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摩太前书第二章注解 壹、内容纲要 【神的工人应以维持敬虔生活为己任】 一、工人自己要藉祷告维持敬虔生活(1~7节): 1.要为万人和一切在位的代祷(1~2节上) 2.使我们可以敬虔端庄、平安无事的度日(2节下) 3.为万人代祷合乎神的旨意(3~7节): (1)因这是蒙神悦纳的(3节) (2)因神愿意万人得救,明白真道(4节) (3)因主耶稣舍自己作万人的赎价(5~6节) (4)因工人为此目的而奉差派(7节) 二、工人要教导信徒怎样过敬虔的生活(8~15节): 1.教导男人应当化争论为祷告(8节) 2.教导女人过与自称是敬神相宜的生活(9~15节): (1)廉耻自守、以正派衣裳为妆饰,并有好行为(9~10节) (2)要沉静学道,一味的顺服(11~14节) (3)常存信心、爱心,又圣洁自守(15节) 贰、逐节详解 【提前二1】「我劝你,第一要为万人恳求、祷告、代求、祝谢;」 〔文意注解〕「我劝你,第一要为万人」:『劝』原文含有紧逼的意思,故不是普通的劝勉,乃是『力劝』;『第一』并非仅表示一个开始,也强调所叙事物的重要性,表明它具有最优先的地位;『万人』指所有的世人。 「恳求、祷告、代求、祝谢」:『恳求』指为某些特殊需要而恳切祈求;『祷告』指一般的祷告亲近神、与神交通;『代求』指为别人代祷;『祝谢』指向神献上感谢和祝福。 本节开头按原文有『所以』一词,表示连接第一章上文,若要打那美好的仗(参一18),首须祷告。 〔话中之光〕(一)祷告对个人及教会生活非常重要。我们不单要以祷告为优先重要的事,并且要以为万人祷告为最优先的事。 (二)祷告应当是多方面的:不但要为自己祈求,也该为别人代求;不但是祈求,也应当有感谢。 (三)『代求』的原文,含有代表别人在皇帝面前呈递请愿书的意思。至尊的神高抬我们信徒,使我们能够在祂面前代表万人,为他们向神求情,这是一份何等尊贵的工作,我们千万不可小看! (四)主的救恩乃是为着万人的,所以我们该为每一个人代祷,求神向他施恩,不管他是多么的败坏和不配。 (五)基督徒是祭司的国度,祭司首要的职务是为万人恳求代祷,专心一意的为人们的利益祈祷。 (六)我们的心越被主宽广,就自然会越扩大祷告的范围;而我们祷告的范围越广大,我们的人生就自然显得越有意义。 (七)保罗在本书信中讲到教会的行政(参三章)之前,先讲到祷告,可见祷告的职事,乃是地方教会行政和牧养的先决条件。 【提前二2】「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也该如此,使我们可以敬虔、端正、平安无事的度日。」 〔原文字义〕「敬虔」美好可敬的,尊贵的,像神般的;「端正」端庄,庄重,配受人尊敬的。 〔背景注解〕当时罗马帝国的君王为尼罗(Nero),对基督徒极不友善,后来更变本加厉,大肆迫害基督徒。主后六十四年,罗马城发生一场大火,几乎全城被火焚毁;尼罗为解民怨,乃以住在罗马城的基督徒为代罪羔羊,嫁祸给他们。 〔文意注解〕「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也该如此」:『君王』原文为复数词,泛指各国的君王,若换用现代语汇,就是各国执掌政权的总统、总理、帝王、首相等;『一切在位的』指在各阶层政府机构掌权执政的首长。 「使我们可以敬虔、端正、平安无事的度日」:『敬虔』指对神尊敬,意即信仰生活不受无理的干涉;『端正』指对己和对人尊重,意即有合宜的个人及团体生活;『平安无事』指平静安泰,不受任何干扰的生活。 