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阿摩司書第八章註解

 

壹、內容綱要

 

【宣判以色列的結局】

   一、以夏果的異象啟示以色列結局之日的來到(1~2)

   二、當那日國中一片哀號(3)

   三、因欺哄壓榨貧窮人使神為之震動(4~8)

   四、當那日光明變黑暗,歡樂變痛苦(9~10)

   五、眾人因尋不著神的話而感飢渴(11~12)

   六、當那日少年男女必乾渴發昏仆倒(13~14)

 

貳、逐節詳解

 

【摩八1「主耶和華又指示我一件事:我看見一筐夏天的果子。」

   〔呂振中譯〕主永恆主又這樣使我看見看哪,有一籠夏天果子呢。

  〔原文字義〕指示」使看見,顯示;「一件事」(原文無此詞);「一筐」籠子,籃子;「夏天的果子」夏天,夏季水果。

  〔文意註解〕「主耶和華又指示我一件事」:意指神給他看見一個異象。

         「我看見一筐夏天的果子」:『夏天的果子』指夏天成熟的果子,完全熟透,貯藏期相當短,此處可能指無花果,它象徵以色列(參太二十一19)

  〔話中之光〕()當夏天的果子熟透,採收的日子就來到;我們應當從各種世事世局的轉變跡象,而知神審判收割的日子已經臨近了。

         ()有一位天使從祭壇中出來,是有權柄管火的,向拿著快鐮刀的大聲喊著說:伸出快鐮刀來,收取地上葡萄樹的果子,因為葡萄熟透了(啟十四18)

 

【摩八2「祂說:『阿摩司啊,你看見甚麼?』我說:『看見一筐夏天的果子。』耶和華說:『我民以色列的結局到了,我必不再寬恕他們。』」

   〔呂振中譯〕永恆主說『阿摩司阿,你看見什麼?』我說『一籠夏天果子。』永恆主就對我說『我人民以色列的結局(與『夏天果子』讀音相似)到了;我必不再把他們放過去。』

  〔原文字義〕阿摩司」負擔;「結局」結束,盡頭;「寬恕」穿越,消除。

  〔文意註解〕「祂說:阿摩司啊,你看見甚麼?我說:看見一筐夏天的果子」:這個問答暗示所見異象的意義重大。

         「耶和華說:我民以色列的結局到了,我必不再寬恕他們」:『夏天的果子』原文的讀音及其含意均與『結局』相近,故在此用來表示神寬容以色列的時期已接近結尾。

  〔話中之光〕()你以為能逃脫神的審判嗎?還是你藐視祂豐富的恩慈、寬容、忍耐,不曉得祂的恩慈是領你悔改呢?你竟任著你剛硬不悔改的心,為自己積蓄忿怒,以致神震怒,顯祂公義審判的日子來到(羅二3~5)

         ()主所應許的尚未成就,有人以為祂是躭延,其實不是躭延,乃是寬容你們,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但主的日子要像賊來到一樣。那日,天必大有響聲廢去,有形質的都要被烈火銷化,地和其上的物都要燒盡了(彼後三9~10)

 

【摩八3「主耶和華說:『那日,殿中的詩歌變為哀號;必有許多屍首在各處拋棄,無人作聲。』」

   〔呂振中譯〕主永恆主發神喻說『那日宮殿中的詩歌必哀號嘿,屍身多極了!各處都是!人拋棄的!一片死寂!』

  〔原文字義〕詩歌」詩班的歌;「哀號」發出哀聲;「屍首」屍體,殘骸;「拋棄」丟,投擲,扔;「無人作聲」安靜。

  〔文意註解〕「主耶和華說:那日」:意指神不再寬容,當結局來到之時(2)

         「殿中的詩歌變為哀號」:『殿』指宮殿,即指王宮;『詩歌』按原文指女性歌唱者;『哀號』指喪事中的哀哭。全句意指王宮中的歌唱作樂變成弔喪者的哀號哭泣。

         必有許多屍首在各處拋棄」:意指到處棄置了很多屍首,即遍地屍首橫陳。

         「無人作聲」:指一片死沉與恐懼(參六10)

  〔話中之光〕()人們醉生夢死,不見棺材不流淚,目光短淺者的結局,實在可悲!

