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志下第五章拾穗 【代下五1】「所羅門作完了耶和華殿的一切工,就把他父大衛分別為聖的金銀和器皿都帶來,放在神殿的府庫裡。」 “大衛分別為聖的”。參看歷代志上二十九章2至5節。――《歷代志下雷氏研讀本》 參《代上》十八8;二十六26以後;二十九2~9. ――《啟導本聖經註釋》 總結:作者再次強調聖殿的器皿是所羅門的父親大衛王所分別為聖的。──《串珠聖經注釋》 所羅門聖殿於B.C.966開工,到了B.C.959年8月竣工,約經歷了7年時間。所羅門把先王大衛分別為聖的聖殿的材料和自己製造的聖殿的器物都放在府庫裡保管。這件事給我們的教訓是:①獻給神的分別為聖的任何物品都不得為世俗的目的使用;②聖殿內的珍寶和器具即便當時不用,也要把它完好地保存。同樣,作為聖殿本身的信徒,也要完好地保存自己的肢體,以此做兵器為公義而奮鬥(羅6 :13)。 ――《聖經精讀本》 大衛曾經為建造聖殿積攢了大量的金銀(代上二十二13;二十九2~5),很多戰利品都獻給了神(代上十八8、11),而撒母耳、掃羅、押尼珥、約押和眾族長、千夫長、百夫長並軍長也曾經「將爭戰時所奪的財物分別為聖,以備修造耶和華的殿」(代上二十六26~28)。「禰所定的日子,我尚未度一日,禰都寫在禰的冊上了」(詩一百三十九16),這些人的軟弱、跌倒和失敗都在神的命定之中,他們屬靈光景的起起伏伏都被「寫在經上,正是警戒我們這末世的人」(林前十11)。但他們向著神奉獻的心,神都一一紀念,現在被「放在神殿的府庫裡」(1節)。因為神說:「尊重我的,我必重看他;藐視我的,他必被輕視」(撒上二30)。──《聖經綜合解讀》 ◎比起列王紀上,歷代志用較少的篇幅記載聖殿的建造,但用更多的篇幅記 載聖殿的奉獻典禮,增補不少細節記載。 ●「完了」:SH 7999,「在和平中」、「完滿」、「完成」。此字與「所羅 門」SH 8010 (「平安」)相近。 ◎「大衛分別為聖的金銀和器皿」:可參考 代上 29:2~5 的記載。── 蔡哲 民等《歷代志研經資料》 【代下五1~3 聖殿的建造歷時多久?】這聖殿用了七年時間來建造。列王紀上說它是在所羅門作王的第十一年第八月(即公元前959年陽曆十一月,參王上6:38)完成的。而歷代志下說百姓在七月聚集到所羅門王那裡,舉行獻殿禮,那不是在聖殿完成之前一個月,就是在完成後的第十一個月舉行的(5:3)。――《靈修版聖經註釋》 【代下五2】「那時所羅門將以色列的長老、各支派的首領,並以色列的族長,招聚到耶路撒冷,要把耶和華的約櫃從大衛城就是錫安運上來。」 “錫安”。耶路撒冷的別名,或正如這裏,是耶路撒冷東南面的部分(撒下五6,7)。聖殿所在的摩利亞就在這地區的北部。――《歷代志下雷氏研讀本》 本節至七11為聖殿落成禮的記述。包括運約櫃入聖殿(五2~六11),所羅門獻殿的禱告(六12~42)和典禮的結束。――《啟導本聖經註釋》 「那時,所羅門 ...... 招聚」:這是作者慣用的筆法。(參代上13:1~5)──《串珠聖經注釋》 以色列長老: 長老是各支派和家族的代表(書23:2),大衛為了商議建殿曾召集過他們(代上28:1),而且他們還為聖殿的裝飾奉獻了珠寶(代上29:6~9)。他們為建殿不辭辛勞,因此召集這些人舉行聖殿的奉獻儀式,也有慰勞他們的目的。同時,這也是督促全民敬畏神的信仰復興運動的重要環節。 ――《聖經精讀本》 ●「錫安」:SH 6726,「乾枯之地」,指「耶路撒冷」,但僅出現於詩歌體, 尤其是先知書、詩篇的詩歌體中。── 蔡哲民等《歷代志研經資料》 【代下五2~14】在神的榮耀中進行約櫃安置儀式: 本文的描述既莊嚴又生動,讀者如身臨其境,能夠感受到當時的情景。