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辞典目录〕
「底本说」 底本说(DocumentaryHypothesis)考据摩西五经成书过程的一种评鉴假说。根据这假说,摩西五经被分析为由4个底本(JEDP)组成,每个底本各有背景及成书的过程。这假说的形成是基于摩西五经中有重迭之处、有风格迥异之处、有相互矛盾之处、有神名不一之处、有观点不同之处。犹太学者和基督教学者却多不同意此说,而认为摩西五经除若干章节是他死后由别人补充之外,主要都是摩西的作品。评鉴学者亚实突虽然无意作评鉴学派之父,但他写了一部论创世记的著作(1753),首次将创世记的材料来源分作「摩西以前的」(A)和「摩西的」(B)两类。继他之后则有艾思汉(1780)、盖兹(1800)、维特尔(1802-05)、德维提(1806-07)、埃瓦德(1823)、瓦特克(1835)及胡普斐得(1857)等人,均对五经作了重要的评鉴分析,后来这些人在革拉弗、坎宁和威尔浩生3人著述的影响下归为一派。革拉弗的理论提出利未记所载的律法,都是被掳归回后拟定的,而摩西五经藉以成书的4个底本(JEDP)的先后次序和年代,也考定为:(1)J本(称神为「耶和华」,着于王国时代早期,约主前850);(2)E本(称神为「伊罗兴」,着于以色列民被掳前不久,约主前750);(3)D本(即申命记原本,着于主前621);(4)P本(祭司著述,着于以斯拉时代,约主前450)。各底本在主前650至400年期间,由一些编纂者作了不同阶段的编辑工作。今日之摩西五经和约书亚记的全部材料,都可按不同的来源,分别归到这4个不同底本的名下。这便是「底本说」之名的由来。革拉弗的理论后来又为坎宁和威尔浩生所发展。威尔浩生把底本分析和按进化模式重组以色列史的工作结合起来。他认为J本和E本反映了以色列人起初对神、对他们周围的世界、对他们独特地位的一种意识。那时的以色列民还是一个由许多各有不同传统和地方神龛的部族组成的松散联盟。在先知的推动下渐渐发展了较具道德要求的一神论思想,直到约西亚改革成功(主前621),始综合了崇拜传统和众先知的教诲。从这个综合体制,兴起了对宗教集中和人民联合的关切(D本作者是这一思想的代表)。以色列史多是在D本作者的观点下写成的,所以处处强调统一。崇拜制度主要是在被掳之后才趋于完备,而这个过程则应归功于P本的鼓吹。如此一来,底本说又为以色列史的重整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底本说的发展持底本说的研究者均奉该说若信经教条,无论是文献评鉴,还是历史研究,都墨守着威尔浩生的模式,绝少有人提出要对此说作出批判。威尔浩生的观点成了圣经研究界的「哥白尼革命」,被奉为确定的教义。这种教条精神和推翻传统的作风,当然要引起主张摩西成书说和五经统一说的学者(前者如格连、阿里士、杨以德、奥达士;后者如卡舒吐)强烈的响应。在进一步的把底本来源分化(著名的有艾斯斐德、费化),以及对以色列的历史和信仰上的许多定论提出质疑(例:阿尔特、诺马丁、赖德的学说),保守和批判两派学者的分歧就更大了。也有一些学者对某些底本的存在和年代,提出了种种疑问(例:威尔契、拉德、卡夫曼)。1951年,罗列发表《旧约与现代研究》一书。他指出每一部底本的历史,其复杂程度当不亚于4底本历史之和。这判断是由于对所谓口述传统、生活背景(例:地理环境、崇拜情形、知识状况、先知言论)和编辑过程的发展作过分推论性的研究。现时的争论对这假说的批判主要循3大路线:第一,以宗教和历史的角度来评鉴所谓的「底本」来源。庚克认为,仅分析圣经书卷的底本来源是不足够的,每一个著述必须置于其原来的生活背景下来理解。不同的著述必然反映不同背景,庚克所创的形式评鉴学,就是通过这原则研究出以色列宗教信仰的发展特点。与形式评鉴法相关的还有传统评鉴学,该评鉴学专以发掘和研究文献材料背后种种口述传统的发展。基于形式评鉴学的发现,进而兴起了编辑评鉴学。第二,考古证据对历史作了重新评价。奥伯莱特考古学派(亦称「美国考古学派」)的发现确立了圣经史的真确性。以色列史不再受到怀疑,任由来源评鉴学者随意的切割。奥伯莱特、布赖特、韦特及其他学者都发表了研究以色列史和信仰的重要著作,确立了更全面的架构。第三,古文献(乌加列文献、马里文献、努斯文献、艾伯拉文献)的比较研究,也对圣经文献的发展研究提供了新发现。乌加列古文献的发现已对文字证据的运用,作了许多重大的修正。原来根据语言和风格分析而认为晚出的材料,竟然从极古的文献中得到了印证。100多年前虽被认为大成问题的名称、习俗、习语,而今通过古文献的对比,已经从古近东的背景中找到了确证。更近期的研究发展,则有柴尔斯倡导的正典评鉴学。该法以摩西为五经作者是一个神学上的肯定论点,但同时也以开放态度接受对五经来源的评鉴。柴尔斯的进路是开放地作进一步考据的同时,没有把五经分割得只剩下一些零星片断。他说:「摩西五经的现有面貌可作为对传统的一种特殊理解,现今的评鉴任务就是:一方面要找出正典现状的实际特征,另一方面要确定这现状的神学意义。」(柴尔斯:《旧约典籍导论》,页128) 评价圣经评鉴学者认为,评鉴的方法确定了史实,史实则显示了信仰的发展轨迹。福音派学者很欢迎文字考据方法的细致深入和历史的确证,但拒绝接受以所谓的历史史实来固定信仰的发展模式。过去的100年来,圣经评鉴在方法、结论、神学各方面,是流派纷纭、莫衷一是的。正典评鉴学树立了继续开拓、广泛探索的开放性研究态度,也提出了富有创作性的方法,来研究每一圣经书卷的神学贡献,并鼓吹学者深入理解这些古代著作和当代读者之间的诠释关系。福音派学者的研究成果也十分可观。他们在研究古代近东(例:基奇、威斯曼)、约的形式(例:克林)、摩西以后的材料(例:奥达士)等方面,均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他们的考究成果对学术评鉴的思想产生极为轻微的影响,或几等于无(参哈里森:《旧约导论》,页516-41)。从积极方面来说,通过维护摩西五经的统一性和摩西的作者身分,为福音派的旧约研究领域建立了巩固的基础。但从消极方面来说,福音派学者在响应评鉴派学者奉为金科玉律的方法时,也有过分强调之处。我们认为奥达士严谨审慎的态度并未引起同仁重视,实在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现在,福音派已进入了平稳的发展时期,对经文及其正典现状采取开放的态度,进深的研究摩西五经,正是当务之急。100年以来,底本说尽管有了相当的变化,但始终未脱威尔浩生教条的窠臼。形式评鉴学和编辑评鉴学的发展只是提出补充和修正,而并非取代底本说。福音派和评鉴学者之间的鸿沟将依然存在,且有加深的趋势。正当学者们对考古发现信心一致和对文字材料的怀疑,不断腐蚀奥伯莱特学派较保守的结论,福音派学者面对一个挑战,要正面的响应这些问题,而不是因恐惧评鉴作出消极的反应。WillemA.VanGemeren另参:「编辑评鉴学」;「来源评鉴学」;「传统评鉴学」;「形式评鉴学」;「申命记作者」。―― 证主圣经百科全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