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哈該書第一章註解

 

內容綱要

 

勸勉一同參與重建聖殿

   一、責備神子民藉故推搪,遲遲不重建聖殿(1~4)

   二、警告神子民忽略重建聖殿,必招來神懲罰(5~11)

   三、應許神子民在重建工作中必得神的同在(12~15)

 

貳、逐節詳解

 

【該一1「大利烏王第二年,六月初一日,耶和華的話藉先知哈該,向猶大省長撒拉鐵的兒子所羅巴伯,和約撒答的兒子大祭司約書亞說:」

  〔呂振中譯〕大利烏王第二年、六月一日、永恆主的話由神言人哈該經手、向撒拉鉄的兒子、猶大省長所羅巴伯、和約撒答的兒子大祭司約書亞說

  〔原文字義〕大利烏」主;「先知」發言人,說話者;「哈該」節慶;「猶大」讚美的;「撒拉鐵」我問過神;「所羅巴伯」在巴比倫傳播;「約撒答」耶和華是公義的;「約書亞」耶和華是拯救。

  〔文意註解〕「大利烏王第二年,六月初一日」:即指波斯『大利烏王』(主前522~486)即位後第二年(參拉四24)的六月初一日(相當於陽曆八月二十九日),當時距波斯古列王下詔准許猶太人回國建殿(參拉一1~4)的時間約有十七年。

         耶和華的話藉先知哈該」:意指先知哈該轉告神的話給他們聽。

         「向猶大省長撒拉鐵的兒子所羅巴伯」:本句有兩點須加解說:(1)根據《以斯拉記》猶大省長是設巴薩(參拉五14),可能是所羅巴伯的官方名字;(2)猶大約雅斤王的兒子撒拉鐵死後無子,可能是他弟弟毗大雅所生的兒子所羅巴伯,按照猶太人傳統算作撒拉鐵的兒子,這樣看來,所羅巴伯是猶大約雅斤王的嫡孫。

         「和約撒答的兒子大祭司約書亞說」:『約撒答』就是約薩達(參拉三2),他是大祭司西萊雅的兒子(參王下二十五18),雖屬祭司家族,但因被擄而中斷。『大祭司約書亞』就是大祭司西萊雅的孫子,在歸回耶路撒冷後恢復祭司職任。

  〔話中之光〕()你們要追求愛,也要切慕屬靈的恩賜,其中更要羡慕的,是作先知講道(林前十四1)

         ()但作先知講道的,是對人說,要造就、安慰、勸勉人。但在教會中,寧可用悟性說五句教導人的話,強如說萬句方言(林前十四319)

 

【該一2「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這百姓說:建造耶和華殿的時候尚未來到。」

  〔呂振中譯〕『萬軍之永恆主這麼說這人民說重建永恆主之殿的時候還沒有到(稍加點竄翻譯的)。』

  〔原文字義〕萬軍」軍隊,群;「建造」建立,重建;「時候」時間,時機。

  〔文意註解〕「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意指統率天上眾軍(即眾天使)的大能之神,祂在此引述百姓的話而加以評論。

         「這百姓說:建造耶和華殿的時候尚未來到」:當時的建殿工程雖有仇敵的阻撓(參拉四1~5),但實際上是神的百姓自己藉故推搪,而未積極參與重建聖殿的工作。(備註:拉四6~23所記述波斯王諭令停工的不是重建聖殿,而是多年以後的重建城牆的工程。)

  〔話中之光〕()趁著白日,我們必須作那差我來者的工;黑夜將到,就沒有人能作工了(約九4)

         ()務要傳道,無論得時不得時,總要專心;並用百般的忍耐,各樣的教訓,責備人、警戒人、勸勉人(提後四2)

 

【該一3「那時耶和華的話臨到先知哈該說:」

  〔呂振中譯〕於是永恆主的話就由神言人哈該經手而來、說

  〔原文字義〕那時」(原文無此字);「話」言論,言語;「臨到」(原文無此字)

