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第廿七章例證與靈感集錦 【太二十七1~10懊悔——最深沉的痛苦】 任何事再也沒有比懊悔更令人傷心了! 英國作家撒慕耳強生最能體會這一點了。這位現年七十三歲的老作家時常走到市場他父親以前工作的地點,有時候他甚至站在雨中淋雨,希望藉此來減輕他內心的罪感,因為在他二十歲時,他生病的父親曾要求他代替看守攤子而遭他拒絕。 加略人猶大亦然,當他看見耶穌將被釘在十字架時,他口袋裡的三十兩銀子就好像變成為三十條蛇。內心的懊悔痛苦使他大叫,「我有罪啊,流了無辜人的血。」於是三十兩銀子他也不要,把它丟在殿裡,而去上吊。 良心的歉疚確叫人難受,但你可以不必受到這種痛苦的煎熬,因為耶穌為你受死,當你相信祂的時候,你以往所犯的一切罪都被一筆勾消,完全被赦免了。如果你是一位違背主命的基督徒,那麼請你看約翰壹書第一章九節,「如果我們向上帝認罪,他是信實公義的,他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所有的過犯。」你可以不必再懊悔,不必再受精神上的煎熬了!——H.V.L.——梁敏夫譯輯《清晨露滴》 【太廿七12~14】「祂被祭司長和長老控告的時候,甚麼都不回答,...連一句話也不說。」 許多時候,靜比動更費力。靜是力的最高效能。對於那些一無根據的最惡最毒的控告,主始終「甚麼都不回答...連一句話也不說」,以致審判官甚覺希奇。對於那些無理的侮辱、不堪的虐待和嘲笑,連旁人都會激起忿怒,可是主始終鎮靜。祂大有能力,纔能不動。凡曾受過冤枉、毀謗、虐待的,都知道為持鎮靜需要何等大的力量。──
濮登 【太廿七23十字架——全卷聖經的中心】「……把他釘十字架!」 十字架是全部聖經的綱,其餘都是目。是十字架把整個聖經串連起來了,所以十字架也就是開啟聖經奧秘的鑰匙。 一切真理的奧秘,都是圍繞著十字架向人顯明出來。十字架是救恩的中心;十字架是人就近神的唯一道路;十字架是神救贖人類的唯一妙法;十字架是人與基督聯合的唯一途徑;十字架是神復興萬物的良法;十字架是神人相交、相通的管道;十字架是把人從世上的國輸入天國的通道。神根據十字架赦免人、接納人,神也根據十字架來審判人、定人的罪,人的永生與滅亡都是由對十字架的態度而決定的。 從聖經本文也可看出以十字架為中心的奧秘與重要,在創造裡有十字架;在揀選裡有十字架;在救贖裡更有十字架;在造就對付裡有十字架;在保留餘種裡有十字架;在興起先知上有十字架;在應許復興中有十字架;在國度裡有十字架;在教會中有十字架;福音廣傳、教會建立是藉著十字架;福音就是十字架;教會與國度都藏在十字架裡。 實在的,聖經的中心就是神向人顯出十字架;聖經的內容就是在各個時代,在各國各民中,以各種方式、方法論述基督與他的十字架。 基督是宇宙間極大的奧秘、極深的智慧,他能被人所瞭解,所接受的部分,就是十字架或藉著十字架;沒有十字架或不經過十字架,人對基督,對神的兒子就一無所知,也一無所得,因此在生命的意義上來說,基督就是十字架。人若想不接受十字架而得著基督,那是妄想,是完全不可能的事。人有了十字架就有了基督,人活在十字架裡,就是活在基督裡,十字架與基督是不能夠分開的。 所以想要明白聖經,就應當先認識十字架;若要認識神,認識基督,猶如必須認識十字架一樣。聖經中每一真理都是串在十字架這一根紅線上,也都集結在十字架上;總的來說,十字架就是一切真理的集成與結晶。 人若沒有接受十字架,就不配讀聖經;人若沒有被十字架對付過,就不會讀聖經;人若不活在十字架,就不能讀聖經。聖經是十字架的說明,十字架是聖經的真諦,十字架是神的旨意,但都是藉著聖經顯明出來的。 