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辭典目錄

 

「西拿基立

 

{\Section:TopicID=658}西拿基立 Sennacherib(人名)

字義:    不是頭生 Not first-born

彙編:    ‧王下18:13-19:37亞述王撒珥根之子,主前705年殺父奪位,曾攻打耶路撒冷,被耶和華擊殺了十八萬五千人,回國後被其子所殺。

―― 陳瑞庭

 

西拿基立(Sennacherib)主前705681年在位的亞述王。他名字的意思是「汎(神)代替了兄弟」,這名字可能與他繼承父親撒珥根二世王位這特別的家庭背景有關。西拿基立是撒珥根二世的幼子,他在父親去世前,已擔任亞述北部行省的軍事總督,曾在那些地區成功鎮壓動亂。撒珥根二世在主前705年被殺,西拿基立隨即奪取王位。作為亞述王,他是一個無畏的執法者。登基不久,他便被公認是一個公正寬宏的人。人們經常把西拿基立看為一個軍事人物──聖經也是這樣記述他。聖經以外的資料指出,他揮軍作戰之時,已在國內建立起強硬的統治,並且以一些戰敗之民為奴役,在首都尼尼微大興土木。他宮殿中很多陳設,以及他所立的銘刻,今天仍存留在一些博物館之內。西拿基立作王後不久,就面對東、西部行省的叛變。聖經也於此時提到西拿基立。猶大是亞述的屬國。猶大王希西家和巴比倫的比羅達巴拉但可能一同參與這次叛亂(王下十八8;參王下二十12)。西拿基立對於巴比倫和巴勒斯坦地的挑戰已準備就緒。主前703年,他首先率領軍隊往靠近巴比倫的基士,在那裏擊敗了米羅達巴拉但的軍隊,然後攻佔巴比倫城。在主前701年轉而西進,西拿基立率軍攻擊希西家為首的巴勒斯坦聯盟。他攻佔推羅和西頓城,然後繼續向南進發。非利士一些城市在亞述人未侵略前已投降,亞實基倫、伯大袞和約帕卻群起反抗,後遭掠奪。由於以革倫城的領袖曾把親亞述的王交給希西家,因此慘遭剝皮而死。西拿基立隨之轉向猶大,圍剿猶大的拉吉,攻佔其餘46個城鎮,俘擄了200,150名猶太人。希西家看到西拿基立接二連三的戰勝,明白自己的形勢岌岌可危,遂向在拉吉的西拿基立獻上財物,總計有銀子300他連得和金子30他連得(王下十八13-16)。西拿基立從拉吉的軍營,差遣使者往耶路撒冷,威嚇他們說:「你所倚靠的有甚麼可仗賴的呢?你說有打仗的計謀和能力,我看不過是虛話。」(1920節)亞述人脅迫耶路撒冷投降時,也提到希西家廢去神的邱壇和祭壇,是對猶大人所敬拜的神不敬的表現,他們所仗賴戰勝的那一位神,是不會幫助一個像希西家這樣毀壞偶像的王所領導的百姓。西拿基立在巴勒斯坦地南部究竟打了一場或兩場戰役,尚未能確定。有些舊約學者認為列王紀下十八章13-16節,是描寫西拿基立在主前701年的戰爭;列王紀下十八章17節至十九章37節則是指西拿基立後來在主前689686年進行的另一場戰事。聖經以外的資料都支持有關這兩場戰役的觀點。西拿基立入侵耶路撒冷時,埃及的古實王特哈加率軍往立拿。西拿基立擊敗了埃及軍隊,然後他又再集中全力進攻耶路撒冷(王下十九15-19)。神差遣以賽亞告知希西家,西拿基立將被制伏,且因著大衛的緣故,祂必保護、拯救耶路撒冷(王下十九20-34)。耶和華的話最終應驗了。西拿基立企圖圍剿耶路撒冷,但亞述營中185,000人在一場離奇的災禍中全軍滅亡,使攻城的計劃告吹。西拿基立返回亞述首都尼尼微,在尼斯洛廟裏,被他的兒子亞得米勒和沙利色殺害。他的三子以撒哈頓接續他作王。另參:「亞述/亞述帝國」。―― 證主聖經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