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利米哀歌全書綜合綱目 壹、靈訓要義 【選民為何受苦】 一、因耶和華為他許多的罪過,使他受苦(一5) 二、耶和華在祂發烈怒的日子使我所受的苦(一12) 三、耶和華是公義的,祂這樣待我,是因我違背祂的命令(一18) 四、我是因耶和華忿怒的杖,遭遇困苦的人(三1)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以斯帖記註解》 貳、其他綱目 【哀歌神學五要旨,可供生活上靈訓】 一、受苦的意義:本書作者在國家遭難,內心苦痛中,回顧歷史往事。以色列有耶和華的聖約,不遵守的必遭災禍。可見苦難是為了罰惡,使民族降卑後再得復興的恩惠。苦難使人降卑,尋求神的救恩。苦難使民族潔淨,個人也因此蒙潔淨,得拯救。 二、公義的原則:《哀歌》的信息不住表達先知的神學信仰。以色列雖是神的選民,但是他們叛逆、犯罪,同樣必須受神的刑罰,因為神的公義是罰惡的。舊約先知有責任指責人民的罪,傳揚神的公義,所以被稱為"以色列的良心"。神甚至用外邦作為刑罰以色列的工具;審判必須從神的家起首,但最後的審判仍將臨到外邦人;尤其因為外邦人往往過分欺壓神的子民,神必須為子民伸冤。 三、罪惡的因素:以色列最大的罪,就是偏離神,去隨從別神。他們敗亡的原因正在此;以後的危險仍是這樣。《哀歌》必有《《耶利米書》》及《以西結書》為背景,但主要的影響來自《以賽亞書》後半部。例如四七章的形式、結構,及用字,具有《以賽亞書》所記受苦僕人的形像。所以在怒氣中存憐憫;另一方面也深體受苦能救助別人,將救贖的福音帶到外邦。 四、盼望的根據:作者在極度的憂苦中想起這些,心中就有指望。他說"我們不至消滅,是出於耶和華諸般的慈愛,是因衪的憐憫,不至斷絕"。在災難中,他們有陷在無望中自暴自棄的危險,或者自以為義,還認為神不公平。這兩種態度都不正常,也不健全。他們應謙卑認罪,憑信心仰望神,盼望就產生了。盼望來自堅定的信心,相信神的信實,始終不渝:"你的信實"(中譯詞為"誠實";三23)極其廣大!" 五、敬拜的內容:"哀歌"不僅為以色列人在歷代紀念民族苦難的敬拜的儀式(例如第七個月的贖罪日)中誦讀,也成為歷代教會紀念國難的禮拜所用的經文。 ―― 雷建生《耶利米哀歌解讀》 【耶利米哀歌綜觀】 一、耶路撒冷的外觀:被滅後的悲痛(一章) 二、耶路撒冷的內觀:神因罪惡忿怒(二章) 三、耶路撒冷的上觀:苦難中的盼望(三章) 四、耶路撒冷的全觀:罪惡使城黯淡(四章) 五、耶路撒冷的前觀:禱告帶來盼望(五章) ――《中文聖經新譯本》 【大綱】
──《靈修版聖經註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