  〔文意註解〕「那時耶和華的話臨到先知哈該說」:意指先知哈該,受神的感動,奉神的名起來向百姓說勸勉的話(參拉五1)

  〔話中之光〕()先知是為神說話的人;任何為神說話的人,必須自己先得到神的話,然後才有話可以傳達給人。

         ()今天任何信徒在教會中,若羨慕作先知講道或說話(參林前十四1),必須自己先在聖經上下功夫,從神寫下來的話,得著神應時的話語(rhema),然後才有話可說。

 

【該一4「這殿仍然荒涼,你們自己還住天花板的房屋麼?」

  〔呂振中譯〕『這殿荒廢無鑲蓋,而你們自己到住在有鑲蓋的房屋難道這就是這樣作的時候麼?

  〔原文字義〕荒涼」廢棄的,荒蕪的;「天花板」遮蓋,鑲板。

  〔文意註解〕「這殿仍然荒涼」:意指當時的聖殿僅立定根基(參拉三11),卻未再繼續往上建造,故呈一片荒廢景象。

         「你們自己還住天花板的房屋麼?」:意指歸回故土的猶太人都住在有遮蓋的房屋裡,而神的聖殿卻仍荒廢,這種情況難道是正常的麼?

  〔話中之光〕()聖殿就是神的居所,預表神的家就是教會(參弗二21~22;提前三15);我們信徒既然是神家裡的人,理當關心神家裡的事,為教會多有擺上。

         ()信徒固然為著自己和家人的生活需要,最好能有一個起碼的居所,但千萬不能單顧自家的經營,而忽略了神家的建造(包括物質和屬靈的建造)

 

【該一5「現在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你們要省察自己的行為。」

  〔呂振中譯〕如今萬軍之永恆主這麼說你們要用心想想你們所行的。

  〔原文字義〕要」放置,設立,做;「省察」內裡,心思;「自己的行為」道路,做事的方式,道德的行為與品格。

  〔文意註解〕「現在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意指全能的神已經不能再忍受了,因此不得不開口說話。

         「你們要省察自己的行為」:意指神的百姓應當仔細觀察自己的生活環境,並在心裡好好思考如此處事的方式,是否應該。

  〔話中之光〕()祂必照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羅二6)

         ()各人應當察驗自己的行為,這樣,他所誇的就專在自己,不在別人了(加六4)

 

【該一6「你們撒的種多,收的卻少,你們喫,卻不得飽,喝,卻不得足,穿衣服,卻不得暖,得工錢的,將工錢裝在破漏的囊中。」

  〔呂振中譯〕你們撒種,倒撒的多,收入的卻少;你們吃,卻吃不飽;喝,卻喝不足;有得穿,卻穿不暖;得了工錢,卻把工錢裝到刺破的口袋裡!

  〔原文字義〕撒」撒種,播種;「多」許多,增多;「收的」進來,收成;「飽」飽足,滿足;「足」喝醉,沉醉;「穿」打扮,穿戴;「暖」熱度,熱氣;「工錢」雇用,賺工資;「破漏」刺穿,鑽孔;「囊」小包,袋子。

  〔文意註解〕「你們撒的種多,收的卻少」:在正常的情形之下,多種的多收(參林後九6),故本句意指歸回故土餘民的情況異常,乃因為得罪了神,而被神懲罰。

         「你們喫,卻不得飽,喝,卻不得足,穿衣服,卻不得暖」:意指收成少到不夠吃、不夠喝、衣料不夠多。

         「得工錢的,將工錢裝在破漏的囊中」:意指錢幣貶值,以致所得工資不夠花用,好像錢財漏掉了一般。

  〔話中之光〕()我們的神啊,現在我們稱謝你,讚美你榮耀之名。我算什麼,我的民算什麼,竟能如此樂意奉獻?因為萬物都從你而來,我們把從你而得的獻給你(代上二十九13~14)

         ()少種的少收,多種的多收。這話是真的。那賜種給撒種的,賜糧給人吃的,必多多加給你們種地的種子,又增添你們仁義的果子(林後九510)

