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詩篇綜合短篇信息

 

目錄:

上行之詩概論(江守道)

可拉後裔的詩──前言(陳希曾)

詩篇中的神聖經歷(卷一)(朱韜樞)

詩篇中十字架的救恩與經歷(林三鋼)

從詩篇中的標題看大衛(蔡忠梅)

希伯來詩歌的特色(雷小龍)

研讀詩篇的基本方法(雷小龍)

詩篇中的基督與教會(作者不詳)

詩篇的默想(作者不詳)

詩篇研究與欣賞(黎熾球)

詩篇與五經(賈玉銘)

禱告模範(賈玉銘)

耶穌為人子(二、八、十六篇)(賈玉銘)

耶穌為祭司(一四零篇等)(賈玉銘)

詩篇要義—耶穌為君王(二篇等)(賈玉銘)

耶穌為救主(二十二篇等)(賈玉銘)

耶穌為磐石(六十二篇等)(賈玉銘)

詩篇與大衛(賈玉銘)

我的詩歌(第五卷)(賈玉銘)

 

 

上行之詩概論(江守道)

詩篇一共有一百五十篇。都是歷世歷代神的兒女在神面前的經歷,其中主要的是大衛的經歷。大衛是神心上的人,是曉得神心意的人、是摸著神的心的人。在他一生之中,因著活在神的面前,經過了許多事情,叫他更多的認識神,然後他把自己的經歷寫出來,就成了我們今天讀的「詩篇」。

所以詩篇最重要的是裡面的感覺。我們讀詩篇的時候,不要把詩篇當作道理來讀。詩篇不是講道,乃是感覺的發表。我們讀的時候,不可以用頭腦去研究道理,乃要打開我們的心,來感覺詩人所感覺的,盼望藉此進入他的經歷。

上行之詩

在一百五十篇的詩裡面,從一百二十篇至一百三十四篇,這十五篇特別稱為「上行之詩」。甚麼叫作「上行之詩」呢?意思就是「往上走」的。所以在小字裡註說:或作「登階之詩」。這裡有一段路,好像樓梯台階一樣,需要一步一步的走上去。所以這十五首詩,就稱為「上行之詩」。換句話說:這十五首詩乃是一步一步、一級一級往上去的。

這十五首詩乃是告訴我們:一個屬神的人,本來是離開神很遠的,現在一步一步的走,直走到耶路撒冷神的殿中,並且住在神的殿裡稱頌神的名。所以從屬靈的意義來說:這十五篇詩是教導我們,一個屬於神的人,怎樣在經歷中,一步一步的往上走、一級一級的往上爬,直等到他與神有一個完全的聯合。所以這十五首詩是一直進步的,頭一首是個開端,第二首就高了一級,第三首又再高一級,一級一級的往上去,直等到與神有完全的聯合。

上行的經歷

我們今天信了主,是屬於神的人,是不是這樣就夠了呢?是不是現在我們信了主,罪得了赦免,也蒙了重生,那麼現在我們就坐下來,甚麼都好了,就是在這裡等上天堂了?我想我們每一個人都知道,絕不是如此。我們信了主之後,主的生命在我們裡面就催促我們,要求我們往上走、往上爬,直等到我們與神有了完全的聯合。

保羅也這樣講:「我們是用諸般的智慧,勸戒各人、教導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裡完完全全的引到神面前。」(西一28)我們每一個人信了主之後,絕不能坐下來,自暴自棄或自滿自足,以為這就夠了;好像有的人說:只要我兩隻腳在天堂的門內,就心滿意足了。這是錯誤的。一個屬於主的人,主的生命定規要在他裡面催促他、激勵他、帶領他,叫他一直往上爬,直等到他與神有完全的聯合。

這十五篇的詩,就是寫出這樣的經歷。就像那個可憐的雅各,因為他太聰明了,反而闖了禍,他就逃難離開他的家,非常孤單的走在曠野裡面。天黑了,他就拿一塊石頭當作枕頭,躺在地上睡著了。哎呀!這個雅各真是可憐,我們的枕頭如果是硬的,我們就睡不著,但是他竟然睡著了,因為他太疲倦了。他實在是可憐。

但是感謝讚美主!當他睡著的時候,神卻在夢裡向他顯現。他就看見一個梯子,立在地上,頭頂著天,有天使在梯子上,上去下來。然後神就對雅各說:「我是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也要作你的神,我要眷顧你,把你現在躺臥的地方賜你為業,我要帶領你平安的回來。」當雅各醒過來的時候,就很害怕,說:「我沒有想到神在這裡,這是神的殿,這是天的門。」然後他把一塊石頭豎起來,澆油在上面。他就與神立約,說:「神如果保護我,給我吃,給我穿,也帶領我平安的回家,我就必以祂為我的神,用這塊石頭作祂的殿,祂所賜給我的,我就將十分之一獻給祂。」

雅各所看見的梯子,將地和天連起來了,也把雅各和神連起來了,不過雅各是在梯子的底下,神是在梯子的上面。這一幅圖畫就是給我們看見,神在祂的憐憫中,要把雅各帶到祂的裡面,與祂有聯合。神要在雅各身上施恩,要在雅各身上作工,要把這一個雅各改變,叫他往上升、往上爬,直等到他與神有完全的聯合。

這個詭詐、調皮、騙人的雅各,怎麼能與神聯合呢?雖然,他的心要神的祝福,但是他用的方法都是不對的,他的動機也不對,都是為著自己。「雅各」這個名字的意思,就是「抓」。他甚麼都為自己。這樣的一個人,神能與他聯合嗎?自然是不能。所以,神必須在他身上作許多的工,直等到這一個人起了變化,有神的形像,與神的性情有分,然後才能與神有完全的聯合。

這一點也是神在我們每一個人身上所要作的工作。老實說:我們都是雅各。但是感謝讚美主!如果神能揀選雅各,在雅各身上工作,叫他變成以色列,神今天也能在我們身上作同樣的工作,叫我們變化,成為以色列,而能與神完全的聯合。

請看!在雅各與神之間怎麼聯合呢?是因為有一個梯子立在那裡。這就是道路。本來天與地是分開的,神與雅各是分開的,現在在這裡有一個梯子,就把雅各與神連起來了。雅各藉著梯子,就能走到神那裡去。

這一個梯子就是我們的主。我們的主就是道路、真理、生命。人若不藉著祂,就不能到父那裡去。我們今天蒙神的憐憫和祂的眷顧,就要在這梯子上一步一步的往上去。今天所有基督徒的經歷,不是別的,就是藉著各種的環境,經歷基督的豐富、經歷基督的各方面,在祂裡面一步一步的往上爬,直等到基督組織在我們裡面,我們與神完全的聯合。而這一個就是我們的盼望。我們的願望就是要更多的認識基督、更多的經歷基督,叫我們在基督裡面能與父神有完全的聯合。

在梯子上有天使上去下來,這是甚麼意思呢?我們都知道,天使是服役的靈,是服事我們的。他把神帶到我們裡面,也把我們帶到神的裡面。這就是代表屬靈的職事,也代表聖靈的工作。聖靈的工作是活潑的,是上去下來的,是一直作的,直等到我們在基督裡完全與神聯合。

上行經歷的過程

當然,屬靈的事情是活的,不是死的;你不能呆板的規定:與神聯合,一定是十五步,頭一步是甚麼,第二步是甚麼,第三步是甚麼;若不這樣,就不能到神那裡去。

雖然如此,在生命長大的過程中,還是有步驟的。過去有一些屬靈的人,當他們描寫人在神面前經歷的時候,都告訴我們:人與神的聯合,有幾個過程,有幾段步驟。比方賓路易師母在神的面前是個有經歷的人,她告訴我們:一個人追求神的道路,可以分作四步。第一步是重生。人必須重生,如果不重生,就不能進神的國。這是我們生命的開端,認識神的起點。第二步是復興。一個人不但要重生,還要復興。他應當在主的面前有厲害的奉獻、有徹底的對付、有復興的光景。第三步,要經過十字架。十字架要壓在他的身上,變成他的經歷。最後第四步,乃是屬靈的爭戰。一個人有了十字架的經歷,就能在屬靈的爭戰上有他的一分。這是賓路易師母的說法。

蓋恩夫人也是一個認識神的人,當她題到裡面道路的時候,分作三個段落。第一段是神用喜樂來激勵我們,叫我們的生命有長進。第二段是神用剝奪來叫我們的生命長進。第三段是神用純全的愛來吸引我們,叫我們再往上長進。這是蓋恩夫人所說的話。

大體說來,所有追求生命及與神聯合的人,他們根據經歷都同意,人與神聯合可分成三個段落,第一個段落稱為「潔淨層」,一個人雖然得救了,但是不夠潔淨,許多世界的東西都掛在他的身上,所以需要經過潔淨的時期。第二個段落叫作「亮光層」,這是人蒙到光照,特別看見自己的肉體是何等的敗壞,凡是從他裡面出來的,沒有一樣是完全的。他的活動,他的一切都需要受對付。在這一層的裡面,他有亮光、有啟示,明白神的旨意。最後,第三個段落稱為「聯合層」。到了這個時候,人肉體的活動,連肉體的生命,就是己,都在神面前蒙了光照、受了對付,因此他就開始與神聯合,有聯合的生活。

我題這些,就是要讓大家看見,當人起來追求與神聯合的時候,裡頭是有這些過程的。雖然這不是呆板的、不是律法的,乃是活的;不過無論如何,屬靈生活的長大,不是一天的事情,乃是一步一步的,並且總得經過這些過程。

上行之詩的作者,由來與應用

上行之詩有十五篇。我們知道,這十五篇不一定都是大衛所寫的。因為有的說:是大衛上行之詩;有的就沒有說是誰寫的。也有一篇是所羅門上行之詩。但不管是誰寫的,大概總與大衛很有關係。有的詩雖然不是大衛自己寫的,卻是別人應用大衛的經歷來替他寫的。所以這十五篇的詩,我們可以說:乃是大衛的經歷。

為甚麼這些詩,特別稱為「上行之詩」呢?你知道當大衛作了以色列王之後,第一件事就是攻打耶路撒冷,把耶路撒冷打下來,作他的首都。第二件事他就對以色列人說:要把神的約櫃搬來。原來神的約櫃是在基列耶琳的地方,在掃羅的日子,掃羅沒有求問約櫃,但是現在大衛要把約櫃搬來,放在大衛的城裡。他就召集了以色列百姓,到基列耶琳的地方,把約櫃搬過來。他們吹奏各種樂器,大家又唱詩、又跳舞,十分快樂。

但是很不幸,大衛的作法錯了。他照著外邦人的作法,把約櫃放在牛車上,沒有放在祭司的肩上,結果牛失前蹄,約櫃便倒下來,烏撒伸手去扶,就死在約櫃前面。大衛就害怕了,說:約櫃不可以搬到我這裡來,他就把約櫃送到俄別以東的家裡去。

過了三個月,神祝福俄別以東的家,大衛就回心轉意,告訴以色列人說:「我們從前作錯了,現在我們要照著神的方法,把約櫃運來。」所以大衛就叫利未人和祭司都自潔,然後祭司就抬了約櫃,以色列的百姓又在那裡奏樂、唱詩,歡喜快樂,把約櫃抬上來。這裡的「抬上來」,在原文裡面就是「上行」這一個辭。

至於以後這些詩的用法,歷史告訴我們:乃是當以色列的百姓照著舊約的規定,一年三次來到耶路撒冷,在那裡朝見神的時候,他們就唱這些詩。你知道以色列百姓分散在迦南全地,有的甚至住在約但河的東邊,但是每年三次他們從各地各方來到耶路撒冷。耶路撒冷是在山上,所以當他們來的時候,他們就在那裡爬山,一步一步的往上行,直等到他們進了神的殿。當他們這樣上行的時候,他們就唱這些詩,所以這些詩稱為「上行之詩」。

也有人說:上行之詩有另外一個用法。根據以西結書第四十章,先知看見聖殿的異象,從外面進到外院,有七個台階,從外院進到內院,有八個台階;一共有十五個台階。所以有人說:當以色列人進到聖殿裡去,要走這十五個台階的時候,祭司就在那裡唱詩,一個台階一首詩,直到把大家帶到神的面前。

這種的說法,也有他的理由。你記得:列王記上給我們看見,有一個示巴女王聽見所羅門的智慧,就帶著許多的禮物,到耶路撒冷去見所羅門。結果她看見所羅門的智慧、看見所羅門的宮殿、看見所羅門席上所擺設的珍饈美味、看見所羅門的群臣分列而坐,僕人兩旁侍立,以及他們的衣服裝飾,她又看見所羅門上耶和華殿的台階,就詫異得魂不守舍。這裡所題的最後一件東西,就是那個台階。所羅門上耶和華殿的台階,特別摸著示巴女王的心。

我不知道你是怎樣的感覺,但一個人能到神的面前,能上聖殿的台階,用今天的話語來說:能在基督裡與神有完完全全的聯合,這件事實在不是小事,這件事是大事,是驚人的事情!難怪示巴女王看見這個光景,詫異得魂不守舍!

所以,我們今天在神面前應當看見這一件事。一個罪人蒙拯救,罪得赦免,不下地獄,這的確是一件很大的事,是一件很榮耀的事。但是神對我們的愛並不停在這裡,神的愛是那麼大,祂不以這個為滿足,祂還要帶領我們,叫我們上台階,一步一步的上去,直等到我們在基督裡,與我們的神有完全的聯合。請你想一想:這一件事是何等的榮耀!

哦!神對我們的愛,是極大的愛,祂愛到一個地步,要我們與祂完全的聯合。如果不是這樣,神的心就不滿足。所以祂把聖靈差來,在我們裡面上去下來,服事我們、帶領我們,要我們一步一步的在基督裡,進到與神完全聯合的地步。如此說來,我們能坐在這裡一點不追求嗎?我們能坐在這裡自滿自足嗎?絕不能這樣。如果我們不上這個台階,如果我們不上這個梯子,如果我們不上行,那我們真是辜負了神的心,實在是得罪了我們的神!

上行之詩的三個段落

這十五篇的詩,可以分作三個段落,頭五篇是一個段落,次五篇是另一個段落,第三個五篇又是一段落。我們可以姑且這樣的分:頭五首詩,乃是講到潔淨的事情,講到一個屬於神的人,怎樣有潔淨的工作,叫他能脫離世界;不但外面脫離,裡面也脫離,以致作一個分別的人,作一個為神活著的人。換句話說:叫他能常住在基督的裡面。

不錯,哥林多前書第一章告訴我們:「你們得在基督裡,是本乎神。」這乃是神的憐憫、神的恩典,把我們這些人放在基督裡面。感謝讚美主!我們信祂的人是已經在基督裡面了,基督一切的豐富已經屬於我們了。但是主又告訴我們說:「你們要常在我裡面,我也常在你們裡面,這樣,你們就多結果子;因為離了我,你們就不能作甚麼。」所以我們屬靈的道路,第一步乃是潔淨自己,與世界脫離關係,從世界分別出來,叫我們常住在基督的裡面。這就是頭五篇詩所說的。

第二個段落的五篇詩,乃是講到亮光。在那五篇裡面,這一個屬神的人,在神面前多蒙了光照,一面認識自己,看見肉體的活動是何等的無效、何等的虛空;另外一面也看見神的旨意是何等的完全,叫他羨慕神的旨意。

第三個段落是講到與神聯合。在這段落裡,這一個人在神面前成了一個破碎的人,所以從他身上就流露出基督的靈來。從他的身上有謙卑出來、有相愛出來、有屬靈的事奉出來、有見證出來。

要竭力上行

前面我所說的,縱使你都忘記了也不要緊,我只盼望在你裡面有一個感覺,就是神要我們往上去、往上爬,在基督裡面一步一步的長進、一點一點的經歷,好叫我們能達到神的目的。

保羅曾說:「我將萬事當作有損的,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我為祂已經丟棄萬事,看作糞土,為要得著基督。我要認識基督,曉得祂復活的大能,並且曉得和祂一同受苦,效法祂的死;或者我也得以從死裡復活。這不是說:我已經得著了,已經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盼望得著基督耶穌所以得著我的。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穌裡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又說:「我們中間凡是完全人,總要存這樣的心。」所以在保羅的感覺裡,一直到他年老,在監獄裡寫腓立比書的時候,他還是努力的在那裡追求,一直往上行。

保羅在他晚年的時候,尚且有這樣的感覺,何況我們呢!所以我真是仰望我的神,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裡面,給我們這樣的一個心志:要往上行,要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竭力的追求。我們的主就是那個梯子,但願我們在祂裡面一直長進、一直追求、一直上行,直到我們與神有完全的聯合。

巴不得,神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裡面,給我們這樣一個心願。神在那裡呼召我們,像祂在梯子上呼召雅各一樣。祂要我們往上去,要我們脫離地,進入天;要我們脫離世界,進入神裡面;要我們脫離屬地,進入屬天;脫離屬肉體的,進入屬靈的;祂要我們與祂聯合。

弟兄姊妹!你聽見這個呼召了嗎?這個就是天召。希伯來書第三章稱呼「我們同蒙天召的聖潔弟兄」。我們都是同蒙天召的人。天召不是叫我們得救,天召是叫我們與神聯合。親愛的弟兄!你聽見這個呼召了嗎?神在那裡呼召你,要你起來往上走,一步一步的來經歷基督。巴不得你現在就聽見神的呼召,你能對神說:我聽見你的呼召,答應你的呼召,我願意起來,從遠方一步一步的往耶路撒冷去;我願意往上爬,直等到我能在你的殿中,住在你的殿中,在那裡稱頌你的名。

哦!巴不得神兒女們裡面的心能起來,願意上行。巴不得大衛的經歷,愛主之人的經歷,成為你的經歷。我再說:詩篇的話不是道理,詩篇的話是感覺;詩篇的話不是教訓,詩篇的話是經歷。我們願意在這些詩裡頭,摸著他們的感覺,來成為我們的感覺;進入他們的經歷,來成為我們的經歷;好叫我們能與我們的神有完全的聯合。這一個就是神的旨意。願神恩待我們!── 江守道《上行之詩》

 

可拉後裔的詩──前言(陳希曾)

 

可拉後裔的詩

 

為什麼舊約詩篇中,有十二篇標明為“可拉後裔的詩”?聖經不是告訴我們,可拉一黨的人都被活吞到地底去了嗎?那又為什麼有這些詩章的流傳呢?聖靈到底要告訴我們什麼重要的訊息?本書為你解答了這一切的疑難。

原來神要藉著這些詩章,讓我們知道“一個罪人蒙了恩典”,是神的憐憫,留下餘種,證明了神無邊的慈愛和寬容。所以可拉的後裔都成為專門在聖殿中唱詩讚美神的人。

 

   

 

詩篇150篇裡共有十二篇是可拉後裔的詩;其中有十一篇明寫是可拉後裔的詩,只有第43篇中沒有明寫。然而我們如果仔細比較42篇和43篇,這二篇的內容有許多重疊的地方,文路也是連貫、一氣呵成的,因此,我們相信第43篇也是可拉後裔的詩。

詩篇第42:1節:可拉後裔的訓誨詩,交與伶長。神啊,我的心切慕禰,如鹿切慕溪水。這裡有一個題目就是:可拉後裔的訓誨詩訓誨是教導的意思;這裡並特別指明是可拉後裔的詩。這樣的題目在詩篇總共可歸納為十二篇:4243444546474849,等8篇;然後是8485;再來是8788等四篇,總共是十二篇。

確定那些是可拉後裔的詩之後,現在有一個問題:這些詩篇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既然這些都是可拉後裔的詩,我們相信在這十二篇詩裡一定有著一貫的思想;聖靈一定有其特別的意思,把這十二篇詩歸成一類。當我們在神面前閱讀和默想這些詩篇時,相信聖靈一定會給我們很清楚的啟示;一定會藉著這一類詩篇,把一些很重要的信息釋放給我們。

例如從120篇到134篇的十五篇詩,聖經稱之為上行之詩。這是以色列人每年三次從耶利哥城走一條山路上耶路撒冷城過節的時候,他們慢慢地往上行。當他們上行累了、疲倦了,他們就用這些詩歌彼此勉勵。詩篇120篇到134篇就是以色列人走山路上耶路撒冷過節時,一面走一面唱的詩歌,所以就叫做上行之詩。這十五篇上行之詩�E的屬靈意思,就是給我們看見基督徒成長的過程乃是一條上行的道路;當基督徒在走上行道路時經歷了各種過程,最後就來到了神的面前。我們從這裡就可以學到許多很寶貴的屬靈功課。

另外在詩篇165657585960等篇,聖經則稱為是大衛的金詩。這些詩章都是大衛寫的,而且這些詩章都像金子一樣,代表了神的性情。從這些大衛的金詩裡,我們就能看見聖靈在我們身上如何工作,到最後我們能夠有份於神的性情。這就是詩篇裡的大衛的金詩

上行之詩大衛的金詩的例子,我們相信這十二篇可拉後裔的詩中,一定也有著特別的信息要啟示給我們。我們在神面前追求的,就是要進入這十二篇詩的裡面,看看神藉著可拉後裔的詩,給我們什麼樣的屬靈功課與屬靈教訓。此外,這十二篇可拉後裔的詩並不是零零碎碎的,這其中有一條很特別的線;當我們在逐篇細讀的時候也許並不瞭解,但當我們把這十二篇連貫在一起時,就能夠明白了。

當我們在主面前追求的時候,我們要向主說:主啊,求禰把這十二篇詩篇放在我們面前。禰的話已經給我們了,但是禰為什麼把這些篇章放在一起,而且都稱為可拉後裔的詩呢?莫非這裡面有一些很中心的信息,是禰要我們明白的?莫非這裡有一些很重要的功課,是禰要我們學習的?當我們這樣禱告,相信聖靈一定會根據可拉後裔詩裡的信息,很有系統的把神中心的旨意,一點一滴的啟示給我們。

 

第一章  可拉的後裔是誰?

 

在進入這十二篇詩的思想之前,我們應該先瞭解為什麼這些詩篇的題目是可拉後裔的詩;應該先對這些詩篇的背景有一些認識。

 

一、可拉後裔的歷史

誰是可拉的後裔?

以色列人在曠野漂流了四十年:這四十年來,以色列人從埃及經過大而可畏的曠野,最後進入了迦南,一共經歷了四十二個安營的地方,其中一共有十四次試探神。聖經告訴我們,神讓二百萬以色列人經過這個不毛之地、大而可畏的曠野四十年的時間,居然是腳沒有腫,鞋也沒有破的活著,並且第二代的以色列人能夠浩浩蕩蕩的進入迦南,實在顯出是一個神蹟。在這充滿神蹟的四十年中,以色列人經過了許多的事,其中包括當摩西到西乃山在神面前四十天,以色列人在山下造金牛犢得罪神,於是神呼召利未人:凡是與神站在一邊的,都應該拔刀殺了他的弟兄。神便藉著利未人,對付了那些拜偶像的以色列人。

根據神原來的旨意,全部的以色列人都要做祭司,都要做事奉神的人;整個以色列國應該是祭司的國度。現在因為以色列人犯罪、拜偶像了,所以神在這麼多的支派裡揀選了利未支派,然後在利未支派裡揀選了亞倫一家特別來做祭司。現在不再是所有的以色列人都做祭司,而是只有利未人可以事奉神;以色列的十二個支派中,也只有利未支派沒有產業,因為神就是他們的產業。所以利未支派可以說是最尊榮的支派,因為本來是全國上下每個人的事奉責任,每個人的使命,現在特別落到一個支派的身上,這就是我們在舊約中發現的事實。

全會眾個個聖潔

可拉是誰呢?可拉就是利未人中間的一個領袖。我們並不知道可拉當領袖的原因,不過根據聖經,特別是根據民數記的記載,大概可以知道當以色列人在曠野的時候,他們中間約有二百五十個首領,其中包括全以色列族中間的首領,再加上可拉黨和其他的人。根據民數記第十六章的記載,有一天:利未的曾孫,哥轄的孫子,以斯哈的兒子可拉,和流便子孫中以利押的兒子大坍、亞比蘭,與比勒的兒子安,並以色列會中的二百五十個首領,就是有名望選入會中的人,在摩西面前一同起來,聚集攻擊摩西、亞倫說:你們擅自專權,全會眾個個既是聖潔,耶和華也在他們中間,你們為什麼自高超過耶和華的會眾呢?(民16:1-3

在這段聖經裡,利未人中間的一個首領可拉加上以色列中間二百五十個首領,這些都是具有名望選入會中的人,可以說都是以色列人中的精華,以色列人將來的棟樑;他們現在卻有一個不滿的聲音,他們在攻擊摩西和亞倫擅自專權。他們說:全會眾個個既是聖潔;這句話一點也沒錯,因為神說:你們務要聖潔,因為我是聖潔的。所以全會眾個個都是聖潔的。耶和華也在他們中間,你們為什麼自高超過耶和華的會眾呢?原來可拉他們所爭的是:為什麼只有亞倫一家做祭司,而他們都不得做祭司呢?既然耶和華是全以色列人的產業,而且全會眾個個都是聖潔,都是事奉神的人,�D你們為什麼自高,超過耶和華的會眾呢?

耶和華的審判

接著我們看見發生了很大的暴動,神藉著摩西伸出審判的手,而且是很可怕的審判的手,因為摩西說:我行的這一切事,本不是憑我自己心意行的,乃是耶和華打發我行的,必有證據使你們知道。這些人死,若與世人無異,或是他們所遭的,與世人相同,就不是耶和華打發我來的。倘若耶和華創作一件新事,使地開口,把他們和一切屬他們的都吞下去,叫他們活活的墜落陰間,你們就明白這些人是藐視耶和華了。(民16:18-30)從這段經文我們可以知道,神藉著摩西做了一件新事,就是神興起地震把地打開,然後許多人活活的墜落陰間。這是以色列人在曠野裡的一件大事,二百五十位以色列首領因著這一次的大暴動,因著這一次可拉一黨的背叛,神審判的手就臨到他們。

這件事情的經過特別記載在民數記中:摩西剛說完了這一切話,他們腳下的地就開了口,把他們和他們的家眷,並一切屬可拉的人丁、財物都吞下去。這樣,他們和一切屬他們的,都活活的墜落陰間,地口在他們上頭照舊合閉,他們就從會中滅亡。在他們四圍的以色列眾人聽他們呼號,就都逃跑,說:恐怕地也把我們吞下去。又有火從耶和華那裡出來,燒滅了那獻香的二百五十個人。(民16:31-35

這是以色列人歷史裡一個慘案,也是以色列家非常可怕的一個背叛:可拉和可拉一黨的人因受神的審判,地開了,他們被活活的吞到陰間。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瞭解,聖經所說的陰間是在地底下,因為當地打開的時候,他們是活活的墜落到陰間;這正是雅各所說:我就悲悲慘慘的下到陰間;這一次我們看見有一班人是直接的,當地一裂開就下到陰間。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審判:所有可拉和屬可拉一黨的人,他們和他們的家眷,並一切屬可拉的人丁、財物都被吞下地裡去;凡屬可拉的沒有一項留下的,沒有一個可以倖免的,統統都滅亡了。因為這一次的背叛,表面上是背叛亞倫和摩西,事實上乃是代表公然的反抗神、背叛神。

恩典的餘種——唱詩的一班人

因著人的叛逆,這裡發生了極大的審判,使得所有背叛的可拉和他一黨的人,沒有一人可以倖免,沒有一人留下的。但是既然可拉和他的一黨沒有一人可以倖免,為什麼詩篇告訴我們有可拉後裔的詩呢?

聖經中並沒有清楚記載可拉後裔的詩的作者,但是有兩個可能性:第一,可能是可拉後裔寫的:第二,可能是大衛或其他人寫的;但是這些詩篇卻是為著可拉後裔寫的,好讓他們能夠唱這些詩。我們接下來會說明哪一種可能,但是我們首先要弄清楚:既然聖經告訴我們可拉和可拉一黨的人,以及他的家眷和一切人丁、財物都吞下地裡滅亡,怎麼還會有可拉的後裔?他們又怎麼會成為一班唱詩的人?

