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辞典目录

 

「伯特利

 

{\Section:TopicID=2360}伯特利 Bethel(地名)

字义:    神的家 House of God

汇编:    28:19镇名,在艾城之西,位于便雅悯之地界,以法莲之南界。

            撒上30:27属犹大之一城,亦称比士力(书19:4)。又称彼土利(代上4:30)。

―― 陈瑞庭

 

{\Section:TopicID=2370}伯特利山 Mount Bethel(地名)

字义:    神家的山 Mount of the house of God

汇编:    撒上13:2;书16:1伯特利以北一山,沿山通示剑。

―― 陈瑞庭

 

伯特利是神的家,是从字义来的。―― 倪柝声

 

伯特利(Bethel)(1)旧约中一个重要城市,位于便雅悯支派与以法莲支派交界的南北山脊通路上,在耶路撒冷以北约11哩处(书十六12,十八13)。伯特利作为一个贸易中心,吸引来自地中海沿岸,以及来自外约但,途经耶利哥的商人。尽管城处干旱山区,但有数处清泉可供居民充足的用水(在此遗址发现的最古人工制品,正是一个水坛,其制作年代约为主前3500)。意为「伊勒()之家」的伯特利,这名称可能于主前四千年代,为那一带的迦南人所始用。从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之间的铜石器时代地层中挖出的出土文物证明,当时异教徒对迦南神祇伊勒的崇拜,是在山顶上进行的。列祖雅各得神启示作了一个梦,便给该处起名「伯特利」,或说给原来的地名赋予了新意(创二十八10-22),因为在亚伯拉罕时期,那个地方已叫做伯特利了(创十二8);不过,也很可能是圣经的抄写过程中,文士把一个当地人使用的更为古老的名称,改写成这较新的名称,因伯特利本名「路斯」(创二十八19)。但也可能是那圣地叫伯特利,周围地区叫路斯。青铜时代中期开始时(约主前2200),伯特利一名无疑已经确立,直至城的毁灭。旧约中有一段记载同时提到了这两个名字,是记载一个伯特利(原名路斯)人,在赫人地界内筑了一座城,亦起名「路斯」的故事(士一26)。鲁滨逊于1838年首次提出,当今的拜廷即伯特利,以后奥伯莱特在192734年间和盖洛索在195460年间的挖掘,均未否定这主张。李温斯敦却认为拜廷以南两哩之处,才是伯特利的所在地,不过,该地区(即比里)至今尚未开始挖掘。

伯特利是古代迦南人的早期居地之一。在早青铜时代(约主前3200-2200),那里有人居住,到了中青铜时代(约主前2200-1550),才有人定居下来。希伯来人列祖的活动也属这较后时期。考古挖掘的结果显明,亚伯拉罕和雅各到伯特利一带时,该城已颇具规模。中青铜时代,该城周围有坚固的城墙和几个城门。从当时异教徒的一座圣所的废墟中,挖掘出当时宗教仪式使用的陶制器皿,并有许多动物骨头。主前1550年,伯特利的毁灭是许克所斯人统治埃及后期征占伯特利的结果。伯特利约于主前十四、十三世纪重建,是该城有史以来建筑最发达的时期。从考古学角度看,约书亚攻取伯特利(书十二716)和艾城(书八1-29),标志着铁器时代的开始;在伯特利废墟上再次矗立起来的以色列人的建筑物,无论从质量或工艺上而论,均难比从前。虽然在分地业时,伯特利已划归便雅悯支派,但以法莲人攻取了伯特利,划为自己的地营(士一22-26;代上七28)。当时神的约柜在伯特利──是以色列人奉行日常崇拜的地方,约柜由以利亚撒的儿子,大祭司非尼哈侍立看守(士二十18-28,二十一24)。考古学未能证明在士师时期,有非利士人占据伯特利的证据;扫罗王时期,许多以色列的城市受到攻击,而伯特利却幸免于难(参撒上十二至十四)。考古发现,扫罗为王的初期,伯特利曾繁荣昌盛,但自扫罗迁都基比亚后,伯特利便日趋衰落了。耶罗波安一世时(主前930-909),以色列和犹大成了两个独立而又敌对的国家,这时的伯特利又恢复了作为北国以色列首府的荣耀,与犹大国的首府耶路撒冷南北对峙。北国有两个城市设立金牛犊,伯特利便是其一(王上十二28-33),只是献祭的邱坛至今尚未发现。伯特利城里住着一位老先知(王上十三11),可能与以利亚和以利沙时期已有的先知群体(王下二23)有关连。亚比雅作犹大王时(主前913-910),伯特利曾一度落入犹大人手中(代下十三19),但后又重归以色列。先知阿摩司到伯特利,去转达神对当时以色列社会和宗教生活的严厉斥责,伯特利的祭司亚玛谢则要他速速离开(摩七10-13)。亚述人攻打以色列时(主前722),并没有任何考古发现证明那时伯特利被毁。而事实上,有一个被掳的祭司回到了伯特利,向米所波大米的殖民讲述神的道(王下十七28)。约西亚为犹大王时,命人拆毁异教邱坛(王下二十三15-20),但对伯特利城并未进行任何破坏。拿波尼度(主前555-539)或大利乌一世(主前521-486)在位时,该城却被焚毁,故至以斯拉时期,已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拉二28)。从一些出土的高质手工艺品证明,在希腊化时期,伯特利曾再度繁荣昌盛。伯特利曾有巴奇底设防(《马加比一书》九50),故在马加比时代十分兴盛富足。罗马时代早期,尽管维斯帕先占领了该城,但该城并没有同遭耶路撒冷于主后70年所经历的破坏,相反,城的北部进行了一些修建工作,一个罗马的防卫部队也曾驻扎在那里。拜占廷时期,伯特利的面积达到最大,但到末期,因居民四散而骤然缩小。尽管伯特利与早期希伯来宗教的联系十分密切,甚至希伯来人的神被称为「伯特利的神」(创三十一13),但是当地的宗教崇拜仍常有强烈的异教成分。在耶罗波安一世的统治下尤为显著,他不顾先知的警告而顽固不化的进行偶像敬拜。伯特利人不听以利沙的预言,从而给以色列人的命运布下阴霾(王下二23)。那群戏笑以利沙的少年,被解释为象征茁壮的以色列,他们不听先知的话语,背弃作为他们立国之基的神的律法。照此观点来看,两只熊则象征亚述和巴比伦,说明以色列全国要遭受那两国的蹂躏,──应验了违约必遭咒诅的预言(申二十八15-66)。被掳归回的人重建耶路撒冷时,伯特利人并未参加,他们只有一次向神询问关于举行斋戒的事(亚七2);而新约则从未提及伯特利。另参:「迦南神祇和宗教」。(2)犹大支派地界中彼土利城之别名(撒上三十27)R.K.Harrison另参:「彼土利#2」。―― 证主圣经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