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记上第二十六章注解 壹、内容纲要 【大卫再次不伤害扫罗】 一、扫罗受西弗人挑拨率兵到西弗旷野寻索大卫(1~5节) 二、大卫趁夜晚到扫罗营地取走扫罗的枪和水瓶(6~12节) 三、远远呼叫责备押尼珥失职,又质问扫罗(13~20节) 四、扫罗认错后班师回去(21~25节) 贰、逐节详解 【撒上二十六1】「西弗人到基比亚见扫罗,说:“大卫不是在旷野前的哈基拉山藏着吗?”」 〔吕振中译〕「西弗人到了基比亚去见扫罗说:『大卫不是在荒野东面的哈基拉山藏着么?』」 〔原文字义〕「西弗人」熔炼匠;「基比」山谷;「哈基拉」黑暗;「藏着」隐藏,遮掩。 〔文意注解〕「西弗人到基比亚见扫罗,说:大卫不是在旷野前的哈基拉山藏着吗?」:『西弗人』原文有定冠词,表示「那西弗人」,就是上次密告的人(参撒上二十三19) ;『旷野前』指西弗旷野的南面;『哈基拉山』位于西弗旷野的南缘,确实地点不详。 〔话中之光〕(一)「西弗人」,身为与大卫相同的犹大支派(参书十五55),在扫罗的第二次追击中又一次密告大卫(参撒上二十三19)。为义受逼迫的人,很多时候被自己的家人,家族所排斥(参太十三57)。估计大卫可能以西弗人的恶行,写了诗篇54篇。大卫通过那首诗展现了在急迫为难的状况中,也没有失去对神的盼望。 (二)经过隐·基底的事(参撒上二十四22),扫罗暂时降伏在神的手下,安静了一段时间。现在西弗人再次告密,扫罗的肉体又被引动,所以再次出来追赶大卫了。人的肉体总是这样,若没有钉死在十字架,只要一有机会,它随时可以发动。 (三)世上趋炎附热的人,总是嫌太多些。犹大山地的西弗人,知道了大卫藏身的地方,不惜远道跋涉,到基比亚,去向嫉恨大卫的扫罗王报告。这种人不知真理,不辨是非,只知附强凌弱,作当权者的爪牙。结果,挑起了另一场麻烦,扫罗就把国事放下,当作优先处理,亲率特选的三千精兵,去搜索大卫。 【撒上二十六2】「扫罗就起身,带领以色列人中挑选的三千精兵,下到西弗的旷野,要在那里寻索大卫。」 〔吕振中译〕「扫罗就起身,下到西弗的旷野,跟着他的有以色列精兵三千人,要在西弗旷野寻索大卫。」 〔原文字义〕「起身」起来,起立;「挑选的」(原文无此字);「精」挑选,选择;「西弗」城垛;「寻索」寻求,渴求。 〔文意注解〕「扫罗就起身,带领以色列人中挑选的三千精兵,下到西弗的旷野,要在那里寻索大卫」:『西弗的旷野』位于希伯仑东南方约7公里以外,玛云北方的一片旷野;『寻索』意指殷勤仔细地搜索。 〔话中之光〕(一)这一次扫罗出来追赶大卫,是被引动而出来的。人的肉体若不是摆在十字架上去让它钉死,它就随时可以发动,只有一直让十字架的死把它制服,它就会安安静静的,不然的话,除非没有机会,只要一有机会,它就有了动作。 (二)当你的灵苏醒过来的时候,或者说,在心里火热的时候,你在主的面前就很追求,很爱读主的话,很爱读属灵的书,很喜欢和神的儿女交通,很喜欢在服侍神的事上摆上。在那段的日子里,你甘心情愿接受十字架的工作,在十字架的工作下,当然肉体就没有活动的余地。但是问题在这里,等到有一个时候,我们略略有一点放松了,对十字架没有那么敏锐了,对神的手和圣灵的光照,没有那么敏感了,相对的,肉体就有了一个机会来放纵一下。 【撒上二十六3】「扫罗在旷野前的哈基拉山,在道路上安营。大卫住在旷野,听说扫罗到旷野来追寻他,」 〔吕振中译〕「扫罗在荒野东面的哈基拉山、路旁上扎营。大卫营仍然住在旷野;既见扫罗到旷野来追寻他,」 〔原文字义〕「前」面,脸;「安营」扎营;「追寻」在…之后,背后。 〔文意注解〕「扫罗在旷野前的哈基拉山,在道路上安营」:『哈基拉山』就是西弗人,确实地点不详;『道路』指通往旷野的道路。 「大卫住在旷野,听说扫罗到旷野来追寻他」:『住在旷野』指在西弗旷野(参2节)的某处。 【撒上二十六4】「就打发人去探听,便知道扫罗果然来到。」 〔吕振中译〕「大卫就打发人去做侦探,便知道扫罗已经到了他的对面〔或译:扫罗果然来到〕。」 