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傳第二十六章短篇信息 目錄: 最大的需要—異象(江守道) 使徒行傳讀經劄記第二十六章(王國顯) 使徒行傳摩根解經第二十六章(康伯摩根) 基督徒的異象 徒廿六9—19 ;箴廿九18 (餘啟津) 從天上來的異象 徒廿六19 (歐進安) 順從異象 徒廿六19
(張清庚) 天上的異象 徒廿六19 (趙世光) 有異像的事奉 徒廿六13—23 (鮑會園) 七十年代馬其頓的呼聲 徒廿六18—20 (林本立) 勇者保羅 徒廿六24—32 (吳天賜) 差不多的基督徒 徒廿六28 (約翰,衛思理) 最大的需要—異象(江守道) 「亞基帕王阿!我故此沒有違背那從天上來的異象。」(徒二十六19) 今天實在是一個很重要的日子,因為主回來的日子是非常的近,我們可說是到了最夜深的時候,白晝快到了。這時最需要的是儆醒禱告,但這時最難的也是儆醒禱告。我們處在這樣的時候,如何纔能在神面前站立得住,並且行走在神的道路上呢?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沒有違背那從天上來的異象 使徒保羅在這裡說:「我故此沒有違背那從天上來的異象。」他臨終前也說:「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保羅實在是打了那美好的仗。自從在大馬色路上,主遇見了他之後,他一生都在打那美好的仗,為著主爭戰;不但與罪惡爭戰,也與罪惡的世界爭戰。不但與罪惡的能力爭戰,也與自己的肉體爭戰。還與空中的惡魔爭戰。正如他所講的:每日與野獸搏鬥。他是為主爭戰,穿上了神所賜的全副軍裝,從不退後,他總是在爭戰最厲害的地方,直到他說:「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 自從他被主遇見,他就開始奔跑這條路。這條路是不簡單的,路上有許多艱難,就好像一場滿了障礙的馬拉松競賽。正如哥林多後書第六章及第十一章,講到他所遇到的許多攔阻和艱難。這條路實在並不容易,但他從不改走另一條路,他一直走主的路。他不像許多人,開頭是在這條路上,不久就不見了,他一直奔跑到底。他在真道上,也一點沒有妥協與苟且。保羅何以能這樣,秘訣在哪裡呢? 怚S姊妹!我們今日的仗是否比較容易打?路比較短些,所信的道比較簡單?不!當主快要回來的時候,仗更兇猛,路將到盡頭是更加艱難,要守住所信的道也更不容易。我們處此境地,如何纔能像保羅一樣說:「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我們要知道,保羅所以能夠這樣,不是由於他的自己。他見證說:「我故此沒有違背那從天上來的異象。」他所以能打美好的仗,能跑盡他的路,能守住所信的道,都是因為他有天上的異象,這天上的異象就是他的秘訣。 何謂異象 「異象」這二個字,我們用得多了,也許聽到煩了。「異象」,或叫「啟示」,甚至稱它為觀念、目的、目標。我們知道,在天然裡面,沒有異象的人,是飄流的人,消極無目的,不肯把自己擺上,以至一無所成,隨流失去,是個失敗者。異象或者也可稱為雄心大志,世界上的雄心大志就是異象。甚麼事都是隨隨便便,不會努力,結果就是失敗。我們常常聽說某某人是有異象的,如果沒有異象,整個人就瓦解了!所以他有成就。世上的事尚且如此,屬靈的事更是如此。 異象的重要 在屬靈的事上,如果沒有異象,整個人就瓦解了!箴言第二十九章十八節:「沒有異象,民就放肆。」有的翻譯是:「沒有異象,民就滅亡。」沒有異象,就沒有約束、沒有目的,我們整個人就會瓦解。異像是何等重要!它給我們方針、方向、目的、力量,叫我們能忍耐,使我們能自律。