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申命記第三十二章註解

 

壹、內容綱要

 

摩西的歌

   一、詩歌序言:摩西呼天喚地為神作見證(1~3)

   二、追述神已往如何恩待以色列民,卻遭他們忘恩負義(4~18)

   三、因此惹動神的憤恨而降災禍和敵患,被擄分散遠方(19~35)

   四、但神仍以憐憫為懷,將使他們脫離仇敵之手(36~43)

   五、摩西向以色列民朗讀歌詞並勸他們謹守遵行律法(44~47)

   六、其後,神命摩西在臨死之前上尼波山遠眺美地(48~52)

 

貳、逐節詳解

 

【申三十二1「諸天哪,側耳,我要說話;願地也聽我口中的言語。」

   〔呂振中譯〕『諸天哪,側耳聽吧,我要講話;願地也聽我口中所說的。

   〔原文字義〕側耳」留心聽。

   〔文意註解〕諸天哪,側耳,我要說話;願地也聽我口中的言語」:『側耳』原文是「聽、留心聽」,是本歌的第一個字。

         『摩西之歌』共有43節,首3節是歌的序言;摩西呼喚天地側耳傾聽他所寫的歌,表示此歌極其重要,用意在喚起以色列人的注意。

   〔話中之光〕()「摩西之歌 Song of Moses」,是神為著將來的世代預備的一首屬靈的「流行歌曲」,目的是讓人能朗朗上口、世代相傳,好讓他們落到悖逆、失敗的境地的時候,可以「心裡追念」(申三十1),「盡心盡性歸向耶和華——你的神」(申三十2),回轉到蒙恩的地位上。

         ()雖然此歌所預言的是墮落與審判的以色列之陰鬱的未來,但此歌的真正目的是:(1)預先防止以色列的墮落;(2)倘若墮落時,就使其認識到審判的原因正是自己所犯的罪孽;(3)最後使其悔改重新歸向神的懷抱。因此,歌的內容彰顯了以色列的悖逆與神的良善,以色列的忘恩負義與神的慈悲。歌詞中充滿了痛責以色列之罪惡歷史的嚴峻與讚美神之公義的火熱信仰。此歌超越了時空間,是對今日所有重蹈以色列的罪惡之史覆轍的人,指出他們罪惡並命其悔改罪惡的督促之歌。

         ()很顯然的,神要摩西寫這歌真正的目的不是要責備,乃是要神的百姓靈裡蘇醒,維持自己活在蒙恩的地位上。神藉著摩西向人說話,說話的目的是要生命得餵養,得滋潤,如雨露降在青草和菜蔬中,使它們長大,使它們欣欣向榮。

 

【申三十二2「我的教訓要淋漓如雨;我的言語要滴落如露,如細雨降在嫩草上,如甘霖降在菜蔬中。」

   〔呂振中譯〕願我的心得滴瀝如雨水,願我說的話溜落像甘露,如同細雨在嫩草上,如同甘霖在菜蔬中。

   〔原文字義〕淋漓」滴落,滴下;「甘霖」豐沛的雨;「滴落」滴落,流動。

   〔文意註解〕我的教訓要淋漓如雨」:『我的教訓』原文是「我的心得」;『淋漓如雨』意指振奮人心,因為對多年身處乾旱之沙漠的人們而言,無何能比雨更令人耳目一新。

         「我的言語要滴落如露,如細雨降在嫩草上,如甘霖降在菜蔬中」:『滴落如露』意指甦醒人心;『細雨甘霖』意指適合所需。

   〔話中之光〕()雖然這首歌裡有責備,但目的卻不是為了控訴,而是為了使悖逆的百姓「靈魂蘇醒」(詩二十三3)。因此,摩西的話「淋漓如雨、滴落如露」,充滿了恩典;「如細雨降在嫩草上,如甘霖降在菜蔬中」,目的是要使枯乾的生命得滋潤。神的話語實在是蘇醒荒蕪靈魂的力量,是保障貧瘠的心靈結出累累碩果的能力。

         ()聖經的話像雨、露、甘霖,能灌溉,滋潤。雨是普通的澆灌,甘霖是特別的灌溉,露是柔細的滋潤。這些功用,聖經的話對於我們都是常有的。我們是神所耕種的田地(林前三9),是神所栽種的莊稼(可四20;林前三6)。聖經的話常像雨、露、甘霖,灌溉滋潤我們,使我們生長結實。

 

【申三十二3「我要宣告耶和華的名;你們要將大德歸與我們的神。」

   〔呂振中譯〕我要宣告永恆主耶和華的名:你們要將至大歸於我們的神。

   〔原文字義〕宣告」朗讀;「大德」偉大,威榮。

   〔文意註解〕我要宣告耶和華的名」:『耶和華』祂就是那「我是」的神(參出三14原文),表示無論過去、現在或將來,祂一直都是;『名』表明其內涵實質。

         「你們要將大德歸與我們的神」:『你們』指天地;『大德』指無與倫比的偉大;『我們』指以色列人。

   〔話中之光〕()神挽回人的第一步,是向落到失敗中的百姓「宣告耶和華的名」,也就是神自己的性情。經歷過神的作為的人,不能不承認神的偉大,也不能不述說祂奇妙的恩慈和公正。因為神不是虛無的神,也不是人的想像所製造出來的敬拜物件,祂是實實在在活在人的眼前,給人看得見祂的作為,聽得到祂的言語,也碰得到祂的管理與引領。祂的所是和祂的所作,吸引人到一個地步,都要承認祂是配。

 

【申三十二4「祂是磐石,祂的作為完全;祂所行的無不公平,是誠實無偽的神,又公義,又正直。」

   〔呂振中譯〕『那磐石,他的作為完全;他所行的都是公正;他是可信可靠的神,無不公道,又公義、又正直。

   〔原文字義〕完全」完整,健全;「誠實」忠誠,堅固;「無偽」公理,公義。

   〔背景註解〕祂是磐石」此比喻也以沙漠為背景。摩西想到了不同於易積易散的沙山,總是屹立不動地固守原地,從沙漠的所有危險中安全地保護困頓遊人的巨大磐石。

   〔文意註解〕祂是磐石,祂的作為完全」:『磐石』形容安定、穩固、可靠;『作為完全』意指所作所為完美、完善,且貫徹到底。

         「祂所行的無不公平」:『所行的』指工作、行事;『無不公平』指全然公正。

         「是誠實無偽的神,又公義,又正直」:意指神的內涵本質是純正沒有參雜的;神的外表行為是公義沒有彎曲的。

   〔話中之光〕()百姓若在困苦中開始追念、嚮往神的「完全、公平、誠實、公義、正直」,就能成為復興的開始。即使百姓已經「全然敗壞」(申三十一29),但慈愛的神在管教之中仍然呼喚他們回轉,只要人一回轉,神就會立刻「回轉過來」(申三十3),繼續作保護、拯救他們的「磐石」。

         ()神是我們的磐石。祂是屹立不動的磐石,永遠為逃向祂的所有人提供安全而堅固的藏身處。磐石說出神是永久堅定的神,祂是可倚靠的,祂總是照著祂的應許來成全祂手所作的一切,祂怎樣向祂的子民說話,也就怎樣的作好在祂的子民身上。祂的公義與正直保證了祂的應許必不落空,也保證了祂的恩慈與憐憫不會停止,祂以公平與正直對待祂的子民,不喜歡祂的子民偏離公正而走進黑暗絕望中。

 

【申三十二5「這乖僻彎曲的世代向祂行事邪僻;有這弊病就不是祂的兒女。」

   〔呂振中譯〕不是他兒女的以敗壞行為對待他;嘿!滿有弊病,乖僻彎曲的一代!

