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拉太书第五章拾穗 【加五1】「基督释放了我们,叫我们得以自由,所以要站立得稳,不要再被奴仆的轭挟制。」 “基督释放了我们”,表示我们所得的自由并非凭自己努力所获致,乃是基督所释放的。“释放”一方面说出我们原来的地位,一方面说出基督为我们所完成的工作。 “站立得稳”的意思,就是忠于主恩典的福音,在福音的真理上坚定不移,不肯随便跟从别的福音,重视所蒙的救恩。 “站立得稳”,表示我们对于福音真理有持守及见证的责任,以显出福音在我们身上的功劳,使其它的人可以认识这恩典的福音。 “站立得稳”也表示:站稳的人信心是坚定的,认为基督的救恩十分安全可靠,能满意而信任福音。若我们认为自己所处的地位不安全、不美好、或不合理想,就可能想离开;但若已经感到满足和安全,便不想离开。所以使徒要信徒在自由的福音上站立得稳,就是要我们完全满足于这恩典,信任这地位之可靠,不再三心二意求其它庇护,而专求基督的庇护。 “不再被奴仆的轭挟制”,这是消极方面的责任。注意上句“要站立得稳”的意思,已经隐指我们会遇到某些试探,不能轻易站稳的。这种试探就是“奴仆的轭”。──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基督叫我们得自由,不是要我们去接受另一种奴仆的轭。基督徒必须坚守立场,不要再给律法挟制住。牲畜在轭下完全没有自由,人在律法下也无自由。──《启导本圣经注释》 是概括本书的经文。本节中的自由以基督的牺牲为前提,不是抽象的或者概念上的自由,而是从律法和罪的轭中具体地得以释放,而且是通过内住的圣灵的权能,在神面前,以成熟的责任和圣洁相连的自由。在此我们可知,真正的自由是在基督里。神不是束缚我们,而是叫我们享受属神的自由。 ──《圣经精读本注解》 【加五1~10】因信称义的应用 ,为本书的第三段,是关于福音实践的内容。对犹太主义假教师的诽谤和歪曲,辩明福音同律法比较说明福音的基本教义(1:1-2:21),接着提示相应的具体实践纲领。本文的核心主题是透过福音,坚守已拥有的基督徒的自由(五1)。在此自由不是属于单纯的放纵利己的自由,而是从罪和死亡的奴隶状态中得以释放的根本性自由。本文的内容可分为基督徒的自由(五1);割礼的无益性与对律法主义的警戒(五2-12);正确使用自由(五13-15);肉体的事和圣灵的果子(五16-21);圣徒之间的正确的交际及态度(6:1-10)等。 ──《圣经精读本注解》 【加五1~12】割礼的无益性,在前面保罗论证信心(福音)的优越性,以论证的结果来宣告割礼的无益性。本文由教义转为具体生活的实践。 ──《圣经精读本注解》 【加五2】「我保罗告诉你们:若受割礼,基督就与你们无益了。」 “我保罗”之前,原文有“看哪”,中文圣经未译(新旧库译本则有“看哪”二字),“看哪!我保罗……”是特别加重以下的话的语气,表示下的话有特别值得留意的价值,因为它是保罗所说的。──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加五2∼4】保罗拿律法主义者要求于信徒的一件事来讨论,这就是割礼。基督已把我们从律法的轭下释放出来,若行割礼,等于基督的牺牲徒劳无功。人若真能靠行律法称义,单行割礼没有用,必须实行全部律法作完全人。保罗自己便做不到,世上也没有一个人能做到(参罗7章)。“欠着行全律法的债”也可译为“必须遵行全部律法”。──《启导本圣经注释》 对割礼无益性的论证。当时律法主义者主张不管是否信耶稣,惟靠行割礼,才能得救称义(2:3)。对此保罗明确地强调:第一,人不可能完全守律法。第二,行割礼,意味着返回律法,重负罪的轭。第三,靠割礼得救者,只能从信心和恩典中分离而灭亡。第四,对于圣徒而言,割礼与救恩根本没有关系,亦无益于敬虔。 ──《圣经精读本注解》 【加五3】「我再指着凡受割礼的人确实地说,他是欠着行全律法的债。」 所谓“凡受割礼的人”,就是靠受割礼得救的人。他们是“欠着行全律法的债”,因为若主张要受割礼才能得救,就是主张要守律法才能得救。既主张守律法,就得守全律法(雅二10)。──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加五4】「你们这要靠律法称义的,是与基督隔绝,从恩典中坠落了。」 “这里……的”原文hoitines即“任何”、“凡是”之意。英文钦定本此句译作whosoever of you,即你们中间任何人。 “从恩典中坠落了”,意即从凭恩典得救的原则中坠落了。因为他们既要凭律法称义,当然就得不着恩典的福音了。所以本句是与上句“靠律法称义”对照,而不是指那些已经接受了恩典的人,又从恩典中坠落。──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加五5】「我们靠着圣灵,凭着信心,等候所盼望的义。」 “我们靠着圣灵”,这“我们”包括使徒与加拉太信徒。“靠着圣灵”就是靠圣灵得生的意思。“凭着信心”指凭着信心的原则以称义(参2:9)。救恩是由基督所成功,却藉圣灵施行于人,并由人用信心来接受,然后发生功效在信的人身上。 “我们靠着圣灵,凭着信心,……”与上节成对比,表示“我们”不属于那些与基督隔绝,从恩典中坠落了的人,而是靠圣灵、凭信心得救的人。 “等候所盼望的义”,中文新旧库译本、英文钦定本、美国新标准译本等,都是译作“等候公义的盼望”。这盼望指将来所能得着的一切永世之福,包括身体得赎(罗8:23),和各种属天的荣耀。这“盼望”被称为“公义的盼望”,是因基督为我们流血,满足了神的公义,我们才能得着。神按着祂的公义,必然使我们这信基督的人能得着一切属天的盼望。这种盼望,是那些凭律法称义的人所不能得的;因为按着神的公义,他们所能得的,只不过是他们自己罪恶应受的咒诅。──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保罗说,接受基督救赎恩典的人,与加拉太人行律法回到奴仆的轭中完全不同,他们有向前看的自由,有切实把握得到那凭信心可以承受的义。这义是神应许给基督徒的。──《启导本圣经注释》 盼望的义: 意味着指望成义的盼望。这不是因着人的义, 而是因着耶稣基督。圣徒是因信基督称义,并在基督再临的世界里完全成就(提后4:7,8)。 ──《圣经精读本注解》 【加五6】「原来在基督耶稣里,受割礼不受割礼全无功效;惟独使人生发仁爱的信心才有功效。」 “原来在基督耶稣里,受割礼不受割礼全无功效”,因为割礼不过是一种死的仪式,而“生发仁爱的信心”乃是有生命的、活的、能生发属灵美果的。“生发”原文是“作工”、“运行”的意思。我们所领受的信,在我们里面会借着仁爱作工运行,使我们的灵命发生某些果效。──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单靠不行割礼也得不到那义。重要的是要有能见诸行动的信心,是能用爱心来表达的真信心。参《雅各书》二14∼19. ──《启导本圣经注释》 生发仁爱的信心才有功效: 是保罗一贯强调的福音真理的核心。在此宣告了一个真理,即救恩不是遵守律法或者执行宗教仪式而成就,而是因着伴随爱的信心成就。从中我们可知,真正的信心不是单纯的理性的承认或者信念,而是要伴随为了他人而牺牲自己的爱的具体实践(帖前3:12;雅2:10-17)。 ──《圣经精读本注解》 【加五7】「你们向来跑得好,有谁拦阻你们,叫你们不顺从真理呢?」 “跑得好”的意思是不停止、不取巧、不绕圈,按照正常的规律前进。但他们受了假师傅影响之后,便走入歧途,跑得不好了。今日教会也同样需要留心提防恩端的教训。有些信徒初时十分热心爱主,但渐渐受了错误道理的影响,以致陷入迷途。 这句话也显示,使徒把所有加拉太信徒都当作是跑路者。我们都是参加一项长途赛跑,应当定睛在目标上,不要受路旁事物的诱惑,也不要背负任何缠累的重担,以免跑得不好。 “有谁拦阻你们”,这“谁”暗指割礼派的人。保罗在此不指明是割礼派的人,而用责问的语气来问加拉太信徒,目的是要启发加拉太人,不可把跑错路的责任,完全归在那些割礼派的恩端身上。“有谁拦阻你们,叫你们不顺从真理?”这句话一方面说出那些拦阻他们跑得好之人的错误──他们的道理,不是叫信徒顺从真理,乃是叫他们不顺从真理;另一方面提醒那些信徒,他们所以会受人的“拦阻”,是他们自己的过失。他们的信心若坚定,不体贴人情,不怕人的逼迫(六12),谁能拦阻他们跑得好?他们既向来“跑得好”,已经有一个好的开头,为什么不照这好的开头继续向前跑,竟去跟从人的主张,受人的拦阻? “……叫你们不顺从真理”,可见只有福音的真理才是真理。本节“真理”显指上文恩典的福音,因上文是以割礼与恩典的福音为辩论的主题,并在指出割礼的无益之后,随即责问信徒“有谁叫你不顺从真理”,这“真理”显然是直接指恩典的福音。保罗在此是站在一种“绝对”的立场上来说话──若叫人不顺从福音,就是叫人不顺从真理。这种“绝对”的立场,表示使徒心目中认为,唯有恩典的福音才是正确的真道,任何想取代福音真理地位的道理,都是异端。