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第一百二十六篇拾穗 【詩一百二十六篇題註】「上行之詩。」 被擄歸回的人因耶和華的拯救而歡欣快樂(1~3節),他們也為其它人能歸回而禱告(4節),並且對於撒種與收割的原則充滿信心(5,6節)。 從巴比倫獲釋返國是那麼奇妙的事情,令人有一種是“作夢”而不是事實的感覺。――《詩篇雷氏研讀本》 這是一首全民感恩詩,為錫安城的複得而歡呼,表達回歸之人的快樂。有的學者認為此詩也是基督拯救的預告。――《啟導本詩篇註釋》 這是一篇團體的祈禱詩。1~4 祈求的基礎和內容:耶和華既在以往為選民做了大事,必會同樣把被擄的人帶回故土。5~6 結語:這段是神的應許:被擄的人必可歸回,且歡樂地收割。――《串珠聖經註釋》 得蒙救贖的感動與喜樂: 這首詩的作者與寫作背景都不甚明確。然而,從其內容來看,似乎是為了紀念從巴比倫俘虜生活得到解放而作的。從這種觀點來看,這首詩的作者很有可能是率領第二次被擄歸回的以斯拉(拉7:6~9)。本詩表現了從被擄之地得到釋放的詩人滿懷的感激之情與喜樂,尤為突出表現了對成就這奇異救恩之神的美好信仰告白。藉著本詩我們可以再一次發現,雖然我們屢屢犯罪,神借著通過懲戒與責打定意施行救恩。這首詩的內容可分為兩段:①從俘虜生活得到釋放的感動(1~3節);②為了剩餘俘虜的歸還而獻上的祈禱與信念(4~6節)。 說明了本詩的背景。猶大因犯罪而交給外邦人(王下25:1~12),然而卻因神的憐憫,凡願意回到故鄉者皆可歸回(拉1:1~6)。在漫長的被擄生活過後才得以返鄉的事實,帶給他們莫大的感動,使他們感到仿佛身處夢境之中。 ――《聖經精讀本》 【詩一百廿六1】〔上行之詩。〕「當耶和華將那些被擄的帶回錫安的時候,我們好像做夢的人。」 「當耶和華 ...... 的時候」:有古卷作「當耶和華復興錫安的時候」。 「作夢」:原文可解作「痊癒」(參賽38:16)或「肥壯」。(參伯39:4)――《串珠聖經註釋》 「當耶和華將那些被擄的帶回錫安的時候」(1節),也可譯為「當耶和華恢復錫安命運的時候」(英文ESV譯本)。本篇的歷史背景並不能確定,可能指被擄巴比倫的百姓回歸,也可能是指別的時期,但神恢復的原則卻是不變的。──《聖經綜合解讀》 被擄和恢復是上行之人常有的屬靈經歷,也是神在我們身上做工的原則。主耶穌應許:「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約八32),「天父的兒子若叫你們自由,你們就真自由了」(約八36)。但我們卻常常覺得被肉體捆綁,不能享受神兒子的自由。因為是神允許以色列人被擄,好叫百姓徹底脫離偶像;也是神允許信徒被肉體捆綁(羅七18~24),好叫我們徹底脫離肉體。──《聖經綜合解讀》 神既允許祂的百姓被擄,也必負責恢復他們。當我們不甘心活在被擄之地、不甘心活在米設和基達(一百二十5)的時候,「你們若轉向祂,祂必不轉臉不顧你們」(代下三十9;瑪三7)。神必「將那些被擄的帶回錫安」(1節),也必讓我們從肉體中得釋放,恢復神兒女的自由和喜樂。那個時候,「我們好像做夢的人」(1節),才會由衷地承認自己的一無所能、把一切榮耀都歸給神。──《聖經綜合解讀》 ●「做夢的人」:SH 2492,「做夢的人」。不過此字在 賽 38:16 翻譯為「恢復健康」、「使....痊癒」。七十士譯本用「使....痊癒」來翻譯本處。不過翻譯成「做夢的人」也很難表達那種出乎意料之外的驚喜。──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一百廿六1~3】舊的譯本,以及一些新的翻譯(如 JB、TEV),認為本篇是指被擄與歸回。但第1與第4節的主要句子,可以包容其他的狀況,而第4~6節的圖畫,不只是能歸回家園的憐憫而已,乃指勞苦終於已得祝福。因此RSV(參 NEV)在這兩節用比較一般性的詞彙,指財物得復原,這是明智的處理。約伯的財物復原也是用同樣的話語形容(伯四十二10)。至於錫安的情形,究竟是由於饑荒、圍攻、被擄或瘟疫造成,雖不得而知,但其復原顯然是神的作為,也廣傳各地。