人若不在十字架的原則裡讀聖經,就摸不著神的心意,就看不明神的旨意;聖經的文字若不納入十字架的軌道,就不能滋潤人的生命,更不能給人以生命。 整個聖經的文字組成了十字架,所以每一段都不能脫離十字架,因為神默示的聖經就是要證明十字架、實行十字架、堅定十字架。聖經的功用就是要說明十字架,誰否認十字架,誰就是否認聖經。所以人要想明白聖經,就必須先回到十字架裡去,這是啟門之匙,這是行路之光。 榮耀的十字架、寶貴的十字架、奇妙的十字架、獨一的十字架、永恆的十字架“是藉著他給我們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從幔子經過,這幔子就是他的身體(來十20)。” —— 李慕聖《晨光》 【太廿七23,26】猶太的作家克勞斯尼爾(Klausner)對於十字架刑罰如此寫道:『十字架的苦刑,是人發明來報復他同類的最可怕、最殘酷的死刑。』西色柔稱之為:『最殘忍、最恐怖的極刑。塔西圖稱之為:『一種只適用於對奴隸採用的極刑。』 它發源於波斯。由於他們認為地是供祀奧馬茲德神(Ormauzd)的,所以要把囚犯舉起來,免得污穢了原是神財產的地。十字架作為極刑從波斯傳到北非洲的迦太基(Carthage),羅馬人就是從迦太基學來的。不過羅馬人把它限於反叛者,逃跑的奴隸以及最低級的罪犯。這刑罰不准用在羅馬公民身上。 克勞斯尼爾對十字架還有更進一步的描述。罪犯被綁在十字架上,他早已在鞭韃中流出大量的血。他要被掛在那裏飢餓,曝曬至死,甚至無法保護自己免受蛟蠅叮在他赤裸的身體與流血的傷口上,這並不是一幅好看的圖畫──可是這正是耶穌甘願為我們忍受的苦楚。──《每日研經叢書》 【太二十七32】「勉強他同去,好背著耶穌的十字架。」 照羅馬所記述的,當時兵丁以兇暴的方法強迫古利奈人來背負主的十字架。我們可這樣判斷,從那時起他就成為基督徒。這事在早晨他應許還沒有想到,但他被迫到各各他,在那緊張的時刻中,他開始猶豫,感到這位偉大的受苦者,連自然界都應敬拜,使他也五體投地,效忠於主。 我們許多人可能被迫背負十字架!我們自己也沒有選擇,只有讓那沉重的十字架壓在我們肩頭上,我們多少次想擺脫。其實這十字架應該是你生命中最大的福分,它帶著你到釘十字架的主那裡。你看見祂將十字架變成梯子,把天與地連起來,天使在其上上去下來。 如果西門成為基督徒,他生命上的轉變該多麼令人興奮!他背過十字架,更容易認識主耶穌,他以後想起來,覺得沒有勉強的必要。所以假若你能看見十字架有主的美意,而你正與祂一同背負,那就容易得多了。事實就是這樣,祂在十字架,與祂一同背負,十字架會撒下無盡的花卉,好像陣雨一樣! 這是我們人生中的良機,西門在那時到耶路撒冷,就遇見那事,是永恆的有計劃之中,所以你背負十字架,也在神的目的之中。——邁爾《珍貴的片刻》 【太廿七34】「兵丁拿苦膽調和的酒,給耶穌喝。祂嘗了,就不肯喝。」 「苦膽調和的酒」是類似今日的麻醉劑,可以減少人的痛苦。但主耶穌為要拯救罪人,在十字架上須受盡一切的痛苦,所以主耶穌嘗了而不肯喝下去,這是背十字架的苦。有苦的感覺的人,需要苦膽調和的酒的人,就不是背十字架的人。有許多神的兒女,在表面上看他好像是背十字架,但在實際上不是。背十字架並不要求在神之外的安慰和喜樂。但是,有許多人一背十字架,他隔壁的人都知道;有許多人在樓上背十字架,樓下就知道了。有許多人,他的面色,他的表情,他的聲音,差不多都在那裏告訴人說:看哪,我在這裏背十字架!我們要知道,一個十字架如果走了風聲,就不是十字架;甚麼時候一走了風聲,就沒有十字架。那個風聲就是苦膽調和的酒。人是尋找安慰的人,人是尋找愛的人,人是稍有一點苦痛就尋找人的同情的人,但這一個並不是十字架。在神的兒女中有一個很大的難處,就是神並不是他的喜樂,所以要在神之外去尋找喜樂;神並不能滿足他的心,所以要在神之外去尋找安慰。這一個叫作苦膽調和的酒。這不是十字架上所有的東西。十字架是能歡喜快樂的接受,是能在神面前感謝神說,神替我所揀選的道路都是好的。因為我從神手裏接受神所給我的十字架,所以我能歡喜,我能感謝,我沒有事。 真的背十字架只會叫人尊敬,真的背十字架不會求人的可憐,甚麼時候求人的安慰,甚麼時候就只有苦膽調和的酒,而沒有十字架。我們的主,被釘在十字架上,十字架就變作我們敬拜主的地方。主的十字架是在髑髏地,髑髏地就變作我們讚美主的中心。──
