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命记第二十三章注解 壹、内容纲要 【神儿女生活的条例(十)】 一、禁入耶和华的会之条例(1~6节) 二、如何对待以东人和埃及人(7~8节) 三、军营保持卫生的条例(9~14节) 四、处理逃奴和娼妓捐款的条例(15~18节) 五、贷款取利和许愿偿还的条例(19~23节) 六、到别人葡萄园和田里的条例(24~25节) 贰、逐节详解 【申二十三1】「“凡外肾受伤的,或被阉割的,不可入耶和华的会。」 〔吕振中译〕「『外肾受击伤、或下体被割掉的、不可进永恒主的公会。」 〔原文字义〕「外肾」压碎受伤;「受伤」打得青肿,瘀伤;「阉割(原文双字)」男性生殖器官(首字);割除(次字);「会」集会。 〔文意注解〕「凡外肾受伤的,或被阉割的,不可入耶和华的会」:『外肾受伤』指故意使睪丸受伤,失去生殖能力;『阉割』指故意割除阴茎或睪丸;『耶和华的会』指具有公开参与敬拜神仪式的权利,包括进入圣所、献祭、节日圣会等。 〔灵意注解〕「外肾受伤的,或被阉割的」:不能生育,表征生命的枯干(参赛五十六3)。 〔话中之光〕(一)到了末后的日子,「耶和华如此说:那些谨守我的安息日,拣选我所喜悦的事,持守我约的太监,我必使他们在我殿中,在我墙内,有纪念,有名号,比有儿女的更美。我必赐他们永远的名,不能剪除」(赛五十六5~6)。 (二)「入耶和华的会」,第一就是蒙神悦纳,进—步就是可以享用神。蒙神悦纳就是说神接受这个人,用现在的话说,这个人已经得救了。享用神就是进入神的丰富,神给他有权利去享用神的所有,神的自己就是他的产业。所以「入耶和华的会」不像表面所显的,只是亲近亲近神,而是接受一个恩典,叫人从得救进到享用神的丰富。 【申二十三2】「“私生子不可入耶和华的会;他的子孙,直到十代,也不可入耶和华的会。」 〔吕振中译〕「私生子不可进永恒主的公会,甚至十代属他的人也不可进永恒主的公会。」 〔原文字义〕「私生子」非婚生子(特别指乱伦)。 〔文意注解〕「私生子不可入耶和华的会;他的子孙,直到十代,也不可入耶和华的会」:『私生子』指婚姻以外所生的儿女。 〔话中之光〕(一)私生子是在淫乱里生出来的,是犯罪的产物,生命的来源不清楚,神没有办法可以接受他,因为这是在犯罪中出来的生命。也许有些人以为私生子本人是无辜的,但神的着眼点不在这里,神是要人看见罪是那样可憎的,不独是伤害自己,也是祸延子孙。 (二)神恨恶罪,祂万不以有罪为无罪,一切从罪里出来的事物,祂都不能接受,因为与祂的性情不调和。不能与神调和的都是罪,是罪就与神无份无关。 【申二十三3】「“亚扪人或是摩押人不可入耶和华的会;他们的子孙,虽过十代,也永不可入耶和华的会。」 〔吕振中译〕「亚扪人或摩押人不可进永恒主的公会,甚至到第十代也不可进永恒主的公会,永不可进。」 〔原文字义〕「亚扪」部落;「摩押」他父亲的。 〔文意注解〕「亚扪人或是摩押人不可入耶和华的会;他们的子孙,虽过十代,也永不可入耶和华的会」:『亚扪人…摩押人』是亚伯拉罕的侄儿罗得与他两个女儿乱伦所生的子孙(参创十九36~38),和以色列人有血缘关系;『不可入耶和华的会』此处亚扪人和摩押人是用阳性名词,指男人,故女子若嫁给以色列人不在此限,例如摩押女子路得嫁给波阿斯,大卫王便是他们的第三代子孙(参得四13,17)。 【申二十三4】「因为你们出埃及的时候,他们没有拿食物和水在路上迎接你们,又因他们雇了米所波大米的毗夺人比珥的儿子巴兰来咒诅你们。」 〔吕振中译〕「因为你们出了埃及、在路上的时候、他们没有拿食物和水来迎接你们,又因为他们雇了米所波大米的毘夺人比珥的儿子巴兰、来和你作对,来咒诅你。」 〔原文字义〕「迎接」遇见,来到;「米所波大米」两河之间;「毗夺」预言者;「巴兰」非我民。 