   〔原文字義〕乖僻」乖僻,扭曲的;「彎曲」彎曲,扭曲;「邪僻」偏邪,腐化;「弊病」缺陷,瑕疵。

   〔文意註解〕這乖僻彎曲的世代向祂行事邪僻」:『乖僻』形容是非不明、固執己見;『彎曲』形容詭詐狡猾、故意扭曲;『行事邪僻』原文意思模糊,可能是指從敗壞的本性所顯出的敗壞行為。

         「有這弊病就不是祂的兒女」:原文是「他們因自己的缺陷,不能作祂的後裔」;意指若是神的兒女,行事為人就當像神一樣,絲毫沒有違背神性的弊病。

   〔話中之光〕()神挽回人的第二步,是責備悖逆的百姓,讓他們認識自己的「乖僻彎曲」和「愚昧無知」(5~6)的光景。「乖僻彎曲的世代」和「愚昧無知的民」,是指將來「全然敗壞」(申三十一29)的百姓,與神的性情(4)完全不同。人若不認識自己的罪,也就不會甘心回轉。所以,要挽回弟兄,首先就要「用百般的忍耐、各樣的教訓責備人,警戒人,勸勉人」(提後四2)

         ()無微不至的呵護祂的子民,只喜歡祂的子民享用恩典,而不要祂的子民作愚昧的事。神是完全的神,得著了祂就得著了完全,偏離了祂就得不著完全,只有愚昧無知的人才會偏離那樣可敬愛的神。

 

【申三十二6「愚昧無知的民哪,你們這樣報答耶和華嗎?祂豈不是你的父、將你買來的嗎?祂是製造你、建立你的。」

   〔呂振中譯〕愚昧無知的人民哪,你們這樣報答永恆主麼?他豈不是你的父、那製作你的麼?是他造你、建立了你。

   〔原文字義〕報答」對待,報償;「建立」建造,固定。

   〔文意註解〕愚昧無知的民哪,你們這樣報答耶和華嗎?」:『愚昧』意指愚頑地忽略神對他們的心意;『無知』意指毫無見識,沒有分辨力;『報答』指回報。

         「祂豈不是你的父、將你買來的嗎?」:『父』意指生命的源頭;『你的父』意指祂是神子民的創造者;『買來』意指贖回;『將你買來』意指祂是神子民的救贖者。

         祂是製造你、建立你的」:『製造』意指造成新族類;『建立』意指聯結於神。

   〔話中之光〕()祂是父,因為祂製造並建立了人。祂把人造出來,讓人站在兒子的地位上,讓他們有完全的權利享用祂的一切,祂也毫個吝嗇的讓作兒女的去享用祂。在祂創造並建立人的心意中,祂定意要使他們成為神的榮耀,作神的能力與權柄的顯明,更要在生命中與祂合一。這是何等的作為!知道祂作了這樣大事的人,都會承認祂是神,是配得敬拜與愛戴。

         ()神創造並建立人的心意是至美至高的。但人的愚昧不顧神的定意,背棄神而落在魔鬼的網羅裡,失去了作神的榮耀的身份,也失去了神作他們的分。奇妙的神競在背逆的人身上顯明了拯救,祂付出了代價作成救贖的恩典,挽回那些為奴的子民。在出埃及的事上,以色列民明白了救贖的意義,在救恩中的人更清楚神的心意,祂付出懷裡的獨生愛子為代價作成了救贖,為要恢復失落了的人,回到他們原來在神心意中的地位,也再次享用神作他們一切的實際。作成救贖的神,豈不是該配得我們完全的敬愛祂麼!

 

【申三十二7「你當追想上古之日,思念歷代之年;問你的父親,他必指示你;問你的長者,他必告訴你。」

   〔呂振中譯〕『你要追記往古之日,要思念代代之年;問你父親,請他告訴你;問你的長者,請他對你說。

   〔原文字義〕追想」回想,回憶;「思念」分辨,理解;「歷代(原文雙同字)」時代,年代;「指示」告訴,宣佈;「告訴」發言,告知。

   〔文意註解〕你當追想上古之日,思念歷代之年」:『上古之日』或與『歷代之年』是同義詞。

         「問你的父親,他必指示你;問你的長者,他必告訴你」:『父親』與『長者』又是平行近似詞。

   〔話中之光〕()神挽回人的第三步,是讓悖逆的百姓「追想」(7)神揀選的歷史(8~9),珍惜蒙揀選的地位。

 

【申三十二8「至高者將地業賜給列邦,將世人分開,就照以色列人的數目立定萬民的疆界。」

   〔呂振中譯〕至高者將地業分給列國,將人類分開,就按神子的數目立了萬族之民的境界。

   〔原文字義〕分開」劃分;「立定」安置,堅立;「疆界」邊境,界線。

   〔文意註解〕至高者將地業賜給列邦,將世人分開」:意指分配土地給各國各民分別居住。

         「就照以色列人的數目立定萬民的疆界」:意指以色列人是神管理全地的優先考量,根據他們的需要而立定各國各民所住的疆界。以色列是「獨居的民,不列在萬民中」(民二十三9) ,並不屬於列,而是被神揀選歸在祂自己名下作「耶和華的分」(9)

 

【申三十二9「耶和華的分本是祂的百姓;祂的產業本是雅各。」

   〔呂振中譯〕但永恆主的分兒就是他的子民;他的業分乃是雅各。

   〔原文字義〕分」擁有的一份;「產業」財產,基業。

   〔文意註解〕耶和華的分本是祂的百姓;祂的產業本是雅各」:意指神的本與產業乃是以色列人;在此『耶和華的分』與『祂的產業』同義,『祂的百姓』與『雅各』同義。

 

【申三十二10「耶和華遇見他在曠野荒涼野獸吼叫之地,就環繞他,看顧他,保護他,如同保護眼中的瞳人。」

   〔呂振中譯〕『永恆主遇見他在曠野之地,在荒地中野獸吼叫的荒野;就環繞他,看顧他像保護眼中的瞳人。

   〔原文字義〕荒涼(原文雙字)」荒野(首字);混亂,虛無(次字);「環繞」圍繞。

   〔文意註解〕耶和華遇見他在曠野荒涼野獸吼叫之地」:意指以色列人原本居住在荒涼危險的地域。

         「就環繞他,看顧他,保護他,如同保護眼中的瞳人」:『環繞』指保守;『看顧』指養育;『如同保護眼中的瞳人』眼中的瞳人是人身體上敏感而受保護的重要部分,比喻神對以色列人的關切和保護,看為至寶。

   〔話中之光〕()神挽回人的第四步,是讓悖逆的百姓「追想」(7)神救贖的歷史(10~14),珍惜蒙救贖的恩典。以色列人斷無離棄神的藉口。祂像慈愛的牧人,環繞眷顧他們,在他們的周圍保護他們,又好像人保護自己眼中的瞳仁、大鷹保護雛鷹一樣。惟獨耶和華曾經引導他們,也惟有祂領導我們。所以我們當切記信靠祂。

         ()瞳人明神的保護是周密的,萬無一失的。如果有什麼要打進眼睛裡,眼皮立刻蓋下,保護著眼睛裡的瞳人,非常周密。詩人說:「神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力量,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詩四十六1)。我們一有危險,神就是我們的避難所。我們眼倦時,休息一下,睡一下,立刻就恢復力量,我們困倦時,神是我們安息的地方,給我們力量。讓我們在他裡面有平安,有安息。

         ()經上記著:「大山可以挪開,小山可以遷移;但我的慈愛必不離開你,我平安的約也不遷移;這是憐恤你的耶和華說的」(賽五十四10)。這段經文是我們最大的安慰。因為我們是神的選民(參西三12 ),祂的慈愛永遠不離開我們;祂必保護我們,如同保護眼睛的瞳人一般。

 

【申三十二11「又如鷹攪動巢窩,在雛鷹以上兩翅搧展,接取雛鷹,背在兩翼之上。」

   〔呂振中譯〕又如同鷹攪動了巢窩,滑翔到雛鷹那裏,搧展着翅膀、去接取雛鷹,背在兩翼之上。

   〔原文字義〕攪動」激動,惹動;「搧」緩和,盤旋;「展」攤開。

   〔文意註解〕又如鷹攪動巢窩,在雛鷹以上兩翅搧展,接取雛鷹,背在兩翼之上」:『如鷹』鷹原文是成熟的「鷹、兀鷲」,指神教育以色列人如同母鷹訓練雛鷹,『攪動巢窩』使雛鷹掉落巢窩之外,迫使其展翅自救,但因幼嫩仍無法飛起,在其掉落地面以前,母鷹迅即俯衝到雛鷹的正下方,用兩翅接取,『背在兩翼之上』回到巢窩內;如此重複演練,直到雛鷹學會飛翔為止。

   〔話中之光〕()老鷹在雛鷹身旁,兩翅搧展,乃訓練雛雁飛翔,老鷹鼓翼,小鷹也跟著兩翅搧展,正如小孩子喜歡摹仿大人一樣。這是天然的模仿性。常常訓練,肌肉就結實壯大,將來就能高飛,這是老鷹用智慧的愛來愛小鷹,但第一次兩翅搧展是很酸痛,很辛苦的呢!

