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历代志上第十三章拾穗

 

【代上十三1「大卫与千夫长、百夫长,就是一切首领商议。」

         本章至16章详细说明大卫作了以色列王以后,第一件事便是照顾耶和华的约柜,预备为神建殿。1~4节的事不见《撒母耳记》,作者记录此事也在说明迎约柜来耶城,建耶城为宗教中心等事,有全民一致的支持。――《启导本圣经历代志上注释》

         与……商议:大卫并没有像其它古代世界的君主那样建立独裁体制。那是因为他:①珍惜并眷爱以色列百姓(撒上1813;诗38);②且清楚这些百姓的真正统治者并非自己,乃是神(14513)。在本节,大卫为了国家的安定与发展而与百姓的领袖商议。本节为今日的教会所抱有的行政问题提出了一个极好的解决方法。教会的领袖应该引领圣徒,而并不是治理圣徒,且要认识到教会的主权在于神(2911)。而且,应该放弃个人的固执与利益,为了福音事工,在话语和祷告之中尊重全体圣徒的敬虔意愿(林后51819;帖前514)<336,宗教领袖的责任> ――《圣经精读本》

         大卫已经是以色列的王,如果只是为了搬运约柜,用不着与「一切首领商议」(1)。但大卫知道,约柜是神与百姓关系的见证,神的百姓只有同心接回约柜、顺服在圣约的管理之下,才能与神恢复正常的关系。在《历代志》里,当君王与众民「商议」的时候,通常都是为了同心寻求神,如所罗门(代下一2)、约沙法(代下二十21)和希西家(代下三十2;三十二3)── 历代志上圣经综合解读

         在前一章最后两节的加冕宴会中(十二39~40),完全没有敬拜的意味,而本章则刻意用敬拜的专用名词「以色列全会众」(2)来代替政治性的「以色列众人」(十一14),代表国度从政治的复兴转向属灵的复兴。── 历代志上圣经综合解读

                  ◎历代志著作时,约柜很可能已经在尼布甲尼撒入侵耶路撒冷时被毁 316 

                  ◎历代志作者重新安排记载的顺序,理论上把约柜运到耶路撒冷应该是在大卫 代上 14 击败非利士人之后,但历代志作者在记录大卫作王之后,就立刻记录大卫 思考要将约柜运入耶路撒冷。

                  ●「就是一切首领」:原文应该是「和所有的领袖」。亦即这些领袖并非前述 的千夫长、百夫长这种军事领袖。

                  ●「商议」:SH 3289,「一起磋商」、「交换意见」、「咨询」。―― 蔡哲 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商议。第十三章讲述把约柜从基列耶琳运到俄别以东的家,与撒下61~11相对应。《历代志》中事件的顺序,不一定与《撒母耳记》一致。《撒母耳记》先叙述大卫在利乏音谷与非利士人交战(撒下522~25),再讲运送约柜(撒下61~11),而《历代志》则相反(代上1413~16)

         与千夫长,百夫长。在召集群众大会以前(5),大卫先与国家的领袖们商量。他这样的安排表现了他的的领导才干。《撒母耳记》没有这么详细。只记叙大会,而没有提预备会议(撒下61)――SDA圣经注释》

 

【代上十三1~8将约柜移送到耶路撒冷:决定将约柜移至新都耶路撒冷之后,整个以色列就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当走出危机与阴暗而开始新时代时,人便因心意浮动容易陷进道德颓废。然而,以色列百姓并没有忘记用心灵事奉神,且认识到了现在的所有快乐都源自神恩典的事实。 ――《圣经精读本》

 

【代上十三1~8奉迎的安排】大卫迎接约柜回京,一方面是要纠正扫罗对宗教冷淡的错误领导,盼望重获神的欢心(这在本书作者看来就是大卫所向无敌的原因)。其次,奉迎约柜是盖建圣殿的前奏,大卫明显地是要把政治和宗教的中心结连起来,从此进攻耶路撒冷就必破坏圣殿,反对大卫王朝即是抗拒耶和华。当然,大卫希望能常常亲近求问神也是这次奉迎的主要原因。——《串珠圣经注释》

 