〔话中之光〕(一)我们该为那些作元首的君王、总统,以及所有政府中在位掌权的祷告,求神赐他们智慧和能力,能以本着神的原则,照着神的恩典,治理国家,善待人民,使全国上下都能更多讨神喜悦,蒙神祝福。 (二)信徒为国家执政掌权者代祷,就等于承认那真正掌握国家权柄的是们的神,而不是这地上的政府。 (三)世人是用投票来建立并推动政权;信徒是用祷告来带动并影响政权。 (四)基督徒有了纯正的信仰(参一章),还必须配上敬虔的生活(敬虔端正的度日),才能蒙神悦纳(参3节);而基督徒敬虔的生活,乃是基于祈祷。 (五)基督教属灵的生活中是没有背叛祖国的思想的,基督徒的利益与祖国的利益是一致的;他们只有求得祖国的太平,自己才能得以敬虔端正、平安无事地度日。 (六)基督徒的生活是大公无私的,是愿意与万人同得同享的。 (七)神既然托付我们代祷的责任,必然也赏赐我们因代祷而有的权利,就是代祷者得以进入不受干扰的生活环境中,为福音而效力。 【提前二3】「这是好的,在神我们救主面前可蒙悦纳。」 〔原文字义〕「好」美好,完美,良善;「可蒙悦纳」被接受的。 〔文意注解〕「这是好的」:『这』指为万人和一切在位的代祷(参1~2节);『好』是因这件事可蒙神悦纳。 「在神我们救主面前可蒙悦纳」:『神我们救主』按原文直译应为『我们的救主神』;『可蒙悦纳』意指是祂所喜悦的一件美事,其理由载于第四节。 〔话中之光〕(一)凡是符合神心意的事,都是好事。反过来说,人所看为好的,不一定是好事,因为神的意念非同人的意念(赛五十五8)。 (二)神既然愿意万人得救(参4节),当然祂也喜悦基督徒能为万人的得救代求(参1节)。 【提前二4】「祂愿意万人得救,明白真道。」 〔原文字义〕「明白」知道,认识,洞悉;「真道」真理,真实,实际。 〔文意注解〕「祂愿意万人得救」:『万人』在希腊原文为一种强调的语气;『愿意万人得救』意指神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得救(彼后三9)。注意,『愿意万人得救』并不就等于『万人都会得救』,所谓『普世得救』的说法乃是误解本处圣经,不可相信。神虽愿意万人得救,但只有相信主耶稣基督的人才能得救,所以人若不愿意相信,神就不能施拯救,因祂虽有爱心,但不能违背祂公义的法则。 「明白真道」:『明白』按原文是一种充分且完全的认识,这种认识需要圣灵的启示(参弗一17『真知道』原文同字);『真道』即真理或实际。『明白真道』就是认识神话语里面所启示的一切真实事物,而基督乃是圣经启示的中心(约五39),故明白真道的重点乃在认识基督。 〔话中之光〕(一)我们应当为万人恳求(参1节),是因为神愿意万人得救;信徒肯为万人代祷,就是与神同心合意,愿意万人得救。 (二)代祷的负担乃在对神的认识:摸着了神那广大的心,自必产生广大的负担而为万人代祷。 (三)虽然神渴望人人悔改相信基督,但神这个心愿并不会使救恩自动临到每一个人身上;必须人人与神合作,悔改归向神,才能得蒙拯救(参徒三19),因此需要信徒为万人代祷。 【提前二5】「因为只有一位神,在神和人中间,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 〔原文字义〕「中保」中间人,担保人。 〔文意注解〕「因为只有一位神」:『神』指创造并管理宇宙万有的那一位,就是我们基督徒所信的神,其他所谓的『神』,都是人所想象并制造出来的假神;神是独一无二的(林前八4~6),我们可以由宇宙万有的现象获得证实,若有两个以上的神,就不可能如此有条不紊、井然有序。 