〔文意注解〕「因为你们出埃及的时候,他们没有拿食物和水在路上迎接你们」:意指对以色列人取道过境前往迦南地时的态度不友好。 「又因他们雇了米所波大米的毗夺人比珥的儿子巴兰来咒诅你们」:此事记载于民数记第二十二至二十四章。 〔话中之光〕(一)这不是民族间的恩怨问题,而且阻挡神的工作,破坏神的计划。他们这样作,就是站在作神对头的地位上去抵挡神,神纪念他们是罗得的后裔,但他们却不纪念神,与神敌对的人,当然是与神无份无关的,神下允许他们进入神的会,那也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不站在神的一边,就是站在撒但的那一边,神怎能让撒但名下的人来取用祂的丰富呢! (二)人要对付神,顶撞神,基本的原因是出于敌挡神的生命,就是撒但的生命。不往深处里去看,向神的抗拒好像没有甚么大不了的事,因为地上的人绝大部份都是这样活的。但若是往深处去看,那问题就是十分的严重,因为一切向神的抵挡,都是出自撒但的生命。以色列人的历史记录了他们多次的不顺从,他们向神心持两意,但他们却不是故意的敌挡神。敌挡神所招来的后果是严重的,叫子孙们也失去享用神的机会。 (三)基督教有许多的思想和潮流,好像是跟得上时代,甚至是走在时代的前头,很受人的欢迎。但是心里苏醒的人却是为他们担忧,他们没有看见他们的所作,对神的计划起了破坏的作用,这是何等可悲的情形。巴不得神的光照临到他们,叫他们在悬崖上转回,重新站在蒙神悦纳的地步,切实的拒绝效法世界的样式,作个真正活在耶和华的会中的子民。 【申二十三5】「然而耶和华你的神不肯听从巴兰,却使那咒诅的言语变为祝福的话,因为耶和华你的神爱你。」 〔吕振中译〕「然而永恒主你的神却不情愿听从巴兰;永恒主你的神使那咒诅变为向你而发的祝福,因为永恒主你的神疼爱你。」 〔原文字义〕「肯」乐意,同意。 〔文意注解〕「然而耶和华你的神不肯听从巴兰,却使那咒诅的言语变为祝福的话,因为耶和华你的神爱你」:神禁止巴兰咒诅以色列人,又使巴兰不自觉地说出祝福以色列人的话(参民二十三7~8,11等)。 【申二十三6】「你一生一世永不可求他们的平安和他们的利益。」 〔吕振中译〕「尽你一生的日子、你永不可谋求他们的平安兴隆的福利。」 〔原文字义〕「利益」好的,令人愉悦的。 〔文意注解〕「你一生一世永不可求他们的平安和他们的利益」:即指不可为亚扪人和摩押人祝福。 【申二十三7】「“不可憎恶以东人,因为他是你的弟兄。不可憎恶埃及人,因为你在他的地上作过寄居的。」 〔吕振中译〕「『你不可厌恶以东人,因为他是你的宗弟兄;不可厌恶埃及人,因为你在他的地做过寄居者。」 〔原文字义〕「憎恶」厌恶,痛恨;「以东」红。 〔背景注解〕「不可憎恶以东人,因为他是你的弟兄」:以东人在主前4世纪逐渐迁居到犹大南部,被称为「以土买」人(可三8)。主前2世纪末,犹太哈斯蒙尼王朝(Hasmonean dynasty,主前140~37年)征服了以土买人,强迫他们受割礼,归化为犹太人,主耶稣时代的希律王就是一位以土买人。 「不可憎恶埃及人,因为你在他的地上作过寄居的」:埃及人后来曾经帮助以色列抵御来自美索不达米亚的亚述和巴比伦帝国。现代以色列复国之后,在周边国家中首先与埃及实现了和平。罗马帝国后期,埃及实现了基督化。主后7世纪被阿拉伯穆斯林征服之后,科普特教会(Coptic Church)仍然存在至今。目前科普特人占了埃及总人口的10~15%,他们都是信主的古埃及人后裔,也是中东最大的基督徒族群。 〔文意注解〕「不可憎恶以东人,因为他是你的弟兄。不可憎恶埃及人,因为你在他的地上作过寄居的」:『以东人』以东人是以扫的后代(参创三十六9),和以色列人的祖先有血缘关系;『埃及人』在天下闹饥荒时,埃及的法老曾经允许雅各携家带眷移居埃及的兰塞(参创四十七11)。 