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歷代志下第三十二章拾穗

 

【代下三十二1「這虔誠的事以後,亞述王西拿基立來侵入猶大,圍困一切堅固城,想要攻破佔據。」

         本章以前的三章記述了希西家復興靈性的工作,王朝其餘的事都簡單扼要記載于本章,以證明遵行神的律例所能得到的福祉(參三十一20~21;本節和30)

本章的記事包括:1,亞述王西拿基立進攻耶路撒冷,神的使者殺盡來攻的將帥勇士,救他們脫離仇敵之手(1~23節;看21節注)2,希西家患病得痊癒(24~25),並延長壽命15(代下未記此事,但從“兆頭”可知指的是日影后退那件事;王下二十8~11)3,希西家在神前謙卑,得避神怒(25~26)(31節及王下二十12~19所記把國中財富給巴比倫的來使看,惹起神的怒氣,以致以賽亞預言猶大被擄的事)4,希西家的尊榮和財富(27~29)5,建造著名的“希西家水道”(王下二十20)

“這虔誠的事以後”:在希西家亡第十四年(王下十八13)。――《啟導本聖經註釋》

         「這虔誠的事以後」:繼上幾章所述的宗教改革之後;當時是希西家在位的十四年,亞述王西拿基立已揮軍南下,在耶京西南三十多公里(廿英里多)的拉吉紮營,見王下1813~16注。――《串珠聖經注釋》

         西拿基立: (B.C.705~681) 繼被害的父王Sargon Ⅱ作了亞述的王。B.C.701,征服巴比倫和以蘭後,開始了對西方帝國的遠征。但是圍攻耶路撒冷時受耶和華的打擊,這次的計畫以失敗而告終,並在B.C.681年被自己的兩個兒子所殺(王下1935~37) ――《聖經精讀本》

         此時是「希西家王十四年」(王下十八13),可能是希西家獨立執政的第十四年,大約是主前701年,北國已經被擄21年。希西家與推羅、埃及和巴比倫結盟反抗亞述,亞述王撒珥根二世的兒子西拿基立(Sennacherib,主前705~681年在位)首先打敗了巴比倫,然後發動第三次西征,擄掠了腓尼基、非利士。亞述攻陷了亭納、以革倫和拉吉之後,就沿著梭烈穀和以拉穀進攻猶大山地,將希西家困在耶路撒冷。西拿基立的碑文(西拿基立多棱柱,The Taylor Prism and Sennacherib Prism)上宣稱擄獲了二十萬零一百五十人,攻陷了四十六所堅固城及數不清的小村鎮。但《列王紀》所記錄的驚心動魄的過程(王下十八13~十九37),在《歷代志》卻被濃縮為三分之一,省略了希西家起初的軟弱(王下十八14),成為「希西家所行的事盡都亨通」(30)的一個證明。因為本書所要顯明的,是國度復興的途徑:凡事盡心「尋求」(三十一21)神,就「無不亨通」(三十一21)──《聖經綜合解讀》

         ●「虔誠的」事:SH 5711,「堅固」、「忠實」、「忠誠」。此處指的應該就是信仰復興的事情。

         ◎此時正是西元前701年,亞述王西拿基立王第三次西征的戰役。亞述軍經過腓尼基直接南下非利士,腓尼基的西頓王 Luli 逃往塞浦路斯,非利士的 Sidqa、伯大袞、約帕、便巴拉及亞所均被亞述擄掠。以革倫人背叛當時被希西家拘留在耶路撒冷的Padi 王,因此受到報復。根據西拿基立年譜,此時埃及王的軍隊遠征至伊利提基,被亞述打敗。西拿基立宣稱西頓、亞發、迦巴勒(Byblos)、亞實突、亞捫、摩押及以東都向他進貢。

         ◎亞述王西拿基立進攻時,大批亞述帝國的軍隊進入巴勒斯坦。按照西拿基立年表的說法,這些軍人在攻打巴勒斯坦期間,佔領了絕大部分的猶大城市,使得希西家王被困在耶路撒冷中。當然也有官員想要逃跑,但都被捉拿,也有不少被處決。考古學家挖出大批墳墓,可以看見整個部隊被屠殺。聖經記載與亞述記載都說猶大各地被摧毀,亞述文獻記載因為希西家付了大筆貢物與贖金,軍隊才撤退。── 蔡哲民等《歷代志研經資料》

 

【代下三十二1 西拿基立的戰役】西拿基立在位之時(主前705~681)主要在兩個地區發動戰爭。他在敘利亞─巴勒斯坦至少進行了一個大規模的戰役,以耶路撒冷和希西家的革命為中心(主前701)。巴比倫是他統治所面對的另一個問題地區,在此的戰事也很激烈。迦勒底叛軍在米羅達巴拉但的帶領下不斷與他作對(見:賽三十六1的注釋),最後導致西拿基立於主前六八九年屠巴比倫城。——《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代下三十二1  在希西家時代,亞述是怎樣擴展他帝國版圖的?】在希西家的時代,亞述控制了中東的大部分地區,成為強大的帝國。他從現代的伊朗與伊拉克之間一個細小、狹長的地帶崛起,在亞述拿西帕二世(Ashurnasirpal Ⅱ,公元前883~859)與他兒子撒縵以色三世(Shalmaneser Ⅲ,公元前859~824)統治之下,開始建立勢力。在提革拉毘列色三世(Tiglath~Pileser Ⅲ,公元前745~727)的時候,亞述的邊境已經伸展到以色列的邊陲,成為古代的最大帝國之一。撒縵以色五世在公元前722年滅了北國以色列,他的孫子西拿基立(公元前705~681)想將南國猶大納入他的控制之下。只是不到一個世紀,亞述就敗亡了(公元前612)――《靈修版聖經註釋》

 

【代下三十二1  亞述王西拿基立帶領大軍兵臨耶路撒冷城下,目的是甚麼?】西拿基立“想要攻破佔據”猶大的堅固城,好強迫那些城市向他進貢。強迫被佔據的城邑進貢,是君王廣增財源的方法。亞述人常常要被征服國宣誓效忠,其中包括納稅,就是以羊、酒、作戰工具(馬、車、武器)、金、銀,及入侵君王喜悅的一切進貢。對亞述人來說,貢物比俘虜更重要,因為俘虜要他們花錢來養活。所以他們只是對極不順服的城市,或者要在被毀的城市重置人口,才把原居民擄走。――《靈修版聖經註釋》

 

【代下三十二1~23兵患中蒙拯救:作者利用得勝亞述大軍一事,點出希西家因順服信靠神,便獲得神拯救和賜福。亞述入侵一事的詳情,見王下1813~1937 36~37。這裡記載簡略,有時情節不按時間先後。(參考:考古發現與希西家任內亞述的入侵)――《串珠聖經注釋》

 