【代上十三1~14社会的安定所带来的信仰高潮:至此,我们可以发现大卫的登基使整个以色列渐趋安定。本章表明了得以安定的以色列社会开始集中关注耶和华信仰。大卫为了使神政国家的面貌焕然一新,就欲安置象征神拯救的约柜,宣告以此:①与神缔结崭新的关系:在正式启动王政体制之前,期望新体制的始点在神看来合乎真道。事实上,基督徒在开始作任何事情之前,都要求问神自己所欲作之事在神看来是否合宜,确信正确时才能推动(15;提后314);②推动以色列社会的安定:尤其,他希望百姓的关心集中在耶路撒冷和中央圣所,并希望借着民族宗教生活的一致,以色列社会在信仰的旗帜之下安定发展。越重大的事情就当越慎重,执行时越周到,大卫因对安放约柜充满期待而有些飘然,违反了关于转移约柜的律法规定。结果,大卫和整个百姓只能因这件事而经受一场信仰的磨练。 ――《圣经精读本》

 

【代上十三2「大卫对以色列全会众说:“你们若以为美,见这事是出于耶和华我们的神,我们就差遣人走遍以色列地,见我们未来的弟兄,又见住在有郊野之城的祭司利未人,使他们都到这里来聚集。」

         「以色列地」:应作「以色列地的各区域」。

          「未来的弟兄」:原文作「留下(在以色列地)的弟兄」。――《串珠圣经注释》

                  ●「未来的弟兄」:SH 2511+SH 7604,「其余的弟兄」、「剩余的弟兄」。――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全会众。这里指会众的主要代表。大卫认为“千夫长和百夫长”和“一切首领”是百姓的代表,在公共事务中与他们商议,在国家大事上听他们的声音。

         未来的弟兄。即留在家没有参加会议的人。――SDA圣经注释》

 

【代上十三3「我们要把神的约柜运到我们这里来,因为在扫罗年间,我们没有在约柜前求问神。”」

         “运到……这里来”。非利士人曾在示罗把约柜掳去(撒上四411),拘留了好几个月,然后送回以色列去(撒上六1~12),而约柜则留在伯示麦和基列耶琳一百年之久。现在大卫计划把约柜运回首都耶路撒冷。――《历代志上雷氏研读本》

         本节暗示扫罗败于非利士人的原因:他没有向神求问。――《启导本圣经历代志上注释》

         「约柜」(3)是神与人立约的见证(出二十五11~22),是神同在的记号。约柜被非利士人掳走归回以后,一直留在基列·耶琳(撒上七1)。扫罗王忽略了神,也就忽略了约柜;不看重神的同在,也就从来「没有在约柜前求问神」(3),只在最后关头才想起要求问神(撒上二十八6),但在神眼里却算不得「求问耶和华」(24)。而大卫爱慕神的同在,首先想到的就是「为雅各的大能者寻得居所」(诗一百三十二5),将自己和百姓交在圣约的管理之下。因此,他召集了全国的首领们商议(1),要带领各支派同心归向神(2),将约柜运到耶路撒冷(3)── 历代志上圣经综合解读

         大卫早就可以用以弗得来求问神(撒上二十三9),因此,他将神的约柜运到耶路撒冷,不是为了更方便地「求问神」,而是为神寻找「安息之所」(诗一百三十二8)。此时的大卫「好像断过奶的孩子在他母亲的怀中」(诗一百三十一2),所爱慕的不是恩典,而是赐恩典的神;所寻求的不是满足自己,而是满足神。这正是合神心意的王,因此神就更新西奈之约,赐下大卫之约(十七7~14)── 历代志上圣经综合解读

                   133 暗示扫罗没有寻求神,但大卫却要好好寻求神。―― 蔡哲民等《历代 志上研经资料》

 

【代上十三4「全会众都说:“可以如此行,这事在众民眼中都看为好。”」

         「以色列全会众」不是投票决议,而是「全会众都说可以如此行;这事在众民眼中都看为好」(4),证明「这事是出于耶和华——我们的神」(2)。天然人最难的就是同心,只有圣灵在人心中动工的时候,人才可能同心体贴、顺服神的心意。今天,教会生活的原则也不是少数服从多数,而是人人都顺服神的权柄,人人都让神居首位。── 历代志上圣经综合解读

