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詩篇第四十九篇拾穗

 

【詩四十九篇題註】「可拉後裔的詩,交與伶長。」

         這智慧詩的寫作是為了教訓人而不是讚美神,它呼籲世人留心聆聽有關邪惡財主暫時之榮耀和虛假之安全的真理(1~4);惡人必遇惡結局,義人卻有永久的盼望(15~20)。――《詩篇雷氏研讀本》

         這是一篇智慧詩,教訓人財富不可恃。勸人勿貪戀錢財,因無人能向死亡交贖金,使壽命延長一刻;只有神能拯救正直人,長享與神的交通。

全詩可分為:1,引言,邀請眾人,無分貧富貴賤,都來聽智慧語(1~4)2,講述財富的不足恃(5~12)3,分別述說富人與窮人的命運(13~20)1220節有若副歌,為前後兩部分作結。――《啟導本詩篇註釋》

         惡人終必滅亡。智慧詩(訓誨詩)論及雖然神在治理世界,惡人卻仍得亨通。本詩作者以銳利的屬靈眼光,開始就宣告惡人終必滅亡,尖銳指出因物質豐富,不信靠神的屬靈無知。為稍縱即逝的地上富貴,不喜愛、順服永生之神的話語,意味這些人拒絕承認 :①人生短暫,來世永恆的事實;②富貴只是瞬間幸福,神是永恆福樂根源的真理。內容分為以下三部分:①呼籲人傾聽智慧之言(1~4);②惡人的繁榮徒然(5~15);③惡人的富貴與權勢必不長久(16~20) ――《聖經精讀本》

 

【詩四十九1「萬民哪,你們都當聽這話。世上一切的居民,」

         萬民哪: 對以色列狹隘的民族主義具有衝擊性。福音必超越民族、理念、歷史,傳到全地、萬邦(2819) ――《聖經精讀本》

                  ●「世上」:SH 2465,「期間」、「世界」。──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四十九1~4引言:詩人邀請人聆聽他的忠告,無論貧富貴賤都要來靜聽。――《串珠聖經註釋》

         側耳傾聽智慧。12節談到訓誨對象;34節論及傳達教訓的真摯態度。詩人懷著無限自豪和自信,揚聲向全地發出智慧之言。領悟屬靈真理比一切世事都重要,惟有聖靈的啟示才能使我們曉悟真理(117) ――《聖經精讀本》

                  ◎這一段是呼籲眾人都要來聽詩人的話語。──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四十九2「無論上流下流,富足貧窮,都當留心聽。」

         “上流下流”指權貴與平民。詩人要貧富都來聽。窮人須知神是他們的倚靠,富人也應知道錢財非萬能。――《啟導本詩篇註釋》

         「下流」:指普通市民;

          「上流」:有權勢的人。――《串珠聖經註釋》

         無論……富足貧窮: 富足、貧窮絕對影響人際關係,但在神真理面前,人人都平等(撒上167) ――《聖經精讀本》

         低與高二字(和合:上流下流)代表了「世人」(用了最通俗的字~a{d[a{m,以及指個人的字~i^s%)NEB的翻譯較令人信服:「所有人類,每個活人。」──《丁道爾聖經註釋》

         「上流下流」(2)原文是「低與高」,泛指社會各階層的人。──《聖經綜合解讀》

                  ●「上流」:SH 3766+SH 1121,「優勝者之子」。

                  ●「下流」:SH 1200+SH 1121,「人之子」。──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四十九3「我口要說智慧的言語,我心要想通達的道理。」

         我心要想: 詩人所說的智慧,不是由人發現,乃是神所默示。耶穌基督作為智慧之源、神的兒子,是我們的真智慧及真理(146) ――《聖經精讀本》

                  ●「通達」的道理:SH 8394,「理解」、「智能」。──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四十九4「我要側耳聽比喻,用琴解謎語。」