沒有異象,這些東西完全沒有了。所以我們知道,異象實在是我們最重要的東西。 屬天的異象粉碎了屬地的異象 保羅未信主之前,名叫「掃羅」。掃羅這個人有屬地的異象,他的異像是要在猶太教中作主腦、作法利賽人中的法利賽人、作拉比中的拉比。因為他有了這樣的一個雄心大志,所以他就向著這個方向而去。他雖年輕,卻比許多同輩的人更加長進。他年輕時就受了使命,甚至到外邦城市去捉拿基督徒。就著世界的眼光來看,他已是個相當成功的人。 感謝讚美主!當他走在大馬色路上,天上的亮光照亮了他,主遇見了他,他看見了天上的異象,天上的異象就把掃羅打倒在地。可以說屬地的異象遇見了天上的異象,這二個異象衝突起來,於是掃羅完了,保羅就開始了。他屬地的異象粉碎了,屬天的異象便控制了保羅,在他身上起了極大的變化。 弟兄姊妹!我們今日有沒有看見天上的異象?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有屬地的異象。如果你連屬地的異象都沒有,你這個人實在無大用處。稍有點志氣的人,都有他的夢想。也許你希望將來作總統,或是大科學家、大企業家等等。只要有這個在我們裡面,我們就會向著那方向而去。但當我們這樣走路時,有沒有遇見那天上的異象?這天上的異象有沒有把地上的異象粉碎掉,叫我們被屬天的異象所控制? 弟兄姊妹!實在說來,我們的重生得救是個革命性的改變!我本來是這樣的人,向著這個方向而去,但當我們遇見了主,重生得救了,成了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但事實又如何?我們在得救時或得救後,有沒有被主遇見?有沒有得著天上的異象?屬地的異象是否粉碎?我們是否由天上的異象來控制?我們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如果沒有,恐怕還沒有看見那天上的異象。我們若真有天上的異象,至少在我們裡面會起極大的變化。也許你仍然作你的大科學家,但裡頭的光景不同了,你不是為自己,而是受主的控制。 在聖經中,我們看見每位被神所使用的人,都是有異象的人。比方挪亞,他看見了異象,在神面前得了啟示,知道有洪水來到,神就指示他預備了一隻方舟。當他得了這啟示之後,一面著手製造,一面成了個傳義道的人。又如亞伯拉罕,他本住在迦勒底的吾珥,當榮耀的神向他顯現,他就撇下他的本鄉,往神所要他去的地方去。又如摩西,本來是住在皇宮中,但他看見了那不能看見的主,就輕看埃及的一切財富,寧願忍受基督的淩辱。異象在他們身上起了極大的能力。 使徒們也是這樣。主在世上時,看見主的人很多,但他們只看見祂的外面,沒有看見祂的裡面。但這班使徒,不只是看見外面,連裡面也看見了。像約翰所寫的:「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我們也見過祂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所以,他們就撇下一切來跟隨主。他們每一個人都是有異象的,若是沒有異象,就沒有辦法起來跟從主。 異象只有一個 在聖經中,天上的異象只有一個,雖然人所看見的都不同。因著時代的關係,以及我們屬靈的光景和環境,我們各人所看見的異象,可能有不同。但異象只有一個,沒有許多個。天上的異像是與神永遠的旨意發生關係的,我們所看見的就是一個異象。 比如說:亞伯所看見的是那更美的祭物,他看見了那羔羊,他將牠獻給了神,因著這更美的祭物他蒙了悅納;挪亞所看見的是方舟;亞伯拉罕所看見的是那座有根基的城;摩西所看見的是帳棚;大衛所看見的是聖殿;撒迦利亞所看見的是金燈台;彼得所看見的是天上縋下來的大布,裡面有各種各樣的活物,有聲音說:彼得起來,宰了吃,意思是交通,因為吃喝是指著交通說的;保羅所看見的是天上的人,宇宙的人,頭在天上,身體充滿全地;約翰所看見的是一位好像人子的,行走在七個金燈台中間,他又看見新的耶路撒冷城。 