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辭典目錄

 

「以哥念

 

{\Section:TopicID=2128}以哥念 Iconium(地名)

字義:    影像 Image,來者 The comer,降服 Yielding

彙編:    ‧徒13:51在呂高尼省內,以弗所東西大路間重要的一大城,有猶太人和會堂。為小亞細亞一重要之城,屬呂高尼,為其地理上天然都會。

―― 陳瑞庭

 

以哥念(Iconium)位於小亞細亞中部西南面的城市,距離地中海的海岸約95哩。現今名為干雅,是土耳其的一個城市,同時也是干雅省的首都。以哥念曾經是農業中心,以盛產小麥、杏和李而著名。其理想的位置和氣候使她成為敘利亞、以弗所及羅馬等地的貿易中樞。這城市的起源不詳。最早可追溯至一批由希臘北部移來的部族,屬於弗呂家人。希臘歷史家贊諾芬(約主前428-354),提及古列曾到過這弗呂家城市。由於以哥念使用弗呂家語言,當地居民可能認為自己有弗呂家血統。雖然「以哥念」的名稱源自弗呂家,後來卻有一個希臘色彩的神話流傳:洪水毀滅了人類。洪水退了之後,普米斯和雅典娜用遺下的泥巴造成人的形象。他們將生氣吹進這些泥人,它們就有了生命。希臘文「形象」一字是eikon,經那傳說流傳,便演變出「以哥念」這名稱。主前三世紀,以哥念受敘利亞的西流基皇帝管治。由於西流基人跟隨希臘文化,他們很快便把以哥念變為一個希臘化的城市。市內用希臘文,並且每年委任兩位地方官來統治居民。其後,除了高盧及龐狄帝王的統治期外(約主前165-163),以哥念仍保持她的希臘色彩,直到新約時代。主前36年,安東尼將這城市給予安底米。主前25年安東尼死時,以哥念和鄰近的城市路司得、特庇及彼西底之安提阿合併,成為加拉太省的一部分。從此,以哥念被納入羅馬帝國的版圖。使徒保羅在他第一次的宣教旅程中,曾經探訪以哥念。保羅被迫離開彼西底的安提阿時(徒十三51),來到以哥念的會堂。起初,他的講道深受猶太人和希臘人的讚賞。可是,不信的猶太人煽動群眾反對他(徒十四1-7)。保羅逃往路司得,但以哥念的猶太人跟著他,並且用石頭打他。當他們以為保羅死了,就離他而去(第19節;參提後三11)。保羅得到朋友的照顧,好轉後到特庇跟巴拿巴會合。在那裏,他們帶領一些人作了門徒。後來,他們再回到以哥念堅固信徒的信心(徒十四20-23)。在第二次的宣教旅程中,以哥念的信徒推薦提摩太給保羅和西拉(十六12)。次經《保羅及戴拿行傳》是以這城市為背景,它說明了基督教在以哥念仍然大受反對,直到二世紀。―― 證主聖經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