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詩篇第一百二十四篇拾穗

 

【詩一百二十四篇題註】「大衛上行之詩。」

         詩人在這首感恩詩裏思想耶和華過往怎樣在以色列人危難的時候幫助他們(1~5),述說神的拯救(67)和重申他對耶和華的信靠(8)。仇敵給他的威脅有如被水淹沒的危險(3~5),又如鳥被困在網羅當中(67)。神的拯救可指以色列歷史中多次的事件,不過,這詩歌所指的若是從巴比倫的被擄得釋放,作者就不可能是大衛。(標題是後期加上去的。)――《詩篇雷氏研讀本》

         這是一首團體讚美詩,采一唱一和體裁(1~5節為問,6~8節為答),頌贊神拯救脫離強敵。題注“大衛上行之詩”可看一二〇篇題解。此詩雖標注“大衛”字樣,但從文字及內容看,當為被擄歸回後的作品。――《啟導本詩篇註釋》

         這是一篇團體的感恩詩。1~5  複述當時的困境:選民被敵人侵害,處境危險,好像人快要被洪水淹沒。6~7  複述耶和華的拯救;8  結語:重申對耶和華的信靠。――《串珠聖經註釋》

         回顧驚人的救恩而感謝神: 出自大衛之手的這首詩頌贊了在與強敵的爭戰中使其得勝的神。這首詩尤為突出地表現了大衛的謙卑,他將得勝的榮耀全然歸給神。這首詩可分為三段:①幫助以色列的耶和華(1~5);②讚美耶和華的以色列(67);③信靠神的以色列(8)。――《聖經精讀本》

         詩篇一百二十二、一百二十四、一百三十一、一百三十三篇被稱為「大衛上行之詩」。──《聖經綜合解讀》

                  ◎這一篇的標題說是「大衛的上行之詩」,很可能背景就是非利士人造成早期以色列人威脅的狀況。

                    124 詩人在這首感恩詩裏,思想耶和華過往怎樣在以色列人危難的時候幫助他們1241~5 ),述說神的拯救1246~7 )和重申他對耶和華的信靠1248 )。仇敵給他的威脅有如被水淹沒的危險1243~5 ),又如鳥被困在網羅當中1246~7 )。神的拯救可指以色列歷史中多次的事件。──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序言——這首讚美詩感謝神的大能在民族危機中施行拯救。具體的背景尚未確定。周邊的敵人不斷威脅著以色列人。選民多次幾乎被消滅。但神提供了逃生之路。

  關於本詩的題記,見詩120篇序言。── SDA聖經注釋

 

【詩一百廿四1「以色列人要說,若不是耶和華幫助我們,」

         以色列人要說: 詩人勸勉以色列當回顧神的恩典並稱謝神。神喜悅經歷過其憐恤與慈愛的人將榮耀歸給神。 ――《聖經精讀本》

         第一組的五篇上行之詩讓我們看見,一個屬神的人怎樣從遠離神的光景裡蘇醒過來,離開世界,在神的保護下一步一步地上行到耶路撒冷、來到聖殿,仰望坐在天上的主。本篇是這段經歷的結束,當這位上行之人脫離了世界、脫離了環境,來到聖殿門口,舉目仰望「坐在天上的主」(一百二十四1)的時候,再回顧那段上行之路,心中必然會充滿感恩,不得不承認:不是因為我們敬虔,也不是因為我們剛強,「若不是耶和華幫助我們」(1),我們怎麼可能來到神的面前、與祂親密交通?因此,「我們得幫助,是在乎倚靠造天地之耶和華的名」(8),「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神的恩才成的」(林前十五10)──《聖經綜合解讀》

         詩人把他裡面的感覺放在「以色列人」(1)的口中,但卻沒有關聯到任何具體的歷史事件。因為這不但是詩人的感覺,也是所有神百姓的感覺;不但是歷史上以色列人的感受,也是今天每個信徒的感受。凡是行走上行之路的人,都不能不承認:「誇口的,當指著主誇口」(林前一31)──《聖經綜合解讀》

