也并非完全无用的,约伯就曾用瓦片刮去伤口所流出来的脓(伯二8)。在较后的时期,瓦片给用来书写,称为「瓦片文」。诗人说他的精力枯竭,如瓦片一样(诗二十二15),意思是像经过风干和火烧的瓦器,已缺乏了水分。圣经形容信仰多神和敬拜偶像的列邦,好像窑匠的瓦器,被义人摔碎在地上(诗二9;启二27)。历史和发展最初的陶器是用手做的,先把陶土塑成所需的形状,然后放在太阳下晒干。我们并没有一些描述古代窑匠的工作或其社会地位的记载,但埃及王宫和墓穴的墙上却有许多图画,描绘窑匠工作时的情况。若仔细研究其上的描述,我们可得到不少资料。最初的窑匠可能是女性,她们因需要用瓦器来预备食物,于是便动手制造,男人则负责出外找寻食物。这种模式似乎今天仍可见于非洲、亚拿多利亚、库尔德斯坦和美国的西南部。后来,制作陶器成为一种专业,在大村落里,显然是由某些人负责制造,并且常常是由一些到处周游的制陶工人来制造,他们由村过村,为有需要的人制造瓦器,造完了又到别的地方去。制作瓦器由家庭主妇的附带工业转而为专业,全因为辘轳的发明。有了辘轳,制作瓦器的速度提高了,这工艺便变成工业化,后来更成为男性的专业,不过考古证明仍有人继续在家中制作瓦器的。在发明使用辘轳之前,制作瓦器的方法是把一圈一圈的陶土迭起来,这种方法在制作大器皿时就更常用。在近东一带出土的第一个窑匠的辘轳是来自苏默的吾珥,年代约为主前35003000年。可能由于人类开始在都市聚居,陶器的市场扩大,所以有辘轳的发明。耶利米在主前六世纪时谈及一个窑匠的工场,说:「我就下到窑匠的家里去,正遇他转轮作器皿。窑匠用泥作的器皿,在他手中作坏了……」(耶十八34)。有证据证明在古典艺术时期,希腊有一些大工场需要聘请50人以上来工作的。陶土每分钟最少要转动100次,所产生的离心力才足以「旋出」一个器皿来。最古老的辘轳由两块石头构成,下面的石头在中间开一个小孔,上面的石头则有一支轴心,可插进下面的小孔,这样,上面的石头便可以转动。在上面的石块上安放一块较大的板,器皿便放在板上,这石块毫无疑问是由学徒来转动的。到了希腊时代,即主前300年之后,发明了用脚来转动的辘轳。有人认为主前四千年代已有用脚转动的辘轳,但没有明确的证据。古时制作陶器的另一种技巧是用模子。模子是用较软的石头凿成,或用陶土造成的;需要大量制作相同的器皿时,便会使用这方法。油灯的模子常见于中东的博物馆,年期则由希腊至罗马时代。细小的油灯是先用模子做成上下两部分,然后在放进火窑之前,把上下两部黏起来。希律时期的油灯还有一个嘴管部分,是用另一个模子制成的。在考古学的重要性鉴定年代泥土在世上各处都有,因此在同时期发展的各文化中都可见陶器被广泛地使用。这样,陶器制作在古代文化的考古研究中,便构成了重要的一环──在地中海一带尤其重要。由于泥土到处可见,用之不尽,加上把泥土制成陶器既便宜,又方便,所以古代的人迁居时,通常会留下陶器在旧居。此外,泥土一经火炼,质料几乎是不可能被破坏的,历经数千年仍保持被弃置时的状况。即使被埋在土中,其形质也不会改变。由于上述因素,现代考古学便发展了一种技巧:用陶瓷的残骸来鉴定古代文化的年代。

彼特里爵士在埃及进行考古研究时,留意到一些可以凭墙上刻着的象形文字来定出年代的墓穴、王宫和庙宇中,都有一些陶器,来自不同年代的,有不同的风格。例如,显示早青铜时代特征的器皿,跟显示铁器时代特征的器皿不同。后来,在1890年,彼特里在以色列南部的赫西废丘工作时,发现称为地层的各个不同年代的岩屑层,可以像一层一层的糕饼一样划分出来,地层愈深,年代便愈早。他也留意到那些陶器不单因不同地层而相异,而且跟他在埃及发现和定出年份的陶器十分相似。