在建殿過程中約櫃安置儀式是最莊嚴的儀式。因為約櫃象徵神的臨在,是聖殿中最重要和最壯嚴的器物(出25:22)。此外,以色列全民共同參與了這次儀式(2節),同時還有多次的燔祭(6節),因此可以說是一次全國性的宗教活動。這一儀式有兩方面的意義:①宗教意義: i.再次確認以色列全民信仰的統一性; ii.親眼目睹神的同在,從而重新認識以色列是神政國家的事實,堅定忠誠與奉獻的決心。②政治意義: i.確認所羅門王朝的神政統治; ii.防止以色列各支派的分裂,加強所羅門王朝的統治,恢復民族的同質感,從而凝聚國民的力量。通過這件事值得我們深思的是:①信徒的敬拜和人生不僅要充滿榮耀和奉獻,更要充滿喜悅和讚美。對於今天逐漸教條化、形式化的教會敬拜來講,這種轉變是刻不容緩的;②只有把約櫃安置在至聖所,真正意義上的建殿才算完成。同樣當我們在心中堅定神的道時,我們才能夠成為“真正的信徒”。也只有這樣才有資格擔負起作為“神的聖殿”的責任,聖靈才能夠得到真正的滿足;③信徒應把身心靈毫無保留地獻給神,從而成就完全的人生。 ――《聖經精讀本》 與《列王紀》相比,《歷代志》省略了許多對聖殿內部細節的描述,只留下一半內容,但對聖殿的地點(三1)和獻殿的儀式(五至七章)卻記錄得更加詳細(如五11b~13a;七12b~15)。因為對於本書最初的讀者來說,所羅巴伯所建的第二聖殿比所羅門的聖殿遜色了許多;細節描述得越多,百姓的失落感也越大。但聖靈並不要回歸的百姓停留在自己的感覺裡,而是要他們注意聖殿的屬靈意義,注意聖殿的主人——神自己的悅納。──《聖經綜合解讀》 五至七章所記錄的獻殿儀式,整體是一個交錯平行結構,以突出所羅門的禱告。所羅門的獻殿禱告和大衛之約,是《歷代志》的中心: · A. 所羅門和百姓把約櫃迎進聖殿(1~10節); · B. 祭司利未人稱謝神(11~13a節); · C. 耶和華的榮光充滿聖殿,甚至祭司不能站立供職(13b~14節); · D. 所羅門的獻殿禱告(六1~42); · C1. 耶和華的榮光充滿聖殿,所以祭司不能進殿(七1~2); · B1. 以色列眾人稱謝神(七3); · A1. 所羅門和百姓獻祭守節(七4~10)。──《聖經綜合解讀》 【代下五3】「於是以色列眾人在七月節前,都聚集到王那裡。 “七月節”。住棚節。參看利未記二十三章34至43節的腳註。“七月”(九、十月間)。參看列王紀上八章2節的腳註。――《歷代志下雷氏研讀本》 “七月節”即“住棚節”(利二十三34~43),在以色列宗教曆七月舉行,相當於陽曆九至十月份。看《王上》八2,65注。――《啟導本聖經註釋》 「七月節」:即住棚節。 七月原稱以他念月(王上8:2)。──《串珠聖經注釋》 「七月節前」(3節),指七月十五的住棚節之前,相當於陽曆十至十一月秋季。住棚節預表神與人同住,也預表主耶穌道成肉身。──《聖經綜合解讀》 ●「七月節」:就是「住棚節」。 利 23:34~43 ◎ 王上 6:38 說聖殿是所羅門王第十一年八月建成,因此此處如果不是提早一 個月奉獻,就是延後近一年奉獻。── 蔡哲民等《歷代志研經資料》 【代下五3 七月節】歷代志只有月分的數目,沒有記載其名字:以他念月。有關這個秋季月分的討論,可參看:列王紀上八2的注釋。通用的曆法之中有一個只用數字,不用月分名稱。本節所指的節期是住棚節。——《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代下五4】「以色列眾長老來到,利未人便抬起約櫃,」 「利未人便抬起約櫃」:參代上15:2注。──《串珠聖經注釋》 ●「利未人便抬起約櫃」: 王上 8:3 說「祭司便抬起約櫃」。