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主題目錄

 

生氣和脾氣

 

【動怒傷身傷人】動怒是人的通病,它的害處甚大:一則可以傷身,二則可以傷人。醫學家證明惱恨是許多精神病患者病因之一。發怒者常患頭痛,消化不良、失眠、和嚴重的疲倦症。許多性情暴躁,常常動怒的人,很易患高血壓及胃潰瘍等病。嚴重者,可以一怒而腦充血,驟然逝世。── 張有光《雅各書講章》

 

【人與狗不同處在於人動怒之前先思考】『慢慢動怒』不是指時間的長短而言,乃是指心態上的成熟˙而言,一個有信仰的人能不輕易發怒,縱然發怒也必會先經過思考、判斷從而產生有建設性的怒氣。想激不一隻狗很容易,你只要拿一隻棍子在牠面前揮幾下,就即刻可見其兇惡狀,人之異於動物,在於他有判斷力、自制力,如果一件不順心的事臨到,我們就不假思索的生氣、發怒,那麼這與動物又有何區別呢?── 施達雄《邁向成熟──雅各書之精緻講章》

 

【怒氣會使人失卻理性】怒不但不能成就神的義氣,且會走向自我毀滅的途徑。交通專家提醒人發怒時不可開車,因為這是極度的危險,發怒時也不可對任何事作抉擇,因為一個失去理性的人能作出甚麼正確的決定呢?── 施達雄《邁向成熟──雅各書之精緻講章》

 

【種什麼就收什麼】雖然神赦免了雅各、大衛和舊約時代其他幾位聖徒的罪,但那些聖徒在罪蒙赦免後,仍需因他們犯罪的後果而受苦。

    如果一個人喝醉酒外出,因此折斷了腿以致必須把那隻腿切除掉,如果他懇求神的赦免,神當然會赦免他,只是他必須要一輩子用一隻腿走路。一個人也許因一時生他主的氣,就把薊種和麥種一起撒在田裡,他主人也許會原諒他,但收割時,他必須兩種都收割。——曾盛泉、若石《慕迪喻道故事》

 

【息怒良方】在內戰期間,有一次,作戰部長司坦頓(Edward Stanton)來向總統訴說,他收到一位將軍的來信,措辭極為無禮。總統告訴他說,寫一封嚴厲的信譴責那將軍。
   司坦頓回來復命,手中拿著那回信給總統看。
   林肯問:“現在你要把這封信怎麼辦?”
   司坦頓希奇的說:“當然發出去!”
   林肯搖頭說:“不,你不想發那封信了。把它丟在火爐裏面。我就是這樣:在生氣的時候,寫一封信,就覺得好些了。那封信寫得很好。現在燒掉它,再另寫一封。”

  “愚妄人怒氣全發,智慧人忍氣含怒。”(箴二九:11── 于中旻《喻道集錦》

 

【怒氣與節制】司務德 (Gilbert Charles Stuart, 1755-1828),是美國的名畫家,其作品中包括有名的1795年華盛頓像。
   畫像完成後,司務德向李亨利將軍 (Henry Lee) 提起,他可以觀察出華盛頓在端肅的外表下面,有威烈的性情。幾天以後,李向華盛頓總統夫婦說,他見過那畫像,並且說:“司務德說,你有很猛烈的脾氣”;總統夫人立即臉上泛紅說:“司務德先生大膽說這種話!”
   李將軍插口繼續說:“不過,他說總統有極好的節制。”華盛頓幾乎含笑說:“他沒錯。”

  “當止住怒氣,離棄忿怒。”(詩三七:8── 于中旻《喻道集錦》

 

【動怒是因為自己感受威脅】有一個這樣的故事。許多年前,一個女人到教堂參加聚會,每次當牧師勸告會眾不要作某一件壞事的時候,她都大聲地說『阿們』。一次牧師提到鼻煙,立刻便有人聽到她咕噥著說:『他真是浪費時間。』因為牧師已經觸到她的患處,因而使她懊惱。── 巴勒《踐信於行──雅各書註解》

 

