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第一百三十四篇短篇信息 目錄: 當向聖所舉手稱頌耶和華(詩134)(江守道) 當稱頌耶和華(楊震宇) 人、神的共願(漆立平) 一個成熟的教會生活的見證(朱韜樞) 在錫安敬拜:與神相交(陳家強) 儆醒的事奉(一三四1~3)(臺北靈糧堂) 永不止息的讚美(一百三十四篇1〜3節)(臺北基督之家) 來吧!我們一起讚美(詩134篇1至3節)(香港讀經會) 當向聖所舉手稱頌耶和華(詩134)(江守道) 詩篇第一百三十四篇:上行之詩。「耶和華的僕人,夜間站在耶和華殿中的,你們當稱頌耶和華。你們當向聖所舉手,稱頌耶和華。願造天地的耶和華,從錫安賜福給你們。」 結束的一篇詩 馬丁路德告訴我們:這一首詩結束了前面的十四篇上行之詩。我們看見:這十五篇詩開始於一個屬於神的人裡面對神有一個渴慕的心,他願意常常住在神的殿裡,他願意擺脫世界的捆綁,清心來尋求主。於是這一個屬於神的人,就一步一步的往上行。他經過了許多的階段,他脫去了這個世界的纏累,他從罪惡中蒙了潔淨;又住在主的裡面,蒙了光照,看見在他的裡面,就是他肉體之中,沒有良善;他接受十字架的對付;他得著神的啟示,看見神在宇宙中的旨意;他經歷魂的破碎,叫他與他所愛的神有了更深的聯合;他又開始過身體(教會)生活,像上一篇所題的。到了這裡,就作了一個結束。在這最後的結束裡,作詩的人要交通給我們的,就是在身體裡面屬靈的事奉。 詩的背景 我們都知道,以色列百姓,就是神的百姓,他們一年三次要從各地聚集到耶路撒冷來。他們要在神的殿裡面禱告神、敬拜神、朝見神,向神獻祭。但是我們知道,他們不能一直留在耶路撒冷,所以等到節期過了,這一班來過節的人必須回家,回到原來的地方去。 當他們要離去時,心裡實在依依不捨。他們巴不得能常常在耶路撒冷,巴不得能住在神的殿中,巴不得能永遠在那裡敬拜神。但是環境不允許,他們必須回到家裡去。然而他們不願意在早晨就走,他們一直留在那裡,一直留在聖殿裡面。等到晚祭獻上了,天已經黑了,聖殿的門關了,燈也點起來了,守望的人都站在他們的崗位上守夜了,到了這個時候,這些旅客才從山上慢慢的下來,預備回家。但是他們心裡,實在捨不得離開,所以當他們下山的時候,還是回頭往上看。他們走了幾步,就回頭往上望。 哦!他們看見耶路撒冷在晚上的情形。在燈光底下,在聖殿的崗位上有守望的人站在那裡。當他們這樣看著的時候,就從山下喊上去了。他們怎麼喊呢?他們說:「耶和華的僕人!」你們這些神的僕人,夜間站在耶和華殿中的,你們應當稱頌耶和華,你們當向聖所舉手,要稱頌耶和華!這個意思就是說:我們要走了,我們不能留在神的殿裡,所以我們把事奉神的事託給你們這些人,你們要好好的事奉神!你們這一班耶和華的僕人,你們在夜間站在耶和華的殿中,你們應當稱頌耶和華!你們要舉起你們的手來,讚美神!稱頌神! 這裡給我們看見,這些以色列的百姓愛慕神,他們也愛慕神的殿,他們願意這些神的僕人不是在表面上守夜;他們願意這些守夜的人,一面在那裡盡他們的本分,另外一面裡面有感謝和讚美。你知道,「稱頌」這個辭,在原文裡面就是「快樂」的意思。你們這一班神的僕人,你們要叫神快樂!你們要滿足神的心!你們不光是敷衍一下、不光是盡了本分,你們要從心裡面來愛你們的神!你們要在這裡禱告、你們要在這裡敬拜、你們要在這裡稱頌,叫神心滿意足,也叫神得著榮耀! 這些以色列人臨走的時候,這樣囑咐這些神的僕人,他們這樣喊的時候,這一班神的僕人得著他們的勸勉,就從山上喊下去:願造天地的耶和華,從錫安賜福給你們!