聖經民數記第26:10-11節,聖靈在這裡又複習了一段話:地便開口吞了他們和可拉,可拉的党類一同死亡;那時火燒滅二百五十個人,他們就作了警戒。然而可拉的眾子沒有死亡。(見民16:31-40)可拉和可拉一黨的人都滅亡了,而且他們作了警戒;但是聖經又告訴我們,可拉的眾子並沒有死亡。(見民26:11)他們明明是屬可拉一黨的人,是可拉的眷屬,他們的遭遇應該是可拉的遭遇,應該一同到地裡滅亡了;我們按理而言是不只看不見他們的蹤影,也應該聽不見他們的歌聲。

聖靈沒有解釋可拉的眾子為什麼沒有死亡,但是我們知道因著神憐憫的緣故,有一個奇跡發生了:神保守了可拉的眾子在這次可怕的慘劇裡沒有死亡,而且存留了下來。這代表什麼?這代表憐憫。並不是因為可拉後裔應該活著,他們原本就應該在那個烈火裡面,地也應該吞滅他們。聖靈沒有解釋為什麼,我們只知道是因著神蹟的緣故,是神留下他們還活著。這些還活著的可拉眾子因為沒有死亡,而能夠生生不息,所留下的後裔就成為可拉後裔的詩作者,或者是那些唱詩的人。

當我們讀到歷代志上有關大衛歷史的部分,大衛的詩篇都是交與伶長。那個時候的伶長有三位,他們可以說就是音樂指揮,是最會唱詩的人。這三位伶長中有一位元叫希幔,根據歷代志上第6章記載,希幔就是可拉的後裔。可拉的兒子沒有死,現在神設立這些可拉後裔在聖殿裡面做專門唱詩的人。從這裡我們可以知道,有許多詩篇都是他們唱的,因此很有可能這十二篇可拉後裔的詩�E是大衛寫的,或是其他人寫的,但是他們寫這十二篇卻是為著這些可拉後裔寫的,而且當詩歌完成之後,又特別交給他們來唱,因為這十二篇詩只有他們能夠唱,而別人不會唱的。

換句話說,這裡有一些詩歌雖然大衛能夠寫出來,但是大衛卻不配唱,因為大衛沒有經歷可拉眾子所經歷的。所以如果有一班人經歷了可拉所經歷的,看見因著神的憐憫,因著十字架的工作,這些該滅亡的人,該下地獄火湖的人竟然能夠存活,這些人就有一些詩歌能唱,那就是可拉後裔的詩

原來只有那些恩典的餘種才能唱這些詩,因此也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會明白可拉後裔的詩。我們若想瞭解這些可拉後裔的詩,是只有當我們看見自己正是那些恩典的餘種,是可拉的後裔,我們瞭解到按著自己的光景早就應該滅亡,但是感謝神,神居然還留我們在地上,為什麼?因為有一些詩歌只有這些可拉後裔會唱,而不是所有的人都會唱。因此雖然神藉著大衛或其他寫詩的人給我們可拉後裔的詩,但是真正能把詩的感覺唱出來,真正能唱出這些詩歌深處的人,就是可拉後裔這班人。

當然還有一個可能,就是可拉後裔的詩根本就是可拉後裔寫的,而我個人也比較傾向如此。為什麼?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證明是在詩篇84:10節:在禰的院宇住一日,勝似在別處住千日。寧可在我神殿中看門,不願住在惡人的帳棚裡。誰是在殿中看門的呢?在歷代志上第9:19節記載,可拉的後裔正是在殿中看門的人;所以從內容來看,可以傾向這些詩篇就是可拉後裔寫的。然而即使我們不能夠斷定是可拉後裔,或者是其他人為他們寫這十二篇詩,但是有一件事是肯定的:誰是可拉的後裔,誰就能唱這些詩;誰就能把這些詩唱在神的面前。

 

二、由可拉的背叛看人類的背叛

人類的歷史上有一次最大的背叛,那就是我們的先祖亞當背叛了神,罪便藉著亞當進入了這個世界,使我們與神有了很大的隔絕,有了距離;而且因著這個罪,全人類就落在神的震怒之下。照著本相,我們都是可拉的後裔,都是可拉一黨的人,我們的結局乃是滅亡。但是感謝主,當神忿怒的杖要落在我們身上的時候,我們的主親自掛在十字架上,所有的忿怒即落在神的兒子耶穌基督身上。我們是可拉的眾子卻沒有滅亡仍舊活著,為什麼?因為我們的主為我們死了,祂在十字架上為我們成功了救贖,所以我們可以不必再死。可拉的後裔活著是一個謎,我們活著卻不是謎,因為十字架乃是那個答案。

十字架解決滅亡的審判

當我們讀可拉後裔的詩時才曉得,我們這些人也都是可拉的後裔,都是可拉的眾子,都是可拉一黨,都是應該滅亡的一班人。但是感謝主,因著我們的主在十字架上為我們所成功的救贖,我們不必滅亡了。所以誰能唱這十二首詩篇呢?乃是我們這些蒙十字架拯救,相信主耶穌為我們成功救贖,完成救恩的人。感謝主,現在有幾首詩能從我們口中唱出來,就是詩篇裡面可拉後裔的詩。因此這十二篇的詩有一個很重要的題目,這個題目乃是給我們看見十字架:十字架就是解開可拉後裔沒有滅亡的原因。只有蒙十字架救贖的人才能看見,是十字架的工作能使人活著,而且不只活著,每一個人都應該做一個唱詩的人,都應該是一個事奉神的人。在亞當那一次的背叛裡,我們早應該滅亡了,然而我們今天卻可以不必滅亡,是因為神要我們每一個人都做可拉的後裔,要使這些可拉後裔的詩成為我們的詩篇,使十字架的經歷成為我們的經歷。十字架的經歷怎麼解開可拉後裔的謎,也將怎麼解開這十二首詩篇的謎;十字架乃是那把鑰匙,為我們解開所有的謎。

在這十二首可拉後裔的詩裡,寫詩的人說:但如今禰丟棄了我們,使我們受辱,不和我們的軍兵同去。”“禰賣了禰的子民,也不賺利;所得的價值,並不加添禰的資財。寫詩的人剛開始不明白,似乎神離他們很遠。但是在詩歌末了的時候,我們可以找到這個謎的答案:原來這就是十字架的奧秘。這十二篇詩的內容實在給我們看見一個一貫的信息,就是十字架的信息,就是十字架的內容。我們應看見我們所蒙的恩典是何等的大,因為在人類那次大背叛裡,照著定意,每個人都應該落在神的震怒之下,都應該滅亡。但是我們這些信祂的人卻能夠不至滅亡,反得永生;我們能逃過這麼大的劫難還能活著。這如何解釋?感謝主,神藉著可拉後裔的詩,把十字架的信息傳遞給我們。這十二篇詩實在是非常寶貴的。

從苦難中唱出美詩

在美國有一班人最會唱詩,那就是美國的黑人;他們之中有很多是基督徒。難道黑人的音樂細胞特別好,所以最會唱詩?我想不一定。但我相信其中有一個原因,是因為那個民族乃是一個受苦的民族。這班人受的苦難最多也最深,所以他們能唱得有血有淚,能把他們苦難的經歷唱出來,而不只是無病呻吟。因此,這十二篇可拉後裔的詩篇不管是為可拉後裔寫的,或是可拉後裔自己寫的,都只有他們能以歌唱。我們如今也成為可拉的後裔,在一次可怕的浩劫中居然沒有死,就是因為我們的主在各各他已經為我們接受了審判。我們蒙了這麼大的恩典,怎麼能不明白可拉後裔的詩呢?

另一方面,可拉這名字在原文中有兩個意思:一個意思是隱藏被吞下去;另一個意思則是光禿。可拉和可拉一黨的人是被吞到地裡面去,所以這個字跟有關係。這些人的經歷常常是被侵吞的經歷,這代表十字架工作的一面。另一個意思是光禿可拉之子在希伯來原文即可以翻譯成光禿之子光禿的意思如同樹木的葉子、枝子都沒有了,只剩下光禿禿的樹幹,這就是指著神把這些人都剝奪了。他們本來應該滅亡,但是他們卻成為神手中的光禿之子,神要在他們身上做剝奪的工作。為什麼神要把他們變成光禿?為什麼神要把他們帶到盡頭?為什麼神要把他們剝奪淨盡?沒有別的原因,只有一個積極的目的。這個積極的目的和積極的信息,就在可拉後裔的詩篇裡一篇一篇的表達出來。

 

後記  可拉慘案的警戒

 

可拉慘案的發生地點

以色列人在曠野漂流了四十年,其中經歷了四十二站。聖經並沒有明確記載可拉背叛的慘案是在那一站時發生,但是有幾個地點可能:有一說法是以色列人開始漂流時的第十五站臨門帕烈,這地方又叫做石榴的裂縫。可拉一黨背叛的時候一定曾發生很大的地震,然後地有了裂縫、開了口,似乎暗示我們這個慘案是發生在那個時候。聖經每次講到石榴都是講到生命,現在這個生命有個裂縫,有個缺口,這是在以色列人剛開始漂流的時候。也有人認為是在第二十站哈拉大,是恐怖之地的意思。就著聖靈所啟示,當以色列漂流曠野時最恐怖的一幅圖書,應該就是可拉一党背叛時所發生的。但是也有人認為可能是很後面第二階段的最後,第二十八站的曷哈及甲,就是裂隙之丘的意思。

雖然有這些可能,但是我們仍舊沒有辦法確定慘案是在什麼地方發生的。但可以確定的是這個慘案一定是發生在他們漂流時,也就是第二階段——新舊交替的特點表明出來:外面的人一天毀壞一天,裡面的人卻一天新似一天;一面給我們看見體貼肉體的是死,一面給我們看見體貼聖靈的是生命平安。我們怎麼從這個慘案裡讀出這個教訓的?

肉體當家的表現:漂流、迷失

以色列人漂流的第二階段,就是肉體最頻繁的階段。什麼時候肉體一頻繁,肉體一當家,我們屬靈生活的表現就是流蕩、漂流、迷失的表現,就是迷失在自己的肉體裡。肉體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壞的一面使我們發脾氣,使我們發怒;好的一面則是像保羅一樣,憑著肉體來敬拜,憑著肉體、熱心來事奉神。肉體當家的時候一定有一個表現,這個表現就像可拉一黨所表現的一樣。可拉和二百五十個首領起來責問摩西和亞倫:你們擅自專權,全會眾個個既是聖潔,耶和華也在他們中間,你們為什麼自高超過耶和華的會眾呢

他們說的一點都沒有錯。就著地位而言,以色列人的確是一班被神分別出來的人,他們每一個人都是聖的。但是以色列人的聖潔是指著他們的地位,而不是指著他們的經歷,所以以色列人有地位而沒有生活,只有我們基督徒才有地位也有生活。可拉一黨所說的就著道理一點也沒錯,所以後來可拉和流便子孫中的大坍、亞比蘭,與比勒的兒子安,並以色列會中的二百五十個首領開始了很嚴重的背叛行為。我們看可拉的家譜可以知道,其實有一些原因、有一些情結早就在那裡,這個病菌早就在可拉的心裡,只是在屬靈光景好的時候能夠勝過,但什麼時候軟弱、失敗了,覺得自己的前途沒有希望了,等到這些情結發酵的時候就會表現出來。

神對於這些老一輩的以色列人說:他們斷不能進入我的安息。這些人漂流有什麼目的?曠野中的每一站好像都是他們的墳墓,他們會倒斃在曠野,只有新的一代能一站一站的被帶到迦南地去。就著肉體根本沒有進一步,這個世界根本就是一個墳墓,我們每學一個功課就早結束一次。我們能有進步,乃是我們每一次都願意讓聖靈來掌權。可拉的背叛其實也是一個全民的背叛,從可拉到流便的子孫,到二百五十個首領,接著一直到全民的背叛,成為全民的暴動。這個情結一開始是可拉挑起來的,而且挑起到一個地步是全民一同起來背叛,可見這個情結在每一個人裡面發酵、再發酵,最後就有了很大的背叛。

權柄是從神來的,權柄是和神分不開的;許多時候我們反對權柄,嚴格說來是反對神。以色列人在曠野中學了一個很慘痛的功課,這個功課也必須成為我們的警戒。在我們的肉體裡面有很多的情結,當我們屬靈光景好的時候,這些情結就好像病菌一樣被壓下來,但等到情結發酵的時候,就變成一個很大的背叛。可拉的背叛叫二百五十個首領,包括他們的人丁財物都活活的下到陰間,然後瘟疫發作,結果死了一萬四千七百人,這實在是個很慘痛的功課。

罪剝奪了人祭司的職份

就著歷史、真理而言,以色列全會眾都應該是祭司,這是一個祭司的國度。尤其就著預表,主耶穌的寶血買贖多少人,就有多少的祭司——每一個神的兒女都是祭司,所以根本不應該有任何人在這些人的上面,沒有一個人可以專權。可拉提出的口號是完全正確,完全符合真理和預表,而且完全是神的旨意。可拉的話是對的,口號是對的,可是這個人不對。

以色列人因為拜了金牛犢,在神面前失敗了,所以本來全會眾都有權利可以事奉神,現在神的旨意改變了,只有一個利未支派有這個權利可以事奉神。是什麼剝奪了全會眾的權利?是罪剝奪了他們的權利。因為以色列人落在罪惡裡,罪使他們失去了資格,所以現在全會眾都不能再盡祭司的職份。當全體以色列人軟弱的時候,只有利未這一個支派的人站在神的這一邊為罪定罪,神就把事奉的責任、見證的責任放在他們的肩膀上。但是可拉忘記了這一段故事,忘記了他們犯罪的歷史。

我們也都是犯罪、墮落過的人,所以在我們裡面會有許多的情結,包括地方情結、男女情結等,這些不用通過理性就是一種很自然的反應,撒但也會利用各種的不和諧來產生對立。這些情結一旦被挑起來發酵了,解決的方式也一定是按著肉體的方式,按著墮落的性子往前去。這些以色列人在平常光景好的時候,神的榮耀彰顯的時候,他們都會記得自己是失敗、墮落過,都拜過偶像得罪神,所以神揀選一個支派來事奉他們都沒有話說。但是等到開始漂流、沒有目標了,他們的肉體一發酵,很多情結就開始變得嚴重了。另一方面,可拉又找到一個很理想的包裝,很好的說詞:全會眾個個既是聖潔,耶和華也在他們中間,你們為什麼自高超過耶和華的會眾呢?

這個感覺從可拉開始演變在流便身上,神的仇敵就慢慢的利用這個肉體,像滾雪球一樣造成一個大運動,結果就變成一個大的背叛。表面上是背叛亞倫,嚴格說來則是背叛了神的旨意,不滿意神的安排,因為是神設立亞倫一家做祭司,只有這一家可以燒香的。很多時候我們的背叛是背叛神的旨意,不滿意神的安排。就像聖經所說的:妻子當順服丈夫,丈夫要愛妻子;丈夫是妻子的頭,如同基督是教會的頭。這是神的安排,而且神的安排是有原因的。當我們屬靈光景好的時候,我們可以服在這個安排下,但是當我們光景一不好,在過漂流生活的時候,我們就會慢慢的不滿意神的安排。什麼叫做背叛?背叛就是指我們的肉體不滿意神的安排,這個就是可拉黨裡面所發生的。而人類犯罪墮落的第一件事就是背叛,可見這個背叛的本領就在我們的肉體裡面。

新人代替舊人的歷程

可拉後裔所代表的卻不是舊人,而是新人。因神恩典的緣故,他們得以保存而沒有被毀滅,而且神還從可拉的後裔裡帶出其他的祝福,其中一個例子就是撒母耳——撒母耳就是可拉的後裔。撒母耳記上第1:1節:以法蓮山地的拉瑪瑣非,有一個以法蓮人,名叫以利加拿,是蘇弗的玄孫,托戶的曾孫,以利戶的孫子,耶羅罕的兒子。我們從這裡很容易會認為撒母耳是以法蓮支派的人,然而令人納悶的是為什麼他從小可以穿以弗得?當時只有祭司才可以穿以弗得,因此撒母耳應該是屬於利未支派的人。

從歷代志上第6:31-38節的記載,我們可以獲得其中的答案。大衛寫成詩篇之後,是交給聖殿裡一班專門唱詩的人吟唱。這些唱詩的人中間有一位叫做希幔,在這段家譜中記載,希幔是撒母耳的孫子,原來撒母耳就是可拉的後裔,只是他一家人住在以法蓮山地。神存留了可拉的後裔,並從其中出現了撒母耳;倘若沒有撒母耳就沒有大衛。神為了要扭轉那個時代,完成祂的旨意,於是興起了先知撒母耳,而他確實是一位扭轉了當時代的重要人物。撒母耳事奉時只要一想起他的家譜,想起他先祖的背叛,他就深深知道今天不是他能夠站在這裡,一切乃是出於神的恩典,因為當以色列人還在曠野裡漂流的時候,神就已經預備了撒母耳。

可拉的後裔代表著新人,而神就在這一班新人中間造就了撒母耳,也造就了一班會唱詩的人。在這裡,一方面似乎是失去——舊的一代、老的一代躺下去了;但是新的一代卻被神得著,而且站起來了。我們也都是可拉的後裔,我們憑著肉體只會背叛、只會滅亡,我們都應該躺下去。但是感謝主!神的恩典仍為我們存留了可拉的後裔。在這新人代替舊人的歷程中,一面有倒下,一面卻有興起;一面是死亡,一面又是生命。感謝讚美我們的主!

 

 

詩篇中的神聖經歷(卷一)(朱韜樞)

 

第一段 復興的聖徒與神聖的宣告

 

  我們這一次的訓練,主要是看詩篇中的神聖經歷。我願意告訴弟兄姊妹,對詩篇的解釋,給我幫助最多的,還是主的僕人李常受弟兄在一九六年代所講的《詩篇中所啟示並預表的基督與教會》。我個人從這一本書得了很多的幫助。這次訓練的基本啟示也都是從這本書來的。但是,我們不著重在講啟示,我們是著重說到詩篇中的經歷。在詩篇中有許多發表,一些解經家也許覺得不是那麼重要,在我們的感覺裡卻是非常實用。也就是說,這些發表有一些不是出於主的,卻是必須的。好比說,人有脾氣,脾氣絕不會出於主,但是感謝主,人有脾氣。如果人沒有脾氣,他就不是人。同樣的,人有怒氣。神不喜歡人有怒氣,但是人就是有怒氣。就屬靈來說,怒氣就是肉體;就成長的經歷來說,是「怒氣」叫你在主面前成長。詩篇裡有很多經節,一般人也許覺得它不一定有什麼價值,可是我們知道,這都是詩人在跟隨主時所經歷的感覺。。所以我們要領會,這些經節還是有高的價值。

詩篇卷一的分段

  這次訓練我們只說到詩篇的卷一,共四十一篇。請你注意,在每一篇之先,我們都有一個導言。我們可以從整個綱目中看見,這四十一篇到底是怎麼回事。綱目之先,還有一個總論。第一篇是說到復興的聖徒,第二篇是說到神聖的宣告和啟示。當你得著了這個啟示以後,你就會產生下面五步的經歷,也就是第三篇至第七篇所說的。第三篇是「認定神」,第四篇是「認識神的主宰」,第五篇是「認識教會」,第六篇是「認識自己」,第七篇是「認識神的心意」。你有沒有注意,這個時候,蒙恩的聖徒還沒有得著神聖的啟示。是到了第八篇,蒙恩的聖徒成長了,而且長到一個地步,他也說一些話,「耶和華我們的主啊,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我觀看你指頭所造的天,並你所陳設的月亮星宿,便說:人算什麼,你竟顧念他?世人算什麼,你竟眷顧他?……

  他說完以後,神就來說話。你既然說到人,神就來告訴你什麼是人。第九篇到十五篇,就是神來說到人。第九篇是「看見了外邦人」,第十篇是「看見了不以神為神的人」,十一篇是「看見了不以主為大的人」。第九篇是說到沒有得救的人,第十篇是人知道有神,第十一篇是人確定得救了,卻拒絕享受救恩。所以第十二篇有一個總結,就是「看透了世人」。詩人說,「我把人看透了,外邦人也好,不以神為神的人也好,不以主為大的人也好,只要是人就沒有辦法!」

  詩人看透了世人以後,神就說,「你把人看透了,現在來看看你吧!」從第十三篇,人就看見了自己。請你注意,第六篇是認識自己,第十三篇是看見了自己。詩人一看見自己,他就聯於神。詩篇實在非常有味道,所有詩句的描述真是細膩深刻。到了第十四篇,人就看見了神的拯救。人看見了神的拯救,就叫人產生一個生機的渴慕,「主啊,我願意再長!」

  到了第十六篇,是另外一個段,就是見證與基督同活。你有沒有注意,詩人長進得非常好。你從他身上看見基督徒是怎麼活的呢?第一,你經歷神的帶領(十七篇)。第二,你經歷神的運作(十八篇)。第三,你經歷神全備的話(十九篇)。第四,你經歷神聖見證的爭戰與凱旋(二十至二十一篇)。因著爭戰與凱旋,你就有一個非常高的經歷,就是第二十二到二十四篇。

  第二十二至二十四篇是非常有名的三篇詩。這三篇詩,一個是說到聯合於基督的死與復活(二二篇),一個是說到安享神聖的牧養(二三篇),一個是說到與基督同作得勝的見證(二四篇)。詩篇二十三篇,大多的人都不懂,只喜歡唸。一個人一得救,他就唸,「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因為,他需要心理治療。什麼是耶和華,什麼是牧者,什麼是缺乏,跟他都沒有關係,但他這樣背一背,他就能得著心理治療,他還覺得不錯。哦,你要知道,二十三篇是很深的一首詩!二十四篇說到「與基督同作得勝的見證」。哎呀,二十四篇太好了!「眾城門哪,你們要抬起頭來!永久的門戶啊,你們要把頭抬起!那榮耀的王將要進來!」(9)哦,等我們說二十四篇的時候,我們都要預備好,要非常的喜樂!

  第二十四篇之後,又有十一篇來告訴你,怎麼慢慢的把這個見證活出來。所以第二十五至三十篇,就說到「我們的活出」,活在神聖的法則裡(二五篇),活在神的心意裡(二六篇),住在耶和華的殿中(二七篇),住在與神心意的一致裡(二八篇),住在神話語的運作裡(二九篇),歡樂的住在神各面的帶領和工作裡(三十篇)。這個時候,你就開始作見證了。第三十一至四十一篇,乃是說到「神聖見證的工作」。三十一和三十二篇很難分段,是應該分到「我們的活出」還是「神聖見證的工作」,叫我們有很多考量。我們考量到後來,還是把它分到「神聖見證的工作」來,為什麼呢?因為沒有三十一篇「住在十字架更深的工作裡」,你沒有辦法進一步「住在神更深的拯救裡」(三二篇),「歡樂的住在經綸的話裡」(三三篇),「歡樂的住在神的美善裡」(三四篇),以及「經過不合理的境遇」。哦,詩篇真好!,你一高起來,神就打你一棒;你一垮下來,神就拉你一把。你經歷不合理的境遇以後,你就「得著全備的供應」(三六篇)。

  這個時候,你就屬靈了,你就產生了擴大的觀察,同時在教會中,你也就作了長老。因為你作了長老,你就要「經歷神聖的審判」(三八篇),神就要來看看你,你到底是怎麼一個人!神把你審判過以後,你就能說,「我現在成熟了,因為我被神審判過了!」至終,就是活出成熟的一生(三九篇),活出神聖的旨意(四十至四一篇)。哦,真好!我告訴你,你根據這個綱要好好讀一讀詩篇卷一,就已經太豐富了!

總論

  進入綱目之前,我們要來看「總綸」。「詩篇是說到一個在生命裡成長的聖徒健康經歷過程的描述與見證,」換句話說,詩篇裡沒有什麼浪費的話語。詩篇雖然有很多話,叫你覺得非常的窩囊,「我的仇敵何其增多……拯救我的主啊,求你快快幫助我!……」,其實這些話都是很寶貝的。凡是作禮拜的,凡是玩宗教的,凡是日早晨來打發時間的,或者來賣保險的,賣藥的,是絕不可能說「我的仇敵何其增多」,只有說「我的保險賣不出啊」。人要說「我的仇敵何其增多」還得有個先決條件,所以也不能把它看作沒有價值。這些經歷是非常健康的,是非常有價值的。

  這些健康的經歷就產生了各種靈中的感覺,也有了各種的描述。「是從屬人長到屬神,從知識長到生命,從律法長到基督,從舊約長到新約;是從外面的神長到裡面的神,從蒙神祝福長到與神是一,從神的作為長到神的法則,從神的法則長到神的自己;也是從跟隨神長到聯調於神,從個人的追求長到神的見證,從曠野長到美地,從美地長到聖殿,從聖殿長到聖城;也是從宗教的情操長到神聖的所是,從人的感覺長到神聖的啟示,從人的觀念長到屬靈的認知,從律法的跟隨長到救恩的享受,從人的道德是非長到基督浩大的救恩,從人天然的行為長到神生命的運作,從外在的祝福長到屬天內在的豐富,從教訓傳統長出神聖的構成。」

  詩篇不是從屬靈的長到屬神的,詩篇乃是「從屬人的長到屬神的」!詩篇說到什麼?詩篇乃是說到「從人長到神」!詩篇一開始是人,詩篇到後來是神。詩篇的開頭都是人,詩篇的後來都是神,是從屬人長到屬神。詩篇也是「從知識長到生命」。你看詩篇第一篇,說得多好,跟神學院教授說的完全一樣,「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慢人的座位,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畫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你有沒有看見,這些話都是知識。你要從知識長到生命。但是你注意,你不要說,詩篇第一篇不對,不,後來我們會看見,詩篇第一篇是很寶貝的。

  「從律法長到基督,」你看詩篇第一篇,「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但到後來,就不再是律法的問題,是這一個人讓神的所是從他身上活出來的問題。「從舊約長到新約,從外面的神長到裡面的神」。你有沒有注意,我們得救的時候,我們經歷神都是經歷外面的神,「主啊,你保守我吧,你祝福我吧,你給我一個職業吧,你給我一個房子吧,你給我買個車子吧,你給我個兒子吧,或者給我個家吧!主啊,你叫我升遷吧,叫我加薪吧!」我們有很多的禱告,但是,我們這個人只有外面的神,神這樣帶領你,這樣祝福你,這樣滿足你,這樣叫你好像得著幸運的事。哦,不是!詩篇到後來給你看見,不再是神在外面如何祝福你,乃是神在裡面如何的被構成為你!

  「從蒙神祝福長到與神是一,從神的作為長到神的法則,」遇到車禍沒有出事,是神的作為。每一次的意外發生,都是神來提醒你車子要開慢一點,小心一點。你不可以拿沒有出事來誇口。你要注意從神的作為長到神的法則。神做事有神的法則,你若不在這個法則裡,你自然會受到一種的規正,叫你長到神的法則,又叫你從神的法則長到神的自己裡去。

  「從跟隨神長到聯調於神,」我們現在都在跟隨主,如果主憐憫,再過十年,我們很多弟兄姊妹都可以見證,我們是如何聯調於主。「從個人的追求長到神的見證,從曠野長到美地,從美地長到聖殿,從聖殿長到聖城,」換句話說,這是一步步成長的,直到我們長出神的見證來。

  「從宗教的情操長到神聖的所是,」什麼叫宗教的情操?譬如說,詩篇第一篇就是宗教情操裡的事。詩人告訴我們,不這樣……惟怎樣……,然後又說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凡他所做的盡都順利。你看,他夢話說得好不好?愛主的基督徒都知道,凡他所做的,盡都「倒楣」。但是這位詩人在感覺上,「我已經這麼愛主了,難道還會不順利嗎?」這就是宗教的情操。長到後來,他就不再是看順利,也不再是看不順利,乃是看有沒有神了!順利,沒有神,沒有價值。不順利,沒有神,也沒有價值。所以到後來,他是從宗教的情操長到神聖的所是。

  「從人的感覺長到神聖的啟示,」詩篇第一篇,第三篇,一直下去到第七篇,第九篇,有很多發表都是人的感覺。這些人的感覺是必須有的。譬如說,一個基督徒如果說,「感謝主,我得救以後,從來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慢人的座位;我從得救那一天就知道,基督是一切,」我告訴你,他一定是胡言亂語,他不知道他講得是什麼。但事實上,這樣的話是每一個人都會說的。別人問你,賭錢吧?你說,不從惡人的計謀!偷錢吧?不站罪人的道路!我們一同來罵神吧?不坐褻慢人的座位!你一定這樣說的!但是,這並不表示你有神,這只是表示你信了神。慢慢的你看見了,神所給我們的遠比這些更高,神是要我們從人的感覺長到神聖的啟示裡去!