〔原文字义〕「探听」(原文无此字);「果然」坚定,牢固。 〔文意注解〕「就打发人去探听,便知道扫罗果然来到」:大卫一面信靠神,一面也不放松自己所该作的防范工作。 【撒上二十六5】「大卫起来,到扫罗安营的地方,看见扫罗和他的元帅尼珥的儿子押尼珥睡卧之处。扫罗睡在辎重营里,百姓安营在他周围。」 〔吕振中译〕「大卫起来,到了扫罗扎营的地方,看见扫罗和他的军长尼珥的儿子押尼珥睡卧的地方;扫罗睡在辎重营里;众民都在他四围扎营。」 〔原文字义〕「元帅(原文双字)」统帅(首字);军队(次字);「尼珥」灯;「押尼珥」我父是灯;「辎重营」壕沟,用壁垒围起来的。 〔文意注解〕「大卫起来,到扫罗安营的地方,看见扫罗和他的元帅尼珥的儿子押尼珥睡卧之处」:『起来』指夜间摸黑探查敌营;『他的元帅』指扫罗军队的统帅;『押尼珥』是扫罗的堂兄弟(参撒上十四50)。 「扫罗睡在辎重营里,百姓安营在他周围」:『辎重营』指四围有护板的营地或壕沟;『百姓』指扫罗的军兵。 〔话中之光〕(一)大卫其实相当有勇气,明知道敌人来,还是亲自去侦查敌情,并不把这种工作推给其他人。我们当领袖或主管以后,还能身先士卒吗? 【撒上二十六6】「大卫对赫人亚希米勒和洗鲁雅的儿子约押的兄弟亚比筛说:“谁同我下到扫罗营里去?”亚比筛说:“我同你下去。”」 〔吕振中译〕「大卫应时问赫人亚希米勒、和洗鲁雅的儿子约押的兄弟亚比筛说:『谁跟我下营盘到扫罗那里?』亚比筛说:『我同你下去。』」 〔原文字义〕「赫」惊恐;「亚希米勒」我兄弟是王,王的兄弟;「洗鲁雅」香膏;「约押」耶和华是父;「亚比筛」我父是礼物。 〔文意注解〕「大卫对赫人亚希米勒和洗鲁雅的儿子约押的兄弟亚比筛说:谁同我下到扫罗营里去?亚比筛说:我同你下去」:『赫人亚希米勒』圣经中仅见于此处,赫人是迦南七族之一;『洗鲁雅』大卫的姊姊;『约押的兄弟亚比筛』大卫的外甥,他的兄弟约押后来做了大卫军队的统帅;『下到』指从地势较高处到较低处。 【撒上二十六7】「于是大卫和亚比筛夜间到了百姓那里,见扫罗睡在辎重营里,他的枪在头旁,插在地上。押尼珥和百姓睡在他周围。」 〔吕振中译〕「于是大卫和亚比筛夜间到了众兵那里,见扫罗躺在辎重营里睡着,他的矛在他头旁、插在地上;押尼珥和众兵都躺在他四围。」 〔原文字义〕「枪」枪矛;「插在」压,压挤。 〔文意注解〕「于是大卫和亚比筛夜间到了百姓那里,见扫罗睡在辎重营里」:『百姓那里』指指扫罗的军兵安营所在处。 「他的枪在头旁,插在地上。押尼珥和百姓睡在他周围」:『枪在头旁』随时可以拿起来御敌。 〔话中之光〕(一)神再一次把扫罗的性命交在大卫的手里,并不是重复上一次的功课,而是对上一次功课的试验:(1)扫罗的辎重营防卫森严,也有夜间的卫兵,但神却让三千人全部「沉沉地睡了」(参12节),难道不是神的旨意吗?(2)神已经第二次把扫罗的性命送在大卫的手里了(二十四3),是不是到了「不要消灭圣灵的感动」(帖前五19)的时候了?(3)在撒母耳去世之前(参撒上二十五1),扫罗还能信守诺言(参撒上二十四22);撒母耳去世之后,大卫本来就担心扫罗不会信守诺言,所以「起身下到巴兰的旷野」(二十五1)。现在扫罗果然背信,还需要再饶恕他吗? 【撒上二十六8】「亚比筛对大卫说:“现在神将你的仇敌交在你手里,求你容我拿枪将他刺透在地,一刺就成,不用再刺。”」 〔吕振中译〕「亚比筛对大卫说:『今天神将你的仇敌送交在你手里;现在请容我拿矛将他刺透在地上:一刺就成,不用再刺。』」 〔原文字义〕「刺透」(原文无此字);「一刺就成(原文双字)」这一次(首字);一(次字);「再刺」重复,重作。 〔文意注解〕「亚比筛对大卫说:现在神将你的仇敌交在你手里,求你容我拿枪将他刺透在地,一刺就成,不用再刺」:『一刺就成,不用再刺』意指绝对不会失手。 〔话中之光〕(一)亚比筛想一刀刺死无防备状态的扫罗,而大卫因他是神所膏抹的人而饶扫罗的性命(参9~11节),我们能感觉到两人之间信心的不同。