 

【該一7「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你們要省察自己的行為。」

  〔呂振中譯〕萬軍之永恆主這麼說你們要用心想想你們所行的。

  〔原文字義〕要」放置,設立,做;「省察」內裡,心思;「自己的行為」道路,做事的方式,道德的行為與品格。

  〔文意註解〕「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在此神重申祂的心意。

         「你們要省察自己的行為」:意指上述的情形(6),全然是因為你們的行為出了問題,故此應當醒悟並立即改過來。

  〔話中之光〕()你們總要自己省察有信心沒有,也要自己試驗。豈不知你們若不是可棄絕的,就有耶穌基督在你們心裡嗎(林後十三5)

 

【該一8「你們要上山取木料,建造這殿,我就因此喜樂,且得榮耀,這是耶和華說的。」

  〔呂振中譯〕你們要上山地取木料,以重建這殿;我就因此喜悅,並且得榮耀這是永恆主說的。

  〔原文字義〕取」進來,收成;「木料」木料,木材;「喜樂」滿意,悅納;「榮耀」沉重,有份量,有尊榮。

  〔文意註解〕「你們要上山取木料,建造這殿」:意指你們應當趕緊付諸行動,採集重建聖殿的建築材料。

         「我就因此喜樂,且得榮耀」:意指前句的行動,使神心滿意足,覺得被祂的子民尊崇。

         「這是耶和華說的」:意指這是神從心裡所說的話。

  〔話中之光〕()我們必須出代價,才能獲得建造教會的材料。

         ()只是各人要謹慎怎樣在上面建造。因為那已經立好的根基就是耶穌基督,此外沒有人能立別的根基。若有人用金、銀、寶石、草、木、禾在這根基上建造,各人的工程必然顯露,因為那日子要將它表明出來,有火發現;這火要試驗各人的工程怎樣(林前三10~13)

 

【該一9「你們盼望多得,所得的卻少,你們收到家中,我就吹去,這是為甚麼呢,因為我的殿荒涼,你們各人卻顧自己的房屋,〔原文作奔〕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說的。」

  〔呂振中譯〕你們向慕著多,你看,卻得的少;你們收到家裡,我給吹去。為什麼?萬軍之永恆主發神諭說因為我的殿荒廢,而你們各人卻逕為自己的房屋奔跑阿。

  〔原文字義〕盼望」回頭看,注視,期望;「收」進來,收成;「吹去」呼吸,吹;「荒涼」廢棄的,荒蕪的;「顧」奔跑。

  〔文意註解〕「你們盼望多得,所得的卻少」:意指你們只顧到自己家庭的收入,因此將全部時間和精力都花在個人的工作上,盼望能有足夠的收入,不料結果適得其反。

         「你們收到家中,我就吹去」:意指你們收入不足的原因,乃在於神收回了祂的祝福,就像在不知不覺中被風吹去一樣。

         「這是為甚麼呢,因為我的殿荒涼,你們各人卻顧自己的房屋」:意指神自問自答,神收回祂的祝福的原因,乃在於你們任令神的殿荒涼,各人只顧到自己的家業,全力奔波。

         「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說的」:意指神在此將理由充分說明清楚了。

  〔話中之光〕()據此看來,這不在乎那定意的,也不在乎那奔跑的,只在乎發憐憫的神(羅九16)

         ()耶和華是我的產業,是我杯中的份;我所得的,你為我持守(詩十六5)

 

【該一10「所以為你們的緣故,天就不降甘露,地也不出土產。」

  〔呂振中譯〕故此、為了你們的緣故、天就停降雨露,地也停生土產。

  〔原文字義〕不降」抑制,關閉;「甘露」露水,夜露;「不出」(原文和「不降」同字);「土產」(土地的)出產。

  〔文意註解〕「所以為你們的緣故」:意指為你們自己的行為的緣故(57)