  「從人的觀念長到屬靈的認知,」每個人來跟隨主都有他的觀念,但是到後來,慢慢的主給我們看見,祂不是你觀念中的這樣一位神。「從律法的跟隨長到救恩的享受,」開頭的時候,你說,「我一定要這樣,我一定要那樣,所以我就怎樣,怎樣……」,到末了,你會說,「不,我是享受主所給我的那完美的救恩!」「從人的道德是非長到基督浩大的救恩,從人天然的宗教行為長到神聖生命的運作,」人天然的行為原則上都是墮落的,但是一個基督徒,他會有天然的宗教行為。你要從人宗教的行為長到神聖生命的運作,「從外在的祝福長到屬天內在的豐富,從教訓傳統長出神聖的構成。」最終,乃是神構成在你的身上!弟兄姊妹,詩篇基本上就是這樣一卷書。

靈命四層

  說到成長,我願意再畫這個圈,一圈又一圈的圈。長,不是一條直線上升的;長,乃是一個圈又一個圈的。假如第一個圈的第一段叫作世界,第二個圈的第一段也叫世界,第三個圈的第一段也叫世界。你開頭對付世界的時候,是一個很小的世界。慢慢的,你的對付就深了,而且越來越深。沒有一個基督徒在地上的時候,他可以說,我已經不再需要對付世界了,因我已經完全離開世界了。不!除非你死了,你才能離開世界。你只要活著,你這個人就得不斷的長!所有屬靈基本的功課都是一樣的,只是不斷的再重複,再擴大,到了末了,就是長出神聖的所是了!

  聖徒靈命的成長,是有站口的。李弟兄的一本書《生命的經歷》,有相當部份是根據賓路易師母的著作中有關靈命四層的講法,但是又不完全一樣。譬如說,「對付血氣」,英文裡沒有「血氣」這個字,這個功課是李弟兄加進去的。生命的經歷》,把聖徒在生命裡成長的經歷,分作四層。

  第一層,是「在基督裡」。你一得救,就在基督裡。這個叫作重生層。這時的經歷是和我們在宗教裡的天然是一致的。每一個真正信主的人,得救以後,很自然的,就覺得要好好過一個敬虔奉獻的生活。一個人信主,要受浸那天,他都覺得很嚴肅的。受浸以後,他又覺得「我要好好做禮拜」,這個不需要人教他。人天然的宗教裡,就有這個東西,願意過一個奉獻的生活,也願意脫離罪。很少基督徒會誇耀他的罪。如果基督徒誇耀罪了,那就有點像良心已經喪盡了。一般基督徒犯罪都是躲起來的,只有偶爾早晨起來摸著主了,他才誇耀。然後,他也不愛世界。一個基督徒懂得,我是個基督徒了,很多世界上的事我不能作了。

  第二層,是「住在基督裡」,叫做「復興層」,是指神聖的生命叫我們復甦。這裡的每一句話,都是很有講究的。神聖的生命在你裡面復甦你這個人,叫你有能力享受,並聯於基督和祂的所是、所有和所成,叫我們可以在基督裡成長。這個成長會叫我們對罪和世界有更深的看見。譬如說,在重生層的基督徒會講,「實在說來,我也不犯什麼罪,我就是打打牌,我摸的麻將都很小的,不是真正的賭錢。」還有弟兄講,「我們也喝酒,不過只是過年過節,不是常常喝啦!」為什麼?因為他的感覺不深,但是等他有了一個復興以後,他會對罪和世界有更深的看見。那就不僅是打牌的問題,他是看見牌的問題了。為什麼人要去打牌?因為沒有主。為什麼要打牌?因為貪婪,想贏別人。有人講,「買彩券,我不傷害任何人,我只是把我該奉獻的錢,拿來奉獻給彩票公司就是了。我也沒有佔任何人的便宜。中了彩,我也分給主一些啊!」你有沒有注意,為什麼人要買彩券?因為他不相信聖經的話說,「有衣有食,就當知足。」(提前六8

  人如果在重生層,他打點小牌,喝點老酒,買點彩票,還偷偷的上公共汽車而不買票,也許還覺得很平安。但是人一復興以後,感覺就加深了,無論我做什麼,我盼望我所做的,不要得罪我的神。我們不僅對罪和世界有更深的看見,也叫我們脫離我們的自己,脫離我們的所是,脫離我們的所有,也脫離我們的所誇。

  我們人都喜歡誇自己。有人說,「哎呀,我什麼都不行,從小就不會讀書,但很會逃學。我可以一個月不去上課,天天出去就是看漫畫書。」沒有什麼感覺,還覺得很得勝。「你們誰敢逃學逃一個月?我就敢!」一個人復興以後,因為他和主的關係親近了,他就滿了感覺,所以他對自己的所是,所有和所誇,都不願意再誇口了。

  在復興層裡成長的過程是長時期的。這一次的訓練,只盼望看完卷一,共四十一篇。整卷詩篇一共有一百五十篇,卷一還不到三分之一。這成長所經過一步一步的路徑是多的,是不斷加深的,也是叫你滿了不同的感覺的。一面長,一面我們就會感覺,以前我做這個事是一個感覺,現在我變成另外一個感覺了。再過一段時間,我又有了更深的感覺,這種成長的經歷是豐富的。

  第三層,是「基督住在我們裡面」,就是「十字架層」。這個時候,已經相對成熟了,也能活出神的旨意和目的,而彰顯基督。

  第四層,是「基督長成在我們裡面」,這就是合併。當我們人豐富了,基督也長成在我們裡面了,我們就要過一個屬靈爭戰的生活。這時我們和神是一致的。

  詩篇第一卷,都是描述第二層的經歷。換句話說,雖然我們說他成熟了,但還是在第二層裡面的成熟。但是請我們不要忘記,許多時候我們在第一層裡宗教情操的認識和認定,也在這個時候被暴露出來了。很多你以前覺得非常好的東西,看了詩篇以後你就發覺它們都有問題了。

  詩篇,在舊約時代,是為著神所呼召的選民所寫的;在新約時代,是為著那些願意在神聖生命裡成長的聖徒們所取用的。不要小看這句話,因為詩篇在一般人的感覺都是給人得安慰的。你什麼時候痛苦了,人就勸你讀讀詩篇吧!在有些團體裡,每一個聚會牧師一定要讀一篇詩篇。這可能是他們的規矩。為什麼一定要讀一篇詩篇?因為詩篇安慰人。詩篇寫耶和華怎樣了,仇敵怎樣了,我被追趕又怎樣了,難道神你還不顧我嗎?通通堆起來就感覺:我真是可憐啊!

  但是,從外面看都是人的感覺,從裡面看又是滿了神聖的事。所以一個盼望在基督裡,在神聖的生命裡成長的聖徒,都要好好讀詩篇。詩篇一百五十篇的豐富經歷描繪出一個願意在生命裡成長的人,是從在基督裡,一直長到基督長成在他裡面。

 

 

詩篇中十字架的救恩與經歷(林三鋼)

 

前言

本專題是盼望藉着詩篇,來與大家分享十字架的救恩和十字架的經歷。大家都知道詩篇是舊約中的 精華。許多舊約中的話都給我們教訓,指導和榜樣,最寶貴的是預先將彌賽亞基督敘述得非常清楚。保 羅說:『律法的總結就是基督』(羅十 4)。然而舊約中的話大多是站在客觀的地位上來講述的,惟有詩篇 乃是從主觀的地位來講述,讓我們領悟到極其清晰與親切。

 

這種以主觀地位來講述的詩篇,大概分為二類。一類是基督的靈在詩人心裏,將以後基督到世上來 時的感受發表了出來。例如,詩篇第二十二篇第一節『我的神,我的神,為甚麼離棄我。』明顯是大衞 將基督在十字架上受死的感受,預先敘述了出來,讓我們對基督的認識有很清晰的果效。詩篇中至少有 十六篇稱為彌賽亞詩篇,在新約中直接引用的,多屬於這一類。

 

另一類是基督的靈在詩人心裏,將以後蒙恩的人領受神的帶領,而有的感受發表出來,對我們有親 切的果效。這次我們是從詩篇中來領會十字架的救恩和十字架的經歷,就有這二類講述的方式。

 

十字架的救恩是主耶穌獨自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祂的死解決了我們的罪行所有的罪案,以及我們 的舊人和祂同釘死,以致我們得以脫離罪性的轄制,並且祂從死裏復活,將生命賜給我們,讓我們成為 神的兒女,有分於神榮耀的本性。這些救恩都是主白白賜給我們的,我們只要相信接受就可以了。正如 以弗所書第二章所說的,『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也不是出 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弗二 89) 。

 

然而我們這樣領受了,不一定能將神榮耀的本性實際的活出來。我們所表現的,有時像天使,有時 又像魔鬼,很不穩定。即使有了表現,也僅限於幼稚的一面,很少有老練成熟的;大多只是領受恩典而 喜樂,很少會承擔甚麼託付而為神工作。這種穩定,老練,服事的表現都需要屬靈的生命逐漸成長才能 顯出的。

 

屬靈生命的成長總是先從親近主,享受主愛的澆灌,將自己獻給主,讓主掌權管理開始的。但再進 一步我們會發現,我們最大的難處不是罪惡的敗壞,世界的引誘,甚或魔鬼的打擊,卻是我們的自己! 我們乃是墮落的罪人,本性上都是以自己為中心的。即使愛主願意服事主,也是慣用自己的方法,憑着 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若稍有成就,就沾沾自喜,驕傲的心態油然而生。如果遭到打擊或失敗,就怨天尤 人,或灰心喪志,試想神如何能更多使用我們呢?

 

為了這個緣故,在神善意的安排中,神要我們經歷十字架的死,進而經歷十字架的復活。這些經歷 都是需要我們追求才獲得的,並非像十字架的救恩那樣,是神白白賜給我們的。

 

感謝神,在舊約時代,就有人蒙到神的眷顧,在這些經歷中有確實又豐富的領受。特別是大衞,神 多年深切又嚴厲的帶領他。他將自己所感受的藉着詩篇表達了出來,都是主觀性的敘述,但其中仍包含 着許多客觀性的真理。

 

這一次專題,我原先盼望與大家分享有關十字架經歷的一些詩篇,但是顧到有些弟兄姊妹需要,對 主耶穌在十字架所成就的,需要一種完整的認識與了解,所以先講十字架的救恩,再講十字架的經歷。

 

主耶穌在十字架釘死和埋葬所成就的救恩,主要有二個目的,第一個是除去我們犯罪的行為所產生 的罪案;因祂承擔了我們該有的懲罰,讓我們的罪行得到赦免,不再定罪,這是祂「替死」的工作。我 們選讀二篇詩篇:第三十二篇和二十二篇。

 

第二個目的,是為應付我們會犯罪的這個「罪人」。我們所以會犯罪,乃因當初撒但引誘夏娃亞當 違背神的命令,撒但就將「罪」放在人的裏面,我們一般稱為「罪性」,我們也就成為「罪人」。使徒保 羅說得很清楚:『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因一人的悖逆,眾人成為罪人……』(羅五 1219)。這個嚴 重的問題不是主耶穌承受神律法的懲罰所能解決的。祂必須與我們聯合,在十字架上與我們「同死」,才 除去這罪性的難處。我們選讀詩篇第五十一篇來闡明。

 

關於十字架的經歷,其中可分為二類,第一類是顯出神的大能,第二類是顯出神的榮美。前者我們 選讀詩篇第五十九篇,三十四篇,五十七篇,五十四篇,一四二篇共五篇,後者選讀詩篇第五十六篇, 五十二篇,六十三篇共三篇。

―― 林三綱《詩篇中十字架的救恩與經歷》

 

 

從詩篇中的標題看大衛(蔡忠梅)

 

詩篇共一百五十篇,它是輯錄了好幾位元作者的作品集其中大衛是作品最多的一位元作者。盼從這些作品中,試著眼研究作者大衛這位君王,並期盼從中看他如何認識他所依賴敬畏的耶和華神也期待從作品中的標題,了然並分析大衛一生的種種本文從後者探討,但願能更認識大衛這位元主的好朋友好僕人好兒女

大衛撰述的詩篇前幾乎都有一個標題它們注明了該詩篇的內容特色一一如逃難受逼迫藏躲等,採用的調名使用的樂器等等

大衛的詩篇若含十篇七十一篇(因這兩篇無標題,而內文又可延續前篇,故有解經者以為此二篇應與前篇相關,是延續性的篇幅,則共有七十五篇一一全卷一百五十篇的一半一一是其傑作,他真是允文允武的文武全才,可稱是曠世奇葩

他所作的作品標題,可分類如下:「大衛的詩交與伶長」共十六篇若加上三十九篇有伶長名字的,則有十七篇;「大衛的詩」共十七篇;「大衛的詩交與伶長,調用……共十一篇「大衛的詩交與伶長,用……樂器」有六篇;調與用何器樂一起出現的也有一篇:「大衛的上行之詩」有四篇;「大衛的詩歌訓晦詩」各兩篇;「大衛的祈禱紀念詩」各三篇;「大衛的金詩讚美詩」各一篇;其他在標題中多加一些有關大衛情境註解的經文共九篇綜合分析於下:

千錘百煉的一生

大衛的一生被豐富的記錄著,聖經有限的篇幅裡,有關他的記述經文占了很多的篇幅,一般而言,聖經人物中篇幅占愈多者,往往其影響力或在當代的重要性警惕作用等,自然相對的增多如亞當挪亞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約瑟、摩西、撒母耳、掃羅、大衛、所羅門。……。

大衛的一生中所經過的錘煉,實在不勝枚舉,也就是因為這些過程,才造就了一位歷史人物一一使神得榮耀(雖然他也曾犯過錯,但在他認錯的過程中,仍看見他所崇尊的神的榮耀大大彰顯)、使百姓得安寧富裕使他和全家得眷佑他所受到的錘煉內容,從各篇的標題中發現,至少有下列各項:

1.逃避兒子押沙龍時(第三篇)

2.指著便雅憫人古實的話(第七篇)

3.當耶和華救他脫離一切仇敵和掃羅之手的日子(第十八篇

4.在亞比米勒面前裝瘋,被他趕出去(第卅四篇)。

5.與拔示巴同室,先知拿單來見他(第五十一篇)。

6.以東人多益來告訴掃羅說,大衛到了亞希米勒家第五十二篇)。

7.西弗人來對掃羅說,大衛豈不是在我們那裡藏身嗎?(第五十四篇

8.非利士人在迦特拿住大衛(第五十六篇)。

9.逃避掃羅,藏在洞裡(第五十七篇)。

10.掃羅打發人窺探大衛的房屋,要殺他第五十九篇)。

11.與兩河間的亞蘭並瑣巴的亞蘭爭戰的時候,約押轉回,在鹽穀攻擊以東,殺了一萬二千人第六十篇)。

12.在猶大曠野的時候(第六十三篇)。

13.在洞裡作的訓誨詩,乃是祈禱(第一百四十二篇)

綜合上述各篇,可見大衛受了夠多的磨練,而這些加諸在身上的磨練,常是令人刻骨銘心的如他被自己親生的兒子篡位,而追殺他的種種行徑,使生養他的父親雖亟欲保全原諒,但最終卻不可得,而被將領所殺,使大衛終其一生仍耿耿於懷,甚且感傷而有內疚之感!他貴為天子,對忤逆子的行為,雖欲保全寬赦,但仍難力挽而成為扼腕,實在痛心不已!

面對他真誠服事的國君掃羅,視大衛如芒刺在背,多次欲除之而後快,幾至於隨時隨地均思量置他於死地,而對如此之王,大衛只能選擇逃躲一途能一生奉侍名君為君肝腦塗地亦在所不惜者幾希?掃羅忌才妒人,以至失去江山 失去可綿延不輟的王室福份,實令人歎息感歎!神在大衛逃中,仍不斷磨練他,以至他被儲訓為「將將之才」(如領導過去一群常惹事生非的難帶之跟隨者)、「仰靠神者(凡事求問神)、「愛神愛人」的優秀的君王和學習為王之道;也訓練他真誠奉行遵守神的律法,包括敬重神所膏立的掃羅王(即或他一直的追殺他;他更被訓練為易處任何形式的環境一不論是曠野山洞等;最後,他在被人一再出賣洩密的躲藏之所)時,他都學會全心依靠主靠主得勝

豐富識神的一生:

從大衛所寫的七十餘篇詩篇標題中,也讓人對神的榮耀絕對威嚴全知全能的偉大,獻上真誠的敬仰

大衛的詩」、「大衛的詩,交與伶長」、「大衛的詩,交與伶長,調用……等的詩篇中,我們看見了許許多多的有關神的奧秘和屬性的精彩內容如:

詩篇一三九篇中整篇論「神是無所不知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無限恩慈」的神,人無從隱瞞神逃避神,人是神親自「編織」而成的

神也是用大能創造宇宙萬物用祂的話完美護理祂所造的一切的神,在詩篇十九篇中他說:「諸天述說神的榮耀穹蒼傳揚祂的作為」;他說「神的話比蜜甘甜,且比蜂房下滴的蜜甘甜」。

在十八篇12節中,他反映了被神自仇敵和掃羅手上拯救的心聲他說:「耶和華我的力量啊,我愛禰耶和華是我的岩石我的山寨我的救主我的神我的磐石我所投靠的,祂是我的盾牌是拯救我的角,是我的高臺。

大衛是對「耶和華」神的耶和華此名,瞭解認識非常透澈的人。若要問「耶和華」此名字的意義為何,眾人都知道:它是真神名字字母下的母音用「主人」此字的母音帶入,名字本身是真神的名字,是以色列人嚴守十誡「不可妄稱耶和華神的名」下的聰明應對:念出的聲音套用「主人」的拼音,以至望名生畏,又讀名親切。因為神就是喜歡與人親近住在人中的神,所以,人如何稱祂,對人是戒慎戒懼,神就想出此名作為與人論交的名字。人每稱祂時,不僅滿有敬畏尊重之感,更有親切熟稔的美境大衛就是對神體會至深的一位神的好僕人,好朋友,好兒女

貴人相助的人生:

大衛這一生單從各標題的記錄中,就知道:他的一生是源自於多方面的製作才成的所以,不論是上至先知撒母耳迦得拿單;祭司挪伯一家;君王掃羅及其子女亞吉等,無論對大衛的好或壞,都有正面的實質的熬煉裝備之處至於下至家人中的父親兄長他平日的牧羊歷練等等,亦都是他被裝備的機會尤其是那些投靠他的社會容不下的搗亂份子,後來成為他的死黨死士等,更是使他被造就為「將將之才」不可少的磨練功夫

所以,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勞其筋骨,苦其心志,困乏其身,餓其體膚……等的自古明訓,差可比擬於大衛身上

大衛這一生是精彩的一生,是神留存給後人效法鑒戒的榜樣。(列王若要被論定為好王,一定少不了這句話:「他效法他祖大衛的……」),我們的信仰成熟老練與否,大衛也可銅鏡,使人不只正衣冠,更能明是非」。

任何屬靈的人,沒有不經歷像熬煉銀子一樣的熬煉,經過此過程才能成為人上人。「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羞恥……」、「神阿,你曾試驗我們熬煉我們,如熬煉銀子一樣你使我們進入網羅,把重擔放在我們的身上;你使人坐車軋我們的頭,我們經過水火,你卻使我們到豐富之地。」

――蔡忠梅《詩篇小引》

 

 

希伯來詩歌的特色(雷小龍)

 

第二課:希伯來詩歌的特色

 

() 感情豐富

 

                23「我」,投入感;詩6由祈禱開始 (1)、轉向仇敵 (8)、再次祈禱 (10)。咒詛詩,詩109

 

() 生動描寫

 

                明喻,詩1:3

                暗喻,詩84:11

                擬人法,詩51:4, 63:7, 35:10, 85:13

                代替,詩22:3, 77:9, 80:2, 68:31

                Merism,詩139:2-3, 8

                誇張,詩6:6, 46:2

 

() 平衡體

 

             同義:20:3, 114:3-6

                反義:箴10:1

                進展:詩2:6, 119:9, 118:8-9

                字母詩:詩9, 10, 25, 34, 37, 111, 119, 145

                (參心靈的迴響,第七章)

 

功課:分析註三十一篇的修辭技巧及平衡體的運用

 

 

研讀詩篇的基本方法(雷小龍)

 

第三課:研讀詩篇的基本方法

 

I.                    讚美詩的格式

A.      引言:要請人來讚美(a call)

B.       主題:為何要讚美(the cause)

C.       結束:常常會重覆引言

II.                 重點

A.      引言

a)      要請其它人來讚美

b)      要請自己來讚美(103)

c)      自己有一個意向要讚美神(8,145)

d)      簡單肯定的語句(19),這比較少出現

B.       主題

a)      多描述為何要讚美神,會稱神為耶和華

b)      用第三身來描寫(即祂怎樣......怎樣,很少用你,學者稱為禮貌的第三身)

c)      內容有兩方面

i)                        神曾做甚麼-創造、救贖

ii)                      神的屬性(祂是誰-who he is, what he is

C.       總結

a)      你們要讚美耶和華

b)      重覆引言(稍作加減)

c)      用禱告作結束

d)      用祝福作結束

e)      沒有結束

f)       混合

III.               例子

A.      PS117                     PS100
1
2

2


B.       PS150                     PS147
1
2
3-6

C.       PS8                         PS135
1

1
下-2
3
4-8
9

D.      PS113                     PS33
1-3
4-9

9


IV.              讚美詩的作用

A.      承認祂是神

B.       是神最希望祂子民去做的東西

V.                 如何讚美

A.      多一些默想上帝的作為

B.       多一些看人物傳記,多一些唱詩

C.       多想神對自己的愛

VI.              祈禱詩的格式

A.      開埸白-呼叫耶和啊/神

B.       描寫自己的痛苦

C.       表明對神的信靠

D.      為一些事禱告

E.       神為何要聽我的禱告

F.        結束

VII.            重點

A.      開場白

a)      通常有「啊」這個字

b)      像一度門打開一個接觸點

c)      多數是耶和華啊,只有幾次是神啊,因為耶和華啊是神與選民的關係

d)      不會有太多對耶和華的描述,這與埃及和巴比倫不同

e)      叫耶和華啊,因名字是有力量,神會聽禱告(124:8)

B.       描寫自己的痛苦

a)      三個層面

i)                        神加上

ii)                      自己受苦

iii)                    敵人所加

b)      三種痛苦

i)                       

ii)                      死亡

iii)                    敵人的幸災禍、趁火打劫、誣告詩人

c)      目的

i)                        博同情

ii)                      讓自己舒服一些

C.       表明信靠神

a)      是禱告的基礎,也是轉捩點,但不常出現

D.      為一些事禱告(佔很少篇幅)

a)      理下我、睬下我

b)      請神採取行動-non-specific

E.       神為何要聽我禱告

a)      神的屬性-慈愛及信實

b)      我不能死,因為敵人會笑你

c)      是無辜

d)      認罪、用悔意作為聽禱告的基礎

e)      詩人的無助

f)       神是祂唯一信籟

g)      神曾對我幫助,請今日也幫我

F.        結束

a)      許願

b)      再一次認定神的信靠

c)      稱頌神(較多出現)

VIII.         例子

a)      PS 13                    PS102
  1
                       1-2
  1
-2                    3-11
  3                            12-23
  4-5                         24
  6                            25
                      28

b)      PS6                       PS22
  1-3
  4

  4
-5
  6-7
  8-10

c)      PS90                     PS71

IX.              禱告詩的作用

A.      自我輔導

a)      訴苦

b)      陳列自己的苦況(每一項)

c)      信靠神,與神討價還價

d)      說要神怎樣幫自己,面對灰心

e)      相信神已聽了,學去接受痛苦

X.                 感恩詩格式

A.      引言:我要稱謝神

B.       回應:

a)      當時受了甚麼痛苦

b)      事情的經過

c)      昔日是怎樣禱告

d)      神如何聽了禱告,並施行拯救

C.       向旁邊的人講一些勸勉的話

 

D.      結束

XI.              例子

A.      PS30                       PS116

B.       PS18                       PS107

XII.            感恩詩的作用

A.      提醒我們作為神子民要多去讚美神

B.       提醒我們不去感恩是可憎的

C.       感恩是屬靈的最高層面(PS16)

 

附頁:

 

 

詩篇中的基督與教會(作者不詳)

 

第一篇 介言

讀經:約五3940,路二四44,詩二67,二六8,二七4,四六4,四八2,七二8

5:39  你們查考聖經,因你們以為其中有永遠的生命,為我作見證的就是這經。

5:40  然而你們不肯到我這裡來得生命。

24:44      耶穌對他們說,這就是我從前還與你們同在的時候,對你們所說的話:摩西的律法、申言者的書、和詩篇上所記關於我的一切事,都必須應驗。

2:6    說:我已經立我的君在錫安─我的聖山上了。

2:7    受膏者說:我要傳聖旨。耶和華曾對我說: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

26:8  耶和華阿,我喜愛你所住的殿和你顯榮耀的居所。

27:4  有一件事,我曾求耶和華,我仍要尋求:就是一生一世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瞻仰他的榮美,在他的殿裡求問。

46:4  有一道河,這河的分噏使神的城歡喜;這城就是至高者居住的聖所。

48:2  錫安山─大君王的城,在北面居高華美,為全地所喜悅。

72:8  他要執掌權柄,從這海直到那海,從大河直到地極。

壹 聖經主要的路線乃是神經綸中關於基督與教會的中心線 - 提前一4,弗五32

提前1:4  也不可注意虛構無稽之事,和無窮的家譜;這等事只引起辯論,對於神在信仰裡的經綸並無助益。

5:32    這是極大的奧祕,但我是指著基督與教會說的。

一 神已經命定基督為神經綸的中心與普及,以成就祂的喜悅 - 弗三811,一911

3:8      這恩典賜給了我這比眾聖徒中最小者還小的,叫我將基督那追測不盡的豐富,當作福音傳給外邦人,

3:9      並將那歷世歷代隱藏在創造萬有之神裡的奧祕有何等的經綸,向眾人照明,

3:10    為要藉著教會,使諸天界裡執政的、掌權的,現今得知神萬般的智慧,

3:11    這是照著祂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所立的永遠定旨;

1:9      照著祂的喜悅,使我們知道祂意願的奧祕;這喜悅是祂在自己裡面豫先定下的,

1:10    為著時期滿足時的經綸,要將萬有,無論是在諸天之上的,或是在地上的,都在基督裡歸一於一個元首之下;

1:11    我們既在祂裡面,照著那位按祂意願所決議的,行作萬事者的定旨,蒙了豫定,也就在祂裡面成了所選定的基業,

二 教會是基督的身體,基督的配偶,基督的完滿,作神在地上的居所,由帳幕和殿所豫表,這兩者都被視為神的家-弗一2223,出二五89,書十八1,撒上一3,王上六1,詩五7

1:22    將萬有服在祂的腳下,並使祂向著教會作萬有的頭;

1:23    教會是祂的身體,是那在萬有中充滿萬有者的豐滿。

25:8    又當為我造聖所,使我可以住在他們中間。

25:9    製造帳幕和其中的一切器具都要照我所指示你的樣式。

18:1    以色列的全會眾都聚集在示羅,把會幕設立在那裡,那地已經被他們制伏了。

撒上1:3  這人每年從本城上到示羅,敬拜祭祀萬軍之耶和華;在那裡有以利的兩個兒子何弗尼、非尼哈當耶和華的祭司。

王上6:1  以色列人出埃及地後四百八十年,所羅門作以色列王第四年西弗月,就是二月,開工建造耶和華的殿。

5:7      至於我,我必憑你豐盛的慈愛進入你的居所;我必存敬畏你的心向你的聖殿下拜。

貳 聖經是按照兩棵樹-生命樹和善惡知識樹-寫成的 - 創二9

2:9      耶和華神使各樣的樹從地裡長出來,可以悅人的眼目,其上的果子好作食物。園子當中又有生命樹和分別善惡的樹。

一 全部神聖的啟示乃是這兩棵樹之觀念的發展。

二 兩棵樹是兩個源頭,連同兩條線、兩個原則、兩種結局。

三 聖經說明生命樹並教導生命樹 - 啟二二2

22:2    在河這邊與那邊有生命樹,生產十二樣果子,每月都結出果子,樹上的葉子乃為醫治萬民。

參 聖經既是為主作見證,就不該與主分開;因此,『查考聖經』應當與『到我這裏來』並行 - 約五3940

5:39    你們查考聖經,因你們以為其中有永遠的生命,為我作見證的就是這經。

5:40    然而你們不肯到我這裡來得生命。

肆 摩西的律法、申言者的書和詩篇,乃是舊約的三個主要部分;因此主在路加二十四章四十四節的話揭示,全部舊約都啟示祂,祂是舊約的中心和內容。

24:44  耶穌對他們說,這就是我從前還與你們同在的時候,對你們所說的話:摩西的律法、申言者的書、和詩篇上所記關於我的一切事,都必須應驗。

伍 詩篇是藉著敬虔之人表達情緒、感覺、感想和經歷而有的神聖啟示,在這發表中,並藉這發表,啟示了基督,並豫表教會是神的家和神的城 - 詩二67,二六8,二七4,四六4,四八2

2:6      說:我已經立我的君在錫安─我的聖山上了。

2:7      受膏者說:我要傳聖旨。耶和華曾對我說: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

26:8    耶和華阿,我喜愛你所住的殿和你顯榮耀的居所。

27:4    有一件事,我曾求耶和華,我仍要尋求:就是一生一世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瞻仰他的榮美,在他的殿裡求問。

46:4    有一道河,這河的分噏使神的城歡喜;這城就是至高者居住的聖所。

48:2    錫安山─大君王的城,在北面居高華美,為全地所喜悅。

陸 詩篇的中心思想乃是基督,以及教會作神的家和神的城,為著神的國,就如殿和耶路撒冷城所豫表的 - 詩八,八四,八七。

柒 詩篇是照著兩種觀念寫的-聖別作者的屬人觀念和神的神聖觀念;我們需要被帶進啟示之神的神聖觀念裏 - 詩七三1617

73:16  我思索怎能明白這事,眼看實係為難,

73:17  等我進了神的聖所,思想他們的結局。

捌 我們研讀詩篇時,需要看見聖經的靈是要高舉基督 - 西一1519

西1:15    愛子是那不能看見之神的像,是一切受造之物的首生者。

西1:16    因為萬有,無論是在諸天之上的、在地上的、能看見的、不能看見的、或是有位的、主治的、執政的、掌權的,都是在祂裡面造的;萬有都是藉著祂並為著祂造的;

西1:17    祂在萬有之先,萬有也在祂裡面得以維繫;

西1:18    祂也是教會身體的頭;祂是元始,是從死人中復活的首生者,使祂可以在萬有中居首位;

         西1:19   因為一切的豐滿,樂意居住在祂裡面,

一 聖經的靈高舉神所命定的基督,使祂在舊造中,在新造中,在基督的身體裡,並在萬有中居首位。

二 基督既在萬有中居首位,我們就必須在我們的所是裡,並在我們所作的一切事上,讓祂居首位 - 西一18節,啟二4

西1:18    祂也是教會身體的頭;祂是元始,是從死人中復活的首生者,使祂可以在萬有中居首位;

2:4      然而有一件事我要責備你,就是你離棄了起初的愛。

玖 我們需要研讀詩篇,好使我們認識神永遠經綸中包羅萬有之基督的細節:

一 基督的神性 - 詩四五6,來一8

45:6    神阿,你的寶座是永永遠遠的;你的國權是正直的。

1:8      論到子卻說,“神阿,你的寶座是永永遠遠的,你國的權杖是正直的權杖。

二 基督的成為肉體 - 詩八4,來二6

8:4      便說:人算甚麼,你竟顧念他?世人算甚麼,你竟眷顧他?