如果大卫当时听从亚比筛的话,就不能经历「以善胜恶的真正的胜利」(参21,25节;罗十二21)。神赐智慧与属灵分辨力给那些仰望神的引领和圣善的审判的人(罗十二19~20)。 (二)亚比筛志愿随大卫一同下到扫罗的营中,显出极大的勇气。他恼怒的时候想杀扫罗,但被大卫拦住。虽然亚比筛想保护他的领袖大卫,大卫却不肯伤害扫罗,他尊重扫罗的权柄和地位,因为扫罗是神的受膏之君。亚比筛的意见虽可能与大卫的有分歧,但是他也尊重大卫对自己的权柄。后来他成为大卫军中最伟大的勇士之一(参撒下二十三18~19)。 (三)只要「一刺就成」,多么简单的解决办法!但属血气之人的道路,常与神的旨意相背;有时环境似乎顺手遂心,却违背真理道德的原则,圣徒宁可走迂远的正路。用流血的手夺取王冠,不是神旨意。 【撒上二十六9】「大卫对亚比筛说:“不可害死他。有谁伸手害耶和华的受膏者而无罪呢?”」 〔吕振中译〕「大卫对亚比筛说:『不可杀害他;有谁伸手害永恒主的所膏立的、而免受罚呢?』」 〔原文字义〕「害死」毁灭,破坏;「无罪」免罪,无辜。 〔文意注解〕「大卫对亚比筛说:不可害死他。有谁伸手害耶和华的受膏者而无罪呢?」:大卫认为扫罗的生死只能操在神手中,不在人手中。 〔话中之光〕(一)虽然天赐良机,「一刺就成,不用再刺」(参8节),但机会转瞬即逝,没有时间多想,需要立刻作出决定。只有在急迫、突发的状况下,才能让我们看出自己生命的真实光景。不管扫罗怎样堕落,不管环境怎样有利,大卫里面却非常明亮,因为他只认准一点:扫罗的地位始终是「耶和华的受膏者」,只有神可以对付他,人绝对不能代替神。因此,「心里所充满的,口里就说出来」(路六45),大卫不假思索地做出了决定,顺利地通过了神给他这个试验。生命的功课若不经过一些紧急的试验,我们就不能认识自己的所是,不知道自己的功课学到了什么地步、还藏着哪些欠缺。 (二)如果是我们看到这种诡异的景像,我们也会觉得这是神给的良机。而且现在打算要杀扫罗的是亚比筛(大卫怕咒诅,亚比筛不怕可以吧),没想到大卫的标准这么高,自己不杀,也不准手下杀扫罗,这真表示他是真心不想杀扫罗。难怪他最后只能选择逃到非利士地去。 (三)一个在生命里学功课的人,他永远是看看神的手,他不是看自己的手,他一直是看看神自己的管理。虽然现在有这样的环境,他可以为所欲为,但是他还是看看神的手,所以他说:「不可以」。手下给他提意见,他说:「不可以」。相信撒但也在他心思里说:「可以这样作。」大卫就说:「不可以」。不是外面的理由可以不可以,乃是里面的那一个意思说:「不可以」。外面说的,不是出于肉体就是出于撒但。里面说出来的,是圣灵说的,是从生命里面出来的。 【撒上二十六10】「大卫又说:“我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他或被耶和华击打,或是死期到了,或是出战阵亡。」 〔吕振中译〕「大卫又说:『我指着永活的永恒主来起誓:他或是被永恒主击打,或是他日子已到,他自会死,或是他下战场而被收拾,」 〔原文字义〕「永生的」活着的,有生命的;「期」日子;「阵亡」扫除,夺走。 〔文意注解〕「大卫又说:我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他或被耶和华击打,或是死期到了,或是出战阵亡」:在大卫的新中,扫罗之死只能有三种情形:(1)出于神的惩罚;(2)到了命定的死期;(3)在争战中被杀。 〔话中之光〕(一)大卫为甚么不肯杀扫罗?因为神使扫罗掌权,还没有将他除去;大卫不想抢在神所定的时间之前除灭他。教会中也许有不忠心或不称职的领导人,我们很容易批评与反对这些人,这显然违背神隐而未现的旨意,也忘记了祂所预定的时间。大卫既立志不行差踏错,就听任神处理扫罗。我们固然不应当轻视罪恶,或对邪恶的领袖的恶行袖手旁观,但是也不可以采取违背神律法之行动。我们应当倚靠神来行公义。 (二)大卫忍耐等候耶和华,他相信耶和华必为他作事,哦!神的时间表早已定好。是不会太早,也不会太迟的,但愿忍耐着将称颂归给耶和华。 (三)大卫是一个生命的学习的代表,他的经历是显出所有在生命里追求的人所必须要有的经历。不是经历他所经过的每一件事,而是经历在他身上所显明的属灵原则。因为神要让他作王,所以他必须要在神面前给造就到配作王。他不能像扫罗一样去作王,因为神已经宣告了他是合神心意的人,神一定要把他造就到一个地步,合神的心意,神才让他坐在宝座上。 【撒上二十六11】「我在耶和华面前万不敢伸手害耶和华的受膏者。现在你可以将他头旁的枪和水瓶拿来,我们就走。”」 〔吕振中译〕「但我绝对不伸手去害永恒主所膏立的;现在你只要将他头旁的矛和水罐拿来,我们就走。』」 〔原文字义〕「万不敢」绝不是那样。 〔文意注解〕「我在耶和华面前万不敢伸手害耶和华的受膏者」:『万不敢伸手害』指绝对不可已死在我的手中。 「现在你可以将他头旁的枪和水瓶拿来,我们就走」:『枪和水瓶』是属于扫罗个人私用的物品,理当容易辨认。 〔话中之光〕(一)事实上大卫可以通过杀死扫罗,保存自己的性命,登上以色列王宝座,但大卫要成就神的法度(罗十三1~2),就必须放弃杀害扫罗的意志。真正的信仰要除去理性、感情的因素而完全顺服神(参太二十二37)。 (二)这个忘恩负义的扫罗再一次落在大卫手中时,大卫是不是仍然持守他的原则?他的生命是不是仍就纯净、尊贵?他对神的敬畏和顺服是不是依旧不改?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真金是不怕火炼的,越炼越纯净,越被炼它的价值就越尊贵,这就是大卫,神在他身上一次工作,两次工作。神在约伯身上,试炼的火加七倍,一次、两次、三次,只让这个金子变得更宝贵、更纯净。 【撒上二十六12】「大卫从扫罗的头旁拿了枪和水瓶,二人就走了,没有人看见,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醒起,都睡着了,因为耶和华使他们沉沉地睡了。」 〔吕振中译〕「大卫从扫罗头旁拿了矛和水罐,二人就走;没有人看见,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醒起;都睡着呢;因为永恒主使他们瞇瞇沉睡。」 〔原文字义〕「醒起」醒过来,睡醒;「沉沉地睡」沉睡。 〔文意注解〕「大卫从扫罗的头旁拿了枪和水瓶,二人就走了,没有人看见,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醒起,都睡着了,因为耶和华使他们沉沉地睡了」:『耶和华使他们沉沉地睡了』整个过程的最主要关键,才会致使三千人中没有一人发觉异样。 〔话中之光〕(一)大卫带走了扫罗身边的枪和水瓶,表示他到过他身边而不害他,同时也给我们看见神实在是管理一切的神,全营没有一个人看见,知道,醒起,这并不是碰巧偶然,我们很宝贝末了一句话:「因为耶和华使他们沉沉的睡了。」神实在是天地的主,是管理一切的神。 (二)行军需要远斥堠,严防卫,何况是临近林岩掩蔽的山区,为甚么他们会那么大意忽略?通常心怀恶念,营营害人的,总是清夜难以安睡,莫非是行进疲乏,才全都沉睡?不,是因为耶和华使他们沉沉睡去。 (三)最坚定的道德抉择,是在面临试探冲击以前所立定的。大卫一心一意顺服神,决定不杀神所膏立的君王扫罗,即使在跟随他的人如此想,环境也允许之时,他也不愿意如此行。你若在这样的情势之下,喜欢像谁?是大卫,还是跟随他的人?要想象大卫顺从神,就必须明白我们不能作恶以成善,即使是最密切的朋友劝我们做一件似乎合理的事,也不能用错误的方法行公义,总要将神的命令放在首位。 【撒上二十六13】「大卫过到那边去,远远地站在山顶上,与他们相离甚远。」 〔吕振中译〕「大卫过去到那边,远远地站在山顶上,两边之间的距离很远。」 〔原文字义〕「过到」横越,跨过;「远远地」距离;「相离」(原文无此字);「甚」许多,很多;「远」空间,位置。 〔文意注解〕「大卫过到那边去,远远地站在山顶上,与他们相离甚远」:『远远地站在山顶上』保持安全的距离和位置,随时可以应变。 