         ()哀莫大於生離死別,特別是親人之死;基督徒雖然死後仍有盼望,但究竟心裡不捨。

 

【摩八4「你們這些要吞吃窮乏人、使困苦人衰敗的,當聽我的話!」

   〔呂振中譯〕你們這些踐踏窮人,要使國中困苦人滅絕的阿,聽以下這話哦!

  〔原文字義〕吞吃」踐踏,蹂躪;「窮乏人」有需求,貧窮的;「困苦人(原文雙字)」困苦的,可憐的(首字);缺乏的,渺小的(次字);「衰敗」中止,移除。

  〔文意註解〕「你們這些要吞吃窮乏人」:指踐踏貧窮人的。

         「使困苦人衰敗的」:指欺壓困苦無助之人的。

         當聽我的話」:意指應當傾聽神對你們這些人判斷的話。

  〔話中之光〕()祂垂聽窮人的禱告,並不藐視他們的祈求(詩一百零二17)

         ()戲笑窮人的,是辱沒造他的主;幸災樂禍的,必不免受罰(箴十七5)

 

【摩八5「你們說:月朔幾時過去,我們好賣糧;安息日幾時過去,我們好擺開麥子;賣出用小升斗,收銀用大戥子,用詭詐的天平欺哄人,」

   〔呂振中譯〕你們說『初一日幾時過去,我們好賣糧食?安息日幾時過去,我們好擺開麥子?賣出用小升斗,收銀用大戥子,用詭詐的天平來騙人,

  〔原文字義〕月朔」新月;「賣」買賣穀物;「糧」穀粒,玉米;「擺開」鬆開,解開;「麥子」簸篩穀物;「賣出」(原文無此字);「小」變小,毫無意義的;「收銀」(原文無此字);「大」長大,變大;「戥子」舍克勒;「詭詐」欺詐,奸詐;「欺哄」彎曲,扭曲。

  〔背景註解〕「月朔安息日」:摩西律法規定,『月朔和安息日』乃宗教節期(參代上二十三31),甚麼工都不可作(參利二十三324~25)

  〔文意註解〕「你們說:月朔幾時過去,我們好賣糧;安息日幾時過去,我們好擺開麥子」:『月朔』指每月一次的節期;『安息日』指每周一次的節期;『幾時過去』意指迫不及待;『好賣糧和好擺開麥子』意指打開糧袋準備出售五榖。全句意指商人們輕視宗教節期,巴不得快快過去,以便進行商業活動。

         「賣出用小升斗」:意指賣出的份量不足,使買主吃虧。

         「收銀用大戥子」:意指增加賣出的價值,使買主多付錢。

         「用詭詐的天平欺哄人」:意指用詭詐的法碼(參彌六11),稱量時作弊,欺騙買主。

  〔話中之光〕()月朔和安息日本來是為著定期親近神、敬拜神的,愛神的人巴不得這日子越長越好,反而覺得時間過得真快;而在神之外另有所愛慕的人,則巴不得這日子快快的過去,甚至覺得時間過得太慢,渾身不自在。

         ()今天基督徒若是對「主日」的心態也和這些商人一樣,就會認為在主日聚會敬拜神是浪費時間,而把它轉用於別途,這是偷竊神的時間、欺哄神的行為。

 

【摩八6「好用銀子買貧寒人,用一雙鞋換窮乏人,將壞了的麥子賣給人。」

   〔呂振中譯〕好用銀子收買貧寒人,用一雙鞋換得窮苦人,將棄置為垃圾的麥子賣給人?』

  〔原文字義〕買」取得,購買;「貧寒人」低下的,微薄的;「鞋」涼鞋,拖鞋;「窮乏人」有需求,貧窮的;「壞了」廢料。

  〔文意註解〕「好用銀子買貧寒人」:意指使窮人因無錢買糧食,被迫借高利貸,結果只好賣身還債。

         「用一雙鞋換窮乏人」:『一雙鞋』意指區區一點小代價,便能叫窮人含冤莫白(參二6)

         「將壞了的麥子賣給人」:意指將摻了碎渣的麥子賣給人吃。

  〔話中之光〕()祂必為民中的困苦人伸冤,拯救窮乏之輩,壓碎那欺壓人的。因為窮乏人呼求的時候,祂要搭救;沒有人幫助的困苦人,祂也要搭救(詩七十二412)

         ()我親愛的弟兄們,請聽,神豈不是揀選了世上的貧窮人,叫他們在信上富足,並承受祂所應許給那些愛祂之人的國嗎(雅二5)