         「天就不降甘露」:意指天候異常,在農作物需要水分的時候,卻連露水也沒有。這種情形表示發生嚴重的乾旱(11),亦即旱災。

         「地也不出土產」:意指農產歉收(6節上),這是氣候乾旱所引起的。

  〔話中之光〕()凡等候耶和華、心裡尋求祂的,耶和華必施恩給他(哀三25)

         ()祂在從前的世代,任憑萬國各行其道。然而為自己未嘗不顯出證據來,就如常施恩惠,從天降雨,賞賜豐年,叫你們飲食飽足,滿心喜樂(徒十四16~17)

 

【該一11「我命乾旱臨到地土,山岡,五榖,新酒,和油,並地上的出產,人民,牲畜,以及人手一切勞碌得來的。」

  〔呂振中譯〕我呼叫乾旱(與上『荒廢』一詞同字根)臨到了地上山岡,臨到五穀、新酒、新油、和土地的出產,臨到了人類、牲口、以及人手所勞碌得來的一切東西。』

  〔原文字義〕命」召喚,宣告;「乾旱」荒蕪;「臨到」(原文無此字);「山岡」山嶺;「五榖」玉米,穀類;「出產」帶出,出來;「勞碌」勞累工作。

  〔文意註解〕「我命乾旱臨到地土,山岡,五榖,新酒,和油,並地上的出產」:本句意指乾旱乃出於神的命令,使地上田野和山丘坡地都缺水,從而影響五穀、新酒、新油並一切農作物的產量。

         「人民,牲畜,以及人手一切勞碌得來的」:意指乾旱也影響到人和牲畜一切動物的食料、勞動力和生產力,甚至生殖力也受到影響。

  〔話中之光〕()你若謹守耶和華你神的誡命,遵行祂的道,祂必照著向你所起的誓立你作為自己的聖民。耶和華必為你開天上的府庫,按時降雨在你的地上。在你手裡所辦的一切事上賜福與你。你必借給許多國民,卻不至向他們借貸(申二十八912)

         ()耶和華也必時常引導你,在乾旱之地,使你心滿意足,骨頭強壯。你必像澆灌的園子,又像水流不絕的泉源(賽五十八11)

 

【該一12「那時,撒拉鐵的兒子所羅巴伯和約撒答的兒子大祭司約書亞,並剩下的百姓,都聽從耶和華他們神的話和先知哈該奉耶和華他們神差來所說的話,百姓也在耶和華面前存敬畏的心。」

  〔呂振中譯〕那時撒拉鉄的兒子所羅巴伯和約撒答的兒子大祭司約書亞、以及所有剩下的人民、都聽從了永恆主他們的神的聲音、和永恆主他們的神所差遣的神言人哈該的話;人民也在永恆主面前都存著敬畏的心。

  〔原文字義〕剩下的」餘留者,餘種;「聽從」聽從,聽到;「奉」(原文無此字);「差」打發,送出;「敬畏」敬畏,懼怕。

  〔文意註解〕「那時」:指神藉先知哈該說話之時(參拉五1~2)

         「撒拉鐵的兒子所羅巴伯和約撒答的兒子大祭司約書亞」:關於所羅巴伯和約書亞,請參閱1節註解。

         「並剩下的百姓」:意指從被擄之地歸回的猶太餘民。

         「都聽從耶和華他們神的話」:意指全都聽從了神藉先知哈該所說的話。

         「和先知哈該奉耶和華他們神差來所說的話」:意指眾人都認定先知哈該乃是奉神差遣來向他們說話的,因此也將他所說的話視同神的話,故此聽從。

         「百姓也在耶和華面前存敬畏的心」:原文並無『的心』二字;本句意指眾人當時如同站在神面前,恐懼戰兢地恭聽。

  〔話中之光〕()你們若聽從耶和華你們神的誡命,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們的,就必蒙福。你們若不聽從耶和華你們神的誡命,偏離我今日所吩咐你們的道,去事奉你們素來所不認識的別神,就必受禍(申十一27~28)

         ()耶和華的眼目看顧敬畏祂的人和仰望祂慈愛的人,要救他們的命脫離死亡,並使他們在饑荒中存活(詩三十三18~19)

