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後書提要 壹、作者 使徒保羅(參一1;十1)。 根據聖經的記載,保羅原名掃羅(徒十三9),系以色列人,屬便雅憫支派(羅十一1);按血統而言,是希伯來人所生的希伯來人(腓三5)。他生在基利家的大數,在名師迦瑪列門下,按嚴緊的猶太律法受教(徒廿二3)。後來成為猶太教中最嚴緊的法利賽人(徒廿六5),為祖宗的律法大發熱心,逼迫教會(腓三6);然而這是在他不信不明白的時候所作的(提前一13)。有一天,當他要去大馬色捉拿信主的人們時,蒙主耶穌在路上向他顯現(徒九1~5)。從此,他便成了基督徒,並奉召成為使徒(羅一1),主要以外邦人為傳揚福音的對象(加二8)。先後至少寫了十三封新約書信,是基督教真理的主要詮釋者。 貳、寫作時地 約在主後五十七年寫於馬其頓的腓立比(參二13;七5)。本書不但說保羅自己在馬其頓時的光景,也對哥林多教會講到馬其頓眾教會的光景(八1~5)。 哥林多後書距前書至少有一年(參九2),可能保羅夏天去特羅亞(參二12),冬天或翌年春天到馬其頓(參二13),之後再到哥林多。 叁、本書受者 在哥林多的教會,並亞該亞遍處的眾聖徒(一1)。 保羅在到達以弗所之前,曾在哥林多住了一年零六個月(徒十八11,18~19)。哥林多教會應是那一段期間,由保羅所建立的。他曾偕同亞居拉、百基拉、西拉和提摩太等位同工,在那裏傳揚福音,竭力作工(徒十八2,5)。 哥林多城位於希臘南部,雅典以西,位於羅馬與東方交通往來的要道上,在當時是一個重要的商業中心城市。哥林多向以廟寺聞名,以供奉希臘美與性的女神維納斯最為有名。由於哥林多人的宗教信仰腐敗,故這城也以不道德聞名於世。人們常以『哥林多化』一詞,作為生活墮落與腐敗的代號。 肆、寫本書的動機 欲知保羅寫本書的動機,便須先知道本書的背景。當保羅還在以弗所時就為哥林多教會極其掛心,寫了《哥林多前書》之後不久,先差遣年輕的同工提摩太去幫助他們(參林前十六10),可能哥林多信徒對待提摩太不太客氣,於是保羅決定親自再去哥林多一趟(參十二14,這裏的『第三次』暗示他曾經第二次去過哥林多),但結果未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因此應許不久再去(參二1)。到了以弗所,保羅就寫了一封措辭嚴厲、卻多多流淚的信打發提多送去(參二3~4),可惜這封書信已經失傳。不久以弗所大亂,保羅幾乎喪命,他便離開那裏,但未去亞該亞,可能因考慮到哥林多信徒在未改變對他的態度之前,去訪問他們恐於事無補,所以在特羅亞等候提多,既不見提多回來,就去馬其頓的腓立比(參二12~13),那裏教會雖好,但保羅因不曉得哥林多信徒對那封『流淚信』的反應如何,仍是內心不安,直到提多來了,才得了安慰(參七7)。 提多回報的大致是好消息,就是大部分人聽從保羅的勸告就悔改了。但仍有缺點,還有人對保羅說要去卻未去,而認為他反復不定(一17),其實保羅是為要寬容他們(一23);他們對待犯罪的人太嚴厲,不知赦免(二6~7);對一些假使徒的認識還不夠清楚(三1;五12);對偽師未劃清界限(六14~16);一部分不順服的人還在造謠譭謗保羅;有人以為保羅憑血氣行事(十2);有人自信屬基督,說保羅對基督的關係很少(十7);有人說保羅寫信威嚇他們,其實保羅是算不得甚麼;又說保羅的氣貌、言語都不及其他使徒(十10~11);也有人說保羅詭詐,用心計牢籠他們(十二16),不承認保羅所得啟示,不相信基督在他裏頭說話(十三3)等等。 綜合上述的背景,我們得出保羅寫本書的動機如下: (一)解釋應許去而未去的緣故。 (二)解釋自己行事為人並事奉的原則。 (三)勸勉哥林多信徒要認清假使徒並要與他們分別。 (四)勸勉哥林多信徒要赦免知錯悔改的人。 (五)勸勉哥林多信徒要參與濟助耶路撒冷貧窮聖徒的事。 (六)以各種憑據表明自己確實是基督的使徒,擁有使徒的權柄。 (七)叫那些不順服的人悔改,以免保羅第三次去用權柄待他們。 