這件事成為國家歷史上的記念(參TEV活潑的意譯:「當時好像是一場夢!我們曾怎樣地歡笑,怎樣地歡唱……我們的快樂何等大!」),這就像教會歷史上屢次出現的復興,所帶來的熱烈現象。 第3節仍然是回顧,希伯來文如此建議,第4節亦如此要求。RSV應譯為:「耶和華曾為我們行了大事,那時我們歡喜無比。」──《丁道爾聖經註釋》 【詩一百廿六2】「我們滿口喜笑、滿舌歡呼的時候,外邦中就有人說:“耶和華為他們行了大事!”」 這一節鮮明地刻畫了得到釋放之猶大百姓的喜樂。他們曾以眼淚與歎息送走了無數個夜晚,此時得到自由的感動與將要歸回故土的激動化作片片歡歌笑語回蕩在湛藍的天空中。更值得感謝高興的是,這救恩乃是來自神。耶路撒冷的滅亡意味著神對悖
逆以色列的懲戒,被擄歸還則意味著神應允了他們悔改的呼求,並恢復了自己與百姓之間的關係。 ――《聖經精讀本》 神既允許祂的百姓被擄,也必有祂的美意。當百姓被神恢復的時候,「滿口喜笑、滿舌歡呼」(2節),成為神「行了大事」(4節)的榮耀見證。當我們脫離肉體的轄制,新造的生命逐漸「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弗四13),也是只有神才能做到的「大事」,這是我們在世人面前最大的見證。──《聖經綜合解讀》 【詩一百廿六3】「耶和華果然為我們行了大事,我們就歡喜。」 主耶穌說:“心裏所充滿的,口裏就說出來。”信徒蒙了拯救之後,心中就自然充滿喜樂,口中也必發出感謝的話來。當以斯拉的時代,民眾“都站著讚美耶和華,他們彼此唱和,讚美稱謝耶和華,說,他本為善,他向以色列人永發慈愛;他們讚美耶和華的時候,眾民大聲呼喊,因耶和華殿的根基已經立定”(以斯拉記三章十至十一節)。以色列人快樂與興奮的時候,外邦人看見了也要歸榮耀給神。以色列人是神的見證國,他們的興旺使外邦人看見神的作為,神揀選以色列人,就是要他們向萬國作見證,見證他是神,並知道他的大能大力。―― 包忠傑《詩篇註解》 在神的手管理之下,屬神的人無論是被擄還是恢復,都能見證神「果然為我們行了大事」(3節)。上行之人無論是脫離肉體,還是生命長進,都必須先經歷被擄,後經歷恢復;先背起十字架,後得榮耀冠冕;先被破碎(約十二24),後得生命(約十二25);先「流淚撒種」(5節),後「歡呼收割」(5節)。──《聖經綜合解讀》 【詩一百廿六4】「耶和華啊,求你使我們被擄的人歸回,好像南地的河水複流。」 “歸回……復流”。詩人祈求被擄歸回的人能大量湧來,象季節的大雨填滿沙漠常年乾涸的河流一樣。――《詩篇雷氏研讀本》 被擄的百姓成群回歸故土,好像大川複流,滋潤貧瘠的土地。“南地”為猶大南方乾旱地帶。詩人祈求神幫助以民歸來,恢復舊日的安定繁榮。――《啟導本詩篇註釋》 「使我們被擄的人歸回」:原文或作「使我們從苦境轉回」。(參伯42:10) 「南地的河水」:南地的河谷夏天乾涸,冬天卻再次滿了雨水。――《串珠聖經註釋》 好像南地的河水: 期盼俘虜們滿懷激情地歸回,正像那進入降雨期的南地的河水奔湧一般。 ――《聖經精讀本》 「求禰使我們被擄的人歸回」(4節),也可譯為「求禰恢復我們的命運」(英文ESV譯本)。──《聖經綜合解讀》 「南地」(4節),指猶大山地南邊的乾旱曠野,這裡的農夫倚靠季節性的河流和井水耕種。「南地的河水」(4節)都是季節性的旱溪,夏天乾涸,冬天注滿雨水,給一路的田野帶來滋潤,也給沿途的枯井補足地下水。當神帶領被擄的百姓回歸的時候,應許之地重新住滿了百姓,「好像南地的河水複流」(5節)。當神使我們脫離肉體轄制的時候,也會用聖靈滋潤我們的生命,「好像南地的河水複流」,讓我們結出豐盛的果子。──《聖經綜合解讀》 ●「南地」:SH 5045,原意是「乾旱」、「燒焦」,指耶路撒冷以南、死海西南方的曠野。 ◎「南地的河水」:以色列南部曠野,當地雨量稀少,平常乾旱無水,雨季時河床才會出現流水。──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一二六4 南地的河水】巴勒斯坦的幹河在雨季與一般氾濫的河水無異。但到了夏天最需要水時卻只有小量的水,甚至無水。在耶路撒冷以南的乾燥沙漠地帶,這些幹河間歇性的氾濫,能為當地帶來滋潤和生命。