【代下三十二1~26亞述的入侵及慘敗: 本文記錄了希西家採取防備對策對付亞述的入侵(1~8)及猶大軍隊在神的幫助下擊退西拿基立的進攻(9~26)。其中值得關注的是:①入侵的原因:亞述自提革拉毗尼色王以來一直推行領土擴張政策。它征服撒瑪利亞(B.C.722),逼迫埃及和阿拉伯等國家進貢,從而給巴勒斯坦地區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力。亞述的南侵政策威脅了猶大的安危,於是猶大便與巴比倫王比羅達巴拉但結成反亞述聯盟,即反亞述聯合體制(王下2012~15)。但是在亞述的第一次進攻中(王下1813~16),最終屈辱投降,並繳納繁重的貢品。後來猶大繼續與周邊國家聯盟,形成了反亞述勢力圈。就在這時埃及王背叛了亞述,於是西拿基立為了懲罰埃及,便決定遠征。遠征途中需經過猶大,於是他先攻打了猶大;②經過(9~26):兩國軍隊經過幾次唇舌之戰後,便全面開戰,結果猶大軍隊取得了空前的勝利。對這次勝利起到主導性作用的人是先知以賽亞。他勸希西家不要求助於軍力或人力,要以謙卑的態度依靠神。希西家順應先知的勸告,向神禱告,結果“一個使者”替猶大殲滅了亞述的軍隊(21)。可見只要依靠神,那麼即便處於困境之中,神也會讓他凱旋歸來;③意義: i.信仰的勝利:這次的戰爭與亞比雅(1313~19)、約沙法(2020~23)所經歷的戰爭一樣,都是敬畏神的勢力和對抗神的勢力之間的交戰,因為西拿基立褻瀆和輕蔑了耶和華神(9~19)。可見神決不會放縱對抗神和驕傲的勢力(撒但)(林前1526;啟1118) ii.延續猶大的命脈:如果猶大在這場戰爭中慘遭失敗,那麼也會象北以色列一樣,遭遇國家滅亡百姓被擄的命運。但就因這次的勝利,猶大才能夠繼續繼承了希西家的宗教改革運動<3435章,約西亞王>,從而國家再存續了100多年。 ――《聖經精讀本》

 

【代下三十二1~33希西家對神忠心的賞賜:一如其他虔誠君王的遭遇,希西家宗教上的熱誠帶來了神對國家的祝福。――《串珠聖經注釋》

 

【代下三十二2「希西家見西拿基立來,定意要攻打耶路撒冷,」

 

【代下三十二3「就與首領和勇士商議,塞住城外的泉源;他們就都幫助他。」

         為了防備亞述圍城,希西家一面「塞住城外的泉源」(3節;30),斷絕敵軍的水源;一方面在岩石中挖了一條五百多米長的地下水道,「引水直下,流在大衛城的西邊」(30),將水引進城內的西羅亞池(尼三15;約九7)19世紀末,考古學家挖掘出希西家所造的水道,發現建造這條水道是從兩端同時開山鑿石,最後在地底精確合攏,是古代工程的一個奇跡。──《聖經綜合解讀》

 

【代下三十二3 水源】水源包括泉、井、引水道。他們堵塞了城外的水泉和水井,使之不得為亞述軍所用。亞述的威脅逼使希西家設法保護耶路撒冷的水源,這就是所謂希西家水道(Hezekiah's Tunnel)。這水道從城東汲淪溪穀旁的基訓泉開始,鑿通一千七百五十呎的床岩,直達城南西側的西羅亞池。十九世紀末考古學家在水道中發現了一面石碑,描述水道工人如何在兩端同時開掘,最後在中間會合。有關水利系統的進一步資料,可參看:撒母耳記下五8的注釋。——《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代下三十二3~4堵塞水源:耶京的食水來自城外的基訓泉,希西家將城外泉水的出口掩蓋(「塞」)起來,使敵軍找不到水喝,另一方面開鑿地下水道將水引進城內。――《串珠聖經注釋》

 

【代下三十二3~4  耶路撒冷的水源來自何處?】城市必須依水源建造。天然的泉源是耶路撒冷城的幾個主要水源。希西家採取卓越的軍事行動,堵住城外的一切泉源,並且用地下的隧道將水引入城中(3230);所以,即使耶路撒冷被長期圍困,城內也有水用。近世,希西家所造的隧道,連同一塊石碑被人發現,上面記述了建造隧道的情形:兩組工人在地下挖掘,一組在耶路撒冷,另一組在基訓泉,兩組人在中途會合,隧道至此相通。――《靈修版聖經註釋》

 

【代下三十二4「於是有許多人聚集,塞了一切泉源,並通流國中的小河,說:“亞述王來,為何讓他得著許多水呢?”」

         「通流國中的小河」:指將基訓泉水注入穀中的水溝。當基訓泉水由引水道流入城內之後,這些水溝便乾涸起來。――《串珠聖經注釋》

 

【代下三十二5「希西家力圖自強,就修築所有拆毀的城牆,高與城樓相齊;在城外又築一城,堅固大衛城的米羅,製造了許多軍器、盾牌;」

         本節沒有提到希西家給西拿基立的進貢。參看列王紀下十八章14節所的腳註。“米羅”。耶路撒冷城牆上的堡壘(王上九24)――《歷代志下雷氏研讀本》

         加強防衛工事:把城牆修理加高;建造新牆;修理米羅。

          「米羅」:參王上915注。――《串珠聖經注釋》

          322~5 說明希西家王勵精圖治,事先處理水源、防守工事與武器,預備抵抗亞述王的攻擊。其中著名的希西家水道也是此時期修築,將基訓泉由地下水道引入西羅亞池。

         ◎最近考古學研究的結果,發現耶路撒冷城在希西家年間有擴建的跡象,並且人口也有增加。希西家似乎加強了城防設施,大概還設立了行政中心和戰鬥司令部。在現代耶路撒冷舊城猶大人區的挖掘,找到了希西家城牆的殘餘片段。原建於南北向山脊上的城市,大概因此向西擴張了七百碼之多。── 蔡哲民等《歷代志研經資料》

 

【代下三十二5 延伸耶路撒冷的城牆】最近考古學研究的結果,發現耶路撒冷城在希西家年間有擴建的跡象,並且人口也有增加。希西家似乎加強了城防設施,大概還設立了行政中心和戰鬥司令部。在現代耶路撒冷舊城(Old City)猶大人區(Jewish Quarter)的挖掘,找到了希西家城牆的殘餘片段。原建于南北向山脊上的城市,大概因此向西擴張了七百碼之多。——《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代下三十二6「設立軍長管理百姓,將他們招聚在城門的寬闊處,用話勉勵他們,說:」

          326 「用話勉勵他們」:原文是「對他們的心講話」,這是一個成語,意義是「鼓勵他們」。── 蔡哲民等《歷代志研經資料》

 

【代下三十二7「“你們當剛強壯膽,不要因亞述王和跟隨他的大軍恐懼、驚慌;因為與我們同在的,比與他們同在的更大。」

 

