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辞典目录

 

「尼希米记」提要

 

壹、书名

 

        在旧约圣经中,神子民被掳以后,共有三卷历史书,它们是:《以斯拉记》、《尼希米记》、《以斯帖记》;另有五卷先知书,它们是:《以西结书》、《但以理书》、《哈该书》、《撒迦利亚书》、《玛拉基书》。

        其中《以斯拉记》和《尼希米记》,在最早的犹太和基督教正典目录中原为一本书,统称为《以斯拉记》。直到主后二世纪,教父俄利根将它分成《以斯拉记上、下》两册;之后教父耶柔米则将此两册书更名为《以斯拉记》和《尼希米记》,但又称《尼希米记》为《以斯拉记下》。迟至主后1448年,希伯来文旧约圣经,才正式分成《以斯拉记》和《尼希米记》。

        本书的主角乃是尼希米,书中多次提到他的名字(1;三16;七7;八9;十1;十二2647),故此以《尼希米记》为名。

 

贰、作者

 

        本书以很大的篇幅记载尼希米的言语和作为,且大部分是以第一人称「我」表达(1~73;十二27~十三4~31),仅小部分以第三人称(1~十二26)记录有关他的事迹,故大多数圣经学者同意本书的作者应为尼希米,不过曾经被文士以斯拉将本书与《以斯拉记》合编成一本书,后来才又恢复分成两本书。因此,也有少数圣经学者认为本书的作者应当是文士以斯拉,他们说这两本书的结构完全相同。折衷而论,本书的大部分内容是由尼希米写成,而由同时代的文士以斯拉加以编篡并修饰。

        尼希米在被掳之地曾经官至波斯王亚达薛西的酒政(11),他的特点如下:

        一、他平素为人诚实可靠,获王和王后(参二6)信任,委以在王身边负责饮食安全和国事参谋。

        二、他关心且热爱圣城,一听见城墙拆毁,城门被火焚烧,就哭泣悲哀数日(参一2~4)

        三、他的祷告真诚有力,感动神施恩的手帮助他,使王允准其所求(参一4~6;二48)

        四、他处理事情有条有理,谋定而后动,分配工作有次有序,使城墙在短期内修复(参二13~18;三章全;六15)

        五、他面对敌人一面勇敢无畏,一面防备万全,使仇敌对他无可奈何(参二9~1019~20;四章全;六章全;七1~3)

        六、他大公无私,不贪爱钱财,不压榨百姓,反而慷慨解囊,为民表率(14~18)

        七、他恨恶罪恶,绝不与罪恶妥协,甚至为了清理罪恶,不惜指责贵冑、官长、大祭司等人(参五1~13;十三章全)

        八、他处处事事以神为念,一面仰望神求神施恩,一面感谢神献上赞美(参一4~511;二481820;四49;五19;六914;八10;十三142931)

 

叁、写作时地

 

        本书内容所记述的史实时间,约自主前446年至434年,共约十二年。至于写作的时间则不详,大约同一时间或稍迟一点才完成;而写作地点可能在耶路撒冷或波斯王宫。

 

肆、主旨要义

 

        尼希米领导回归圣地的百姓重建城墙,重建期间内忧外患,在极度艰困的光景中,尼希米发挥卓越的领导才干,遂能在不满两个月之内完成重建工程。其后,更推动律法的倡导,使圣民明白并遵行神的律法,举凡照顾圣职人员(祭司和利未人)、严禁闲杂人入会、戒犯安息日、禁绝异族通婚等,均全力以赴,使神子民在圣地恢复中兴气象。

 

伍、写本书的动机

 

        本书大部分内容为尼希米在重建城墙前后的私人笔记,将他个人的遭遇和反应,毫无保留的记录下来,想必是为了激发后人热爱圣城和神的律法。圣灵将它安排使成为旧约最后一段历史书之一,藉以显明神的心意,印证尼希米所作所为,对犹太人家园和神国的贡献,厥功甚伟。

 

陆、本书的重要性

 

        因着本书的记载,使吾人得知,若非尼希米的重建城墙和重整圣民,便没有合适的环境,使有关主耶稣基督降生的预言得以实现。因此,本书真可谓旧约和新约之间的关键书。同时,本书也为我们这些活在新约时代末世的神儿女们,留下非常宝贵的榜样,好叫我们也起来营造合适的环境,使主耶稣基督的再来得以早日实现。

 

柒、本书的特点

 

        本书的特点如下:

        一、本书具有很强烈的信靠神、求神施恩帮助的观念,也把工程顺利完成归功于神、向神感恩;全书穿插了很多处向神祷告和默祷、感恩的经节(参一5~11;二481820;四491415;五1319;六914;八610;九4~38;十三142931)