         《撒母耳记》先讲推罗王帮助大卫(撒下五11~12)、大卫在耶路撒冷生儿育女(撒下13~16)、又战胜非利士人(撒下五17~25),然后才讲迎接约柜(撒下六1~11),而《历代志》里的顺序则完全相反。因为《撒母耳记》所记录的是大卫生命的成长经历,而《历代志》所发表的是神国复兴的优先次序。在人的心目中,国度的首要任务是抵御外敌、恢复民生,然后才有条件迎接约柜;而在神的旨意里,国度的首要任务是恢复与神的关系,然后神自然会负责「祭司的国度」(出十九6)的一切难处。这个新的次序,也是《历代志》记载其他君王事迹的模式,如亚比雅(代下十三)、约沙法(代下十七~二十)和希西家(代下二十九~三十二)── 历代志上圣经综合解读

         今天,信徒生活的优先次序也不是先解决自己的问题,而是与神恢复正常的关系;教会事奉的首要使命也不是开展各种活动满足人,而是献上准确的敬拜满足神。当人与神的关系恢复正常的时候,地上一切的大事都会变成小事,正如主耶稣所教导的:「你们要先求祂的国和祂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太六33)── 历代志上圣经综合解读

                  ●都看为「好」:SH 3474,「适合的」、「正确的」。

                  ◎此处大卫希望把约柜运到耶路撒冷,透过通知全民,呼召祭司、利未人,达 成呼吁全以色列人到约柜面前求问神的效果。当时在大卫周围的会众代表也都认为 这样的提议是正确的。

                  ◎大卫既然是王,当然可以自己决定一切。但是他却采用「民主」的方式,透 过对首领提议,让全民都同意这件事情。――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代上十三5「于是,大卫将以色列人从埃及的西曷河直到哈马口都招聚了来,要从基列耶琳将神的约柜运来。」

         “埃及的西曷河”。以色列南面的边界。“哈马”。北面的边界。参看列王纪上八章65节。――《历代志上雷氏研读本》

         这是比“从别是巴直到但”(二十一2)更大范围的以色列王国的疆界。基列耶琳是当时停放约柜的地方(撒上七1),巴拉是迦南人的称呼,因此也叫基列巴力(书十八14)。西曷河似为尼罗河的一段,或与之相连的一道运河(书十三3)。哈马口在以色列北疆的边陲(看民三十四8注及士三3~4)。“从埃及的西曷河,直到哈马口”是作者认为大卫王朝应有的疆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全都招聚来共襄盛举。――《启导本圣经历代志上注释》

         「从埃及的西曷河,直到哈马口」:作者通常形容以色列地的范围为「由但到别是巴」,这里的名称指的是更广大的以色列地。

          「基列耶琳」:参串。――《串珠圣经注释》

         从埃及的西曷河,直到哈马口:旧约论及以色列领土时大都说是“从但到别是巴”(201;撒上320;撒下310;王上425)。然而,本节却使用“西曷……哈马”,强调大卫年间的广阔领土。历代志作者为了表现以色列的荣耀与权能而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圣经精读本》

         「从埃及的西曷河,直到哈马口」(5),代表大卫统治下从南到北的以色列全境。── 历代志上圣经综合解读

         「基列·耶琳」(5)是当时停放约柜的地方(撒上七1),位于耶路撒冷西北约23公里。约柜从非利士送回以后,被运到基列·耶琳的亚比拿达家(撒上六21;七1~2),到此时已经过了大约80年,至少包括:撒母耳作士师之前的20(撒上七2)、撒母耳作士师的12(《犹大古史记》卷613294)、扫罗作王的40(徒十三21)、大卫在希伯仑作王的7年半(11)。到了大卫登基作王的时候,百姓甚至忘了约柜在哪里,大卫还需要到处打听约柜的下落(诗一百三十二6)。因此,当时大部分人可能根本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搬运约柜。── 历代志上圣经综合解读

                  ●「西曷河」:SH 7883,「黑暗河」。是尼罗河的支流之一。

                  ◎「西曷河」是以色列版图的南界、「哈马口」是以色列版图的北界。不过此 时应该是大卫统治的初期,应该没有那样大的疆域,可能是历代志作者将「应许之 地的范围」当成术语,表达「全以色列」的意义。