【代下三十二7~8希西家在本節中的表現與西拿基立第一次入侵時的態度成了鮮明的對比。第一次侵略時,他沒有積極迎戰去守衛聖都耶路撒冷,而是屈辱地繳納了貢品(王下181516)。但現在的他與上次截然不同,不僅自己依靠神,而且還鼓勵驚恐不安的百姓大膽上陣作戰。可見以賽亞的忠告對他態度的轉變起到了有效的作用(375~7) ――《聖經精讀本》

         希西家一面盡職備戰(5),一面以信心的眼睛仰望神,相信「與我們同在的,比與他們同在的更大」(7),「祂必幫助我們,為我們爭戰」(8),敵軍的「肉臂」(8)再多也無濟於事。信徒若平時跟定神,在難處中才有把握相信「與我們同在的,比與他們同在的更大」,才能像保羅一樣,在極大的黑暗中也能「禱告,唱詩讚美神,眾囚犯也側耳而聽」(徒十六25)──《聖經綜合解讀》

         亞述的這次進攻,是對希西家復興的一次測試。若只是大敵當前「臨時抱佛腳」,而沒有持續十多年的復興,就不會有這麼多的百姓「靠猶大王希西家的話,安然無懼了」(8)──《聖經綜合解讀》

          327~8 顯示希西家依靠神的言行,帶給耶路撒冷民眾信心與方向,不致惶恐慌亂。── 蔡哲民等《歷代志研經資料》

 

【代下三十二8「與他們同在的是肉臂,與我們同在的是耶和華我們的神,他必幫助我們,為我們爭戰。”百姓就靠猶大王希西家的話,安然無懼了。」

         ●「安然無懼了」:SH 5564,「支持」、「堅固自己」。── 蔡哲民等《歷代志研經資料》

 

【代下三十二9「此後,亞述王西拿基立和他的全軍攻打拉吉,就差遣臣僕到耶路撒冷見猶大王希西家和一切在耶路撒冷的猶大人,說:」

         此處未提希西家刮下聖殿柱上的金子送給亞述王(王下十八14~16),但綜述了亞述的臣僕侮辱耶城居民的事(10~19),以及神如何刑罰用言語公開譭謗神的人(20~21)。看《王下》18~19章、《以賽亞書》36~37章及注。――《串珠聖經注釋》

         亞述王一面攻打拉吉(9),一面派三位官員去勸降希西家和耶路撒冷的百姓(王下十八17)──《聖經綜合解讀》

 

【代下三十二9 圍城戰術】尼尼微城描繪拉吉之圍的亞述浮雕,刻有撞城錘、七個攻城車、被擄的猶大人,以及坐在躺椅之上,旁觀拉吉之戰利品在面前搬過的西拿基立。這些畫版強調亞述人是軍事科技的專家。他們的軍隊編制極有條理,包括有弓箭手、標槍手、投石兵,以及管理攻城坡道和攻城車的士兵。攻城車是具有重型裝甲的四輪車輛(較早期的設計則有六輪),前方裝有長而尖的鐵頭杆子。車長十至二十呎,高四至六呎。車頂後面敞開,前面密封。西拿基立為這軍事器械所增添的創新之處,包括裹以皮革。其他活動塔架的用處則是把弓箭手調至撞城錘旁以作掩護。除這浮雕以外,古代近東各處地方尚有很多壁畫浮雕,描繪亞述的攻城戰事。雖然如此,亞述人依然認為談判是更上之策。例證可見于列王紀上十八至十九章。——《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代下三十二9~19有關西拿基立僕人的辱駡和希西家的回應,參看列王紀下十八章1732節和十九章813節的腳註。――《歷代志下雷氏研讀本》

         西拿基立遺使輕侮希西家和譭謗耶和華,以挫猶大的士氣和信心。比起王下1817~35 歷代志作者將西拿基立先後兩次的遣使和致信寫成一件事,事實上17節在時間上應在18節後。――《串珠聖經注釋》

         西拿基立褻瀆神: 從西拿基立和他的軍隊侮辱神的話中我們可以看到如下幾點:①對神的認識(1315~17):西拿基立和他的軍隊把勢如破竹的勝利歸於他們所信仰的神,堅持認為戰爭中的勝利就是自己所崇拜的神的勝利,失敗就是神的失敗。因此在第一次入侵時,見猶大毫無抵抗地屈服於自己,認為自己所崇拜的神戰勝了耶和華神,以為以色列的耶和華神是軟弱無力的。但是神是超越人的經驗和理性認識而存在的神。因此通過經驗的對神的理解是片面的認識,而不是真正的認識<286,錯誤的神概念>。對神的認識只有通過神給予人的啟示才能夠獲得;②肆無忌憚地褻瀆神(17):西拿基立主張自己的神才是優越的神,並且侮辱和譭謗耶和華神。可見對神的經驗性的理解有其邪惡的本質。它不僅否認神的存在,更是積極地抹殺真神信仰。用理性去探究神的存在,最終得出“神已亡”(Nietzsche)的結論而否認神的存在。 ――《聖經精讀本》

          329~16 記錄西拿基立派人來招降, 3211~12 的意思應該是希西家廢去耶和華的邱壇和祭壇,實際減少神的敬拜量,所以神應該會厭惡而不保護希西家。更不用說亞述已經打敗眾多的國家、民族,猶大國怎麼會有例外?── 蔡哲民等《歷代志研經資料》

 

【代下三十二9~23戰爭爆發:作者只輕描淡寫地略提亞述軍隊的強勢。事實上那時耶京已遭敵軍包圍,拉吉已經失陷。――《串珠聖經注釋》

 

【代下三十二10「“亞述王西拿基立如此說:‘你們倚靠什麼,還在耶路撒冷受困呢?」

         你們依靠什麼: 這是西拿基立的親信拉伯沙基所說的話(王下1819)。據本文的記錄,說話的物件是“猶大人”,而王下則指明是希西家(王下1819b)。結合這兩種記錄,可得出如下結論,即拉伯沙基受西拿基立的命令,讓三個猶大官員(王下1818)傳話給希西家王。拉伯沙基稱西拿基立為“大王”,對希西家卻直呼“你”。而且他還嘲諷反亞述的態度,並嘲笑說“是誰讓你如此胸有成竹”(共同翻譯)。由此可見,希西家很可能是在西拿基立第一次入侵時以進貢為條件投降後,再次背叛亞述,沒再獻貢品。 ――《聖經精讀本》

 

【代下三十二11「希西家對你們說“耶和華我們的神必救我們脫離亞述王的手”,這不是誘惑你們,使你們受饑渴而死嗎?」

         指希西家的主張是錯誤的,只會誘民陷入困境。――《串珠聖經注釋》

 