        二、本书按照时间的顺序记载所发生的事,内容交代也合乎逻辑,容易被读者所明白并加以分析推理,所以可算是一本很好的历史叙述书。

        三、本书提供很好的写照,如何一面服事地上的主人,一面服事天上的神。尼希米并未因为敬畏天上的神,而怠忽地上的职责与态度;他在王宫里所赢得的信任,在服事神的事上产生了极大的价值与功效。

        四、本书显示尼希米如何周旋于上司、同僚、下级、甚至敌人之间,流露出他谦恭、刚正、率真、同情的性情,使正直者乐于和他站在一起,而弯曲者对他十分忌惮。

        五、本书也为属神的人如何处事,提供很好的参考资料。神的儿女处理地上的事情,不仅需要仰望神施恩帮助,也需要自己有良好的精神和筹划,自助天助,乃神儿女治事成功之本。

        六、本书主角尼希米代表带职事奉神的人,而文士以斯拉、祭司和利未人代表全职事奉神的人。尼希米和以斯拉相敬相辅,各尽其责,带进圆满的结局。他们的同工配搭合作,正是今日教会中全职和带职事奉者的好榜样。

        七、本书前后两大段,分别叙述城墙的重建和圣民的重整,说出物质与精神、属世与属灵、预表与实际息息相关,彼此相辅相成。值得我们做为今日教会建造的借镜。

 

捌、本书与其他圣经书卷的关系

 

        本书和《以斯拉记》、《以斯帖记》合为旧约最后三卷历史书,各从不同的角度说明圣民和圣地如何被保全,为新约时代的来临,奠定稳固的根基。所以这三卷经书合参,使我们能更为了解神手的安排和作为。

 

玖、钥节

 

        他们对我说:“那些被掳归回剩下的人在犹大省遭大难,受凌辱;并且耶路撒冷的城墙拆毁,城门被火焚烧。” 我听见这话,就坐下哭泣,悲哀几日,在天上的 神面前禁食祈祷说:(3~4)

        于是,我们做工,一半拿兵器,从天亮直到星宿出现的时候。」(21)

        「我的神啊,求你记念我为这百姓所行的一切事,施恩与我。」(19)

        「又对他们说:『你们去吃肥美的,喝甘甜的,有不能预备的就分给他,因为今日是我们主的圣日。你们不要忧愁,因靠耶和华而得的喜乐是你们的力量。』」(10)

 

拾、钥字

 

        「禁食祈祷」、「祈祷」、「默祷」、「祷告」(4611;四49;十一17)

        「作工」、「善工」、「大工」、「工作」、「工程」(18;三5;四611151617192122;五16;六3916;七7071)

        「蒙恩」、「施恩」、「恩典」、「大恩」(11;二5818;五19;九172535;十三31)

 

拾壹、内容大纲

 

   一、重建圣城(一至七章)

         1.重建的由来(1~8)

               (1)闻城墙被毁,城门被焚(1~3)

               (2)为圣城向神禁食祈祷(4~11)

               (3)蒙王允准回去重建(1~8)

         2.重建的预筹和安排(9~32)

               (1)回圣城先私下察看城墙(9~16)

               (2)劝勉同胞重建却遭仇敌反对(17~20)

               (3)安排众人使分担重建工程(1~32)

         3.重建工程的进行(1~19)

               (1)外有敌党的嗤笑和拦阻(1~14)

                     对策:一面作工,一面防卫(15~23)

               (2)内有官长和贵冑搜括民脂民膏(1~5)

                     对策一:招聚大会斥令不得取利并归还不当所得(6~13)

                     对策二:尼希米以身作则,不加重百姓的担子(14~19)

               (3)外敌贿买内奸造谣谋害(1~19)

                     对策:识破奸计,不予理会(311~12)

         4.重建工程的完成(15;七1~73)

               (1)完工后安门并分派居民按班次看守(15;七1~4)

               (2)核算回归重建者的家谱(5~69)

               (3)记录捐献财物的数量和在圣殿服侍者(70~73)

   二、重整圣民(八至十三章)

         1.圣民聚集圣城过住棚节,文士等人宣读并解释律法书(八章)

         2.利未人率众禁食、祷告、认罪并签名立约(1~27)

         3.誓遵摩西律法并定捐输之例(28~39)

         4.百姓掣签派定耶城居民,和住城内外的利未人并众民(十一章)

         5.记录祭司和利未人(十二1~26)

         6.举行城墙告成礼(十二27~43)

         7.派专人管理库房,后又因管理不当重新清理并改派(十二44~47;十三4~14)

         8.禁闲杂人入会,戒犯安息日,又禁与异族通婚(十三1~315~31)

 

── 黄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尼希米记注解》

 