〔话中之光〕(一)将来「耶和华必击打埃及,又击打又医治,埃及人就归向耶和华。祂必应允他们的祷告,医治他们」(赛十九22),表明人只要寻求神,不甘心留在撒但的辖制里,神一定给他们机会归到自己的名下。将来所有的外邦人都有机会进入基督,「在此并不分希腊人、犹太人,受割礼的、未受割礼的,化外人、西古提人,为奴的、自主的,惟有基督是包括一切,又住在各人之内」(西三11)。 【申二十三8】「他们第三代子孙可以入耶和华的会。”」 〔吕振中译〕「至于寄居在以色列地者所生的子孙、到第三代便可以进永恒主的公会。」 〔文意注解〕「他们第三代子孙可以入耶和华的会」:不是指从设立本条例开始的第三代,而是指从个人宣告改信犹太教开始的第三代。 【申二十三9】「“你出兵攻打仇敌,就要远避诸恶。」 〔吕振中译〕「『你出兵扎营攻打仇敌的时候、要谨守自己、避开各样的坏事。」 〔原文字义〕「远避」防备;「诸恶(原文双同字)」坏的,恶的。 〔文意注解〕「你出兵攻打仇敌,就要远避诸恶」:『诸恶』指会玷污以色列人、导致他们失去圣别性质的行为,例如拜偶像、奸淫、同性恋、赤身露体、谋杀、偷盗等。 〔话中之光〕(一)申命记所提的争战,都是神百姓执行神的旨意,所以一定有神的同在(14节;二十1)。因此,百姓不能因为图方便而疏忽持守圣洁的生活,必须「远避诸恶」,遵守洁净的条例,以免影响神与他们同行。 【申二十三10】「“你们中间,若有人夜间偶然梦遗,不洁净,就要出到营外,不可入营;」 〔吕振中译〕「你中间若有人夜里因意外事而不洁净,就要出到营外,不可进营中。」 〔原文字义〕「偶然梦遗」意外梦遗。 〔文意注解〕「你们中间,若有人夜间偶然梦遗,不洁净,就要出到营外,不可入营」:『梦遗』指男性在睡梦中遗精;『不洁净』指人本身在礼仪上不洁净,如痲疯病患者(参利十三1~46)、漏症患者(参利十五1~15)、遗精的男人(参利十五16~18)、行经的女人(参利十五19~25)等。 【申二十三11】「到傍晚的时候,他要用水洗澡,及至日落了才可以入营。」 〔吕振中译〕「向晚时分他要在水中洗澡,日落了纔可以再进营中。」 〔文意注解〕「到傍晚的时候,他要用水洗澡,及至日落了才可以入营」:『用水洗澡』指用水洗全身(参利十五16)。 【申二十三12】「“你在营外也该定出一个地方作为便所。」 〔吕振中译〕「在营外你该有解手的地方,你可以到那里去出恭。」 〔原文字义〕「便所」(原文无此字)。 〔文意注解〕「你在营外也该定出一个地方作为便所」:『便所』指专供排泄的地方,这是为着维持营地的公众卫生。 【申二十三13】「在你器械之中当预备一把锹,你出营外便溺以后,用以铲土,转身掩盖。」 〔吕振中译〕「你的器械还要有一把锹;你蹲着出恭以后,可以用来铲土,转身将排泄物掩盖着。」 〔原文字义〕「器械」工具,器具;「便溺」排泄物;「铲土」挖。 〔文意注解〕「在你器械之中当预备一把锹,你出营外便溺以后,用以铲土,转身掩盖」:古时多以土掩排泄物为保持公众卫生的方法。 【申二十三14】「因为耶和华你的神常在你营中行走,要救护你,将仇敌交给你,所以你的营理当圣洁,免得祂见你那里有污秽,就离开你。”」 〔吕振中译〕「因为永恒主你的神在你营中往来、要援救你,要将仇敌交在你面前;故此你的营要圣洁,不可让他看见你中间有甚么现露难看的,以致他转回而离开你。」 〔原文字义〕「救护」给,置,放。 〔文意注解〕「因为耶和华你的神常在你营中行走,要救护你,将仇敌交给你」:『在你营中行走』形容神的同在和保守。 「所以你的营理当圣洁,免得祂见你那里有污秽,就离开你」:这是藉物质的层面的清洁或污秽,来喻指灵性层面的圣洁或污秽。 