──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加五7∼9】加拉太人在信仰生活上本来跑得很好,可以达到目标。赛跑有一定的规则,不可以违反。他们跑到中途,却不守这规则,以致前功尽弃。是谁教他们这样做呢?决不是召他们的神,而是敌对神旨意的人。须知坏教训若不及时制止,只要一点点,可以影响到所有的信徒。“面酵”在圣经中多指邪恶或假的教训(太十六11∼12;林前五6),参看太十三33注。──《启导本圣经注释》 【加五8】那召你们的: 指神(罗8:30)。 ──《圣经精读本注解》 【加五9】「一点面酵能使全团都发起来。」 这比喻,主耶稣曾讲过(太十三33;路十三21),保罗在林前五6亦曾提及。几处都是比喻罪恶或错误的教训,会像面酵一样很快就发起来,使全群的人都受影响。保罗在此用面酵的比喻,是要提醒信徒,谨慎防备割礼派的异端,不可稍留余地。正如主耶稣也曾提醒门徒,要防备法利赛人的酵(太十六6)。──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一点面酵: 指那些教导因行律法而得救的假教师。另一方面保罗将犹太主义者的教导比喻为面酵,其理由是为了强调:第一,虚假的异端之说,其成长速度快,所以即使再微小,也不可轻看;第二,使它所接触的一切都感染,使教会全体陷入迷惑中,故此事先要与圣徒分离。 ──《圣经精读本注解》 【加五9一点面酵能使全团都发起来是指什么?】 答:面酵一词(申十六4)在圣经中,曾为主耶稣用作天国比喻的教训(太十三33;参二十九题4项),保罗在林前五6节也曾引用过(参二O五题),换言之,面酵乃是象征人类的邪恶和败坏的天性。对教会而言,如指异端邪恶道理的潜入,致使整个教会纯正信仰都为之败坏(彼后二1-3;提前四1),保罗在此处又引用说:「一点面酵能使全团都发起来」(加五9)。这一句话系已成了格言,根据前后经文叙述的情形看来,这里的面酵,可能是指那拦阻加拉太教会信徒不顺从真理的人,亦即分散他们的信心搅扰者(加五7,10,12),这等人当是属于犹太律法主义者中之割礼派(加五2,3,11,12),或概指假弟兄(参225题2项)假师傅和假先知的一类。他们在教会中向人灌输假的教训,传播离道背教邪恶的道理,虽然仅如一点面酵,却使全体教会混乱起来,祸害无穷。——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加五10】「我在主里很信你们必不怀别样的心,但搅扰你们的,无论是谁,必担当他的罪名!」 “但搅扰你们的,无论是谁,必担当他的罪名”,本句证明上句“我在主里很信你们必不怀别样的心”,是指保罗很相信他们不至跟从那些诱惑他们的律法主义者;那些诱惑他们的人,必在神面前担当自己的罪。虽然他们未必“搅扰”得成功,但仍须担当自己的罪。正如一个忠心事奉主的人,不论他的工作是满有成效,或遭受打击,但因他的忠心,就能从神得着赏赐。──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在教会中传不顺从真理信息的人,无论地位、声望如何高(例如自称代表耶城教会中的柱石的人),都要受到神的审判。──《启导本圣经注释》 【加五11】「弟兄们,我若仍旧传割礼,为什么还受逼迫呢?若是这样,那十字架讨厌的地方就没有了。」 “讨厌的地方”原文skandalon, N.A.S.B.作stumbling block(绊脚石),K.J.V.作offence(惹人生气的),中文和合本圣经,在太十六23译作“绊脚的”,太十八7则作“绊倒”(三次),路十七1作“绊倒”,罗九33;彼前二8作“绊脚石”,罗十六17作“跌倒”。──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十字架讨厌的地方”看《罗马书》九32∼33及注。“讨厌”一字在《林前》一23译为 “绊脚石”。犹太人心目中的弥赛亚荣耀异常,不信会是钉在丑陋十字架上的主耶稣。十字架因此成了犹太人得救的绊脚石。保罗不传割礼,只传十字架,所以受到犹太人的百般逼害。──《启导本圣经注释》 十字架讨厌的地方: 在这里的“讨厌”在希腊语里是“绳套”或“试验”,故此“十字架教义” ,即因信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基督称义(林前1:8),在主张遵守律法当作得救条件的犹太人或者不信者的眼里,只能被视为“绊脚石”或者“愚拙”(林前1:14)。 ──《圣经精读本注解》 【加五11 十字架为何是讨厌的地方?】 答:保罗在未悔改以前的日子,他是地道犹太教中的一个严守律法主义者(徒廿二3),归主以后,仍因某种缘故为人行了割礼(徒十六3,参255题),如今他不再重犯以往的错误,不传割礼,只传耶稣并祂钉十字架的恩典福音(加二20,三1,六14)。因此这十字架的福音,就是当时割礼派所传的异端道理相反,为常凭割礼夸口的犹太人,或是自以为义不信的人,看为讨厌的地方(加六13),而来逼迫保罗。在这里保罗是用反问劝诫的口吻说:「弟兄们,我们若仍旧传割礼,为什么还受逼迫呢,若是这样,那十字架讨厌的地方就没有了。」(加五11,注)。意思已很显明,保罗若仍站在犹太人的一边传割礼,就免受逼迫(加六12),并且那十字架被人讨厌的地方也就不存在了,或说毁灭了;但保罗仍旧喜欢要传这个被人讨厌的十架福音救恩,对于犹太人来说,却是成为他们的绊脚石(林前一23),故此他曾受了很多的逼迫和危险(参林后十一23-29,十二10;徒廿19)。 注:讨厌的地方——此字原文()是含有捕兽的机关,陷阱、圈套、网罗Trapˉstick,trap snare等意思(太十六23;罗九23;林前一23;加五11;约壹二10),新译本作绊脚的东西。——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加五12】「恨不得那搅乱你们的人,把自己割绝了。」 “割绝了”的意思,就是今后不再搅扰他们。保罗这种为加拉太人焦急悬念的心情,是爱心的最自然表现。──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割绝”一语至为幽默。全句的意思可以是:那些人既然主张行割礼得救,不如把割礼用的刀用在自己身上,象异教的祭司一样自行阉割净尽以示虔敬。──《启导本圣经注释》 当时加拉太部分地方盛行崇拜女神(Attis-cybele),异教有着祭司长隔绝的风俗。保罗愿犹太教师传播错误教义的事工像阉割的人丧失生养能力一样, 完全消失。 ──《圣经精读本注解》 【加五13】「弟兄们,你们蒙召是要得自由,只是不可将你们的自由当作放纵情欲的机会,总要用爱心互相服事。」 “蒙召”指信徒得救之经历,即蒙神从世界中把我们召出来(彼前二9;林后六17-18)。 “要得自由”是蒙召的目的。不但神召我们的目的,是要我们得自由,我们答应神的呼召,投靠在祂恩典之下的目的,也是要得自由──要摆脱律法的定罪与罪恶的捆绑。“自由”是我们从恩典的福音所得着的第一样“好处”。 “用爱心互相服事”,“服事”是爱心的表现之一(可十45),就是甘愿站在卑微的地位上,使人得到我们的“服事”。这样的服事含意很丰富,包括为人舍己的各方面。 “互相服事”,显示这种爱心的服事是双方面的。我们不是单单受人的服事而不服事人,乃是彼此服事。这种彼此服事,可以互相激发爱心。爱心不但使我们甘愿给别人好处,也能感动受益的人,产生响应,因而带来美好的生活。 “总要用”,意即无论别人怎样,我们总是要用爱心待他。无论世人的道德观念和“处世哲学”怎样,信徒“总要”照主的话用爱心互相服事。不论对方对我们有什么亏欠、软弱、失败,我们“总要用”爱心对待他们。──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自由不同于放任 ,我们有了这自由应该用在彼此相爱、互相服侍上。有自由而无爱心,自由便会为人误用,因为有肉体的情欲在那里作用。自由象信心一样,要在爱中实践(看6节及注)。──《启导本圣经注释》 对基督徒自由的规定。 保罗将“基督徒的自由要以爱心相互服侍”,作为前提,藉恩典和自由,事先防止陷入肉体享乐和自私生活的可能性(太23:1-36)。 ──《圣经精读本注解》 【加五13~15】行为和爱心 ,本文作为具体的实践纲领,劝勉不要将基督徒的自由当作放纵的机会,而以爱心去守护,同时指出律法真正的精神亦是爱心。由此我们可知:①基督教超越习惯化的规条;②基督教的自由包括以人为中心的伦理意识和对神和人以及社会的真正的服侍(林前10:31-33)。 ──《圣经精读本注解》 【加五14】「因为全律法都包在“爱人如己”这一句话之内了。」 “因为全律法都包在爱人如己这一句话之内了”,本句似乎含一个意思──劝勉那些想守律法的人,用热心律法的精神来实行爱心!因为全律法都包在“爱人如己”一句话之内了,他们既要热心律法,却因律法而引起种种的纷争,甚或不择手段,背后毁谤、搅扰别人的工作,显然已经违背了律法的精义了。