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記上第二十九章註解 壹、內容綱要 【大衛得免與以色列人對敵】 一、大衛隨亞吉加入非利士陣營(1~2節) 二、大衛不被非利士眾首領接納(3~5節) 三、亞吉被迫命大衛等人回非利士地(6~11節) 貳、逐節詳解 【撒上二十九1】「非利士人將他們的軍旅聚到亞弗;以色列人在耶斯列的泉旁安營。」 〔呂振中譯〕「非利士人將他們的眾軍兵集合到亞弗;以色列人則在一個水泉旁紮營:那水泉是在耶斯列。」 〔原文字義〕「軍旅」軍旅,軍營,營盤;「亞弗」圍住;「耶斯列」神栽種。 〔文意註解〕「非利士人將他們的軍旅聚到亞弗」:『亞弗』位於約帕的東北東方約18公里,示羅的西方約35公里,靠近雅孔河的主要源頭。非利士人的軍隊先到亞弗集合,然後轉進到書念安營(參撒上二十八4)。 「以色列人在耶斯列的泉旁安營」:『耶斯列』位於他納的東北方約12公里,米吉多的東北東方約14公里。以色列人的軍隊則在基利波山(參撒上二十八4)北麓的哈律泉旁,又名耶斯列的泉旁安營。 〔話中之光〕(一)這次是非利士人為了洗刷以前多次失敗的恥辱(參撒上十四12~22;十七41~54;十九8),並實現對迦南地的支配,而發動戰爭,深入以色列人的腹地。另一面,以色列人在掃羅的暴政下,軍隊的士氣極其低落,因此戰爭雖未開始,卻敗局已定。凡沒有與神建立正確的關係的人,只有絕望、死亡和失敗(參申二十八25,66~67)。 【撒上二十九2】「非利士人的首領各率軍隊,或百或千,挨次前進。大衛和跟隨他的人同著亞吉跟在後邊。」 〔呂振中譯〕「非利士人的霸主、各帶軍兵,有的一百,有的一千,挨次前進;大衛和跟隨的人、同着亞吉、在後頭跟着。」 〔原文字義〕「首領」統治者,輪軸;「挨次前進」往前,經過。 〔文意註解〕「非利士人的首領各率軍隊,或百或千,挨次前進」:『非利士人的首領』共有五大首領(參撒上六17~18),亞吉是其中之一;『挨次前進』意指有規則地按著次序行進。 「大衛和跟隨他的人同著亞吉跟在後邊」:『同著亞吉』大衛被任命為亞吉的護衛長(參撒上二十八2),當然要隨身行進。 〔話中之光〕(一)大衛沒有尋求神的帶領,就「逃奔非利士地」(參撒上二十七1),靠著自己的小聰明(參撒上二十七11),把迦特王亞吉耍得團團轉(參撒上二十八2),在「一年零四個月」(撒上二十七7)裡得著了表面上的平安。結果神卻等他耍夠了以後,興起環境,讓大衛「聰明反被聰明誤」,陷入了窘境。我們也常常自作主張,結果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這時唯一的出路只能是仰望神;如果是用另一個自作主張來彌補前一個自作主張,結果只會錯上加錯。 (二)大衛尋求神旨意之外的平安,卻自陷於進退維谷。非利士人與以色列人將有戰事,大衛的立場,立即發生問題:他是站在哪一邊?基督徒失去應有的立場,也會有同樣的困難。雖然弟兄之間的分爭,是不理想的事,但逾越了真理的界域,遇到倫理的抉擇,更會陷於惶惑的境地。 (三)大衛既然已經置身非利士的陣營中,來時容易,現在就難以抽身而退;但順勢前進,將是永遠的後悔。基督徒也是如此。神把你我擺在一個環境,受對付,受磨練,是要造就我們,成就祂合用的器皿,預備遵行祂的旨意。這過程常是不理想的,甚至是不合理,不公義的。但所遭遇的是出於主,我們沒有權利向主抗議,神不容你審判掃羅。「所以你們要自卑,服在神大能的手下,到了時候,祂必叫你們升高」(彼前五6)。不過很多時候,基督徒想要逃避十字架,必然帶來更多的困惱。如不及時回頭,還要有更大的損害。 【撒上二十九3】「非利士人的首領說:“這些希伯來人在這裡作什麼呢?”亞吉對他們說:“這不是以色列王掃羅的臣子大衛嗎?他在我這裡有些年日了。