你們要回去了,但願這位創造天地的神,從錫安賜福給你們!神的權柄、神的榮耀、神的祝福,與你們同在,叫你們能帶回去! 哦!親愛的弟兄姊妹!你看見那一幅圖畫,是何等的榮耀!是何等的美麗!這是一個很好的結束。他們來過節了,一直是上行的;現在回去了,神的恩典就隨著他們回去。這是這一首詩的背景。 今天主是聖徒的居所 然而,我們今天不必像這些以色列人。他們不能一直住在耶路撒冷,不能一直住在神的殿中,他們有其他的事情要作,他們得回家去。他們來過節是短期的,所以他們把事奉神的事託給某一班人,託給祭司、託給利未人,讓他們代替來事奉神。雖然他們的心相當逼切,但是他們自己只能回去。然而今天我們的情形不是這樣。聖經告訴我們:每一個信主的人都是祭司。我們屬於神的人活在世上,若連於教會就是住在耶路撒冷、就是住在神的殿中。這不是物質的東西,也不是物質的地方。我們這一班屬於神的人,在教會中間與眾弟兄姊妹一同敬拜神,用不著離開神的家、用不著離開神的所在,因為神所在的地方就是在祂的百姓中。 所以弟兄姊妹!我們要像抹大拉的馬利亞一樣。你記得:當主耶穌復活的時候,抹大拉的馬利亞並不知道,她跑到墳墓那裡找不到主耶穌的身體,就以為有人把主耶穌的身體偷去了。彼得約翰來了,一看主耶穌的身體沒有了,他們就回家了,但是馬利亞不回去,她等在墳墓前,在那裡哭。別人沒有主可以回家,但是她沒有主不能回家,因為主就是她的家。除了主之外,她無家可歸。她的家不是一間房子,她的家是她所愛的主(約二十章)。 感謝讚美主!我們的主就是我們的家,神的教會就是我們的家。我們如果失落了主,我們就沒有家了。我們如果失落了教會,與教會脫節,我們也就無家可歸了。但是這一個情形不會再有,因為主在我們裡面,我們也在主裡面,沒有甚麼能叫我們與主的愛分開。同時感謝讚美主!我們在弟兄姊妹中間,弟兄姊妹們也在我們中間,我們是一個大家庭,這一個家庭也是不能拆毀的。 雖然按著外表來看,我們在一起聚會也不過是很短的時間,過一下大家都要回家去;同時在生活上來說:我們有許多的事情要作,有的人要讀書、有的人作事,有的人在家裡,各人有各人的事。但是感謝讚美神!就著屬靈一面來說:主在我們裡面,我們與主的同在絕不會失去。同時我們在教會中間彼此作肢體,我們在一個家的裡面,也是永遠不會離開。我們怎樣不會離開愛我們的主,我們照樣不會離開神的家。 所以讓我們記得:今天我們的光景,是遠超過從前以色列人的光景。我們今天每一個弟兄姊妹都是神的僕人、都是服事神的人。不管我們在地上的職業是甚麼?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就是為神而活,就是為著服事神。我們所有的職業不過是為養生,叫我們能更好的服事神。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目的乃是服事我們的神。我們都是神的僕人、都在神的殿中。神的殿就是教會。我們都在教會裡面。 在愛裡儆醒事奉 就著屬靈的意義說:現今正是夜間。因為我們的主耶穌是公義的日頭,祂今天不在這裡,好像太陽不見了,就變作晚上了。但是感謝讚美神!祂的話告訴我們:「黑夜已深,白晝將近;還有一點點的時候,我們的主就要回來。」就在這樣的一點時間裡,我們在神的家中守夜,我們在這裡站立、看守、事奉、為神作見證,榮耀神。 但是你知道:在夜裡作這樣的事不大容易。特別在夜深的時候,有的守夜的人會睡著了。所以弟兄姊妹!我們要儆醒禱告。我們每一個弟兄姊妹要盡我們的一分,要在教會中來敬拜我們的神、來服事我們的神:我們都要作神的僕人。 