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主題目錄

 

教會產生以前的希臘歷史和文化背景

 

【主降生前之希臘簡史】希臘歷史的開端蒙了一層神話的紗幕,有人認為希臘歷史約於主前十二世紀開始,與聖經中的士師時代同時。此後約在主前第十世紀發生特羅亞戰爭(Trojan Wars),荷馬(Homer)就是這時代的人,約與大衛、所羅門同時。希臘的正式歷史通常認為應自第一個「奧林匹亞得」(The first Olympiad)開始計算(奧林匹亞得是以四年為一周的希臘古代計時法)。希臘各城邦先後成立於主前776~500年之間。希臘與波斯的戰爭是主前500~331年之間,著名的戰役有:馬拉松(Marathon)戰役(主前490),撒摩丕利(Thermopylae)與撒拉密斯(Salamis)戰役(主前480)。此後,即是庇力克斯(Pericles,主前465~429)及蘇格拉底(Socrates,主前469~399)的黃金時代,約與以斯拉及尼希米同時。

        亞歷山大大帝廿歲時(Alexander the Great,主前336),成為希臘軍隊的統帥,如流星一般向東撲入埃及、亞述、巴比倫、波斯各國。主前331年,全世界服在他的腳前。當主前332年進攻巴勒斯坦時,他以寬大態度對待猶太人,放過了耶路撒冷,准許猶太人自由居於亞歷山大城,享免稅權。他在所征服的各地,建立了許多希臘式的城市,把希臘文化與文字傳開。在位不久即死(主前323)

        亞歷山大大帝死後,他手下的四個將軍將其帝國分裂為四,敘利亞歸與西流古尼卡特(Seleucus Nicator),埃及歸與多利買(Ptolemy)。巴勒斯坦位於敘利亞與埃及之間,先歸與敘利亞,不久之後歸與埃及(主前301),約一百年之久(至主前198)── 黃迦勒《教會歷史》

 

【希臘人對當時世界的影響】亞歷山大大帝不但是一位常勝將軍,而且是一位希臘文化的使者;他不斷的向外擴張勢力,也把希臘文化傳播到凡他到過的地方。這些文化和當地的文化結合,起了很大的變化,造成了以希臘文化為主的混合文化,史家稱之為「希臘化文化」(HellenismHellen=Greek)

        希臘人能夠產生影響力,並不是倚靠政治勢力,而是因為希臘思想的滲透力和希臘文化的誘惑力。希臘人征服了近東,從愛琴海至恆河的國家都在其影響之列;雖然這個馬其頓帝國在其締造者死後不久亦相繼分裂,但曾在受它統治的人民心中,卻留下不易磨滅的影響。

        希臘文精確美麗,在當時的世界所佔崇高的地位,更叫他們引以自豪。在商業、政治、外交、文學、哲學各方面都採用希臘文,甚至住在亞歷山大城的猶太人用希臘文譯摩西的律法,也就在亞歷山大城,猶太人把全部舊約由希伯來文翻成希臘文,這就是著名的「七十士譯本」(Septuagint)

        教會最早期的成員雖然是猶太人,但都深受希臘文化的薰陶。耶穌的十二個使徒中,有十一個居住在加利利海附近,那裏與低加波利(Decapolis)的希臘城市非常接近。他們時常與從西部來的外邦移民接觸,對他們的語言和習俗十分熟悉。── 黃迦勒《教會歷史》

 

【希臘思想簡介】希臘人富於想像力,古希臘神話中的諸神,乃是希臘人自己隨意造作的。他們的神就是將自然界的勢力擬為人身並奉之為神。這些神,也和人一樣,有男性和女性,不過他們的能力、惡行和美德卻比人所有的大得多。

        希臘人出了一班表率群倫的哲學家如:蘇格拉底(Socrates)、柏拉圖(Plato)、亞里斯多德(Aristotle)等人。蘇格拉底曾被稱為「古代的施洗約翰」。柏拉圖的高尚的、屬靈的哲學曾被比作一座橋;曾有許多人由異教經過這橋而達到神的國。亞里斯多德曾被稱為世界空前未有的創立系統者。在主後一千四百年之之內,除了聖經以外,沒有一本書像他所著的《思考法》(Organon)那樣大大的影響了當時的文化世界。

        在耶穌降生之前,希臘人產生了兩派的哲學(參閱徒十七16~18):一謂「斯多亞派」(Stoic School),一謂「伊彼古羅派」(Epicurean School);前者主張人生目的在於心志堅定,克制情慾,勉勵行善,苦樂同樣看待;後者主張人生最美的生活就是身心與靈肉都快樂,不過要得其中庸。這兩派哲學在當時影響力很大。

        到使徒時代,伊彼古羅派淪為「享樂主義」,斯多亞派則變為「禁慾主義」,狂妄自大。── 黃迦勒《教會歷史》

 