         ()今天我們在世上遇著不如意的事,傷痛的事,或突來的嚴重打擊,這是神讓你住在苦難中受試煉,如金子在火爐中煉,便成為精金。鷹鳥用智慧來愛小鷹,神也用世上各樣的苦難來愛屬祂的人。

         ()神好像老鷹,當雛鷹感覺最溫暖、最舒適的環境時,老鷹自己會把巢穴攪動。神對人的攪動,簡單說,祂的目的是要人得造就,受教育,作好準備。所以神對教會有任何攪動的時候,我們不要憂愁恐懼,若出乎人的攪動、是煽動、破壞、分裂,若出乎神的雖有痛苦,至終是得著纏裹,得著醫治、得著安慰、得著復興。祂堵住破口,使人得造就,祂成全一切,使教會得興旺。

 

【申三十二12「這樣,耶和華獨自引導他,並無外邦神與他同在。」

   〔呂振中譯〕照樣,永恆主乃是獨自領導以色列,並無外族人的神同他一起作。

   〔原文字義〕獨自」單獨;「引導」帶領。

   〔文意註解〕這樣,耶和華獨自引導他,並無外邦神與他同在」:『他』指以色列人;『外邦神』指偶像假神。因此,百姓若「偏向別神,事奉他們」(申三十一20),就分外可恥。

   〔話中之光〕()宇宙中只有一位神,除了耶和華以外,再沒有別神。若是在宇宙中有許多的神,人就可以隨自己的喜歡去選擇他們自己的神。但事實上是只有一位神,除祂以外,並沒有別的神,只有祂是神,祂是萬有的源頭,是宇宙的終結,一切都是本於祂,倚靠祂,歸於祂(羅十一36)。不揀選這一位神,人就得不著神,人沒有神也就沒有指望,全然是活在虛空之中。

         ()從選召到造就成功神起初的心意,完全是神自己所作的,神把祂的心意放在他們身上,神花盡祂的心思在他們身上,為要使神成為他們的滿足,他們也成為神的滿足。榮耀的獨一的神,祂配得全地的人的敬愛,祂雖是獨一的神,但祂卻把祂自己給了人。真正的認識了這位元獨一的神的所是和所作,我們都給祂完全的折服而完全的歸向祂、敬愛祂。

 

【申三十二13「耶和華使他乘駕地的高處,得吃田間的土產;又使他從磐石中咂蜜,從堅石中吸油;」

   〔呂振中譯〕永恆主使以色列乘駕地之丘,使他得喫〔原文:他得以喫〕田間的果品;又使他從磐石中咂蜜,從硬碞石中吸油。

   〔原文字義〕乘駕」騎乘,坐上;「咂」吸;「吸油」油脂。

   〔文意註解〕耶和華使他乘駕地的高處,得吃田間的土產」:『乘駕地的高處』指戰鬥取得迦南地的制高點,從而戰勝並佔領迦南地。

         「又使他從磐石中咂蜜」:指野蜂在磐石的裂縫間築巢產蜜,形容迦南地的自然資源豐富。

         「從堅石中吸油」:指野生橄欖樹生長在多岩的山區,人們彷彿可以在石中榨取橄欖油,也是形容迦南地物產豐富。

   〔話中之光〕()拿從磐石出的蜂蜜叫他們飽足」(詩八十一16)。「磐石」叫我們想到我們信仰根基的穩固,想到信仰生命的堅韌與挺拔;「蜂蜜」則使我們想到神美好的應許,想到人與神同在的甘甜等等。神作為我們的磐石,是我們生命甘甜的源頭。

         ()「磐石」與「蜂蜜」相聯的異象也是十字架的異象。釘十字架的基督是我們的磐石,基督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工作,給我們帶來救恩的甘甜。「從磐石中咂蜜」意味著我們必須過一個付代價的門徒生活,捨己背起十字架跟從耶穌。原來,十字架的道路才是一條可以使我們「從磐石中咂蜜」的路。

 

【申三十二14「也吃牛的奶油,羊的奶,羊羔的脂油,巴珊所出的公綿羊和山羊,與上好的麥子,也喝葡萄汁釀的酒。」

   〔呂振中譯〕也喫牛奶酪、羊奶子,同羊羔的脂肪、和公綿羊,巴珊種的公牛和公山羊,同頂肥美的麥子;你也喝了血紅的葡萄汁起泡沫的酒。

   〔原文字義〕巴珊」多結果實的;「上好的」上選,脂肪;「釀的酒」(原文無此詞)

   〔文意註解〕也吃牛的奶油,羊的奶,羊羔的脂油,巴珊所出的公綿羊和山羊」:全句形容約但河兩岸一帶地方盛產牛羊。『巴珊』位於約旦河東,牧草優良,以牲畜肥美著稱。

         「與上好的麥子,也喝葡萄汁釀的酒」:形容迦南地農產豐盛。

 

【申三十二15「但耶書侖漸漸肥胖,粗壯,光潤,踢跳,奔跑,便離棄造他的神,輕看救他的磐石;」

   〔呂振中譯〕『但是你肥胖了,你粗壯了,你肚滿腸肥了!耶書崙肥胖了、就踢跳,背棄了造他的神,辱沒救他的磐石。

   〔原文字義〕耶書侖」正直的人;「粗壯」變粗,變肥大;「光潤」飽食而呈肥胖的樣子;「離棄」離開,棄絕;「輕看」無感覺。

   〔文意註解〕但耶書侖漸漸肥胖,粗壯,光潤,踢跳,奔跑」:『耶書侖』以色列人的暱稱,意思是「正直的人」(參申三十三526;賽四十四2)表示蒙神所愛的;『漸漸肥胖,粗壯』如同幼犢逐漸長大。

         「便離棄造他的神,輕看救他的磐石」:自以為可以離神獨立而不顧神的律法。

   〔話中之光〕()神挽回人的第五步,是指出百姓失敗的根源就是離棄神(15~18),好讓他們在哪裡跌倒,就從哪裡回轉。

         ()百姓就像草場上任性頑梗的牲畜,因著神豐富的供應而長得「肥胖,粗壯,光潤」,結果卻「踢跳,奔跑」,反抗主人。我們也常常在缺乏中埋怨神,等到富足了就「離棄造他的神」,為了追求更大的富足而「敬拜別神」(16)

 

【申三十二16「敬拜別神,觸動神的憤恨,行可憎惡的事,惹了祂的怒氣。」

   〔呂振中譯〕他們用外族人的神激了神的妒憤,用可厭惡的事惹了他發怒。

   〔原文字義〕觸動」(原文無此字);「憤恨」嫉妒。

   〔文意註解〕敬拜別神,觸動神的憤恨,行可憎惡的事,惹了祂的怒氣」:『敬拜別神』亦即『行可憎惡的事』;『憤恨』(21)原文是「嫉妒」,比喻神對百姓「敬拜別神」的感受就像丈夫「嫉妒」妻子的外遇一樣。

   〔話中之光〕()唯有神是配──是個鐵定的事實,誰也不能改變這事實,但是無知的人卻常常忽略這事實。神選召人、造就人、供應人、抬舉人,人卻在享用恩典中背叛了神,在神所賜的豐足中離棄了神。以色列人的歷史正說明這了一點,在缺乏中只會埋怨神,等到富足了就離棄神。他們忘記了在埃及時的苦境,他們也忘記了神是賜恩的主。

