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辭典目錄〕
「形式評鑑學」 形式評鑑學(FormCriticism)對於聖經傳統的研究;據估計,這些傳統原是口傳的。定義和歷史形式評鑑學所關注的,是對文學評鑑學判斷為有文字記載之前的資料,追本溯源。它嘗試把這些口述的傳統,在人與人或群體跟群體之間,歷來輾轉相傳的經過描繪出來。它特別重視群體的思想和生活,對傳統所帶來的改變。以舊約為例,形式評鑑學假設以色列民富有動力的生活,對口述的傳統產生具創意的影響,所以致力在已知的整體傳統中,尋求更多瞭解個別傳統的早期模式。在新約方面,形式評鑑學的研究主力是放在符類福音上。它的焦點集中在符類福音中個別的傳統,把資料分門別類,辨別哪些是反映教會關心的事情,哪些源出耶穌自己或源於當代猶太教或希臘文化。形式評鑑學是在1901年,由庚克發展成為評鑑工具的。他在一本創世記的註釋中,嘗試追溯創世記現存之文字記錄的傳統最早的形貌,因而開展了一個新局面。庚克接納當代的文學評鑑分析,但堅信能夠找到比來源評鑑所想象的年代更早期的資料。他假定在出現文字紀錄或有系統的傳統資料收集行動之前,尚有一個口述的時期,故個別的故事早已以獨立的形式在民間流傳。所以這類故事應該從它們在創世記中的背景分劃出來,然後對比古代近東地區類似記載的背景,作獨立的研究。庚克相信這些原來是口傳的故事,長期因應以色列人的社會及文化變化,曾經歷一些發展和改變。庚克把創世記故事按其目的,分類為「人種學傳說」,是解釋種族間的關係;「語源學傳說」,是解釋種族、山嶽、河川、聖所和城市名稱的淵源及含義的流行記錄;「禮儀傳說」是用來解釋以色列的聖禮習俗;「地質學傳說」則說明某個地域或地點的特性。庚克嘗試探討一個較早期的記載,如何因著一些附加的資料而改變,這些附加的資料主要是針對思想方面而非故事的形式。他辯稱這些附加的資料,常會破壞了故事的和諧,內容卻較為一般性,所以十分容易辨認。他的分析傾向刪去創世記中一些言論和短篇的敘述。當庚克分析一些個別的事件,他試圖找出原來的記述被更改的原因,好找出這些傳統內在的歷史。庚克相信這種把經文分成小段地辨認,及按敘述、教導和傳統禮儀而分類的方式,同樣適用於符類福音的研究上。這個意念由他的一個學生狄比流發展出來,見於他對原始基督教傳統有關施洗約翰的研究(1911)。狄比流在這較早期的作品中,就符類福音及其中所包含的傳統資料發表結論時,所採用的兩種方法,奠定了形式評鑑學日後運用的基本綱領:(1)寫福音書的人是收集和保留傳說的人而非作者,他們所做的是編輯收集得來的材料,加入時間、地點、轉接的片段和總結的報告。(2)無論是語錄或敘述,在福音書的作者把他們以文字表達出來之前,均早已用口語的方式出現。狄比流後來更出版了一本名為《福音書的形式評鑑》的小冊子(1919),書中有他另一個觀點。他提出在符類福音的傳統中,可以分為5種形式。3個月後,他的學生史密特把狄比流的意念,運用在符類福音的架構上,意圖證實各段落的次序,是隨意和武斷的,甚至在馬可福音──敘述耶穌事工的最古老記錄──亦是如此。1921年,布特曼出版了他對符類福音中,各傳統歷史所作之獨立研究。他有系統地查核了符類福音所有的資料,不但要按形式來把它們分類,且更要找出它們的來源,看有哪一些是由早期的巴勒斯坦教會演變出來,又有哪一些是從較後期的希臘群體中成形的。形式評鑑的方法符類福音的形式評鑑,可分為3個階段。首先,福音書中的故事和語錄,會從現有的架構中,被獨立出來。史密特曾把福音書和其中的傳統,比作一串珍珠項鏈;項鏈上的珍珠是靠人手用一根繩子把它們串起來。在形式評鑑這個最早的研究階段,所作的就是把這根繩子剪斷,使每顆珠(個別的傳統單元)可以給人獨立查核。在第二個階段,學者會對這些傳統進行內在的評鑑,以找出其原來的形貌。這是基於一個假設,認為從其架構中被抽離的單元,仍不是其原有的形式。要恢復其原貌,第一步要做的,是把材料分類。例如,耶穌所說的許多話中,就可以歸類為有重要言論的宣告性故事。其中有些是發生在爭論中的(例:可二23-28,而宣告見於27、28節),其他的可列入教義性的教導(例:可十二28-34,宣告見於32、33節)。主的話語有時會以箴言(可二17上)、預言(可九1)、使命宣告(可二17下,十45)或比喻(可四30-32)的形式出現。至於敘述耶穌事蹟的材料,亦可如此分類(例:可一40-45是一個神蹟)。資料分類後,便可按其風格跟民間口傳「文學」的接近程度,來斷定其原有的形式。學者假設:(1)每種不同的形式,都各有其典型特性;(2)每個單元完整而獨立,並且各有風格,表達一個思想或事件;(3)透過分析那些形式,可以追溯一個傳統所經歷的變更;和(4)既然這些考慮因素可以運用在猶大人或希臘人當時流行的文學中,必然亦可應用在福音書上。