「在神和人中间,只有一位中保」:『中保』指介于双方之间的中间人;『神和人中间』指一面是向神,另一面是向人,故中保必须兼具有神、人二性,一面须是完全的神,才能代表神,另一面也须是完全的人,才能代表人。主耶稣是神的儿子(约二十31),所以祂就是神(约一1);祂又是道成肉身(约一14),所以祂也是人。不但如此,在祂死而复活以后,仍然是神也是人(来一8;徒七55~56),所以祂长远有资格作中保(来七22~25)。 「乃是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降世为人』是基督作中保必须经过的手续,否则祂就没有资格代替人受死(参来二9,14~15),并且祂为人的经历,使祂更能体恤人的软弱(来四15;二18)。 〔话中之光〕(一)本节开头『因为』一词,是在解释基督徒为何须要为万人代祷;表示若没有信徒的代祷,人就不容易认识这位独一的真神,也不容易认识降世为人的耶稣,就是神和人之间惟一的中保。 (二)神既是只有一位,所以我们理当全心信祂、爱祂,不可另拜任何有形和无形的偶像──包括任何人、事、物。 (三)我们不但该知道,在宇宙中只有一位真神;我们也该知道,在神心目中,宇宙中也只有一个真『人』,就是降世为的耶稣,惟有祂是合神心意的人,惟有祂是够神标准的人,所以我们只能依靠祂。 (四)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是神和人中间惟一的中保,我们只有靠祂蒙神悦纳,与神和好;也是惟一的道路(约十四6),我们只有靠祂才能进到神面前,和神相交。 (五)基督耶稣是惟一的中保,所以罗马天主教教训人通过圣母马利亚或天使向神祈福,显然是违背真理的作法。 【提前二6】「祂舍自己作万人的赎价,到了时候,这事必证明出来。」 〔原文直译〕「祂给了自己作万人的赎价,这事在它自己的时候就要得着证明。」 〔背景注解〕「赎价」:当时罗马帝国盛行奴隶制度,一个奴隶必须藉自己或别人代他付出『赎价』,方能获得自由。 〔文意注解〕「祂舍自己作万人的赎价」:『舍』原文是『给』,意指舍弃、牺牲或献出;『赎价』指为补偿而付出的代价。 「到了时候,这事必证明出来」:『这事』指基督作神与人的中保,舍自己作万人赎价的事;『证明』指得到证实。 『时候』解经家们有四种不同的说法:(1)指主耶稣被钉十字架上的时候,藉舍身的行动将救赎的道理显明出来;(2)指基督徒传讲福音,使人听闻到福音信息的时候,即福音表明了救赎的道理;(3)指人接受福音的时刻,即各人蒙恩得救的时候,藉主观的经历证实了救赎的道理;(4)指主再来之时,亦即在基督审判台前,无论信和不信,都要得到证实──信者得着救赎,不信者永远担当自己的罪。 根据上下文,第七节的『我为此奉派作传道的』,似乎表明他传福音就是为了见证救赎的道理,所以第二种解释较为合理。 〔话中之光〕(一)主耶稣舍自己是为作万人的赎价,包括所有尚未得救的人,所以我们应当尽量传福音使人得救,才对得起主的心意。 (二)基督徒从罪恶底下被主赎回的目的之一,就是向万人宣告并证明救赎的真实可靠性,所以我们岂可忽略了这样重大的使命呢? 【提前二7】「我为此奉派作传道的,作使徒,作外邦人的师傅,教导他们相信,学习真道。我说的是真话,并不是谎言。」 〔原文直译〕「我为此奉派作传福音的和使徒──我在基督里说实话,并不说谎──在信仰和真理上作了外邦人的教师。」 〔原文字义〕「传道的」报信者,宣告者;「使徒」被差遣者。 〔文意注解〕「我为此奉派」:『为此』指为着证实基督耶稣舍自己作万的赎价(参6节);『奉派』指奉神的差遣。 