         “比喻”。箴言。“謎語”。參看以西結書十七章2節的腳註。――《詩篇雷氏研讀本》

         “用琴解謎語”:彈琴可得靈感(參撒上十5)。詩人藉琴聲取得解決困難問題的啟迪。真智慧來自神,故須靜聽,用琴聲排除俗慮(王下三15)。――《啟導本詩篇註釋》

         用琴解謎語: 音樂帶給人靈感。屬世的音樂帶來屬世的感動,讚美神的音樂則帶來靈裡的感動,使心靈得到昇華。 ――《聖經精讀本》

    解直譯為「打開」,因此可以指回答謎題,或予以引伸說明。既然這裏是要世人留心聽,前者比較可能。NEB的意譯甚佳:「用琴說明我怎樣解開這謎。」──《丁道爾聖經註釋》

         「用琴解謎語」(4)也可譯為「用琴說明我的謎語」(英文NASB譯本)──《聖經綜合解讀》

         本詩是一篇智慧詩,呼籲世人應當倚靠神、不可「倚仗財貨」(6)。人追求世上的「尊貴」是徒勞無益的(1220),只有仰賴神救贖的人才能勝過死亡(15)──《聖經綜合解讀》

                  ●「比喻」:SH 4912,「箴言」、「格言」、「比喻」。

                  ●「解」:SH 6605,「開」、「打開」。

                  ●「謎語」:SH 2420,「謎語」、「疑團」、「寓言」、「費解的言語或問題」。而且原文字尾顯示這是「我的謎語」。──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四十九4 比喻】本節譯作「比喻」的字眼(mashal)的意思十分廣泛:「比喻」(結十七2)、「詩歌」(民二十一27)、「神諭」(民二十三7;和合本:「詩歌」)。它在本節和在箴言十1一樣,都是「教訓」的意思(和合本:「箴言」);指神對百姓的教訓,一方面以以色列人為警告的物件,另一方面運用常見的智慧文學體裁,使「萬民」──不單以色列人──都能聽懂。這話又或可以和哈巴谷書二6的「黑暗話語」相提並論。迦勒底的侵略者喪失不義之財,遭受譏刺。──《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詩四十九4 用琴解謎語】對偶工整的詩歌若是有琴瑟伴奏,其節拍必然更加動聽。以利沙宣講默示之時需要樂師(王下三15),亦可與此相提並論。埃及《溫納蒙故事》也有一個先知樂師合作的場合。讚美的話毋庸置疑是隨著琴瑟樂聲吟誦或歌唱的(詩九十二1~3)。詩人和說書者述說神大能的作為或以色列英雄事蹟時有音樂伴奏,是十分自然的作法(士五11)。──《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詩四十九5「在患難的日子,奸惡隨我腳跟,四面環繞我,我何必懼怕?」

         應作「在危難的日子,那些逼迫(或欺騙)我之人的奸惡圍繞我,但我有何所懼呢」?――《串珠聖經註釋》

         「隨我腳跟」(5)原文是「偷偷佔便宜的」。──《聖經綜合解讀》

         面對環境裡的各種「患難」、「奸惡」(5)和不公平,我們的心裡難免會產生不平衡。但聖靈提醒我們:如果我們認定神在掌管一切,又「何必懼怕」(5)?不信主的人懼怕各種人、事、環境,卻偏偏不敬畏神;而信主的人如果敬畏神,就不必再懼怕任何人、事、環境。──《聖經綜合解讀》

                  ●「隨我腳跟」:SH 6120,「偷偷佔便宜的」。聖經中僅出現於此。

                  ●「何必」懼怕:SH 4100,「為何」、「為什麼」。──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四十九5~6詩人問為什麼?(和合:何必),這是教師激發學生思考的技巧,讓人對一似乎已知的問題,重新探索──這是很有效的方式;雖然情況很惡劣,仇敵四面環繞(5b),以權勢威逼(6),像未改變以前的雅各那麼詭詐〔其名字,不好的含義為「欺哄者」,與 RSV在此譯為逼迫者的意思(和合:隨我腳跟)相近,也像那些「隨我腳跟」的人(5節,RV);參創二十七36〕。──《丁道爾聖經註釋》

 

【詩四十九5~12富人難逃一死:詩人指出金錢並非萬能,絕不能延長富人的壽命。――《串珠聖經註釋》

 

【詩四十九5~15惡人的亨通徒然無望。對比信靠神的詩人與依靠錢財的惡人,嘲笑惡人的愚妄。尤其指出即將到來的死亡,斥責惡人的精神麻痹。 ――《聖經精讀本》

 