 

【該一13「耶和華的使者哈該奉耶和華差遣對百姓說:耶和華說:我與你們同在。」

  〔呂振中譯〕永恆主的使者哈該將永恆主的使命對人民說『永恆主發神諭說是我與你們同在。』

  〔原文字義〕使者」使者,天使;「差遣」信息;「我與你們同在」(原文無此片語)

  〔文意註解〕「耶和華的使者哈該奉耶和華差遣對百姓說」:意指先知哈該向百姓說話,不是出自他自己,而是奉神的差遣。

         「耶和華說」:意指下面是引述神的話。

         「我與你們同在」:意指神悅納眾人聽話的存心和態度,因此應允以祂的同在來幫助並加力他們的行動。

  〔話中之光〕()凡是奉神的差派,去向屬神的人傳講神話的人,就是神的使者(新約的「使徒」原文與「使者」同字)

         ()哪裡有神的同在,那裡就有神的賜福與施恩(參創三十九21)

 

【該一14「耶和華激動猶大省長撒拉鐵的兒子所羅巴伯,和約撒答的兒子大祭司約書亞,並剩下之百姓的心,他們就來為萬軍之耶和華他們神的殿作工。」

  〔呂振中譯〕永恆主激動了撒拉鉄的兒子猶大省長所羅巴伯的心(希伯來文靈),和約撒答的兒子大祭司約書亞的心(希伯來文靈)以及所有剩下的人民的心(希伯來文靈),他們就來,從事于重建為萬軍之永恆主他們的神之殿的工作。

  〔原文字義〕激動」激動,鼓勵;「剩下的」餘留者,餘種;「心」靈,風,氣。

  〔文意註解〕「耶和華激動猶大省長撒拉鐵的兒子所羅巴伯,和約撒答的兒子大祭司約書亞,並剩下之百姓的心」:意指他們眾人的心志(原文『靈』),乃因被神的話激動而興起。

         「他們就來為萬軍之耶和華他們神的殿作工」:意指他們恢復重建神殿的工。

  〔話中之光〕()一切被神激動他心的人,都起來要上耶路撒冷去建造耶和華的殿(拉一5)

         ()我深信那在你們心裏動了善工的,必成全這工,直到耶穌基督的日子(腓一6)

 

【該一15「這是在大利烏王第二年,六月二十四日。」

  〔呂振中譯〕那時正在六月二十四日。

  〔原文字義〕大利烏」主。

  〔文意註解〕「這是在大利烏王第二年,六月二十四日」:相當於主前520年,陽曆九月二十二日(請參閱1節註解)

  〔話中之光〕()大利烏是波斯王,外邦人竟在神的選民中間掌權作王,這是因為他們悖逆了真神,以致亡國被擄。今天信徒若不肯聽從神的話,就要落在黑暗掌權底下(參約八12)

         ()黑夜已深,白晝將近;我們就當脫去暗昧的行為,帶上光明的兵器(羅十三12)

 

靈訓要義

 

【神的道是有功效的(參來十二4)

   一、神的話之流向(1)

         1.先臨到為神說話的人──先知(1節上)

         2.再傳給為神作工的首領──省長和大祭司(1節下)

   二、神的話中責備與勉勵交加(2~11)

         1.責備浪費時日,未能及時建造神殿(2)

         2.責備單顧自己的家,未能顧到神家(3~4)

         3.勸勉省察自己的行為,並提醒目前的光景可憐(5~6)

         4.勸勉興起建造神殿,討神喜悅(7~8)

         5.點明景況之所以未蒙神賜福,全因神殿荒涼(9~11)

   三、神的話中帶著應許(12~13)

         1.得應許的條件──聽從神的話並存敬畏的心(12)

         2.神就必與祂的百姓同在(13)

   四、神的話之果效(14~15)

         1.神的話能激動人心,起來為建殿作工(14)

         2.神的話能使人畢竟全功(15節;參拉六14~15)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哈該書註解》

 

參考書目:請參閱「哈該書提要」末尾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