         ()神的百姓雖是離棄神,拒絕承認祂,也不肯接受祂,惹祂的怒氣。但真實的神並不因百姓的無知而失去祂自己,祂在百姓中伸出祂的手,以祂手所作的向百姓顯明祂自己。祂是神,沒有人能使祂不再是神,人不接受祂,祂仍然是神,祂要向人顯明祂自己,叫人知道祂是神。

 

【申三十二17「所祭祀的鬼魔並非真神,乃是素不認識的神,是近來新興的,是你列祖所不畏懼的。」

   〔呂振中譯〕他們獻祭給鬼魔、並不是真神,乃是他們素不認識的神,是近來新興的,是你們列祖所不畏懼的。

   〔原文字義〕鬼魔」半神半人;「近來」接近的(時間或地點);「新」新的;「興」發生;「畏懼」因恐懼而毛髮直立。

   〔文意註解〕所祭祀的鬼魔並非真神,乃是素不認識的神」:『鬼魔』指一切偶像背後的假神;『素不認識』指從未接觸過。

         「是近來新興的」:指對以色列人而言,最近才開始有所耳聞的。

         「是你列祖所不畏懼的」:『畏懼』指極其驚恐。

 

【申三十二18「你輕忽生你的磐石,忘記產你的神。」

   〔呂振中譯〕生你的磐石、你不記得,為你受產痛的神、你忘掉了。

   〔原文字義〕輕忽」忘記;「忘記」忘記,停止關心;「產」產痛,扭曲。

   〔文意註解〕你輕忽生你的磐石,忘記產你的神」:『生你的』原文用來形容作父親,把神比喻為以色列的父親;『磐石』形容安定、穩固、可靠,喻指基督(參林前十4);『產你的』把神比喻為以色列的母親。

         神就像以色列的父母,但悖逆的百姓卻已經失去了作「祂的兒女」(5)的資格

 

【申三十二19「耶和華看見祂的兒女惹動祂,就厭惡他們,」

   〔呂振中譯〕『因他的兒女惹了神怒,永恆主看見、就不理睬。

   〔原文字義〕惹動」愁煩,傷悲;「厭惡」藐視,蔑視,踢開

   〔文意註解〕耶和華看見祂的兒女惹動祂,就厭惡他們」:『祂的兒女』指以色列人;『惹動』指拜偶像假神是最能觸動神、令祂傷心的;『厭惡』指極端輕蔑。

   〔話中之光〕()神挽回人的第六步,是讓百姓認識離棄神的後果(19~22)神不是幸災樂禍,祂是要祂的子民知道,離棄祂的結局就是痛苦,也要他們知道,他們的本相是如何的可憎。他們蒙福是因為神紀念他們,他們所作的事封閉了神賜福的路,不叫神的手向他們傾倒祝福。神停止了祝福,他們就失去了豐富,這已經是他們的損失了。

         ()神的百姓雖是離棄神,拒絕承認祂,也不肯接受祂,惹祂的怒氣。但真實的神並不因百姓的無知而失去祂自己,祂在百姓中伸出祂的手,以祂手所作的向百姓顯明祂自己。祂是神,沒有人能使祂不再是神,人不接受祂,祂仍然是神,祂要向人顯明祂自己,叫人知道祂是神。

 

【申三十二20「說:我要向他們掩面,看他們的結局如何。他們本是極乖僻的族類,心中無誠實的兒女。」

   〔呂振中譯〕說:我必掩面不顧他們,看他們的結局怎樣,因為他們是反覆乖張的一代,心裏沒有忠信的兒女。

   〔原文字義〕掩」遮掩,隱藏;「結局」盡頭,結尾;「極乖僻的」乖僻,悖理的事。

   〔文意註解〕說:我要向他們掩面,看他們的結局如何」:『掩面』指不再看顧。

         「他們本是極乖僻的族類,心中無誠實的兒女」:『乖僻的族類』指我行我素的民族性,不肯聽從教導。

   〔話中之光〕()人若離棄神,神就「要向他們掩面,看他們的結局如何」,也讓人看到自己的結局如何、本相如何。百姓蒙福是因為神的紀念,離棄神就堵住了神賜福的路,他們就會落在世人都要遭受的禍患之中。

 

【申三十二21「他們以那不算為神的觸動我的憤恨,以虛無的神惹了我的怒氣。我也要以那不成子民的觸動他們的憤恨,以愚昧的國民惹了他們的怒氣。」

   〔呂振中譯〕他們呢、以那不是神的激了我的妒憤,以虛無的神惹了我發怒;我呢、也必以那不是子民的激了他們的妒忌,以愚昧的外國人惹他們的憤恨。

   〔原文字義〕不算為」不,無;「虛無」蒸汽,虛空;「不成」(原文無此字)

   〔文意註解〕他們以那不算為神的觸動我的憤恨,以虛無的神惹了我的怒氣」:『不算為神』指並不是神,亦即指偶像假神;『虛無的神』指並不存在的神。

         「我也要以那不成子民的觸動他們的憤恨,以愚昧的國民惹了他們的怒氣」:『不成子民』指外邦人,亦即下文「愚昧的國民」;『觸動他們的憤恨』指神要利用外邦人來激怒以色列人,管教祂自己的「子民」(27)

 

【申三十二22「因為在我怒中有火燒起,直燒到極深的陰間,把地和地的出產盡都焚燒,山的根基也燒著了。」

   〔呂振中譯〕因為我怒氣中有火燒起,直燒到陰間之最低處,把地和地的土產都燒滅掉,連山的根基也燒著了。

   〔原文字義〕極深的」最低的。

   〔文意註解〕因為在我怒中有火燒起,直燒到極深的陰間」:『極深的陰間』原文是最低層的陰間,形容神的怒火極其深切。

         「把地和地的出產盡都焚燒,山的根基也燒著了」:『地的出產』指地上物;『山的根基』指山的底層。

 

【申三十二23「我要將禍患堆在他們身上,把我的箭向他們射盡。」

   〔呂振中譯〕我必將災禍加〔或譯:掃〕在他們身上,把我的箭向他們射盡。

   〔原文字義〕禍患」壞的,惡的;「堆在」掃除,追上,收集。

   〔文意註解〕我要將禍患堆在他們身上,把我的箭向他們射盡」:『我的箭』指神所降的各種災禍。

   〔話中之光〕()神挽回人的第七步,是讓百姓認識管教中的恩慈(23~27)

 

【申三十二24「他們必因饑餓消瘦,被炎熱苦毒吞滅。我要打發野獸用牙齒咬他們,並土中腹行的,用毒氣害他們。」

   〔呂振中譯〕叫他們被饑荒所嗍乾,被高熱症和苦毒病所吞滅;我必打發野獸的牙齒去咬他們,跟塵土中蛇類的毒素去害他們。

   〔原文字義〕苦毒」苦的;「吞」吃,當作食物;「腹行」爬行。

   〔文意註解〕他們必因饑餓消瘦,被炎熱苦毒吞滅」:『饑餓消瘦』原文意指被饑餓耗盡,即代表精力的肌肉變成皮包骨;『炎熱』指焚燒的熱;『苦毒』指熱症、瘟疫等病苦。

         「我要打發野獸用牙齒咬他們,並土中腹行的,用毒氣害他們」:『土中腹行的』指蛇、地中的毒蟲等爬物;『用毒氣害』指毒蛇、毒蠍之類的毒素。

 

【申三十二25「外頭有刀劍,內室有驚恐,使人喪亡,使少男、童女、吃奶的、白髮的,盡都滅絕。」

   〔呂振中譯〕外頭有刀劍、內室有恐怖,使壯丁和處女、喫奶的同白髮的、盡都喪亡。

   〔原文字義〕驚恐」恐怖。

   〔文意註解〕外頭有刀劍,內室有驚恐,使人喪亡」:『刀劍』代表戰爭;『驚恐』指害怕散兵亂民的不法行為。

         「使少男、童女、吃奶的、白髮的,盡都滅絕」:指不分男女、老幼,盡都殺害。

 