並且我們在這裡事奉神,不要只在表面上作。如果我們要在教會中間事奉神,就要從心裡來愛神。甚麼能滿足神的心?只有愛才能滿足神的心。哦!弟兄姊妹!我們在教會的中間一同來事奉神、一同來敬拜神、一同來榮耀神,我們怎樣才能叫神心滿意足呢?我們怎樣才能叫神快樂呢?我們必須要從心裡頭來作。如果我們裡面有當初的愛,如果我們每一個人的心裡面都滿了基督的愛、滿了愛主的心,然後我們在教會中,各人盡自己的一分,同心合意的事奉神,舉起我們的手來禱告、來讚美我們的神,那是何等的榮耀!所以我們盼望所有的弟兄姊妹在聖所裡都要舉手稱頌神。每一個弟兄姊妹都要學習在教會中禱告。要開口禱告、要開口讚美;這樣才能滿足神的心。 如果我們是這樣的來事奉神,結果怎樣呢?「願造天地的耶和華從錫安賜福給你們!」如果我們這樣的來愛神、來服事我們的神,神要從錫安,就是從祂的寶座,把祂的福傾倒在我們身上。我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和慈愛隨著我們,我們也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永遠遠! 這一首詩到此就結束了。哦!這是何等美麗的詩!但願我們在教會裡,每一個人都盡他一分的功用,裡面被主的愛充滿,叫我們在愛中被建造、叫神得著榮耀、叫我們蒙祂的祝福。所以,也願神祝福所有屬祂的人!──
江守道《上行之詩》 一九六三年至一九六四年在台灣、馬尼拉所釋放的信息 當稱頌耶和華(楊震宇) 鑰句:耶和華的僕人 背景:《詩篇》一百三十四篇是最後一首的上行之詩。這首詩的結構較獨特,採用了對話體的形式。首先是描述朝聖者將要離開耶路撒冷,他們向守殿的祭司們發出呼籲,然後就是守殿之人也以祝福,來回應朝聖者。馬丁路德說,這一篇詩是結束了前面十四篇的上行之詩。上行之詩始于外邦之地──「米設」及「基達」,但結束在神所命定的地方──「耶路撒冷」及「聖殿」;開始是求告和嘆息,其結束是讚美和祝福。 提要:第一百三十四篇是呼籲眾人當稱頌耶和華。這首詩是稱頌與祝福的對話。首先,離開聖殿的朝聖者勸勉在殿中值夜的祭司們要稱頌神(1~2節);然後,這些僕人們立即以祝福來回應他們(3節)。全詩分為二段: (一)守夜班的舉手稱頌神(1~2節)──耶和華的僕人夜間站在耶和華殿中的,你們當稱頌耶和華; (二)願百姓蒙福(3節)──願造天地的耶和華,從錫安賜福給你們。 註解:「耶和華的僕人」(1節)──我們從歷代志上九33得知,利未人詩班「晝夜供職」(他們的班次記在歷代志上第二十五章)。摩西的律法總括這一族的職分為:「抬……約櫃,又侍立在耶和華面前事奉祂,奉祂的名祝福」(申十8)。在約櫃找到安息所後,大衛給利未人新的責任,不過仍以敬拜為主:他們要「每日早晚站立稱謝讚美耶和華」(代上二十三30)。這裡所稱呼耶和華的僕人,是指這一群人。──《丁道爾聖經註解》 鑰節:【詩一百三十四1~3】「耶和華的僕人夜間站在耶和華殿中的,你們當稱頌耶和華。你們當向聖所舉手,稱頌耶和華。願造天地的耶和華,從錫安賜福給你們。」 鑰點:本篇我們看見朝聖者準備起程回家,看到了日夜看守聖殿的守望人,與他們作道别的祝福。本篇值得注意的就是,詩人講到見朝聖者離開聖殿時與夜間守殿的祭司對唱。神的僕人在聖殿儆醒看守。這首詩說到耶路撒冷去守節的民眾,在過完節之後,不得不返回本鄉。當他們夜間起程的時候,看到看守聖殿的守望人站在那裏,就從山下喊出第1~2節的話,提醒守望的人要站在他們的崗位上,忠心盡職,讚美耶和華和事奉祂。