【詩四十九6「那些倚仗財貨自誇錢財多的人,」

         自誇錢財多的人: 世人的誇口是錢財。我們可誇的惟有耶穌的十字架,而不是自己的富足(614) ――《聖經精讀本》

         有錢不是罪,但倚靠錢財、不倚靠神卻是罪。神百姓的「財貨」、「錢財」(6)都是神所賜的福(申十一13~15),但人若「倚仗財貨自誇錢財多」(6),就是把財富當成了偶像,只能帶來暫時、虛假的安全感。因為人無論如何富有,也不能用金錢向神買贖生命、延長壽命(7~9)。相反,人越是「倚仗財貨自誇錢財多」、越是崇尚自我奮鬥,越是阻礙自己長久蒙福。──《聖經綜合解讀》

 

【詩四十九7「一個也無法贖自己的弟兄,也不能替他將贖價給神,」

                   497 第一個字是SH 2533,感嘆詞,「啊」、「哀哉」。

                  ●「贖自己的弟兄」:原文僅是「救贖任一個人」。

                  ●「替他將贖價」:「將自己的贖價」。──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四十九7~9這裏意思是,人不能向神買贖日子,延長壽命。――《詩篇雷氏研讀本》

         人無論如何富有,不能用錢向神買贖生命。要人長生不死需付出的代價極重,世上無人有能力辦到。――《啟導本詩篇註釋》

         可意譯為「一個也不能用錢買贖自己的生命,決不能把贖價付給神以延長壽命,因為生命的贖價十分昂貴,無人可付出足夠的價錢,使他永遠生存,不進墳墓」。――《串珠聖經註釋》

         錢財在死亡蔭影下毫無價值、意義。面對即將到來的死亡,自誇錢財之輩,實在沒有認識彼岸世界的屬靈智慧。迷戀財物的人,當回想人赤身出於母胎,也必赤身歸回的事實(121) ――《聖經精讀本》

         在提供答案之前,問題本身已透過第6節的倚仗財貨等字,稍予暗示 ── 因為財富的不可靠是眾人皆知的(箴二十三5)。而這裏完全陳明瞭荒謬的所在:這種人生是為必敗的事而活;那種慘敗會使一切都喪失意義,此時實在必須予以指明。

  贖價的比方,在兩方面很合適,因為固然陷入困境的富人需要付贖金,一無所有的窮人也需要救贖。到了被死拘禁的地步,一個人毫無能力為自己買出通路,也不能為其他人辦到。至於這贖價為代贖的問題(參太二十28),到第15節才略現曙光,而且並不是直接的說明。──《丁道爾聖經註釋》

 

【詩四十九8~9「叫他長遠活著,不見朽壞,因為贖他生命的價值極貴,只可永遠甘休。」

                  ●不見「朽壞」:SH 7845,「坑」、「陰間」。──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四十九10「他必見智慧人死,又見愚頑人和畜類人一同滅亡,將他們的財貨留給別人。」

         凡是肯用腦去想一想的人;都能明白,連智慧人也一樣會死,何況愚昧又不受管教的人。――《啟導本詩篇註釋》

         「畜類人」:恨惡管教和責備的人(121)――《串珠聖經註釋》

         「愚頑人」(10)原文是「愚蠢的人」,「畜類人」(10)原文是「粗野的人」。世人並不能長久地享用財富,無論是聰明、愚拙、尊貴、粗鄙,結局都是「一同滅亡」(10),辛苦一生所賺得的都要「留給別人」(10)。而有智慧的人卻不是把自己的財富「留給別人」,而是「為自己預備永不壞的錢囊,用不盡的財寶在天上」(路十二33)──《聖經綜合解讀》

                   4910 是說死亡之前人人平等,生前收羅的財富,終究也要歸於別人。

                  ●「愚頑人」:SH 3684,「傻瓜」、「愚蠢的人」、「笨蛋」。

                  ●「畜類人」:SH 1198,「粗野」、「愚蠢」。──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四十九10~11對「他留下多少?」的問題,第10節給予清楚而無情的回答:「全部」。如果第11節他們的墳墓(和合:他們心裏思想)是正確的讀法 ── 與他們立名的地成對比 ── 那將是一個人真正能夠擁有的「房地產」;對上述答案而言,即使有此陰森森的例外,也沒有多大幫助。──《丁道爾聖經註釋》