【申三十二26「我說,我必將他們分散遠方,使他們的名號從人間除滅。」

   〔呂振中譯〕若不是我怕仇敵惹我發怒,我原想着說:我必將他們割裂成塊,使他們的名號都滅絕於人間

   〔原文字義〕分散遠方」劈成碎片,擊得粉碎;「除滅」撲滅,中止。

   〔文意註解〕我說,我必將他們分散遠方,使他們的名號從人間除滅」:『分散遠方』指被擄分散盜獵國;『名號從人間除滅』指被同化而失去民族的獨立性質。

 

【申三十二27「惟恐仇敵惹動我,只怕敵人錯看,說:是我們手的能力,並非耶和華所行的。」

   〔呂振中譯〕恐怕敵人判斷錯了,恐怕他們說:是我們的手高舉起來作的,並不是永恆主行了這一切事阿。

   〔原文字義〕惹動」憤怒,愁煩;「錯看」誤認。

   〔文意註解〕惟恐仇敵惹動我,只怕敵人錯看,說:是我們手的能力,並非耶和華所行的」:意指神恐怕敵人誤以為是他們靠自己的本事勝過以色列人,而不是神使然的。

   〔話中之光〕()神的百姓所受的管教即使是來自仇敵,也都是出於神。所以神會限制仇敵的勝利,免得他們自以為「是我們手的能力,並非耶和華所行的」。神也要讓百姓明白,是神在使用仇敵來管教他們,所以管教中還留著恩慈,因此當趕快悔改。

 

【申三十二28「因為以色列民毫無計謀,心中沒有聰明。」

   〔呂振中譯〕因為他們是缺乏智謀的國,他們心中毫無聰明。

   〔原文字義〕計謀」提議。

   〔文意註解〕因為以色列民毫無計謀,心中沒有聰明」:意指以色列人笨得看不出他們敗亡的背後原因。

   〔話中之光〕()神挽回人的第八步,是讓百姓認識管教的來源(28~33),有智慧「明白這事,肯思念他們的結局」(29)

 

【申三十二29「惟願他們有智慧,能明白這事,肯思念他們的結局。」

   〔呂振中譯〕只要他們有智慧,就會明白這事,就肯思想他們自己的結局了。

   〔原文字義〕明白」有見識;領悟;「思念」分辨,考慮;「結局」盡頭,結尾。

   〔文意註解〕惟願他們有智慧,能明白這事,肯思念他們的結局」:但願以色列人有真智慧,能從敗亡的結局醒悟過來,明白他們乃是自作自受。

   〔話中之光〕()神愛他們,不同意他們流失,所以不單是在他們中間停止祝福,也興起各樣的環境來對付他們。神並不要苦待他們,但卻不能不管教他們,「因為主所愛的,祂必管教,使我們在祂的聖潔上有分」(來十二6~11)。愛的管教是必需的,雖然管教的內容十分嚴厲,把人驅到盡頭,但是卻可以使百姓蘇醒。「惟願他們有智慧,能明白這事,肯思念他們的結局。」這是神對祂的子民施行管教的目的。

 

【申三十二30「若不是他們的磐石賣了他們,若不是耶和華交出他們,一人焉能追趕他們千人?二人焉能使萬人逃跑呢?」

   〔呂振中譯〕若不是他們的磐石把他們交付出來〔原文:賣〕,若不是永恆主把他們送交給我們,我們一人怎能追趕他們千人呢?我們兩個人怎能使他們萬人逃跑呢?

   〔原文字義〕交出」交出,關閉;「追趕」追逐,逼迫;「逃跑」逃離。

   〔文意註解〕若不是他們的磐石賣了他們,若不是耶和華交出他們」:意指以色列人若非被神棄絕。

         「一人焉能追趕他們千人?二人焉能使萬人逃跑呢?」:怎麼會在少數的敵人面前潰散逃跑呢?

   〔話中之光〕()神的子民受管教,是因為神允許祂的百姓落在困苦中。神要百姓知道,神「賣了他們、交出他們」,是在用另外一種方式來紀念他們、挽回他們。因此,我們若是落在試煉和難處中,也是因為神「交出」了我們,讓我們經歷風雨而得見彩虹。

         ()這裏乃是一幅禱告的圖畫,包括了個人的及團體的,單獨的和兩人聚集的禱告。一人能追趕千人,二人能使萬人逃跑。因為不論在那裏有兩個人在地上同心合意,天上就捆綁一萬仇敵(太十八18~19;參利廿六7~8)

         ()按著人看,一個人趕一千,兩個人趕兩千。但是神說,兩個人趕一萬,多出了八千。所以一個人,不認識神的人,就丟了八千。所以不光是得著個人的恩典,就以為是夠了,要學習得著團體的恩典。喜歡聚會的人,就會得著那多出來的八千,就是額外的恩典。

         ()神對那些自以為是的仇敵發出問話,「若不是他們的磐石賣了他們,若不是耶和華交出他們,一人焉能追趕他們千人,二人焉能使萬人逃跑呢?」儘管人向神趾高氣揚,向神誇耀人所作成的事,神卻明明的宣告,神的子民受管教,完全是出於神,是神允許祂的百姓落在困苦中,神就是這樣封住了仇敵的口,也使祂的百姓知道,神是在另外一種方式中紀念他們,祂仍然是紀念他們的神。

 

【申三十二31「據我們的仇敵自己斷定,他們的磐石不如我們的磐石。」

   〔呂振中譯〕連我們的仇敵自己也評判:他們的磐石不如我們的磐石。

   〔原文字義〕斷定」審判官。

   〔文意註解〕據我們的仇敵自己斷定,他們的磐石不如我們的磐石」:在以色列敵人的眼中看來,他們所拜的神能力不如以色列人的神。以色列人想不明白的(28~29),他們的仇敵卻一清二楚。因為他們「斷定」自己所敬拜的偶像不如神,如果能打敗了以色列人,必然是神自己「賣了他們」(30)

 

【申三十二32「他們的葡萄樹是所多瑪的葡萄樹,蛾摩拉田園所生的;他們的葡萄是毒葡萄,全掛都是苦的。」

   〔呂振中譯〕因為他們的葡萄樹是所多瑪的葡萄樹傳的,是蛾摩拉的田園出的;他們的葡萄是毒的葡萄,他們那一挂挂都是苦的。

   〔原文字義〕所多瑪」燃燒的;「蛾摩拉」浸沒;「掛」串,束。

   〔文意註解〕他們的葡萄樹是所多瑪的葡萄樹,蛾摩拉田園所生的;他們的葡萄是毒葡萄,全掛都是苦的」:意指外邦敵人是邪惡的種類;因為深深植根在惡中,所能發出的也是惡毒。

 

【申三十二33「他們的酒是大蛇的毒氣,是虺蛇殘害的惡毒。」

   〔呂振中譯〕他們的酒是大蛇的毒素,是虺蛇猛烈冷酷的毒。

   〔原文字義〕大蛇」龍,海怪;「虺蛇」有毒的蛇;「殘害的」兇猛的,殘忍的;「惡毒」苦味。

   〔文意註解〕他們的酒是大蛇的毒氣,是虺蛇殘害的惡毒」:意指外邦敵人的享樂乃是有害的毒素。

 

【申三十二34「這不都是積蓄在我這裡,封鎖在我府庫中嗎?」

   〔呂振中譯〕這不都是積聚在我這裏,密封在我寶庫中,

   〔原文字義〕積蓄」儲存;「封鎖」封閉,鎖起來;「府庫」倉庫,庫房。

   〔文意註解〕這不都是積蓄在我這裡,封鎖在我府庫中嗎?」:『這』指「他們」有正反二意:(1)指以色列人,即使以色列人落在神的管教之中,也還是被神穩妥地保守在自己的「府庫中」;(2)指外邦敵人,他們任意對待以色列人,為們自己積蓄神怒氣,到了時候必要受到神的刑罰。