2:6      但有人在經上某處鄭重見證說,“人算甚麼,你竟顧念他?世人算甚麼,你竟眷顧他?

三 基督的人性 - 詩八4,來二6

8:4      便說:人算甚麼,你竟顧念他?世人算甚麼,你竟眷顧他?

2:6      但有人在經上某處鄭重見證說,“人算甚麼,你竟顧念他?世人算甚麼,你竟眷顧他?

四 基督的為人生活 - 詩十六18

16:1    (大衛的金詩。)神阿,求你保佑我,因為我投靠你。

16:2    我的心哪,你曾對耶和華說:你是我的主;我的好處不在你以外。

16:3    論到世上的聖民,他們又美又善,是我最喜悅的。

16:4    以別神代替耶和華的(或譯:送禮物給別神的),他們的愁苦必加增;他們所澆奠的血我不獻上;我嘴唇也不提別神的名號。

16:5     耶和華是我的產業,是我杯中的分;我所得的,你為我持守。

16:6    用繩量給我的地界,坐落在佳美之處;我的產業實在美好。

16:7    我必稱頌那指教我的耶和華;我的心腸在夜間也警戒我。

16:8    我將耶和華常擺在我面前,因他在我右邊,我便不致搖動。

五 基督的死 - 詩二二121

22:1    (大衛的詩,交與伶長。調用朝鹿。)我的神,我的神!為甚麼離棄我?為甚麼遠離不救我?不聽我唉哼的言語?

22:2    我的神阿,我白日呼求,你不應允,夜間呼求,並不住聲。

22:3    但你是聖潔的,是用以色列的讚美為寶座(或譯:居所)的。

22:4    我們的祖宗倚靠你;他們倚靠你,你便解救他們。

22:5    他們哀求你,便蒙解救;他們倚靠你,就不羞愧。

22:6    但我是蟲,不是人,被眾人羞辱,被百姓藐視。

22:7    凡看見我的都嗤笑我;他們撇嘴搖頭,說:

22:8    他把自己交託耶和華,耶和華可以救他罷!耶和華既喜悅他,可以搭救他罷!

22:9    但你是叫我出母腹的;我在母懷裡,你就使我有倚靠的心。

22:10  我自出母胎就被交在你手裡;從我母親生我,你就是我的神。

22:11  求你不要遠離我!因為急難臨近了,沒有人幫助我。

22:12  有許多公牛圍繞我,巴珊大力的公牛四面困住我。

22:13  他們向我張口,好像抓撕吼叫的獅子。

22:14  我如水被倒出來;我的骨頭都脫了節;我心在我裡面如蠟鎔化。

22:15  我的精力枯乾,如同瓦片;我的舌頭貼在我牙床上。你將我安置在死地的塵土中。

22:16  犬類圍著我,惡黨環繞我;他們紮了我的手,我的腳。

22:17  我的骨頭,我都能數過;他們瞪著眼看我。

22:18  他們分我的外衣,為我的裡衣拈鬮。

22:19  耶和華阿,求你不要遠離我!我的救主阿,求你快來幫助我!

22:20  求你救我的靈魂脫離刀劍,救我的生命(生命:原文是獨一者)脫離犬類,

22:21  救我脫離獅子的口;你已經應允我,使我脫離野牛的角。

六 基督的復活 - 詩二7,十六10,二二22,來二12,徒二2532,十三3537

2:7      受膏者說:我要傳聖旨。耶和華曾對我說: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

16:10  因為你必不將我的靈魂撇在陰間,也不叫你的聖者見朽壞。

22:22  我要將你的名傳與我的弟兄,在會中我要讚美你。

2:12    “我要向我的弟兄宣告你的名,在教會中我要歌頌你。”

2:25    大衛指著祂說,“我看見主常在我眼前,因祂在我右邊,我便不至搖動。

2:26    所以我的心快樂,我的舌歡騰,並且我的肉身要安居在指望中;

2:27    因你必不將我的魂撇在陰間,也不叫你的聖者見朽壞。

2:28    你已將生命的道路指示我,你必用你的面容使我充滿快樂。”

2:29    諸位,弟兄們,先祖大衛的事,我可以明明的對你們說,他死了,也葬了,並且他的墳墓直到今日還在我們這裡。

2:30    大衛既是申言者,又曉得神曾用誓言向他起誓,要從他的後裔中,立一位坐在他的寶座上,

2:31    就豫先看明這事,講論基督的復活說,祂不被撇在陰間,祂的肉身也不見朽壞。

2:32    這位耶穌,神已經叫祂復活了,我們都是這事的見證人。

13:35  所以又在另一篇上說,“你必不容你的聖者見朽壞。”

13:36  大衛在神的旨意中,服事了他那一代的人,就睡了,歸到他祖宗那裡,已見朽壞;

13:37  惟獨神所復活的,祂並未見朽壞。

七 基督的升天 - 詩六八18,弗四8

68:18  你已經升上高天,擄掠仇敵;你在人間,就是在悖逆的人間,受了供獻,叫耶和華神可以與他們同住。

4:8      所以經上說,“祂既升上高處,就擄掠了那些被擄的,將恩賜賜給人。”

八 基督的高舉 - 詩八十17,一一○1

80:17  願你的手扶持你右邊的人,就是你為自已所堅固的人子。

110:1  (大衛的詩。)耶和華對我主說:你坐在我的右邊,等我使你仇敵作你的腳凳。

九 基督的得冠冕 - 詩八5,來二9

8:5      你叫他比天使(或譯:神)微小一點,並賜他榮耀尊貴為冠冕。

2:9      惟獨看見耶穌得了榮耀尊貴為冠冕,祂為著受死的苦,成為比天使微小一點的,好叫祂因著神的恩,為樣樣嘗到死味。

十 基督的登寶座 - 詩二6

2:6      說:我已經立我的君在錫安─我的聖山上了。

十一 基督的治理、作王、和掌權- 詩二8,八6,四七,七二,八九,一一○。

2:8      你求我,我就將列國賜你為基業,將地極賜你為田產。

8:68      你派他管理你手所造的,使萬物,就是一切的牛羊、田野的獸、空中的鳥、海裡的魚,凡經行海道的,都服在他的腳下。

十二 基督的祭司職分 - 詩一一○4

110:4  耶和華起了誓,決不後悔,說:你是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永遠為祭司。

十三 基督的爭戰 - 詩一一○56,四五35

110:5  在你右邊的主,當他發怒的日子,必打傷列王。

110:6  他要在列邦中刑罰惡人,屍首就遍滿各處;他要在許多國中打破仇敵的頭。

45:3    大能者阿,願你腰間佩刀,大有榮耀和威嚴!

45:4    為真理、謙卑、公義赫然坐車前往,無不得勝;你的右手必顯明可畏的事。

45:5    你的箭鋒快,射中王敵之心;萬民僕倒在你以下。

十四 基督的得勝 - 詩一一○56

110:5  在你右邊的主,當他發怒的日子,必打傷列王。

110:6  他要在列邦中刑罰惡人,屍首就遍滿各處;他要在許多國中打破仇敵的頭。

十五 基督的內住 - 詩二二22

22:22  我要將你的名傳與我的弟兄,在會中我要讚美你。

十六 基督的牧養 - 詩二三。

十七 基督是為著建造的石頭 - 詩一一八22

118:22      匠人所棄的石頭已成了房角的頭塊石頭。

十八 基督的來臨 - 詩七二,九六,一一○。

十九 基督的掌權 - 詩九三~詩一○一。

拾 整卷詩篇以美妙的次序說到四個主要的點-基督-殿-城-地-詩二67,二七4,四八2,七二8

2:6      說:我已經立我的君在錫安─我的聖山上了。

2:7      受膏者說:我要傳聖旨。耶和華曾對我說: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

27:4    有一件事,我曾求耶和華,我仍要尋求:就是一生一世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瞻仰他的榮美,在他的殿裡求問。

48:2    錫安山─大君王的城,在北面居高華美,為全地所喜悅。

72:8    他要執掌權柄,從這海直到那海,從大河直到地極。

一 詩篇這卷書給我們看見的圖畫,和整本聖經所描述的一樣一式:基督、教會、基督在全地掌權,以新耶路撒冷為中心 - 太十六1618,啟二一1324

16:16  西門彼得回答說,你是基督,是活神的兒子。

16:18  我還告訴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陰間的門不能勝過她。

21:1    我又看見一個新天新地;因為第一個天和第一個地已經過去了,海也不再有了。

21:2    我又看見聖城新耶路撒冷由神那裡從天而降,豫備好了,就如新婦妝飾整齊,等候丈夫。

21:3    我聽見有大聲音從寶座出來,說,看哪,神的帳幕與人同在,祂要與人同住,他們要作祂的百姓,神要親自與他們同在,作他們的神。

21:24  列國要藉著城的光行走,地上的君王必將自己的榮耀帶進那城。

二 詩篇這卷書給我們看見,地是神終極的心願;祂必須征服地,恢復地,將地帶回祂正當的治理之下 - 詩八19,太六910

8:1      (大衛的詩,交與伶長。用迦特樂器。)耶和華─我們的主阿,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你將你的榮耀彰顯於天。

8:9      耶和華─我們的主阿,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

6:9      所以你們要這樣禱告:我們在諸天之上的父,願你的名被尊為聖,

6:10    願你的國來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三 『今天我們活在非常緊要的時刻。我們站在歷史中極具戰略性的點上。今天神在地上工作的結果極為重要。願主憐憫我們,賜恩典給我們,使我們能與祂一同往前。願祂開我們的眼睛,看見並珍賞祂的恢復。』(詩篇中所啟示並豫表的基督與教會,二七二頁。)

 

 

詩篇的默想(作者不詳)

 

(一)        總論

一、                書名:

《詩篇》收有詩歌150篇。本書的希伯來文名意為“讚美”,因希伯來文稱詩篇為Sep er tehillin簡稱為tehillin字根,其字根與“哈利路亞”(tehillin)相同,有頌贊之意所以為“讚美”之意。“七十士譯本”改為“詩歌集”。拉丁文與英文譯本從希臘文譯本,中譯本名為“詩篇”。所以名為《詩篇》。

二、                作者:

150篇《詩篇》中有標題作者共計100篇;還有無標題的,猶大拉比稱為“孤兒詩篇”。

1、             有標題的作者:(共計100篇):

(1) 以大衛為標題的作者有七十三篇(3-911-3234-4151-6568-7086101103108-110122124131133138-145)。所以《詩篇》的作者以大衛為主。因為大衛為著名的詩人有他的佐證:

A、 他善於作美歌者(撒下231)。

B、 他曾編有詩歌(撒下117-27221-51231-7)。

C、 他曾創立聖所唱詩班(代上631167251)大衛分派亞薩、希幔、耶杜頓的子孫為彈琴、鼓瑟、敲鑼、唱歌組成的聖殿唱詩班。

(2)  以所羅門兩篇(72127)。

(3)  以斯拉人希幔一篇(88)。

(4)  以斯拉人以探一篇(89)。

(5)  摩西一篇(90)。

(6)  可拉後裔十篇(4244-4984-8587)。

(7)  亞薩十二篇(5073-83)。

有作者的標題詩,是否都是作者本人所寫的,或者說標題與內容是否完全一致,聖經學者有不同的異議,例如詩篇30篇的標題是:“大衛在獻殿的時候,作這詩歌”,但大衛時還沒有聖殿,故不可能有獻殿之禮。同時這篇內容又沒有獻殿的意思。

2、             無標題的作者(共計50篇):

《詩篇》中的(1-2334366-677191-100102104105-107111-121123125-126128-130132134-137146-150)。這50篇是無標題的,猶大拉比稱為“孤兒詩篇”。這不詳作者的50篇中大都在卷四、五大部分。

但有聖經學者認為:

(1)  以西結作(137)。

(2)  希西家作(120-134)。

(3)  哈該,撒迦利亞作(146-147)。

(4)  尼希米,以斯拉作(127)。

(5)  其他無處考查作者(共計31篇)。(據馬有藻博士的舊約概論P170中記載)。

總之,有標題的作者或無標題的推測作者與無考查的作者。都是神的靈默示他們使他們心靈裡向神唱出讚美與祈禱等的心聲。這裡《詩篇》是神的靈啟示、感動人(作者)向神的感想集,同時是聖靈的默示人(作者)的心靈抒情(提下316-17)。

三、                著時與著地:

1、             著時:

(1)  有被擄前期從大衛到希西家時(即西元前第八世紀到第十世紀左右)寫的。

(2)  有被擄時期寫的(西元前720年前到800年)。

(3)  有回歸期寫的(西元前445年前到700年)。

前後約有500年之歷史距離(即西元前第五世紀到第十世紀這一段時間)。

2、             著地:

(1)  有的寫在牧場上(如23篇等)。

(2)  有的寫在逃難中的曠野裡(如31859142143等)。

(3)  有的寫在耶京之皇宮(15214850516573-83)。

(4)  有的寫在巴比倫之河邊(137篇等)。

(5)  有的寫在耶京的文士學校或會堂(92120-134等)。

四、                篇首的題注:

1、             申明眾多作者(前二已闡述過)。

2、             表明歷史背景(如3篇,大衛在逃避押沙龍時做的詩,7183451-525456-5759-6063142等的背景交代)。

3、             表明“上行之詩”(如120-134)是指往耶路撒冷聖殿去敬拜神(朝聖)的路上(或上聖殿前的臺階上)所唱的詩。

4、             表明伴奏樂器與音調。詩篇中的詩,多數是用來唱的(參代上167-36)。在歌唱時用樂器伴奏和音的(參代上251)。樂器中有角(王上139,利259,耶45),有笛(士516),鈸、豎琴、七弦琴(撒上1618)。七弦琴又稱“絲絃樂器”(如5篇),還有“迦特樂器”(撒上174)。

曲調有“調用第八”(6篇,參代上1521)。這可能是指男高音。“女音”(46篇,參代上1520)可能是指女高音唱。還有慕拉便(9篇),流離歌(7篇,參哈31),朝鹿(22篇),百合花(45篇),麻哈拉(53篇),遠方無聲鴿(56篇),休要毀壞(57篇),為證的百合花(60篇),麻哈利暗俄(88篇)。都是當時的名曲調聲(旋律)。

5、             表明詩的性質:

²  “金詩”(1656-60)是指有特殊意義與價值。

²  “祈禱”(17篇)。

²  “訓誨詩”(32篇)。

²  “交與伶長”交于樂團,唱詩班的指揮長(11131819139140等)。

²  “細拉”這一詞是一種休止符,也有延長之符號作用。(75916203等)。

五、                分卷與分類:

1、             分卷:

《詩篇》150篇共分為五卷:

第一卷:1—41;第二卷:42—72;第三卷:73—89;第四卷:90—106;第五卷:107—150。詩篇也有人稱為大衛五經。

這樣分卷是編者據摩西五經而分卷的,所以分為五卷。每卷的要義與摩西五經的要義先後適應。摩西五經重信神的道及神是一切所有的根源(真原),而詩篇五經重與神靈交。

《詩篇》與《摩西五經》的要義比較表:

摩西五經

創世記

出埃及記

利未記

民數記

申命記

 

 

論人。

論以色列民的得贖。

論以色列民的聖所。

論以色列民在曠野的經歷歷程。

論以色列民神的律法。

神對人所定的法規。

神選民受奴役呼救神,神施行拯救。

聖民如何在聖所中事奉神。

選民由曠野到迦南地。

神重申律法的精要(要義)

 

 

論人。

論信徒的得贖。

論神的殿。

論信徒得救後的生活歷程。

論神的話語。

人的福樂在乎遵神的命令。

信徒在苦難中蒙拯救。

聖徒在神殿中事奉神而蒙福。

從曠野到安息。

神的話(道)是信徒生命的中心。

1-41

42-72

73-89

90-106

107-150

(詩篇)大衛五經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2、             分類(按詩篇內容來分類):

(1)  訓誨詩:11114153637495052-5358737582139。是教訓、勸勉人不要犯罪。

(2)  頌贊詩:4566687681293033346292-9595-101103-104107-108111-118135-136138144-150。是讚美歌頌耶和華神。

(3)  祈禱詩:61722232838394243465154-5759-6163-6470-717479-8085-8688903-71012-1325-26313594102140-143。是向耶和華神獻上禱告(講話)。

(4)  史詩:77784489105-106114。是述說以色列民族史事的詩。

(5)  祈願詩(心願):6723276572。是在神面前獻上的心願。

(6)  咒詛詩:3569109137。是咒詛敵人,願敵人遭惡行的報應。

(7)  朝聖詩(錫安詩):84424346474887120-134。是上聖殿敬拜神的歌唱詩。

(8)  預言詩:21622244045686972110118(參路2444)。預言基督與他的救恩。

(9)  懺悔詩:323851。為罪在神面前的承認與悔改的懺悔心。

(10)              彌賽亞詩:16322440416991110。是歌頌基督為王的詩。

六、                《詩篇》的靈性價值:

《詩篇》是許多人靈性經歷的交流,其中特別以大衛的靈性經歷(經驗)為例:

1、             對神的讚美與歌頌:讚美神的創造權能與救贖的權能,歌頌神的榮耀與智慧,以及神為萬王之王的尊貴。從讚美與歌頌中而敬畏敬拜神。也是對神的深刻認識。

2、             對神的信靠:詩人無論在環境順和逆,他完全信靠神的大能拯救與保護,他相信神是他的一切力量,是他的平安與喜樂。而靠神得勝困苦,並得以安慰力量,進入神的安息。

3、             是心靈向神的靈交:詩人以敞開的心靈向神傾訴衷腸,像一個天真的孩童投靠在神的大能膀臂懷抱中,是毫無掛慮,完全的交托,並且在神的懷抱中不斷地得神慈愛的照顧與看到神的微笑、熱切、愛的目光所溫暖。

4、             是永住神殿中的生活:詩人與神的生命聯合,確是時刻近在神施恩座前,與神面對面的至聖所的敬拜、事奉,(祈禱、唱詩)的靈性生活的經歷。所以信徒讚美神要進入神的院,禱告要進入神的殿的靈性境界。

5、             我們可以從《詩篇》聖經中,獲得對神的認識;獲得對神的信靠;獲得對神的力量;獲得與神靈交的禱告、事奉;獲得心靈的豐富供給與滿足。我們天天被神引領到青草地上與可安歇的水邊。天天在神裡面得以平安、喜樂、滿足、力量。

七、                《詩篇》中的神學思想:

1、             論三位一體神的屬性:

(1)  神的永恆:4141990102。神是自有永有,從亙古到永遠他是神。(出314,約11-2902)。

(2)  神的全能:919296139神是永能的神(創1814上,羅120)。

(3)  神的全知:139。神是無所不在的神,因他是充滿萬有的神(弗123),(全在的神)。

(4)  神的全善:100。因神本於善。(詩1353)。

(5)  神的全義:145。因為耶和華以公義、憐憫為懷(詩1165)。

(6)  神的全愛:103136。神就是愛(約壹48)。

(7)  神的全聖:99。神是聖潔的神,至尊至聖的神(彼前115-16,太69)。

(8)  神是創造萬物的神:8146104。因神是創造萬有的神(羅120,西116-17)。

2、             論耶穌基督(神子):

(1)  耶穌基督為人子(人性):2816。由神成為比天使還微小一點的人(參來1529)。

(2)  耶穌基督為先知:2240119。因為他比先知配得更多的榮耀(來33,太1040-41)。

(3)  耶穌基督為祭司:40110133。因他為永遠的大祭司(來317--9:)。

(4)  耶穌基督為君王:224457289。因他為和平之王,萬王之王(賽96116-9,啟1916)。

(5)  耶穌基督為救主:216223840515566686996-98130。因耶穌是人類唯一的救主(太121,徒412)。

(6)  耶穌基督為牧者:222324。因他為我們大牧者,我們是他草場上的羊(詩957,約101-16)。

(7)  耶穌基督為磐石:2731406162717887899495。因為耶穌為我們堅固依靠的力量(詩181-2)。

(8)  耶穌基督的再來:509798。因主必定再來。(參143,徒111下,啟17)。

3、             論聖靈:

(1)  聖靈的恩膏工作:2。神用喜樂油恩膏了耶穌,為彌賽亞的受膏工作(來19,路418,徒427,神所膏的聖僕耶穌(聖子耶穌),徒1038神怎樣以聖靈能力膏耶穌,賽611-3)。

(2)  聖靈的聖潔工作:51。聖靈是聖潔的三位一體神(彼前115-16)聖靈所感化的,引導的與所結果子都是聖潔的(參加522-23)。即聖靈的責備審判工作(參約168)。

4、             論基督(彌賽亞)的國度:

(1)  耶穌基督為君王:146104729249397。因耶穌基督是萬王之王(啟1714)。

(2)  耶穌基督的國度:14510-1389272132。因耶穌基督建立一個彌賽亞的國度,他為和平之君王(啟1115,賽96,賽116-10)。

(3)  耶穌基督為審判者:96149。(國度的主權),耶穌基督以公義審判萬民(賽22-4)。

5、             論人類的犯罪與神的救贖:

(1)  人的原罪(罪的本能):195158。因亞當一人犯了罪,罪由一人入了世界,眾人都犯了罪(羅512)。

(2)  罪的刑罰(死入陰間):88899411514330。因神是以他自己的公義、聖潔而顯出對罪忿怒的審判(創216-17,羅623,來927,羅59)。

(3)  神對罪人的拯救:32511133019253238102116130143。因神按他自己的聖潔、公義叫他愛子耶穌基督代罪人為贖罪祭,又以他慈愛救一切信他的人,因信神的人被神稱義(賽5310,羅325,約壹22,羅116-1751)。(見上面論耶穌基督是人類的救主)。

6、             論神的創造:

(1)  萬物是他所創造的:19104。因看見與看不見,天上與地上……都是神所創造的(西116-17)。

(2)  人類是他所創造的:90104。因神按自己形像與樣式造人類(創126-2727)。

7、             論神與信他的人關係:

(1)  牧人與羊群的關係:95222324。因神是我們大牧者,好牧人,好牧者(約101-17)。

(2)  父親與兒女的關係:103136829。因信耶穌基督得作神的兒女地位(約112)。

(3)  眷顧、必應、扶助我們:8653494。因神隨時隨地照顧、看顧我們、幫助我們、帶領我們走義路(申1112),我們一生一世必有神慈愛隨著的(詩236上)。

(4)  賞賜信他的人:16174973139102。神給信他的人賞賜,則是得永生(靈魂不撇在陰間),永生(復活的生命)得不朽壞的基業,與新天新地。(來116,約316,彼前14,啟21--221-5)。

8、             論神普世的救贖論:

(1)  願萬民都要信神敬拜神的旨意:(6831321021522869),因神的旨意願人人都要得救(提前24,彼下38-9)。

(2)  願萬國都要尊神的名為聖:(1171459121514811-136667)因神願萬國都要敬畏神讚美神,願萬民都要稱讚神(詩671-7)。

八、                《詩篇》與教會的崇拜:

《詩篇》聖經在教會的崇拜中,占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不論是宣召神的創造與拯救的信息;不論是信徒心靈與神靈交的靈性修養;不論是讀經的啟應方式;不論是講臺講道造就的供給;不論是心靈歌唱讚美感恩神……都由聖靈的引導做於個人崇拜神,教會聚會崇拜神的好啟迪。如:959810010311011311611712112212513013113313614515023193633343024161391636566。因許多解經家,如加爾文稱《詩篇》聖經為基督徒“靈魂的解剖學”……(錄自拙著《舊約入門》“詩篇”)。

(二)        分段

《詩篇》聖經的分段,就是《詩篇》聖經中的分卷。

一、                第一卷:1--41篇:

從第一篇到第四十一篇中,都是闡明神的屬性、權威、能力、尊貴、榮耀。神是超乎萬有之上,貫穿萬有之中,住在眾人之內的永恆活神(弗46)。同時神隨時都在愛人、救人、眷顧人、扶助人。所以應當稱頌耶和華我的神,直到永遠,同時教導我們,要得神的福份,必須遵守神的誡命(神的話、道)。為敬畏、順從神的事奉。

二、                第二卷:42-72篇:

從第四十二篇到第七十二篇中,是歌頌神獨行奇妙的事,指出信徒在苦難中的唯一拯救者是耶和華我的神。我們得神的拯救在神面前獻上感謝與讚美。為感恩、頌贊神的事奉。

三、                第三卷:73-89篇:

從第七十三篇到八十九篇中,是顯明神永恆的權能與作為的大能,他曾藉著他愛子耶穌基督的救贖,把人歸到自己面前。所以聖徒應坦然無懼到神恩座前(在神殿中的至聖所裡)敬拜神,為聖徒在至聖所中的事奉神(來1019-20416)。

四、                第四卷:90-106篇:

從第九十篇到第一百零六篇中,是神既拯救我們脫離死亡,又引領我們到永生。在這條生命的道路上,神做我前進的目標,又做我們隨時的幫助與引導,我們單一的仰望耶穌,穩步到達永恆的安息,所以我們要敬虔、存活潑盼望的心持定永生。為信徒敬虔義行的事奉神。

五、                第五卷:107-150篇:

從第一百零七篇到一百五十篇中,是我們對神的全能,神的拯救,神的信實應許與神的一切屬天福樂,心中不斷地歌頌與讚美神的真美善。其讚美、歌頌、感恩的心愈來愈熱,聲音愈來愈高昂。因神以讚美為他的寶座。所以凡有氣息的都要讚美耶和華。要讚美神進入他的院,住在神的殿中,一生一世讚美神。為信徒生命中、心靈中、永恆中的事奉神。

(三)        《詩篇》中每篇的題旨

一、                卷一:1-41篇:

第一篇:福禍兩路。            

第二篇:                                                                  神的受膏君王。

第三篇:                                                                  堅固、榮耀的盾牌。   

第四篇:                                                                  安然的躺臥。

第五篇:                                                                  清晨時的祈禱。   

第六篇:                                                                  病中的祈禱。

第七篇:                                                                  靠主勝敵。   

第八篇:                                                                  神名的其美。

第九篇:                                                                  歌頌神的公義。   

第十篇:                                                                  神救助微弱的。

第十一篇:          投靠神的正直。   

第十二篇:          神純淨的言語。

第十三篇:          投靠神的救恩慈愛。   

第十四篇:          神揀選義人的族類。

第十五篇:          誰能登住耶和華的聖山。

第十六篇:          神是我美好的福份。

第十七篇:          隱藏在神的翅膀下。

第十八篇:          神是我堅固的力量。

第十九篇:          傳揚神之榮美。

第二十篇:          因神的救恩誇勝。

第二十一篇:  神永恆、榮耀的救恩。

第二十二篇:  預言耶穌受難(十字架上的耶穌)。

第二十三篇:  主是大善牧。

第二十四篇:  要登耶和華的山。

第二十五篇:  耶和華的正路。

第二十六篇:  要潔淨來到祭壇。

第二十七篇:  住在神殿中的求問。

第二十八篇:  向至聖所舉手。

第二十九篇:  神之榮耀與威嚴。

第三十篇:  神恩典的久長。

第三十一篇:  仰望與交托神。

第三十二篇:  赦罪之福樂。

第三十三篇:  讚美神權能的作為。

第三十四篇:  嘗嘗主恩的滋味。

第三十五篇:  神隨時拯救失喪的人。

第三十六篇:  認識耶和華便有永生。

第三十七篇:  你當默然,耐性等候神。

第三十八篇:  神的管教。

第三十九篇:  脫離虛幻的指望。

第四十篇:  口唱新歌頌贊神。

第四十一篇:  病中主鋪床。

二、                卷二:42-72

第四十二篇:  渴慕神。

第四十三篇:  神是我臉上的榮耀。

第四十四篇:  神是我們昨日、今日、將來的拯救者。

第四十五篇:  王的婚娶。

第四十六篇:  神是避難所。

第四十七篇:  萬王之王。

第四十八篇:  聖城錫安的榮美。

第四十九篇:  金錢不是生命的贖價。

第五十篇:  要獻感謝的祭。

第五十一篇:  心靈的懺悔。

第五十二篇:  神殿中的青橄欖樹。

第五十三篇:  惡人的愚頑。(或同14篇)。

第五十四篇:  神是我急難中的幫助與拯救。

第五十五篇:  人生的風風雨雨。

第五十六篇:  眼淚在神面前的價值。

第五十七篇:  靠主脫離網羅。

第五十八篇:  神的公義。

第五十九篇:  神在選民中的主權。

第六十篇:  神是我們的旌旗。

第六十一篇:  神是我們更高的磐石。

第六十二篇:  默默無聲等候神。

第六十三篇:  神的慈愛給我新生。

第六十四篇:  不潔舌頭的毒害。

第六十五篇:  神靈恩的沛降。

第六十六篇:  全地當歡呼神。

第六十七篇:  神對萬國的救恩。

第六十八篇:  神是困苦人的安息。

第六十九篇:  一顆為神的心。

第七十篇:  速速的救護神。

第七十一篇:  神是我終生的良伴。

第七十二篇:  彌賽亞為王。

三、                卷三:73-89

第七十三篇:  與神同在,其樂無比。

第七十四篇:  選民在苦難中被神的顧念。

第七十五篇:  神阻擋“角”與賜於“杯”(高傲與謙卑)。

第七十六篇:  神的可畏與榮美。

第七十七篇:  追想與默思。

第七十八篇:  以神的道教育後代。

第七十九篇:  為民悔罪的祈禱。

第八十篇:  神的臉發光。

第八十一篇:  既肯定神的話且有其遵行。

第八十二篇:  神為公義的審判者。

第八十三篇:  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

第八十四篇:  切慕住在神的殿宇。

第八十五篇:  在神裡有平安。

第八十六篇:  完全信靠神。

第八十七篇:  我的福分都在主裡面。

第八十八篇:  天天舉手向神求告。

第八十九篇:  神的信實堅定如天。

四、                卷四:90-106

第九十篇:  神的永恆。

第九十一篇:  在神蔭下之平安。

第九十二篇:  神本於善(神喜愛義人)。

第九十三篇:  威嚴的王。

第九十四篇:  審判罪惡的主。

第九十五篇:  虔誠的敬拜神(主草場上的羊)。

第九十六篇:  傳揚神的救恩,述說神的榮耀。

第九十七篇:  公義與和平是神寶座的根基。

第九十八篇:  歌頌神救恩的奇妙。

第九十九篇:  因神本為聖。

第一百篇:  普天頌贊神。

第一百〇一篇:          誠實的治理。

第一百〇二篇:          永不改變的神。

第一百〇三篇:          永遠豐盛的慈愛。

第一百〇四篇:          遍地滿了神創造的智慧與豐富。

第一百〇五篇:          神的聖約。

第一百〇六篇:          選民悖逆神的鑒誡。

五、                卷五:107-150

第一百〇七篇:          歌頌神是萬民拯救的神。

第一百〇八篇:          神的慈愛高過諸天與大地。

第一百〇九篇:          任憑他們咒駡,惟願你賜福。

第一百一十篇:          大祭司耶穌。

第一百一十一篇:  敬畏神是智慧的開端。

第一百一十二篇:  敬畏神者有福。

第一百一十三篇:  讚美耶和華的名。

第一百一十四篇:  神領選民出埃及的奇妙大能。

第一百一十五篇:  三位一體的神是真神。

第一百一十六篇:  舉起神救恩的杯。

第一百一十七篇:  全地都要讚美耶和華。

第一百一十八篇:  義人的帳棚有歡樂。

第一百一十九篇:  耶和華神的話語(律法)。

第一百二十篇:我願和睦。

第一百二十一篇:  神是我們安全的保障。

第一百二十二篇:  住進神的聖城之殿。

第一百二十三篇:  仰望神的憐憫。

第一百二十四篇:  從網羅中得脫。

第一百二十五篇:  堅固的國度(錫安山)。

第一百二十六篇:  流淚撒種,必得好收成。

第一百二十七篇:  兒女是神給予的產業。

第一百二十八篇:  有福的家庭。

第一百二十九篇:  傷痕與祝福。

第一百三十篇:心靈深處的求告。

第一百三十一篇:  安靜的心靈。

第一百三十二篇:  為神殿的熱心。

第一百三十三篇:  弟兄和睦同居的生活。

第一百三十四篇:  夜間禱告神。

第一百三十五篇:  創造與救贖的主。

第一百三十六篇:  神永存的慈愛。

第一百三十七篇:  苦難中思慕錫安。

第一百三十八篇:  神的誠實應許。

第一百三十九篇:  神的監察。

第一百四十篇:救我們脫離兇惡。

第一百四十一篇:  神的保守。

第一百四十二篇:  灰心中的安慰與希望。

第一百四十三篇:  神引導我當行的路。

第一百四十四篇:  願神的國降臨。

第一百四十五篇:  尊主為大。

第一百四十六篇:  依靠耶和華的人真有福。

第一百四十七篇:  讚美神的真、善、美。

第一百四十八篇:  宇宙與萬有同聲讚美神。

第一百四十九篇:  聖民的歡樂。

第一百五十篇:          哈利路亞(凡有氣息的,都要讚美耶和華)。

(四)        《詩篇》與我

一、                我對《詩篇》中神學思想的默想是如何?(神真理的道)。

二、                我從《詩篇》中心靈與誠實向神事奉的啟示是如何?(與神靈交的密切)。

三、                我從《詩篇》中信心投靠神,交托神的啟示是如何?(穩固的信心根基)。

四、                我從《詩篇》中得以靈性修養的啟示如何?(靈修中的心靈境界)。

五、                我從《詩篇》中獲得與支取神得勝的力量經歷如何?(神是我的堅固磐石,是不可戰勝的力量)。

六、                我從《詩篇》中獲得力登耶和華聖山的瞻仰與追求如何?(進神的國度)。

願《詩篇》成為我的詩歌,“耶和華是我的力量,是我的詩歌”(11814);願《詩篇》成為我的靈修的課題;願我的心靈稱頌神,“我要時時稱頌耶和華,讚美他的話必常在我口中”(341)。願《詩篇》成為我走道路上的力量,把我帶進站立聖所與聖山的境界。

願此獻於神前,求神悅納,啊們!

                                                                 查經備用

 

 

詩篇研究與欣賞(黎熾球)

 

詩篇是偉大的文學作品,是人類的瑰寶。自詩篇成書之日,就在神兒女的屬靈生命上佔上一重要地位。古時希伯來人在聖殿唱它;今天的猶太人在會堂唱它;新約時代的信徒唱它(西三16;弗五19);現在的信徒更加喜愛詩篇,不斷從詩篇中得到幫助、提醒、安慰與鼓勵。有一主教曾說:『聖經每一篇都滿了神恩惠的香氣,但沒有如詩篇那樣清雅芬芳的。歷史書啟迪我們;律法書教導我們;預言書則宣告、責備、管教我們;而詩篇呢?它是包羅一切,它確是人得救之良藥。』

一.何謂詩

1.詩的起源:由於人類感情需要發洩,自然地產生歌詠嗟嘆,故有一說法是『何處有生命,何處就有詩』。這些歌詠嗟嘆,用文字紀錄出來,漸漸演進,便成為各時代的詩歌。

  2.詩的定義:

    a.詩是想像的表顯;

    b.詩是強力的感情,自然旳流露;

    c.詩是心靈的經驗,用活潑的想象,豐富的感情,利用文字組織起來,

      當傳到別人心裡而能產生共鳴的言語。

  3.作詩的要素:

    a.豐富的感情;

    b.寶貴的經驗;

    c.活潑的想像;

    d.生動的語言。

  4.詩的組織:

    a.詩是抒情的,故常用暗示或比喻之法。

    b.詩是有音樂性的,故講究音節,韻律,有節奏感。

    c.句式之排列,多是重複迂迴的。

    d.分行,使詩意更明顯、緊湊、醒目。

    e.用經濟,精煉的言語,美化的文字來作成的。

二.詩篇與中國詩之異同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小雅採薇篇)

『求你用牛膝草潔淨我,我就乾淨;求你洗滌我,我就比雪更白。』詩篇五十一7

1.同是抒情的:多是表達個人的主觀感受。詩歌表現的基本規律是賦、比、興:賦:鋪陳其事而直述之、比:以彼物比此物也、興: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物也。

2.可以入樂:同樣可以歌頌出來,但兩者現在皆已失傳。從詩篇的詩題(116篇有詩題)中,有五十五篇是有『交與伶長』等語,意即交由詩班長負責領導唱出。

3.注重詩的形式與內容:形式是詩的語言、音韻、格律、結構,表現手法等。內容是詩的思想、感情、意境、寄託等。

4.詩篇是人向神的感想集,強調人與神的關係,而中國詩則多是言志、感懷、思鄉、說怨等等。

5.有不同的表達手法:詩篇是直接的奔放的,而中國詩則重在含蓄,婉轉,

意在言外。

6.有不同的作法:中國詩篇注重規律、聲律、押韻等、而詩篇則重在對句。

三.詩篇的主題特色詩篇的主題就如它的名稱一樣,就是透過詩歌向萬軍之耶和華獻上祈禱和頌讚:

  祈禱的詩歌乃是詩人在遭遇患難(如疾病、或被人誣告)時向神獻上的哀求,求神迅速除去他們的痛苦。這類詩歌可分為『個人』或『團體』的祈禱詩;前者的重點是詩人自己遇到的困難(參第三、五篇等);後者多是全國遭受外敵的侵略和凌辱(參第四十四、六十……篇等)。祈禱詩的結構包括:

  1. 引言:呼叫神的名字;
  2. 詩人的苦情:向神細說痛苦;
  3. 祈求的內容:求神採取拯救的行動;
  4. 祈禱的基礎:指出神為何應該俯允祈禱;
  5. 結語:向神許願或即時發出信心的讚美。

  頌讚的詩歌分兩大類。第一類是『讚美詩』,第二類是『感恩詩』。『讚美詩』重點乃是耶和華所行的大能奇事和屬性(如創造、救贖選民出埃及、祂的慈愛信實等)。這類詩分為三部分:

  1. 引言:邀請人同來讚美耶和華;
  2. 原因:指出為什麼要讚美祂;
  3. 結語:重覆引言或詩人的立志。

  頌讚的詩歌的第二類是『感恩詩』,重點乃是述說耶和華如何垂聽了詩人遇難時的祈禱,搭救了他,故他現在到聖殿獻上感恩祭,讚美神為他們施行了奇事。這類詩通常分為四部分:

1.引言:詩人稱頌神;

2.原因:覆述以前落入困境和獲神拯救的經過;

3.勸勉:鼓勵和他一起的親友或旁觀者敬畏這位信實的耶和華;

4.結語:向神還願。

  詩篇除了以上兩大類外,更可按其內容分為多種類的詩篇,這些容後再說。

四.詩篇大綱

  詩篇分為五卷,每卷皆以讚美為結束(四十一13;七十二19;八十九52;一零六48;及一五零全篇)。從內容看,卷一至卷三多是祈禱詩,而卷四和卷五則以讚美詩為主;感恩詩則分佈於卷一、卷二及卷四。

  1. 第一卷(第一篇至四十一篇):這卷除了一、二、卅三外,皆稱為大衛的詩。
  2. 第二卷(第四十二篇至七十二):主要是可拉後裔(四十二至四十九)和大衛的詩(五十一至七十二)。
  3. 第三卷(四十三篇至八十九篇)主要有亞薩(七十三至八十三);和可拉後裔的詩(八十四、八十五、八十七和八十八)。
  4. 第四卷(第九十篇至一零六篇):以讚美詩為主。
  5. 第五卷(第一零七篇至一五零篇):卷四至卷五多按主題排列,如九十三至九十九篇論及耶和華為王;一一一至一一八篇是哈利路亞詩;一二零至一三四篇是上行之詩。

五.詩篇之編集及作者

  詩篇乃多時代及多作者之產品,其編集過程歷千年之久。仿效摩西五經,共分五卷,每卷之末皆以讚美為結束。收編之過程曾經大衛、希西家、約西亞、以斯拉及尼希米等人之手,傳說以斯拉為五卷之總編者,時期約在主前450年左右。詩篇編輯之目的為在聖殿崇拜之用,故詩篇的中心是就是讚美、感謝與祈禱,按詩篇Book of Psalms,原文就是讚美的意思。

以下列出詩篇不同作者及卷數:

作者

及篇數

卷 一

1-41

卷 二

42-72

卷 三

73-89

卷 四

90106

卷 五

107150

總 數

日 期

大 衛

卅七

十八

(86)

(101,103)

十五

七十三

1020-970

所羅門

 

(72)

 

 

(127)

970-930

以 探

 

 

(89)

 

 

被擄時

可拉的後裔

 

(42,44-49

(84,85,87)

 

 

被擄前

可拉後裔希幔

 

 

(88)

 

 

被擄前

亞 薩

 

(50)

(73-83)

 

 

十二

同上

無名詩

 

十四

廿八

五十

被擄時

犘 西

 

 

 

(90)

 

主前1400

總  數

四十一

卅一

十七

十七

四十四

一百五十

 

六.詩篇的分類

1.按結構或題言而分:

題  言

詩      篇

意      義

合 計

樂 歌

4-9;11-14等等

特為歌唱之用

57

詩 歌

66;67;98等待

題言為普通詩歌

14

訓 誨 詩

42;44-45;52-55;74等等

勸誡人免犯罪

13

金 詩

16;56-60

默想回憶

祈 禱 詩

17;86;90;102;142

以祈禱為重

上 行 詩

120-134

至耶路撒冷朝聖

15

頌 讚 詩

146-150

以你們要讚美耶和華為首字

哀 詩

7

即流離詩逃難時在苦境中感受

字 母 詩

9-10;25;34;37;110-112;119;145

按希伯來文字母次序寫成

10

紀 念 詩

38;70

求神紀念其祈禱施拯救

2.按內容分類:

國 事 詩

14;44;46-48;53;66;68;74;76;79-80

;83;85;87;108;122;124-126;129

專論國家大事

21

詠 史 詩

78;81;83;103-106;114;135-137

歌詠以色列某部份歷史

11

君 王 詩

2;18;20-21;45;72;89;110;132

專論神為王詩

懺 罪 詩

6;32;38;51;102;130;143

為罪痛悔詩

咒 詛 詩

3;5;7;10;35-36;52;59;64;69;83;109;

129;137;139-141;143

咒詛敵人,願敵人遭極重報應

19

哈利路詩

106;111-118;135;146-150

讚美詩

16

稱 謝 詩

75;92;100;105;107;118;136;146

感恩稱謝

彌賽亞詩

2;8;22-24;40-41;45;68-69;72;87;89;

102;109-110;118;132

預言彌賽亞將來某方面之工作

18

大自然詩

8;29;65;104;147-148

論大自然創造之奇妙

敬 拜 詩

21;30-33;47-48;63;65-67;84;95-96;

98;100-101;111-113;116-117;133-134

;138;144;148;150

敬拜神為主題

28

安 慰 詩

37;42-43;46-47;91;94;97;116;

安慰心靈為主題

患 難 詩

4;5;11;28;41;55;59;64;109;120;140;143

作者在患難中之呼求

12

聖 言 詩

1;12;19;33;119

專論神聖言之重要

題 言 詩

3;7;18;30;34;51-52;54;56-57;59-60;

63

有題言以示該詩之背景

13

七.詩篇的屬靈價值

  詩篇是聖經中教導我們怎樣讚美和禱告神的一部無比的好書卷。作者將民族歷史、個人信仰生活和靈性經驗淨化,結晶而成具有普遍適用性的精煉詩歌,用頌讚、求告、也用智慧的訓誨和紀念,來宣揚神的偉大,也講述祂在宇宙和人中間的作為,用發自人類心靈深處的語言向神說話。

因此多讀詩篇可以表達出自己語言能力無法表達的思想與感情;抒發個人胸臆間的情懷與希望,進而使困乏的心靈獲得力量;苦困時取得得勝秘訣;沮喪時能重新得力;憂傷時能轉悲為樂,因詩篇作者他們同是經歷人生多方面的經驗,轉化這些個人經驗成為詩歌。以下謹列出一些有關人生經驗的詩篇:

內  容

篇           數

苦 痛

22,32,38,39,41,91

歡 樂

65,98,100,103,104,105

危 難

3,4,23,27,46,51,56

失 望

32,37,42,91

憂 傷

69

離 別

27,121,126

憂 愁

34,40,42,43

懼 怕

3,27,56,118

焦 急

46

危 機

27,46,118,121

跌 倒

5,51,139

感 恩

65,84,92,116,136,147

孤 獨

23,27,43,139,142

懺 悔

6,32,38,51,102,130,143

保 護

27,62,91

不 平

37,42,73

煩 悶

13,40,42

八.詩篇的作法

  詩篇的文學形式不在押韻,而是押意,稱為Parallelism,中文稱為平行句、對仗、對句或對偶等,與中國的對聯有點相似。主要的平行句如下:

  1. 同義平行句:乃以不同的字句,相繼表達同一事物的意思,即第二行思想增強第一行之語氣,兩句具有相同意義。

例:十九1『諸天述說神的榮耀,穹蒼傳揚祂的手段。』

廿四1-3

『地和其中所充滿的,世界和住在其間的,都屬耶和華。

 他把地建立在海上,安定在大水之上。

 誰能登耶和華的山?誰能站在他的聖所?』

  1. 相反平行句:即第二行與第一行思想相反。

例:一6『因為耶和華知道義人的道路,惡人的道路卻必滅亡。』

卅七9『因為作惡的必被剪除,惟有等候耶和華的必承受地土。』

九十6『早晨發芽生長,晚上割下枯乾。』

  1. 綜合平行句:即每句的意義是連續性的、第二行解釋或增添第一行之意義。

例:十九7-9

  『耶和華的律法全備,能甦醒人心;

   耶和華的法度確定,能使愚人有智慧;

   耶和華的訓詞正直,能快活人的心;

   耶和華的命令清潔,能明亮人的眼目;

   耶和華的道理潔淨,存到永遠;

   耶和華的典章真實,全然公義。』

  1. 類比平行句:在上一行中運用比喻來說明下行要傳遞的意義。

例:一0三13『父親怎樣憐恤他的兒女,耶和華也怎樣憐恤敬畏祂的人。』

  1. 部份對仗的平行句:上下行句中只有部分的字詞是對仗的,這種詩在詩篇中相當多,且變化也大。

例:廿一10『你必從世上滅絕他們的子孫,從人間滅絕他們的後裔。』

  廿二20『求你救我的靈魂脫離刀劍,救我的生命脫離太類。』

  其他的平行句尚有首尾平行句(一0三)、呼應平行句(一一五-11)、進行的平行句(廿九1)、字母詩平行句(一一九)等。

九.詩篇與咒詛

  詩篇有很多咒詛仇敵的話,當讀這些詩篇時,常有一些疑問,為何對神敬虔的詩人,會有此種報復仇恨的心,這不是與新約愛仇敵的教訓相違背嗎?茲略略解釋如下:

1.顯明詩人對作惡者的痛恨:例如主耶穌亦曾用嚴厲之言詞責備法利賽人之罪惡(太廿三13-36)。嫉惡如仇亦為義人所應有之心理,雖然發怒亦為義怒。如孔子說:『惟仁者能愛人,能惡人。』宋張載亦說:『惡不仁,故不善未嘗不知。徒好仁而不惡不仁,則習不察,行不著,是故徒善未必盡義,徒善未必盡仁。好仁而惡不仁,然後盡仁義之道。』

2.咒詛詩多出於大衛之手,但看大衛對待掃羅之態度,並不以報復為然。故詩中雖有咒詛報仇之語,不是出於其個人之利害,乃是站在以色列人受膏者之地位,為國家民族之利益、及神的榮耀起見,故不能不對付敵人。

3.咒詛仇敵的詩人都是對神敬畏的人,他們對於那些違逆神不信神的惡人,具有保衛神榮耀的觀念,完全出於對神的熱愛。(詩一三九21-22)

4.咒詛詩的背景,均為詩人的國家無辜地受到仇敵嚴重的逼害,詩人將他內心的憂傷痛苦,以豐富熱烈的感情寫出來。

5.舊約是律法時代,強調『以牙還牙,以眼還眼。』

6.神的本性除了是慈愛外,也同時是公義的。對於那些直接違反神律法的人,神有他的審判。所以人自己的寬容主義,可能事實上是對道德的弛緩和倦怠,這也許比那些叫惡人得勢而發激忿恨的感覺,對於人類的害處更大,而未必更見悅於神。(民廿五10-13)

 

 

詩篇與五經(賈玉銘)

 

第二章   詩篇與五經

 

    神的僕人摩西曾寫了五經,人嘗稱摩西五經;其中所含要遭真理,並與救道之關係,最為重要,可為一切真理的基礎,救道的本源。大衛所寫的詩篇,是共分五卷,亦可稱為五經,且此五卷的要義與次序,亦適與摩西五經相合。摩西五經是關於通道,大衛五經是關於靈交,歷代信徒是性中,受此五經之灌溉,真如五道河流,所得利益,誠非淺鮮。

   

一、創世記——論人(1-41)

  詩篇l41篇為第一卷。在這一卷所論的,好像摩西五經的創世記,是論神造的人。神對於人所定的法規,是:

    ()人的福樂在於遵命    如第一篇第一、二節說:“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慢人的座位,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於創世記所載,神造人一畢,“神就賜福給他們,又對他們說……治理這地……”(1:28)而且也“吩咐他說:‘園中各樣樹上的果子,你可以隨意吃,只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2:16-17)

    ()遵命即人的生命樹  惟喜愛耶和華法度的人,“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1:3)在“園子當中又有生命樹,”(2:9)這棵生命樹,究竟是什麼呢? 就是人聽命,人若遵守神的命令,就是吃生命果(12: 16)

    ()因人違命而有敗壞   詩篇第二篇,即論世人如何抗逆主,並抗逆主所立的受膏君。世人的敗壞,全從違命而來。神曾對亞當說:“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2:17)不料讀到創世記第三章,人即膽敢違命,吃了智慧果,隨即陷在罪中。人與萬物就一同敗壞了。

    ()敗壞復原在於人子的救贖“耶和華我們的主啊……人算什麼,你竟顧念他?世人算什麼。你竟眷顧他?你叫他比天使微小一點,並賜他榮耀尊貴為冠冕……使萬物……都服在他的腳下。”(8)更是在22篇,詳言救贖主所付的代價。此救贖的原旨,於創世記第三章十五節已經發表說:“女人的後裔要傷你()的頭。”

    本集共分三段:

    ()人與人子(1-8)

    ()論世人反對人子(9-15)

    ()論人子基督(16-41)

 

二、出埃及——論以色列族得救贖

  按“出埃及”三字,是“出來”的意思。照希伯來原文,即“這是那些名字”的意思,所以如此命名的原因,乃以本書開始先記述那些下到埃及,並從埃及救贖出來之人的名字。這本書原可稱為“名字”,不但耶和華按名認識你(參出33:12-16),耶和華亦將自己的名字,顯於摩西(參出3:13-156:333:1934:5-7)。神興起法老,為要將其名傳遍天下(9:16)。第三條誡,是不可妄稱神的名(20:7)。神提名召比撒列(31:2)。大祭司將以色列l2支派的名字,刻於胸牌與肩牌上(28:9-12),把他們帶到至聖所,蒙悅納。於本書內先提到這些名字,如何遭苦難受暴虐,最後提到這些名字,如何得蒙救贖。“耶和華是戰士,他的名是耶和華。”(15:3)

    於詩篇第二卷,正像五經第二本出埃及。在第一卷如同創世記論到人,在這第二卷,即如同出埃及論到以色列族。於此第二卷之開始,是先記載神的子民,如何因受暴虐而呼求,最後即論到他們的王,如何坐在王位上治理被贖的百姓(72)。主再來時,便將以色列民,從地的四極招聚回來(11:11);也正像第一次,從埃及把他們救出來。

    於詩篇第22篇,論主如何為我們獻上贖罪祭;於第40篇,又論主如何為我們獻上火焚祭;於第69篇,則論主如何為我們獻上贖愆祭,使我們每天的生活在神面前得蒙悅納。

    本卷分為三段:

    ()論以色列人的敗壞(42-49)

    ()論以色列人的救主(50-60)

    ()論以色列人的救贖(61-72)

 

三、利未記——論聖所(73-89)  

詩篇7389篇,為第三卷,此卷所載正像五經之第三本利未記。按利未記之要義,原是論及神交,人如何在聖所中事奉神。利未記書名之原義,是“神召呼”,如第一章第一節,“耶和華在會幕中呼叫摩西。”“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靈和誠實拜他,因為父要這樣的人拜他。”(4:2324)於本集內亦言,“你所揀選,使他親近你,住在你院中的,這人便為有福。”(65: 4)可見人事奉神,是由於神的選召。本集所載,乃是特論神的聖所。幾乎每篇皆論到神的聖所、聖會、郇、或錫安,並論聖所如何敗壞,如何建設,及人在聖所如何蒙福。

    本卷共分二段:

    ()聖所關於人一方面(73-83)

    ()聖所關於神一方面(84-89)

 

四、民數記——論以色列民族在世界(90-l06)

摩西五經第四卷是民數記,按民數記命名之原因。是以在曠野兩次計數會眾的數目。此名稱按希伯來原文,也含著“在曠野”的意思,因本書中所載,全是關於會眾在曠野的事蹟與經過。正是可以代表信徒,在世界曠野中的經過。或是表明信徒于得救以後,尚未至得勝地步的曠野生活,而切慕安息。

    按詩篇第四卷,正是與民數記的要義相合。在本卷的開始,即詩篇第90篇,是在曠野的摩西所寫之禱詞。連同第91篇,已經清楚表現世界與世界的國族如何敗壞,其所以敗壞,是因罪的結果,使神所造的樂園,變為曠野,遍地都充滿痛傷、歎息、疾病、死亡。在這滿目淒涼的罪惡中,惟一的希望,即是基督的救恩,待到耶穌再來時。就可以看見“曠野和乾旱之地必然歡喜,沙漠也必快樂,又像玫瑰開花。必開花繁盛,樂上加樂”了。所以第9091篇,乃一篇詩。分作兩段,系率領會眾經過曠野的摩西。寫在飄流時期第38年,即主前1490年。此兩篇詩即此第四卷之要義。於90篇第九、十兩節,正是歎息那些20歲以上被效的人,轉眼間都倒斃在曠野裡。“我們經過的日子都在你震怒之下,我們度盡的年歲好像一聲歎息。”(90:9)

    本卷共分三段;序言90篇,論及安息之喪失與需要。

    ()世界切慕安息(91-94)

    ()世界預知安息(95-l00)

    ()世界慶祝安息(101-105)

    尾聲l06篇,安息之喪失與價值。

   

五、申命記——論神的道(107-l50)

聖經第五卷為申命記;詩篇中的五經即詩篇第五卷正像申命記,多是論到神的話,或神的道。按申命記之意義,即重申神的法律,因為此時的會眾,多是生在曠野的後輩,當傳佈律法時,尚未生人世,未得親耳聽受神的律法,故不得不再向會眾申明,使大家有所遵循。當日耶穌在曠野三次引用經言,勝過撒但,皆是引自申命記,曾言“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正是表明那些在曠野飄流四十年的會眾,其所以經過長期的各種試煉,為要叫他們學習聽從神的話,以為人靈性生活的需要。人的靈性生活,非賴神言是不能生活的。

    第一卷說明人如何因神言蒙福。第二卷論以色列族如何因神言蒙恩。第三卷言錫安如何因神言得榮。第四卷闡明世界與世界萬族如何因神言有希望。第五卷則雲人類的痛苦,以色列的失敗,聖殿的荒涼,萬國受咒詛,其最大原因,無非是以違背神的道,不聽神的話。將來萬口頌主,萬膝拜主,選民回國,萬物復興,亦無非神道大彰之結果。哦!神的話,是有何等高尚榮美的效感與價值呢!