例如,布特曼根據以上的假設,判定在馬可福音二章19、20節中,第19節保存了耶穌所說的一個簡單的比喻,而第20節卻是在耶穌死後才加上去的,用以解釋原有的比喻和應用在敬拜的群體中。 在第三階段,是以外在的評鑑研究各個傳統單元,找出早期教會的生活背景,好說明這些傳統如何保存下來。在這階段中,形式評鑑的學者必須努力重建初期教會實際的歷史,以便進一步把福音書中的材料分門別類。我們假設福音書中的傳統,能幫助教會推動福音工作、維護真道,並使教會在敬拜和紀律上更趨成熟。 故此,狄比流、布特曼和其他學者認為,在某些情況下,人們會不惜改變傳統來遷就上述幾個目的;在另外一些情況中,這也說明了各種的傳統,如何在教會生活的發展過程中,衍生出來。形式評鑑的價值形式評鑑的方法是有其優點的:(1)強調福音書寫成之前口傳的階段,可以抗衡較早時期,一面倒地著重文字資料來源的處理方式。(2)以信仰團體作為聖經傳統的監護人和傳遞者,是一個合理的觀點。(3)福音書本是一種針對特別的情況而寫的「應景文字」。所以,形式評鑑的學者強調信仰團體的實際生活情況是正確的。(4)最後,特別把各類不同的傳統單元,作獨立的處理,如各組別的宣告性故事和堅持傳統是以耶穌受難的敘述為中心的主張,對於詮釋福音書有很大的幫助。反過來說,形式評鑑的3個階段,都有值得批評的地方。第一個階段對符類福音特性的估計,指出了一個真理。雖然聖經的記述跟傳統確切的連繫,看來比我們預期的少,但這並不等如早期教會,就是妄顧歷史次序或事實真相的。史密特的手法是以福音書來互相對照。他的方法給符類福音預先假定了嚴格的文學評鑑,卻忽略了口述的傳說能夠為他澄清一些他所觀察到的難解之處。形式評鑑亦忽視了個別的福音書作者在歷史、神學和對象方面的獨特性。再者,福音本身是不能抽離某些背景而宣告出來的。既然真理的信息,包括了一個生命的故事,則在某程度上難免有一個次序。史密特所發現的次序,事實上正好符合彼得在使徒行傳十章36-41節的講道。第二個階段的基本弱點,在於材料的分類,通常反映了內容而非形式。這樣,學者宣稱所擁有的客觀性,並不顯明。此外,他們以風格來劃分,亦受到嚴峻的挑戰,因為他們雖然宣稱這些假設是建立在為公眾確認的基礎上,但事實並非如此。所以,它們能否嚴格地加於口傳的材料上,則仍然是一個問題。這樣的假設排除了由於提出這些傳統的個別人士的權威,帶來不同形式的可能性。在符類福音中,內容比形式更為重要,過分著重狹窄的形式而批判傳統,是不合宜的。另外還有一個反對的理由,十分充分。所謂「風格的規律」,是基於研究一些長時期以口語形式流傳的材料而得出來的。這些準則似乎並不適宜用來衡量一些傳統單元,它們出現的時間,與文字的記錄,只相差一至兩代。在形式評鑑的第三個階段,外在的評鑑被運用在傳統單元上,以追溯群體所經驗的生活方式時,形式評鑑學者過於強調假設的情況最為顯著。狄比流和布特曼認為講道及敬拜的要求,是引致傳統被改動的主要原因。布特曼後來更把一切跟敬拜有關的變更,都歸咎於希臘的群體,例如對耶穌這個人的關注、降生的記述、耶穌所行的大部分神蹟、現存聖經中有關復活的記載、耶穌使命的宣告(太十一27;可十45;路十九10)和設立聖餐時說的話。至於巴勒斯坦的群體,布特曼把其他所有的敘述部分和教導中,可能有過的演變,幾乎都歸到他們的賬上,其中包括了福音書中清楚論到末世的材料和顯示耶穌明瞭自己的彌賽亞身分之講論。這些反面的評價是因布瑟對早期基督教歷史所作的整理而掀起的。布瑟極力主張清楚劃分巴勒斯坦和希臘的基督教。他指出稱耶穌為「主」,是說希利尼話的外邦信徒在敬拜中率先採用的。說亞蘭文的巴勒斯坦基督徒早期只稱耶穌為人子。布特曼和其他學者追溯一些傳統開始確立之際,教會的社會背景時,便採用了這種過分清楚劃分巴勒斯坦和希臘教會的態度。時至今日,這種對早期教會的歷史及發展所作的重整,已被公認為不準確的。希臘跟巴勒斯坦基督教的分野,被過分渲染了。巴勒斯坦並不是一個不受希臘影響的孤島;就是耶路撒冷本身,也有希臘色彩的會堂。更何況,最初把福音帶進希臘地區,根本就是耶路撒冷或其他巴勒斯坦社群的基督徒。故此,布瑟所假設的巴勒斯坦跟希臘基督教之差異,是難以成立的。此外,形式評鑑的這個階段,硬把福音傳統跟耶穌和親眼目睹衪言行的見證人分開,是不公平的。早期的教會中,這些曾經目睹、跟從主的人持續影響傳統的形成和傳遞。所以,如要追溯有關耶穌言行的傳統之起源,這是不容忽視的。WilliamL.Lane另參:「底本說」;「編輯評鑑學」;「來源評鑑學」;「傳統評鑑學」;「化除神話」;「新約評鑑學」;「舊約評鑑學」。――
證主聖經百科全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