 

【摩八7「耶和華指著雅各的榮耀起誓說:他們的一切行為,我必永遠不忘。」

   〔呂振中譯〕永恆主指著雅各的狂傲來起誓、說『他們所作的一切事,我都永久不會忘記。

  〔原文字義〕榮耀」升高,威嚴;「行為」工作,作為。

  〔文意註解〕「耶和華指著雅各的榮耀起誓說」:『雅各的榮耀』是耶和華賜給以色列的產業(參詩四十七4;賽五十八14),故指神自己;神以祂的聖潔和祂自己(參四2;六8)起誓。

         「他們的一切行為,我必永遠不忘」:意指他們的一切行為,終必受神審判。

  〔話中之光〕()我的拯救,我的榮耀,都在乎神;我力量的磐石,我的避難所,都在乎神(詩六十二7)

         ()耶和華說,我知道他們的行為和他們的意念。時候將到,我必將萬民萬族聚來,看見我的榮耀(參賽六十六18)

 

【摩八8「地豈不因這事震動?其上的居民不也悲哀嗎?地必全然像尼羅河漲起,如同埃及河湧上落下。」

   〔呂振中譯〕地哪能不因這事而震動,而上頭的居民不悲哀呢?地哪能不全然漲起像尼羅河(傳統像光。參摩5),而湧上又退落如埃及河呢?』

  〔原文字義〕震動」發抖,顫動;「悲哀」哀哭,哀輓;「全然像」(原文無此詞);「尼羅河」河流,溪流;「漲起」上升,攀登;「湧上」趕走,驅逐;「落下(原文雙字)」下沉,沉落(首字);灌溉,使之喝水(次字)

  〔文意註解〕「地豈不因這事震動?」:意指他們的邪惡行為,必引起大地震(參一1),而地震乃末世的預兆,也是災難的起頭(參太二十四37)

         「其上的居民不也悲哀嗎?」:指地上的居民必因末世災難臨頭而悲哀(參啟六12~17)

         「地必全然像尼羅河漲起,如同埃及河湧上落下」:本句形容大地震時的可怖情景,地面起伏如同河水湧上落下;這也表明神將來忿怒的審判極為嚴厲且可畏。

  〔話中之光〕()地大震動,表徵神發怒──那時,因祂發怒,地就搖撼戰抖;山的根基也震動搖撼(詩十八7)

         ()民要攻打民,國要攻打國;多處必有饑荒、地震。這都是災難的起頭(太二十四7~8)

 

【摩八9「主耶和華說:到那日,我必使日頭在午間落下,使地在白晝黑暗。」

   〔呂振中譯〕主永恆主發神喻說『當那日我必使日、中午就落,使地在大白日天竟黑暗。

  〔原文字義〕日頭」太陽;「午間」正午,中午;「落下」進入,進去;「白」亮光;「晝」日子,白天;「黑暗」變黑,變暗。

  〔文意註解〕「主耶和華說:到那日」:意指神不再寬容,當結局來到之時(2),也就是耶和華發怒審判的日子(參番一15)

         「我必使日頭在午間落下」:意指日頭在大白天突然變黑(參太二十四29),也就是突然發生全日蝕。

         「使地在白晝黑暗」:此處『地』指巴勒斯坦地,也就是以色列所在之地;本句意指中東一帶地區在白晝因全日蝕而變黑暗。

  〔話中之光〕()異常的天象,日頭變為黑暗(參珥二31),表明神對人罪惡的審判與厭棄(參路二十三44~45),轉臉不顧。

         ()當世界的末日,主耶穌再臨之時,日頭就變黑了,月亮也不放光,眾星要從天上墜落,天勢都要震動(參太二十四29~30)

 

【摩八10「我必使你們的節期變為悲哀,歌曲變為哀歌。眾人腰束麻布,頭上光禿,使這場悲哀如喪獨生子,至終如痛苦的日子一樣。」

   〔呂振中譯〕我必使你們的節期變為悲哀,使你們的歌曲都變為哀歌;使人人的腰都束上麻布,人人頭上都光禿。我必使這場哀傷如喪獨生子的悲哀,其末了、終如一天苦苦的日子。』

  〔原文字義〕節期」節慶,筵席;「變為」轉動,改變;「悲哀」哀悼;「歌曲」歌,詩歌;「哀歌」哀歌,輓歌;「束」上升,攀登;「獨生子」獨一的,唯一的;「至終」後部,盡頭;「痛苦」苦,苦的。