    本卷共分二段:

    ()拯救 由於神言之醫治(107-118)

    ()蘇醒 由於神言之啟道(119-150)

    最後以第l50篇讚美的詩歌為終結,且是為全書之結語,“凡有氣息的,都要讚美耶和華。你們要讚美耶和華!

 

 

禱告模範(賈玉銘)

 

第三章  禱告模範

 

    “一生一世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瞻仰他的榮美。”(27:4)

詩篇之要義,可謂禱告模範,或禮拜叢談。古今聖徒所以重視此書者,不外乎此。每有熱誠信徒,熟悉詩中關乎禱告的詞句,以為個人的禱文。亦每有傳道人,於將上講臺率眾祈禱之前,唯恐一己之心靈欠活潑,不熱切,以致所發祈禱之語,淡而無味,不足以率領眾人之心靈禱於神前;即先于秘室中多方祈禱,並誦讀關於祈禱之詩數首,感發個人心靈,以後再上講臺,率眾祈禱。如622252838404346516379848690103116121135l41等篇。果於未登講臺之前,留意誦讀,共禱告之心靈,不能不受感,其禱告之語言,不能不誠懇熱切。因詩篇一書,即以心靈與誠實,禱告上主之良好橫範。我們可以從詩篇學習,作個禱告的人。從這詩篇的禱告中,深覺禱告是人在神前最大的權利,信徒切勿放棄此權利;放棄此權利,不但是極大的損失,也是大罪。祈禱是人給神一個在自己心靈內工作的機會,讓神在我們身上,作成它的工。祈禱是向神坦白;向神敲開心門,神也就向我們敞開天門,並敞開傳道門。祈禱是用信心向神仰望,用信手抓著神不放橙,直到神成就我們的願望。祈禱是愛神的表現,亦即愛神的標記。祈禱是靈性升降的錶針,看祈禱即可知人的靈性如何。祈禱是屬靈的交戰,得勝的秘訣;一個常祈禱的人不犯罪,一個犯罪的人不禱告。祈禱是能力的來源:多祈禱,多有能力,少祈禱,少有能力,不祈禱沒有能力。祈禱是聖靈歎息的迴響,幾時聖靈在我們裡面歎息,我們即幾時發出有力量的祈禱。祈禱是與主作同工,主的專工,即為人代禱;所以我們禱告,即在主的禱告裡與主一同禱告。祈禱即靈恩靈能的出口,神的恩賜能力,常是藉著一個禱告的人,暢流不息。祈禱即屬靈的運動,在個人的心靈內,家庭內,教會中,工廠中,並人群中,運用無窮。祈禱是在到處點起奮興之火,使教會得到大奮興。祈禱就是作靈工,是每個信徒作的靈工。在這詩篇裡,可以看到祈禱的各方面的效用,對我們每個信徒的屬靈生活有最深的教益。   

一、祈禱之分別    詩篇是一部由於靈感的禱告和讚美的書。我們在這書中,可以看見祈禱之各種方式,各種態度,各種類別的不同。

    ()崇拜  祈禱的意義,不僅是為向神祈求,最顯然普通的,即是崇拜。神的偉大,人的渺小,神的尊榮,人的卑弱,這些蒙神眷顧垂愛的人類,怎能不在神前崇拜呢!“你們當曉得耶和華是神。我們是他造的,也是屬他的;我們是他的民,也是他草場的羊。”(lOO:3)所以我們當“尊崇耶和華我們的神,在他的聖山下拜,因耶和華我們的神本為聖。”(99:9)“主啊,你所造的萬民都要來敬拜你,他們也要榮耀你的名。因你為大,且行奇妙的事,惟獨你是神……求你使我專心敬畏你的名。”(86:9-11)“因耶和華為大……惟獨耶和華創造諸天。有尊榮和威嚴在他面前,有能力與華美在他聖所。民中的萬族啊!你們要將榮耀能力歸給耶和華。都歸給耶和華。要將耶和華的名所當得的榮耀歸給他,拿供物來進入他的院宇。當以聖潔的裝飾敬拜耶和華。”(96:4-9)我們讀詩篇即首當學習崇拜神,在神面前敬畏、虔誠、謙卑、順眼、歸嵌、信靠、榮歸主名,用心靈和誠實崇拜他。

    ()懺悔  到聖潔的神面前,不能不覺自己的卑污,愈近乎神,愈覺不堪至神前。如約伯一見神面即“厭惡自己,在塵土和爐灰中懊悔。”(42:6)詩篇中在神前認罪的話不少,悔改最痛切,認罪最徹底的即大衛王。如言:“我閉口不認罪的時候,因終日唉哼而骨頭枯乾……我向你陳明我的罪,不隱瞞我的惡。我說:‘我要向耶和華承認我的過犯。’你就赦免我的罪惡。”(32: 3--5)“我的罪孽高過我的頭,如同重擔叫我擔當不起……我要承認我的罪孽,我要因我的罪憂愁。”(38:418)“神啊!求你按你的慈愛憐恤我。按你豐盛的慈悲塗抹我的過犯。求你將我的罪孽洗除淨盡……我向你犯罪,惟獨得罪了你,在你眼前行了這惡……我是在罪孽裡生的……求你掩面不看我的罪,塗抹我一切的罪孽……神所要的祭,就是憂傷的靈。神啊,憂傷痛悔的心,你必不輕看。”(51:1-11)人只看見大衛犯罪,卻不注意大衛徹底的悔改,我們當以大衛為懺悔的模範。

    ()感恩  禱告以感恩為要端,這是詩篇最美的教訓。“我的心哪,你要稱頌耶和華,不可忘記他的一切恩惠。他赦免你的一切罪孽,醫治你的一切疾病。他救贖你的命脫離死亡,以仁愛和慈悲為你的冠冕,他用美物使你所願的得以知足,以致你如鷹返老還童……耶和華有憐憫,有恩典,不輕易發怒……他不長久責備,也不永遠懷怒,他沒有按我們的罪過待我們,也沒有照我們的罪孽報應我們。天離地何等的高,他的慈愛向敬畏他的人也是何等的大;東離西有多遠,他叫我們的過犯離我們也有多遠。父親怎樣憐恤他的兒女,耶和華也怎樣憐恤敬畏他的人。(l03:2-13)!神的恩典,實是述說不盡。感恩即蒙恩的妙訣。十個長癩病得痊癒的人,內中只有一個回來謝恩的。這個回來謝恩的,不但身體得了醫治,也聽到主對他說:“你的信救了體了”。這是他的靈性也同時得了醫治。讚美主,恩上蒙恩。

    ()靜默  在神前默想,一言不發。有一傳道人言,其為學生時代乃最熱心愛主時代;其在該時代常於夜晚靜坐主前,一言不發,曆兩點鐘口中不發言,心中卻滿有熱愛。正因靜坐不語,而愛心愈盛愈熾,眼淚不知不覺頻頻下流。這種以心禱,以淚禱,即最有力之禱告。大衛說:“我的心默默無聲,專等候神……我的心哪,你當默默無聲,專等候神,因為我的盼望是從他而來。”(62:15)或謂超等的默想,是一件最奇妙的靈交,即靈默想的時候,竟忘了自己在默想,且是完全忘了自己。亦不知自己在何處,幾不知猶在人間。在自己則一無所為,只有全心全靈在主裡面,與主最親密,最通情;與主相契,與主聯合,自己與主即化合為一了。到此地步,即不覺時間久長。每有從晚到早,徹夜深嘗靈中甜蜜,仍嫌時間太短,好像與主之交情猶未盡。

  詩曰 ()我今靜默主前

           仰瞻恩主聖顏

           默默無聲以靈交談

           陳明我心所願

           衷懷吐露一無隱瞞

           我心主心相合無間

       ()我今靜默主前

           猶如父子會面

           依慕慈懷見主笑臉

           心靈活潑自然

   無憂無懼大得寵眷

          從豐滿中得了豐滿

       ()我今靜默主前

           等候主旨顯現

           無聲有聲不言而言

           心意倍加誠虔

           靈界秘事親耳聽見

           個中滋味何能言宣(聖徒心聲291)

    ()讚美   詩篇滿了讚美的話,誦讀詩篇,不能不學會了讚美神,但實際說,讚美不是學的,不僅是口中所發的聲音,乃是“心被恩感”。“心被靈感”,“口唱心和地讚美主”,“我要向耶和華唱新歌”,——唱靈歌,“向拯救我們的磐石歡呼。”“全地都要向耶和華歡樂,要發起大聲歡呼歌頌。”

    詩曰  我魂蘇醒我心歡暢  我靈奮興我翼飛翔

          沐膏衣白滿面榮光  天使一般主前讚揚

    ()禱求   我們平素大概是以禱求為禱告的最要部分,這是當然的,也是自然的。但所言之當然與自然,不是從我們一方面看;在我們這一方面,於祈禱的時候,往往不過是“求!!!”求了再求,除了“求”以外,沒有別的,這樣的求,未必能求到。所說的當然與自然,是從神一方面看,在神看不論是,我們認罪,或是感謝,或是讚美,或是靜默不言,皆可看為是我們祈禱,即不求之求,不禱之禱。天父一看見我們,就愛我們。此即祈禱蒙垂聽的秘訣。

    ()靈交——靈秘——悅樂神   禱告之真意義即靈交;此靈交是什麼意思呢?詩篇是一本靈交叢書,用心靈誦讀,以至入到詩意的探處,使這本詩篇真成了“我的詩歌”,便“嘗到了主的美善”,到此地步,一則即進到靈界的聖城——“王帶我進了內室”,“我的鴿子啊,你在磐石穴中,在陡岩的隱密處。”二則蒙主愛且蒙主悅——“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三則叫主有所享受——靈交之最高度,即我成了主的享受,以我們的心為他的至聖所,以我們的讚美為他的寶座(22:3),以我們的默念為甘甜(104:34);以我的愛情,成了他的美酒,且看我們成了他眼中的瞳仁。沒有我們,他就不滿足。是的,在信徒靈交的深處,主真是心靈喜樂,得了滿足。

   

二、祈禱之時間   禱告的時間,原不一定,於形式上之祈禱,或有定時,于心靈之祈禱,因無人可預先規定。雖然歷代以來,在神家中靈性高尚的偉人,未嘗不各有其規定之時,特別與神晤面,與主密交,與靈相通;縱遇事務冗忙,亦決不至間斷其神聖的密交時間。觀於詩篇一書,可曉然古人對於祈禱的時間,如何可作我們的模範;

    ()早晨  大衛說:“耶和華啊,早晨你必聽我的聲音;早晨我必向你陳明我的心意,並要警醒。”(5:3)“我趁天未亮呼求。”(119 :147)“但我要歌頌你的力量,早晨要高唱你的慈愛。”(59:16)“琴瑟阿,你們當醒起!我自己要極早醒起。”(108:2)“耶和華啊,我呼求你,我早晨的禱告要達到你面前。”(88 :13)“到天一亮,神必幫助這城。”(46:5)他的恩典每日早晨,從新施發。並且我們當於每日早晨,聽神的話,求他指示一天的道路,“求你使我清晨得聽你慈愛之言……求你使我知道當行的路。”(143:8)

    ()晚間  祭司們在聖殿焚香,早晨與晚間兩次是不可少的,正是表明我們的祈禱,當以早晨與晚間為必須的時間。大衛說:“願我的禱告如香陳列在你面前;願我舉手祈求,如獻晚祭。”(141 :2)“白晝,耶和華必向我施慈愛;黑夜,我要歌頌禱告賜我生命的神。”(42:8)“願聖民因所得的榮耀高興,願他們在床上歡呼。”(149; 5)我們今日既是在新約時代,有君尊的祭司(彼前2:9),當如何每日早晨與晚間,進屬靈的殿中,以虔誠的禱告與感謝,當作香上達神前呢?

    ()晌午   大衛說:“我要晚上、早晨、晌午哀聲悲歎,他也必聽我的聲音。”(55:17)如此我們可以“不怕……午間滅人的毒病”(91:6)。在我們行的路上,不至“在午間摸索,好像瞎子在暗中摸索一樣”(28:29)。歷來神家的熱誠信徒,未有不以午間,為虔禱上主之良辰者。

    ()夜間  當萬籟俱寂的深夜,正是信徒安靜祈禱的良機,靈交最密的大衛曾禱告說;“我的神啊,我……夜間呼求,並不住聲”。(29:2)“一宿雖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歡呼。”(30 :5)“我在床上紀念你,在夜更的時候思想你,我的心就像飽足了骨髓肥油。”(63 :56)“我在患難之日尋求主,我在夜間不住地舉手。”(77:2)“耶和華拯救我的神啊,我晝夜在你面前呼籲,願我的禱告達到你面前。”(88:1-2)“我……半夜必起來稱謝你。”(119:62)“耶和華的僕人夜間站在耶和華殿中的,你們當稱頌耶和華。”(134:1)詩人如此夜間多方祈禱,我教中信徒,果亦這樣祈禱上主嗎?

    ()終日終夜  “你的讚美,你的榮耀,終日必滿了我的口。”(71:8)“我的口終日要述說你的公義和你的救恩,因我不計其數。”(71:15)“我每夜流淚,把床榻漂起,把褥子濕透。”(6:6)“神啊,我的心切慕你,如鹿切慕溪水。……我晝夜以眼淚當飲食。”(42:1-3)當日雅各在毗努伊勒曾終夜與主摔跤(32:24)。撒母耳曾為掃羅王終夜哀求耶和華(撒上l5:11)。耶穌要揀選l2個使徒,亦曾先上山“終夜禱告神”(6:12)。可見終日終夜祈禱,也是有時必須行的。

    ()無時或息 “我將耶和華常擺在我面前,因他在我右邊,我便不至搖動”(16:8)。“我要歌頌你的名,直到永遠,好天天還我所許的願。”(61:8)“你已將我的哀哭變為跳舞,將我的麻衣脫去,給我披上喜樂,好叫我的靈歌頌你,並不住聲。耶和華我的神啊,我要稱謝你,直到永遠。”(30:ll-l2)“我因你公義的典章,一天七次讚美你。”(119:164)“我在你城上設立守望的,他們晝夜必不靜默,呼籲耶和華的,你們不要歇息,也不要使他歇息,直等他建立耶路撒冷,使耶路撒冷在地上成為可讚美的。”(62:6-7)

   

三、祈禱之態度  祈禱之態度,原不一致,乃出於心靈之自然,決不可勉強仿效,其中有數點是我們當注意的:

    ()親切   真祈禱是覿面見神,把自己的心事欣然上訴,並非向空中說空話。詩篇一書更可見真祈禱的人,對於上主親密誠切之態度,足可以為我們的模範,“有一件事,我曾求耶和華,我仍要尋求:就是一生一世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瞻仰他的榮美,在他的殿裡求問。”(27:4)“神啊,我的心切慕你,如鹿切幕溪水。”(42:1)“神啊,你是我的神,我要切切地尋求你,在乾旱疲乏無水之地,我渴想你,我的心切慕你。”(63:1)“‘你們當尋求我的面。'…耶和華啊,你的面我正要尋求。”(27:8)諸如此類之言,述不勝述,我們祈禱真能與主覿面相見嗎?

    ()等侯   祈禱於神前,必是多方等候,決不是急忙倉卒;在未見神之前,多方等候,於既見抻之後,亦須多方等候在神腳下。為要得到神的答應,“我的心默默無聲,專等候神,我的救恩是從他而來……我的心哪,你當默默無聲,專等候神,因為我的盼望是從他而來。”(62:1-5)“要等候耶和華……我再說:要等候耶和華。”(27:l4)等候耶和華也當有耐心。“你當默然倚靠耶和華,耐性等候他……”(37:7)。我曾耐性等候耶和華,他垂聽我的呼求。”(40:1)有時等候之急切,勝於更夫等候天亮,“我的心等侯主,勝於守夜的等候天亮。”(130:6)“等候耶和華,遵守他的道,他就抬舉你。”(37:34)祈禱時在神前忍耐等候的態度,是必不可步的。

    ()思慕   於神前祈禱固至自由,無異子之于父,然亦宣謹慎,決不可不住地於神前喧噪,好像以神若聾若啞。乃于主前心平氣靜,時或寂然而思,默然不語,唯以靈目與神見面,以靈耳敬聆主訓。亦或心情焰焰,與父與主有不能言喻之至意盛愛;雖一言不發,上主已經鑒其衷懷。如言:“我的心渴想神……我幾時得朝見神呢?(42:2)神啊,我想念你的心情,至為寶貴,不可勝數。“耶和華啊…”我……思想你的一切作為,默念你手的工作。我向你舉手,我的心渴想你,如乾旱之地盼雨一樣。”(143:1-6)“願他以我的默念為甘甜,我要因耶和華歡喜。”(104:34)

    ()夤畏   祈禱乃朝見至聖至潔至尊至高之神,卑污肉欲之人,進到榮光寶座下,焉得不謹慎恭敬,肅然寅畏呢?“誰能登耶和華的山?誰能站在他的聖所?就是手潔心清,不向虛妄,起誓不懷詭詐的人。”(24:3-4)“耶和華本為大,在我們神的城中,在他的聖山上,該受大讚美。”(48:1)“太陽還存,月亮還在,人要敬畏你,直到萬代。”(72:5)“誰敬畏耶和華,耶和華必指示他當選擇的道路。”(25:12)人果覿面仰見尊榮聖潔的神,能不虔恭夤畏,俯伏崇拜嗎?

    ()敬愛   祈禱固宜存夤畏的心,更宜存親愛的心;因祈禱宛如父子相會,密友談心,此中之熱愛親情,實有言語不能形容者。“萬軍之耶和華啊……在你祭壇那裡……在你的院宇住一日,勝似在別處住千日。寧可在我神殿中看門,不願住在惡人的帳棚裡。”(84:1-l0)詩中論及愛慕神的話甚多,一個真禱告的人,必是一個真愛神的人,或言“禱告即愛神的別稱。”禱告的真意義,全在與神愛情的深淺上表現出來。

    ()傷痛   詩中載有作詩的人,或為個人的罪過,或為聖城之傾圯,或為遭敵人之追逐,或為會眾之冤苦,常在神前酸楚傷痛,哭泣悲哀,甚至每夜流淚,把褥子濕透……或因憂愁眼腈乾癟。在神前具了“憂傷的靈,痛悔的心,”經過他們的“流淚穀”。

    ()喜樂(63:6-798:4-8l04:33-35)  祈禱最後之聲音,最大之聲音,就是歡呼讚美的聲音。想到個人的罪過,教會的失敗,固不能不在神前流淚傷痛,但想到神的慈惠厚愛,異跡奇能,則不能不大聲讚美。而且人在神前,所流眼淚,必立時蒙主拭幹,他的傷心,也必立時被神醫好,焉得不於神前歡呼讚美呢!誠然我們祈禱最美的聲音,即由歡暢與痛心,兩相交感而發的。這種喜樂讚美之聲音,亦即天使的聲音,所以詩篇中讚美的話為最多。

   

四、祈禱之憑藉   事奉上主或殺牲或焚香,或獻種種祭品,或納什一之供奉,皆是藉以表其敬畏,顯其熱衷,申其欣謝之心,崇拜之誠。但我們所憑藉的,究在自身無需外求,試略言作詩者所憑藉的,以為我們的模範:

    ()以心   如言“我的心哪,你要稱頌耶和華……也要稱頌他的聖名”(103:1),“我的心等候主,勝於守夜的等候天亮。”(130:6)“願我口中的言語,心裡的意念,在你面前蒙悅納。”(19:14)此明言祈禱者當以心事主,每到神前當首先安靜自己的心,切“不可冒失開口,也不可心急發言。”(5:2)

    ()以靈   祈禱之要義即靈交,大衛說:“我的靈啊,你當醒起!琴瑟啊,你們當醒起!……在萬民中稱謝你。”(57:8-9)“我的靈歌頌你,並不住聲。”(30:12)“我歇頌你的時候,我的嘴唇和你所贖我的靈魂都必歡呼。”(71:23)“神所要的祭,就是憂傷的靈。”(51:17)耶穌說:“神是個靈,所以拜他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他。”所以人到神前祈禱時,最要緊的,就是靈中的交通,以靈通靈方為真祈禱。

    ()以目    既以心靈與神相通,即是見了不能見之主,在未與神覿面之前,切不可遽然開口,必須與神面對面,縱然一言不愛,神亦必鑒其衷懷,樂允所求。如詩言:“我因盼望你的應許,眼睛失明。”(119:82)“我的眼目時常仰望耶和華,因為他必將我的腳從網里拉出來。”(25:15)“坐在天上的主啊,我向你舉目。看哪,僕人的眼睛怎樣望主人的手,使女的眼睛怎樣望主母的手,我們的眼睛也照樣望耶和華我們的神,直到他憐憫我們。”(123:l-2)當日以利亞在迦密山上求雨,每禱一次,即差僕人去觀看一次,正是我們以眼祈禱的好榜樣。

    ()以口   既已見主,亦不能不於主前開口,將所求的在主前陳明。如言“我口常發讚美之言”,“我要高聲讚美主”,“我滿口頌揚主”,“神啊,我心堅定,我口要唱詩歌頌。”(108:1)“我曾用口求告他,我的舌頭也稱他為高。”(66:17)普通信徒只是會用口禱告,但在未見神面之前,也不過向空中說空話,或是“自言自語”而已(18:11)

    ()以耳  禱告最要緊的條件,就是達到神的耳中。“耶和華的眼目看顧義人,他的耳朵昕他們的呼求。”(34:15)“造耳朵的,難道自己不聽見嗎?(94:9)更是需要禱告的人,自己有開通的耳朵,聽到神的答覆:“…你已經開通我的耳朵。”(40:6)“求你使我清晨得聽你慈愛之言。”(143:8)未知讀者諸君,是否也常用耳朵禱告呢?

    ()以手   如果禱告蒙主垂允,即需要舉起雙手來接受,且聖經中每以舉手表明祈禱,如言“耶和華啊,我天天求告你,向你舉手。”(88:9)“我還活的時候要這樣稱頌你,我要奉你的名舉手。”(63:4)“你們當向聖所舉手,稱頌耶和華。”(134:2)“我向你舉手,我的心渴想你,如乾旱之地盼雨一樣。”(143:6)最要緊的,即舉起信心的手,非有信心的手,不能接受神的恩賜。

    ()以身   以身祈禱,即信徒之舉動言行,都在神前具著一種能力,叫神喜悅,也就成了不祈禱之祈禱。可拉子孫作詩說:“我羡慕渴想耶和華的院宇,我的心腸、我的肉體向永生神呼籲。”(84:2)“耶和華啊,誰能寄居你的帳幕?誰能住在你的聖山?就是行為正直,作事公義,心裡說實話的人。……”(15:15)因為“耶和華的眼目看顧義人,他的耳朵聽他們的呼求。”(34:15)可見信徒在神面前,一身的動作,皆如時時發祈禱的聲音,令上主不能不看顧我們,成就我們一生的盼望。一身的動作,光明聖潔,也好像時時發出讚美主,把榮耀歸與主的聲音;即成了一個讚美主、榮耀主的人生。

    由上以言,可見信徒祈禱時,先要以心與主相連,以靈與主相通,直至見了不能見的神,即在神前陳明所願,並要以開通的靈耳,聽到神如何答覆我;繼則舉起信心的手,從神接受所需要,所懇求的;更要緊的即以身禱,在平日作人上,時時表現蒙神喜悅的態度,自然神必樂允所求;因為神的耳朵,必聽義人的祈禱。

 

 

耶穌為人子(二、八、十六篇)(賈玉銘)

 

第四章  耶穌為人子

——詩篇上所記的,凡指著我的話都要應驗。(2816)——

 

  如上章所論,詩篇原是禱告模範,我們論詩篇之概要,應當以禱告為要題,詳論信徒宜如何祈禱。但詩篇也是多論到耶穌,我們的主耶穌,自己也特別提出詩篇上所說論及他說的話都要應驗。所以我們可從詩篇中指出幾點論及耶穌的事,使我們對於主耶穌可以更加認識。

    我們已經論過詩篇第一集,是論人,論耶穌為人,他是人之子。而且在第一集141篇,每一篇中都有直接或間接的論到主耶穌基督為人的事,如:l篇論耶穌為神喜悅之人。2篇論耶穌生而為神子。3篇論人反對耶穌。4篇論耶穌分別歸神。5篇論神人晨刻尋求主。6篇各各他之預言。7篇收成節之詩。8篇人子被舉。9篇稱頌神之公義。l0篇克服不法者。ll篇主所給惡人杯中之分。12篇下流之人高升。13篇敵基督者之誇勝。l4篇希望那日來到。l5篇住神殿中者之品性。l6篇復活之主。l7篇無罪受苦而得滿足。l8篇彌賽亞之公義。l9篇讚美抻的化工與法度。20篇彌賽亞之得勝。21篇王戴冠冕。22篇十字架。23篇大牧人。24篇榮耀之王。25篇赦人罪之主。26篇無罪者列罪人中。27篇救我之神。28篇主為我們的力量。29篇將來之審判。30篇彌賽亞暫為神所棄。31篇主是我各方面之拯救。32篇恩惠之王。33篇保護與拯救者。34篇主環繞我。35篇受苦之僕人。36篇樂河的水。37篇可靠之神。38篇我的救濟。39篇客西馬尼之詩。40篇耶穌來世之目的。41篇為朋友所賣。

    自然我們不能逐篇詳論,只提出幾篇來,略略述說:

   

一、人的生活——長青的樹木——為神所悅之人(1)

詩篇第一篇,表明一個屬神的人,與世人有何不同。更是指耶穌基督如何為神所悅,他是一棵長青的樹木,連他背著十字架,要到刑場的時候,他仍然是一棵“有汁水的樹”(23:31)。這第一篇也表明全詩篇的要義,即屬神者如何蒙福,惡人如何受詛。一個神所喜悅的人,究竟如何:

    ()從消極而言——遠離罪人   一個屬神的人,當然“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慢人的座位。”我們的主耶穌是“聖潔、無邪惡、無玷污、遠離罪人。”這三句話顯出犯罪不等,信徒之勝罪亦不同。”(7:26)

    1,罪人不等  (1)惡人——指其存心。(2)罪人——指其為人。(3)褻慢人——指其態度褻瀆犯聖。這三等是一等重於一等。

    2,罪行不一  (1)計謀——尚未實行。(2)道途——正在進行。(3)座位——安於犯罪。是一層重一層。

    3,勝罪不同  (1)不從。(2)不站。(3)不坐。此三者亦一步重一步。

    ()以積極而言“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1:2)一個真信徒必愛慕聖經。

    1、喜愛  “喜愛”主的法度,“唯喜愛”主的法度。

    2、思想  “思想”主的法度,“晝夜思想”主的法度。

    3、有福   喜愛主的法度,晝夜思想的人,必能見之於實行,當然蒙福。

    ()以表像而言“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

    1、神所栽培——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

    2、檀溪水旁——聖經真理,真是長流活水。

    3,按時結果——(5:22-23)

    4,葉不枯乾——凡屬主的樹,總是永遠青蔥。

    5,事皆順利——既不與惡人同行,唯行在真理中。當然事事蒙神賜福。但惡人決不如此,惡人不是果樹,乃是糠秕,當審判時經過風吹簸揚,如何能立得住呢?