   〔話中之光〕()神挽回人的第九步,是讓百姓認識管教的公義(34~38)。神手所做的事都有分寸的,祂不會容許在祂定意以外的事物越過界線,擾亂祂所要做的。神雖然借著仇敵的手來管教自己的百姓,但神絕不允許仇敵長久肆虐。當百姓受到了足夠的管教、被神帶到盡頭的時候(36),神必定「伸冤報應」(35),施行拯救,叫祂的百姓懊悔從前敬拜假神、向偶像獻祭的愚昧(37~38),認識誰才是真神。

 

【申三十二35「他們失腳的時候,伸冤報應在我;因他們遭災的日子近了;那要臨在他們身上的必速速來到。」

   〔呂振中譯〕要等待伸冤報應的日子,等待他們的腳顛躓的時候麼?因為他們遭遇災難的日子近了,那準備要臨到他們身上的就要迅速地來臨。

   〔原文直譯〕伸冤報應在我,時候要到,他們腳就要滑動;他們遭難的日子近了,那為他們所預備的,快要來臨了。」(英文ESVNASBKJV譯本)

   〔原文字義〕失」顫抖,震動;「伸冤」賠償,報復;「報應」復仇;「遭災」危難,大禍;「速速」急忙,加快。

   〔文意註解〕他們失腳的時候,伸冤報應在我」:意指神必為以色列人伸冤報仇。羅十二19和來十30都引用了本節的「伸冤報應在我」。

         「因他們遭災的日子近了;那要臨在他們身上的必速速來到」:意指當他們站立不住的時候,也就是他們遭報受災的日子必會速素來到。

 

【申三十二36「耶和華見祂百姓毫無能力,無論困住的、自由的都沒有剩下,就必為他們伸冤,為祂的僕人後悔。」

   〔呂振中譯〕『因為永恆主見他人民的手力用盡、沒有剩下一人,連受束縛的帶得釋放的都沒剩下,就要為他人民行裁判,憐恤他的僕人,

   〔原文字義〕能力」手,人手;「無論困住的、自由的」(原文無此子句);「剩下」離去,放開;「伸冤」相爭,抗辯;「後悔」憐憫,遺憾,懊悔,極度憂傷。

   〔文意註解〕耶和華見祂百姓毫無能力,無論困住的、自由的都沒有剩下」:意指當以色列人受夠外邦敵人的欺壓。

         「就必為他們伸冤,為祂的僕人後悔」:意指神會回心轉意,為以色列人伸冤。

   〔話中之光〕()神手所作的事都有分寸的,祂不會容許在祂定意以外的事物越過界線,擾亂祂所要作的。神的百姓到了盡頭,祂就施行拯救,祂在這關鍵性的時刻伸出祂的手,叫祂的百姓看見祂。

 

【申三十二37「祂必說:他們的神,他們所投靠的磐石,」

   〔呂振中譯〕說:他們的神、他們避難於其中的碞石、在哪裏呢?

   〔原文字義〕投靠」尋求庇護,信靠。

   〔文意註解〕祂必說:他們的神,他們所投靠的磐石」:意指屆時神要譏誚外邦敵人說,們所投靠的神在哪裡呢?

   〔話中之光〕()

 

【申三十二38「就是向來吃他們祭牲的脂油,喝他們奠祭之酒的,在哪裡呢?牠可以興起幫助你們,護衛你們。」

   〔呂振中譯〕那些向來喫他們祭牲的脂肪、喝他們奠祭之酒的神在哪裏呢?讓他們興起來幫助你們吧!願他們護衛你們吧!

   〔原文字義〕奠祭」奠酒;「興起」使之起來;「護衛」遮蓋,保護。

   〔文意註解〕就是向來吃他們祭牲的脂油,喝他們奠祭之酒的,在哪裡呢?」:就是向來被外邦敵人祭祀的偶像假神,如今在哪裡呢?

         「牠可以興起幫助你們,護衛你們」:意指讓偶像假神起來幫助並護衛外邦敵人吧。

 

【申三十二39「你們如今要知道:我,惟有我是神;在我以外並無別神。我使人死,我使人活;我損傷,我也醫治,並無人能從我手中救出來。」

   〔呂振中譯〕如今你們要看,我,惟有我乃是神,我以外、並沒有別的神;是我使人死,是我使人活;是我擊傷,也是我醫治;並沒有能從我手中搶救出去的。

   〔原文字義〕損傷」擊穿,使重傷。

   〔文意註解〕你們如今要知道:我,惟有我是神;在我以外並無別神」:意指到了結局的時候,世人都須知到,唯有耶和華是真神。

         「我使人死,我使人活;我損傷,我也醫治」:意指神使人死,也使人活;被神所創傷的,神也醫治。

         「並無人能從我手中救出來」:凡落在神手中的,沒有人能拯救。

   〔話中之光〕()神挽回人的第十步,是向百姓宣告救贖的應許(39~42)。神任憑背道的百姓困苦,但祂的眼目並不離開他們,無論是暗暗地保護,還是明明地拯救,都是為了讓百姓認識祂是大有能力的獨一真神:「我,惟有我是神;在我以外並無別神」,「死」與「生」、「損傷」與「醫治」、管教與拯救,都是出於祂。

         ()假神可以給人承認是神,也接受它為神,但事實可以給人認識,假神終竟是假神,是經不起試驗的。神任憑祂背道的百姓困苦,但祂的眼目並個離開他們,暗暗的保護,明明的拯救,在祂的百姓面前顯明祂是他們的神。神這樣的顯明祂自己,所付的代價不輕,祂忍受祂的百姓受苦的哀聲,祂在交出祂百姓的同時,也交出了祂的名。雖然是如此,神不計較祂要付出多少,祂只要讓祂的百姓看見祂自己。

 

【申三十二40「我向天舉手說:我憑我的永生起誓:」

   〔呂振中譯〕我向天舉手:我,我指着永活的我來起誓:

   〔原文字義〕舉」舉起,承擔。

   〔文意註解〕我向天舉手說:我憑我的永生起誓」:『舉手』是起誓的動作;神舉手憑著神的永生起誓。

 

【申三十二41「我若磨我閃亮的刀,手掌審判之權,就必報復我的敵人,報應恨我的人。」

   〔呂振中譯〕我若磨快了我閃亮的刀,我的手若掌握着審判權,我就必將伸冤報復我的敵人,我必報應恨我的人。

   〔原文字義〕閃亮」閃電,閃光。

   〔文意註解〕我若磨我閃亮的刀,手掌審判之權,就必報復我的敵人,報應恨我的人」:『磨我閃亮的刀』指神預備施行刑罰;『手掌審判之權』指當神的審判來到之時。

 

【申三十二42「我要使我的箭飲血飲醉,就是被殺被擄之人的血。我的刀要吃肉,乃是仇敵中首領之頭的肉。」

   〔呂振中譯〕我必讓我的箭醉飲鮮血、就是被刺死者和俘虜的血;我的刀必喫肉,喫仇敵的長毛頭目。

   〔原文字義〕飲醉」喝醉,沉醉。

   〔文意註解〕我要使我的箭飲血飲醉,就是被殺被擄之人的血」:意指施行懲罰直到神滿意為止。

         「我的刀要吃肉,乃是仇敵中首領之頭的肉」:意指當下達判決之時,必令仇敵的首領受到嚴厲的刑罰。

 

【申三十二43「你們外邦人當與主的百姓一同歡呼;因祂要伸祂僕人流血的冤,報應祂的敵人,潔淨祂的地,救贖祂的百姓。」

   〔呂振中譯〕列國阿,跟主的人民一同歡呼吧!因為他要伸他僕人流血的冤,他要將伸冤報復他的敵人,他要給他的土地、他的人民、除罪染。』

   〔原文字義〕冤」報仇,報復;「報應(原文雙字)」返回,轉回(首字);復仇(次字);「潔淨救贖」遮蓋,平息。

   〔文意註解〕你們外邦人當與主的百姓一同歡呼」:意指世人都當與以色列人一同歡呼。

         「因祂要伸祂僕人流血的冤,報應祂的敵人」:意指神的報應與懲罰之時終於來到。

         「潔淨祂的地,救贖祂的百姓」:原文是『救贖祂的地和百姓』,表明神不但要恢復人,也要恢復地。當以色列人回歸迦南地,從前流血玷污的地得以潔淨,人民恢復原來的身分,安居樂業。