尼希米记(Nehemiah,Bookof)背景主前597年,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从耶路撒冷掳去第一批犹太人。主前586年,巴比伦人再来,掠夺、焚毁耶路撒冷与圣殿,并掳去68万犹太人。被掳的人在不同地区安顿下来,并享有一定的自由。他们从事农业和商业,有些人的生活也相当富裕。犹太人的长老仍发挥他们的作用,也有先知像以西结一样,在被掳的人中事奉,民众也知道要抗拒异教的迷惑。随着波斯王古列的兴起(主前559-530),被掳的犹太人的命运戏剧性地改变了。古列是一个有文化和开明的政治家,他征服了巴比伦不久,就下了一度谕令,容许被掳的人返回故乡(拉一2-4)。于是,有两批被掳的人分别返回犹大,在耶路撒冷所罗门的圣殿遗址重建一所圣殿,时为主前516年。后来,在亚达薛西一世在位期间,又有两批犹太人,分别在以斯拉(主前458)和尼希米(主前445)的带领下,从巴比伦回国。从这些回国的犹太人中,一个以神权统治的犹大──「犹太人」,逐渐萌生。他们忠于神的律法,抗拒外邦人的影响,并以耶路撒冷为中心。内容提要在主前445年的冬天,波斯的宫廷设在以拦的故都书珊城(尼一1)。尼希米在宫中担任一个尊贵而具影响力的高位(二1)。当时,有几个犹大人从耶路撒冷来到,其中有尼希米的兄弟。他们描述耶路撒冷的情况,使尼希米极其忧惧和伤痛(一2-4)。经过迫切的祷告,4个月之后,尼希米在军兵的护卫下返回耶路撒冷(一5至二11)。他巡视了3日之后,知道重建城墙将是他首要的任务(二12至三32)。由于一种新的民族主义爆发,使潜伏着的反对势力暴露出来。在敌对他们的人中,有参巴拉、多比雅和基善几个有势力、有办法,又狡猾的领袖。他们讥笑犹太人,又制造谣言,指他们重建城墙是密谋背叛王(二19,四1-37-14,六1-9)。但尼希米倚靠祷告,对应每一个谣言和恶计,坚决地抗拒任何使他偏离目标的事情。犹太人中也有叛徒与他作对(六10-1417-19)。尽管有各种敌对势力,但耶路撒冷城墙终于重建成功(六15),并且在热烈的庆祝声中再次奉献给神(十二27-43)。

祭司和文士以斯拉宣读摩西的律法,再由利未人解释之后,民众的反应是:为罪痛悔,又因神欢欣(八9-18)。尼希米记他们禁食祷告(九1-37),重新立约(九38至十29),并起誓要遵守神的诫命、典章和律例(十30-39)。第十一至十二章谈到不同的任命和职务,包括俗务和圣职,并列出被任命者的名字;跟着犹太人决意与犹太教以外的外邦人、闲杂人绝交(十三1-3)。