〔话中之光〕(一)信徒的身体「就是圣灵的殿」(林前六19),圣灵随时与我们同在,所以我们更应当随时、随地、随事持守圣洁,「逃避淫行」(林前六18),因为「那召你们的既是圣洁,你们在一切所行的事上也要圣洁」(彼前一15)。 (二)信徒啊,你必须记得,你向世上的罪恶挑战,对付你心中的罪恶,不是出于你自己,而是神的。祂在你们中间,你不可轻举妄动!祂必以右手拯救你,祂的圣臂托着你,将你的仇敌制胜。 (三)神与祂百姓同在,只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必须有圣洁的营地。四围必不可有污秽。大地必盖起一切的污秽。神出来,在营中走动。没有什么会碍祂的眼目,使祂离去。多么深切的教训!神在我们人生的道途上漫步进行。我们日常生活的隐秘,与众人的关系,内心的意念,都在祂面前显露。我们不可留着什么是祂所憎恶的,不然就不必希望祂的拯救,也无需仰赖祂赶逐我们的仇敌。 (四)今天的教会,注重人的智慧,在方法上争新取胜,却忽略了追求圣洁。倒是假先知巴兰,比光明之子更加聪明;他看出了以色列能力的根源,在于圣洁的神,失去神的同在,人甚都不能作(弥六5;启二14)。应当知道分别为圣的重要,向神诚实,保守圣洁,有神的同在。 【申二十三15】「“若有奴仆脱了主人的手,逃到你那里,你不可将他交付他的主人。」 〔吕振中译〕「『一个奴仆脱了主人的、投奔到你那里,你不可把他送交他主人。」 〔原文字义〕「交付」交出,禁闭。 〔文意注解〕「若有奴仆脱了主人的手,逃到你那里,你不可将他交付他的主人」:『脱了主人的手』非指企图脱离奴仆身分的逃走,而是指因受到主人的残酷虐待,甚或折断手脚的酷刑,为保性命而冒险逃脱的奴仆。 【申二十三16】「他必在你那里与你同住,在你的城邑中,要由他选择一个所喜悦的地方居住;你不可欺负他。」 〔吕振中译〕「他必须在你中间和你同住,在他所看为好的城市、他所选择的一个地方居住;你不可欺负他。」 〔原文字义〕「喜悦」好的,令人愉悦的;「欺负」压迫,恶待。 〔文意注解〕「他必在你那里与你同住,在你的城邑中」:意指收容他,或为他安排暂时收容所。 「要由他选择一个所喜悦的地方居住;你不可欺负他」:『欺负他』意指趁着对方陷于无助的危机,而无理的对待,使其身心受苦。 【申二十三17】「“以色列的女子中不可有妓女;以色列的男子中不可有娈童。」 〔吕振中译〕「『以色列的女子中不可有庙妓,以色列的男子中不可有男性庙娼。」 〔原文字义〕「娈童」男娼。 〔文意注解〕「以色列的女子中不可有妓女;以色列的男子中不可有娈童」:『妓女』指卖淫的女人,特指异教的庙妓;『娈童』指供人狎玩的男人,特指异教拜神仪式中的男性庙娼。 〔话中之光〕(一)婚外性行为会破坏夫妻关系。在配偶之间鱼水和谐的性生活,既合乎礼仪,也能建立关系。神时常警告以色列人,不可有婚外的性行为。现代人也该有所警惕,青年人不可有婚前的性行为;已婚的成年人更必须切记,在性生活方面要忠于配偶。 【申二十三18】「娼妓所得的钱,或娈童(原文作狗)所得的价,你不可带入耶和华你神的殿还愿,因为这两样都是耶和华你神所憎恶的。」 〔吕振中译〕「妓女所得的银钱和狗倡〔即:男倡〕所得的代价、你不可带进永恒主你的神的殿来还愿,因为这两样都是永恒主你的神所厌恶的。」 〔原文字义〕「娈童」狗;「所得的价」价钱,雇用。 〔文意注解〕「娼妓所得的钱,或娈童所得的价」:指卖淫所得的收入;『娈童』原文用「狗」字,含有轻蔑的意思。 「你不可带入耶和华你神的殿还愿,因为这两样都是耶和华你神所憎恶的」:意指不可用来奉献给神。 〔话中之光〕(一)「耶和华喜悦燔祭和平安祭,岂如喜悦人听从他的话呢?听命胜于献祭;顺从胜于公羊的脂油」(撒上十五22)。因此,神所看重的是人里面的实际,而不是外面的钱财。错误的手段并不能成就良善的目的,用行恶、行淫或诡诈而得的钱财奉献,神绝不悦纳。 (二)神不是凡钱都好;祂恨恶罪恶,也不悦纳罪恶所得的工价。神的仆人在金钱上必须持守圣洁的原则;娼妓娈童的行为,是作某些事,为了得到报偿,而牺牲真理,就如有的人表示善意,说人爱听的话,作讨人喜悦的事,为了要得好处,看来是对于神的工作有益的,但来源不清洁,全然不蒙神悦纳。 【申二十三19】「“你借给你弟兄的,或是钱财或是粮食,无论什么可生利的物,都不可取利。」 〔吕振中译〕「『你借给你的族弟兄、都不可取利息、是粮食利息、或是任何东西的利息借出而生利的。」 〔原文字义〕「生利」可生利息;「取利」使付利息。 〔文意注解〕「你借给你弟兄的,或是钱财或是粮食,无论什么可生利的物,都不可取利」:『弟兄』指以色列人;『可生利的物』指自己运用或贷放给别人周转可以获取利润的财物;『取利』指收取利息。 〔话中之光〕(一)以色列在神面前是一个整体,正如教会是基督的身体;在身体上作肢体的,必须互相扶持,才能显出正常的功用。以色列人借钱给贫穷的弟兄,目的是为了「帮补他」(利二十五35),学习彼此供应,所以「不可取利」。迦南地是神白白地赐给以色列人的,救恩也是神白白赐给我们的,「神既是这样爱我们,我们也当彼此相爱」(约壹四11),活出「爱人如己」(利十九18)的团体见证。 这是说,不可在人需要帮助,你虽表现爱心,却要附带加上对于自己有利的条件,或日后得到甚么好处为回报。主耶稣的吩咐是:「借给人不指望偿还」(路六35)。这必须发自内心里无私的爱,才可以作得到。圣经说:「命令的总归就是爱;这爱是从清洁的心和无亏的良心,无伪的信心,生出来的」(提前一5)。 【申二十三20】「借给外邦人可以取利,只是借给你弟兄不可取利。这样,耶和华你神必在你所去得为业的地上和你手里所办的一切事上赐福与你。」 〔吕振中译〕「借给外族人、你倒可以取利息;但借给你的族弟兄呢、你就不可取利息;好使永恒主你的神、在你所要进去取得为业的地、在你手下办的一切事上、赐福与你。」 〔原文字义〕「所办的」伸展,放手之处。 〔文意注解〕「借给外邦人可以取利,只是借给你弟兄不可取利」:『外邦人』指非以色列人;『弟兄』指以色列人。 「这样,耶和华你神必在你所去得为业的地上和你手里所办的一切事上赐福与你」:在财物上帮助陷于困境的同宗以色列人,能蒙神悦纳而赐福。 【申二十三21】「“你向耶和华你的神许愿,偿还不可迟延;因为耶和华你的神必定向你追讨,你不偿还就有罪。」 〔吕振中译〕「『你向永恒主你的神许了愿,偿还不可迟延,因为永恒主你的神必定向你追讨,你就有罪。」 〔原文字义〕「偿还」履行,回报;「追讨」被要求。 〔文意注解〕「你向耶和华你的神许愿,偿还不可迟延」:『许愿』指在神面前发誓承诺自己会履行某事;『偿还』即指还愿;『不可迟延』指立即付诸实施。 「因为耶和华你的神必定向你追讨,你不偿还就有罪」:『追讨』指要求还愿;『有罪』指亏负了神。 〔话中之光〕(一)神并不短缺什么,但祂却看重人借着许愿所表明的心。人若不向神「许愿」,神并不勉强人;但人若向神许了愿,就「偿还不可迟延」。因为向神许了愿却不「谨守遵行」(23节),不只是信用的问题,而是藐视神、不以神为神,所以不能不被定罪。 【申二十三22】「你若不许愿,倒无罪。」 〔吕振中译〕「你若不许愿,倒没有罪。」 〔原文字义〕「许愿」发誓。 〔文意注解〕「你若不许愿,倒无罪」:许愿是甘心自愿的,若不许愿,反倒不被问罪;许了愿却不还愿,就是欺骗神。 【申二十三23】「你嘴里所出的,就是你口中应许甘心所献的,要照你向耶和华你神所许的愿谨守遵行。」 〔吕振中译〕「你嘴里所说出的、你要谨慎实行,照你向永恒主你的神所自动许的愿、就是你口中所应许过的而实行。」 〔原文字义〕「谨守」保守,看守;「遵行」做,制作,完成。 