   〔話中之光〕()這首歌的最後,宣告了屬靈爭戰的實際;在神百姓身上所發生的一切事,都是屬靈的爭戰。神的百姓離棄神,是「祂的敵人」撒但在背後搗鬼;神允許祂的百姓遭遇屬靈的爭戰,是要使「外邦人」歸向神,好「與主的百姓一同歡呼」。

         ()從外表的事實來看,這歌所提到的事,全是神和祂的百姓中間所發生的事,但這詩歌的結束卻給我們指出一個事實,原來百姓離棄神全是撒但在背後搗的鬼,是它在引誘百姓離棄神。這使我們看到,在神子民身上所發生的一切事,都不能脫出屬靈爭戰的關係。

         ()當神拯救並恢復祂的百姓時,祂讓全地的人都要一同歡呼,這給我們指出,屬靈的爭戰是在神子民的身上進行,但爭戰的結果是影響全地。這是國度的啟示,神藉著祂的子民接受爭戰,使萬民歸向神,與神一同歡樂。神的教會現今在地上,正是負起了這個國度爭戰的責任,教會的得勝就把國度引進來。沒有別的可以代替教會去引進國度,因此,神的兒女們必須要認清屬靈的爭戰是如何的進行,它的目的和結局是甚麼,好站住該站的地位,不進入撒但的網羅,單單的讓基督的權柄與能力彰顯,使國度早日在地上顯出。

 

【申三十二44「摩西和嫩的兒子約書亞去將這歌的一切話說給百姓聽。」

   〔呂振中譯〕摩西去把這首歌的一切話都誦讀給人民聽,嫩的兒子約書亞也和他在一起。

   〔原文字義〕摩西」被拉的;「嫩」魚,後裔;「約書亞」拯救。

   〔文意註解〕摩西和嫩的兒子約書亞去將這歌的一切話說給百姓聽」:『約書亞』原文是何西阿,這是約書亞原來的名字(參民十三16)摩西不僅遵照神的吩咐,寫了『摩西之歌』,並且還將這一篇歌傳給以色列人(參申三十一1930)

 

【申三十二45「摩西向以色列眾人說完了這一切的話,」

   〔呂振中譯〕摩西把這一切話向以色列眾人誦讀完了,

   〔原文字義〕完了」結束,完成。

   〔文意註解〕摩西向以色列眾人說完了這一切的話」:『這一切的話』或指「摩西之歌」,或指《申命記》。

 

【申三十二46「又說:我今日所警教你們的,你們都要放在心上;要吩咐你們的子孫謹守遵行這律法上的話。」

   〔呂振中譯〕就對他們說:『我今日所鄭重警諭你們的一切話、你們都要放在心上,好吩咐你們的子孫謹慎遵行這律法的一切話。

   〔原文字義〕警教」作證,堅決聲明,警戒。

   〔文意註解〕又說:我今日所警教你們的,你們都要放在心上」:『警教』原文是「作證」,意指慎重地轉述神的話。

         「要吩咐你們的子孫謹守遵行這律法上的話」:『你們的子孫』指世世代代地傳下去;『這律法上的話』或指《申命記》,或指「摩西五經」有關神選民生活和敬拜神的規範。

   〔話中之光〕()神的話「不是虛空、與你們無關的事,乃是你們的生命」(47),因此,我們不能把聖經放在書架上蒙灰塵,應當「放在心上」,以身作則地教導兒女「謹守遵行」。

         ()摩西勸以色列人思想神的話語,將它教導給自己的兒女。你是把聖經放在書架上終日不看,讓它蒙上灰塵,還是每天定出時間來查考,使它成為生活中重要的部分?當你從神的信息中得到智慧,就會想要把它應用在生活裡,並且告訴親友。聖經不但是一部宜於閱讀的好書,更是屬靈生命的實用指引。

 

【申三十二47「因為這不是虛空、與你們無關的事,乃是你們的生命;在你們過約但河要得為業的地上必因這事日子得以長久。

   〔呂振中譯〕因為這不是一件空洞洞、不值得你們作的事;這簡直是你們的生命;因着這事,你們在過約但河去取得為業的土地、就可以延年益壽。』

   〔原文字義〕虛空」空虛的,浮而不實的;「事」言論。

   〔文意註解〕因為這不是虛空、與你們無關的事,乃是你們的生命」:意指這是關係你們的生死存亡、活得如何的事。

         「在你們過約但河要得為業的地上必因這事日子得以長久」:意指在迦南地居住的日子得以長久。

 

【申三十二48「當日,耶和華吩咐摩西說:」

   〔呂振中譯〕就在這一天、永恆主就告訴摩西說:

   〔原文字義〕當」實質,自我。

   〔文意註解〕當日,耶和華吩咐摩西說」:『當日』指摩西說完一切話那日。

 

【申三十二49你上這亞巴琳山中的尼波山去,在摩押地與耶利哥相對,觀看我所要賜給以色列人為業的迦南地。」

   〔呂振中譯〕『你要上這亞巴琳山、尼波山,在耶利哥對面的摩押地,觀看我所賜給以色列人為業產的迦南地。

   〔原文字義〕亞巴琳」境外之地;「尼波」先知;「摩押」他父親的;「耶利哥」它的月亮;「相對」面,臉;「觀看」觀察,凝視。

   〔文意註解〕你上這亞巴琳山中的尼波山去,在摩押地與耶利哥相對」:『亞巴琳山』指死海和約但河東邊那一帶山嶺的總稱;『尼波山』在亞巴琳山脈中的北部一帶山嶺,名叫尼波山;又在尼波山領中有一最高山峰名叫毗斯迦山,與約但河西面的耶利哥相對。

         「觀看我所要賜給以色列人為業的迦南地」:『觀看』指肉眼目睹,不是指在異象中看見。

   〔話中之光〕()神讓摩西往山上去「觀看」迦南地,一面是讓他看清楚神所要做的,一面也是借著「觀看」來履行認領應許之地的法律手續。摩西是利未人,就是過了河,也不能在迦南地承受產業。但神就是他的產業,四十年曠野的經歷,使摩西看重屬天的產業更過於屬地的祝福。因此,他歡然接受神的安排,「上這亞巴琳山中的尼波山去」;因為他不是要死在山上,而是從山上直接往神那裡領受神在天上的獎賞。

         ()人雖不能進去,但還是有機會去觀看,雖然觀看是比不上親身進去的經歷,但總比死在曠野的以色列人蒙福多了。摩西觀看迦南地,留下給神的百姓一個深刻的印象,使他們知道要珍惜他們從神手中接過來的應許地,甚麼時候想到摩西,甚麼時候就知道神的應許彌足珍貴。

         ()神讓摩西往山上去觀看迦南地,這不僅是要藉著地勢可以把迦南全地看清楚,更有深一層的屬靈意義,要看清楚神和祂一切所作的,人必須是要站在高處。山上是高處,但天上比山上更高,山上是比較靠近神,天上卻是更親近神,越親近神,靈裡就越蘇醒,看屬天的事物就更看得透澈。我們作神兒女的人,神已經賜給我們屬天的地位,我們該好好學習站在天上的地位來察看一切的事物,叫我們的心更貼近神。

 

【申三十二50「你必死在你所登的山上,歸你列祖(原文作本民)去,像你哥哥亞倫死在何珥山上,歸他的列祖一樣。」

   〔呂振中譯〕你必死在你所上的山,被收殮歸你先族人,像你哥哥亞倫死在何珥山上,被收殮他先族人一樣。

   〔原文字義〕歸」被招聚,聚集;「亞倫」帶來光的人;「何珥」山。

   〔文意註解〕你必死在你所登的山上,歸你列祖去」:指就在尼波山上逝世,神將他的屍體埋葬在谷中某處地方(參申三十四6)