「作传道的,作使徒,作外邦人的师傅」:『传道的』指奉差派传递信息的人,即传福音的人;『使徒』指奉差遣去达成使命的人,通常指有权柄能代表神在各地设立教会的工人;『师傅』指教师,即教导并解说圣经真理的人;『外邦人的师傅』指以外邦人为主要教导对象的教师。 「教导他们相信,学习真道」:本句按原文只有『信仰』和『真理』两个字,其他都是翻译时加上去的助语。这里乃表明作教师的两项任务:(1)引导人接受正确的信仰;(2)教导人认识正确的真理。 「我说的是真话,并不是谎言」:这句话按原文是放在『作使徒』的后面,在『作外邦人的师傅』前面,表示主托付保罗作使徒,主要是为教导外邦人认识福音真理(加二7~8),而这项托付乃是一件千真万确的事实。当时有许多为律法热心的犹太人(包括信主的和不信主的),到处跟踪保罗、破坏他的传道工作(参徒十五1,5;十七5,13;十八12;廿三20~21,27~28),而他们最大的借口就是保罗并不是正规的使徒,不是出于主的差派。 〔话中之光〕(一)『我为此奉派作传道的』,这话说出传道人所作,乃是根据主耶稣所作的(参5~6节);因此传道人若能更多认识主的心意和工作,就会有更多的负担和动力来事奉祂。 (二)传道人的主要职责乃是教导人接受信仰并认识真理;可惜今天有许多传道人放着正事不作,反而去从事社会福利工作。 【提前二8】「我愿男人无忿怒,无争论(或译:疑惑),举起圣洁的手,随处祷告。」 〔原文字义〕「争论」议论,针对疑点表达意见,意念的陈述;「圣洁」正直,虔诚,仁慈。 〔背景注解〕「举起圣洁的手,随处祷告」:古时人们经常以举手方式祷告(参出九29,33;十七11):祷告时,站着举起双手,抬头望天,手心向上,似乎期盼从天上的神接受神对他祷告的答允。 〔文意注解〕「我愿男人无忿怒,无争论」:『愿』字原文含有命令的意思,是一种有礼貌的命令;『忿怒』是出于情感,『争论』是出于心思,两者都是『魂』的表现。当一个人的魂不受适当的规律和管治时,就表示他的『灵』出了问题,而祷告、敬拜神必须用心灵和诚实(约四24),所以这里把无忿怒和无争论列为祷告的先决条件。 反过来说,当一个人有正常的祷告生活,他的心灵也必处于正常的光景,连带地也就不会(或较少)发生忿怒和与人争论,所以这里也含有『男人若要无忿怒,无争论,便须举起圣洁的手,随处祷告』的意思。 一般而言,男人比较易于动怒和与人争论,所以保罗乃是针对男人的弱点有所指正。 「举起圣洁的手,随处祷告」:『手』在圣经里往往象征所作所为(参诗廿八4~5);『圣洁的手』表示手洁心清(诗廿四4),意即行为正直、动机纯正;『随处』指无论到何处。 敬虔端正(参2节)的生活,乃是祷告的后盾,祷告才能蒙神垂听;而祷告又是敬虔端正生活的能力来源,所以『圣洁的手』和『随处祷告』彼此息息相关,互为因果。 通常女人比较虔诚,多花时间在祷告上;而男人则比较懒于祷告,且喜欢借口工作忙没有时间,或者找不到合适的场所,而疏于祷告,因此保罗在此也有意杜绝男人的借口。 〔话中之光〕(一)基督徒不应与人吵闹或是引起纷争;我们惟有与别人有和谐的关系,才能与神有正常的关系(参太五23~24)。 (二)忿怒与争论会妨碍我们正常的祷告生活,所以我们应当学习勒住自己的情感和心思,不让它们毫无羁绊地随意发泄。 (三)『无争论』按原文或作『无疑惑』,意指祷告应凭信心,不可疑惑;我们祷告要有纯洁的动机,单单信靠神。 (四)属灵的事不是凭人的头脑智慧所能明白的(林前二13~14),所以基督徒作事的法则是先信后明,不是先明后信;是先凭信祷告,不是先凭理智争论疑点。 (五)虔敬的生活(手是圣洁的),支持并加强祷告的生活;而祷告的生活,也有助于虔敬的生活(有圣洁的手可以举起)。 (六)祷告应当是随时随处的(参弗六18);正常的祷告生活,虽然也该有固定的时间和场所,但总不能受时间和场所的限制。 【提前二9】「又愿女人廉耻、自守,以正派衣裳为妆饰,不以编发、黄金、珍珠,和贵价的衣裳为妆饰;」 〔原文字义〕「廉耻」害羞,羞怯;「自守」心思清明,谨守住心意;「正派」合乎规矩,整齐有序,端庄合宜;「妆饰」打扮自己,修饰自己。 〔背景注解〕当时罗马帝国辖下追求时尚的妇女,爱好以丝带和花结等编辫成各样繁复的发型,并佩戴各种贵重奢华的珠饰,彼此争姸斗丽。 〔文意注解〕「又愿女人廉耻、自守」:『廉耻』指一种被高贵的羞耻感所约束的心态,表现于温文有礼、谦逊矜持的举止;『自守』指一种清明、谨守的心思,对行为能够自我节制。 『廉耻』重在态度,『自守』重在内心。 「以正派衣裳为妆饰」:『正派衣裳』指合乎圣徒的身份与地位的服装;『妆饰』指穿着与风度。 「不以编发、黄金、珍珠,和贵价的衣裳为妆饰」:『编发』指过度的讲究发型,浪费许多时间和金钱在美发上面;『黄金、珍珠』指贵重的珠宝和首饰,包括耳环、项链、手镯、戒指等饰物;『贵价的衣裳』指过度奢侈的服装。 〔问题改正〕有些守旧的基督徒根据本节圣经,动辄批评姊妹们的服饰,以为别人贪爱世界;也有些姊妹们误解了本处经文,一律清汤挂面式的头发,天天穿清一色的旗袍,以为这样才符合圣经的教训,其实却是矫枉过正,对基督徒的见证并没有帮助。谨提供下列几点意见,作为服饰上的参考: (一)在穿着上是否贪爱世界,各人的标准不一;灵命长进到甚么地步,就照甚么地步而行(腓三16),切莫统一规格。 (二)基督徒的服饰多少也会随时代和环境而有所改变,譬如中国人穿西装,在一百年前是时髦,而今却是正常;我们在穿着上既不应走在时代的先端,也不该古板不合时宜。 (三)虽然时代的风气一直在改变,但大多数的潮流却是标新立异,迎合肉体的情欲,因此基督徒也不可一味的跟随时髦,而应照圣经的原则有所选择。 (四)合乎『廉耻自守』的原则:(1)不可袒胸露臀,衣不蔽体;(2)不可轻浮妖冶,引人遐思。 (五)合乎『正派衣裳』的原则:(1)服装整齐清洁,不可破损邋遢;(2)大方得体,与圣徒的体统并社会上的地位相称;(3)衣服色彩典雅朴素,不宜鲜艳华丽;(4)不可故意奇装异服,引人注目。 (六)合乎『不以编发为妆饰』的原则:(1)发型自然顺眼,不可标新立异;(2)不可浓妆艳抹,有时为着礼貌,可自然适度地轻施薄脂。 (七)合乎『不以黄金、珍珠为妆饰』的原则:(1)除了婚戒以外,宜少戴饰物,能不戴最好不戴;(2)绝对避免珠光宝气。 (八)合乎『不以贵价衣裳为妆饰』的原则:(1)衣服质料以经济实用为主要考虑,避免使用皮草等高贵质料;(2)不要为衣服样式而付出昂贵的服装设计与裁剪费用。 (九)合乎环境场合的原则:(1)家居便服和外出服之别;(2)运动服和工作服之别;(3)夏服和冬服之别;(4)丧服和礼服之别等。 (十)合乎生命感觉的原则:里面有平安就穿,没有平安就不穿。 〔话中之光〕(一)今日世俗女子,在穿着上多半随从时尚、随心所欲而行,往往令人觉得不知羞耻;信徒姊妹们虽然不宜古板落伍,但也不可盲目随从今世的风俗,而应守住分寸。 (二)『羞耻心』乃是女人最佳的保护;『正派衣裳』乃是女人最强的防线和最美的表达。 (三)一般男人多半容易动怒,与人争论(参8节);女人则喜爱在穿着上炫耀自己。但信徒弟兄,应当以祷告代替忿怒、争论;信徒姊妹应当以正派衣裳代替奇装异服,这样才能显出基督徒的见证。 (四)为炫耀财富而在服饰上下工夫,只能引起妒意和争竞,对教会中信徒间的和睦交通有损无益。 (五)服饰代表一个人的门面,信徒虽然不可过分讲究,但也不可等闲视之,乃应留意别人的观感如何。 (六)传道人的服装,应当作信徒的榜样;本诸圣经的原则,显出敬虔的模样。 【提前二10】「只要有善行,这才与自称是敬神的女人相宜。」 〔原文字义〕「善行」美好的行为;「自称」宣告,应许;「相宜」合宜,适当,正确,相配,对称。 〔文意注解〕「只要有善行」:『善行』指出自内心而表现于外的良好举止行为(参彼前三4~5)。 「这才与自称是敬神的女人相宜」:『自称』含有自许的意思;『敬神』就是敬畏神;『相宜』就是名副其实。 〔话中之光〕(一)姊妹们最好不要过分注重自己的外貌,而宜更多着重于内在的品格,以及由品格表现出来的德行(参腓四8)。 (二)信徒的行事为人必须与信仰相称(参腓一27),与不信的人有所分别,才能显在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腓二15)。 (三)一个人的行为,印证他里面的存心如何;真正敬畏神的人必定会在外表上表现出相称的行为来。 【提前二11】「女人要沉静学道,一味的顺服。」 〔背景注解〕当时在罗马帝国境内女权低落,一般妇女的知识水平不高,因此不但外邦人妇女在社会上没有甚么地位,连犹太人妇女在会堂里的崇拜仪式中,也一向不被重视。但基督教信仰破除了男女间的藩篱(加三28),妇女得以积极参与教会生活,有些姊妹们的表现杰出,如吕底亚、百基拉、非比等人(参徒十六14,40;十八2,18,26;罗十六1~2)。不过,也因此引发了消极负面的问题来,一些信主的妇女们不知自我约束,在聚会中有不当的发言,影响聚会,迫使保罗不得不要求姊妹们在公开的聚会中守住神所定规的秩序(参林前十一3;十四34~36;创三16)。 〔文意注解〕「女人要沉静学道」:『沉静』指安安静静地;『学道』指学习道理。 「一味的顺服」:『一味』指凡事。『顺服』原文重在『服』,而不是重在『顺』;『服』是指内心甘愿服在神的安排底下,而『顺』是指外面行动上的顺从;『顺』而不『服』,就不是圣经里的顺服。 〔话中之光〕(一)基督教容许所有的信徒都有学习道理的权利和责任,无论男女老幼,都需要在知识上长进(彼后三18),因此每位信徒都要下工夫学习,却不要学而无成(参提后三7;来五12)。 (二)学道最要紧的是先要有『受教者的耳朵』,然后才能有『受教者的舌头』(参赛五十4);我们要快快的听,慢慢的说(雅一19),这样才不致于出错。 (三)圣经中的顺服,决不是单方面蛮横强迫的制服,而是自愿自发、甘心乐意的顺服,这种顺服来自属灵的认识。 【提前二12】「我不许女人讲道,也不许她辖管男人,只要沉静。」 〔文意注解〕「我不许女人讲道」:『不许』指不许可,不准许;『讲道』指权威式的讲解并教导真理,此处含有对男人施教的意思。 「也不许她辖管男人」:『也』字表示本句和上句是平行句子,而不是重复加强的句子;『辖管』指揽权指挥。 「只要沉静」:『沉静』指沉默不语,安安静静地。本句可用来补充首句的『不许讲道』,也可用来解说第二句的『不许辖管』,因为言语是辖管的主要手段。 〔问题改正〕解经的原则是『没有可随私意解说的』(彼后一20按原文亦可译作『不可单凭它本处意思解说』not of it’s own interpretation),意即不能跟别处经文抵触,而须受『经上又记着说』(太四7)的平衡。基于此项原则,本节应该不是完全禁止女人讲道,而是针对当时的特殊背景有所禁止(请参阅11节『背景注解』)。