所以真正热心律法,就当满有爱心──不损害别人,不恶意批评人,不使人绊倒,也不叫人违背福音的真理。──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这是耶稣教训的引述:“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太七12)。自由需要爱心,而爱心是全律法真精神所系。律法是个完整体,把它拆开了,只顾枝节,离开真律法实在太远。“爱人如己”这句话载在犹太人十分尊重的摩西五经中(利十九18)。──《启导本圣经注释》 在本文里保罗指出律法的基本精神是爱心,且律法并不与福音对立。只是当无视爱的精神,执着于形式上的律法条文时,个人就陷入罪和死亡,教会共同体就会分裂与毁灭。这种错误可从耶稣时代的法利赛人和犹太宗教领袖的装假中窥见。 ──《圣经精读本注解》 【加五15】“相咬相吞”是禽兽的行为,不是基督徒相处之道。加拉太人在律法主义教训的影响下,正走向这条路,若不接受主基督的金律和律法的真精神,必要彼此消灭。──《启导本圣经注释》 【加五16】「我说:你们当顺着圣灵而行,就不放纵肉体的情欲了。」 “肉体的情欲”就是指我们旧生命中的败坏性情。 所谓“体贴”或“顺着”,都显示信徒心中已经有一种能力足以胜过罪恶和肉体,这种能力就是因“赐生命圣灵的律”的运行(罗8:2),信徒只要“顺着”圣灵就可以胜过肉体。但在信徒心中,并非只有圣灵的律,还有肉体的情欲,就是肢体中犯罪的律,与圣灵争战。这样,信徒得胜的秘诀在于用意志拣选圣灵。 “不放纵肉体的情欲”,这“放纵”新旧库译本译作“成全”。英文N.A.S.B.译作carry out,K.J.V.译作fulfill,即不成全肉体的情欲。这意思就是,肉体的情欲在我们里面也发出种种的要求,鼓励我们去接受试探。我们若体贴的意见,“成全”肉体的愿望,结果必陷于罪中。但我们若顺从生命圣灵的律而行,就有能力拒绝试探,不体贴肉体的要求。这样,我们就能不顺从情欲,不至于使圣灵担忧。──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要克服肉体的罪恶,须在日常生活中靠赖圣灵的力量和教导(25节),不去作情欲的事(19∼21节)。──《启导本圣经注释》 【加五16~24】灵与肉体的生活。本文对比15种情欲和9种圣灵的果子。遵从律法行为的人,虽口口声声说是求神的义,但实际生活则被神所厌恶的罪充满。相反真基督徒的属灵成熟不仅在信仰告白上表现,而且可从那人所结的圣灵的果子来证实。因此今日我们圣徒不仅要承认耶稣为救主,而且要努力通过具体爱实践表现出善的凭据(太7:15-21)。 ──《圣经精读本注解》 【加五17】「因为情欲(肉体)和圣灵相争,圣灵和情欲(肉体)相争,这两者是彼此相敌,使你们不能做所愿意做的。」 请留意这处经文所说的话,在我们里面的「肉体」不是反对我们,但却是反对神的圣灵。同时,不是我们,乃是圣灵在应付和对付肉体的发动。这结果如何呢?「使你们不能做所愿意做的。」我想,我们常常摸不到这最后一句话的重要意义。我们天然「所愿意做的」到底是什么?答案是:我们会漠视神的旨意,并凭着自己本性所喜好的去偏行已路。所以,我们若让圣灵应付和对付肉体的发动,不离开基督的遮护,那结果就是圣灵可以自由地做祂的工——自由地对付我们里面的肉体。这样,我们就不会按自己天然所愿做的去做了。我们若不凭着自己的计划和途径而奔走,我们就必在祂完美的旨意里得着喜乐。――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 【加五18】「但你们若被圣灵引导,就不在律法以下。」 “但你们若被圣灵引导就……”与16节“我说,你们当顺着圣灵而行,就……”性质相同,表示信徒能否胜过情欲,和能否过着超律法的生活,全在于是否顺从圣灵的引导。不顺从圣灵引导的信徒,必被肉体所胜而陷于种种罪恶中。这种信徒虽在基督里已蒙恩得救,在行事上却仍过着被律法定罪的生活。但那顺从圣灵引导的人,就结出圣灵的果子;不但在生命和地位上已经是神的儿子,在实际的生活上也像一个儿子,是自由的,是律法所不禁止的。──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不在律法以下”指不在靠守律法而得救的轭下生活来取悦神。──《启导本圣经注释》 【加五19】「情欲的事都是显而易见的,就如奸淫、污秽、邪荡、」 “情欲的事”并非仅指淫乱、污秽方面的罪恶,乃是指身心各方面属肉体的罪行。