 

【詩四十九11「他們心裡思想,他們的家室必永存,住宅必留到萬代;他們以自己的名稱自己的地。」

         富人雖曾擁有無數的士地,但墳墓卻是他們永久的住宅,永遠的居所(「心裡思想」古譯本作「墳墓」)――《串珠聖經註釋》

         必留到萬代: 刻畫面對死亡的人,得不到來自神的永生,拼己力欲存留萬代,又可笑又可憐。他們的結局必是悲慘的滅亡。 ――《聖經精讀本》

         「他們心裡思想:他們的家室必永存」(11)也可譯為「他們的墳墓必作他們永遠的家」(英文ESV譯本)。然而,連堅固雄偉的金字塔也不能成為法老永遠的家,即使人今天入土為安,將來也都要離開墳墓,接受神的審判(啟二十12)。同樣,過去多少有錢的人都以為他們的「住宅必留到萬代」(11),但今天歐洲的城堡古宅有幾個還屬於原來的主人呢?過去許多有勢的人「以自己的名稱自己的地」(11),但今天又有誰知道那些地名的來歷呢?──《聖經綜合解讀》

                  ●「他們心裡思想:他們的家室必永存」:「他們的墳墓必作他們永遠的家」。──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四十九11~12“心裡思想”有古譯本作“墳墓”。本節繼續前節講述富人的話,不但財富留給別人,自己不能享用,儘管有無數財產記在自己的名下,希望為人永志,但墳墓卻成為他們永遠的家室,做他們代代的住處。富貴如浮雲,生命如芻狗。――《啟導本詩篇註釋》

 

【詩四十九12「但人居尊貴中不能長久,如同死亡的畜類一樣。」

         這裏並非處理來世的問題,而是指出惡人只有今生的盼望。――《詩篇雷氏研讀本》

         尊貴……如同……畜類一樣: 人擁有生命,是尊貴的存在,但在必有一死這點上,與畜類無異。本節從存在論角度,談論人必歸入死亡的虛妄性,20節宣告,尚未領悟此真理,只耽溺於屬世快樂的人,在世期間也如同畜類一樣毫無價值。 ――《聖經精讀本》

         這一疊句在第20節重複出現時,將有顯著的不同(RSV與最近的譯本卻予以消除)。在希伯來文中,這兩種形式各自成了本詩兩段的總結。這裏它要人注意,到終點並沒有金錢或地位可買的「過夜住處」〔居住(和合:居)一字最常見的意思〕。(尊貴與金錢、地位皆有關;參「珍寶」,箴二十15;「尊榮」,斯六3)──《丁道爾聖經註釋》

         12節與20節重複,是本詩的總結。「居」(12)原文是「居住、休息、過夜」,「人居尊貴中不能長久」(12),表明「倚仗財貨自誇錢財多的人」(6)終將是「無家可歸」的,因為沒有一個人能長久地「居尊貴中」。所以,「你豈要定睛在虛無的錢財上嗎?因錢財必長翅膀,如鷹向天飛去」(箴二十三5)──《聖經綜合解讀》

                   4912 意思是「人在尊貴中不能『停留』」,這種人 4913 說跟自己的愚昧有關, 4920 跟缺乏洞察力有關。結局都是「如同死亡的畜類一樣」。──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四十九13「他們行的這道,本為自己的愚昧,但他們以後的人還佩服他們的話語。細拉」

         本節可譯為:“這便是信靠自己財富之人的命運,和佩服他們話語(或慶倖自己所得)之人的結局”。――《啟導本詩篇註釋》

         可意譯作「這便是那恃仗自己財富的人的遭遇,是那些以自己所擁有的為滿足之人的終局。」――《串珠聖經註釋》

         詩人預測當時有投靠錢財的人,後世也必有許多人仰仗資財。今日,發生在周圍的許多事,都應驗了詩人的話。 ――《聖經精讀本》

         倚靠財富的人在「愚昧」(13)中生活,好象自己永遠不死一樣。而當他們死後,世人也只看他們風光的一面,把「愚昧」當作成功來「佩服」(13),卻不思想他們死亡虛空的結局,因不聽聖經的勸告,一代又一代地重複那愚昧的必死之道。正如主耶穌在財主和拉撒路的比喻中所說的:「若不聽從摩西和先知的話,就是有一個從死裡復活的,他們也是不聽勸」(路十六31)──《聖經綜合解讀》