  〔文意註解〕「我必使你們的節期變為悲哀」:『節期』本當喜樂(參尼八10~11),反而變成悲哀哭泣,這是因神的審判使然。注意,這裡說的是『你們的節期』,而不是『耶和華的節期』(參利二十三1)

         「歌曲變為哀歌」:意指歌唱作樂變成弔喪者的哀號哭泣。(3)

         眾人腰束麻布,頭上光禿」:『腰束麻布』並剃光頭髮乃是悲哀的標誌(參賽十五2~3)

         「使這場悲哀如喪獨生子」:『喪獨生子』乃極大的不幸,因失去了盼望,而陷於悲哀。

         「至終如痛苦的日子一樣」:指原本應當喜樂、歌唱的日子,最後竟轉變成痛苦、哀歌的日子。

  〔話中之光〕()「耶和華的節期」變成了「你們的節期」,也就是說,當人們將尊榮神的日子,轉變成自我享樂的日子時,神就必將祝福變為咒詛。例如所謂的「聖誕節」,許多基督徒藉口慶祝,實則放縱自己,以致得罪了神。

         ()神的同在就是天堂,神的棄絕就是地獄;難怪歡樂變為悲哀,歌曲變為哀歌,原本應當喜樂的日子(參尼八10),至終如痛苦的日子一樣。

 

【摩八11「主耶和華說:日子將到,我必命饑荒降在地上。人饑餓非因無餅,乾渴非因無水,乃因不聽耶和華的話。」

   〔呂振中譯〕主永恆主發神喻說『看吧,日子必到,我必打發饑荒到地上,可不是想吃食物的饑荒,也不是想喝水的口渴,乃是想聽永恆主之話的饑荒。』

  〔原文字義〕命」打發,送走;「饑荒」饑荒,饑餓;「饑餓」(與「饑荒」同字);「餅」麵包,食物;「乾渴」口渴;「聽」聽到,聽從。

  〔文意註解〕「主耶和華說:日子將到」:指神命定審判的日子(9),即將到來。

         「我必命饑荒降在地上」:此處的『饑荒』不是指因缺乏身體食物所引起的饑荒,而是指精神層面、內心深處因空虛所導致的心靈饑荒。

         「人饑餓非因無餅,乾渴非因無水,乃因不聽耶和華的話」:意指人們並非因缺乏食物而感饑餓,也不是因缺乏飲用水而感乾渴,而是因為再也沒有機會聽到神口中所出的話(參太四4),痛感為時已晚,對神的話如饑似渴卻無處可得。

  〔話中之光〕()經上記著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太四4)

         ()耶和華萬軍之神啊,我得著你的言語,就當食物吃了,你的言語是我心中的歡喜快樂,因我是稱為你名下的人(耶十五16)

 

【摩八12「他們必飄流,從這海到那海,從北邊到東邊,往來奔跑,尋求耶和華的話,卻尋不著。」

   〔呂振中譯〕人必流離飄蕩、從這海到那海,從北邊到東邊,跑來跑去、尋求永恆主的話,卻尋不著。

  〔原文字義〕飄流」蹣跚,漂泊流離;「往來奔跑」四處走動。

  〔文意註解〕「他們必飄流,從這海到那海」:意指從死海到地中海(參珥二20「東海、西海」)之間四處流離飄蕩。

         從北邊到東邊,往來奔跑」:意指在北國以色列境內,到處奔波尋找。注意,這裡不是說「從北邊到南邊」,因當時南邊乃南國猶大境內,仍有先知在那裡為神說話。

         「尋求耶和華的話,卻尋不著」:意指在北國境內竟然找不到一位先知為神說話。

  〔話中之光〕()總要趁著還有今日,天天彼此相勸,免得你們中間有人被罪迷惑,心裏就剛硬了(來三13)

         ()我是屬你的,求你救我,因我尋求了你的訓詞。你的言語在我上膛何等甘美,在我口中比蜜更甜(詩一百十九94103)

 

【摩八13「當那日,美貌的處女和少年的男子必因乾渴發昏。」

   〔呂振中譯〕當那日、美麗處女和青年男子都必因口渴而暈過去。

  〔原文字義〕美貌」美麗,美好;「少年的男子」青年,年輕男人;「乾渴」口渴;「發昏」發昏,覆蓋。

  〔文意註解〕「當那日」:指正當神命定審判的日子(911)