自從他投降我,直到今日,我未曾見他有過錯。”」 〔呂振中譯〕「非利士人的統領說:『這些希伯來人是甚麼東西?』亞吉對非利士人的統領說:『這不是以色列王掃羅的臣僕麼?他在我這裏有些年日了;自從他流落來投、直到今日、我未曾見他有甚麼過錯阿。』」 〔原文字義〕「希伯來人」過河的人,來自遠處的人;「投降」倒下,俯伏在地;「過錯」任何事物。 〔文意註解〕「非利士人的首領說:這些希伯來人在這裡作什麼呢?」:『希伯來人』是指亞伯拉罕(參創十四13)的直系後裔,以色列人的別稱;『在這裡作什麼』意指他們跟你有甚麼關係。 「亞吉對他們說:這不是以色列王掃羅的臣子大衛嗎?他在我這裡有些年日了」:『有些年日了』至少將近一年零四個月(參撒上二十七7)。 「自從他投降我,直到今日,我未曾見他有過錯」:『他投降我』意指大衛投靠亞吉(參6節);『未曾見他有過錯』意指從他所作所為找不出任何叫我不滿意的事物(參6節)。 〔話中之光〕(一)大衛在避難地過著警醒的生活,不愧為信神的人。這個事實向我們基督徒啟示如下聖經生活的原則:(1)信徒不論處在什麼地方,要以自己正直而真實的生活成為世上的光和鹽(參太五13~16),對那些不信神並乖僻的上司,信徒也應如同侍奉神一樣真實地侍奉他們(參彼前二18)。像這樣,用實踐生活侍奉神的人,才是擁有真正信心的人(參雅二26),才是蒙神和人稱許的人(參撒上十四18)。 (二)「非利士人的首領」們不早也不晚,偏偏在此時發現了大衛。「王的心在耶和華手中,好像隴溝的水隨意流轉」(箴二十一1),神掌管非利士首領們的心,從窘境中救出了祂的受膏者,體貼地打開了逃脫之門。神也願意憐憫每一個承認自己「聰明反被聰明誤」的人,只要我們誠心悔改、謙卑接受神的光照,「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腓四7)。 (三)世俗的人對基督徒品德及一切,比基督徒自己還要敏感。這些希伯來人在這裡作什麼呢?「希伯來」原意為「逾越」,他們是不與人同夥的,將自己分別出來,藉著主的恩典就是我們主耶穌的死而使眾信徒分別為聖,我們已經出死入生了。我們從黑暗的權勢被拯救出來,得以遷入神愛子的國度。祂的十字架使我們從世人中出來,分別為聖,但是這呼召多時不被注意。我們怕人,與主的仇敵混在一起。 (四)如果信徒任意在娛樂場所之中,教會的長老執事也參與不虔者的歡樂群裡,會引起人們詢問:這些希伯來人在這裡作什麼?「以利亞,你在這裡作什麼?」神也要質問,世界的聲音,有時也成為屬神之人反省的時機。 【撒上二十九4】「非利士人的首領向亞吉發怒,對他說:“你要叫這人回你所安置他的地方,不可叫他同我們出戰,恐怕他在陣上反為我們的敵人。他用什麼與他主人復和呢?豈不是用我們這些人的首級嗎?」 〔呂振中譯〕「非利士人的統領惱怒亞吉,說:『你要叫這人回你所分派他的地方去,不可叫他同我們下戰場,免得他在戰場上變為敵擋我們的。這傢伙要用甚麼去討他主上的喜悅呢?豈不是用我們這些人的腦袋麼?」 〔原文字義〕「發怒」怒氣沖沖;「安置」照料,指派;「復」滿意,悅納。 〔文意註解〕「非利士人的首領向亞吉發怒,對他說:你要叫這人回你所安置他的地方,不可叫他同我們出戰,恐怕他在陣上反為我們的敵人」:『你所安置他的地方』即指洗革拉(參撒上二十七6);『在陣上反為我們的敵人』意指臨陣倒戈相向(參撒上十四21)。 「他用什麼與他主人復和呢?豈不是用我們這些人的首級嗎?」:『與他主人復和』意指討他主人的歡心;『我們這些人』意指非利士人的五大首領(參閱2節註解);『首級』指割下敵酋的頭獻功。 〔話中之光〕(一)非利士人的首領們記取從前在密抹戰役中,被希伯來人倒戈相向(參撒上十四21),導致非利士軍潰散的失敗教訓,因此不容大衛參與戰事。