【惱怒不但害己,亦能傷人】交通管制專家說:『發怒的時候,永遠不要開車。』因為會產生意外事故。

         兩個青年一塊打網球。一個說對方打過來的球出了界,一個說自己打過去的球是在界內。兩個人爭起來了,吵起來了,罵起來了,打起來了。一個人抽出隨身的小刀,將對方刺傷了。受傷的人因傷致死,刺人的人成了一個殺人罪犯。這是發怒之害。── 張有光《雅各書講章》

 

【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據說,凱撒大帝在發怒的時候,約束自己的辦法,就是先默唸羅馬字母一遍才開口說話。

         德國陸軍有一種規律,就是凡軍隊中有爭執的事,必須在事情發生之後,經過一定的時間,才得實行控訴。如果在規定的時間內,甲方對乙方提出控訴,便是違犯軍例,要加以懲罰。這法例的用意,是藉時間以沖淡雙方的火氣,如此控訴才較為理智。── 張有光《雅各書講章》

         很久以前,伊比德圖已覺察到:「大自然給人一張嘴巴,兩個耳朵;這樣,我們聆聽別人的條件就會雙倍於我們說話的條件。」所羅門應會極之同意雅各的見解。他曾說:「謹守口的,得保生命;大張嘴的,必致敗亡。」(箴一三3)他又說:「多言多語難免有過,禁止嘴唇是有智慧。」(箴一○19)喋喋不休的人,難免會有過失。──《活石新約聖經註釋》

 

【慢慢動怒】報上刊載了一則新聞,內容是這樣的;有一位青年人正要穿過馬路,看見一輛計程車開來,於是也就停在路邊站立想讓車子先開過,不料計程車卻偏偏停在他面前,這個青年人非常生氣,他認為自己好心讓車子過去,但車子卻故意擋他的路,於是他便踢了車子一腳,但計程車司機則以為這個青年要坐車子,所以把車開到他面前好讓他上車,卻沒想到反被踢一腳,兩人都覺得對方是『狗咬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於是雙方動武大打出手,結果一個受傷一個殘廢。這就是不肯『慢慢動怒』互相寬恕的結果。── 施達雄《邁向成熟──雅各書之精緻講章》

 

【發怒是用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抉擇月刊曾刊載過一篇文章,敘述音樂家脾氣暴躁結果自己吃虧的故事──『大指揮家托斯卡尼尼以火氣大出名,只要他一聽到有人把樂曲的情感表現得不得體,他就會隨手抓起一樣東西重重的摔在地上。在某一次的預演時,大師忽然聽到一個錯誤的音符,他一氣之下歲把自己名貴的受錶摔在地上,結果無法修復,過了不久,有一位崇拜大師的人士送給他一份禮物,這份禮物是兩隻手錶,一隻是非常漂亮的金錶,另外一隻是普通錶,至隻普通錶上還附了一張字條,上面註明;預演專用。別人奏錯了月摔自己的錶,遭這種殃值得嗎?別人作錯了事你來受懲罰,吃不下飯睡不著覺,用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無論對自己或對別人都號無價值可言。── 施達雄《邁向成熟──雅各書之精緻講章》

 

【發怒顯出自己的無知】有時我們發怒是由於自己的無知,自以為是所造成,這種怒氣往往也更加顯明自己的無知,讀者文摘中曾有一篇文章如此說:『我有一位鄰居是個九十多歲的老太太,但很活躍好奇,世界盃足球賽期間,她坐在彩色電視機前幾乎每場都看。她當然不懂踿由規則,不過她仍然愛看。她喜歡看那些穿著藍、紅、黃、綠運動衣的球員,在綠草地上追逐一個黑白兩色的球。只有一件事她看不順眼;有一個穿黑色運動衣的球員老是跟著跑,可是永遠搶不到球。『說真的,』她生氣的說;『怎麼會有那麼不能與隊友配合的球員,那樣的笨還不如待在家裏好!』有人告訴她那個人是裁判員。』── 施達雄《邁向成熟──雅各書之精緻講章》

 