                  ●「基列耶琳」:字义是「森林之城」,又叫「巴拉」、「基列巴力」。――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以色列人。大卫集中了三万名来自以色列各支派的人(撒下61)

         埃及的西曷河。西曷河有时指尼罗河(如耶218英文RSV),但这里不是。在另一方面,shi~hōr(“何露斯[古埃及太阳神]之池”)在埃及文献中指尼罗河三角洲东部的一段河,准确位置不详。

         哈马口。见民348;书135;王上865注释。――SDA圣经注释》

 

【代上十三6「大卫率领以色列众人上到巴拉,就是属犹大的基列耶琳,要从那里将约柜运来。这约柜就是坐在二基路伯上、耶和华神留名的约柜。」

         基路伯是大能的天使。――《灵修版圣经注释》

                  ●「巴拉」:字义是「女主人」。

                   撒上 619~72 记载约柜被非利士人送回来后,因为伯示麦人擅观约柜,被 杀死了七十人,就将约柜送到基列耶琳的亚比拿达的家中。

                  ●「基路伯」:

a.绣于隔开圣所和至圣所的幔子。  2631~33

b.安在约柜上边施恩座的两头。  2518~21

c.所罗门圣殿装饰的一部分,并刻于圣殿墙上。王上 623~30 代下 37

d.旧约时代的认知,神乃坐于基路伯立侍两旁的施恩座上垂听人祷告。 王下 1915  801 991  3716

e.神坐着基路伯飞行,借着风的翅膀快飞。  1810

f.犹太人的观念上,基路伯也担任神宝座的护卫。 以诺书 717 ―― 蔡哲民等《历 代志上研经资料》

       大卫率领。关于6~14节的记叙,见撒下62~11注释。

         以色列人。即“他的众人”(撒下62)

         巴拉。是基列耶琳的另一个名称(159~11601814)。约柜从非利士送回以后,运到基列耶琳的亚比拿达家(撒上621712)

         在二基路伯上。参撒上44;撒下62;诗801;赛3716――SDA圣经注释》

 

【代上十三7「他们将神的约柜从亚比拿达的家里抬出来,放在新车上,乌撒和亚希约赶车。」

         约柜必须用人手扛,不能用车辆运送,而且扛的人不能摸它(民四15)。神曾一度容许非利士人用牛车运送约柜(撒上六7),但一次例外并不代表祂要撤销已彰显的旨意。一三13 “俄别以东”,一个利未人(二六1~4),懂得适当地安放约柜。――《历代志上雷氏研读本》

         按着律法,约柜必须由利未人哥辖的子孙用杠抬(民四15),「只是不可摸圣物,免得他们死亡」(民四15)。大卫也许不知道,但作为利未人的「乌撒和亚希约」(7)应该知道,但他们居然也忽略了神的律法,没有提出正确的建议,成了失职的利未人。── 历代志上圣经综合解读

         大卫寻求神的心是准确的,他用「新车」(7)运约柜,是照着他自己所知道的最大敬意。但事奉神不但要有准确的态度,还要有准确的方法。照着人的方法去事奉,只能满足人;只有照着神的方法去事奉,才能满足神。今天,我们若把许多世界的东西搬进基督的教会来,以为这样才算爱主、才算跟得上时代,这和用新车搬约柜是同一个错误。── 历代志上圣经综合解读

                  ●「亚比拿达」:字义是「我父是尊贵的」或「我父愿意」,基列耶琳人,   71 记载约柜移到他家中。

                  ●「乌撒」:字义是「强壮有力」。 撒上 71 提及亚比拿达有个儿子是「以 利亚撒」,有可能「乌撒」就是「以利亚撒」的简短称呼。

                  ●「亚希约」:字义是「亲如手足」。

                  ●「赶」车:SH 5090,「驾驭」、「驱赶」。

                  ◎大卫运约柜的方式采用「牛车」,可能是依照非利士人运送约柜的方法   6 ,而非依照律法的规定  415 79 。「新车」则是用以保证车子不会沾染 礼仪上的不洁。――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代上十三8「大卫和以色列众人在神前用琴、瑟、锣、鼓、号作乐,极力跳舞歌唱。」