【希臘文化簡介】希臘文化的發展是以都市為主,所以希臘文明根本是一種城市的產物。希臘人的城市建築得很有計劃,不但整齊美觀,更有藝術的風格,每一個城市都有集會場所,如戲院、體育館、運動場、會議所、圖書館、俱樂部等等。城市中的百姓選舉自己的官長,討論公共的事情,人民都有自由權利參加政事,在政府中擔任要職,並從事各種城市生活的活動,這是「民主政體」的雛形。因在希臘人看來,生命是美好的,人生必須有美滿的生活與享受,快樂的人生是以健康為基礎,故有上列種種之設備以滿足人民的需要。

        希臘人的人生更是完全浸潤在藝術的氣氛裏,文學在他們的生活中佔有極顯著的地位。詩歌、音樂、舞蹈、節期的聯歡、精美的雕刻、宮廟、院宇的裝飾、演戲的劇場、城市建築物的壯麗,在在都表現出他們在這方面特出的天才;禮儀風俗也與東方不同,豔麗的服裝、時髦的打扮,在當時的東方人看來,都是非常新奇古怪,可謂古代的「新潮」。── 黃迦勒《教會歷史》

 

【希臘文化對基督教的影響】希臘文化對基督教運動的貢獻,可分三點總括起來:第一,希臘哲學的無神論與懷疑論,使到外邦世界中的許多人,從崇拜假神的迷信裏出來,加深了他們對真神的渴慕。在另一方面,良好的希臘哲學,是重視人的精神價值,提高了屬靈與道德真理之地位的,因而使到世界對基督之來臨,具有準備。第二,希臘語文,是當日整個地中海世界的通用語文。當日的傳教士,不必費時先去學曉一種新語言,便可立刻開始工作。此外,希臘語文的本身,奇妙而完備,能把基督教偉大的啟示真理,表現得清楚正確。新約聖經大部份是用希臘文寫的。第三,希臘人對於真理的愛好、高瞻遠矚的眼光和勇於進取的創始才等精神,對於基督教運動,也有貢獻。

        但是另一方面,希臘人對觀念與物質、良善與邪惡、靈魂與肉體的看法,對早期教會的頭四個世紀的歷史,也有反面的影響。「諾斯底主義」(Gnosticism)和「亞流主義」(Arianism)這兩個異端,深深地威脅著福音的真理,它們都是受希臘哲學思想的影響。

        今日所謂西方文明,皆含有希臘文化的底子或以之為依據,演變成為個人主義、世俗主義、物質主義,甚或自由派的神學思想。── 黃迦勒《教會歷史》

 

【希羅文化】希臘文化與較後的羅馬文化連合稱為「希羅文化」。

        基督教在希臘和羅馬雙重影響下誕生。馬其頓帝國留下了不能磨滅的知識成就,而羅馬帝國以政治和軍事成就鞏固世界。這兩種力量交錯地影響人的命運,自然也影響教會的模式。

        雖然羅馬法院的法定語言是拉丁文,普遍的文化語言卻是希臘文。這語言的特點是精細而嚴謹,非其他語言可比擬。用以記錄耶穌的故事和教會消息的文字便是希臘文了。羅馬有極好的公路系統,再加上發展蓬勃的航運事業,協助了政府的工作、私人企業,亦幫助散播福音。教育、文學、藝術、哲學和希臘科學都很盛行,造成了有利的環境,使新思潮和宗教能易於灌輸給人。正當早期基督徒受盡艱難和不利因素影響,福音卻因著先進的文化和統一的政府而傳遞迅速。

        可是希羅倫理道德的核心,卻還存著頹廢的異教主義。在圓形鬥技劇場人獸相搏,以提供娛樂。鬥士也分為格鬥者、侏儒、婦女。羅馬社會仍然容許奴隸制度存在。政府內買賣官位十分普遍,官員賄賂貪污情況日益增多。羅馬帝國的黃金時代至主後100年就結束,其外表的光華始終隱藏不了全國內部道德腐敗和個人悲慘的情況。── 黃迦勒《教會歷史》

 

【希臘人求見主耶穌】根據約翰福音的記載,有幾個希臘人來到耶路撒冷參加逾越節的慶典,他們說:「我們願意見耶穌」(約十二20~21)。這表現了希臘人好奇的特性。在這個記載中,並沒有表明他們是接受了以色列宗教的外邦人,抑或只是外來的訪客,但無論怎樣,他們表明了道地希臘人思想。── 黃迦勒《教會歷史》

 

【十字架罪狀板上的文字】當主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時,彼拉多用牌子寫了一個名號,安在十字架上。這牌子是用希伯來、羅馬、希臘三樣文字寫的(參約十九19~20)。希伯來文代表猶太的宗教勢力,羅馬文代表羅馬的政治勢力,希臘文代表希臘的文化勢力;這三種不同的勢力聯合起來反對主耶穌。── 黃迦勒《教會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