選 【太二十七42十字架的救恩──祂救了別人,不能救自己。】
以色列的宗教人,把耶穌釘了十字架,仍然心有未足,還要再加戲弄已經落在他們手上的主:“祂救了別人,不能救自己!”(太二七:42) 【太二十七45~54不信者的徹悟】 在我圖畫室中,一本被我評價甚高的書突然不見了。書名叫「是誰挪動巨石?」是被一位朋友借走之後又轉借他人的,現在卻了無蹤影無從追討了。遺憾的是這書業已絕版,不可能再買到一本新的。這書的來源說來很奇妙,作者的本意原是為推翻基督復活的可靠性而動筆的,但越寫卻越推翻自己的立足點,因此使這本書得到一個完全相反的結論。作者找到了這麼多奇妙的證據,結果使他的書為主的復活作了最好的見證。我們也常有所聞,許多原不相信基督的人,對基督下一番工夫研究之後便發現自己的錯誤來。 有一天,兩位不信主的人在火車上偶然談論到基督奇妙的生涯。其中一位說:「我們可以為他寫出一部動人的羅曼史。」另一位則說:「是呀,由你老兄來寫再適當不過了,你最好認真地把他的生平事蹟及個性研究清楚,摒除一切感情及其神性,越平凡越好——就把他描寫成普通人羣中的一個。」 這樣決定過後,他們就開始行動,始終把小說寫成了。提議寫這本書的是殷格索上校(In-gersoll),而書的作者是劉華勒士將軍(Lew Wallace),奇怪嗎?這本書就是我們人人熟悉的「賓漢」Ben Hur,華勒士在寫作這本書時發現到耶穌絕對不是一個凡人,他對耶穌的生平及其個性研究的工夫下得越深,越證明出他絕不僅是一位偉大的教師。最後,他和馬太福音所記的百夫長一樣深信基督的神性,不禁叫出:「這真是神的兒子」。 任何人只要敞開心門用一顆追求的心來查考聖經,聖靈將會帶領他走上信心的道路! 想想看:多數的無神論者無法尋見上帝就和小偷無法尋得員警同一個道理!——梁敏夫譯輯《清晨露滴》 【太二十七50斷氣】「耶穌又大聲喊叫,氣就斷了。」 但他們的心幾時歸向主,帕子就幾時除去了。(林後三16) 在我們與主相交上,所以看不見主、進不到主面前,對屬靈的事模糊不清,常像隔著幔子、蒙著帕子;去到主面前的路,既不新又不活,死氣沉沉、無光無力,這是什麼原因呢? 就是我們裡面的帕子沒有揭去,所以無法看見主,與靈界的事猶如閉塞著一樣。既是這樣,如何使幔子裂開呢? 那就是我們的主在十字架上所顯明的,當他斷氣的時候,殿裡的幔子就裂開了,這就給我們一個亮光,叫我們知道斷氣的意義。 什麼是斷氣?就是徹底死了、與世界隔絕了,人對我們完全絕望了;只有到了這個地步,屬靈界對我們才會敞開。 多少時候,我們對世界、對人情、對肉體並沒有斷氣,還有指望,還有留戀,還有偷中之愛慕殷羨,自然天上的至聖所就不能向我們敞開。 哦!基督徒啊!你想進入至聖所嗎?這是沒有門的,只有幔子。意思是說:完全擋住了門的出出、進進,這幔子又不能隨便扯去。要麼完全扯去,要麼完全擋著、遮蔽起來。想叫幔子扯去,只有一個辦法,就是讓十字架工作在你靈魂深處,一直作到你斷了氣的地步。 何時你的舊人真的斷氣了,何時至聖所的榮耀就向你敞開;你若還有一口氣的時候,那幔子是不會裂開的。 哦!今天背十字架的人不是沒有,可是肯到斷氣的人卻是不多,因為人的氣太強了,總是斷不了。氣不斷就無法使幔子裂開,至聖所的奧秘(靈界的奧秘)就不會向你顯明;要進入至聖所就得在十字架上被釘得斷了氣。 