这些事是“显而易见的”,即我们很容易看出这些事是属罪恶的。使徒的意思是说,按照正常的情形,信徒若没有被罪恶蒙蔽,没有一颗想去接受试探的心,对于属情欲的事是很容易分辨的。──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加五19∼21】放纵肉体的事,人人都知道是甚么。保罗举了一些例子,列在名单之前的有三:奸淫、污秽、邪荡,都属官能感觉上的。这在保罗时代相当普遍,异教社会且以此为拜偶像祭祀仪式的一部分。今天的社会放纵性欲已到自我毁灭的地步,其次为拜偶像与邪术,这是背离神随从异教的罪。其余八个都属社会性的罪恶,而以仇恨为最。最后两个“醉酒”与“荒宴”是不节制的罪。不但当日社会如此,今天且成社会的大病,传播媒介的广告中把酒与饮食和上等社会地位并提! “行这样事的人,必不能承受神的国”是十分严厉的警告。神的国是神在地上的统治;主基督来到世上后,已经开始;主再来时完全实现。 情欲的事也列举在林前六9∼10;弗五5。──《启导本圣经注释》 【加五21】「嫉妒(注:有古卷在此有“凶杀”二字)、醉酒、荒宴等类。我从前告诉你们,现在又告诉你们,行这样事的人必不能承受神的国。」 “行这样事的”,原文“行”prassontes却是prasso的现在分词众数式,有常行的意思。中文新旧库本译作“惯行”。所以使徒的意思,并非说信徒偶然在这些事上跌倒,便在神的国中无分,而是指那些惯行这些事、活在罪中的人,不能承受神的国。──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加五22】「圣灵所结的果子,就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 仁爱原文agapee却是指神的爱。这个字与phileo不同,通常phileo是指人的爱──是出于情感,或是由情感的反应而产生的爱。但agapee却指神的爱,又称理性的爱,不是出于情感,乃是出于理智;不是由于对方的爱而引起的反应,乃是主动的爱。神对人类的爱正是这样,是圣洁的,无条件的(有关这两个“爱”字的意义,参阅Expository Dictionary of New
Testament Words)。在此所说的“仁爱”就是指这种爱。多数信徒都是因别人先向他们表现爱,他们才会爱对方;受到别人爱的激励,才产生爱的回应;但圣灵所结的果子乃是神的爱,是纯洁的,无条件的,合神旨意的爱。 “喜乐”是信徒得救的时候最先尝到的果子之一。因为信徒在领受救恩时,必然得着一种赦罪的喜乐。这种喜乐与从世上物质和罪恶的享受所得着的快乐绝不相同。它乃是一种心灵上的满足与释放。这种满足与释放是圣灵所带给我们的。信徒若不断让圣灵在心中掌权,必能常结这种果子。 平安原文即(平安”之意。英译作paece。原文eirene在约十六33译作“平安”。圣灵住在人心中的结果,是使人有平安。这种“平安”是因我们与神之间已除去了阻隔,良心向神可以坦然,便自然地有平安的感觉。所以与神和好本身就是一种平安。 忍耐就是有很大的容量,可以容忍别人。圣灵在信徒身上的另一种工作,就是使他们能忍受环境上各种不平的待遇。 恩慈这是神待人的法则之一,也是神良善性格的一种。 良善是信徒应有的存心,主耶稣曾对门徒说:“我差你们去,如同羊进入狼群,所以你们要灵巧像蛇,驯良像鸽子”(太十16),这“驯良像鸽子”就是良善的意思。它包含有美好、纯正而又智慧的意思在内。 信实原文pistis,有时圣经译作信心。但在多二10译作“忠诚”,即诚实而可信的意思。信实是信徒的特点之一。──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喜乐: 意味着得救者圣洁的快乐。良善: 意味着积极的善行(罗1五14;弗五9)。这种善行最终彰显神的荣耀。 ──《圣经精读本注解》 【加五22圣灵所结的果子是九种么?】 答:圣灵所结的果子,是在圣灵所赐给人新生命的行为上表现出来。这里果子一词,其原文字是单数(),可知保罗未说各种果子,乃是指一种果子,它与别的果子如仁义的果子(腓一11),光明的果子(弗五9),成圣的果子(罗六22),嘴唇的果子(来十三15)等类有所不同。这里所描写的是一种果子含有九样美好的形态,或说是九种特素——它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等这些是出于圣灵为种子,而结出彼此相连,缺一不可的美德善果来,表示它的完全美好!