代下 5:7 也說 明此處的「利未人」是「祭司」。── 蔡哲民等《歷代志研經資料》 【代下五5】「祭司利未人將約櫃運上來,又將會幕和會幕的一切聖器具都帶上來。」 「祭司利未人」:原文在這兩個名詞中間沒有連接詞,故此學者有下列解釋: 1 整個詞語是一種通俗的說法,泛指聖殿內所有員工; 2 詞語的重點在祭司上,利未人是指他們出身的支派(比較王上8:3); 3 應在兩個名詞之間,補回連接詞(參王上8:4)。 按第三種解釋,利未人把約櫃抬到殿內,再由祭司安放在至聖所,因為那兒是只有祭司才獲准進入的地方。(參民4:5~16;結44:10~14) 「會幕」:是指留在基遍的那些部分(參代上16:40)。──《串珠聖經注釋》 在此之前,約櫃已經被大衛運入大衛城中的帳幕裡(代上十六1),而會幕還在基遍(一3)。現在會幕和約櫃都被運到摩利亞山上的聖殿中(5節),神的百姓有了統一的敬拜中心。──《聖經綜合解讀》 雖然大衛已經去世,但這些事奉神的「祭司利未人」(5節),都是大衛生前親自安排好的(代上二十三2~二十六32)。大衛的人雖然已經離開,但他向著神的心思卻始終與百姓同在,成為歷代國度君王的標竿。──《聖經綜合解讀》 聖殿的至聖所是會幕的至聖所8倍大,但約櫃還是原來的那一個約櫃,看起來好像很小、很不相稱,但神的設計就是如此。因為約櫃所代表的聖約永不改變,神的性情、神的見證、神的恩典和神的旨意永不改變。──《聖經綜合解讀》 ◎ 5:5 指的應該是基遍的會幕 代上 16:39~40 代下 1:3 。── 蔡哲民等《歷 代志研經資料》 【代下五6】「所羅門王和聚集到他那裡的以色列全會眾,都在約櫃前獻牛羊為祭,多得不可勝數。」 運約櫃時稍有不是,就會惹禍招災(撒上4:17;6:19;撒下6:7)。因此,為了預防運約櫃過程中發生突發事故,搬運前獻祭也是很有必要的。此處的祭祀有兩個目的:①以免神對突發事故的忿怒;②因神的祝福使百姓加倍地喜悅。 ――《聖經精讀本》 【代下五7】「祭司將耶和華的約櫃抬進內殿,就是至聖所,放在兩個基路伯的翅膀底下。」 【代下五7~9】安置約櫃在“基路伯 的翅膀底下”,正是神與以色列百姓見面,並立約啟示神的旨意的地方(出25:22)。這裡有基路伯 的翅膀遮掩約櫃和抬櫃的杠,是一個非常“隱密的地方”。這意味著神和神的道極其神聖,並表示舊約時代的神與以色列百姓之間的交通只限在一定範圍之內。但是,今天的信徒可以自由地與神交通,獲得神的道和恩惠(珥2:28;可11:17;16:15)。 ――《聖經精讀本》 【代下五8】「基路伯張著翅膀在約櫃之上,遮掩約櫃和抬櫃的杠。」 【代下五8~9】關於約櫃的放置,參看列王紀上八章7、8節的腳註。――《歷代志下雷氏研讀本》 【代下五9】「這杠甚長,杠頭在內殿前可以看見,在殿外卻不能看見,直到如今還在那裡。」 「杠頭在內殿前可以看見」(9節),可能指杠頭透過至聖所的門縫可以被看見。──《聖經綜合解讀》 「直到如今還在那裡」(9節),說明這些經文的原始記錄是在尼布甲尼撒摧毀聖殿之前寫的。本書編撰完成時,聖殿已經被毀,約櫃也失蹤了。──《聖經綜合解讀》 ●「直到如今還在那裡」:指的應該是「約櫃的槓」還在那裡。 ◎ 5:9 歷代志著作時(被擄歸回),約櫃應該已經佚失。因此這段顯然是引用 其他文獻( 王上 8:8 )時,被留下來的。其用意應該也是要提醒以色列人,約櫃 的的確確在聖殿之中。── 蔡哲民等《歷代志研經資料》 【代下五9 “直到如今還在”的“如今”反映了歷代志下寫作背景的甚麼資料?】聖經裡有幾卷書是在神的感動之下,從不同的資料取材編寫成的。歷代志所記載的事件經歷好幾百年,是由單獨一位作者匯集幾卷書而編成。