在十字架上斷氣,這不是一個小經歷,他要把你從地上帶到天上,從外面帶到裡面,從肉體帶到靈裡,這實在是靈程上的一個大關健。 你若不斷氣,既使再付代價、再努力、再熱心,也是在幔子外面的事奉,對屬靈界的一切都是外行,仿效俗務。雖有陳設餅,卻沒有嗎哪;雖有金燈檯,卻沒有神榮耀的光輝;雖有自然的光,人工的光,卻得不著靈光、超自然的神本體的光。 一個人的生命若沒有神的光臨到他,他的長進不僅慢,並且太外表,其質脆弱無力,經不起風雨;只有裡面受了生命的光,體質才會健壯、堅強起來。這生命的光從何而來?就是從至聖所施恩寶座而來的。但幔子沒有裂開,誰也不能進到裡面去。 這條路是新的,不是舊的,不是照人的樣子學來的,而是聖靈指教的;不是習慣,也不是傳統,而是聖靈的新樣子。聖靈的事都是新的,但一個人沒有斷氣時,聖靈就不會向你顯現。 這條路是活的,不是死的。活路是長進,是變化,一個長進的生命,一個變化的生命,都是從聖靈來的。聖靈作工時,我們就得死,就得斷氣,否則聖靈就不作工,沒有聖靈的工作都是死的。 所以我們想進入至聖所,只有一條路,就是經過幔子,這幔子就是主的身體──教會。 我們對教會常有多種不同想法。怕教會受苦太重,怕受挫折,把教會當作自己的理想園地,自己施展才能、發揮恩賜能力的場所。但是一個真能顯出新的、活的教會,乃是被釘,直到斷氣,人一點指望都沒有了,就在這時,聖靈才能出來,才能顯出能力。 我們各人也是如此:所有的理想、愛慕、喜好、誇耀、追求,若不斷氣,就永遠別想有聖靈的能力。聖靈的工作,也決不會向我們顯出來。這也是神要我們經過靈交戰的原因,為的是要我們對自己斷氣,只憑信心仰賴聖靈。 我們常求主祝福、保守我們,成全我們;殊不知神真的祝福,就是把我們擘開、剝奪、倒空,將我們的一切都定罪。可是當神的手一伸出來祝福我們的時候,我們卻不敢斷氣,失去了真福。 今天的問題不是神不施恩,乃是人的心不肯誠實的歸向神,他們在殿裡一切都是在犯罪;從祭司到利未人、到百姓,一點也不是事奉神,簡直把事奉神的場所,變成賊窩了,何等可怕! 你不要認為事奉神是可以隨隨便便的,自以為有牛、有羊,殺牛宰羊,兌換銀錢忙個不停;豈不知你若不是用心靈誠實拜神的話,這一切有一天神都給你顯出來,無非是做賊、是偷竊,這是多麼嚴重的事。 一個看不見主的人要叫他斷氣,可真不是容易的事。所以如何使我們順服神的旨意而斷氣呢?就是心歸向主,專誠愛主,這時就自然沒有帕子;帕子一除去,主的光就來了,主的榮形就向我們顯明;一見主的面,我們就馬上變化。舊的除去,老的沒有了。新的、活的、榮耀的形象就顯出來了,這時不但幔子裂開,帕子也除去了。 哦!何等美好,何等榮耀!又新又活的路向我們敞開了,我們就可敞著臉與主親近,與主相交了。——
李慕聖《晨光》 【太廿七57~60】關於約瑟的名字有許多傳說,這些傳說對於住在英國的人特別有興趣。最有名的一個傳說,是在主後六十一年,腓力差約瑟從高爾往英國去傳道。據說他帶著最後晚餐的杯子,其中盛著耶穌從十字架上所滴下來的血,這杯就成為亞爾徒爾(Arthur)王的武士們故事中著名的『聖杯』。據說當約瑟和他的宣教士隊伍爬上懷雷阿山,翻越到另一邊,他們來到格拉斯吞布立(Glastonbury),約瑟把他的杖插進地裏,就從那裏長出格拉斯吞布立荊棘。多年以來格拉斯吞布立的確一直就是英國最神聖的地方,至今仍為一處朝聖之地。故事中說原初的荊棘被一個清教徒砍了下來,可是就在當天又從其中發出新芽。從那一天開始它的分枝已經遍滿了全世界。因此這個傳說把亞利馬太的約瑟跟格拉斯吞布立和英國相連在一起。 還有一則少有人知道的傳說,是在一首最著名的英文詩歌詞中所紀念著的,並在蘇摩撒特(Somerset)依舊流傳著。據說約瑟是一位錫商,在腓力尚未差遺他的許久以前,已經到科爾華爾(Cornwall)的錫礦去了好幾次。