【代下三十二11 神明在戰爭中的角色】在古代近東,軍事行動在外邦神祇指導下進行並不罕見。故此亞述形容耶和華是站在他們一方,猶大必然戰敗(見:賽七19,十5~6;代下三十五20~22)。文獻也有其他的對應段落,描述敵國的神祇呼籲亞述。一個亞述文獻描述瑪爾杜克神呼籲撒珥根二世前來侵略巴比倫。另一個巴比倫文獻則描述瑪爾杜克呼籲波斯王古列來取這城。聖經亦同樣描寫耶和華召集軍隊,來使巴比倫潰敗(賽十三4)。有關神明在戰爭中角色的進一步資料,可參看:出埃及記十五3;撒母耳記上四3,八7,十七37的注釋。——《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代下三十二12「這希西家豈不是廢去耶和華的邱壇和祭壇,吩咐猶大與耶路撒冷的人說“你們當在一個壇前敬拜,在其上燒香”嗎?」

         參王下1822注。――《串珠聖經注釋》

         亞述人以為,希西家廢去眾多的「邱壇和祭壇」(12),單單在耶路撒冷的祭壇前敬拜,是減少了敬拜神的地點,肯定會得罪神,所以神不可能幫助希西家。他們並不明白,希西家所廢除的不是「耶和華的邱壇和祭壇」(12),而是偶像的祭壇。神並不喜悅百姓在邱壇上獻祭。──《聖經綜合解讀》

 

【代下三十二12 廢去耶和華的邱壇】這是希西家將崇拜集中在耶路撒冷之改革活動的一部分。從聖經作者的立場看,這是正面的成就。但從亞述的觀點看,他們可以藉此從兩方面攻擊希西家。首先,亞述人會認為削減崇拜神祇地點的數目不是好事。從他們的觀點看,崇拜當然是越多越好。其次,他們有可能從另一個古代慣例的角度理解希西家的行動:在侵略逼近眉睫時,偏遠的神像往往需要集中在首都保存。米羅達巴拉但在撒珥根二世年間,就曾經採取過這樣的步驟。侵略者的論調所根據的想法,是將這些神明遷離原有的神廟,不但會令他們不高興,更會使他們得不到足夠的餵養。侵略者可以從而宣稱他們是回應這些神祇的呼籲,要將他們恢復到原有的位置。——《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代下三十二13「我與我列祖向列邦所行的,你們豈不知道嗎?列邦的神何嘗能救自己的國脫離我手呢?」

 

【代下三十二14「我列祖所滅的國,哪些神中誰能救自己的民脫離我手呢?難道你們的神能救你們脫離我手嗎?」

         亞述確實已經征服了許多國家,所以驕傲地說:「列邦的神何嘗能救自己的國脫離我手呢」(13),「難道你們的神能救你們脫離我手嗎」(14)?亞述人引用的事實是真的,但使用的邏輯卻是錯的,因為他們偷偷地把真神降到了假神的位置。今天,許多好辯論的人也想用邏輯思辨來挑戰神,比如「全能的神能創造祂不能舉起的石頭嗎」?其中的隱性假設,都是把超越的真神降到受造物的位置,結果也會用正確的事實推理出謬誤的結論。──《聖經綜合解讀》

 

【代下三十二15「所以你們不要叫希西家這樣欺哄誘惑你們,也不要信他;因為沒有一國一邦的神能救自己的民脫離我手和我列祖的手,何況你們的神更不能救你們脫離我的手。’”」

         這是一場現實與信心的爭戰。希西家鼓勵百姓憑信心「剛強壯膽」地信靠神(7~8),亞述人卻用現實來勸說百姓「不要叫希西家這樣欺哄誘惑你們」(15),斷言「沒有一國一邦的神能救自己的民脫離我手和我列祖的手,何況你們的神更不能救你們脫離我的手」(15)。今天,仇敵也常常用眼花繚亂的現實來吸引我們的眼目,讓我們只注意表面和暫時的現狀,卻看不清裡面和永恆的屬靈真相。──《聖經綜合解讀》

 

【代下三十二16「西拿基立的臣僕還有別的話譭謗耶和華神和他僕人希西家。」

          3216 「西拿基立的臣僕」:指的應該是「拉伯沙基」王下 1817 ── 蔡哲民等《歷代志研經資料》

 

【代下三十二17「西拿基立也寫信譭謗耶和華以色列的神說:“列邦的神既不能救他的民脫離我手,希西家的神也不能救他的民脫離我手了。”」

          3217~18 是說亞述王不但派人來招降,還用書信、用猶大語言來進一步希望打擊猶大人的士氣,最終希望「不戰而屈人之兵」,讓猶大投降於亞述。── 蔡哲民等《歷代志研經資料》

 

【代下三十二18「亞述王的臣僕用猶大言語向耶路撒冷城上的民大聲呼叫,要驚嚇他們,擾亂他們,以便取城。」

         亞述王的臣僕: 指拉伯沙基。因為在西拿基立的三個親信中就他精通希伯來語(王下1826),常代表亞述軍隊說話(王下182728) ――《聖經精讀本》

         亞述人說的是「亞蘭言語」(王下十八26),這是當時亞述、巴比倫和波斯通行的語言,也是當時中東各國商業貿易通用的國際語言。而「猶大言語」(18)是希伯來語的猶大方言。為了恐嚇普通的百姓,亞述人就改「用猶大言語向耶路撒冷城上的民大聲呼叫」(18)。今天,世界給信徒提供許多體貼、方便,也不是出於好意,而是為了「驚嚇他們,擾亂他們,以便取城」(18),將我們從神的國中擄走。──《聖經綜合解讀》

         神允許亞述人「驚嚇他們,擾亂他們」,是為了試煉百姓的信心。因為許多百姓只是「靠猶大王希西家的話」(8),所以才「安然無懼」(8),並不是真心信靠神。在仇敵對神的放肆攻擊面前,百姓才能認識自己的屬靈真相:是信靠人,還是信靠神;是信靠經歷,還是信靠應許?──《聖經綜合解讀》

 

【代下三十二18 希伯來語和亞蘭語】猶大的書記請求拉伯沙基(見:王下十八17)用亞蘭語,不用希伯來語說話,因為他們不想城牆上的百姓聽到信息的內容。猶大人被擄之後,亞蘭語成了他們的語言,此事這時仍未發生。拉伯沙基卻出其不意地展示他對猶大的語言(聖經希伯來語)的認識。粗野的回應證明了他是抱著勸誘和煽動的目的前來。拉伯沙基(身分是省長)甚至可能是西拿基立手下的以色列人,如尼希米和阿希卡爾(Ahiqar;次經多比傳指出這位「以撒哈頓王的智慧哲士」是個以色列人)。亞蘭語和希伯來語在語系上是近親,在這個時代已經成了古代近東外交界的通用語言。——《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代下三十二19「他們論耶路撒冷的神,如同論世上人手所造的神一樣。」

         神要祂的百姓蘇醒過來,仇敵卻要把百姓從神面前拖走,所以「他們論耶路撒冷的神,如同論世上人手所造的神一樣」(19)。因此,仇敵不僅是要對付猶大人,更是要對付神,這就是屬靈的爭戰,所以神必要為自己的百姓爭戰(8)──《聖經綜合解讀》