         「毗列斯·乌撒」(8)的意思是「乌撒的违背」。── 历代志上圣经综合解读

                  ●「极力」:「全力」。――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代上十三9「到了基顿的禾场(“基顿”撒母耳记下66节作“拿艮”),因为牛失前蹄(或作“惊跳”),乌撒就伸手扶住约柜。」

         乌撒「伸手扶住约柜」(9),完全是好心帮助神,但做的却是神所禁止的事。因为律法明明地规定:只有亚伦的后代祭司才可以触摸约柜,其他的人「不可摸圣物,免得他们死亡」(民四15)。「人是看外貌;耶和华是看内心」(撒上十六7),神「向他发怒」(10),是因为他里面没有敬畏的心。每当神的国度开始复兴的时候,也是容易被仇敌掺杂的时候;因此,百姓尤其要注意「照耶和华——你们神所吩咐的谨守遵行,不可偏离左右」(申五32),才能归神「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民」(出十九6)── 历代志上圣经综合解读

         我们常常以为人若不「伸手扶住约柜」,约柜就要掉在地上了。但约柜是神自己的见证,神若不允许,它绝不会掉下去;即使牛车翻了,神自己也会伸手扶住;甚至约柜落在非利士手中,也能自己照顾自己。在我们事奉神的路上,也常常看见「约柜」似乎要倾倒的时候;只有不认识神的人,才会下意识地伸出肉体的手去帮神的忙。如果我们用不顺服的方法来顺服神、用不敬畏的态度来敬畏神、倚靠肉体来治死肉体,结果都不蒙悦纳。── 历代志上圣经综合解读

                  ●「基顿」的禾场:字义是「标枪」。 撒下 66 作「基顿」字义是「准备好 的」。

                  ●基顿的「禾场」:「打谷场」。

                  ●「失前蹄(或译:惊跳)」:原文是「掉下」、「跌落」,意思应该就是「牛 被绊倒」。

                   139 的错误是违背  415 「不可摸圣物,免得他们死亡」的禁令。――  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约柜是神圣的,象征着神在场。关于约柜已有详细指令,以便相关人士“活着,不致死亡”(41920;参民15141579) ――SDA圣经注释》

 

【代上十三9~14奉迎的中止:搬运途中的意外,参撒下62~11注。――《串珠圣经注释》

         乌撒因违反耶和华的律例而死亡:本文叙述了:①在运送约柜时因乌撒不敬虔的行为,原计划安放在耶路撒冷的约柜移运被中断的事件;②约柜的临时居所俄别以东的家倍受祝福,表明了神所临在的地方必有大荣耀彰显。大卫和以色列百姓虽在服侍约柜这一点达成了共识,却因急于推动此事而疏漏了神的话语<撒下61~11,搬运约柜遭到失败的原因>。乌撒的骤然死去给节节上升的大卫与以色列带去了极大的冲击,使他们彻底地反省自己的行为,认识到神当受敬畏的事实。今日教会亦然。当用人的方法推动神的旨意时,教会便会陷入试探,受到冲击,带来分裂。每当此时,若领悟到原因在我们而幡然悔悟,并首先查考神的旨意,便能够克服问题。 ――《圣经精读本》

 

【代上十三10「耶和华向他发怒,因他伸手扶住约柜击杀他,他就死在神面前。」

         乌撒伸手扶约柜被击杀的事,看《撒喜爱》六6注。――《启导本圣经历代志上注释》

         基列·耶琳位于犹大山地的一座山岗上,牛车要先下山,然后一路上坡到耶路撒冷。蹊跷的是,一路下坡、上坡都没有出问题,偏偏在平坦的「基顿的禾场」(9)出了问题。神并没有一开始差派先知迦得(撒上二十二5)或拿单(撒下十二1)来阻止大卫用「新车」(7)搬运约柜,而是在最不可能失蹄的「基顿的禾场」让「牛失前蹄」(9),然后借着击杀乌撒,让大卫、百姓和我们都上了难忘的一课:「神是轻慢不得的」(加六7),事奉越是火热,灵里越要冷静;教会越是兴旺,越要警惕仇敌的掺杂。我们若是只重视外面的热闹,却忽略了真理,越是火热,越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小小的掺杂也会给神的家带来重大的破口。── 历代志上圣经综合解读