──《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詩一百廿六4~6】這回憶沒有讓人落入懷古的憂思,乃是激勵人產生希望。第1節大可以換來一聲感嘆,然而,卻引出了以下滿有信心的代禱,且設定了它的語氣與程度。 這裏兩幅更新的圖畫(4b、5~6節),不僅皆為傑作,且能互補。第一件是突然發生的事,完全是天賜的禮物;第二件是緩慢的、吃力的,人在其中需扮演重要的角色。 此處的比喻充分說明瞭突然來的豐富,因為很少有南地那樣的不毛之地,而一條乾溪穀竟會洪流滾滾,這種改變極其戲劇化!惟有天上降下傾盆大雨,才會如此,同時周圍的沙漠也才會在一夜之間變為綠草鋪陳、野花遍地。 另一幅與此匹配的更新畫面,則是歷經傷痛的耕耘;所有的歡樂都是付上代價換得的(參林後九6),也是期待許久才得的(加六7~10;雅五7、8)。但無論農人現實的耕耘多麼沒有把握,詩人卻對這種收成信心十足──神會祝福所撒的種,祂必會再臨到祂的子民中;他的信心與使徒們相同。新的翻譯多半省略了最後一節的強調語,AV、PBV保留了一部分。出去與回來,都用重複的動詞來加強,應當翻譯出來:「那如此流淚出去的人……必如此歡呼著回來」。 因此,本詩第一個對像是當代的人,但到現今它仍然說話。它要求我們以過去的神蹟作為未來的尺度;視乾枯之處為未來的河道,視勞苦與好種為豐收的序曲。──《丁道爾聖經註釋》 【詩一百廿六5】「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 【詩一百廿六5~6】被擄歸回之人在重重困難中重建國家的努力,有一天會好象收割時節一樣得到豐收,這原則也可應用在基督徒的工作上。――《詩篇雷氏研讀本》 用“撒種”和“收割”比喻幾經艱苦得到和將要得到的歡樂。――《啟導本詩篇註釋》 這一段詩包含了:①對公義之確信;②對未來的盼望是克服現實中不可避免之苦難的動力。 ――《聖經精讀本》 那些與百姓一同被擄的先知,當初都是「流淚撒種的」(5節);他們「必歡呼收割」(6節),因為回歸的百姓從此脫離了偶像。那些被擄的百姓,當初也是「帶種流淚出去的」(6節);他們在被擄之地忍耐等候神的應許(耶二十九4~7),最終領著敬虔的後代回歸耶路撒冷(拉二1),「歡歡樂樂地帶禾捆回來」(6節)。他們都和南地的農夫一樣,雖然耕耘撒種,但豐收卻不是倚靠自己的努力,而是倚靠「南地的河水複流」,倚靠神「為他們行了大事」(2節)。同樣,一個脫離了肉體的人雖然殷勤事奉,但卻不倚靠肉體收穫,因為知道果效「只在那叫他生長的神」(林前三7)。──《聖經綜合解讀》 今天,我們的肉體就像種子的外殼,轄制了裡面的新生命;舊人若不減少,新人就不能加增。只有神才能使我們經歷被擄,又「使我們被擄的人歸回」(4節),以致脫離肉體的轄制,叫外面的人死,裡面的人活;外面的人破碎,裡面的人長大。因此,「那帶種流淚出去的,必要歡歡樂樂地帶禾捆回來」(6節);脫離了肉體的人就能漸漸「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弗四13)。──《聖經綜合解讀》 ◎ 126:5~6 指的是被擄的人當然是傷心流淚的,他們在被擄之地忍耐,終於可以歡歡樂樂的帶著後代回來本地。──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一百廿六6】「那帶種流淚出去的,必要歡歡樂樂地帶禾捆回來。」 ●帶「種」:SH 4901+SH 2233,「撒下的蹤跡」+「種子、播種」。──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思想問題(第126, 127篇)】 1 126篇裡,何以見得以色列民的歸回完全是神的旨意使然?本篇常重複的字眼給你什麽鼓勵? 2 詩127:1~2的認信對生活在憂患中的人有什麽提醒?參羅8:28; 太6:8, 33。 3 詩人在127:3~5歌頌生命的產業。你是否父母所珍貴的產業?你對下一代的態度又如何? ──《串珠聖經註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