          3219 說的是 3217 中亞述王把耶和華與其他的神相提並論,認為耶和華只是眾神之一。── 蔡哲民等《歷代志研經資料》

 

【代下三十二20「希西家王和亞摩斯的兒子先知以賽亞因此禱告,向天呼求。」

         當希西家聽到西拿基立派來的使者褻瀆神和侮辱自己的言辭,便撕裂衣服,悲痛萬分地進到神面前(王下191)。同時他派自己的大臣請以賽亞作禱告(王下192~4)。希西家的這一舉動出自他的經驗和教訓。即西拿基立第一次入侵時,希西家擔心自己的軍力微弱,便馬上歸降亞述,並簽定條約獻貢品。為了籌集西拿基立要求的銀300他連得和金30他連得,希西家甚至刮下聖殿柱子和門上的金子(王下1813~16),步亞哈斯的後塵(2821;王下165~9)犯下了褻瀆神的罪。但是西拿基立索取龐大的貢品後不但沒有撤兵,反而以更加猛烈的氣勢圍攻耶路撒冷(10),並強迫耶路撒冷的全民投降亞述(王下1831)。也許就是在這個時候希西家終於醒悟了毫無反抗地投降西拿基立和不信神的過失。於是,儘管陷入了比第一次入侵時更嚴重的困境之中,但他未被屈服,反而跪在了神面前。這也是今天的信徒應銘記的教訓。即當我們遇到試驗和撒但的攻擊時,如果輕易屈服,那麼撒但就會用更強大的攻勢來攻擊我們。因此信徒不應該畏懼,惟獨敬畏神(1028),並在患難中忍耐,禱告要恒切(1212;彼前41213) ――《聖經精讀本》

         希西家清楚地知道亞述人是在辱駡神(19),因此,大有能力的神必然會「發斥責」(王下十九4);所以他一面承認自己無能為力(王下十九3),一面「向天呼求」(20)。今天,許多信徒看到世上的天災人禍、福音需要,靈裡對神卻沒有清醒的認識,結果讓世人所看到的,只是一幫愛心滿滿的信徒挺身而出,幫助那位心地善良但手足無措的神;向世人所見證的,只是一位需要幫助的軟弱的神,一位元需要提醒的失職的神。因此,我們若不時刻高舉神的全能、全知和全善,必然會越傳福音、越高舉自己,越付出愛心、越偷竊神的榮耀。──《聖經綜合解讀》

         「當烏西雅、約坦、亞哈斯、希西家作猶大王的時候」(賽一1),「先知以賽亞」(20)在南國猶大事奉,他反對向埃及求助(賽十九1~22)、反對與埃及結盟(賽三十1~7;三十一1~3)。猶太傳統認為,以賽亞的父親「亞摩斯」(20)是亞瑪謝王的兄弟(《他勒目 TalmudSotah 10b3Megillah 10b13),也是勸亞瑪謝遣返以色列雇傭軍的那位神人(二十五7~9;《米大示 MidrashSeder Olam Rabbah 20)。因此,以賽亞可能是烏西雅王的堂兄弟、希西家的曾叔祖,此時已經七十多歲。──《聖經綜合解讀》

         ●「亞摩斯」:字義是「強壯」。

         ●「以賽亞」:字義是「耶和華已拯救」。── 蔡哲民等《歷代志研經資料》

 

【代下三十二20~23希西家和以賽亞呼求神,神便行神跡使亞述軍不戰而敗,見王下1935~37注。――《串珠聖經注釋》

         ◎此時,亞述軍大概已經到了以革倫,與埃及軍隊打仗,並且打勝。希羅多德記載埃及人傳說是鼠疫趕走亞述軍(說亞述軍行軍路上感染鼠疫,到了耶路撒冷時發作,全軍「盡都滅了」)。不過一夜發作的鼠疫應該不可能是事情的真相。

         ◎西拿基立後來又作了幾年王,西元前 681年提別月(陽曆12月到1)20日被自己的兒子殺死。一封新巴比倫書信提及當時他的長子Arda~mulissi領導策畫此一陰謀。參與者逃往 Urartu(亞拉臘) Hanigalbat,因此最後由小兒子以撒哈頓接管亞述(西元前681668) ── 蔡哲民等《歷代志研經資料》

 

【代下三十二21「耶和華就差遣一個使者進入亞述王營中,把所有大能的勇士和官長、將帥盡都滅了。亞述王滿面含羞地回到本國,進了他神的廟中,有他親生的兒子在那裡用刀殺了他。」

         有關這次奇妙的拯救,參看以賽亞書三十七章36節的腳註。西拿基立自己的兒子把他殺了(賽三七38)――《歷代志下雷氏研讀本》

         據主前五世紀希臘史家希羅多德的記載,亞述軍途中感染鼠疫,抵耶城時發作,全軍“盡都滅了”。――《啟導本聖經註釋》

         差遣一個使者: 使者的到來意味著神應允了希西家的懇切的禱告,從中我們能夠充分地感受到神賜恩於懇求者的愛(約壹418~21) ――《聖經精讀本》

         神立刻應允禱告,只「差遣一個使者進入亞述王營中」(21),就輕而易舉地「在亞述營中殺了十八萬五千人」(王下十九35)。亞述大軍此時可能正在以革倫與埃及軍隊打仗。古希臘作家希羅多德(Herodotus,主前484~425)記載了埃及人的傳說:「在一個夜裡有一大群田鼠湧入亞述的營地,咬壞了他們的箭筒、他們的弓,乃至他們盾牌上的把手,使得他們在第二天竟不得不空著手跑走,許多人又死掉了」(《歷史 Histories》第二卷141)──《聖經綜合解讀》

         亞述王西拿基立撤軍之後,繼續與東方的巴比倫、以攔爭戰,直到20年後被兒子暗殺,小兒子以撒哈頓(Esarhaddon,主前681~669年在位)繼位,應驗了神的預言:「他要聽見風聲就歸回本地。我必使他在那裡倒在刀下」(王下十九7)──《聖經綜合解讀》

 

【代下三十二22「這樣,耶和華救希西家和耶路撒冷的居民脫離亞述王西拿基立的手,也脫離一切仇敵的手,又賜他們四境平安。」

 

【代下三十二23「有許多人到耶路撒冷,將供物獻與耶和華,又將寶物送給猶大王希西家。此後,希西家在列邦人的眼中看為尊大。」

         在列邦人的眼中看為尊大: 本書中出現的諸王中得此名譽的君王有所羅門(92324)和烏西雅(268)。但是烏西雅卻在自己的名聲和榮譽達到顛峰的時候變得驕傲,而最終迎來了悲劇性結局(2616~21)。希西家也曾經有過驕傲而墮落(25),但立即悔改(26),而保住了自己的名聲。 ――《聖經精讀本》

 

【代下三十二24「那時希西家病得要死,就禱告耶和華,耶和華應允他,賜他一個兆頭。」

         耶和華應允他,賜他一個兆頭: 神垂聽希西家的禱告,便應許將他的壽命延長15年,並作為應許的證據,把日晷向前進的日影往後退十度(388)。神為了讓舊約時代的信徒確信禱告蒙應允,常賜予他們證據(636~40) ――《聖經精讀本》