在科爾華爾的馬拉汛(Marazion)另有一個名稱,有時被稱為猶太人的市場,據說該地曾為買賣錫的猶太殖民主義者所集中的地方。這傳說更進一步地說,亞利馬太的約瑟是耶穌母親馬利亞的叔父。(若對的話,他可能遵照羅馬的法律,以親戚的身份來要求耶穌的身體。)據說有一次他曾帶著孩童耶穌航行到科爾華爾去。這正是布雷克(William Blake)在寫這首著名的詩篇時所想到的情形: 在古時,你的腳蹤 所謂撒但黑暗的磨坊,就是科爾華爾的錫礦。我們只能說,惟願這可愛的傳說是真實的,因為每逢想念到孩童耶穌的腳蹤,曾經踏在英國的土地上,是一件何等令人興奮的事啊!──《每日研經叢書》 【懷恩早禱】 3 這時候,賣耶穌的猶大,看見耶穌已經定了罪,就後悔,把那三十塊錢,拿回來給祭司長和長老說、 4 我賣了無辜之人的血,是有罪了。他們說,那與我們有甚麼相干,你自己承當罷。 11 耶穌站在巡撫面前,巡撫問他說,你是猶太人的王麼。耶穌說,你說的是。 19 正坐堂的時候,他的夫人打發人來說,這義人的事,你一點不可管.因為我今天在夢中,為他受了許多的苦。 23 巡撫說,為甚麼呢,他作了甚麼惡事呢。他們便極力的喊著說,把他釘十字架。 24 彼拉多見說也無濟於事,反要生亂,就拿水在眾人面前洗手,說,流這義人的血,罪不在我,你們承當罷。 25 眾人都回答說,他的血歸到我們,和我們的子孫身上。 33 到了一個地方,名叫各各他,意思就是髑髏地. 45 從午正到申初,遍地都黑暗了。 46 約在申初,耶穌大聲喊著說,以利,以利,拉馬撒巴各大尼.就是說,我的 神,我的 神,為甚麼離棄我。 50 耶穌又大聲喊叫,氣就斷了。 51 忽然殿裡的幔子,從上到下裂為兩半,地也震動,磐石也崩裂. 54 百夫長和一同看守耶穌的人,看見地震,並所經歷的事,就極其害怕,說,這真是 神的兒子了。 61 有抹大拉的馬利亞,和那個馬利亞在那裡,對著墳墓坐著。 讚美創造萬有,眾光之主,我們在天上的父神,各樣美善的恩賜,和各樣全備的賞賜,都是從祢上頭降下來的,在祢並沒有改變,也沒有轉動的影兒。 祢讓我們在四福音中重溫祢愛子受辱被害的情景,讓我們深深體會祢當時的心情及感受。真神祢對我們的愛偉大無窮,縱使諸天為紙張,海洋為墨水,集世代文人苦幹,豈能描述完詳。願普世歡騰,以敬畏的心記念救主的降生。 感謝讚美榮耀的主耶穌,祢用真道生了我們,祢誠然擔當我們的憂患,背負我們的痛苦,祢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因祢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祢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祢成為我們的贖罪祭。 感謝祢顯明天父應許的實在,預定日期的奧秒。主祢降生前五百年的三十塊錢,到埋葬猶大時還能買一塊墓園,若在今日祢才降生的話,就連瓦製的骨灰盅也買不起了。面對今日的疫情及我們所遇到的各樣難處,深知一定有祢的美意和時間表,我們默然靜候在祢的蔭庇下,仰望祢為我們一一解開,領我們走過這死蔭的幽谷。 聖靈請來引領我們脫去一切的污穢,和盈餘的邪惡,存溫柔的心領受祢所栽種在我們心中的聖道,今日能落落實實地行出來,用清潔沒有玷污的敬虔心來生活,勒住舌頭不說污穢的說話,看顧在患難中的弱勢社群,並且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 禱告乃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求。誠心所願! ──小牧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