ANGER 憤怒】美國前總統雷根雖風度翩翩,但偶爾生氣時也會摔東西,弄得滿屋子小東西橫飛。所幸,他會很快恢復正常。有回他面諭屬下說:是這樣的,我老早知道,生氣而想摔東西的時候,最好摔在眼前,以免氣消之後,要繞一大圈來收拾東西。

 

【發脾氣很快】有一位弟兄說:『感謝神,我的脾氣發得快,止得也快。我早起在家裏發一個大脾氣,五分鐘就過去了,到了辦公室就忘了。』但是,他的妻子、孩子卻苦了一天。他從辦公室回家,看見他的妻子難受,他還覺得奇怪,他還以為自己好得很呢!

 

【不可生氣】一位姊妹有一次對佈道家畢利桑戴說,她雖然脾氣不好,但是她生氣永遠不會超過一分鐘。桑戴牧師說:「手槍的爆炸,也僅不過一秒鐘而已,但妳知道手槍的殺傷力究竟有多麼大! 」

 

【磨光】英國戴主教為人謙和可愛,人都稱他為「人人的主教」。他活到七十八歲纔去世。據說他多年身邊常帶一塊錢,何時向人發脾氣,即將那塊錢送給人。然而好幾十年,那塊錢仍然在他身上,沒有用去,那塊錢已經磨光了!哦,我們也當效法他不輕易發怒(箴十六32)

 

【發脾氣會造成很大的傷害】當我們怒火中燒時,最好的方式是守口如瓶,並儘量抑制我們的忿怒,勿使形之於外。生氣就像一把火,如果沒有氧氣助燃,它很快就會熄滅。

        一位姊妹有一次對佈道家畢利桑戴說,她雖脾氣不好,但她生氣永遠不會超過一分鐘。桑戴牧師說:「手鎗的爆炸,也僅不過一秒鐘而已,但妳知道手鎗的殺傷力究竟有多大!」人生氣時最大的傷害,就是從口裏發出的。怪不得雅各說,若有人在言語上不犯罪,他就是一個完全的人了。

        驕傲的人眼中沒有神,嫉妒的人心中沒有鄰居,發怒的人就聯自己也不存在。─《清晨露滴》

 

【忿怒的釘子】有一個男孩有著很壞的脾氣,於是他的父親就給了他一袋釘子;並且告訴他,每當他發脾氣的時候就釘一根釘子在後院的圍籬上。

  第一天,這個男孩釘下了37根釘子。慢慢地每天釘下的數量減少了。他發現控制自己的脾氣要比釘下那些釘子來得容易些。

  終於有一天這個男孩再也不會失去耐性亂發脾氣,他告訴他的父親這件事,父親告訴他,現在開始每當他能控制自己的脾氣的時候,就拔出一根釘子。

  一天天地過去了,最後男孩告訴他的父親,他終於把所有釘子都拔出來了。父親握著他的手來到後院說:「你做得很好,我的好孩子,但是看看那些圍籬上的洞。這些圍籬將永遠不能回復成從前的樣子。你生氣的時候說的話將像這些釘子一樣留下疤痕。如果你拿刀子捅別人一刀,不管你說了多少次對不起,那個傷口將永遠存在。」話語的傷痛就像真實的傷痛一樣令人無法承受。

  人與人之間常常因為一些彼此無法釋懷的堅持,而造成永遠的傷害。如果我們都能從自己做起,開始寬容地看待他人,相信你(妳)一定能收到許多意想不到的結果...別人開啟一扇窗,也就是讓自己看到更完整的天空...

 

【動怒(箴十四29;十六32;十九11;傳七9;參西四6)

   一、挑啟爭端(箴十五18;廿九22首句;廿一19;三十33)

   二、心多憂悶(撒上二十34)

   三、易生疾病(伯五2)──俗語說:怒是猛虎,慾是深淵;許多病是從生氣起的

   四、敗壞德行(詩卅七8;弗四31;西三8)

   五、多取罪過(箴廿九22末句;創四58;廿七4144)

   六、喪失主榮(雅一19~20;多一7)

── 丁良才《經題模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