         關於希西家的病和神給予他的徵兆,參看列王紀下二十章11節的腳註。――《歷代志下雷氏研讀本》

         「那時」(24),很可能是希西家十四年、亞述王西拿基立進攻猶大之前(王下十八13;二十6)──《聖經綜合解讀》

         「兆頭」(24),指神「使亞哈斯的日晷向前進的日影,往後退了十度」(王下二十11)──《聖經綜合解讀》

         雖然希西家做「神眼中看為善為正為忠的事」(三十一20),並且「都是盡心去行」(三十一21),但他的眼目仍然停留在地上,滿足于屬地的榮美,所以苦苦哀求繼續活在地上(24節;王下二十2~3),而不像大衛尋求「一生一世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瞻仰祂的榮美,在祂的殿裡求問」(詩二十七4)。我們若不肯「以神為樂」(羅五11),用地上的平安、福氣、事奉來代替與神同在,用恩典來代替賜恩典的神,不管曾經多麼熱心、敬虔、擺上,也必然會在順服的事上出現漏洞。──《聖經綜合解讀》

         ●「兆頭」:SH 4159,「記號」。── 蔡哲民等《歷代志研經資料》

 

【代下三十二24~26病重得醫治:另見王下201~11與賽38章。作者並不諱言希西家的失敗,但他強調這是由於他生病而犯下的錯誤。他反而借用此事指出:

 1 神是賞善罰惡的神,各人要承擔自己犯罪的結果,連希西家也不例外;

 2 悔改能消除神的怒氣。作者的用意是要鼓勵回國的猶太人堅心信靠神。――《串珠聖經注釋》

 

【代下三十二25「希西家卻沒有照他所蒙的恩報答耶和華;因他心裡驕傲,所以忿怒要臨到他和猶大並耶路撒冷。」

         所謂希西家「驕傲」、「沒有 ...... 報答耶和華」,大概是指他將寶庫和軍庫的一切展示巴比倫使者一事,見王下2012~19注。――《串珠聖經注釋》

         希西家心裡驕傲: 這句與31節有密切關係。因為希西家驕傲的原因是巴比倫使節的訪問。巴比倫王比羅達巴拉聽說希西家奇跡般康復的消息後,便派使節帶來了信和禮品(王下2012)。這時希西家不但沒有以謙虛的態度見證醫治自己的神,反而驕傲,迫不及待地炫耀了王宮和國家的所有珍寶。因此先知以賽亞便宣佈了王宮將被毀滅,以色列百姓將被巴比倫擄去的預言(王下2016~18) ――《聖經精讀本》

          3225~26 記載希西家因為心裡驕傲,以致神的憤怒臨到他。「驕傲」似乎是一件相當危險的罪惡,尤其當神賜福,人很容易以為是自己的能力獲得這一切的成果,驕傲之心就很可能會產生了。── 蔡哲民等《歷代志研經資料》

 

【代下三十二26「但希西家和耶路撒冷的居民覺得心裡驕傲,就一同自卑,以致耶和華的忿怒在希西家的日子沒有臨到他們。」

         「耶和華的忿怒」:即王下2016~18所預言的刑罰。――《串珠聖經注釋》

         希西家悔改: 度過難關便忘記過去賜予的恩惠,這也許是人類的本性。但是希西家體驗到神的忿怒之後便馬上悔改,從而證明了他的確是一位偉大的信仰人。惡人在困苦中越變越邪惡,而義人則跪拜在神的面前。 ――《聖經精讀本》

         希西家聽到以賽亞的責備以後,「覺得心裡驕傲,就一同自卑」(26)。《列王紀》和《以賽亞書》都沒有記錄這次懺悔,但記錄了判決的推遲和希西家的感恩(王下二十19;賽三十九8)──《聖經綜合解讀》

         希西家不願意這個時候見主,結果多活了15年。他在這15年裡所做的兩件事,最終導致了南國猶大的滅亡:1、傳位惡王瑪拿西(33)2、招來強敵巴比倫(31)。保羅「情願離世與基督同在,因為這是好得無比的」(腓一23),但因為神對自己還有託付,所以也願意繼續「在肉身活著」(腓一24)。今天,我們卻常常和希西家一樣,情願「在肉身活著」,認為「這是好得無比的」;到了非死不可的時候,才願意「離世與基督同在」。這是因為我們還活在自己裡面,只有活在基督裡面的人,才能真正看淡生死:「無論是生是死,總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因我活著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處」(腓一20~21)──《聖經綜合解讀》

 

【代下三十二27「希西家大有尊榮資財,建造府庫,收藏金銀、寶石、香料、盾牌,和各樣的寶器,」

 

【代下三十二27~29希西家對財產的管理: 希西家有效地管理了賜予自己的財產,而受到了周圍人的羡慕。今天的信徒也應當在生活中把神賜恩於我們的拯救的喜悅表現出來,從而顯明基督賜予的救贖的榮耀。 ――《聖經精讀本》

          3227~30 的寫法,把希西家王當成是所羅門第二,強調神給他大量物質的好處(參考 913~31 )── 蔡哲民等《歷代志研經資料》

 

【代下三十二27~29 希西家的富足】希西家的富裕是以王庫充足來形容。金銀、寶石、香料反映貿易方面的成就,可能還表示他收納朝貢。五榖和牲畜反映豐收,以及政府精明,能夠有效地收納和囤積收成。從他是別國附庸的身分看,這是令人詫異的成就,足以作為神賜福的明證。

       「西拿基立的碑文」現存有關西拿基立朝代的材料,有好幾個來源。現稱「年表」(annal)的文獻準確一點來說不算是年表,因為不是在所記錄之戰事當年寫作。它所以稱為年表,是因為它是按照嚴格的時序編排。很多碑文都是收藏在建築物地基的小室中,有些甚至是在原址發現。年表通常經過多次的編纂。此外還有稱為「給神的信」(letter to god)的文體片斷,是個耐人尋味的非年表文獻。