                  ●「但他們以後的人還佩服他們的話語」:字義比較可能是「是他們的結局,就是滿足於自己的口(指話語)的人」。──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四十九13~20詳述富人的結局:這些自恃有錢的人終必要死亡,到時候甚麽都不能帶走,故此,詩人勸告人不要嫉妒富者。另一方面,屬於神的人卻會獲神救贖(15)――《串珠聖經註釋》

 

【詩四十九14「他們如同羊群派定下陰間,死亡必作他們的牧者,到了早晨,正直人必管轄他們,他們的美容必被陰間所滅,以致無處可存。」

         “死亡必作他們的牧者”。死亡要引導他們一路走向陰間。參看創世記三十七章35節的腳註。義人最終要得勝惡人,或在今生,或在來世(“早晨”)。――《詩篇雷氏研讀本》

         死亡必作他們的牧者: 隱喻惡人的永死。與聖徒以賜人生命的耶和華為牧者有天壤之別!管轄: 意味在復活之日,義人必治理他們。他們……無處可存: 指他們百般顧惜的肉體,卻在遠離、朽壞、歸入虛無。 ――《聖經精讀本》

         本節的意思是:富人象羊,由他們的牧人也就是死亡領他們直入墳墓。富人進入墳墓後,形體朽壞,陰間成為他們的住宅。

“到了早晨,正直人必管轄他們”:照一些譯本可作“直入墳墓”。但有的人認為“管轄”有“勝過”的意思。不是說正直人在陰間管轄富人,而是說5節所講的正直人遇到的患難和奸惡,會象黑暗在清晨來臨後,成為過去,一一消失(15),情況遠勝富人。――《啟導本詩篇註釋》

         可作「他們如同羊群註定下陰間;死亡將牧養他們,義人將管轄他們。他們的容貌立刻衰萎,以陰間為他們的住宅。」――《串珠聖經註釋》

         人總以為可以憑著自由意志和自我奮鬥而活出自己、特立獨行,但實際上,所有的人都只是不同程度地隨大溜,「如同羊群派定下陰間」(14),逃不出「羊群效用」的轄制。人若不跟著好牧人基督走向永生,就會跟著死亡走向陰間,因為「死亡必作他們的牧者」(14),沒有第三條道路。──《聖經綜合解讀》

                  ◎「到了早晨,正直人必管轄他們」:可能是一種反敗為勝的應許,表示到復活的時候神終將伸張正義。

                  ●「他們的美容必被陰間所滅,以致無處可存」:「他們的形像必被陰間所滅,以致無處可容身」。──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四十九14 死亡必作他們的牧者】這句話新國際本譯作「死亡必以他們為食」。在烏加列的巴力史詩中,死神摩特的外形是個狼吞虎嚥的怪獸,吞吃活人:「墳墓的塵土吞吃其獵物,死亡伸出兩手隨意吃食。」約伯也是使用類似的意象,來形容「消沒犯罪之輩」(伯二十四19)的陰間。約伯記十八2~13也包括了死亡吞吃惡人四肢的形容。箴言一12形容墳墓是個將人囫圇吞下的大嘴,《巴力與亞拿特》的史詩又以同樣的意象應和:死神摩特「伸出兩手」,「吞吃獵物」。──《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詩四十九14~15 將死亡人格化的詩句,在舊約中不多見;這一段與耶利米書九21同樣具陰森恐怖的效果,那裏描述死亡從窗戶爬進屋內,將活人帶走。這裏他卻不是入侵的外人,而是在自己的草場上。不過我們所用的原文(有許多古譯本支持),在此也看見另一個勝利。「到了早晨,正直人必管轄他們」(RSV小字,AVRV;參 JB)。這句話可能只是應許,最後受害者終將反敗為勝,就像哈巴穀書二6以下。但也可能是瞻望但以理書十二2所論復活的早晨;參詩篇十七15「我醒了的時候」。截至現今,本節最明顯的乃是:到末了,毫無指望的人,和最後終於得勝的人之間的對比。而從第14節的其他部分,及至第15節,亦可看出至終對比的所在,就是毀滅與拯救。形容毀滅的用語非人格化,就如廢棄()和剝奪,但是救恩則從始至終都是個人化用語。神不像第7節要求贖價,反倒親自付出(15)── 從上下文看來,這一點至少暗示了代贖,因陰間已將罪人拘禁。而他和我則證實,這種拯救不是疏遠的,乃是十分親密的。收納一字比我們所感受的更積極;這是形容以諾的話:「神將他取去」(創五24);在詩篇七十三24與這裏類似的情境中,這字再度出現。無論這裏所言是否及於復活的景象,至少它告訴我們,死亡之後最重要的是,沒有一事能使僕人與主人隔絕,而主人是以大愛並行動表現出祂的關切。──《丁道爾聖經註釋》