理由如下: (一)保罗在别处经文曾允许女人蒙着头讲道(林前十一5),而从该处上下文看来,女人之所以讲道时需要蒙着头,乃因有男人在场。 (二)保罗又允许『老年妇人…用善道教训…指教少年妇人』(多二3~4),意即女人可以对女人教训或讲道。 (三)圣经中不乏女人作见证、传信息、讲论基督的事例(约四39;路二38;徒十八26;诗六十八11)。 (四)在新约教会中,不但有男先知,也有说豫言的女先知(徒廿一9~10)。 (五)本节的『不许』应当是特有所指:(1)不许没有学习的女人(包括男人)讲道;(2)不许女人不蒙头(即越过本份)而讲道。 〔话中之光〕(一)在新造里面男女的地位平等(加三28),但功用和角色却不相同(林前十一3);要紧的是如何各尽其职,而不是争权夺位。 (二)我们可以从教会历史学习到一个功课,女人一越过本份而出头,往往被魔鬼所利用,制造出一些异端邪派来(如:基督教科学会、安息日会、东方闪电等)。 (三)沉默是最佳的策略;基督徒是世上的盐和世上的光,而盐和光都是在『沉静』中发挥功效。 【提前二13】「因为先造的是亚当,后造的是夏娃;」 〔原文字义〕「造」模成,塑造;「亚当」人,红的;「夏娃」活的,众生之母。 〔文意注解〕「因为先造的是亚当」:『因为』说出不许女人辖管男人的第一个理由;『先造』说出神造人的先后次序。可见保罗并不是根据当时的社会风俗背景而贬低女人,他乃是带我们回到神起初造人时的计划和安排(参林前十一8~9)。 「后造的是夏娃」:这话的含意是,『后造的』应该顺服『先造的』,这是出于神的安排,我们不能向神强嘴质问(参罗九20)。 〔话中之光〕(一)基督徒对一切事物是否合理的判断,不能根据既成的事实,而应回到事物的『起初』(参太十九8;林前十一8),寻求神对它的心意和安排。 (二)『顺服』(参11节)的精意,乃是尊重神所安排的先后次序;任何漠视这个先后次序的心意和举动,就是对神不服。 【提前二14】「且不是亚当被引诱,乃是女人被引诱,陷在罪里。」 〔文意注解〕「且不是亚当被引诱」:『且』字说出不许女人辖管男人的第二个理由;『引诱』指撒但诱使人违犯神的命令(参创二16~17;三1~6)。 「乃是女人被引诱,陷在罪里」:『女人被引诱』指夏娃被蛇诱骗之事(创三13);『陷在罪里』指罪入了世界之事(罗三12)。 〔话中之光〕(一)神是先创造男人(参13节),撒但是先引诱女人,两者的先后次序相反。照神的次序,结果是『甚好』(创一27,31);照撒但的次序,结果是堕落(创三6,13)。 (二)任何抬高自己,越过神所安排的先后次序,就是落入撒但堕落的原则中,结果是陷在罪里。 (三)撒但先引诱女人的事实说出,通常女人比较容易受骗,所以女人顺服男人的判断和定规,乃是神所安排的最佳保护。 (四)男女在生理和心理上有不同的天赋,比方男人比较强壮,女人比较柔弱;男人重理智,女人重感情;男人容易下决断,女人较优柔寡断等现象。所以单纯从神创造的观点来看,女人最安全的作法乃是接受男人的保护,而不逞强出头。 【提前二15】「然而,女人若常存信心、爱心,又圣洁自守,就必在生产上得救。」 〔原文字义〕「常存」住在,留在,持守。 〔文意注解〕「然而,女人若常存信心、爱心,又圣洁自守」:『然而』表明蒙恩脱困之路;『信心』重在向着神,意即信靠神(来六1;罗十四22);『爱心』重在向着人,意即亲爱众圣徒(弗一15);『圣洁自守』重在向着自己,意即用圣洁尊贵守住自己(帖前四4)。 「就必在生产上得救」:『生产』指生育儿女;『得救』指从天然潜在的危险和苦难中得着保守和拯救(参徒廿七20,31,34),亦即得以安然度过危险和苦难。 