這些守夜者的為替代利未人日間的工作。他們特別被呼召舉手來稱頌神。而第3節是他們的回應,他們則以創造天地的主,必賜福給朝聖的人,而結束此歌。 今日的鑰節提到「耶和華的僕人夜間站。」這讓我們看見,徹夜事奉聖殿的利未人,不因眾人離去而影響他們的事奉。詩人說出這一群「耶和華的僕人」如何儆醒的事奉: (一)事奉的時間──「夜間」。這首詩歌提到神僕人「夜間站在」,表明聖殿中燈火猶明,因值夜的祭司終夜不息地在聖殿儆醒看守,使聖所的燈常常點著(出二十七20)。他們儆醒的服事是不分日夜,也沒有人前人後的區別。這樣的事奉深深的感動那些愛神的朝聖者。 (二)事奉的地方──「站」在耶和華殿中。和合本的「站」,新國際本則譯作「事奉」,意思是到崗位就位。他們守住自己的地位,與神有親密的交通。這樣的事奉是何等的有價值。 (三)事奉的方式──舉手禱告和稱頌耶和華。他們一面要舉起聖潔的手,隨處禱告。一面要讚美和敬拜。這樣的事奉是何等的重要。 此外,請注意「耶和華的僕人」祝福朝聖者的四件事: (一)祝福者──「耶和華」。祂是祝福的源頭。我們有了神,就有了一切的祝福;離開了神,就得不到真正的祝福。 (二)祂的偉大──「創造天地」。祂不僅是造天地的神,也是拯救我們的主;祂的祝福是無限量的,也是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弗三20)。 (三)受祝福的人——「賜福給你們」。神祝福我們,是要使我們成為一個蒙福的人。以致我們的家人要因我們蒙福;我們周圍的人也要因我們蒙福;而教會更要因我們蒙福。 (四)祝福者的所在位置──「錫安」。神在其所居住的殿賜下祝福,今日可理解為神藉著教會賜下祝福與恩典。 本篇指出基督徒生命成熟的光景,乃是在事奉上與神的眾僕人和諧。在新約,我們都是神的僕人,在今世的黑夜中(羅十三12),一同與神的眾僕人持守教會的見證(「站在耶和華殿中」),也一同殷勤事奉,且一同儆醒禱告(「舉手稱頌」)。這是何等的蒙福!─我們能與清心愛主的人,一同在教會中(在耶和華殿中)為神的家晝夜勞苦作工(帖前二9),也一同享受天地的神,建造的主,向祂的教會(錫安)所賜的福。讓我們就是在這樣蒙福的情形裡面,與神的眾僕人一同盡職,也一同迎接主的再來(太二十五14~30)。 「不管我們地上的職業是甚麼,我們所有的職業不過是為養生,叫我們活在世界上,目的乃是服事我們的神,我們都是神的僕人,都在神的殿中。」──江守道 默想:親愛的,守望者的工作,既平凡又重要。你是否願意在教會中守望,儆醒禱告,殷勤服事主呢? 禱告:主阿,我願在祢教會中儆醒事奉,以禱告守望來回應這時代的需要。阿們! ──
楊震宇《讓我們在詩篇中遇見神》 人、神的共願(漆立平) 耶和華的僕人,夜間站在耶和華的殿中,你們當稱頌耶和華。你們當向聖所舉手,稱頌耶和華。願造天地的耶和華,從錫安賜福給你們。 當教會達到這種光景的時候,就要在這樣的情形裡面迎接主的再來,在那裡等候、禱告,一直持守在這種榮美的光景裡——就是弟兄和睦同居的光景。這是上行之詩的目標。 這十五篇上行詩,實在是非常美的一幅生動活潑,向上進行的動態圖畫,也是引導我們過榮美教會生活的指引。衷心盼望在各處的聖徒都能明白主的心意。主啊!我要向聖所舉手,我願意有分於這個建造,也願意投身在這樣的教會生活中。我向天地的主禱告,願他從錫安向神的子民賜福,從他的居所——他的教會向神的兒女賜福! 【向神的許願】最後要向弟兄姊妹作一個見證,當我看見這個異象,就向神許願,也是我在神面前的一個禱告:主啊!