(参彼后一5-9)。——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加五22∼23】住在人里面的圣灵能叫人在生活行为中活出基督的样式来。基督徒应把邪情私欲彻底弃绝。“果子” 是生命自然生长的结果,圣灵的果子是信徒顺从圣灵而生活的自然表现,不靠模仿做作得来。情欲的事是肉体的活动,结果是败坏与堕落。“果子”原文用单数名词,要我们注意圣灵结的果子是信徒在圣灵教导下生长成熟的一个整体。这整体具有这些 特性,但不能分别。圣灵的果子也不同于属灵的恩赐。前者是每个属灵基督徒都有的自然产物,后者则是因人而不同的特殊恩赐(参林前12章)。 “没有律法禁止”是对律法主义者而说的;他们相信只要律法禁止,就可以管住肉体的邪情私欲。保罗指出有圣灵在心中的生活和行事是在律法之上,根本用不着法律来禁止。一个已得救的人是一个已将肉体和肉体的情欲全都钉死了的人。 信徒应有的德行也列举在《林后》六6;《以弗所书》四2;五9;《歌罗西书》三12∼15。──《启导本圣经注释》 【加五22~23圣灵所结的果子是九个呢,还是一个而带一九种质素呢?】
圣灵所结的果子的“果子”一词,原文用单数字,不是多数字,即KARPOS(mpIlO, s)。按理,既然下面提到九样的品性,则果子一词应用多数。有人解释果子用单数表示是“一挂果子”即从一条树枝下生了一挂果子,果子有九粒。
另有人解释“果子”一词用单数,是与“别的果子”有分别。别的果子乃是“仁义的果子”(腓一章11节),“光明的果子”(弗五章9节),“成圣的果子”(罗六章22节)等。保罗对加拉太信徒所介绍的乃是“圣灵的果子”,与上述各种果子不同,因此“果子”一词用单数表示是“一类”,并非一个。
但是,还有一个解释,比较多人接受的乃是:圣灵的果子是一个,这一个果子里包含九种质素,比方一个美味可口美丽的苹果,可以分析九种特点:
①又红,②又绿,③又圆,④又香,⑤又大,
⑥又有光彩,⑦又够甜,⑧又爽口好吃,⑨又有营养
基督徒每日的生活如果肯顺服圣灵感动,由圣灵指挥他如何为人,在言、行、思、态四方面均有美好的表现,那些美好的表现乃是: 仁爱 喜乐 和平 忍耐 恩慈 良善 信实 温柔 节制 ――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加五23】「温柔、节制。这样的事,没有律法禁止。」 温柔是主耶稣的性情。主自己说:“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太十一29)。温柔常与谦卑连在一起;温柔而谦卑的人,心中常享受安息。许多愤怒与不平的情绪是纵骄傲的心中发出来的,所以骄傲而暴躁的人,内心常常不得安宁。 节制原文egkrateia,有自制、自治及节制的意思。此字在徒二十四25;彼后一6均译作节制。“节制”既是圣灵的果子,则一切没有节制的行事生活,就不是神的旨意,或是越过神的旨意。所以即使是一些平常的习惯,若我们会受制于它,不能自己控制,都是信徒所应摆脱的。──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加五24】「凡属基督耶稣的人,是已经把肉体连肉体的邪情私欲同钉在十字架上了。」 “钉”是一种使肉身受苦、慢慢死去的死法。按基督在十字架上所完成的救恩来说,我们罪恶的刑罚和肉体的邪情私欲都同时解决了。按我们接受这救恩的经历来说,新生命是相信时就得着的,不是渐渐得着的──一次重生便成为神的儿女,不是天天都要重生。但与主同钉死的经历却不同,是天天的、继续不断的信,不是一次的信;不是偶然一次不体贴肉体,偶然一次让它受对付,乃是继续的、天是继续的、天天的、屡次的不体贴它,又靠着圣灵治死它(罗八13)。主耶稣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路九23),使徒保罗也说:“我是天天冒死”(林前十五31),“冒”字中文圣经旁有小点,表示原文无此字。虽然林前十五31的上下文,是描写保罗怎样不顾性命为基督冒死传道,但这种为什么福音不怕死的精神,正是旧我“与主同死”、“现在活着不再是我”的表现。所以经历与主同钉,就是要天天、不断地站在与基督“同钉”的地位上,接受十字架钉死的工作。这就是我们胜过肉体的途经。──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加五24;六14基督徒灵里的三个仇敌是什么?】