所以如果你把整本聖經拿來,從舊約一直到新約,那些看見天上異象的人,雖然所看見的好像各有不同,但加起來只有一個異象,從美好的祭物,一直到聖城耶路撒冷,神的啟示是一步一步的。等到耶路撒冷被啟示出來,那天上的異象就完成了。 異象的內容—基督與教會 弟兄姊妹!當我們講天上的異象時,我們不單是指著保羅所看見那天上的異象,而是指全部聖經所給我們看見的。倪拆聲弟兄曾經這樣說過:「如果我們今日能看見基督與教會,全部的聖經就向我們打開了;因為天上的異象,神永遠的旨意,不是別的,乃是基督和祂的教會。」舊約時代,神好像在幔子裡說話。祂在古時藉眾先知多次多方向我們說話,但那時的說話,好像是在幔子後面說的。 你記得以色列人蓋了一個會幕,會幕裡面聖所與至聖所之間有幔子隔著,神就在幔子後面約櫃的施恩座上向百姓說話,可以說整個舊約時代都是如此。神在那裡講基督與教會,但都是在幔子後面說的。那些話都是隱藏的奧秘,都是影兒,不是本物的真像。舊約中那許多人物、歷史、豫言,都不過是影兒,都在那裡告訴我們關於基督與教會。但是舊約時,人不知道,因為是隱藏的。所以保羅說:神歷世歷代所隱藏的奧秘,現在藉著使徒與先知顯明出來了。直到基督來了,本物的真像才顯明出來。所以新約乃是在裂開的幔子說話,我們所看見的就是基督與教會。 舊約預表基督與教會 比方說:舊約時,以色列百姓在摩西的率領下離開埃及,進入迦南。到了大衛作王時,以色列人就接受了神所有的應許,這是歷史。我們讀舊約,如果所看見的不過是歷史,那麼舊約對我們完全是關閉的。世上的歷史書很多,為何聖經要給我們這些歷史呢?如果我們看見基督和教會,就會看見這些歷史背後的故事:無論是摩西、約書亞、大衛,都是預表基督,他們在各方面預表基督;以色列人預表教會。我們這樣來看舊約,舊約就同我們打開了。 比如會幕。當我年輕還未得救時,那是一九三○年,我參加一個夏令會,參加的目的是想要得救。那次夏令會中有幾位講員,其中一位是專講「會幕」,他是山東人,我當時連國語也不大會聽,山東話更不懂了。他講「會幕」,我實在聽不進去,可以說是完全隔膜的。感謝讚美主!今日我們講會幕,我覺得真寶貝,不是我們懂得如何蓋會幕。我對建築毫無認識,但我在會幕中看見基督;因為祂是道成肉身,支搭帳棚在人間;會幕中每樣東西都是預表基督的工作,我又看見會幕也是預表教會。弟兄姊妹!如果你這樣來看舊約,整本舊約就打開了。 新約顯明基督與教會 新約更不用說了,四福音給我們看見基督,使徒行傳給我們看見教會,書信是講到基督與教會,啟示錄給我們看見基督與教會如何成為一個新耶路撒冷城。的確,如果你真的認識基督與教會,整本聖經就打開了。如果你用基督與教會來看聖經,你摸著的不是字句,而是靈意了。所以天上的異象,就是基督與教會。 我們需要天上的異象 或者你說:基督我知道,教會我也知道,但為甚麼我所知道的基督與教會,並沒有在我身上起著革命性的變化?以色列百姓經過逾越節,也經過紅海,在曠野中經歷了神各方面的供應,但聖經說這班人是不信的人,因為不信的緣故不能進入迦南。為甚麼呢?因為他們雖然經過了逾越節,認識了主的救恩,得著了寶血的保護;又經過紅海,受洗歸入摩西;在曠野也嘗到神的恩典,供給他們一切的需要;他們是認識神恩典的人,但是他們不能進入迦南。甚麼原因?因為他們雖然認識神的恩典,都不認識神的旨意。弟兄姊妹!你看見其中的分別多大。 今天在神的兒女中間,認識神恩典的人不少,我們能夠數算說:我們不但是被寶血所救贖,受浸歸入基督;主也多方供應我們的需要,祂聽了我們的禱告,醫治我們的疾病,保護我們,我們可以說是天天活在祂的恩典中。