既有這樣榮美的教會生活,求主憐憫我,讓我有生之年能夠看見這樣的教會,能夠參與、有分于這樣榮美的教會生活。相信若是我們有這樣的禱告、心願,神一定會成全,就像大衛在苦難中,他有這樣的看見,所以才有這樣的禱告,至終,以色列國就在他有生之年形成。盼望在各地的教會,許多清心愛主的人,真是看見主要為他兒女所預備的家是何等豐滿的家,而願意一同仰望主,經歷他的救恩,並為神榮耀的教會舉手禱告,願造天地的神,建造的主,在教會中向他的兒女賜福,直到永永遠遠!世世代代!阿們。——漆立平《詩篇中的上行之詩【教會生活的榮美歷程】》 一個成熟的教會生活的見證(朱韜樞)
成熟的聖徒成了主的僕人 詩篇一百三十四篇是上行詩中的最後一篇。第一節說:『耶和華的僕人,夜間站在耶和華殿中的,你們當稱頌耶和華!』在經歷了前面所有的階段之後,詩人現在成熟了。從前他是一個卑下的人,他在苦難中,滿了謊言和欺騙。現在他不一樣了,祂的生命有了長進和成熟,他能說:「你們當稱頌耶和華」! 當我們達到詩篇一百三十四篇的經歷的時候,不僅我們自己改變了,所有的聖徒也改變了。詩人說,「耶和華的僕人……你們……」。整個教會生活都改變了。藉著享受膏油的塗抹和基督復活的新鮮,聖徒們都有某種程度的成熟。詩篇一百三十四篇說出了一個團體的成熟,而不是個人的成熟。整個教會都是成熟的,各個聖徒都讓基督作人位。他們積極起來事奉主,也享受復活的新鮮,活在神聖膏油的塗抹裡。主的僕人不再只是那些負責的弟兄們,主的僕人乃是包含教會生活中的所有的聖徒。 成熟的教會等候主的回來 在上行詩的末了,我們看見教會就如新婦妝飾整齊,等候丈夫。似乎我們前面所有的經歷都已成過去,所有的苦難也結束了,甚至那些成熟的經歷也到此為止。現在在教會生活裡,我們只有等候主的回來,如同第一節說的,「耶和華的僕人,夜間站在耶和華殿殿中的」。「夜間」說出我們等候黎明。在黎明未來之先,我們仍在黑夜裡。我們對於這個世界已了無盼望,我們只等候黎明,只盼望主的回來。 這是一個成熟教會生活的實際和完滿的彰顯。聖徒們是儆醒的,他們只盼望主的回來。主的僕人們站在神的殿中,等候主的再來。「站」說出了聖徒們是竭力奮鬥並儆醒等候主的來臨。他們要呼求主的回來。這個為著主回來的呼喊是一個團體的呼喊。當我們達到這個階段的時候,所有的聖徒都要呼求:「主啊!願你快來!」 「耶和華殿中」就是指今天的教會生活。主不會只因著一個人的成熟而再臨。只有當整個教會都達到成熟並渴望祂的回來時,主才會回來。詩篇一百三十四篇顯出了一個成熟教會生活的光景。所有的聖徒都成了主的僕人,他們只有一個盼望──等候主的回來。我們在教會生活裡對基督達到了最高的享受,在我們深處仍有一個更深的尋求,就是主的再來。我們都應該向主說:「主阿!願你快來!除了你的再臨,再多的享受也不能使我們完全得著滿足!」 一個成熟的禱告 第二節:『你們當向聖所舉手,稱頌耶和華。』向聖所舉手就是禱告。在教會生活中,我們都應該是一個禱告並稱頌主的人。這不是我們年幼的時候,是對主有許多的要求的禱告。但是當我們有了前面所提這一切的經歷,我們就能顯出一個成熟的團體的見證,滿了對主再來的渴求和等候。在教會生活中,我們不再為自己的需要而祈求,也不再為局面的好壞而呼籲,我們只為著主的回來而禱告,並且向神滿了稱頌! 上行詩總結於:『願造天地的耶和華,從錫安賜福給你們!』(第三節)。在上行詩的起頭,主是造物主;在末了,這位造物主從錫安,也就是從榮耀的教會生活裏賜福給我們。當我們是一班成熟的聖徒,也活出一個成熟的團體的見證時,這位自有永有的神不再是孤單的行走在天地之間,乃是居住在一班得勝成熟的子民中間。