伍、本書的重要性 《哥林多後書》雖然是一本抒發個人情緒的書信,但信中卻含有許多重要的真理和榜樣,不但在神學上具有相當的價值,且給主的僕人們和一切基督徒留下了事奉主並行事為人的基要原則: (一)對三一神的本質、特性、心意和工作有極清楚的啟示(參一10,18~22;四6;五18~21等)。 (二)對新約的特點和超越性提供吾人可資窺探的櫥窗(參三章)。 (三)對肉身和靈性的輕重、相對與相關性也給我們清楚的指引(參四7~五10) (四)對神工人的職責、行事原則與該有的存心留下了很好的榜樣和說明(參五11~七16;十1~十一12;十二6,13~21;十三1~10)。 (五)對財物奉獻和教會對款項的處理之道也提供了屬靈的原則(參八至九章)。 (六)對使徒的憑據、權柄和運用權柄的原則也留下了很好的榜樣(參十一23~十三10)。 陸、主旨要義 基督和十字架乃是新約執事的經歷和他的職事。保羅在前書是以基督和十字架來對付教會中一切難處,在後書中他就以本身的經歷見證說,他自己也是如何的活在基督和十字架的實際中。他之能成為神新約之下的一個執事,以及他能在神面前領受一份榮耀的職事,都是在於基督和十字架在他身上深深的作工、破碎和組織。所以我們從《林前》、《林後》二書合起來看就可以知道,這位神偉大的僕人,他所作的和所是的,乃是一致的,都是那一位釘十字架的基督。 柒、本書的特點 本書的特點如下: (一)保羅把他自己擺出來,但不是傳自己,仍是傳揚耶穌基督為主。保羅在對抗那些『最大的使徒』向他權柄的挑戰時,讓我們看見他在別處從未透露的內心深處的景況,以及他的生平和事奉中許多感人肺腑的事蹟。因此本書也是他書信中最不帶神學與教理,極具個人色彩的一封,讓我們深深認識這位元『在基督裏的人』。 (二)保羅的喜、怒、哀、樂如同畫在我們眼前,他的樣子也可以從本書想像得到。他有時在喜樂的極峰,有時卻在憂傷的深谷;令我們明白,即使堅強如保羅,也有他灰心失望的時刻。但叫我們鼓舞的是:主基督總是給保羅足夠的力量,甚至連死亡都能勝過。 (三)這封信也讓我們看見保羅如何處理他與教會的關係。他愛他們像父母疼愛自己的兒女。他管教、責備,為他們的爭吵、分裂痛心。他關懷遠在耶路撒冷貧苦的聖徒,因此在外邦人的教會中籌募款項,賙濟他們。這樣作,不只表明眾教會在基督裏的一體,也是把基督徒彼此的相愛與關懷見諸實行。 (四)可以清楚看到保羅的敵人們的策略和言論。他們行事詭詐,裝作基督使者的模樣,先博得信徒們的好感,然後佔領他們的心思。而另一面處處中傷保羅,使信徒們對保羅的態度,從信任轉而懷疑,從懷疑變鄙夷。 (四)全備而被沿用的祝福詞(十三14)。 捌、與《哥林多前書》的關係 《哥林多前書》是使徒的辯論、指責和定罪,使受攪擾並迷惑的哥林多信徒轉向並注重基督;《哥林多後書》是使徒的見證、安慰和鼓勵,帶領哥林多信徒經歷並享受基督。因此,後書比前書更重經歷,更主觀且更深入。茲將前後兩書的主要相異點列述如下: (一)前書對付教會中的各種問題;後書對付信徒內心的各種問題。 (二)前書對付信徒對恩賜的誤解與誤用;後書對付信徒對職事的無知與誤會。 (三)前書幫助教會對抗世界與異教的影響;後書幫助教會對抗假使徒和異端的影響。 (四)前書說明基督徒真愛的道理和原則;後書表達基督徒真愛的榜樣和實行。 (五)前書重在解決信徒與信徒之間的問題;後書重在解決信徒與工人之間的問題。 玖、鑰節 「我們所能承擔的,乃是出於神;祂叫我們能承當這新約的執事,不是憑著字句,乃是憑著靈。」(三5~6原文) 「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裏,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神,不是出於我們。…身上常帶著耶穌的殺死(原文),使耶穌的生也顯明在我們身上。」(四7~10) 「所以我們作基督的使者,就像神藉我們勸你們一般;我們替基督求你們與神和好。」(五20) 拾、鑰字 「安慰」(全書29次) 「誇」「自誇」(全書29次) 「職事」或「職分」(三7,8,9;四1;五18;六3…) 拾壹、內容大綱 【使徒保羅的事工與榜樣】 一、引言和解釋(一1~二11) 1.