我們知道主的恩典,但我認識神永遠的旨意嗎?如果不知道,會有甚麼結果呢?就是主為我,主為我,總是以自己為中心。我們認識了神的旨意,才會脫離以自己為中心,進而以神為中心。故此我們需要那從天上來的異象。 許多人說:我知道教會。一般人所以為的教會,就是聳立在路旁的那座高大建築物,上面有個尖頂,或者還有個鐘樓和十字架,到教會去就是到那個地方去。也許我們所知道的多一點,我們會說:教會就是神的兒女,神的兒女就是教會。你是認識教會的人,但為何在你身上沒有起著大變化呢?因為你對教會的認識仍不夠清楚,如果你真正看見甚麼是教會,在你身上必定有極大的變化! 屬地的異象—人的己 弟兄姊妹!天上的異像是基督與教會,那麼地上的異像是甚麼呢?我們各人都有不同的地上異象。我們都是作夢的人,各人的夢都是不同的。你把各人的夢歸納起來,就是屬地的異象。這一個異象就是己!要高抬自己、成全自己,把己作為中心。從亞當開始就是如此,神造亞當在伊甸園中是那麼美好。神把人造好之後,神看一切所造的都甚好。亞當在那麼好的環境中,他不滿意,他有屬地的異象,他要像神一樣,因此受了試探。這試探就是說:你不必聽從神、不必凡事去求問神,你吃了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便如神能分別善惡,你不再需要神,你自己就是神;因此罪就進入了世界。 我們讀創世記,看見當人多起來時,他們就造巴別塔。歷史告訴我們:當時有一個人名叫「寧錄」,寧錄是個獵戶。根據傳說:他是世界上第一個夢想要建立帝國的人;所以他率領一班人來建造巴別塔,要塔頂通天,為要傳揚他們的名。他們是以自己為中心、以自己代替神。因此神變亂了他們的口音,把他們分散在全地上。 到了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的時代,尼布甲尼撒作了一個夢,夢見他自己是世上最大的帝國。夢中他看見一個很大的人,有金頭、銀胸、銀的膀臂、銅腹、鐵腿、半泥半鐵的腳,他所看見的是個很偉大的人。這就是人的異象,是每一個人的異象,這一個異象就是人的自己。有些人自己不能太大,有些人的自己能大一點,不管大小都是自己,都是屬地的異象。如果屬地的異象管制了我們,我們就是一個以己為中心的人。雖然我們得救了,也嘗到了天恩的滋味,但若沒有遇見屬天的異象來粉碎我們屬地的異象,我們就沒有極大的變化,仍舊是走在自己的路上。 屬天的異象拯救我們脫離己 親愛的弟兄姊妹!這就告訴我們說:我們需要屬天的異象,來粉碎屬地的異象,只有屬天的異象能救我們脫離我們的自己。除此之外,沒有能拯救我們脫離自己的。今天我們有無這個異象?我們需要好好在神面前求祂光照,使我們看見我們今天的光景,是受屬地的異象控制呢,還是已經看見了屬天的異象?如果我們說已經看見了天上的異象,那麼這天上的異象有沒有把我們屬地的異象粉碎?如果沒有,那麼你或者還沒有看見那屬天的異象。又或者你所看見的不夠,所以不能影響你屬地的異象。 很可惜今天好多基督徒,仍在屬地的異象控制之下,還沒有為天上的異象所破碎。我們需要禱告,求神賜給我們智慧和啟示的靈,使我們真正從裡面看見那天上的異象。不是在外面看見,乃是裡面蒙了光照,真正的看見這異象。 超越的基督 「天上的異象」是甚麼?我們說是基督和教會,是整本聖經所說的。現在我們從神的話中,很簡單的歸納起來說:甚麼是基督、甚麼是教會;盼望我們真正有所認識。 基督是誰?不錯,祂是救主,是我們的安慰者、保護者,但仍不夠。就著神永遠的旨意來說:基督遠超這些。感謝讚美主!祂是我們的救主,這是根基。就著我們來說:基督是救主,實在是太好了。如果沒有祂作我們的救主,我們現在在哪裡?