         「管轄」(14)意思是「勝過」。因著「神必救贖」(15)的應許,正直人所遭遇的「患難」和「奸惡」(5)就像黑暗,「到了早晨」就會成為過去(14),他們的情況將遠勝於悖逆神的富人(哈二6~13),正如拉撒路和財主一樣調換位置(路十六19~26)──《聖經綜合解讀》

 

【詩四十九15「只是神必救贖我的靈魂脫離陰間的權柄,因他必收納我。細拉」

         神為人付上贖價,因為人自己付不起(78)。――《詩篇雷氏研讀本》

         暗示詩人面臨死亡危險,但相信神必救他脫離死亡。

          「因他必收納我」:應是「他必定把我帶走」,就如以諾和以利亞被神接去一樣(524 王下210)――《串珠聖經註釋》

         15節的「收納」原文與神將與神同行的以諾「取去」(創五24)是同一個詞。而「細拉」則是提醒讀者仔細思想,這救贖的恩典是何等的寶貴!──《聖經綜合解讀》

         人雖然自己付不起贖價去買贖生命(7),但屬神的人卻有一位至親的救贖主,祂甘心樂意地用自己的生命作贖價,「救贖我的靈魂脫離陰間的權柄」(15節;但十二2)。因此,我們「不要懼怕」(16)──《聖經綜合解讀》

                   4915 是對 495~6 的回答,神要救贖信徒的靈魂脫離陰間,所以無須懼怕暗地攻擊我們的人。──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四十九15 以色列人的盼望】以色列人在宗教社會概念上,與美索不達米亞人有很多共同之處,對死人復活、最後審判、來生賞罰也沒有廣泛的瞭解。這一點要等到被擄歸回之後,才在猶太教中明朗化,但以理書十二2是例證之一。如此,在這經文之中,詩人是將敵人的命運,比對自己的盼望。敵人無望逃離墳墓,詩人則仰望得著神的救贖。有人提出作者所指的,是好像以諾(創五24)或以利亞(王下二11)一般,完全避免了死亡,但可能性不大。新國際本將最後一句譯作「他必把我取到他那裡」(和合本:「因他必收納我」),其中「他那裡」三字純粹基於詮釋,希伯來原文是找不到的。神「拿取」人來救他性命的概念,在詩篇十八16~17十分明顯;新國際本將同一句話譯作「他抓住我」(和合本同)。有關來生的討論,可參看:詩篇中「常見的概念」附論的注釋。──《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詩四十九16「見人發財、家室增榮的時候,你不要懼怕,」

         「懼怕」:有學者解作「嫉妒」(參詩733 532)――《串珠聖經註釋》

         不要懼怕一字與「不要(存嫉妒而)看」相近( NEB),我們或許會以為應當是這個字。但第5節解釋了懼怕的原因,因為此處所想到的富人,乃是手下不留情的人。請注意,這裏並沒有應許他不會事事佔上風,只是提醒我們,他的尊榮必不持久;按其本質來看,它所給予人的報酬,正如第18節的實話;不會比那更多。──《丁道爾聖經註釋》