神在他們中間得著享受,他們也在神裡得著分賜;神因著他們得到滿足,他們也在神裡得到祝福! 願主祝福我們,給在祂的恢復中得著一班這樣成熟的聖徒,也在祂的眾地方教會中得著這樣成熟的教會生活見證。求主讓我們的一生是步步上行的一生:由屬世長到屬神,由屬地長到屬天,由屬魂長到屬靈,由外面長到裡面,由追求長到成熟,由勞苦長到等候。不再注意自己,乃是注意基督;不再看重個人,乃是看重神的居所;不再在意恩賜功用,乃在意神的見證,也不再在意得勝剛強,乃在意膏油的流淌;不再留意屬靈得失,只留一神的榮耀;不再關切眼前局面,只關切主的再來。願主祝福我們。阿們!──
朱韜樞《上行之詩》 在錫安敬拜:與神相交(陳家強) 朝聖的旅程在「基達」開始(一二○5);以主的聖所作為終站;朝聖者在那裡「稱頌耶和華」(2節),而主亦賜福他們(3節)。當祂賜福我們的時候,祂會重新檢視我們的需要,並滿足我們;當我們稱頌祂的時候,我們會重新思想祂的偉大,並敬拜祂。當朝聖者最終抵達朝聖的目的地,雙腳不僅站在耶路撒冷,更是站在主的聖所,那將會是何等的喜樂!當「數之不盡的人群,從地之涯,海之角湧進天國的珍珠之門」──而大祭司親自呼召他們要「稱頌耶和華」(1-2節),和宣佈主賜福他們時(3節),那將會是何等的喜樂。 第1節「站」 第1節「站」:被接納和安穩。「夜間」:可能是指到祭司和利未人在晚上在聖所當值,或是指朝聖者盡忠地守夜,又或是(最合理的解釋)在逾越節的晚上守夜(出十二42)──「在以馬內利的地上,願榮耀歸予神的羔羊」。 ―― 陳家強《詩篇研究講義》 儆醒的事奉(一三四1~3)(臺北靈糧堂) 我們已經一起思想了上行詩的前十四篇,這上行的旅程開始於一個人對神的渴慕,他盼望住在神的殿中,使他能脫離世界的捆綁,並清心的追求主,每一級都是不可少的。當他接受了神的光照,接受了十字架的對付,他既被破碎,就謙卑下來,因此他能與神有更深的聯合,也開始過肢體生活。但這趟旅程並非只停留在過肢體生活,這合一的身體為的是要服事主,這也是本篇詩人所要傳給我們的信息。我們不單要追求屬靈的長進,有美好的肢體生活,我們更要在主面前服事祂。相對的,我們也不能只有服事而沒有其他的關係。 舊約時代,在聖殿裡有祭司和利未人輪班供職。平時在獻晚祭之後,有三位祭司和廿四位利未人並幾位守殿官,在殿裡守夜供職,他們責任重大,因為那裡有施恩座,是萬國禱告的地方;守夜的要不斷的稱頌神,繼續為萬民代禱。 這一年來,教會成立了廿四小時禱告中心,每天夜裡都有弟兄姊妹在神的面前守夜,這好像是神為這個時代預備的燈,對國家、社會,我們的代禱是非常有影響力的,因為我們是有資格在神面前為國家、社會代求的人,這也是神量給我們的責任。深夜裡,在神的殿中更需要神的僕人侍立供職。有位屬靈的長輩常說,我們的禱告是有重量的,特別是通宵禱告,那份量更重,我們要以禱告守望來回應這時代的需要,也要用我們的守望禱告來預備神在這世代所要成就的大事。 在神面前的服事必須是儆醒的,因為祭壇上的火不能斷,儆醒的服事是不分日夜,也沒有台前幕後的區別。 回應 主,我願在你面前儆醒,像守夜的人在你面前儆醒。 永不止息的讚美(一百三十四篇1〜3節)(臺北基督之家) 分享: 這篇詩篇分成兩個段落:第1〜2節是「會眾對祭司」所說的話;當日已西沈,禮拜的人在離殿以前,他們回顧耶和華的僕人,對那些夜間守聖殿的祭司們招手分別,便唱起這首辭行的詩歌。神借著這篇詩篇讓我們看見,神喜悅祂的教會是一個「讚美」的教會;雖然聚會結束了,但是仍然有人在那裡繼續地讚美神。不管是日間、夜間都有人在那裡讚美神!