历来解经家们对本处经文有很多不同的解释:(1)在怀孕和分娩的过程中,肉身得以蒙神保守;(2)在生产的痛苦过程中得着从神来的安慰和加力;(3)在生儿育女的天职上找到最大的成就,得以补救女人首先犯罪的过错;(4)即使女人必须多受生产儿女的苦楚(创三16),但她自己却要得救(林前三15);(5)指女人虽因被引诱而首先陷在罪里(参14节),但必因『女人的后裔』──基督而得以脱离罪恶,如同夏娃所得的(创三15);(6)藉生产救主耶稣而得到灵魂的救恩,如同马利亚所得的(路一28~31,46~48)。 编者赞成本句经文宜按字面解释,而不必像那些具有科学眼光的现代解经家,认为信心和生产安顺与否没有必然的关系,乃特意按灵意解释,结果却对我们没有实际的帮助。这个宝贵的应许,对历代许多虔诚的基督徒姊妹们,在生产儿女时曾给与她们特别的帮助。故我们仍宜按字面的意思加以接受,主观地经历神的应许,自会有出人意外的平安。不过,在应用本节圣经时须注意:(1)这个应许是有条件的,只对常存信心爱心,又圣洁自守的女人有效;(2)应接受医生的专家意见,如认为身体状况必须剖腹生产时,不可置之不理。 〔话中之光〕(一)信徒是借着信心而得神的喜悦(来十一6),借着爱心而彰显主(约十三35),借着圣洁自守而能坦然迎见主(来十二14)。 (二)常存信心、爱心,又圣洁自守的人,必蒙神祝福,对今生和来生都有益处(参四8)。 (三)生产儿女对女人虽是一种苦难,但敬虔的女人能够化苦难为喜乐和祝福。 叁、灵训要义 【认识祷告】 一、祷告的种类(1节): 1.恳求 2.祷告 3.代求 4.祝谢 二、代祷的对象: 1.万人(1节) 2.君王和一切在位的(2节) 三、代祷的理由: 1.使我们可以敬虔、端正,平安无事的度日(2节下) 2.这是好的,在神我们救主面前可蒙悦纳(3节) 四、祷告四要项(8节): 1.祷告时要心平气和,对人无忿怒 2.祷告时要有信心,毫无疑惑(『争论』原文另意) 3.祷告时要有圣洁的手(行事为人)作支持 4.祷告要随处 【传道人的主要工作】 一、为万人的得救祷告(1~4节上) 二、教导万人明白并相信得救的真道(4节下~7节上) 三、教导信徒学习真道并过敬虔的生活(7节下~15节) 【神愿意万人得救的道理】 一、因为只有一位神(5节上)──万族万民都同属一位真神 二、因为神和人中间,只有一位中保(5节下)──除祂以外别无拯救 三、因为祂舍自己作万人的赎价(6节)──代赎的对象包括一切世人 四、因为神为此目的差遣传道人、使徒(宣教士)、教师(7节) 【基督教信仰的纲领】 一、信奉独一的真神(5节上;申六4) 二、信靠独一的中保(5节下;徒四12) 三、信赖独一的救法──耶稣舍己作万人的赎价(6节;太廿28) 【女性信徒须知】 一、在公共场所: 1.要以正派衣裳为妆饰(9节) 2.只要有善行(10节) 二、在教会聚会中: 1.要沉静学道并一味的顺服(11~12节上) 2.不要辖管男人(12节下~14节) 三、在家庭里──要常存信心、爱心,又圣洁自守(15节) 【妇女在教会聚会中该有的情形】 一、要内外端正(9~10节) 二、要沉静学道(11~12节) 三、要圣洁自守(13~15节) ── 黄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提摩太前书注解》 参考书目:请参阅「提摩太前书提要」末尾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