   

二、人的權榮——萬物之主宰——神所高舉之人(8)

詩篇第八篇,是論人子與大自然。按神造人的原旨,本是將萬物歸人管理,“神照著自己的形象遣人……就賜福給他們……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一隻以人犯了罪,神的原旨未能實現;但將來必有一天,萬物要復興,在人子基督裡。要看見神造人的原旨,完全成功。

    ()神的偉大人的卑小——神在人內之微小(1-4)大衛當幼年時,在山上牧羊,每當夜晚,觀看天上所陳列的月亮星宿,不船不想到神的榮耀與偉大。甚至連嬰孩看見,都因此讚美主,也就不知不覺地同聲讚美。既而轉念,想到自己的微小,在宇宙問原不算什麼? 就不覺驚異說:“世人算什麼,你竟顧念他?”但這嬰孩讚美的話,耶穌曾引證出來,指著他自己說(21:15)。奇哉!那創造萬物的,竟然也作了萬物的一分子,成了微小的人類!偉大的神,萬物之創造者,是指耶穌說的;微小的人,也是指耶穌說的。

    ()人的權貴神的榮耀——人在神內之尊榮(5-9)大衛既想到人的微小。即驚奇偉大的神-何以竟眷顧微小的世人。但又轉念想到人的權貴,並非微小,因神曾派人管理萬物(1:28)。必有一天,這管理萬有的權柄,要在耶穌身上實現。“並賜他榮耀尊貴為冠冕”,即冠他為天地主宰,“派他管理你手所造的,使萬物……都服在他的腳下……”這固然是指耶穌的尊貴,是論耶穌降世為人說的(2:5-9;林前l5:27;啟5:l-7);卻也是指著人類在基督裡,恢復了原來的尊貴。人越有權貴,即越顯神的榮耀。所以於本篇第一節,已經讚美主的名;於末一節,又讚美主的名,說“耶和華我們的主啊!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

   

三、人的福樂——復活的榮耀——神悅納之人(16)

本篇固然是指大衛並在主內的信徒而言,但彼得與保羅,被聖靈感動,明明說到有一些話是大衛擔當不了,必是指著基督說的(2:24-3613:35-37)。而且詩中所論的實際,必須待耶穌再來時,方能完全應驗。今日信徒對於本篇之經驗,亦只好按靈意方面說:

    ()上好的福分(1-4)耶和華是我們的分——你是我的主,我們的好處不在主以外。他是我們的萬有,是我們一切的一切,有了主即有了萬有。沒有什麼能在主以外,加添我們一分福氣;也沒有什麼能在主以內,減去我們一分福氣。有了主,我們知足了,永遠知足了。人沒有主永不滿足,也無所滿足,惟有主是我滿足的滿足。我的好處只在主內,全在主內,永在主內。主既是我的,凡屬主的人,則皆為我所慕所悅。我滿口所稱頌的唯有主,在主以外,永不提別神的名號。

    ()佳美的產業(5-6)耶和華既是我的產業,一則我的產業最豐富——因耶和華是萬有之主。二則我的產業最穩妥——因有耶和華為“我持守”,所以我的銀行永久不怕倒閉。三則我的產業已分清——我的地界是神“用繩量給我的”,且是“坐落在佳美之處”。四則我的“產業實在美好”——我的產業滿足我的心。五則我的產業我已享受——“耶和華是我的產業,是我杯中的份”,是我所享受的;我無時無地不享受這滿溢的福杯。

    ()滿足的快樂(7-9)彼得在五旬節,雖然引證這句話,是實驗在人子耶穌身上(2:25-26);卻也是表現我們信徒在主裡的快樂,白天喜樂,夜間也喜樂,因“我的心腸在夜間也警戒我。”且是無時不喜樂,因“我將耶和華常擺在我面前”,無地不喜樂,因耶和華常“在我右邊”。“我的心歡喜,我的靈快樂,我的肉身也要安然居住。”是我的魂靈體,莫不在主裡安然歡樂。哦!這是何等有福!這種喜樂是滿足的,高尚的,永遠的。信徒常是因皙時的憂傷,得了永遠的喜樂;一時的饑餓,入于永久的筵宴;一時的病苦,得了永遠的健康;一時的束縛,得了永遠的自由;一時的羞辱,得了永遠的榮耀;一時的貧窮,得了永遠的豐富;一時的艱難,得了永遠的安慰;主真是我們滿足的喜樂。

    ()復活的生命(10-11)“必不將我的靈魂撇在陰間,也不叫你的聖者見朽壞。”這當然不是指大衛說,因為大衛已經“死了,也埋葬了,並且他的墳墓直到今日還在我們這裡。”(2:29)這是明明指著道成人身的基督,從死裡復活說,藉此使我們得有復活的生命。凡真信徒,莫不是在主之死而死,又在主之活而活,方可為得勝的基督徒哩。

    論及耶穌為人的詩篇,不一而足,只略提一二篇,以表明耶穌為人的經對與關係。

 

 

耶穌為祭司(一四零篇等)(賈玉銘)

 

第六章  耶穌為祭司

 

    耶穌為先知,是指著他將神的真理表現給我們。“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穌基督來的”(1:17),耶穌為祭司,是說耶穌為我們站在神面前,一面為我們禱告;(為百姓代禱,是祭司最大的本分,關於這一方面的話太多,我們論之不勝其論。)一面是為我們獻祭,我們只就這一方面,略論耶穌為我們作祭司的經過:

   

一、獻身為祭司——為祭物亦為祭司(l40)

當耶穌來世的時候,就表明他救世的決心說:“看哪,我來了!我的事在經卷上已經記載了。我的神啊,我樂意照你的旨意行。”“祭物和禮物,你不喜悅,你已經開通我的耳朵。爝祭和贖罪象非你所要……‘看哪,我來了!’”(40:6-8)

    ()耶穌來為實行神旨“神阿,我樂意照你的旨意行。”耶穌基督來,無非為實行神救世之旨,實行神旨,成全神旨,就是耶穌降世唯一的目的。當耶穌被賣夜,在客西馬尼園祈禱時,仍以成全神旨為最後決心,說:我父啊!只要你的意思成就,不要我的意思成就。神的旨意是什麼呢?無非要在耶穌身上,成全永遠救世之旨。

    ()耶穌來為代人獻祭  耶穌是祭司,也是祭物。他所獻的祭並非牛羊等物,乃是他的身體。

    1、獻身為活祭——先言神啊!我來了,為要照你的旨意行;又言“你已經開通我的耳朵。”此言其所以能樂照神旨而行,必須先有開通的耳朵。僕人最要緊的資格是聽命,是有順命的耳朵。耶穌33年樂聽神命,為我們完全律法,這是他先為我們獻身為活祭。

    2、獻身為罪祭——燔祭和贖罪祭非你所要,祭物和禮物非你所悅,——你曾給我預備了身體。先言燔祭和贖罪祭是你所不喜歡的,後言那時我說,看哪!我來了,……為要照你的旨意行。這是明明說道,耶穌所獻的祭,就是神為他預備的身體。這是言神所要的,神所喜歡的,也是耶穌樂照神旨而獻的。

   

二、受膏為祭司(133)     “這好比那貴重的油澆在亞倫的頭上,流到鬍鬚,又流到他的衣襟。”(參利8:12;出29 :7) 亞倫為大祭司,先受了恩膏,他原是預表耶穌為祭司,也是充充滿滿受了靈膏(4:18)。本篇所言亞倫受恩膏,即為基督受青之表現,——基督即受膏之意。——此處所言耶穌受的恩膏:

    (1)是貴重的——是極貴重的,馬利亞曾用30兩銀子買了一瓶極貴重的香膏來抹主,尚不能比亞倫所受之膏油;因這膏是恩膏,且是表明靈膏。按本章所言,亦可表明凡神家的大祭司,莫不是被神願膏澆灌了,不然必不能,亦不配為大祭司。

    (2)是馨香的——膏油亦為香膏,曾因馬利亞用香膏膏主,“屋裡就滿了膏的香氣。”唯有靈恩愛膏,可使神家滿了香氣。

    (3)是豐富的——澆在頭上,流到鬍鬚,又流到衣襟,是形容極豐盛的意思。當然耶穌所受的靈恩,是無限量的澆在頭上,是思想為靈所澆灌;流到鬍鬚。是面與口受了靈化,流出靈的話語;流到衣襟,是表明在行為上,顯出了靈恩的香氣。

   

三、為王而祭司(110)  詩篇第110篇,是論耶穌為王又為祭司,在這篇的開始,用了很希奇的稱呼說:“耶和華對我主說。”耶穌是大衛的子孫,也是大衛的主,這是當日法利賽人不能回答的問題。(2241-46)據本篇所言,耶穌並不是普通的祭司。

    ()是為王而祭司,按耶穌的祭司職分,固然是照著亞倫所代表的;他為祭司的等次,卻是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按麥其洗德,原是撒冷王即平安王,也是仁義王;正可表明為祭司的主耶穌,也是我們的平安王,和仁義王(14: 17-21;來7: 1-35: 6-l0)。亞倫是利未支派,耶穌並非出自利未支派,乃是從猶大支派,即從王族出來的,所以耶穌為祭司的等次,是照著麥基洗德,他是王又是祭司。

    ()是復活的祭司“耶和華必使你從錫安伸出能力的枝來”(110:2)。亞倫為祭司的杖,是具著復活能力的杖,是曾發芽又開花的(17:8-9)。我們的主耶穌,是自己從死裡復活了。“按聖善的靈說,因從死裡復活,以大能顯明是神的兒子”(1:4)。“他成為祭司……乃是照無窮之生命的大能”(7:16)。在他手中拿著“能力的杖”,不但為要在“仇敵中掌權……必打傷列王……在許多國中打破仇敵的頭。”(1105-6)且是“當你掌權的日子,你的民要以聖潔的妝飾為衣,甘心犧牲自己。你的民多如清晨的甘露”(110:3-4)

    ()是永遠的祭司   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為祭司,一面是為王的祭司,一面也是永遠的祭司。“你是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永遠為祭司”(4)。因麥基洗德原是“無父、無母、無族譜、無生之始、無命之終”(7:3-4)。“那些成為祭司的,數目本來多,是因為有死阻隔,不能長久。這位既是永遠長存的,他祭司的職任就長久不更換,凡靠著他進到神面前的人,他都能拯救到底,因為他是長遠活著,替他們祈求”(7:23-25)。“像這樣聖潔、無邪惡、無玷污、遠離罪人、高過諸天的大祭司,原是與我們合宜的……律法本是立軟弱的人為大祭司,但在律法以後起誓的話,是立兒子為大祭司,乃是成全到永遠的”(7:26-28)

 

 

耶穌為君王(二篇等)(賈玉銘)

 

第七章  耶穌為君王

 

     我們讀全部聖經,顯明神有一永遠的旨意,即從永遠到永遠的旨意。此旨意無非要實現神國在人間,正如耶穌教導門徒禱告說:“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神國降臨, 神旨得成在地如天,也就是救恩的成功。神所施恩之結果,即彌賽亞國度之實現。我們在全部聖經裡,看見神永遠的大計畫,即藉著政治成全救恩;亦藉著救恩實現他的政治,即基督之國成立,直到天國合于神國。神永遠的旨意就成功了。詩篇一書既是多論耶穌基督的事。當然不能不論耶穌基督為王,以及他的國度。所以在詩篇第2篇,第20篇,第2l篇,第24篇,第45篇,第73篇,與第ll0等篇,即特別論到基督為王。我們可以從其中揀出幾篇來,略論基督為王的經過與榮耀:

  

一、王之受膏(2)   在詩篇第二篇,即論耶穌在聖山受膏為王。在本篇頭幾節,論到“外邦為什麼爭鬧?萬民為什麼謀算虛妄的事? 世上的君主一齊起來,臣宰一同商議,要敵擋耶和華……”是指耶穌第一次降世時,如何遭人的反對,於六節以下即表現耶穌再來時,要如何實現他的國:

    ()為受膏者(2)      受膏者,即指著他為彌賽亞。凡君王受職,皆行膏油禮;耶穌為天國之王,亦受了耶和華的恩膏(11:1-5)

    ()在錫安為王(6)   “我已經立我的君在鍀安我的聖山上了。”錫安是大衛城,耶穌在錫安為王,就是應驗大衛的約。

    ()是神的兒子(7)   “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據保羅的解說:我“今日”生你,是指耶穌復活的日子(13:33)。按耶穌原來是永遠為神所生,不過在復活的日子, 是大有權柄和榮耀,即明顯為神的兒子(l:4)

  ()以列國為業(8)   萬口要頌揚主,萬膝要跪拜主。從日出到日落之地,都要讚美主。因為神要“將列國賜你為基業,將地極賜你為田產。”

    ()實行鐵杖政治(9)  “你必用鐵杖打破他們,你必將他們如同窯匠的瓦器摔碎。”鐵杖政治,是堅固的,是正直的,是靠得住的。

    ()親自施行審判(10-12) “現在,你們君王應當省悟……當存畏懼侍奉耶和華……當以嘴親子……因他的怒氣快要發作。凡投靠他的,都是有福的。”因人都該敬子如敬父(參約5:22-23)

    本篇亦是說明建立國度的次序共分六層:(1)外邦爭鬧(1-3)——君王臣宰起來攻擊耶和華的受膏者。此事之解釋在使徒行傳記載,從使徒們讚美的口中說出,正是應驗在基督被釘十字架的事上(4:25-28)(2)主的嗤笑(4)——即嗤笑愚妄的人,以為能將他的約(撒下7:8-17),和他所起的誓廢掉(89:34-37)(3)主的烈怒(5)——先應驗在職路撒冷被毀滅,以後要應驗在大災期中(24:39)(4)主在錫安登寶座(6)——大災難與為王是緊耜連的。(5)王要旋行鐵杖政治(7-9)(6)對世界強權之呼聲(10-12)——即願他們及時悔悟來投靠主。按舊約用“投靠”二字,等於新約之信靠,在舊約用此字計152次。

   

二、王之婚娶(45)     或言此詩大概是指所羅門成婚時的樂歌,述說他的榮耀尊貴,以及王后的榮美。但所說的,所羅門擔當不起,乃是作詩者被靈感動,預言彌賽亞再來時之榮耀與婚娶:

  ()論王(1-8) (1)讚美王的榮美(1-2)作詩者一論及為新郎的,即心被靈感,“湧出美辭”,說“你比世人更美,在你嘴裡滿有恩惠,所以神賜福給你,直到永遠”。(2)王榮耀之來臨(3-5)“大有榮耀和威嚴。為真理、謙卑、公義赫然坐車前往,無不得勝”。(3)論王之神格與國度之永遠(6-7)“神啊,你的寶座是永永遠遠的,你的國權是正直的。你喜愛公義,恨惡罪惡”。(4)論王之美德與喜樂(7-8)神“用喜樂油膏你,勝過膏你的同伴”。人得了靈恿的充滿,皆是滿了喜樂。“衣服都有……香氣”,是言其品德之芬芳。“象牙宮中有絲絃樂器的聲音,使你歡喜”。雖是王宮中應有之樂具,更是指著在王心靈中的喜樂。

    ()王后(9-14)  在本篇中,極有趣味的事,即論王后為基督的新婦;

    1,王后之出身——王后是“君王的女兒”,是在“尊貴婦女之中”的,凡真信徒皆是從上面而生,萬王之王是他的父親,其所以稱為“王女”,是因此時尚未作王后。

    2,王后之服裝——“王女在宮裡極其榮華,她的衣服是用金線繡的。”金線繡的衣服是何等華美!穿在女子身上,就更顯出女子的美麗,令王愛慕她。但我們不要忘了這件衣服,是用“金線”繡的;“金”是信心的表號,是極寶貴的,是經過火煉的(彼前1:7);“線”是長的,是分析至極微細的意思;用“金線繡成”,是指用了多少的時間,多少的忍耐,多少的細功與苦功,並用了多少的眼淚,多少的心思,始克制成。在極細的事上,也當憑信面行。當王婚娶時,王后的禮服就是信徒所行的義(19:8)。可見王后所穿的金線繡衣,不知用了多少苦功,憑信心一針一線地慢慢製成。也不知流了多少眼淚,費了多少辛勤,專心致志的,無暇虛度,無心閑玩!早早晚晚親手去作。

    1,多少工夫織得成——可喜的,是這一切信心的行事,不久就化為她的榮耀,穿著金線繡成的錦繡衣服,得立在王面前了!請注意信徒的義袍,是由於基督流血所成功的。聖徒的榮耀,是由於基督義袍所化成的信心行為,所繡成的錦繡衣服。

    2、王后所受的命令——“女子啊,你要聽,要想,要側耳而聽,不要紀念你的民和你的父家……”(1)“你要聽……要側耳而聽……”女子要作王后,要有樂聽的耳朵——順服——是最要的條件,若不聽王的話,決不得王的歡心,越多聽,愛聽,側耳而聽,就越明白王的事、王的心,自然就更得王的喜愛了,(2)“要想”——聽了以後不是要糊糊塗塗地接受,乃是“要想”,要仔細思想,好像人吃了飯,要細細嚼,且要慢慢消化,方能化為血液,養育全身。(3)不要紀念你的民和你的父家,”——此“父家”是指肉身之事,信徒既已歸向基督,即當始終不渝,不能再轉念本鄉之民,和本父之家,身既歸主,必須專心誠意,切勿二三其德。

    3,王后被引到王前——“她要穿錦繡的衣服,被引到王前。”此衣服是金線繡成的,預表基督新婦的夏娃被造以後,曾被領到亞當面前(2:24)。將來基督之新婦,預備好了以後(19:7),也是要領到基督面前,獻於基督(4:26-27)。主內信徒啊! 你的錦繡衣服成功沒有呢?你的衣服是否用金線繡成的呢?你今日是否預備好了,配領到基督面前呢? 王后在王前要穿金線繡的衣服,是表明聖徒信心的行為,一生因信所表現的愛,即化成了她見主時的榮耀,——金線繡的衣服。

    ()伴女(14 -15節)“隨從她的陪伴童女也要被帶到你面前,她們要歡喜快樂散引導,她們要進入王宮。”這些伴女是什麼人呢?講經者,多是指著猶太剩下的餘數,要歸向基督,或信徒被提後,歸主的外邦人,到基督婚娶時他們就要作伴女了。因為在這拯救的日子,外邦歸主的信徒,要稱為基督的新婦,這新婦是一個特別團體。將來外邦人得救的數目滿足了——此滿足的數目,即基督新婦——猶太的餘數要歸主(11:525-26),而為新郎的朋友,或為基督新婦的伴女。

    ()子孫(16-l7)“你的子孫要接續你的列祖,你要立他們在全地作王。我必叫你的名被萬代紀念,所以萬民要永永遠遠稱謝你。“這是說到主耶穌基督的國是永遠的,“世上的國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國;他娶作王,直到永永遠遠。”

   

三、王之國度(72)  “神啊,求你將判斷的權柄賜給王,將公義賜給王的兒子”(1)。我們從第二篇,看見基督如何受膏為王,於第四十五篇,又看見王之婚娶。到婚娶以後,就要同著新婦,一同降臨(19:6-l6),建立他的榮耀國度了。所以於第七十二篇,正是看見如何論基督的國度。按這一篇詩,原是所羅門的詩,或是大衛為所羅門祈禱的詩,不過詩中的實意,是預言基督的國度。

    ()政治之和平(1-4)   “神啊,求你將判斷的權柄賜給王,將公義賜給王的兒子。他要按公義審判你的民,按公平審判你的困苦人,大山小山都要因公義使民得享平安。”因為基督是“和平君”,當其誕生之夜,天使的歡送詞說:“地上平安歸於他所喜悅的人。”

    ()世運之安綏(5-7)   “太陽還存,月亮還在,人要敬畏你,直到萬代。他必降臨,像雨降在已割的草地上,如甘霖滋潤田地。在他的日子,義人耍發旺,大有平安,好像月亮長存。”

    ()疆域之拓展(8-11)  “他要執掌權柄,從這海直到那海,從大河直到地極,住在曠野的,必在他面前下拜……他篇和海島的王要進貢……諸王都要叩拜他。”無人不歸向他。

    ()平民之幸福(12-15)  基督降世為平民,他是平民的救主,深解平民的況味,因而“窮乏人呼求的時候,他要搭救;投有人幫助的困苦人,他也要搭救。他要憐恤貧寒和窮乏的人,拯救窮苦人的性命。他要救贖他們脫離欺壓和強暴。他們的血在他眼中看為寶貴……”

    ()國族之興盛(16-17)  “在地的山頂上,五穀必然茂盛,所結的穀實要響動,如黎巴嫩的樹林;城裡的人要發旺如地上的草。”我們的王耶穌,誠然像一粒麥子種在地裡,就結出許多的果實。“五穀”,是代表信徒或以色列人,國度普及世界,是藉著復興的以色列人(8:1320-23;詩89)。然後將這些果實種在欲靈雨灌溉的曠野,就結出許多的子粒來了。

   

四、論王的各方面  詩中所論基督為王之言,甚多亦甚詳:

    ()是預先命定的(2:6-945:6,參賽9:6,瑪7:l3-14,加1:3l-32)

    ()是將來實驗的——基督之國成立,是在他再來的時候(2:7110:2-36)

    ()是大獲全勝的(2:92l:7-13110:1)

    ()是包括萬國的(2:872:81189:29,但7:13-l4,亞14:9,啟11:1813:1919:16,提前6:15)

    ()是大有榮耀的(24:7-10,太19:2825:31,林前2:8)

    ()是正直公義的(45:6-7,來1:8,賽16:532:1,耶23:5)

()是永遠常在的(45:6;賽9:7,但2:4117:14-27,加1:33,來1:7,啟11:15)

    “眾城門哪,你們要抬起頭來!永久的門戶,你們要被舉起!那榮耀的王將要進來。榮耀的王是誰呢?就是有力有能的耶和華。”(24:7-8)讀者要注意,主耶穌不但是要將來為王,他今日也是要在信徒心中為王,在每個真信徒心中,皆有他的寶座。未知讀者諸君,心中的高位,是讓“自我”坐在上面呢?還是讓耶穌坐在上面呢?我們信徒只分三等:一等是“自我”坐在寶座上。二等是“自我”下了寶座,謙卑在主腳前。三等是讓主上了寶座,以主為王,主在他身上就必很順利地成就他的事工,顯出他的榮耀了。

 

 

耶穌為救主(二十二篇等)(賈玉銘)

 

第八章  耶穌為救主

 

詩篇所論最要緊的真理,即關於救道,關於耶穌為我們的救主。救道之成功,在於耶穌生在律法下,為我們完全了律法,在於耶穌受死,為我們擔當罪孽(22:1455l2-146920-21);在於耶穌復活,成為我們新生命的根源;(16)在於耶穌升天,作我們的中保(68:18);亦在於耶穌再來,為我們的君王。此外與救道有關係的,如論及我們的悔改(25385140130);論及我們的信靠(316202327373442616291121);論及我們的盼望(4263142)論及赦罪(32)等等,皆是關於耶穌為我們的救主。今略提兩點,可以幫助我們在救道上更清楚:

   

一、贖罪——重在主之代替(22篇又69)   贖罪是耶穌在十字架上所成之功。於詩篇第22篇,即領我們到了加略山,使我們站在十字架下,看神的兒子,如何為人的罪懸於苦架,作了我們的替身。這一篇詩,正如以賽亞第53章相同。從這兩章書,可以清楚看明十字架的救恩,這兩章書就是舊約中論及十字架最真切,最顯然的。詩篇中亦有第69篇,形容十字架的痛苦與關係,更為明顯。我們現在可以把這兩篇詩,合在一塊,略論耶穌十字架上代贖之恩:

    耶穌是像蟲不像人,被輕看戲笑(22:6-7)。官府與兵了,皆嗤笑他。(23:35-36)

    他們搖頭說:“耶和華既喜悅他,可以搭救他吧!(22:8)“從那裡經過的人譏誚他,搖著頭,說:‘…你如果是神的兒子,就從十字架上下來吧!’”(27:39-41)

    “我如水被倒出來,我的骨頭都脫了節,我心在我裡面如蠟熔化。我的精力枯乾……我的舌頭貼在我牙床上,……他們紮了我的手、我的腳。我的骨頭,我都能數過”(22:14-17)。這是羅馬的罪刑,適應先知的預言。這種種情形,只有在十字架上才能表現出來。所以這篇詩是預言耶穌被釘十字架而死。

    “有許多公牛圍繞我,巴珊大力的公牛四面困住我;它們向我張口”(22:12-13)。“他們既將他釘在十字架上……又坐在那裡看守他……和他同釘的強盜也是這樣地譏誚他”(27:36-44)

    “他們分我的外衣,為我的裡衣拈鬮”(22:18)。“兵丁……就拿他的衣服分為四份,每兵一份,又拿他的裡衣……拈閹,看誰得著”(19:23-24)

    “我的精力枯乾……我的舌頭貼在我牙床上”(22:15)。“他們拿苦膽給我當食物;我渴了,他們拿醋給我喝”(69:21)。“耶穌知道各樣的事已經成了,為要使經上的話應驗,就說:‘我渴了!’有一個器皿盛滿了醋……他們就拿梅絨蘸滿了醋,綁在牛膝草上,送到他口”(19:28-29)

    “我如水被倒出來……我心在我裡面如蠟熔化。(22:14)。“辱駡傷破了我的心”(69:20)。當耶穌身負重罪,懸於木架,甚至令神掩面不看他,此中痛苦真令他不能擔當,因而大聲喊著說:“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他的心能不因傷痛而破裂嗎?這是耶穌最大之苦,最後之苦。苦中之苦,耶穌如此傷痛,如此受死,無非為代我們贖罪,擔當我們的罪刑,

   

二、赦罪——重在我之痛悔(38篇,51)  贖罪是由於主付重價,赦罪卻是在我徹底認罪悔改。贖罪是關於生命,赦罪是關於生活,贖罪是在於我本身是罪人,赦罪是在於行事上有何失敗虧缺。贖罪是一次作成的,赦罪是多次常行的,大衛原是耶穌的預表,在大衛求赦罪的經過中,也可表明耶穌如何在罪人的心靈內,為人的罪傷痛,並為人的罪,得了赦免而喜樂,我們可以從大衛赦罪的經過,表現我們在耶穌的救贖之恩,所得赦罪的實驗。

    ()匿罪的痛苦(38)  38篇,是論大衛犯了罪,隱匿罪過時心靈中的痛苦說:“耶和華啊……因力你的箭射入我身,你的手壓住我,因你的惱怒,我的肉無一完全;因我的罪過,我的骨頭也不安寧。我的罪孽高過我的頭,如同重擔叫我擔當不起,……我疼痛,大大拳曲,終日哀痛,……因心裡不安,我就唉哼。”神的箭如何“射入我的身”呢?不是因為罪孽的責備,良心中受激刺不安嗎?人在病床上難免有“唉哼”,既是無病, 因何唉哼呢?!匿罪的痛苦,真是難於忍受的。可憐人犯罪最易隱藏,不肯承認,如元祖亞當、夏娃,一犯罪就會藏在樹林中,亞干犯罩,就將金銀衣服等物,藕在帳幕底下,殊不知人的罪決不能在神面前隱藏,且常是“欲盞彌彰”。任何人都不能在神的洞鑒之中,將自己隱微的罪藏匿起來,因為人在神面前,都是赤露敞開的。

     ()認罪的經過(51)  38篇,論大衛隱藏罪惡,心中受痛刺,到不能再隱藏的地步,即不得不將所有罪過,在神前完全傾吐。第51篇,即述大衛認罪之經過,足可以為一切信徒悔罪、認罪、除罪的模範:

    1、下了寶座——大衛犯了淫亂與殺人的罪以後,仍裝模作樣,將罪藏起來,坐在寶座上,叫人看他像沒有犯罪一樣。但到了聖靈刺他心的時候,他既不能忍受,便不再顧他的臉面,即如同尼尼微王(3:6)下了寶座,坐在灰塵中,痛悔他的罪。

    2、心靈破碎——“神所要的祭,就是憂傷的靈,神啊,憂傷痛悔的心,你必不經看”(51:17)。此“憂傷的靈”,與“痛悔的心”可翻為“破碎的心靈。”他的靈,他的心真是痛苦達於極點,為罪憂傷破碎了。許多人悔罪之心不夠,未到心碎地步,是因為還未清楚看明個人的真相。

    3、不再隱藏——即將自己的罪,在神面前完全傾吐,不但在神面前不再隱藏,而且在人面前亦不再隱藏,甚至作成詩歌,交與伶長歌唱。

    4、指明何罪——如言“在你眼前行了這惡”(51:4),“求你救我脫離流人血的罪。(51:14)