         看見不信主的人興旺發達、名利雙收,常常讓屬神的人心裡不能平衡,甚至產生疑惑、嫉妒。但聖靈卻再次提醒我們:「你不要懼怕」(16),因為「他死的時候什麼也不能帶去;他的榮耀不能隨他下去」(17),而我們卻永遠有神的保守和看顧(15)──《聖經綜合解讀》

                  ●「家室增榮」:「房屋榮耀變多」。──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四十九16~20依靠錢財的局限。本詩的結論,強調惡人物質的富饒,在死亡面前的無奈。紀念死亡的住處,對惡人來說是警告,對義人來說是希望之光。即使如此,聖徒不該懷疑地上的生活。患難中的聖徒當銘記彼岸必有撫慰與安息等候。成功的聖徒當牢記必有更大的賞賜與榮耀等待,每一步都行在通往永恆的道路中,有別於如畜類的惡人。 ――《聖經精讀本》

 

【詩四十九17「因為他死的時候,什麼也不能帶去,他的榮耀不能隨他下去。」

         「榮耀」:指財富。――《串珠聖經註釋》

         人「死的時候什麼也不能帶去」(17),若是被帶進墳墓,被人盜墓的結局更加可悲。──《聖經綜合解讀》

 

【詩四十九18「他活著的時候,雖然自誇為有福(你若利己,人必誇獎你),」

         本節可譯為“雖然他活著的時候自誇有福,他興旺的時候,人都誇獎他”,但到頭來仍是一死,永不再見光。“你若利己”有“你若日子過得舒服”的意思。――《啟導本詩篇註釋》

         應譯為「雖然他活著的時候自己稱頌自己,而且一個有權有勢的人自然會被人稱讚」。――《串珠聖經註釋》

         「你若利己,人必誇獎你」(18),意思是「你若日子過得舒服,人必誇獎你」。世人一生所追求、奮鬥的目標,其實都是為了自誇和被別人誇,但結局都是「永不見光」(19)──《聖經綜合解讀》

                  ●「你若利己,人必誇獎你」:「你若豐足,人必誇獎你」。

                   4918 自己富有、風光的時候,別人難免溢美自己,不過終究人還是會死亡。──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四十九19「他仍必歸到他歷代的祖宗那裡,永不見光。」

 

【詩四十九20「人在尊貴中而不醒悟,就如死亡的畜類一樣。」

         重複12節的意思:如果一個有錢人只懂追求榮耀富貴,就與禽獸無異,死亡一來便嗚呼哀哉,毫無價值可言。――《串珠聖經註釋》

         最後的疊句在形式上比前面稍有不同。希伯來原文有古譯本為證,AV RV保存其原貌,但 RSV NEB未予接受:「人在尊貴中,而不醒悟,就像死亡的畜類一樣。

         第一個疊句(12)與此處第二個疊句之間,出現14b15節的偉大應許,以及人類兩種截然不同的命運。這是嚴肅的結局,而說明這些的目的,由開頭的呼召可以看出:「萬民」都當「聽」(1),並且要能「通達」(3);這是得著永生唯一的門路。──《丁道爾聖經註釋》

         20節與12節重複,是本詩的總結。──《聖經綜合解讀》

         無論神允許我們經歷貧窮,還是讓我們身處「尊貴」(20),都是為了讓我們學習不「倚仗財貨」(6),學會「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饑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秘訣。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四12~13)。因此,人若「在尊貴中而不醒悟」(20),只顧追求榮耀富貴,「就如死亡的畜類一樣」(20),一生所奮鬥的結局,只不過是被養肥了待宰而已。──《聖經綜合解讀》

                  ●在尊貴中而不「醒悟」:SH 9955,「洞察」、「理解」、「識別」。

                  ●「死亡的」畜類:SH 1820,「被減除」、「毀滅」。

                   4920 提醒我們:一個人如果尊貴而沒有洞察力,跟被毀滅的野獸一樣。即使處於順境,也要謹慎有洞察力。──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思想問題(49)

 1 這篇詩既然針對富人恃財的愚昧,為何呼籲下層人士來聽呢?參16節。這智慧詩是否適合所有人?

 2 本篇如何論及錢財的有限?這信息給你什麽提醒?基督徒對金錢應有什麽態度?參提前69~10 林後86 13~15

──《串珠聖經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