         「像你哥哥亞倫死在何珥山上,歸他的列祖一樣」:『亞倫死在何珥山』何珥山的確實地點不詳,僅知是以東地的某處高峰;亞倫死時情況請參閱民二十27~28

         摩西的哥哥亞倫能在123歲的時候登上「何珥山」的山頂(50節;民二十22~29;三十三37~39),摩西能在120歲登上了「尼波山」(49)的山頂,表明他們都是身體硬朗地被神接走的。

 

【申三十二51「因為你們在尋的曠野,加低斯的米利巴水,在以色列人中沒有尊我為聖,得罪了我。」

   〔呂振中譯〕因為你們在尋的曠野、在加低斯米利巴水的事上、在以色列人中間你們對我不忠實,在以色列人中間你們沒有尊我為聖。

   〔原文字義〕尋」平面;「加低斯」神聖的;「米利巴」紛爭,爭論;「得罪」行為不忠。

   〔文意註解〕因為你們在尋的曠野,加低斯的米利巴水」:『尋的曠野』位於巴蘭曠野(參民十二16)的北面,和迦南的南地相毗連;『加低斯』有解經家認為此加低斯,與當年摩西打發探子去窺探迦南地(參民十三326)的加低斯不同,那是巴蘭曠野的加低斯,而這裡是尋曠野的加低斯。不過,也有解經家認為它們同指一地(參申一19;二14);『米利巴水』指摩西用杖擊打磐石後流出水來供百姓喝之處(參民二十13)

         「在以色列人中沒有尊我為聖,得罪了我」:神命摩西吩咐磐石出水,而摩西卻因生氣用杖擊打磐石兩次,沒有尊神為聖(參民二十7~12)

   〔話中之光〕()有一件事情可以肯定的,摩西的死也是一個見證,使神的子民明白神是輕慢不得的。他活著是神的見證,他的死還是神的見證,在地的角度來說,他確是有了虧損,但從屬天的角度來說,他依然是神榮耀的器皿,是使神心滿意足的僕人,他當年是「在神的全家盡忠」(來三2),以後繼續在神救贖的計畫中給神使用(參路九30)

 

【申三十二52「我所賜給以色列人的地,你可以遠遠的觀看,卻不得進去。”」

   〔呂振中譯〕我所賜給以色列人的地、你可以從對面地方觀看,卻不得進那地。』

   〔原文字義〕遠遠的」地,地方;「觀看」觀察,凝視。

   〔文意註解〕我所賜給以色列人的地,你可以遠遠的觀看,卻不得進去」:摩西因為一次的發怒,失去了進到迦南美地的特權,僅能遠遠的觀看,稍微一償夙願。

   〔話中之光〕()摩西不得進迦南去承受那地,他誠然是失去了層地的祝福,但四十年在神裡面的經歷,叫他看重神自己過於屬地的祝福。所以摩西是歡然的接受神的安排,心裡一點也不作難,就往山上去。往山上去給了他啟示,他不是要死在那裡,而是在那裡往神哪裡去。

         ()屬地的祝福是好,但屬天的祝福比屬地的更寶貴。摩西不得進迦南,但他實在是到了天上,到了神那裡。雖然一次的缺失使他失去了一點屬地的祝福,但他向神的忠心,使他永遠在神的榮耀中蒙紀念,他實在是承受了在天上的產業。

 

叁、靈訓要義

 

【摩西的歌】

   一、詩歌序言(1~6)

         1.諸天哪,側耳,我要說話;願地也聽我口中的言語」(1):天地都當側耳。

         2.「我的教訓要淋漓如雨;我的言語要滴落如露,如細雨降在嫩草上,如甘霖降在菜蔬中」(2):此歌如露、如甘霖。

         3.「我要宣告耶和華的名;你們要將大德歸與我們的神」(3):見證神的大德。

         4.「祂是磐石,祂的作為完全;祂所行的無不公平,是誠實無偽的神,又公義,又正直」(4):見證神的所是。

         5.這乖僻彎曲的世代向祂行事邪僻;你們這樣報答耶和華」(5~6):見證選民悖逆。

   二、追述既往:神恩待選民,卻遭負義(7~15)

         1.「你當追想上古之日,思念歷代之年;照以色列人的數目立定萬民的疆界」(7~8):蒙神揀選,立於萬民之上。

         2.「耶和華的分本是祂的百姓;祂的產業本是雅各。耶和華遇見他就環繞他,看顧他,保護他,如同保護眼中的瞳人」(9~10):蒙神眷顧,呵護有加。

         3.「又如鷹攪動巢窩,在雛鷹以上兩翅搧展,接取雛鷹,背在兩翼之上。耶和華獨自引導他」(11~12):蒙神管教,親自引導。

         4.「耶和華使他乘駕地的高處,得吃田間的土產;又使他從磐石中咂蜜,從堅石中吸油」(13~14):蒙神餵養,豐富供應。

         5.但耶書侖漸漸肥胖,粗壯,光潤,踢跳,奔跑,便離棄造他的神,輕看救他的磐石」(15):但選民茁壯後竟忘恩負義。

   三、預告將來:因選民轉向別神,導致被擄分散(16~27)

         1.敬拜別神,觸動神的憤恨,行可憎惡的事,惹了祂的怒氣。所祭祀的鬼魔並非真神」(16~17):敬拜鬼魔,惹神發怒。

         2.你輕忽生你的磐石,忘記產你的神。耶和華看見祂的兒女惹動祂,就厭惡他們,說我要向他們掩面,看他們的結局如何(18~20):終至被神厭棄。

         3.我也要以那不成子民的觸動他們的憤恨,我要將禍患堆在他們身上」(21~23):神要使用外邦人逼迫選民。

         4.外頭有刀劍,內室有驚恐,使人喪亡;我必將他們分散遠方」(24~26):神要使選民被擄,分散在列國中。

         5.「只怕敵人錯看,說:是我們手的能力,並非耶和華所行的」(27):非因敵人強大,全是神手所為。

   四、得救之路:醒悟悔改,轉向真神(28~43)

         1.「惟願他們有智慧,能明白這事,肯思念他們的結局」(28~29):但願選民因所遭遇的事,心中醒悟過來。

         2.「若不是他們的磐石賣了他們,若不是耶和華交出他們」(30~31):看見選民被擄,全因被神棄絕。

         3.「他們失腳的時候,伸冤報應在我;因他們遭災的日子近了。耶和華見祂百姓毫無能力,無論困住的、自由的都沒有剩下,就必為他們伸冤,為祂的僕人後悔」(32~36):神已預備好,要為選民伸冤。

         4.「你們如今要知道:我,惟有我是神;在我以外並無別神。我使人死,我使人活;我損傷,我也醫治,並無人能從我手中救出來」(37~39):明白唯有耶和華是真神,唯有祂能施拯救。

         5.「我憑我的永生起誓;你們外邦人當與主的百姓一同歡呼;因祂要伸祂僕人流血的冤,報應祂的敵人,潔淨祂的地,救贖祂的百姓」(40~43):神必報應祂的敵人,救贖祂的百姓。

   五、歌後情懷:摩西臨終念念不忘的事(44~52)

         1.「摩西和嫩的兒子約書亞去將這歌的一切話說給百姓聽。摩西向以色列眾人說完了這一切的話」(44~45):傳達詩歌的內容。

         2.「我今日所警教你們的,你們都要放在心上;要吩咐你們的子孫謹守遵行這律法上的話。因為這乃是你們的生命」(46~47):勸勉謹守遵行律法。

         3.「當日,耶和華吩咐摩西說:你上這亞巴琳山中的尼波山去,觀看我所要賜給以色列人為業的迦南地」(48~49):遠眺迦南美地。

         4.「你必死在你所登的山上,歸你列祖去。因為你們在米利巴水,在以色列人中沒有尊我為聖,得罪了我。你可以遠遠的觀看,卻不得進去(50~52):死有遺憾。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申命記註解》

 

參考書目:請參閱「申命記提要」末尾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