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辭典目錄

 

「敬拜皇帝

 

敬拜皇帝(EmperorWorship)將人類統治者尊為神明之舉,尤其多應用於羅馬皇帝,其舉動包括為皇帝立神殿,並向之呈獻祭牲。帝王崇拜源於近東以王為神的習俗。如埃及法老被視作太陽神銳的後裔;米所波大米的傳說提到王是「從天上降下的」;亞歷山大大帝和其他希臘英雄死後都為人敬拜。在異教中君王在宗教禮儀上佔首要的地位,故此統治者的神性觀也特別受到鼓勵。以色列在巴比倫為奴時期直接受到這種拜王風氣影響(參但三)。

如此的背景為西流基王安提阿古四世立下了模式;他相信自己是希臘神丟斯的化身。於是他褻瀆了耶路撒冷的聖殿,在其中立壇供奉丟斯(主前167)。猶太人對這件事永難忘懷,終於觸發了解放巴勒斯坦的馬加比戰爭。羅馬將領和皇帝侵入小亞細亞時,立刻也僭取了神格,該撒亞古士督在權力鼎盛時期更是如此(主前27)。亞古士督認為自己的登基,為羅馬和世界開創了新的太平盛世。羅馬人雖然頌揚他為「救世主」,他卻僅自稱為大祭司。東方各省在錢幣上鑄有羅馬和亞古士督雙廟。在安提阿的錢幣上,將亞古士督描述為丟斯的化身或「值得敬拜的神子」,並且設壇供奉之。亞古士督覺得這種祭典在他那五花八門的帝國中不但是團結的要素,也是一種愛國主義的發揚,於是廣為提倡。他死後,紀念他的廟宇建成,神性的象徵移交給繼任皇帝。數十年中,所有的新廟宇全用作皇帝崇拜。(在可十三以及有關納稅的平行經節所載,其錢幣上可能題有「該撒提比留——神聖的亞古士督之子。」)綽號加力古拉(主後37-41)的該猶,是在有生之年在羅馬受到敬拜的第一位皇帝。他在雅麥尼亞聽過猶太人和外邦人就敬拜他一事所作的激辯後,下令在耶路撒冷的殿中為自己立像。他的計劃無疑曾引起普遍的叛亂,只有在希律亞基帕一世調解之下才平伏,但在繼位的皇帝革老丟(主後41-54)和尼群(主後54-68)統治下,這種敬拜竟達到荒謬狂熱的程度。以後的皇帝雖在皇帝崇拜的認真程度上有差異,但仍然認為敬拜皇帝是對帝國忠貞的考驗,與宣讀愛國誓言或向國旗效忠的情形相似。故此為了帝國的團結,其他宗教也要設法容納皇帝崇拜。由於皇帝所擁有的稱號如(「主」、「和平的君」、「神的兒子」、「救主」)等和基督相同,皇帝崇拜自然令基督徒感到為難。承認「耶穌是主」(羅十9)和宣告「該撒是主」必然引起衝突。於是,凡是不肯向皇帝獻祭的基督徒均被控叛國。敬拜皇帝和基督教之間的衝突,一直是教會受逼迫的焦點,直到君士坦丁(主後306-337)執政時才停止。―― 證主聖經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