彼特里小心细致地记下这些陶器的改变,列出一个年代表,在只剩下很少遗迹可以确定年份的地方,这年代表就成为了鉴定年份的基础。奥伯莱特在192632年于特毕美森──也是在以色列南部──把这技巧进一步加以改进;在每年于中东各地多次的发掘工作中,这技巧都不断被改良。虽然在陶器的类型学上,现仍有一些未能填补的空位,而由一个文化时期过渡至另一个文化时期的情况,仍有未能肯定的地方,但普遍的模式已愈来愈清晰,学者仍选择这方法来鉴定中东各种出土文物的年代。确定出产地古代陶器的不同形式和内容,不但帮助学者鉴定年代,同时也可确定制成陶器的泥土来自何处。现已有一些技术可以用来分辨泥土大致的出产地,有时更可确定某种泥土是来自哪一个场地。普遍来说,中东一带的陶器是随着年代而有所改良,然而,也有一些例外的情况,如一些青铜时代的器皿比某些铁器时代的器皿更可爱,制造得更精细。埃及和希腊或居比路的器皿一般又比以色列、约旦和叙利亚所制造的更好看。器皿的用途也影响其外观与质量;日常用的陶器往往比特别节日用的粗糙一点。毋庸置疑,经济条件是其中一个因素,古代的「水晶和瓷器」,像今天一样,数目较少,价钱也较高。制造一些质量较优美的器皿,需要用一种技巧,就是在烧制之前,把优质黏土与水混和,涂在器皿上,便可制造出表面平滑的效果(泥釉)。打磨是另一种用在古代陶器上的技巧,方法是在烧制之前,用石头来擦磨器皿,使之产生一种美丽的光泽。打磨常常与泥釉共享,这样可防止液体从泥土的小孔中渗出。某些在地中海一带发现的美丽陶器,就是属于这一类──东方及西方的图章土、塞浦路斯红泥釉、非洲红泥釉、埃及红泥釉,和阿列特陶器。虽然埃及人可能早至主前五千年代已懂得上釉,但在叙利亚/巴勒斯坦(现今的以色列、约旦、黎巴嫩和叙利亚),则待至阿拉伯(回教)时期──始于七或八世纪,上釉才流行起来。釉是器皿表面薄而有光泽的外层。那是用一些跟黏土相同的矿物──硅石与矾土──加上碳酸钠或铅造成的。加热至某个温度时,这溶液便会溶化,形成一层透明像玻璃的液体,并可以制成不同的颜色。从希腊罗马时代开始,人已认识上釉,但在回教时代的陶器中才开始流行。了解生活古时一般人家都会有一些大的双耳坛,用以盛载酒和水等液体。这些坛子底部是尖的,起初是为运输而设计的,坛子可靠在船上的斜面。在普通人家的家里,瓶子部分会藏在地里,然后靠在墙上。在庞贝和赫库兰尼姆的酒馆中,这些瓶子会收在一格一格的木架上。阔口的大坛会有一部分埋在地里,目的是使其中的液体保持冰凉。各种不同的谷物也被藏在这些坛子里。有些坛子的高度达4呎,阔度则有3呎。常用的是较细小和有塞子的水瓶,可盛载1夸脱以上的液体。球形的罐子用来斟酒,上有壶嘴以防名酒漏掉。两旁有把手的圆形水壶,是在旅程中使用的。各种大小和深度不同的碗盘,也常见于古时的人家之中,但陶制的杯和平碟则仍未发现。宽口的杯盘用来盛载饮料。煮食用的是中型(约1加仑)圆底的罐子,可以很容易地在火炉中,移离火炉后,则可放在地上一个凿出来的坑里。这种罐子有两个扣环形的手柄,方便人把它悬吊在火炉上。古代陶器大小和形状之多,实在十分可观。古代希腊的器皿上,都生动地描画宗教、性爱、战争和群体生活的实况。较早期的米诺斯和迈锡尼文化的器皿上,绘画了美丽的植物和动物的图案、水族生态,和几何的图形。在中东一带,从最早期开始,陶器上便有用色泽深浅来造出不同花纹的设计,方法是把泥釉涂在器皿上或不规则地倒在器皿上。人类似乎与生俱来已乐于美化所用的器皿。JohnR.McRay另参:「工商业」;「铭刻」;「考古学」;「职业(制陶工人)」;「考古学和圣经」;「砖,砖窑」。―― 证主圣经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