問安(一1~2) 2.為患難中得安慰而感謝(一3~11): (1)得安慰乃為安慰別人(一3~7) (2)苦難叫人不靠自己而靠神(一8~11) 3.解釋自己的行蹤(一12~二13): (1)在世為人不靠自己,乃靠神的恩典(一12~14) (2)要去而未去並非由於自己反復不定(一15~17) (3)因為所傳的基督並沒有是而又非的(一18~22) (4)躭延的原因乃為寬容(一23~24) (5)立意不叫人因自己的來到而憂愁(二1~3) (6)寫信為要顯明格外的疼愛(二4) (7)勸大家要向那悔改的弟兄顯出堅定的愛心(二5~11) (8)表明自己等候提多時的心境(二12~13) 二、保羅事奉主的榜樣(二14~七16) 1.到處顯揚基督的香氣(二14~17) 2.用神的靈使人成為基督的信(三1~6) 3.使人滿有基督的榮光(三7~四6): (1)是屬靈的職事,有極大的榮光(三7~11) (2)是主的靈使人變成主的形狀,榮上加榮(三12~18) (3)只傳基督,使基督的榮光能照在人的心裏(四1~6) 4.不是顧念所見的瓦器,乃是顧念所不見的寶貝(四7~五17): (1)自己被交於死地,叫人得著復活的生命(四7~15) (2)外面的人雖然毀壞,裏面的人卻要更新(四16~18) (3)地上的帳棚雖然拆毀,卻得穿上屬天的房屋(五1~5) (4)行事為人憑著信心,不是憑著眼見(五6~8) (5)立定志向,為主而活,討主喜悅(五9~15) (6)不憑外貌認人,乃認基督裏的新造(五16~17) 5.接受和好道理的託付,盡和好的職分(五18~七16): (1)作基督的使者,勸人與神和好(五18~21) (2)在各樣的事上,表明自己是神的用人(六1~10) (3)勸人以寬宏的心與自己和好(六11~13;七2~4) (4)要分別為聖,才能與神和好相交(六14~七1) (5)因提多所報和好的訊息而歡喜快樂(七5~16) 三、勸勉信徒參與愛心的捐獻(八1~九15) 1.要效法馬其頓眾教會樂捐的榜樣(八1~8) 2.要效法耶穌基督為我們成為貧窮的榜樣(八9~15) 3.要效法提多等人熱心和行事光明的榜樣(八16~24) 4.當出於樂意,不是出於勉強(九1~5) 5.當為多收仁義的果子而多多撒種(九6~15) 四、為他自己的使徒權柄有所表白(十1~十二21) 1.表明他作工的原則(十1~18): (1)不憑血氣爭戰,乃靠神的能力(十1~5) (2)運用權柄不是要敗壞人,乃為造就人(十6~11) (3)只照神所量給的界限,不仗別人所勞碌的誇口(十12~18) 2.表明他作使徒的心態(十一1~15): (1)為信徒向基督失去純一的心而感憤恨(十一1~3) (2)不藉言語,乃在凡事上顯明作使徒的知識(十一4~6) (3)自居卑微,為叫信徒高升(十一7) (4)在錢財上謹守,為不給人機會譭謗(十一8~12) 3.被迫自居愚妄人,為讓信徒能分辨真假使徒(十一13~23上): (1)假使徒行事詭詐,裝作基督使徒的模樣(十一13~15) (2)假使徒憑血氣自誇,他只好也自誇身分(十一16~23上) 4.表明他作使徒的憑據(十一23下~十二21): (1)憑據之一,經歷諸般的患難(十一23下~33) (2)憑據之二,得著主的顯現和啟示(十二1~10) (3)憑據之三,百般的忍耐和神跡奇事異能(十二11~13) (4)憑據之四,有父母般的愛心(十二14~18) (5)憑據之五,凡事都為造就信徒(十二19~21) 五、勸勉和結語(十三1~14) 1.勸勉信徒不要讓他使用權柄嚴厲對待他們(十三1~10): (1)對犯罪的人必不寬容(十三1~4) (2)總要省察和試驗自己,行事端正(十三5~9) (3)好叫見面的時候,不必使用主所給的權柄(十三10) 2.末了的勸勉(十三11) 3.問安(十三12~13) 4.