在这重要时刻,尼希米回到书珊去述职,他获准再回犹大。他回到耶路撒冷时,发现严重的纪律问题又再出现,他的敌人多比雅与祭司以利亚实结亲(十三4-9),利未人得不到足够的供应(十三10-14);众民违反安息日的条例(十三15-22);犹太人与非犹太人通婚(十三23-31)。由于与外族人通婚的情况愈来愈普遍,他们的儿女都不会说希伯来话(十三23-25)。为停止同化的危险,尼希米严厉执行一项排外的政策。本书的结尾显得颇为突然,描述尼希米强烈的、毫不留情的处理这些偏离新订的犹太教法则的情况。真确程度根据约瑟夫和其他早期作者的记载,以斯拉记和尼希米记在早期希伯来文圣经是合成一卷的,并称以斯拉记。最早把两卷书分开是1448年的希伯来文抄本,现代希伯来文圣经则分别称它们为以斯拉记及尼希米记。在旧约的希腊文译本(七十士译本)中,这两卷书也是合成一卷。在三世纪初,俄利根是第一个人见证这两卷书是分开的。尼希米记中,大部分是尼希米的个人回忆录,学者们多认为是真实可靠的。本书的历史背景可从18981908年在伊里芬丁发现的蒲草卷中获得肯定;伊里芬丁是上尼罗河的一个岛屿。森美忒库二世(主前593-588)曾在此建立一个犹太殖民地。伊里芬丁蒲草卷保存良好,以亚兰文书写,是主前五世纪这波斯时代犹太殖民地遗留的文献。这批蒲草卷中最重要的一项,是主前407年一封呈交犹大的波斯总督的信件誊本。在信件写成的3年前,伊里芬丁的一所犹太人殿堂被破坏了,这件事促使写信人给耶路撒冷大祭司约哈难(参尼十二1213)写了这封信。在那封给犹大总督的信中,他们要求准许重建殿堂,信中也提及他们已向参巴拉的儿子底莱雅和示拿米雅发出同样的请求(参巴拉是尼希米的对头,参尼二1019,四1)。伊里芬丁蒲草卷显示参巴拉是撒玛利亚省的省长,多比雅是约但河外的亚扪省的省长(二1019)。这又证实了犹大有两个不同的权力中心:社会的和宗教的,主前408407年的大祭司是约哈难(十二13)。考古学家又发现支持尼希米记的史实的另一份文件,那是一封在埃及基拉萨发现的信件,信件由「亚扪省长多比雅」发出,为处理犹大的事务。这多比雅大概是敌挡尼希米的「亚扪人多比雅」的后裔。亚拉伯人基善(六6)是被波斯国委任管理亚拉伯西北部的官员。写作年代以斯拉和尼希米两人,到底谁先到达耶路撒冷,曾引起激烈的争辩。毫无疑问,尼希米是于主前445年抵达耶路撒冷的。有人反对以斯拉早于13年前,即主前458年,到达耶路撒冷,这意见引起许多有关历史和经文资料考据的问题;这些问题非常复杂,因此不能在这里加以讨论。然而,要了解本书的属灵价值,并不需要确实地理解其年代的细节。否定传统的年代看法的争辩并非全无漏洞,也不能解决原有的复杂问题。尼希米其人占去尼希米记大部分篇幅的尼希米个人回忆录,显示了一个尊贵而敬虔的人。他满有感情,精明而爱国:他宽大、忠诚,有政治上的敏锐感,又有宗教的热诚;他完全委身于神,有出色的组织能力和满有魄力的领导才能。同时,当尼希米面对同胞犯罪、任意妄为(五1-13),以及有势力的仇敌的谋害(十三828),他却又可以毫不留情地予以对付。因此,无怪乎一群丧气和失意的人也可以从暮气沉沉、漠不关心的境况中醒觉过来,回应尼希米紧迫的政策(二4,十三142231)。重要性被掳的犹太人归回耶路撒冷的时候,犹大并无国家或任何政治地位,他们只拥有一样东西:宗教信仰;他们是耶和华的选民的「余民」,一个更新而荣耀的以色列将要从他们当中建立起来。为了这个异象,尼希米坚决要求犹太人保持他们宗教信仰和习俗的独特性及纯净,以恢复他们国家的生气和重建城墙(六15),因为这象征了人民在种族和宗教上的纯净。他也坚持犹太人要与外邦宗教隔离,不可与非犹太人通婚(十三23-28),并要留意谨守安息日的律例(十三15-22)。因此,尼希米记的重要性是毋庸夸饰的。本书和以斯拉记为犹太人与外族分离,以及热烈地尊崇摩西律法,奠下了犹太教的基础的这段历史,提供唯一的、连续的希伯来历史的记述。当然,哈该书、撒迦利亚书和玛拉基书也提供了这段时期的一些资料,但以斯拉记和尼希米记记述了这个时期的发展过程。被掳的人从巴比伦返回耶路撒冷的事件,显明神恢复对祂子民的救赎,也指向耶稣基督的救赎大功。尼希米从巴比伦回国的记载,强调回国者在耶路撒冷的宗教信仰。但我们也不可忽略其他较次要的事:尼希米重视犹大在政治上的保障和法律地位,以确保脱离撒玛利亚而自治;因此,尼希米重建城墙,把人口重新分布(七4,十一12),以及他被委任为这新省的省长。然而,尼希米记并没有(以斯拉记也没有)提到犹太人恢复国家地位,有大卫家的子孙治理他们,也没有提到弥赛亚,没有提到神普世的国度。尼希米表现完全效忠于波斯国的君主,这君主虽然对尼希米的要求存开明的态度(二4-9),但仍继续向犹太人征税(五415)。归国的犹太人在新城墙的荫庇之下,聚集在主前516年重建的圣殿里面。波斯王视为犹大地律法的「摩西律法书」,成为犹太人献身和敬拜的主要依据。犹太教是这次复兴的产品,它成了一道保护的屏障,也是隔离的墙,把犹太人和外邦人隔开。在被掳巴比伦时期萌芽的宗教制度,再移植到耶路撒冷,变得根深蒂固:会堂的广立,作为宣读律法书和先知书,以及献上祷告的地方;文士的兴起,专一的献身于研究圣经;犹太公会的成立,继续执行神权的统治。主前三世纪的犹太会众可与现今的基督教会相比,两者都承担着神所重视的属灵重建和更新的挑战。在这方面,可见尼希米的改革的适切性,悔改和服从是道德及灵性更新的基础(八1至十39)。J.G.S.S.Thomson另参:「尼希米#3」;「以斯拉#1」;「以斯拉记」;「旧约年代学」;「以色列史」;「犹太教」;「被掳归回时期」;「犹太人」。―― 证主圣经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