〔文意注解〕「你嘴里所出的,就是你口中应许甘心所献的,要照你向耶和华你神所许的愿谨守遵行」:心愿一经出口,在神面前就算成立,就要向神负责履行心愿。 【申二十三24】「“你进了邻舍的葡萄园,可以随意吃饱了葡萄,只是不可装在器皿中。」 〔吕振中译〕「你进你邻舍的葡萄园、可以随意吃饱了葡萄,却不可装在器皿里。」 〔原文字义〕「意」魂,自我。 〔文意注解〕「你进了邻舍的葡萄园,可以随意吃饱了葡萄,只是不可装在器皿中」:这个条例,一面提供行路人的方便,一面保障果园园主的权益。 【申二十三25】「你进了邻舍站着的禾稼,可以用手摘穗子,只是不可用镰刀割取禾稼。”」 〔吕振中译〕「你进你邻舍站着的庄稼、可以用手摘穗子,却不可动镰刀去割取你邻舍站着庄稼。」 〔原文字义〕「摘」拔;「割取」挥动。 〔文意注解〕「你进了邻舍站着的禾稼,可以用手摘穗子,只是不可用镰刀割取禾稼」:『站着的禾稼』指已经成熟结穗尚未收割的禾稼;『手摘穗子』指经过田间时随手摘取穗子(参太十二1);『用镰刀割取』指盗割属于别人的庄稼。 〔话中之光〕(一)神体恤有需要的人,但并不鼓励人的贪欲。当场「随意吃饱」(24节)是体恤,「装在器皿中」(24节)拿走就成了抢夺;「用手摘穗子」(25节)是体恤,「用镰刀割取」(25节)就成了偷窃。 (二)教会的肢体之间应当「彼此相爱」(约十三34),「各人不要单顾自己的事,也要顾别人的事」(腓二4)。但谁也不可滥用别人的爱心和慷慨,彼此占便宜,所以,「若有人不肯做工,就不可吃饭」(帖后三10)。 叁、灵训要义 【分别为圣】 一、圣洁的群体(1~14节): 1.圣洁的团契(1~8节): (1)「凡外肾受伤的,或被阉割的,不可入耶和华的会」(1节):凡生命不能繁衍的,不可加入。 (2)「私生子不可入耶和华的会;他的子孙,直到十代,也不可入耶和华的会」(2节):凡生命来源有违常纲的,不可加入。 (3)「亚扪人或是摩押人不可入耶和华的会;他们的子孙,虽过十代,也永不可入耶和华的会」(3节):凡生命血统有违伦理的,不可加入。 (4)「不可憎恶以东人,因为他是你的弟兄。不可憎恶埃及人,因为你在他的地上作过寄居的。他们第三代子孙可以入耶和华的会」(7~8节):不可恶待外人。 2.圣洁的军营(9~14节): (1)「你出兵攻打仇敌,就要远避诸恶」(9节):争战须持守圣洁的原则。 (2)「你们中间,若有人夜间偶然梦遗,不洁净,就要出到营外,…到傍晚的时候,他要用水洗澡,及至日落了才可以入营」(10~11节):梦遗须出营外,洁净后才可入营。 (3)「你在营外也该定出一个地方作为便所。在你器械之中当预备一把锹,你出营外便溺以后,用以铲土,转身掩盖」(12~13节):便溺在营外,且须掩盖。 二、圣洁的待人接物(15~25节): 1.「若有奴仆脱了主人的手,逃到你那里,你不可将他交付他的主人。他必在你那里与你同住,…不可欺负他」(15~16节):要善待逃奴,不可欺负。 2.「以色列的女子中不可有妓女;以色列的男子中不可有娈童。…所得的价,你不可带入耶和华你神的殿还愿」(17~18节):严禁娼妓,所得不可还愿。 3.「借给外邦人可以取利,只是借给你弟兄不可取利」(19~20节):不可向弟兄取利。 4.「你向耶和华你的神许愿,偿还不可迟延;…你若不许愿,倒无罪」(21~23节):许愿须实时偿还。 5.「你进了邻舍的葡萄园,可以随意吃饱了葡萄,只是不可装在器皿中。你进了邻舍站着的禾稼,可以用手摘穗子,只是不可用镰刀割取禾稼」(24~25节):田园产物可吃不可带走。 ── 黄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申命记注解》 参考书目:请参阅「申命记提要」末尾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