祝福(十三14)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哥林多後書註解》 《哥林多前後書註解》參考書目 王國顯《仍是一個身體――哥林多前書讀經劄記》宣道出版社 王國顯《神的用人――哥林多後書讀經劄記》宣道出版社 朱韜樞《馨香之氣――哥林多後書的信息》台北市教會 李常受《哥林多前書生命讀經》臺灣福音書房 李常受《哥林多後書生命讀經》臺灣福音書房 周同培《問題教會・教會問題――哥林多前書信息》眾聖徒出版社 吳然《哥林多前書分題講解》浸宣出版社 封志理《教會生活實例――哥林多前書生命查經》香港教會 封志理《新約的執事――哥林多後書生命查經》香港教會 封志理《蒙稱許的人――從哥林多前書看教會的分裂與建造》香港教會 徐松石《哥林多前後書發凡》浸信會出版部 梁秀德《哥林多前書釋義》基督教逐家文字佈道會 梁家麟《今日哥林多教會――哥林多前書註釋》天道書樓 陸彼得等《研論哥林多前書》美國基督中心 陸彼得《研論哥林多後書》美國基督中心 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哥林多前書》校園書房出版社 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哥林多後書》校園書房出版社 陳濟民《哥林多後書研讀手冊》證道出版社 張永信《哥林多前書注釋》宣道出版社 寇伯雷《前進哥林多――節經釋義法》橄欖基金會出版部 無名氏《哥林多前書讀經指引》不詳 無名氏《哥林多後書讀經指引》不詳 無名氏《每日靈糧系列――哥林多前書》台北靈糧堂 無名氏《每日靈糧系列――哥林多後書》台北靈糧堂 無名氏《哥林多後書信息》基督徒出版社 楊牧谷《作祂僕人――哥林多後書研讀》校園書房出版社 楊紹唐《神的工人――哥林多後書》福音團契書局 鄭連坤《哥林多前書註釋》中台神學院 鮑會園《大都會信徒的操練――哥林多後書釋經講道》播道會文字部 蘇曉星《哥林多前書研究》中台神學院 白賴恩著・邵大衛譯《哥林多後書――受託的事奉》美南浸信會 巴尼特著・呂妙芬譯《聖經信息系列――哥林多後書》校園書房出版社 包樂著・陳維德譯《別再偽裝――林後書靈訓》橄欖基金會出版部 艾德曼著・鄭華志譯《哥林多前後書註釋》中國主日學協會 坎伯摩根著・鍾越娜譯《摩根解經從書―哥林多書信》美國活泉出版社 彼德威納著・黃以誠譯《蓬勃的教會――哥林多前書講章》種耔出版社 梁秀德著・陳主顯譯《哥林多前書釋義》人光出版社 普瑞爾著・潘秋松譯《聖經信息系列――哥林多前書》校園書房出版社 馮國泰等著・梁康民譯《哥林多前書研經導讀》天道書樓 Baptist編・陳公亮譯《哥林多前書》浸信會出版社 Baptist編・宋鄭寶淇等譯《哥林多後書,腓利門書》浸信會出版社 于力工《聖經助讀本》聖書書房 王正中等《聖經原文串珠註解》浸宣出版社 王正中等《聖經原文字彙中文彙編》浸宣出版社 牛述光‧謝模善《新約全書釋義‧補編》晨星出版社 朱德峻等《新約釋義全書》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吳羅瑜等《聖經──串珠‧註釋本》福音證主協會 呂振中譯《聖經》香港聖經公會 封志理‧馬健源《原文編號新約全書》生命樹出版社 唐佑之等《中文聖經啟導本》海天書樓 陳瑞庭《聖經人地名意義彙編》少年歸主社 賈玉銘《聖經要義》晨星出版社 詹正義等編《活泉新約希臘文解經》美國活泉出版社 鮑會園等《新國際版研讀本聖經》更新傳道會 G.C.D. Howley, etc.《現代中文聖經註釋》種籽出版社 G.A. Lint, etc.《The Complete Biblical Library》World Library Press A.M. Stibbs, etc.《聖經新釋》福音證主協會 Leadership
Ministries Worldwide《The
Preacher‘s Outline & Sermon Bible》 W. Bauer著‧戴德理譯《新約希臘文中文辭典》浸宣出版社 凌納格‧羅傑思《新約希臘文精華》角石出版社 馬唐納著‧角石翻譯組《新約聖經註釋》角石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