一、基督徒灵里的三个仇敌乃是: ①世界 ②自我 ③肉体(五章24节),不是身体(见哥林多后书十二章难题解答)
但有些传道人说,基督徒的仇敌是“世界、肉体和魔鬼”,这是不正确的,亦不合神学研究的原则。因为“世界、自我和肉休”这三个仇敌都由魔鬼所影响甚至控制。魔鬼乃是最大的仇敌,这三个乃是大仇敌手下的小仇敌,可是对基督徒的灵性伤害至大。
所谓“世界”是指世界的物质,“万国和万国的荣华”(太四章8节),使基督徒忘记自己是“天上的国民”,是世上寄居的,这个地球是“借给”我们暂住的。其实这个地球是魔鬼已经霸占的领土,基督徒好像住在“敌人的领土”中,应该何等警惕、谨慎。所以如果一个基督徒贪爱世界与世界的一切,无异与虎谋皮,非葬身虎腹不可。
所谓“自我”是指每一个人的“骄傲”而言。凡是喜欢用不同方式夸耀自己的,都算是骄傲。表现自我是人们的通病,可是骄傲往往是失败的前奏,主那稣为我们立了一个温柔谦卑的模范。所以在灵里长进的基督徒,喜欢在主里隐藏自己,尊主为大,以彰显主荣为目的。
所谓“肉体”是指“个人喜欢或倾向享受、放纵自己、倾向犯罪”的欲念而言。达到这种欲念往往是不择手段的。基督徒是有圣灵在心中作生活导师的,应该克制肉体,战胜欲念,过圣洁生活。肉体是包括身体的享受在内,但肉体并不单指身体而言。
保罗说他已经把这三个仇敌都“钉在十字架上”,表示他已战胜这三个仇敌。每一个基督徒也应如此。
二、亚当受魔鬼试探时是在这三方面失败了。
①那禁果悦人的眼目,且是可喜爱的——世界。
②吃了便如神能知道善恶——自我。
③那棵树的果子好作食物,就摘下来吃了,满足了自己的欲念——肉体(创三章1一6节)。
三、主那稣受试探时在这三方面却得胜了,成为每一基督徒得胜的根源。
①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战胜肉体的欲念。
②不肯听魔鬼的话从殿顶上跳下来——战胜自我。
③不肯俯伏拜魔鬼,不要万国与万国的荣华,因为有一个“神国”为他预备——战胜世界。 四、使徒约翰在年老时写信给信徒们,劝勉他们不要爱世界,要遵行神旨意,他也提到这三个仇敌: ①肉体的情欲——肉体 ②眼目的情欲——世界 ③今生的骄傲——自我
但遵行神旨意的,将要永远常存(约壹二章16一17节)。 五、保罗说把这三个仇敌都钉在十字架上,“字架”一词,本书中出现多次,似乎是本书的“冠冕之钻”。
①与基督同钉十字架(二章20节)。
②基督钉十字架活画在加拉太人面前(三章1节)。
③十字架使不信者讨厌(五章11节)。
④把肉体钉在十字架上(五章24节)。
⑤把世界钉在十字架上(六章14节)。
⑥把自我钉在十字架上(六章14节)。――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加五25】「我们若是靠圣灵得生,就当靠圣灵行事。」 “靠圣灵行事”就是靠圣灵的能力胜过肉体的诱惑,活出基督的生命;与上文所说“被圣灵引导”意义相同。但“被圣灵引导”是注重圣灵的主动,“靠圣灵行事”是注重信徒的拣选,就是决心要倚靠圣灵。我们必须常常留心圣灵的感动,不消灭圣灵的感动(参帖前五19),不叫圣灵担忧(弗四30)。这种“靠圣灵行事”的生活原则,就是享用在基督里之自由的秘诀了!──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靠圣灵行事: 用一句话概括了基督徒总体的生活规范。基督徒是将肉体的情欲和贪婪钉在十字架上的人。因此圣徒应舍弃自私的欲望,遵从圣灵的带领,在现实生活中以基督为榜样,多结圣灵的果子(太7:8)。──《圣经精读本注解》 【加五26】「不要贪图虚名,彼此惹气,互相嫉妒。」 “贪图虚名”与腓二3之“贪图虚浮的荣耀”同一个意思。使徒在此加上这句警语,显示靠圣灵行事的人也与世人一样,容易受虚荣的诱惑。有些信徒虽不贪图物质的虚荣,却贪图教会内的虚荣。其实不论那一种虚荣,实际上都同样是属肉体的私欲。“贪图虚荣”就是使我们不能顺从圣灵、又不能与弟兄和睦相处的主要原因,是引起信徒“彼此惹气、互相嫉妒”的祸根。──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若靠圣灵而活,在消极方面应做到,也能做到这里说的三件事。教会与信徒常因在这些事上失败而失去见证。──《启导本圣经注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