  攻打耶路撒冷的記載大概是在戰役發生之後幾個月撰作(約主前700)。亞述人除了將檔安放在建築物地基之中以外,更把它刻在宮殿牆壁的淺浮雕之上。這場戰役有好幾個抄本刻在大型的桶狀圓柱之上。尼尼微又有描述亞述圍攻拉吉(猶大的重要城堡之一)的石刻,發現於西拿基立王宮第三十六室裡面。年表描述猶大廣泛地區被毀,但卻沒有提到攻取耶路撒冷。因為西拿基立雖然宣稱以望樓圍繞耶路撒冷,針對猶大首都的嚴厲攻勢卻未能完成。猶大城市被劫掠者凡四十六個,其中多個被送給敵國非利士。西拿基立曾經寬待推羅王,文獻中卻沒有他寬待希西家的記載。這地區的其他君王都被取代(如:亞實基倫的西德拉〔Sidra)。亞述雕刻的證據十分重要:圖中被攻取的城市是拉吉,不是耶路撒冷。年表宣稱超過二十萬猶大人被俘(但不一定被擄到外邦),並且好幾個進行叛亂的非利士城市,最後都被攻取。西拿基立又將猶大的命運描述為希西家的責任(將自己的侵略歸咎于敵國君主,是亞述的慣例)。按照文獻的記載,西拿基立要求希西家獻上女兒、兵器、女子、金子,和多種藝品。西拿基立碑文之中,以這個貢品總目最為詳盡,顯示撰作者希望讀者忽略他們未能攻取耶路撒冷。然而希西家仍被鎮壓。希西家雖打勝仗,但仍舊身為亞述藩屬,向住在尼尼微的西拿基立朝貢。

       「拉吉」拉吉一城(杜韋爾遺址)是個堅固的駐防城或王室衛城。羅波安在此建築防禦工事(主前920);此舉有戰略上的功用,因為能夠加強薄弱的北疆。拉吉古城是個長方形的遺址,位於猶大山地和沿海平原之間的薩非拉山麓地區,座落在天然的山丘上,四面有深谷圍繞。拉吉設有外門內門的複合建築,內牆厚度超過十二呎。門室中出土的青銅殘片按考證是亞述時代的文物。另外在此又發現了十八塊迦勒底時代的陶片書函,其內容與尼布甲尼撒的侵略有關。拉吉被圍攻兩次,相隔只有一個世紀多一點;因此兩個毀滅層互相混雜,不容易分辨。由於這城四面環山,可供亞述軍發動圍城的地點只有西南角,然而至今仍然未有考古證據,證實這是亞述大軍安營之處。全鎮各處都可以看見被毀的痕跡,如燒成焦炭的殘餘物件。當地的攻城坡道是用石塊堆成,按考古學的考證這是近東最古老,也是以色列境內惟一的一條。外貌相像的坡道,也可見於亞述的壁畫浮雕中。城被拆毀到距離地基只有幾呎的程度。所有建築物都被火焚毀,遺跡曾經被烈火焚燒,磚塊亦燒成紅色。地面散滿了器皿和用具的碎片。全城遭洗劫一空,留下的只有沒有價值或過重的物件。當地發現了數以百計的箭鏃,二十件魚鱗鎧甲,一個青銅製造的頭盔頂飾。還有數達一千五百的一堆人骨和被斬首的顱骨(挖掘者相信死者是平民),這些骨頭有從坡頂滾下大坑之中的痕跡。人骨之上又堆滿了獸骨(包括豬骨)和很多陶器。超過四百個瓶子柄上有 lmlk(御用)字樣的戳印,只有拉吉的遺址才能為這種瓶子提供時代的佐證。亞述人認為圍攻這城極為重要。上文已經提過,尼尼微有整個房間的浮雕是紀念這個戰績的。拉吉室(第三十六室)地處王宮的要衝,用意是炫示征服猶大和拉吉的功勳。畫版表示亞述兵分三行攻城,大軍後面的地勢類似拉吉。因此,學者得到前所未有的機會,可以將新亞述時代的古城浮雕,和實物本身對比。——《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代下三十二27~33財富與建設:物質的豐富也是蒙神賜福的記號。――《串珠聖經注釋》

 

【代下三十二28「又建造倉房,收藏五穀、新酒,和油,又為各類牲畜蓋棚立圈;」

 

【代下三十二29「並且建立城邑,還有許多的羊群牛群,因為神賜他極多的財產。」

 

【代下三十二30「這希西家也塞住基訓的上源,引水直下,流在大衛城的西邊。希西家所行的事盡都亨通。」

         1880年在西羅亞水道發現的銘刻描述這項不尋常的工程,就是把水從基訓泉引入城中。挖掘者在兩端同時進行挖掘,幾乎就在這條長一千二百肘的水道中間相遇(由於水道有1777英尺,或541米,所以一肘有18英寸)――《歷代志下雷氏研讀本》

         希西家堵塞城外的泉源,目的在斷絕圍攻耶城敵人的水泉。他另外建地下引水道,從耶城東面的基訓水泉引水入耶城,以保圍城中水源不缺(看王下二十20)

    “大衛城的西邊”指西羅亞池。――《啟導本聖經註釋》

         「基訓」:見3~4節注。――《串珠聖經注釋》

         塞住基訓的上源,引水直下: 希西家在耶路撒冷城的地下修水路,引城外和基訓河水儲存在那裡,這可能有兩個目的:①供百姓飲用:巴勒斯坦地區的年降水量只有500毫米,屬於乾旱地區。因此要確保飲用水並不容易;②備戰:(34)的內容是有力的證明。即希西家修建水路,是想達到在遭敵入侵時使敵方找不到飲用水,我方卻順利地獲得飲用水的目的。希西家修建的地下水路後來被考古學家發掘,是高有0.6~1.5米,寬有0.6米,總長有520米的S型的水路(王下2020) ――《聖經精讀本》

 

【代下三十二31「惟有一件事,就是巴比倫王差遣使者來見希西家,訪問國中所現的奇事;這件事神離開他,要試驗他,好知道他心內如何。」

         “試驗他,好知道……”。神測試希西家是否驕傲。參看列王紀下二十章121619節的腳註。――《歷代志下雷氏研讀本》

         25節及《王下》二十12~19。《以賽亞書》三十九1~8.巴比倫王來使,大概是希望說服希西家和他們聯手夾攻亞述。――《啟導本聖經註釋》

         按王下2013~18的說法,希西家不該將府庫的寶物給巴比倫的使者觀看,但歷代志作者有不同的重點:

   1 絕口不提巴比倫使臣來訪後,希西家洩露政治軍事機密一事,只暗示他心裡驕傲(25)

   2 作者也沒有把神的刑罰 (25~26) 與這件事直接拉上關系;

   3 無論如何,希西家那次的失敗是因神短暫離開了他。――《串珠聖經注釋》

         「巴比倫王」(31)就是「巴拉但的兒子米羅達·巴拉但」(賽三十九1,瑪爾杜克·巴拉丹二世(Merodach~Baladan II,主前721~710年、703~702年在位)。米羅達·巴拉但在以攔的支持下成為巴比倫王,後來被亞述王撒珥根二世(Sargon II,主前722~705)擊敗,逃亡以攔。主前705年,撒珥根二世戰死,主前703~702年,米羅達·巴拉但恢復了王位,但九個月後就被亞述王西拿基立(Sennacherib,主前705~681)打敗,只能統治巴比倫南部。主前700年,結束西征的西拿基立從猶大返回東方,徹底打敗了米羅達·巴拉但。──《聖經綜合解讀》