就著我們來說:基督是我們的牧者,太好了。如果沒有祂作我們的牧者,我們就缺乏了。這些都是寶貴的;但就著神永遠的旨意來說:基督不只是救主,不只是牧者,祂是遠超過這些。全部聖經都是在講基督,但歸納起來,啟示錄第一章十七節至十八節,可以完全的把祂表明出來。 約翰在拔摩海島上看見天上的異象,他看見一位好像人子的,站在七個金燈台中間。他一看見就僕倒在地,像死了一樣;他所看見的那位對他說:不要懼怕,然後宣告祂自己是誰。弟兄姊妹!我們今天所認識的基督,我們要來聽祂宣告祂自己是誰,因為祂自己的宣告是最準確的。在天上的異象裡,祂宣告自己是首先的、末後的、又是那存活的,我曾死過,現在又活了,直活到永永遠遠,並且拿著死亡和陰間的鑰匙。 基督是首先的 主告訴我們說:祂是首先的。在神永遠的旨意裡面,祂是首先的。意思是祂是在萬事上居首位的:這就是歌羅西書所告訴我們的,甚麼是神永遠的旨意?神本性的一切豐盛,都有形有體的居住在基督裡面,使祂作萬有之主,在萬有上居首位。就是第一,就是首先的意思。換句話說:神把萬有都交給祂,作為祂的產業,祂是萬有之主,萬有都是藉著祂造的,又是為祂造的,祂在萬有上居首位。一切都是從祂出來,都是經過祂,也都是為著祂。祂是那首先的,這不是一句話,這是神永遠的旨意。 弟兄姊妹!今日主在我們身上是不是首先的?是不是一切都出於祂?我們人最大的難處就是我們的意見,因為意見是代表我們的己。意見能受對付,己就受了很大的對付。我們總是有意見、有主張,甚至在屬靈的事上,都喜歡代神出主張。聖經說:你要作神的策士嗎?神是否需要你作祂的策士呢?我們都喜歡作神的策士、都喜歡出頭,不讓主起頭。我們總是要靠自己,而不肯完全倚靠我們的主。總是要歸給自己,而不是把一切都歸給祂。我們有沒有讓主在凡事上居首位?但在神的旨意中祂是首先的。 基督是末後的 祂也是末後的,意即祂是一切的總結。以弗所書第一章告訴我們:日子滿足了,神要叫萬有在祂裡面合而為一,萬有都要結束在祂裡面。換句話說:那時萬有都要彰顯祂的自己,不再是彰顯我們,而是彰顯祂,祂是末後的。祂要說最後一句話,祂的話說了就不能再說。希伯來書第一章說:神多次多方藉著先知對我們的列祖說話,現在是在祂的兒子裡來說話。祂在祂兒子裡說了話之後,就不再有話了。但我們的話很多,我們說「是」,又說「但是」。我們有沒有看見祂是末後的?「末後」的意思就是說:一切都要歸給祂,一切的榮耀都是屬於祂的。祂是首先的,祂是末後的。 「首先」與「末後」的意思,不是說祂是第一及第一百,中間的九十八是屬於我們的。而是說:首先、末後及中間的一切都是祂的!這就是以弗所書所說的,祂是一切的一切。弟兄姊妹!這不是一句玄妙的話。有人說:基督是一切的一切,怎有可能,如果祂是一切的一切,我在那裡?感謝主!沒有你也沒有我,祂是一切的一切。一切在我裡面的都是祂。我們自從信主到今天,聖靈不斷的藉著環境,藉著裡面的引導作工,就是要叫基督在我們裡面成為一切。但許多時候我們把自己抓得牢,不肯放手,叫聖靈擔憂,攔阻聖靈的工作。親愛的弟兄姊妹!照著天上的異象,基督是元首、是頭。「頭」的意思,就是首先的和末後的。 基督是生命 「祂是那存活的」,原文的意思是:「又是那活著的。」祂是生命的源頭、祂就是生命,凡不是生命的都不是祂。今日神在我們身上所作的工,都是在生命裡頭。如果不是產生生命的,都不是在基督裡。我們可以給人許多知識、教訓、道理、方法、規條,這些如果不是出於生命,就不能帶進生命,都在基督外面,都在神旨意之外。弟兄姊妹!你看見這要求多大!今日我們認識生命太少,認識主太少。我們頭腦中滿了道理,但生命中卻不認識祂。 主說:我就是生命,是生命的源頭。在英文有「看哪」,中文沒有翻譯出來。「看哪!我曾死過,現在又活了。」