其中有一句“直到如今還在那裡”(參王上8:8),是取材於公元前586年猶大人被擄以前所寫的史料。儘管歷代志上下編寫完成,是在被擄和所羅門的聖殿被毀以後,但作者似乎認為應該在這卷書中保留這句話。――《靈修版聖經註釋》 【代下五10】「約櫃裡惟有兩塊石版,就是以色列人出埃及後,耶和華與他們立約的時候,摩西在何烈山所放的。除此以外,並無別物。 」 關於約櫃裏面放置的東西,參看列王紀上八章9節的腳註。――《歷代志下雷氏研讀本》 在曠野的會幕裡,約櫃裡「有盛嗎哪的金罐和亞倫發過芽的杖並兩塊約版」(來九4)。現在約櫃裡只剩下記著十誡的石版,「除此以外,並無別物」(10節)。可能盛嗎哪的金罐和亞倫發過芽的杖在被非利士人擄去時丟失了(撒上四11)。──《聖經綜合解讀》 ●「兩塊石版」: 出 25:16 40:20 上面記載十誡。 ●「何烈山」:「何烈」是「沙漠」的意思,「何烈山」就是「西乃山」。 ◎ 5:10 事實上約櫃中應該放著 來 9:4 記載的「櫃裡有盛嗎哪的金罐和亞倫發 過芽的杖,並兩塊約版」,此處如果不是簡要的記載,就是亞倫發過芽的杖和嗎哪 已經佚失了。── 蔡哲民等《歷代志研經資料》 【代下五11】「當時,在那裡所有的祭司都已自潔,並不分班供職。」 “並不分班供職”。即二十四班的祭司都來協助這項工作。參看歷代志上二十四章4節的腳註。――《歷代志下雷氏研讀本》 全體祭司都出席獻殿大典,故不分班供職。――《啟導本聖經註釋》 在聖殿的奉獻儀式上,所有祭司都自潔,並不分班供職。按規定祭司分24班次,每一班次每年在聖殿裡服事兩周(代上24:19)。但是本節中卻打破了這一規定,因為聖殿奉獻儀式規模龐大,需要很多人員。 ――《聖經精讀本》 「自潔」(11節),原文是「保持自己分別、把自己獻給神」。人若不「自潔」,就沒有資格親近神(出十九10、22),更沒有資格事奉神;人若不肯與世界分別,無論做了多少工作,都不是做在神面前。──《聖經綜合解讀》 全體祭司都參加了獻殿儀式,所以「並不分班供職」(11節)。──《聖經綜合解讀》 ●「自潔」:SH 6942,「保持自己分別」、「奉獻自己為聖」。── 蔡哲民 等《歷代志研經資料》 【代下五11~14】感恩讚美:11~13,
這三節經文是列王紀上所沒有的,裡面許多詞句與代上15~16章的相同(參串),可見作者寫下這三節經文的目的,很可能是表示歷史重演了大衛奉迎約櫃入京的情景。──《串珠聖經注釋》 神的榮耀充滿神的殿: 本文記述了約櫃安置儀式結束後會眾讚美神,以及神以雲充滿聖殿象徵他的悅納和同在。前者以百姓的喜悅和忠誠為主題,後者則以神的榮耀和威嚴為主題。 ――《聖經精讀本》 ◎ 5:11~13 與 王上 8:10~11 相比,有略為增加的額外記載,顯示歷代志作者特 別關注這些事情。── 蔡哲民等《歷代志研經資料》 【代下五12】「他們出聖所的時候,歌唱的利未人亞薩、希幔、耶杜頓和他們的眾子、眾弟兄都穿細麻布衣服,站在壇的東邊敲鈸、鼓瑟、彈琴,同著他們有一百二十個祭司吹號。」 「歌唱的利未人」(12節),原文是「全體歌唱的利未人」,他們不分班次,全部參加了獻殿儀式。他們都不追求自己的突出表現,而是「一齊發聲,聲合為一」(13節),成為「讚美感謝耶和華」(13節)的聲音的一部分。信徒個人的讚美和擺上,固然蒙神悅納;但神更看重的是合一的敬拜和同心的事奉,更喜悅的是我們「在基督裡成為一身,互相聯絡作肢體」(羅十二5)。──《聖經綜合解讀》 ●「歌唱的利未人」:原文是「全體唱歌的利未人」、「所有唱歌的利未人」。 ── 蔡哲民等《歷代志研經資料》 【代下五12 細麻布衣服】細麻布雖然通常是祭司專用的衣料(利六\cs1610,十六4),在這特殊場合中,利未人和樂師都是全體身穿細麻布衣服。