         「國中所現的奇事」(31),可能是日影倒退十度的特殊天文現象(王下二十11)──《聖經綜合解讀》

         巴比倫王這次派使者訪問,很可能是在西拿基立進攻猶大之前,想邀請希西家加入反亞述的聯盟(《猶太古史記》卷10230)。希西家王很想與巴比倫結盟反抗亞述,他向使者炫耀自己的「寶庫」和「武庫」(王下二十13),很可能是「聽從使者的話」(王下二十13),向巴比倫證明猶大有足夠的軍力和國力。巴比倫如果在東方叛亂,就可以拖延亞述的軍隊,耶路撒冷的防禦工事也有時間得以加強(5)──《聖經綜合解讀》

         巴比倫遠在東方,希西家可能覺得,即使給他們看了家底,巴比倫也不會成為潛在的威脅。但以賽亞卻預言,猶大的財富和百姓因此「都要被擄到巴比倫去」(王下二十17)。這個預言在115年後應驗了,主前586年,尼布甲尼撒的軍隊將猶大的財富和百姓都擄到了巴比倫(三十六61018)──《聖經綜合解讀》

         神並沒有阻止希西家向巴比倫王的使者炫耀,卻「離開他,要試驗他,好知道他心內如何」(31)。並不是神不知道人的本相,而是要人認識自己的本相,也明白屬靈的爭戰從來都不是一場戰役就能決定勝負,得勝的時候也是我們最容易跌倒的時候。所以我們務要醒,「成就了一切,還能站立得住」(弗六13)──《聖經綜合解讀》

          3231 巴比倫的事情記錄在 王下 2012~19 ,此處僅簡略的記載,應該是假設讀者都知道這些事情。約瑟夫的「猶太古史」記載:巴比倫王這次派使者訪問的目的是要邀請希西家加入反亞述聯盟。

         ◎許多註釋書都提到希西家這時候應該是很想與巴比倫結盟反叛亞述,為了取信於巴比倫,證明猶大有足夠的軍力,所以展示國力給使者看。因為巴比倫一叛變,不但可以拖延亞述的軍隊,耶路撒冷的防禦工事更可以趁機加強;更近一步來看,遠在天邊的巴比倫也不會成為潛在的軍事威脅。由上述理由,與其說希西家判斷錯誤,不如說他失去了對神的敬畏;面對別人的讚許和幫助之下,我們是否能記得神才是不變的倚靠呢?── 蔡哲民等《歷代志研經資料》

 

【代下三十二31  在國與國的爭鬥中,一個新的帝國悄悄的興起……】巴比倫是無聲無息地崛起成為世界強國的。此時亞述內部發生衝突,連續幾個君王都軟弱無能、國勢漸衰。亞述在公元前612年終於敗亡,巴比倫在尼布甲尼撒的統治下,取而代之成為強國。(有關巴比倫的詳細資料,請參王下2014的註釋。)――《靈修版聖經註釋》

 

【代下三十二32「希西家其餘的事和他的善行都寫在亞摩斯的兒子先知以賽亞的默示書上和猶大、以色列的諸王記上。」

         本節是希西家統治事蹟的結論部分。希西家作為大衛之後最偉大的明君,儘管有過兩次過失(25節;王下1813~162013),但都及時悔改。因此歷代志作者評價他“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效法他祖大衛一切所行的”(292)是再恰當不過了。 ――《聖經精讀本》

         ●「亞摩斯」:字義是「強壯的」。與「阿摩司」原文一樣,但不是寫阿摩司書的那一位。── 蔡哲民等《歷代志研經資料》

 

【代下三十二32~33結語:作者給予希西家一生很高的評價:

 1 他的善行寫在大先知以賽亞的書和國史上;

 2 葬於王陵;

 3 死後仍受國人尊敬。 ──《串珠聖經注釋》

 

【代下三十二33「希西家與他列祖同睡,葬在大衛子孫的高陵上。他死的時候,猶大人和耶路撒冷的居民都尊敬他。他兒子瑪拿西接續他作王。」

         “葬在大衛子孫的高陵上”是說得到甚高的尊敬,也可譯為“葬在大衛子孫墳墓中備受崇敬的地方”。――《啟導本聖經註釋》

         葬在大衛子孫的高陵上: 王下2021記錄為希西家“與列祖”葬在一起,但根據本節的記錄,他可能沒有葬在君王的墓室裡,而是葬在了君王墓室上方的高處。當然並不是因為如約阿施(2425)或亞哈斯(2827)般行惡,而可能是大衛的墓室已滿,沒有位置。本書的作者特別提到了眾人下葬希西家時“對他的死表示尊敬”的細節。――《聖經精讀本》

         「高陵」(33),可能指希西家埋葬在王室陵墓中較高的地方。──《聖經綜合解讀》

         敬虔的希西家所生的瑪拿西,卻成了最悖逆神的一個猶大王(王下二十一7),最終導致百姓被擄巴比倫(王下二十四3)。神宣告:「雖有摩西和撒母耳站在我面前代求,我的心也不顧惜這百姓……都因猶大王希西家的兒子瑪拿西在耶路撒冷所行的事 (耶十五14)──《聖經綜合解讀》

         本書的第一批讀者、被擄的百姓讀到此處,一定會唏噓不已:如果當年希西家順服神所命定的「上好」,不堅持自己所要的「次好」,就不會造成被擄巴比倫的兩大破口了。但是,即使歷史可以重來,後面的猶大王也會繼續敗壞,只是時間早晚而已。神讓我們看到希西家揀選「次好」所造成的虧損,不是為了讓我們假設歷史的「如果」,而是要向我們證明,亞當的後裔縱然敬虔如希西家,也不可能復興國度,國度和聖殿的旨意只能由神「親口應許,親手成就」(15)──《聖經綜合解讀》

         此時,《歷代志》已經接近了尾聲,讀者越來越接近被擄巴比倫的陰影,而本書借著希西家和約西亞對大衛的回顧也越來越明顯。這是在提醒讀者注意,《歷代志》的終點,並非國度歷史的結束,而是幾百年等候時代的導言,引導我們盼望那位永遠坐在大衛寶座上的彌賽亞君王(詩八十九4;一百三十二11):「及至時候滿足,神就差遣祂的兒子,為女子所生,且生在律法以下,要把律法以下的人贖出來,叫我們得著兒子的名分」(加四4~5)──《聖經綜合解讀》

         ●「瑪拿西」:字義是「導致遺忘」。── 蔡哲民等《歷代志研經資料》

 

【思想問題(32)

 1 希西家在備戰上作了怎樣的安排呢?當中最能禦敵的是什麽?參327~8。今日信徒要抵擋屬靈惡魔的攻擊時,最有用的裝備是什麽?參弗616

 2 西拿基立採用的攻敵方法有什麽特色?參3210~19。基督徒最容易受撒但攻擊以致信心動搖的地方與此相似麽?為免信心動搖而跌倒,希西家的應付方法可給我們什麽借鏡?參20節。

 3 希西家失敗的原因(3225)與烏西雅的相似麽?你怎樣處理內心的驕傲呢?是縱容抑或靠主嚴厲對付?參26節。

 ──《串珠聖經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