是的,弟兄姊妹們!我們是否也應當不斷地以頌贊為祭來獻給神呢?神的百姓中間是否常常充滿讚美感謝的聲音呢?當我們來到教會時,我們是否熱情地讚美神?我們在小組中是否也是常常熱情地讚美神,把神當得的榮耀來歸給祂!我們在小組中是否常常數算神的恩典,把感謝的祭獻給祂來榮耀祂呢?是否你是一個常常數算神的恩典,以感謝為祭獻給神的人呢?你常常向人述說神的恩典嗎?但願神的教會充滿讚美的聲音,神的子民也是日以繼夜地把感恩、把頌贊獻給神!這是神喜悅的教會和百姓! 第3節是「祭司們給會眾的回應」。當會眾呼求祭司們繼續不斷地讚美神時,祭司們就給會眾祝福。他們唱和說:「願造天地的耶和華從錫安賜福給你們」!錫安就是神所揀選的地方,預表新約時代的教會;祭司們回應百姓,這位偉大的造天地的耶和華是樂意賜福的神。祂揀選祂的「教會」成為祂賜福的管道。是的,弟兄姊妹們!我們何等榮耀能成為神首先揀選的子民,然而神不僅要我們自己蒙福,神的心意就是如同祂對亞伯拉罕的心意一樣:「萬國都要因你得福」!神要借著我們這些首先被祂揀選的子民,讓更多人因我們得福!弟兄姊妹們,讓我們珍惜我們的身分,讓更多的人因我們把耶穌帶給他們而蒙福! 而我們從第1〜2節也看見,什麼樣的教會最蒙神賜福呢?就是那些常常讚美神的教會,因為「神是用以色列讚美為寶座的」(詩二十二3)。當神的百姓以讚美來擊退仇敵,以讚美來表明對神的信心時,神就設立祂的寶座在他們當中。從祂的寶座必有恩典和能力流出去,成為許多人的祝福!但願我們的教會是讚美的教會;我們的會眾都是讚美的子民,以致神的恩福借著我們流出去! 主啊!願我們常常以頌贊為祭獻給禰!求禰使用我們成為禰賜福的管道! 禱讀:詩篇一百三十四篇1〜3節 1 耶和華的僕人夜間站在耶和華殿中的,你們當稱頌耶和華! 來吧!我們一起讚美(詩134篇1至3節)(香港讀經會) 祈禱: 主啊!這一刻我安靜在你面前,讓我說一句:我愛你! 本詩是上行詩的最後一首。來自各支派和各地的朝聖者最終抵達耶路撒冷,這是多麼令人興奮的事!詩人邀請朝聖者齊來敬拜稱頌神,並在最後接受神藉祭司所賜下的祝福。 1. 不住敬拜(1):詩人先發出一項邀請和命令:「上主的僕人們哪,要頌贊上主;所有夜間在聖殿事奉的人都要頌贊祂。」(1,現代中文譯本修訂版)這裡的「僕人」包括了以色列民眾、亞倫支派、祭司及所有敬畏神的人,而並非單指為神工作的人。詩人呼籲神的百姓一起來稱頌神──來讚美、感謝和頌揚祂,這是理所當然的。詩人又特別指出在「夜間」敬拜讚美。為甚麼會在「夜間」敬拜讚美?當中可能有兩個含義:一,「夜間」一詞指出了讚美的持續不斷;二,「夜間」是難熬的時刻,因此詩人可能藉此暗示,人即使是在艱難黑暗的時刻,也需要稱頌神。 2. 投入敬拜(2):來自各地的朝聖者,可能經歷旅途的艱辛,可能遇上刺激驚險的事,亦可能在途中與親友聚舊,各有不同令人難忘的經歷;但來到聖殿中,各人都要放下自己的故事,盡情投入敬拜。「舉手」是當時的人在禱告時常用的姿勢,亦有敬拜、讚美和歌頌的含義。 3. 神的賜福(3):最後,祭司代表神祝福會眾。錫安是神的居所,表徵神的臨在,也象徵賜福的源頭。透過祭司的祝福,神的福氣能歸與會眾。 本詩呼籲我們去讚美神,但詩中並沒有陳述讚美的原因。親愛的讀者,你可曾想過,我們為甚麼「當稱頌耶和華」呢?或許,你已想到各種不同的原因,但你又有否想過,即使我們想不到甚麼原因,也應該要讚美神?因為神自己本身已是值得我們尊崇頌贊的物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