【撒上二十六14】「大卫呼叫百姓和尼珥的儿子押尼珥说:“押尼珥啊,你为何不答应呢?”押尼珥说:“你是谁?竟敢呼叫王呢?”」 〔吕振中译〕「大卫呼叫众兵、和尼珥的儿子押尼珥、说:『押尼珥阿,你为甚么不回答呢?』押尼珥说:『你是谁,竟敢呼叫王阿?』」 〔原文字义〕「呼叫」呼唤,召唤;「答应」回答,响应。 〔文意注解〕「大卫呼叫百姓和尼珥的儿子押尼珥说:押尼珥啊,你为何不答应呢?」:『押尼珥啊』特别提他的名字,因他身负保护王的责任。 「押尼珥说:你是谁?竟敢呼叫王呢?」:『竟敢呼叫王呢?』意指「竟敢大声呼叫打扰王的安眠呢?」 【撒上二十六15】「大卫对押尼珥说:“你不是个勇士吗?以色列中谁能比你呢?民中有人进来要害死王你的主,你为何没有保护王你的主呢?」 〔吕振中译〕「大卫对押尼珥说:『你不是个好汉么?以色列中谁能比得上你呢?众民中有人进来要杀害你主你王,你为甚么没有保护你主你王呢?」 〔原文字义〕「勇士」优胜者,人;「害死」毁灭,破坏;「保护」保守,看守。 〔文意注解〕「大卫对押尼珥说:你不是个勇士吗?以色列中谁能比你呢?」:『勇士』原文意指「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谁能比你』意指无人能出其右。 「民中有人进来要害死王你的主,你为何没有保护王你的主呢?」:指责押尼珥辜负王的期待,没能妥善保护王的人身安全,竟让有敌意者在营中来去自如。 〔话中之光〕(一)尽管由以色列首屈一指的武官押尼珥护卫,但扫罗还是处于死亡的危机。证明若不是耶和华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的真理(参诗一百二十七1)。 (二)大卫责备负责扫罗安全的押尼珥,并表明自己丝毫没有杀害扫罗之意。结果使扫罗记起了(参撒上二十四章)大卫救活己命的事件,感到良心的责备,公开道歉并承认自己的错误(参17,21,25节)。 【撒上二十六16】「你这样是不好的。我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你们都是该死的,因为没有保护你们的主,就是耶和华的受膏者。现在你看看王头旁的枪和水瓶在哪里?”」 〔吕振中译〕「你这样作很不好阿。我指着永活的永恒主来起誓,你们都该死,因为你们没有保护你们的主上、永恒主所膏立的。现在你看看王头旁的矛和水罐在哪里!』」 〔原文字义〕「该死的(原文双字)」儿子,子女(首字);死亡(次字)。 〔文意注解〕「你这样是不好的。我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你们都是该死的」:意指你没有安排警醒的卫兵,或者有安排却都失职,没有尽保护的责任,所以都该死。 「因为没有保护你们的主,就是耶和华的受膏者。现在你看看王头旁的枪和水瓶在哪里?」:众人失职的证据,就在王头旁的枪和水瓶,它们都不翼而飞了。 〔话中之光〕(一)大卫本可轻易杀死扫罗与押尼珥,但这样做会违背神,并且带来不可想象的后果。他只是取走扫罗的棍与水瓶,使他们知道他本能够杀死王,但他没有这样做。他让别人看出他对神以及祂所膏立的君王的尊敬。在你要表明立场的时候,找一种有创意且荣耀神的方式去行,就会令人大受感动。 【撒上二十六17】「扫罗听出是大卫的声音,就说:“我儿大卫,这是你的声音吗?”大卫说:“主我的王啊,是我的声音。”」 〔吕振中译〕「扫罗认出大卫的声音来,就说:『我儿大卫、这是你的声音么?』大卫说:『我主我王阿,正是我的声音。』」 〔原文字义〕「听出」认出,熟悉;「主」主,主人。 〔文意注解〕「扫罗听出是大卫的声音,就说:我儿大卫,这是你的声音吗?大卫说:主我的王啊,是我的声音」:『这是你的声音吗?』夜里黑暗中,只能凭声音辨认。 〔话中之光〕(一)大卫通过责备押尼珥,得到与扫罗说话的机会(参14~16节)之后,抗辩扫罗行为的不正当性(参17~20节)。