         「美貌的處女和少年的男子」:指年輕力壯、精力充沛,正如花開發旺的青年人。

         「必因乾渴發昏」:指正當充滿汁漿的青春時期,竟因乾渴而感眩暈。

  〔話中之光〕()你們一切乾渴的都當就近水來,沒有銀錢的也可以來。你們都來買了吃,不用銀錢,不用價值,也來買酒和奶。你們為何花錢買那不足為食物的,用勞碌得來的買那不使人飽足的呢?你們要留意聽我的話,就能吃那美物,得享肥甘,心中喜樂(賽五十五1~2)

          ()祂又對我說:都成了!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我是初,我是終。我要將生命泉的水白白賜給那口渴的人喝。聖靈和新婦都說:來!聽見的人也該說:來!口渴的人也當來;願意的,都可以白白取生命的水喝(啟二十一6;二十二17)

 

【摩八14「那指著撒馬利亞牛犢〔原文是罪〕起誓的說:但哪,我們指著你那裡的活神起誓;又說:我們指著別是巴的神道〔神:原文是活〕起誓。這些人都必仆倒,永不再起來。」

   〔呂振中譯〕那些指著撒瑪利亞的亞示瑪(傳統有罪。今改點母音譯之。參王下十七30)女神來起誓的說『但哪,我們指著你的神來起誓』,或說『我們指著別是巴的護衛神道來起誓。』這種人都必撲倒,不能再起立。

  〔原文字義〕撒馬利亞」看山;「牛犢」罪行,錯行;「但」審判;「指著你那裏的」(原文無此片語);「活」活著的,有生命的;「別是巴」七倍誓約的井;「道」道路,路程;「仆倒」倒下,躺下。

  〔背景註解〕「撒馬利亞牛犢」:北國以色列的開國君王耶羅波安(參王上十二20),因害怕百姓若繼續上耶路撒冷去向耶和華神獻祭,民心可能歸向猶大王羅波安,因此造了兩個金牛犢,分別安置在境內的伯特利和但兩地。聖經說,這事叫百姓陷在罪裡(參王上十二26~30)。而北國後來建都於撒瑪利亞(參王上十六2429),因此聖經有時以撒瑪利亞之名稱呼北國(參王下十七2426)

  〔文意註解〕「那指著撒馬利亞牛犢起誓的說」:『牛犢』原文是『罪行』,指北國以色列建造兩個金牛犢,以它們代替耶和華神(參王上十二28);表面上看似指著牛犢起誓就是指著耶和華神起誓,實際上乃違背神的誡命,敬拜偶像,故是罪行。全句意指那些敬拜偶像的以色列民。

         「但哪,我們指著你那裏的活神起誓」:北國在但設有金牛犢供人獻祭,並稱那金牛犢為活神(參王上十二28~29)

         「又說:我們指著別是巴的神道起誓」:『別是巴』位於南國境內的最南端,通常聖經稱呼南北兩國全境為『從別是巴直到但』(參代上二十一26;代下三十5);神道原文是『活道』,意指活的道路。全句含意是指凡離開神所命定的地方,在耶路撒冷聖殿之外敬拜並起誓的人,都背棄了真神。

         「這些人都必仆倒,永不再起來」:『這些人』指敬拜偶像並向它起誓的人,也就是背棄真神和祂誡命的人,都要被耶和華真神討罪。

  〔話中之光〕()你若忘記耶和華你的神,隨從別神,事奉敬拜,你們必定滅亡;這是我今日警戒你們的(申八19)

         ()你,惟獨你,是耶和華。你造了天和天上的天,並天上的萬象,地和地上的萬物,海和海中所有的,這一切都是你所保存的;天軍也都敬拜你(尼九6)

 

叁、靈訓要義

 

【神子民遭致可怕結局的原因】

   一、沒能抓住機會回轉歸神,以致神不再寬恕(1~3)

   二、不趁機親近敬拜神,反而欺壓軟弱的同伴(4~8)

   三、行為暗昧、無良,引致神震怒,不再施恩(9~10)

   四、平時輕看神的話,屆時尋求已經來不及(11~12)

   五、不趁年幼追求生命的活水,反去崇拜偶像假神,以致靈裡乾渴(13~14)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阿摩司書註解》

 

參考書目:請參閱「阿摩司書提要」末尾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