                  ●「击杀(原文是闯杀)」:原文是「强行通过或捣毁」、「攻破」。――  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神考虑了所有的因素。祂知道乌撒是一个不圣洁的罪人,身上还有未认的罪,一点儿也没有认识到神的神圣和和自己罪的严重性。这个人的死,是对许多人的严肃警告,避免千万人遭受神的惩罚(见撒下66注释) ――SDA圣经注释》

 

【代上十三11「大卫因耶和华击杀(原文作“闯杀”)乌撒,心里愁烦,就称那地方为毗列斯乌撒,直到今日。」

         「心里愁烦」(11),意思是大卫「生自己的气」。── 历代志上圣经综合解读

                  ●「心里愁烦」:SH 2734,原文是「怒火中烧」、「生气」。参考  455  自「恨」也是同一个字,意思应该是「生自己的气」。当然,也有学者认为这是「生 神的气」。

                  ●「毘列斯乌撒」:SH 6560,「乌撒的违背」。――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 经资料》

  大卫不理解神这样做的动机,因神的措施而愁烦。他对神的公义产生疑问(见撒下68注释) ――SDA圣经注释》

 

【代上十三12「那日大卫惧怕神,说:“神的约柜怎可运到我这里来?”」

         过去伯示麦人对约柜不敬,被神「击杀了他们七十人」(撒上六19)。现在乌撒也被击杀,大卫以为神不要约柜进入耶路撒冷,因此「惧怕神」(12),不敢再把神的同在(十一9)看作理所当然。── 历代志上圣经综合解读

         把约柜运回耶路撒冷是一件美事,但是大卫和以色列人没有按着神的安排来做,结果就把美事做得不美。事奉神的人常犯的一个毛病,就是以为只要是爱神、热心、传福音,不管怎么做,神一定会悦纳。然而神的工作一定要按照神的方法去做,才能把美事做美,所以神反复叮咛:「要照着在山上指示你的样式」(出二十五40)、「要谨守遵行我一切的律例典章」(利二十22),一切的事奉都要「本于祂,倚靠祂,归于祂」(罗十一36)── 历代志上圣经综合解读

                  ●大卫「惧怕」:「害怕」、「敬畏」。――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大卫惧怕是因他自己的罪。他目睹了神对乌撒的惩罚,担心自己有什么罪错招惹神的惩罚。 ――SDA圣经注释》

 

【代上十三13「于是大卫不将约柜运进大卫的城,却运到迦特人俄别以东的家中。」

         俄别以东很可能与十五18所提到的为同一人。此人蒙神赐福,儿孙绕膝(二十六4~8)。他当为利未人,故可给予保管约柜之责。“迦特人”可指他出生在非利士地的迦特城,或但及玛拿西地的迦特临门(书二十一24~25)――《启导本圣经历代志上注释》

         「迦特人俄别以东」:是一位从迦特来的利未人。 ── 《串珠圣经注释》

         「迦特」(13)可能指但支派境内的利未城市「迦特·临门」(书二十一24~26 ) 「迦特人俄别·以东」(13)可能是利未人、哥辖族可拉的后裔(代上十五1824)。他明明知道乌撒因扶约柜而被击杀(7),也看到大卫的「惧怕」,但还是欢迎约柜到他家。因着他对神同在的爱慕,「耶和华赐福给俄别·以东的家和他一切所有的」(14)。神先是用击杀乌撒来教导大卫「敬畏」,然后用赐福俄别·以东全家来教大卫「恩典」,让大卫明白,对神的爱心和热心必须根据真理,这样的事奉才是蒙神悦纳的忠心事奉。── 历代志上圣经综合解读

                  ●「迦特」:可能是指「迦特临门」  2124~26 ,因为代上 1524~25 说俄 别以东是利未人,迦特临门是一座利未城市。大卫应该也不会把约柜让一个非利士 人保管。

                  ●「俄别以东」:字义是「以东的仆人」。

                  ◎我们可以看出这是大卫跟神顺遂的关系中,第一件大意外。我们很可能也会 因为不断地顺利进展,而失去警醒、忽略应该注意的细节。其实这不算是细节,不 久前 撒上 619 才记载伯示麦人对约柜不敬,死了七十人。以目前大卫的能力,是 不应该犯这样的错误的。

                  ◎我们的信仰中,是否还存有对神的「敬畏」?即使是在大规模的敬拜中,神 仍然审判对祂的「不敬畏」,神的这个属性,我们是否真正认知了?

