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辞典目录〕
「拉马撒巴各大尼」 以利,以利,拉马撒巴各大尼(Eli,eli,lama-sabachthani)耶稣在十字架上的一句呼喊,意为「我的神,我的神,为甚么离弃我?」此「被弃的呼声」(太二十七46)和另外一种方式:「以罗伊,以罗伊,拉马撒巴各大尼」(可十五34),略有不同。二者都是将诗篇二十二篇1节,改编成一世纪巴勒斯坦通行的亚兰文。二者唯一不同之处是,马可所译全为亚兰文,马太则将「神」一词的希伯来文保留(这用法在说亚兰文的犹太人中并非罕见)。至于马太福音记载,有些听众以为耶稣在呼叫以利亚,恰指出马太的译本可能为原版。「以利」比「以罗伊」较容易跟「以利亚」混淆(太二十七47;可十五35)。此句经文在不同版本出现差异,正好指出抄写者和解经者难于明白耶稣的话。马丁路德思想这段经节后,不由惊呼:「神离弃神哪!有谁能了解呢?」路德所述,耶稣被神所弃这重要神学的问题,并非理解这节经文的唯一可能性。学者所争议的,集中在两个问题上:耶稣引用诗人的话,果真是描述神离弃一事吗?旁观者为甚么提到以利亚?呼喊的意义有些人从某一个极端的角度来看,确实会被耶稣话语的僵直和绝境所吓着。他们中间有些人甚至认为,耶稣在十字架上终于认识到自己已经彻底失败,神的国不会来临,全无希望。从如此角度来看,耶稣的话是绝望的呼喊。然而,这种看法与新约其他部分所描述的耶稣,很不相称。处于另一极端的人,则认为无论从哪一方面解释,这些话丝毫没有绝望或消极的意思。他们将这呼喊看作耶稣坚定的信心,将自己完全交给神(路二十三46)。对这些解经家而言,耶稣以「我的神,我的神」来开始发问,然后引用圣经,是为了表示自己的虔敬和不变的信念。按犹太人的习惯,引用诗歌的第一行,就是指着全首诗歌而言。因此,耶稣可能是指整篇诗篇。诗篇二十二篇明显是公义受苦者的哀歌。哀歌所表达的常常是向神表示信心的祈祷,也是赞美神以及向神求助的祷告。因此,从某种观点来说,十架呼喊可以看作信心的祈祷。许多圣经学者发现,第二种极端见解和第一种一样,不能令人信服。福音书作者并没有澄清呼喊的意义。如果耶稣那句话果然是信心祈祷,在经文里总该有些暗示。然而,依照圣经所记载的字面意思,很难把这些话看作虔敬的表达。根据说话的本身以及其大声狂呼的表达方式,并不像是一种信心的祈祷或赞美。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这句呼喊是表达耶稣处于极端痛苦时刻的孤立感,持这观点的人否认耶稣真的被神所弃。传统的解释是:耶稣实际上的确被神所弃。客西马尼园的记载(太二十六36-46;可十四32-42;路二十二39-46)可作参考,指出耶稣在十架上的呼喊是哪一种性质的冲突。耶稣对罪人的认同,令祂承担起他们的罪。以致破坏了祂和天父之间的亲密交通。因此,耶稣被神所弃,应视为赎罪重要的一环。传统观点虽然强调耶稣的确被弃,但同时也强调三位一体的合一性仍未受损。要解释这个矛盾并不容易。有些人认为这是属天的奥秘,不必寻求解释。另外一些人则尝试在十架事件和神性情的实存之间,作出某些区别。举例来说,主后数百年,教会以这观点表示只有耶稣的人性受到分离的影响,祂的神性丝毫无损。另外有些人则辩称,耶稣只在拯救的工作上「按功能」与父分开,但有关祂的存在,并未「真正」隔离。福音书的作者拒绝为耶稣的呼喊作解释,应该足以促使学者不敢轻易作出准确的或教条式的解释。但人们至少可以确言:(1)呼喊反映出耶稣的人性在面临死亡时的真实面;(2)这种特殊的死法(「且死在十字架上」,腓二8)为奇耻大辱;(3)基督与罪人认同,是可怖的痛苦经验。因此,尽管呼喊与赎罪有某种关系,但经文并不是要讨论耶稣是否完全被弃。尤其是圣经并没有解释神如何从罪退缩,而同时「神在基督里,叫世人与自己和好」(林后五19)。为要公平地看待呼喊所表达的至深情操,人们务必谨慎,避免强制经文说出一些作者无意说出的话。以利亚与呼喊许多学者举出以利亚与呼喊之间有各种可能的关连。如果呼喊指的是整篇诗篇二十二篇,那么,旁观者提到以利亚,即表示他们明白耶稣的话是表达对拯救的信心,对于犹太人来说,藉以利亚促成拯救是理所当然的事,在他们眼中,以利亚是为义受逼迫者的救星。另有些学者则宣称,旁观者为了嘲笑耶稣,故意恶性曲解祂的话。还有些学者将提及以利亚这回事看作一种诚实的误解,纯粹因为两字发音接近而已。可见得人们对以利亚名字的出现取甚么观点,多少与他们对耶稣的呼喊的了解有关。KlyneR.Snodgrass另参:「最后七言」;「钉十字架」。―― 证主圣经百科全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