                  ●「若不是」:SH 3884,「如果不」、「除非」。──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這裡是對於拯救源泉的正確承認。當祈禱實現、危機過去以後,人往往會忘記福惠的泉源(見路1712~17)。這是一個醒目的宣告。神是以色列人的盟友。有神站在以色列人一邊,百姓就不必懼怕仇敵。 ――《SDA聖經注釋》

 

【詩一百廿四1~2我們彷彿聽見領唱者朗讀開頭的那行,然後帶領會眾在第2節再度大聲說出( JB),「──讓以色列人重複說──」;同樣見一二九1。──《丁道爾聖經註釋》

 

【詩一百廿四2「若不是耶和華幫助我們,當人起來攻擊我們,」

         任何一個上行之人,都會經歷到「人起來攻擊我們」(2),要把我們捆綁在世界、要讓我們停留在低處。「全世界都臥在那惡者手下」(約壹五19),「世界又恨他們;因為他們不屬世界」(約十七14);「若不是耶和華幫助我們」,我們就無法勝過世界、勝過惡者,也無法勝過自己的肉體。──《聖經綜合解讀》

 

【詩一百廿四3「向我們發怒的時候,就把我們活活地吞了。」

         就把我們活活的吞了: 生動地表現了仇敵迅捷而猛烈的氣勢(562;箴112)。今日仇敵魔鬼如吼叫的獅子四處尋找可吞吃之人(彼前58),聖徒當時刻求得神的幫助。 ――《聖經精讀本》

         這節比喻是可怕的怪獸,只要一口就可以把所捕捉的獵物吞盡(活活的,在 AVPBV譯為「快」)。──《丁道爾聖經註釋》

         這個世界就像怒獸,要「把我們活活地吞了」(3)──《聖經綜合解讀》

                   124345 的開頭都有一個SH 2333,「然後」、「在那情況之下」。

                   1243~5 意思是敵人將有如洪水將以色列人吞滅。──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惡人表現了大毀滅者撒但的精神(見約844) ――《SDA聖經注釋》

 

【詩一百廿四4「那時,波濤必漫過我們,河水必淹沒我們,」

 

【詩一百廿四4~5“波濤”、“河水”:看六十九1注。――《啟導本詩篇註釋》

      用洶湧的狂濤作比喻,似乎格外合宜,因為事實上似乎就是那次,神擊潰非利士人,「如同水沖去一般」(撒下五20;參以上開頭的註釋)。另一次以這幅圖畫來形容軍事的大勝利,見以賽亞書八78。──《丁道爾聖經註釋》

         這個世界又像「狂傲的水」(4~5),「必淹沒我們」(5)──《聖經綜合解讀》

         許多時候,我們之所以不能脫離世界、行走天路,是因為世界在屬肉體的眼中,是美麗的埃及和富饒的尼羅河。但詩人經歷了這個世界,又脫離了這個世界、站在聖殿門口的時候,就能用屬靈的眼睛看透這個世界。這個世界在屬靈人的眼中,並不是鳥語花香,而是吞噬人的猛獸(36)、「狂傲的水」(4~5)和「網羅」(7)──《聖經綜合解讀》

 

【詩一百廿四5「狂傲的水必淹沒我們。」

  正如咆哮的洪水掃蕩前面的一切,對敵擋的事物似乎不屑一顧,如果沒有神的限制,惡人也會吞沒義人,毀滅他們。――《SDA聖經注釋》

 

【詩一百廿四6「耶和華是應當稱頌的,他沒有把我們當野食交給他們吞吃。」

         「他沒有把 ...... 給他們吞吃」:把敵人比喻作兇殘的野獸,聲明神並沒有將選民交付仇敵之手。――《串珠聖經註釋》

    這與第3節的比喻大不相同。這類利爪讓我們感受到節節敗退的痛苦,好像在撕裂獵物,一口口吞食。──《丁道爾聖經註釋》

         「野食」(6),原文是「獵物、食物」。──《聖經綜合解讀》

                  ●「野食」:SH 2964,「獵物」、「食物」。

                  ●「吞吃」:SH 8127,「牙齒」。──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這裡把以色列的敵人比作想要吞吃獵物,但受到神制止的野獸。 ――《SDA聖經注釋》

 