    5、任神判斷——“你責備我的時候顯為公義;判斷我的時候顯為清正”(51:4)。這是承認神的判斷,以受神的責備為合理。

    6、求神饒恕——(1)求塗抹罪——“求你按你的慈愛憐恤我,按你豐盛的慈悲塗抹我過犯”(51:1)。“求你掩面不看我的罪,塗抹我一切的罪孽”(5l:9)(2)求洗除罪——“求你將我的罪孽洗除淨盡”(51:2)。“用牛膝草潔淨我,我就乾淨,求你洗滌我,我就比雪更白”(51:7)(3)求脫離罪——“神啊,你是拯救我的神,求你救我脫離流人血的罪”(51:14)。如果把罪塗抹了,洗除了,且是脫離了,罪的問題就解決了。

    ()除罪——重在除罪的快樂(32),此篇是大衛從經歷中,說到除罪的快樂:

    1、先總言赦罪之福——一個人若在神前得蒙赦罪,是一件頂有福氣的事:“得赦免其過、遮蓋其罪的,這人是有福的……耶和華不算為有罪的,這人是有福的。”(32:1-2)

    2、繼言自己不認罪之苦——“我閉口不認罪的時候,因終日唉哼而骨頭枯乾。黑夜白日,你的手在我身上沉重;我的精液耗盡,如同夏天的乾旱”(32:3-4)

    3 終言除罪之樂——“我向你陳明我的罪,不隱瞞我的惡。我說:‘我要向耶和華承認我的過犯。’你就赦免我的罪惡。”(1)以得救的樂歌四面環繞(32:5-7)“以得救的樂歌,四面環繞我。”這是何等的喜樂。(2)以耶和華的慈愛四面環繞(32:10)“必有意愛四面環繞。”這是何等有福的生活。

    “為此,凡虔誠人都當趁你可尋找的時候禱告你,大水氾濫的時候,必不能到他那裡……你不可像那無知的騾馬,必用嚼環轡頭勒住它,不然,就不能馴服。”(32:69)須知“得赦免其過,遮蓋其罪的,這人是有福的”。以上所論僅為救恩的消極方面——關於罪的問題。但耶穌為救主,更是重在救恩的積極方面——即生命問題,至終能使我們作得勝信徒。

 

 

耶穌為磐石(六十二篇等)(賈玉銘)

 

第十章  耶穌為磐石

“據我們的仇敵自己斷定,他們的磐石不如我們的磐石。”(32:31)

 

    詩篇中有大半是論人遭困苦受患難時的哀求呼籲,所以其中有不少的話是說到主的可靠,主的拯救,主的護衛。作詩者論及主的可靠,最歡喜用的說法,即言主是我們的磐石。按主為磐石,據聖經所載關係不同:對於猶太人,“是絆腳的石頭,跌人的磐石。”(8:14-l5,羅9:32-33,林前l:23,彼前2:8)對於強暴的國權,是打擊的磐石(但2:34)。對於教會是根基的磐石,是房角的頭塊石頭(林前3:11,弗2:20-22,彼前2:4-5)。以後猶太人果然在耶穌的磐石上絆倒了,強暴的國權要因耶穌的磐石打碎了(11:l5)。教會信徒,都必因耶穌的磐石被建立、得拯救:

   

一、主是我們唯一的磐石  “唯獨他是我的磐石。”(62:2)“也沒有磐石像我們的神。”(撒上2:2)

    ()是唯一可靠的磐石  “據我們的仇敵自己斷定,他們的磐石不如我們的磐石。”誠然世人所靠的磐石,皆是不可靠的。不論人所靠的是什麼?或金錢,或權勢,及其他一切的靠頭,皆是靠不住的。唯有我們的主是永遠可靠的磐石。“他是磐石,他的作為完全,他所行的無不公平”(32:4)

    ()是唯一拯救的磐石  “他要稱呼我說:‘你……是拯救我的磐石。”(89:26)“來啊……向拯救我們的磐石歡呼”(95:l)。當日先知撒母耳曾立志石,給那“石頭起名叫以便以謝”(撒上7:l2)。這塊稱為以便以謝的志石——得救磐石之意——正是表明主耶穌,他真是我們得救的磐石,凡來倚靠他的,都可靠他得拯救。

    ()是唯一避難的磐石  “因為我遭遇患難,他必暗暗地保守我……把我藏在他帳幕的隱密處,將我高舉在磐石上”(27:5)。“因為你是我的岩石……是我的保障。”(3l:3-4)正如作詩的人說:今我藏於磐石洞裡,極其安慰無驚慌,風浪徒然向我衝撞,在這藏處甚平康。

    ()是唯一被擊的磐石  “他曾擊打磐石,使水湧出,成了江河”。“他在曠野分裂磐石,多多地給他們水喝……他使水從磐石湧出,叫水如江河下流”(78:20l5-l6)。這是說到摩西在曠野時,以杖擊磐石,那磐石就流出水來,使百姓及牲畜都喝足(17:5-6) 使徒保羅曾解釋此事的靈意說:他們“也都喝了一樣的靈水,所喝的,是出於隨著他們的靈磐石,那磐石就是基督”(林前l0:3)。哈利路亞,讚美主!因我們的靈磐石耶穌基督被擊打,即有靈水流出來,使一切靈性乾渴的人,都可以到耶穌這裡來喝,

    ()是唯一有力量的磐石  “我的拯救,我的榮耀,都在乎神。“我力量的磐石,我的避難所,都在乎神。”(62:7) 此言耶穌是我們力量的磐石,誰靠著耶穌,誰就有了力量,誰在耶穌基督裡,誰就有了力量,因他是我們力量的磐石。

    ()是唯一不變的磐石    “惟獨他是我的磐石,我的拯救,他是我的高臺,我必不很動搖。”(62:2) 其所以“不很動搖,”固然是因為磐石鞏固,卻也是因為磐石的不改變。耶穌既永不改變,我們就永不動搖。讚美主,他是我們的萬古磐石,永不改變的。

    詩曰

    昔在今在以後永在    耶穌不改變

    天地萬物如衣漸舊    耶穌不改變

    耶穌不改變          耶穌不改變

    天地萬物如衣漸舊    耶穌不改變

   

二、我們當倚賴這堅固的磐石  既有此堅固磐石,我們自當倚賴他:

    ()要投靠這堅固的磐石  “耶和華向來作了我們的高臺,我的神作了我投靠的磐石”(94:22)。“神啊……我要從地極求告你,求你領我到那比我更高的磐石”(61:l-2)。這“更高的磐石”,就是耶穌基督;唯有耶穌是更高的磐石。人非到這更高的磐石上,也就看不見個人的低微與危險。

    ()要住在這堅固的磐石中  大衛曾禱告主說:“求你作我常住的磐石,你已經命定要救我,因為你是我的岩石,我的山寨”(71:3)。如果你常住在磐石穴中,在陡岩的隱密處,你的聲音面貌即必改變,連主也必願聽你柔和的聲音,願見你秀美的面貌了(參歌2:14)

    ()要立腳在堅固的磐石上  “我曾耐性等侯耶和華……他從禍坑裡、從淤泥中把我拉上來,使我的腳立在磐石上,使我腳步穩當”(40:1-2)。誰是兩腳站立在磐石上的呢?不是完全以主耶穌自己,為他信仰之立腳點的人麼?耶穌的生、死、復活、升天、再來,就是完全的救恩,若是人的信仰對於耶穌的生、死、復活、升天、再來毫無疑惑,無謬誤,這人的信仰就是有了根基。他信仰的立腳點,就是站在磐石上了。

    ()要靠賴此磐石被高舉  “我遭遇患難,他必暗暗地保守我……將我高舉在磐石上”(27:5)。高舉在磐石上,就是因著耶穌被高舉。人自己不能高舉自己,凡高舉自己的,在神眼中看,都是越使自己降卑;唯有在主基督裡,方能有真尊貴、真榮耀,也就是在這磐石上被高舉了。主是我的磐石,是高得我莫能及的磐石。如果我被高舉,在主的磐石上,我是站在何等高尚的地步呢!

    ()平生事工要建於此磐石  “耶和華所立的根基在聖山上”(87:l)。此唯一根基,即萬古磐石我們主耶穌基督,他是我們得救的根基,也是我們一生作人的根基,更是我們一切事工的根基。如願我們一生作人不虛度,所作事工不徒勞,必須建立在耶穌身上。

   

三、主的磐石關係於我的磐石

    ()要打破心中的磐石。“他叫磐石變為水池,叫堅石變為泉源”(114:8)。這是表明我們的心,或剛硬如堅石;有時心中的成見牢不可破如同堅石,心中的疑惑不能除掉,如同堅石,或有驕傲嫉妒以及種種罪欲,在心中如同石頭一樣,幾時這些堅石被打破,幾時心中也就成為池沼,成為泉源了。主內信徒有誰願意充滿聖靈,湧出活泉,非先把心中的磐石打破不可。主耶說:“我的話豈不像火,又像能打碎磐石的大錘嗎?”你願否把心中的磐石打破呢?

    ()要化為屬主的活石  昔日安得烈引他哥哥西門來見耶穌,耶穌看著他說:“你是約翰的兒子西門,你要稱為磯法。”——磯法即彼得,意即石頭,是言西門以後要在主裡變化堅固如石。以後彼得寫書信時,曾解釋此意說:“主乃活石……你們來到主面前,也就像活石,被建造成為靈宮。”(彼前2:4-5)誠然一個信徒,果能常與萬古的磐石連絡一氣,不久也就在主裡變化,成為活石,堪被建在靈宮上了。

    詩曰:

主耶穌是我得救之根基    大救法真奧妙希奇

唯有救主流寶血之公義    為我得救萬古磐石

萬古磐石                堅固可靠

願我平生在上面建造      永遠不至於動搖

 

 

詩篇與大衛(賈玉銘)

 

第十一章  詩篇與大衛

    “我要時時稱頌耶和華,讚美他的話必常在我口中。”(34:1)

 

    聖經中每稱詩篇為大衛的詩篇,依照詩篇的標題,明言為大衛所寫者有72篇,此外未明言者,亦有不少篇數為大衛手著。於150篇中至少有過半數為大衛所寫,如詩篇第l142篇內,除了第12l033篇外,餘皆系大衛手筆。於第2卷內,自第5l65,又6870,共有l0篇為大衛所寫。於第3卷內之86篇,第4卷內之10l103篇,第5卷內之l08110篇,又122篇,124131,又133145等篇,亦皆為大衛所寫。大衛本是大音樂家,也是大詩家;看他所寫的詩,足以表現他的人生與他的靈性。他一生的靈程,大可以在他的詩歌裡顯露出來,不論幼年時。老年時,憂苦時,喜樂時,危急時,平安時,在家時,逃亡時,或牧羊時代,為王時代,無時不作詩讚美主、感謝主。他的生平皆是詩歌,“主也成了他的詩歌。”     此足表示靈程上只有讚美與感謝。真信徒的平生,皆是詩歌。

   

一、牧羊時  大衛最有福的時代,即為牧童之年,時率群羊至芳草之苑,溪水之濱,或彈琴,或歌詠,優遊自得之樂不可言喻。第8篇,19篇,23篇,29篇等,皆是幼年牧羊時代所寫。在第八篇詩內,可以看大衛如何當天色已晚時仍在山上看守羊群,舉目觀看天上所擺列的月亮星宿,便覺神的榮耀與偉大,卻仍眷顧卑賤微小的世人,即不由自主地從心中希奇,歌詩讚美主。於第19篇,是一面看見神造化之奇妙,一面思念神聖訓之甘美,於萬物中可聽到神不言之言,於聖經中亦聽到神言中之言,兩兩相感、效力倍增,因而啟口賦詩、榮耀歸於神。於第23篇,系以牧羊的經歷,表現在主牧場上之群羊,有如何的福樂,可見信徒當在個人的職業上,看到神的慈惠奇妙,把榮耀歸與神。

   

二、為王時  大衛為王的時候,自然不能不感謝神,如何從微賤灰塵中,把他抬舉起來,且是靠神把一切仇敵打敗,不能不將榮耀歸給神。並為神的聖所發熱心,屢屢作詩,交與伶長歌唱。此時所作,如第18203060101105108110等篇。人在危難中最易怨瀆,人在得意時最縣忘恩。大衛能在患難中讚美神,在榮耀的地位上。亦多多感謝神,把榮耀歸與神。不因富貴面自驕自傲,能在神前敬畏順服,讚美感謝,這是很可取法的。

   

三、遇難時  大衛的詩歌,以遇難時所寫為最多。世上苦難越發壓制,心靈的快樂即越充滿,其中所發讚美的聲音。亦愈高愈美。如第311l2l316173133篇等,皆系難中所寫。或是逃避掃羅,或是躲避押沙龍時,仍覺神的護衛與幫助,即作詩讚美神。人能在患難中讚美主,不出怨天尤人的話,足見人靈性的程度。

   

四、失敗時——犯罪詩  大衛在犯罪失敗時,所作詩歌,我們以上已經論過,也曾歷歷自述:不認罪時之痛苦,與認罪時之經過,以及認罪以後的快樂。在他犯罪的詩歌上,令後世信徒所得的教益,最深最要。神真是藉著萬事互相效力,令愛神的人得益處,主的名應當讚美。

   

五、老年時——朝聖詩  大衛老年時所寫詩歌不少,如:253772l03,更是120篇以後,那些上行的詩——亦即朝聖詩——其中多半是大衛所寫。這些上行的詩,是會眾上耶路撒冷拜神時路上所唱,足以表現大衛當暮年時,深覺天家已近,不但在靈道中倍加進步,日日切慕神的聖所,願到聖所中朝見神;更覺天上的郇城已在目前,即藉著朝聖詩歌,把心靈中渴想切慕天上郇城的懷願,流露於言表。最後數篇,是為哈利路亞詩歌,不能不說是大衛心靈中滿了喜樂,把一個屬靈信徒,即日近天城的信徒,心中的讚美歡樂表現出來。因為真信徒的一生,皆是滿了感謝讚美,平生的經過皆是詩歌,一切的生活皆是詩歌,縱然投有用文筆寫出來,也是無一時,無一事,不是用無言之盲,無聲之聲,高唱哈利路亞,榮耀歸神。

 

 

我的詩歌(第五卷)(賈玉銘)

 

第十二章  我的詩歌

    “耶和華是我的力量,是我的詩歌。(ll8:14)

 

    詩篇或稱詩歌,對於讀者教訓最深、感力最大;使信徒獲益,教會蒙恩,一經展閱,便有真理活泉湧流心中。以詩篇五卷,是以色列入,亦是神賜給教會的一部靈感的祈禱和讚美的課本,是真理的啟示,靈曆的寫真,生命的泉源。並非是抽象的教義,乃是藉著靈曆而表現的真理啟示。這是在每個信徒的經歷中,可以實驗的,可以親嘗親歷的;所以在靈道中追求的信徒,莫不喜讀詩篇,看詩篇是“我的詩歌”,使我藉詩篇可以:

   

一、藉以認識神的計畫  讀全部聖經,可明白神對於宇宙萬有,對於全部救恩,對於教會,對於以色列民族,對於基督的國,對全世界的整個計畫,並此計畫的成功。我們讀詩篇,好像是神專為基督與以色列民族,並基督國度的特別計畫。詩篇中是滿了預言,或謂以色列民族歷代的經過,是為成就神揀選的美旨,在選民身上,可以看見神為全人類之計畫的標記。他們全部歷史是預言,只承認舊約中有預言還不夠,因全部舊約皆是預言。

    按希伯來預言是三組合成的,即預言;彌賽亞,以色列民族,與基督的國度。此三組預言皆曆見於詩篇,且三者密切相連;一則彌賽亞是全地的希望;二則以色列民族是神所選,為傳達神啟示的媒介;三則基督的國度,即萬姓歸誠、萬國向化、全人類皆流歸聖山,承認基督為王的錫安政治的實現(2:822:2765:566:472:868:29-3389:29102:152286:9138:4)。教中信徒對於將來基督之國的形式,或意見不合,但對於神藉以色列民族,完成他救世的計畫,意見卻皆一致。基督由他們而生,聖經藉他們寫成;神是特別揀選他們,數千年之久特別護衛他們,為要成就他與亞伯拉罕所立的約。參6888l02:13-169698,且是要實驗大衛國度之約(撒下7:11-l6)

    從詩篇五卷,在第一卷裡,看見以色列民族所剩下的余民,尚在耶路撒冷,神亦在他們中間旭是四面有敵人。到第二卷即看見選民的“餘數”已被趕遙離開聖城聖地,以後則述他們飄泊生活的痛苦,並追慕聖城的渴望。所受苦癌,亦預表將來之災期,並基督來世、神在人性裡所有痛傷,終則述及歸回聖城之喜樂。基督是個真以色列入,以色列入的經過,即預表基督的經過,基督自己亦言詩篇上所記的預言,都要應驗在他身上(24:44)。按詩篇上預言基督的話甚多,有的是顯而易見;有的是不甚明顯,卻仍是應驗在基督身上。如:論基督的人性(8:4-5,較來2:6-8),為人子(2:7較來1:5),為祭司(110: 4,較來5:6),為君王(2:689:18;徒3:31;啟19:16),受苦難(69:9;來2:185:8),被賣(41:9;路22:48),受死(22:1-21),復活(2:766:10;徒l3:33-36),升天(68:18,弗4:8),再來審判(96第至98),神在基督身上,這些預定計劃,後皆照字面應驗了。

    

二、與萬有共同的讚美  詩篇是論禱告,更是論如何讚美神。許多信徒只會祈求,不會讚美,我們讀詩篇可學會怎樣讚美神:

    ()宇宙的讚美    詩篇有多少話是萬有的讚美,神所造的世界,是個讚美的世界。“耶和華我們的主啊,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  你將你的榮耀彰顯於天”(8:1)。“諸天述說神的榮耀,穹蒼傳楊他的手段。這日到那日發出言語,這夜到那夜傳出知識。無言無語,也無聲音可聽。他的量帶通遍天下,他的言語傳到地極”(19:1-4)。“大山小山都要因公義使民得享平安”(72:3)。“願天歡喜,願地快樂;願海和其中所充滿的澎湃,願田和其中所有的都歡樂!那時,林中的樹木都要在耶和華面首歡呼”(96:11-12)。“大山哪,你為何踴躍如公羊?小山哪,你為何跳舞如羊羔?(114:6)“願大水拍手,量諸山在耶和華面前一同歡呼”(98:8)。這是說萬有在那裡讚美神,連一個小鳥,一朵小花,也都在那裡讚美。神所造的世界,真是個讚美的世界。

    ()天上萬軍的讚美   天上的天使天軍,是以讚美神為他們的生活,口不住地說:“聖哉!聖哉!聖哉!”耶和華在天上立定寶座……聽從他命令、成全他旨意、有大能的天使,都要稱頌耶和華。你們作他的諸軍,作他的僕役,行他所喜悅的,都要稱頌耶和華”(103:19-21)。“耶和華啊,諸天要稱讚你的奇事,在聖者的會中,要稱讚你的信實”(89:5)。“神的眾子啊,你們要將榮耀能力歸給耶和華,歸給耶和華”(29:1)。“他的眾使者都要讚美他,他的諸軍都要讚美他”(148:2)。“那時,晨星一同歌唱,神的眾於也都歡呼”(38:7),我們各人心中也各有一個小撒拉弗,你我的小撒拉弗,是否也常展開屬靈翅膀,在神恩座前歌唱飛舞呢?

    ()天上地上聖徒全家的讚美  天上的眾聖,地上的信徒,“天上地上全家”朝朝夜夜在父的面前,最快樂的生活,即“使他榮耀的恩典得著稱讚……叫他的榮耀。從我們這首先在基督裡有盼望的人可以得著稱讚……直等到神之民被贖,使他的榮耀得著稱讚”(1:61214)

    1、口中的讚美  “我們應當靠著耶穌。常常以頌贊為祭獻給神,這就是那承認主名之人嘴唇的果子”(13:15)。並“把嘴唇的祭代替牛犢獻上”(14:2)。以讚美為“嘴唇的果子”、“嘴唇的祭”,且以此“代替牛犢”,這是何等容易的事啊!可惜常聽信徒在神面首,懇求的話太多,讚美的話太少,須知一個撒拉弗在神面前,是只會說讚美,不會說求的。“普天下當向耶和華歡呼……當稱謝進入他的門,當讚美進入他的院”(100:1-4)

    2、心靈的讚美  “我的心哪,你耍稱頌耶和華,凡在我裡面的,也要稱頌他的聖名!我的心哪,你要稱頌耶和華,不可忘記他的一切恩惠”(103:1-2)。“要稱謝耶和華……向他唱詩歌頌……要以他的聖名誇耀,尋求耶和華的人,心中應當歡喜”(105:1-3)。“我的心歡喜,我的靈快樂。”“我必稱頌那指教我的耶和華,我的心腸在夜間也警戒我”(16:97)。“我的心哪,你要讚美耶和華!我一生要讚美耶和華。我還活的時候,要歌頌我的神。(146:1-2)

    3、肉體的讚美“我的心腸、我的肉體向永生神呼籲。萬軍之耶和華……靠你有力量,心中想往錫安大道的,這人便為有福……他們行走,力上加力,各人到錫安朝見神”(84:2-7)。此言信徒一身的形態,全人的動作,都隨時發出聲音來讚美神。

    4、生命生活的讚美  信徒在神前所發最大最美的歌聲,即生命生活的讚美;信徒的生命,當為讚美的生命;信徒的生活,當為時時事事讚美主的生活;信徒的人生,當為讚美的人生。不論順境逆境,遇福遇禍,皆當隨時讚美主;因為主作的都好,主的名應當稱頌,哈利路亞。

    “你們要讚美耶和華!在神的聖所讚美他,在他顯能力的穹蒼讚美他。要因他大能的作為讚美他,按著他極美的大德讚美他。要用角聲讚美他,鼓瑟、彈琴讚美他;擊鼓、跳舞讚美他……凡有氣息的,都要讚美耶和華。你們要讚美耶和華。”

    聖潔的神“是用以色列的讚美為寶座的”(22:3)。哦!這實在是一句希奇的話,我們的讚美,就成了神的寶座;因我們的讚美就是神的榮耀,就好像叫神上了寶座。全詩篇皆是讚美,連憂痛哀禱的詩歌,也是一種歸依、一種信賴。站在小孩子的立場上,投靠在主前,用眼淚來讚美主。“你們要讚美耶和華!向耶和華唱新歌,在聖民的會中讚美他。願以色列因造他的主歡喜;願鑰安的民因他們的王快樂。……因為耶和華喜愛他的百姓,他要用救恩當作謙卑人的妝飾。願聖民因所得的榮耀高興,願他們在床上歡呼。願他們口中稱讚神為高。”(149:1-6)

   

三、可為修省的靈課    全部聖經,皆信徒的靈修課本,詩篇更是靈修時不可少的。當信徒安靜在主前,把詩篇展開,除去面帕,每于不知不覺時,恍如鏡中見了主面。乃以詩篇為聖靈借著者特為信徒靈修所備之屬靈課本;一經展誦,足以感人之心,動人之情,使人對於神之熱愛,炎炎而熾,對於祈禱之敬虔,倍加懇摯;有助於靈交,益匪淺鮮;故歷代聖徒,莫不以詩篇為靈修必讀之書。但最要者,即我們以何方式誦讀!

    ()記憶式  詩篇中有若干節、若干句,真如一顆顆的寶貝珠子,讀時應該背誦,應該記熟;可以隨時應用,隨事應用,作我們“腳前的燈,路上的光”。“少年人用什麼潔淨他的行為呢?是要遵行你的話……我將你的話藏在心裡,免得我得罪你”(119:9-11)

    ()祈禱式  詩篇的話多是禱告的話、讚美的話。讀詩篇時,若能把禱告的話,變成自己禱告的話,也就如和作者一同祈禱,我們自己祈禱時,每覺乏味,用詩篇的話,隨讀隨禱,時時低頭讀經,亦時時仰面祈禱;這不但是個人禱告,也是與作者一同禱告,二人的禱告,即倍加有力了。詩篇中滿了讚美,你讀詩篇時,也就不住讚美;時時讚美,滿心讚美,或隨時高聲讚美,亦有時因詩篇讚美的話,即引起別的讚歌,口中即唱起歌中歌來了。

    ()靈交式  讀詩篇最大利益,即是能幫助我們的靈交;藉著詩篇,感發我們的熱情,激發我們的信心,燃起我們的愛火,提高我們的盼望,使我與主更親密、更契合。使我知道怎樣除去主與我中間的障礙,使我可以得主歡心,蒙主喜悅,時時在主前把心敞開,用神精煉的話,鑒照己心,以我的心對著主的心,終望達到我心與主心,心心相契,心心相印,不但我心歡喜、我靈喜樂,主心主靈也必與我一同快樂了。詩篇誠然是最有感動力的靈修課本,是求在靈性上進步的信徒,不可藐忽的。

    ()體驗式  讀詩篇必須體會作者的心情心理、與詩篇所論關於以色列入的經過、並十字架的輝映,有深刻的體驗。如:(1)“求你用牛膝草潔淨我,我就乾淨”(51:7,參利14:17)。聖經中論人得潔淨分兩步:一即罪人從罪惡中得潔淨,是藉著血;二即信徒從圬穢中得潔淨,是藉著水——洗滌我。罪人在相信時,已經乾淨了(26:28;來1:3);信徒得救以後,又犯罪染了污穢,須藉著銅盆的水(5:26);“凡洗過澡的人,只要把腳一洗,全身就乾淨了。”(2)“東離西有多遠,他叫我們的過犯離我們也有多遠。”舊約對於饒恕,根本意義非僅免去罪刑;乃是使罪人脫離罪,與他的罪分開,甚至如東南西那樣遠。讀者今日是否有此經驗呢?(3)“誰能登耶和華的山?誰能站在他的聖所?(24:3)這裡問題是賣治理這地,誰配治理這地,除了羔羊以外,固無別人,但也是那些與他同作王的人。讀者是否有三至六節的資格呢?

    ()同情式  詩篇多是從經驗裡寫的,是經苦難的壓榨所流的橄欖油,是用眼淚調和寫成的,固然有時往後看,用申命記的眼光看以往的經歷,神的責打,神的慈愛;但多是用先知的眼光,往前看,看到在主裡的希望、耶路撒冷的復興、基督國度的實現,故時而痛哭、流淚、時而歡聲讚美、歡聲與熱淚兩相交感的聲調,足以感動主心,悅樂主靈。我們今日讀詩篇,亦貴能用同情心,身歷其境地作一個今日的以色列人;作者哭則哭,作者笑則笑,與當日作者讀者之心情打成一片,即深獲詩中教益了。

    ()信納式  詩篇內有許多預言,我們當用信心接受。並有許多的應許,我們當用信心抓著這些應許,實驗在自己身上。如:“耶和華是我的產業,是我杯中的分。”(16:5)“以耶和華為神的,那國是有福的!他所揀選為自己產業的,那民是有福的!(33:12)“凡仰望他的,便有光榮,他們的臉,必不蒙羞,”(34:5)“耶和華的使者,在敬畏他的人四圍安營搭救他們。”(34:7)“當將你的事交托耶和華,並倚靠他,他就必成全。”(37:5)。你要把你的重擔卸給耶和華,他必撫養你,他永不叫義人動搖。”(55:22)。“人的忿怒要成全你的榮美,人的餘怒,你要禁止。”(76:10)“他們經過流淚穀,叫這谷變為泉源之地,。(84: 6)“義人要發旺如棕樹……他們年老的時候仍要結果子,要滿了汁漿而常發青。”(92:12-14)“耶和華必成全關乎我的事。”(138:8)應許甚多,皆須用信心接受。

    ()實踐式  讀經最好的方法即用實踐式,這實踐式是先“吃下去”,如神對以西結說:“要吃這書卷,好去對以色列家講說。’於是我開口,他就使我吃這書卷……我就吃了……,(3:1-3)又如約翰“從天使手中把小書卷接過來,吃盡了。”(l0:10)我們今日把詩篇拿到手中,最要緊的,也是吃下去,消化了,成了個人的生命,再即用實行工夫,在個人生活中,躬行實踐,再後方能對人講說。

  果能如此,這詩篇方能為“我的詩歌”,即用心、用靈、用信,接受了,吃下去,消化在個人的生命裡,並實行在個人的生活中,與經驗結合。如此不但“主是我的拯救,我的詩歌”,我的一生,也就成了詩歌了。

  詩曰

()我主耶穌是我詩歌     希奇美麗超絕

           日夜歡唱不嫌煩數     越唱心越快樂

           我靈奮興我魂活潑     手舞足蹈口唱心和

           不勝讚美不勝感謝     我主愛我

()我主耶穌是我保障    遇難主內躲藏

展其恩翼愛護周祥    使我安然無殃

任憑世界危險萬狀    洪水犯濫風波飄蕩

主在天上坐著為王    何須驚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