雖然大衛之所以不能參加基比亞戰役的終極原因,還是因為引導他的神大能的作為(參申二十九29;太十29~31),但這也給我們屬神的人反面的教訓,不要神的世人尚且能夠從失敗中學習功課,我們要神、愛神的基督徒,豈可重蹈覆轍呢?! 【撒上二十九5】「從前以色列的婦女跳舞唱和說:‘掃羅殺死千千,大衛殺死萬萬’,所說的不是這個大衛嗎?”」 〔呂振中譯〕「從前以色列婦女們舞蹈唱和着說:“掃羅擊殺其千千,大衛擊殺其萬萬,”不是指着大衛這人而說的麼?』」 〔原文字義〕「唱和」回答,回應。 〔文意註解〕「從前以色列的婦女跳舞唱和說:掃羅殺死千千,大衛殺死萬萬,所說的不是這個大衛嗎?」:請參閱撒上十八7註解。 〔話中之光〕(一)「掃羅殺死千千,大衛殺死萬萬」這一句稱讚的話,當日引致掃羅妒忌的心,今日又引起非利士人首領的猜疑心。的確,「人的稱讚也試煉人」(箴二十七21)。當眾讚美的話,往往會引起反效果,慎之慎之! 【撒上二十九6】「亞吉叫大衛來,對他說:“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你是正直人。你隨我在軍中出入,我看你甚好。自從你投奔我到如今,我未曾見你有什麼過失,只是眾首領不喜悅你。」 〔呂振中譯〕「亞吉把大衛叫來,對他說:『我指着永活的永恆主來起誓:『你是正直人;你跟着我在軍營中出入、我看得很滿意;自從你來我這裏、直到如今、我未曾見過你有甚麼壞處;只是眾霸主卻不喜歡你。」 〔原文字義〕「正直人」筆直的,正確的;「過失」壞的,惡的。 〔文意註解〕「亞吉叫大衛來,對他說: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你是正直人」:『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亞吉以大衛的神起誓並不表示他篤信耶和華,而是表示對大衛的尊重;『正直人』表示讚賞大衛的行事為人沒有詭詐和欺騙。 「你隨我在軍中出入,我看你甚好。自從你投奔我到如今,我未曾見你有什麼過失,只是眾首領不喜悅你」:『自從你投奔我到如今,我未曾見你有什麼過失』請參閱3節註解。 〔話中之光〕(一)「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連不信的外邦人,也會說出貌似敬畏神的體面話。我們信徒在教會中,千萬不可單憑一個信徒或甚至一個傳道人口中所說的屬靈話,而斷定對方是否敬畏神,而應當好好觀察他的行事為人,因為「口是心非」的是人何其多!「言行不符」的信徒和傳道人也不在少數! 【撒上二十九7】「現在你可以平平安安地回去,免得非利士人的首領不歡喜你。”」 〔呂振中譯〕「那麼你現在儘管回去,安心地去,免得你所作的、非利士人的霸王不喜歡。』」 〔原文字義〕「平平安安地」平安,和平,健全;「不歡喜(原文三字)」做,製作(首字)壞的,惡的(次字);眼目(末字)。 〔文意註解〕「現在你可以平平安安地回去,免得非利士人的首領不歡喜你」:『平平安安地回去』意指默默地遵從眾首領的決定,不要節外生枝。 〔話中之光〕(一)大衛在困窘當中,神給他開了一條出路:亞吉見證他「如同神的使者一般」(參9節),只是不合於反對神百姓的行列之中,叫他「現在你可以平平安安的回去」,到所給他安置的地方。神的恩典,為屬祂的人開一條出路。這時,如果只說大衛「如釋重負」,還是過分的輕描淡寫,他的心情必像逃脫監獄的死囚。遵守神的真理,雖臨死地,卻免得陷於倫理的困境。 【撒上二十九8】「大衛對亞吉說:“我作了什麼呢?自從僕人到你面前,直到今日,你查出我有什麼過錯,使我不去攻擊主我王的仇敵呢?”」 〔呂振中譯〕「大衛對亞吉說:『我作了甚麼呢?自從僕人在你面前以來、直到今日、你查出我有甚麼事情使我不去攻打我主我王的仇敵呢?』」 