在这里大卫提出扫罗明知自己无罪(参18节)而要杀自己的行为描述大卫直到最后以忍耐的心温柔而谦虚的督促扫罗反省和悔改的情形,大卫不愿以杀死扫罗来解决问题,而是通过使扫罗自己承认错误(参21节)来谋求更完美的胜利。同样我们主耶稣基督也是通过十字架上的爱忍耐和宽容,取得了完美的胜利成全了对罪人的救赎(参约十九30)。 【撒上二十六18】「又说:“我作了什么?我手里有什么恶事?我主竟追赶仆人呢?」 〔吕振中译〕「又说:『主上为甚么追赶仆人呢?我作了甚么事?我手里有甚么坏事?」 〔原文字义〕「恶事」坏的,恶的;「追赶(原文双字)」追逐,逼迫(首字);在…之后,背后(次字)。 〔文意注解〕「又说:我作了什么?我手里有什么恶事?我主竟追赶仆人呢?」:『我作了什么?』意指我犯了甚么错误,促使王要寻索我的命呢? 〔话中之光〕(一)「我作了什么?」大卫对扫罗的态度是恭敬的并且充满了亲爱的恳求。他原可以说:「你为什么违背了你与我在神面前所立的约呢?你要继续犯罪反对我并且反对耶和华多久呢?」但是这些话只会激起扫罗的怒气。给予谴责需要机智,以便使错误的一方能改变态度。大卫的努力实现了对扫罗这么心硬的人所有可以期盼的(参21节)。 【撒上二十六19】「求我主我王听仆人的话:若是耶和华激发你攻击我,愿耶和华收纳祭物;若是人激发你,愿他在耶和华面前受咒诅,因为他现今赶逐我,不容我在耶和华的产业上有份,说:‘你去侍奉别神吧!’」 〔吕振中译〕「现在求我主我王听仆人的一句话:如果是永恒主激动你攻击我,那么愿永恒主闻闻祭物;如果是人呢,那么愿他们在永恒主面前受咒诅;因为他们今天赶逐我、不容我隶属于永恒主的产业〔即:子民〕;那就等于说:“你去事奉别神的吧。”」 〔原文字义〕「激发(首字)」煽动,引诱;「收纳」闻,嗅出;「激发(次字)」(原文无此字);「赶逐」赶走,驱逐;「产业」基业,地业。 〔文意注解〕「求我主我王听仆人的话:若是耶和华激发你攻击我,愿耶和华收纳祭物」:若是出于神催促,但愿神能悦纳你的举动,我虽至于死也甘心献给神。 「若是人激发你,愿他在耶和华面前受咒诅,因为他现今赶逐我,不容我在耶和华的产业上有份,说:你去侍奉别神吧」:但若是出于人的恶意排挤,但愿神惩罚他,因为不容我自由自在的事奉真神。 【撒上二十六20】「现在求王不要使我的血流在离耶和华远的地方。以色列王出来是寻找一个虼蚤,如同人在山上猎取一个鹧鸪一般。”」 〔吕振中译〕「现在求王不要使我的血流在离开永恒主面前之地;因为以色列王出来〔传统:寻索一只虼蚤,就如人在山上追取〕寻索人的〔或译:我的〕就如大鹰在山上追取一只鹧鸪一般。』」 〔原文字义〕「虼蚤」跳蚤;「猎取」追逐,追赶;「鹧鸪」山鹑。 〔文意注解〕「现在求王不要使我的血流在离耶和华远的地方」:求王不要将我逐离本国。 「以色列王出来是寻找一个虼蚤,如同人在山上猎取一个鹧鸪一般」:如今王劳师动众,只为着抓像我这样无足轻重如跳蚤,费尽力气捕捉那善于飞跑的鹧鸪一般。 【撒上二十六21】「扫罗说:“我有罪了!我儿大卫,你可以回来,因你今日看我的性命为宝贵,我必不再加害于你。我是胡涂人,大大错了。”」 〔吕振中译〕「扫罗说:『我有罪了;我儿大卫,你回来吧;今天你既看我的性命为宝贵,我再也不加害于你了。看哪,我干了胡涂事了;我大错而特错了。』」 〔原文字义〕「宝贵」宝贵,珍视;「加害」伤害;「胡涂人」愚昧人,愚蠢;「大大(原文双字)」许多,增多(首字);极度地,非常地(次字);「错了」犯错,走入歧途。 〔文意注解〕「扫罗说:我有罪了!我儿大卫,你可以回来」:扫罗认错。 「因你今日看我的性命为宝贵,我必不再加害于你。我是胡涂人,大大错了」:承认自己一时胡涂,竟将善良无辜当作邪恶的人,真是错得离谱。 〔话中之光〕(一)扫罗承认自己的行为是:(1)犯罪;(2)胡涂;(3)大大错了。再恶毒的人,如果认识到自己逼迫的人是救自己生命的恩人时,不得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屈膝承认。基督教要爱仇敌的爱的力量就在于此(太五44;罗十二17~21)。 (二)扫罗的这种誓言照过去的经验来说,不能认为是真实的(参撒上十九6~24;二十四16~22),只能认为是一时的感情冲动。真正的悔改应由衷地畏惧神,并真诚地告白自己的过犯请求神的恩典的赦免,下定决心不再犯过去的错误。以新的生命过跟从神的生活。 (三)「扫罗说:我有罪了!」使徒保罗比较世俗的忧虑与真实的悔改。扫罗认罪只是属于前者,而后者好似诗篇五十一篇的呼求,大卫在犯罪之后的痛悔。这两者的迥异归纳起来,前者只懊悔罪的欲望而有的后果,而后者却认为这是罪至圣的神,而痛悔罪行,使神忧伤。「我向你犯罪,惟独得罪了你」(诗五十一4)。 (四)扫罗会承认他的愚妄,他自知行为不和善,反对大卫是毫无结果的,但是他仍固执己见,不肯在神面前重视他的地位,在永恒公义的天枰上称起来,显出亏欠。在圣经中,常有认罪的例证,如浪子、犹大、法老、大卫及扫罗等,但是他们的语气与动机不同!我们必须在神面前筛我们的话。不要只在口头上认罪,除非真有属天的意识,为罪忧伤。「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太五4)。 (五)当人真正认罪了,救主必保证:「你许多的罪都赦免了,平平安安的去吧。」「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祂是信实的、公义的,必能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约壹一9)。 【撒上二十六22】「大卫说:“王的枪在这里,可以吩咐一个仆人过来拿去。」 〔吕振中译〕「大卫回答说:『看哪,王的矛在这里呢;请叫一个僮仆过来拿去。」 〔原文字义〕「过来」跨过,横越。 〔文意注解〕「大卫说:王的枪在这里,可以吩咐一个仆人过来拿去」:大卫交还证物。 【撒上二十六23】「今日耶和华将王交在我手里,我却不肯伸手害耶和华的受膏者。耶和华必照各人的公义诚实报应他。」 〔吕振中译〕「今天永恒主将王交在我手里,我却不情愿伸手来害永恒主所膏立的;永恒主总必照各人的正义和忠信来还报各人。」 〔原文字义〕「诚实」坚固,稳固;「报应」返回,转回。 〔文意注解〕「今日耶和华将王交在我手里,我却不肯伸手害耶和华的受膏者。耶和华必照各人的公义诚实报应他」:大卫自认所作所为,必蒙神悦纳并赐福。 〔话中之光〕(一)我们在家庭的生活,在教会的事奉,甚至在职场上,都当作是在基督的学校里作门徒,让主天天来塑造我们的性格,改变我们的生命,来强化我们的跟主之间第一手真实的关系,好让我们面临这种突发的试探和环境时,能够靠着主站得住。 (二)主耶稣也是这样教导提醒我们:要常常为自己祷告,不要叫我们不遇见试探(参太六13),英文有的翻译是:不陷入试探 (Lead us not into the temptation.)。试探有时候真的是难免的,因为周围都是环境,眼睛看见、耳朵听见、仇敌放进来的思想真是有很多试探。但是就像马丁路德讲的:我们不能够阻止鸟不从我们头上飞过,但是却可以阻止它在我们的头上筑窝。所以,在平常里面操练过敬虔的生活,操练服在神的手下,让神工作,让神炼净,让神扩大我们这个人,这非常重要。 【撒上二十六24】「我今日重看你的性命,愿耶和华也重看我的性命,并且拯救我脱离一切患难。”」 〔吕振中译〕「看哪,我今天怎样重你的性命为宝贵,愿永恒主也怎样我的性命为宝贵,而援救我脱离一切患难。』」 〔原文字义〕「重看」尊崇,使尊大;「脱离」(原文无此字);「患难」困境,危难。 〔文意注解〕「我今日重看你的性命,愿耶和华也重看我的性命,并且拯救我脱离一切患难」:大卫将自己的安全和未来交托在神的恩手中。 〔话中之光〕(一)扫罗说「我必不再加害于你」(21节),但大卫的回答却是「愿耶和华也重看我的性命」。他不再把自己的安全放在扫罗的承诺上,而是放在神的手里。因为他已经认识到,诡诈的人根本不可靠,只有神是不改变的。