                  ◎以大卫目前的状况,他只看到乌撒死了,知道神生气,但他应该不确定神为 何生气。搞不好还以为神不要进入耶路撒冷,因此他第一个反应就是先停止把约柜 运入耶路撒冷,这也是人之常情,他对神的「害怕」,也应该是「对神的敬畏」, 不是某些学者说的「贪生怕死」。

         ◎乌撒之死,让大卫害怕。但是神却像个循循善诱的老师,先教大卫「敬畏」, 又用俄别以东家的福气教大卫「恩典」。看起来大卫学会了,所以 代上 15 就用正 确的方式要来把约柜迎回耶路撒冷。―― 蔡哲民等《历代志上研经资料》

         俄别以东。代上261~4的俄别以东是可拉族利未人。但这不定是本节的俄别以东。“迦特人”可能指他是迦特临门的人。这是分给哥辖后裔的利未人城市(212024)。哥辖族负责搬运约柜(415)。详见对撒下610注释。――SDA圣经注释》

 

【代上十三14「神的约柜在俄别以东家中三个月,耶和华赐福给俄别以东的家和他一切所有的。」

         赐福:<286,圣经中出现的福的含义>――《圣经精读本》

         大卫一生有许多软弱和失败,但《历代志》并没有提到他与拔示巴行淫(撒下十一),而是单单记录了搬运约柜(十三章)和数点人数(二十一章)。这表明作者精心挑选史实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洗刷大卫的名声,也不是激发百姓的民族自豪感,而是为了围绕国度和圣殿的主线:第一次失败的结果,是大卫完全顺服神的定例搬运约柜,把神带回百姓的生活中心(十五~十六章);第二次失败的结果,是大卫完全按照神的心意安排圣殿的事奉(二十三~二十六章),发表圣殿的样式(二十八18)── 历代志上圣经综合解读

         神实在是一位善于「教导」(撒下二十二35;诗十八34;一百四十四1)的老师,祂借着两次失败,让大卫更深地认识神,因此不敢再用人的热心去替神作主,不但「求问神」(3节;十四1014),而且「按定例求问」(十五13)。神也常常借着反面教材,让我们更深地认识祂:不但事奉,更要照着神的旨意事奉(林后八5);不但祈求,更要照着神的旨意祈求(罗八27)── 历代志上圣经综合解读

  约柜留在俄别以东的家中,也带来了福气(见撒下611注释) ――SDA圣经注释》

 

【思想问题(13~16章上)

 1 试比较大卫两次奉迎约柜(13 15)的情况与结果,并找出成败的原因。这些原因能否对你的属灵事奉带来一些提醒和指引?

 2 在两次舁约柜之间,作者选记有关大卫的那三件事(14)?这有什么作用和意义?与两次舁约柜有什么关系?

 3 与非利士人的争战中(148~17),什么是大卫获胜的主要因素?这对你的事奉有什么启迪?

 4 大卫将约柜舁到自己的城里(耶路撒冷),有什么作用和目的呢?参133

 5 当大卫迎接约柜时,因极力跳舞歌唱,被扫罗的女儿米甲轻视。到底米甲为何会轻视大卫呢?大卫又如何面对呢?参撒下620~23。今天属灵领袖面对别人的批评时,可从这事得到什么提示或榜样?

 6 综合这几章给你的印象,大卫是一个怎样的人?有什么质素使他成为一固属灵领袖,可供后人效法呢?

 ── 《串珠圣经注释》

 

【代上十三1~十六43  迎接约柜】大卫在宗教上的贡献,首推迎接约柜回京。

 本书中此事的次序与撒母耳记的不尽相同:后者把这段历史编排在大卫战胜列国之后,奉迎约柜好像是凯旋盛会的宗教仪式;在本书内,这事是列在大卫出征之前,纯粹是宗教的事务。――《串珠圣经注释》

 

【代上十三1~二十九30  大卫在宗教上的贡献】本书作者笔下的大卫,除了是万众归心的君王之外,行事为人都得神和得人的喜爱,亦因此巩固了自己的万世基业。

 本章之前,作者多提到大卫在政治上的成就,由此处开始,重点移向宗教方面。――《串珠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