祭司服飾所用的細麻是自埃及進口;細麻在當地也是祭司特有的料子。天使所穿的也被形容為細麻布衣服。——《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代下五12 樂器】鈸、瑟、琴、號都是當時典型的樂器。早至主前第三千年紀,已經出現在古代近東的文獻、浮雕、繪畫之中。至於本節之中,哪個希伯來字眼當譯作「瑟」,哪個當譯作「琴」,專家仍然未有定論。和合本譯作「瑟」的,是個十弦的樂器,學者相信「琴」則弦數較少。兩種樂器都是手提的,框用木制。鈸是用青銅製造的敲擊樂器,惟一未能確定之處是其大小。號不是其他經文中那些用羊角造成的號角。當時軍事和崇拜儀式,都有使用喇叭形的管狀號角。埃及浮雕和出土文物都有例證。例如法老圖坦卡門的墓中,就有一個這樣的樂器(長度幾達兩呎的銀號)。——《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代下五12~13】通過本節我們真實地感受到了歌聲和樂器對讚美和敬拜神的儀式中的重要性。在舊約時代一般是在歡送儀式(創31:27)、筵席(賽5:12)、王位登基儀式(王上1:39,40)、城牆落成式(尼12:27,47)、運約櫃(代上13:6~8)時唱歌,其主要內容就是讚美神的全能(詩59:16)、慈愛(詩89:1)和公義(詩歌51:14)。通過樂器和歌聲加倍了聖殿奉獻儀式上的莊嚴和喜悅,這說明神願意通過人的歌聲和樂器,得到榮耀(啟14:3)。 ――《聖經精讀本》 【代下五13】「吹號的、歌唱的都一齊發聲,聲合為一,讚美感謝耶和華。吹號、敲鈸,用各種樂器,揚聲讚美耶和華說:“耶和華本為善,他的慈愛永遠長存!”那時,耶和華的殿有雲充滿,」 當約櫃進入至聖所以後,「耶和華的殿有雲充滿」(13節),「甚至祭司不能站立供職」(14節)。這正如會幕完工的時候,「雲彩遮蓋會幕,耶和華的榮光就充滿了帳幕」(出四十34),以致「摩西不能進會幕」(出四十35)。這是神用人可以看見的景象,向百姓顯明:祂對聖殿的悅納和對會幕的悅納一樣,祂已經接收了聖殿。當新耶路撒冷顯出來的時候,神的榮光也要照樣充滿新耶路撒冷(啟二十一23)。──《聖經綜合解讀》 ●本為「善」:SH 2896,「好東西」、「利益」、「福樂」。 ◎ 5:13 的意義是這些歌頌的人,都不求自己的突出表現,而是一心一意的努 力成為「一個讚美、感謝神的聲音」之一部份。我們是否願意讓自己成為一個事奉 團隊的「一部份」,捨棄自我? ●耶和華的殿有「雲」充滿:此處指「伴隨神顯現的雲彩」。出 16:10 19:9,16 24:16 ── 蔡哲民等《歷代志研經資料》 【代下五13~14】「雲 ...... 榮光」「雲」是「彩雲」,與「榮光」同樣指神臨格的榮耀(參出四十34~35)。換句話說,神已悅納所羅門所作的,並且已經居住在他所蓋造的聖殿中。——《串珠聖經注釋》 「雲 ...... 榮光」:「雲」是「彩雲」,與「榮光」同樣指神臨格的榮耀(參出40:34~35)。換句話說,神已悅納所羅門所作的,並且已經居住在他所蓋造的聖殿中。 ──《串珠聖經注釋》 ……為善……永遠長存: 一句平易而簡單的讚美詞卻包含了基督教信仰的精髓。以色列百姓時而因罪而受到嚴厲的懲罰,但是神自始至終用善和慈愛護衛著他的百姓(出19:5)。因此包括大衛在內的眾多以色列的祖先都作過同樣的信仰告白(申28:63;詩23:6;哀3:25;鴻1:7)。可見,基督教信仰的真諦就是即便在患難和逼迫之中,都要始終如一地讚美神的善與慈愛(詩25:8;羅2:4)。 ――《聖經精讀本》 【代下五14】「甚至祭司不能站立供職,因為耶和華的榮光充滿了神的殿。」 “雲”代表神的同在,以及祂贊成聖殿的興建,正如在會幕以上的雲彩一樣。參看出埃及記四十章34至38節的腳註。――《歷代志下雷氏研讀本》 參《出埃及記》四十34。神無所不在,神藉雲般的榮光讓人看見祂的悅納和同在(參民九15)。不過,本節所說的榮光是顯在殿中,只有祭司等看見;但七1所記乃是給以色列人看的。二事同時發生。――《啟導本聖經註釋》 雲: 雲充滿聖殿意味著神已悅納了所羅門建築的聖殿。有關雲的解釋請參見詩97:2的註解。甚至祭司不能站立供職: 更確切的翻譯應是“(雲的榮耀壓倒一切),儀式(服事)無法繼續進行”。換言之,祭司出聖所之後要繼續供職,但神的榮光壓倒一切,無法進行任何事情。這象徵新約時代福音的能力和榮耀,表示萬國萬民將順服基督的道。從末世論的角度講,表示萬邦的勢力在神的國度中屈服於神的統治(賽45:23;瑪3:1,2;羅14:11;腓2:10)。――《聖經精讀本》 使聖殿得榮耀的是「耶和華的榮光」(14節),而不是人所建造的建築。聖殿不管如何高大輝煌,如果神不住在裡頭,這殿只不過是建築物。教會不管多麼興旺熱鬧,如果基督還要「站在門外叩門」(啟三20),這教會只不過是人的團體。更危險的是,沒有神的聖殿、沒有基督的教會,還給人帶來虛假的安全感,讓人在自欺欺人中不知不覺地滅亡。本書最初的讀者回顧獻殿儀式的時候,心中一定想起神借著先知耶利米所發出的疾呼:「你們不要倚靠虛謊的話,說:『這些是耶和華的殿,是耶和華的殿,是耶和華的殿!』」(耶七4)。──《聖經綜合解讀》 ◎ 5:14 與 出 40:33~35 會幕完工時的景象一樣。摩西也因為神的榮光無法進 入會幕。如同會幕一樣,神用人可見的景象來表達他對聖殿的認可。── 蔡哲民等 《歷代志研經資料》 【思想問題(第5, 6章)】 1 建殿完畢,首要的事就是將約櫃運進聖殿。這有什麽作用和意義?見6:10~11;
出25:21~22。 2 本書特別強調在約櫃抬進至聖所後,有祭司和利未人奏樂、唱詩讚美神,跟著神的榮光充滿聖殿,甚至祭司不能供職(5:11~14)。今天,你的教會是否重視音樂的事奉?你有否在這方面奉獻所長? 3 大衛與所羅門立志為神建聖殿,並努力實行,顯示他們敬畏神的心。有人說,基督徒「為自己應一無所求,為神則應求大事」。你同意嗎? 4 6:1~18可說是所羅門向神禱告的基礎,試加以分析(留意神的超越、祂與百姓的關係、祂的應許)。這方面的認識對你的禱告生活有什麽啟發? 5 所羅門的禱文中,強調聖殿是百姓禱告的殿。也求神垂聽一切在聖殿中誠心的禱告。今天的禮拜堂應否也是禱告的殿?這會否影響你參與教會祈禱會的態度? 6 所羅門的禱告中,除了求神赦罪,免去災殃,使民久居應許地、作戰得勝之外,還牽涉什麽?參23, 27, 30~31, 33, 41~42節。所羅門禱告的事項對今日教會祈禱的內容有什麽啟發? 7 所羅門一方面求神居於聖殿(6:41),另一方面多次描述神是在天上(見21, 23, 25, 27等),不受地理環境限制(18)。今天,你對神的同在有多少認識?你會否把神的同在和活動局限於你的教會、你的宗派之內? ──《串珠聖經注釋》 【代下五52~六11 安放約櫃】承接歷代志上的做法,本書作者對約櫃及利未人特別重視。(參代上13~16)安放約櫃入至聖所表示聖殿工程的完竣與大衛之約的正式成立。(6:10~11)──《串珠聖經注釋》 【代下五2~七11 奉獻聖殿】奉獻典禮是整個建殿工程的最高峰。本段內容與王上8:1~66大致相同,可分為三部分: 1 迎神(5:2~6:11); 2 祝禱(6:12~42)及 3 慶典(7:1~11)。──《串珠聖經注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