〔原文字義〕「查出」找到,到達;「過錯」(原文無此字)。 〔文意註解〕「大衛對亞吉說:我作了什麼呢?自從僕人到你面前,直到今日,你查出我有什麼過錯,使我不去攻擊主我王的仇敵呢?」:意指我有甚麼事讓你不放心,以致不能參與戰事。 【撒上二十九9】「亞吉說:“我知道你在我眼前是好人,如同神的使者一般;只是非利士人的首領說:‘這人不可同我們出戰。’」 〔呂振中譯〕「亞吉回答大衛說:『我知道你在我面前很好,如同神的使者一般;只是非利士人的統領卻說:“這人不可同我們上戰場”;」 〔原文字義〕「好人」好的,令人愉悅的;「出」上升,攀登。 〔文意註解〕「亞吉說:我知道你在我眼前是好人,如同神的使者一般」:『如同神的使者』是客套話,形容大衛是無可指責的好人。 「只是非利士人的首領說:這人不可同我們出戰」:意指問題不是我,而是其他的眾首領。 【撒上二十九10】「故此你和跟隨你的人,就是你本主的僕人,要明日早晨起來,等到天亮回去吧!”」 〔呂振中譯〕「故此你和你主上的僕人、就是同你一道來的、明日早晨要早早起來;去到我所分派你們去的地方,不要懷着惡意,因為你在我面前總是好的;不過你們早晨要早早起來,天亮了就走。』」 〔原文字義〕「天亮」變輛,照耀。 〔文意註解〕「故此你和跟隨你的人,就是你本主的僕人,要明日早晨起來,等到天亮回去吧」:『你本主的僕人』意指他們原來是掃羅的僕人(參撒上二十二2)。 【撒上二十九11】「於是大衛和跟隨他的人早晨起來,回往非利士地去。非利士人也上耶斯列去了。」 〔呂振中譯〕「於是大衛和跟隨的人清早起來,要在一早就走、回非利士人之地;非利士人也上耶斯列去了。」 〔原文字義〕「回」行走,去,來;「往」返回,轉回。 〔文意註解〕「於是大衛和跟隨他的人早晨起來,回往非利士地去」:『回往非利士地』指回到原居地。 「非利士人也上耶斯列去了」:『上耶斯列』指前往戰場(參1節)。 〔話中之光〕(一)神允許大衛自作主張「逃奔非利士地」(撒上二十七1),又允許他「在非利士地住了一年零四個月」(撒上二十七7),讓他在這一年多裡非常清楚看到,自己仍然是一個滿了殘缺、詭詐的人(參撒上二十七11);也讓他在進退兩難之中,深刻地體會到自己的路是走不通的。但神量給大衛的功課都是有分寸的,神允許大衛陷入試探,卻不允許他在試探裡失落。所以在最關鍵的時刻,神就伸手解開了大衛的難處,讓他可以離開戰場,與掃羅的死一點也不相干。當我們承認自己無路可走、不再倚靠小聰明的時候,神也會顯出祂的管理,藉著環境給我們開一條出路。 叁、靈訓要義 【神適時的解救】 一、「非利士人將他們的軍旅聚到亞弗;以色列人在耶斯列的泉旁安營」(1節):非利士人聚集大軍來攻擊以色列。 二、「非利士人的首領各率軍隊,或百或千,挨次前進。大衛和跟隨他的人同著亞吉跟在後邊」(2節):大衛被迫參加非利士的陣營。 三、「非利士人的首領說:這些希伯來人在這裡作什麼呢?…你要叫這人回你所安置他的地方,不可叫他同我們出戰」(3~4節):出於神手的安排,眾首領不容大位上戰場。 四、「亞吉叫大衛來,對他說:…現在你可以平平安安地回去,免得非利士人的首領不歡喜你」(6~7節):亞吉只好讓大衛回去。 五、「於是大衛和跟隨他的人早晨起來,回往非利士地去」(11節):大衛不得不回非利士地,這是出於神的美意,因為:(1)神不容許受膏的大衛與以色列人對敵;(2)及時回到洗革拉拯救家眷(參撒上三十1~2,18~19);(3)大衛即將登基作猶大王(參撒下二4)。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撒母耳記上註解》 參考書目:請參閱「撒母耳記上提要」末尾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