【詩一百廿四7「我們好像雀鳥,從捕鳥人的網羅裡逃脫;」

         這個猶太人被擄獲釋自巴比倫返國的生動描寫。――《啟導本詩篇註釋》

         捕鳥人的網羅: “捕鳥人”指邪惡勢力之頭目撒但,“網羅”則指撒但所設下的所有罪的轄制。 ――《聖經精讀本》

         最後一個比喻最為生動,顯示當時的困境似乎已成定局,敵軍完全主控,佔盡優勢(參撒下五18)。如此一來,基督徒更覺可用此篇來讚美,因他正如被擄的得釋放,原本他愈掙紮,網羅卻纏得愈緊。不過對當時的人而言,這是全體百姓的讚美,稱頌神讓祂的子民逃脫死亡(祂的子民不單指以色列,也包括教會在內),脫離最猛烈的攻擊,和最無情的捆綁。──《丁道爾聖經註釋》

         對於神的百姓來說,世界、仇敵和肉體都像「網羅」(7),把各種眼花繚亂的誘餌擺在我們面前;當無知的雀鳥忘記危險、趨之若鶩的時候,網就突然落了下來。──《聖經綜合解讀》

                  ◎這裡把以色列人比擬成落入網羅驚恐無奈的鳥兒,但突然網羅破裂而得以逃脫了。──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這裡把以色列比作落入網羅驚恐無奈的鳥兒,但突然網羅破裂而得以逃脫了。 ――《SDA聖經注釋》

 

【詩一二四7 捕鳥人的網羅】這個常見象喻(見:書二十三13;詩六十九22;賽八14)的來源,大概是捕鳥人用網羅狩獵禽鳥這個人所共知的場面。這種活動在埃及古墓壁畫中有很多例子,又是蘇美《鷲碑》(見:結十二13的注釋)的根據。用網羅捕鳥的技巧有好幾個。獵戶雖然可以用機弦、飛棒(如:便尼哈桑的古墓壁畫)、弓箭等方法個別擊落雀鳥,聖經和古代藝術都是描繪使用網或籠大批捕獵。例如:位於塞加拉的卡根米墓(埃及第六王朝)就有一幅捕鳥人使用網羅的圖畫。部分的捕鳥人顯然還使用在網羅中安置囮子,或以食物為餌誘獵禽鳥(次經《德訓篇》十一30提供了例證)。──《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詩一百廿四8「我們得幫助,是在乎倚靠造天地之耶和華的名。」

大衛仰望造物主,而不倚靠受造物的榜樣,似乎成為以後一位朝聖者的靈感(一二一2);但提到名,則似乎回應了大衛自己所寫的二十7,那裡聲明,這看不見的幫助,比當日最先進的武器更真實、更有能力。這正是本篇要人學的功課。──《丁道爾聖經註釋》

         落在網羅裡的雀鳥並沒有辦法自己逃脫,唯有神的幫助,才能使「網羅破裂」(7)。我們之所以能夠逃脫,是因為「倚靠造天地之耶和華」(8),是因為「我的幫助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一百二十一2)。主耶穌已經「勝了世界」(約十六33),我們周圍的網羅看起來無所不在,但卻早已破裂不堪。因此,我們要趕緊逃脫,不要停留:「你們要從那城出來,免得與她一同有罪,受她所受的災殃」(啟十八4)──《聖經綜合解讀》

                  6~8節這一段的前後都說明耶和華是拯救的關鍵,中間則是形容逃離危險的景象。 1247 表達作者其實是沒辦法逃脫的,但因為敵人的陷阱破壞才能得救。以色列人能逃脫,是因為「造物者」的緣故,與 1212 前後呼應。──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只要這兩個神創造大能的重大紀念存在,神的兒女就不必害怕微不足道的人類會對他們做什麼。創造天地的主宰擁有無限的資源。宇宙萬物都在祂的監察之下,順從祂的旨意。 ――《SDA聖經注釋》

 

【思想問題(123 124)

 1 試從123篇中找出仰望神的真義。

 2 「若」一字在124篇中有什麽含義?

 3 詩人對神的拯救及能力都有很深入的描寫。「給吞吃」(6)原意是在牙齒之間,「漫過」(4)則是被湧去之意。你有否追想主的拯救及大能,並為此感恩呢?

  ──《串珠聖經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