大卫里面已经明亮到一个地步,不再看撒母耳,也不再看扫罗的承诺,而是单单倚靠神「拯救我脱离一切患难」。 【撒上二十六25】「扫罗对大卫说:“我儿大卫,愿你得福!你必作大事,也必得胜。”于是大卫起行,扫罗回他的本处去了。」 〔吕振中译〕「扫罗对大卫说:『我儿大卫、愿你蒙祝福;你不但一定做大事,也一定得胜利。』于是大卫走他的路去,扫罗也回自己的地方去了。」 〔原文字义〕「大事」制作,完成;「得胜」胜过,克服;「本处」立足之地,地方。 〔文意注解〕「扫罗对大卫说:我儿大卫,愿你得福!你必作大事,也必得胜」:扫罗给大卫祝福,相信他的前途无量。 「于是大卫起行,扫罗回他的本处去了」:于是两人分开了。 〔话中之光〕(一)大卫在本章中受到第四次追击。但在这里大卫也因神的帮助(参12节),又遇到能杀死扫罗的机会,但如同第三次追击时一样,大卫还是宽容处理(参撒上二十四1~22)。这些行为最后给大卫带来了完全的胜利 。因为:(1)使狂人扫罗自认己罪(参21节);(2)不再受扫罗的追赶(参撒上二十七4);(3)没有侵害最重要的神的主权,并完全树立了(参10,11节;撒上二十四6)美好的榜样,我们可以学到何为「以善胜恶」(罗十二21)的得胜的生活。 叁、灵训要义 【信心再受考验】 一、「大卫住在旷野,听说扫罗到旷野来追寻他,就打发人去探听,便知道扫罗果然来到」(3~4节):证实扫罗再度来寻索自己。 二、「大卫起来,到扫罗安营的地方,看见扫罗和他的元帅尼珥的儿子押尼珥睡卧之处。扫罗睡在辎重营里,百姓安营在他周围」(5节):亲眼证实传言属实。 三、「于是大卫和亚比筛夜间到了百姓那里,见扫罗睡在辎重营里,他的枪在头旁,插在地上。…亚比筛对大卫说:现在神将你的仇敌交在你手里,求你容我拿枪将他刺透在地,一刺就成,不用再刺」(7~8节):亚比筛求大卫准许刺杀扫罗。 四、「大卫对亚比筛说:不可害死他。有谁伸手害耶和华的受膏者而无罪呢?」(9节):大卫禁止伸手害耶和华的受膏者。 五、「大卫又说:我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他或被耶和华击打,或是死期到了,或是出战阵亡」(10节):由神定规受膏者之死。 六、「大卫从扫罗的头旁拿了枪和水瓶,二人就走了,没有人看见,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醒起,都睡着了,因为耶和华使他们沉沉地睡了」(12节):因神的帮助得以拿走扫罗的枪和水瓶而无人知道。 七、「大卫过到那边去,远远地站在山顶上,与他们相离甚远。大卫呼叫百姓和尼珥的儿子押尼珥说:…民中有人进来要害死王你的主,你为何没有保护王你的主呢?」(13~15节):指责统帅押尼珥没有保护好王。 八、「扫罗听出是大卫的声音,就说:我儿大卫,这是你的声音吗?大卫说:主我的王啊,是我的声音。又说:我作了什么?我手里有什么恶事?我主竟追赶仆人呢?」(17~18节):质问扫罗为什么恶事寻索自己的性命。 九、「求我主我王听仆人的话:若是耶和华激发你攻击我,愿耶和华收纳祭物;若是人激发你,愿他在耶和华面前受咒诅」(19节):若出于神的激发,愿献祭赎罪;若出于人的激发,必不蒙神喜悦。 十、「扫罗说:我有罪了!我儿大卫,你可以回来,因你今日看我的性命为宝贵,我必不再加害于你。我是胡涂人,大大错了」(21节):扫罗受大卫感动而认罪。 十一、「大卫说:“王的枪在这里,可以吩咐一个仆人过来拿去」(22节):退回枪和水瓶给扫罗复核。 十二、「今日耶和华将王交在我手里,我却不肯伸手害耶和华的受膏者。我今日重看你的性命,愿耶和华也重看我的性命,并且拯救我脱离一切患难」(23~24节):但愿彼此按神的尊重对方的性命。 ── 黄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撒母耳记上注解》 参考书目:请参阅「撒母耳记上提要」末尾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