為甚麼加上「看哪」二字?這叫我們儆醒,因為祂是生命,生命不會死亡。神是生命,神怎能死亡呢?所以祂說:「看哪!」提醒我們說:這裡有一奇妙的事發生,好像神死了,生命死了,祂說我曾死過。祂為甚麼死?祂為我們的罪而死,祂死是為著教會。祂愛我們,為我們捨己。祂愛教會,為教會捨己。祂死是要把死亡廢去,要把死亡吞滅,是生命吞滅死亡,所以祂曾死過。這給我們看見,如果你要經歷祂的生命,也要先經過死亡。因為祂是復活、祂是生命,祂的生命是復活的生命。祂說:「我經過了死亡,現在又活了,直活到永永遠遠。」 基督是得勝 我們的主是那一位得勝的主,祂勝過死亡。最後的仇敵就是死亡。祂打敗了掌死權的魔鬼,把死亡吞滅了。今天祂是我們的復活,是我們的生命,所以沒有甚麼是不能勝過的了。因為祂已勝過死亡,所以祂手裡拿著死亡和陰間的鑰匙。死亡是今天的威脅,陰間是將來的結局。今日許多人因為怕死而落在撒但的控制之下,但感謝主!祂已經把那鑰匙拿過來了。祂開了沒有人能關,關了沒有人能開;所以祂說:「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陰間的權柄不能勝過她。」為甚麼那鑰匙在主手中,,我們的主為著成全教會,好像把陰府的門打開了,讓陰間的權勢出來攻擊祂的教會;但主仍拿著這條鑰匙,陰府的權勢不能勝過教會。到了時候,祂就把陰府的門關掉。 弟兄姊妹!這是我們的主基督,是在神永遠旨意裡的基督。如果我們看見祂是那樣的一位基督,我們的生命怎能不起變化。如果你看見了這樣的一位基督,你屬地的異象都會粉碎掉,你將被祂完全控制。因為祂是如此的一位主,你怎能再為自己而活?你活著是為祂而活,不但是為祂而活,祂更是在你裡面活著,使你經歷祂的自己,過著得勝超脫的生活。雖然我們還未進到榮耀裡,卻已經活在榮耀裡了。 教會是基督的身體 這是天上的異象,這是基督,也是教會。現在用一句總括的話,以弗所書第一章二十二節至二十三節:「又將萬有服在祂的腳下,使祂為教會作萬有之首;教會是祂的身體,是那充滿萬有者所充滿的。」教會是基督的身體,不是比喻說教會好像基督的身體,而是一個屬靈的實際。基督是頭,教會是祂的身體,是那充滿萬有者所充滿的。換句話說:教會是基督的豐滿,基督的一切豐富都藏在教會裡面。甚麼是「身體」?身體是彰顯頭的榮耀,這個是教會。 弟兄姊妹!我們有沒有看見教會?今天我們所謂的教會是甚麼光景?是看見基督的豐富,還是我們的貧窮、瞎眼、赤身露體、可憐和困苦?我們有沒有看見那充滿萬有者的豐滿。哦!今天我們在教會中所看見的都是人,這人那人。而且都是看見人的敗壞,沒有看見自己的敗壞。我們有看見基督嗎?有看見基督的豐滿在每位弟兄姊妹身上顯出來嗎?這是神旨意中的教會嗎? 基督為教會作萬有之首 基督為教會作萬有之首,意思是叫萬有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就是照祂旨意被召的人得益處。萬有的元首是基督,無論何事臨到我們身上,都是祂在管理。我們不要以為萬事臨到我們是偶然的,是沒有辦法的。主是萬有之首,祂是為教會作萬有之首,故此祂在掌管一切,祂叫天地都為教會效力,使我們得益處,叫我們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另一方面,祂為教會作萬有之首,是要藉著教會叫萬有都歸到祂的腳下,這是教會在地上的使命。 弟兄姊妹!我們如果看見這異象,就看見基督與教會不是那麼簡單。難怪全部的聖經都是在啟示這一個真理。巴不得主恩待我們,叫我們裡頭真的有啟示,得著天上的異象。如果那異象真能給我們看見,祂一定能拯救我們脫離我們的自己,粉碎我們屬地的異象,把我們這個人提到三層天上去。叫我們雖然活在地上,卻如同在天上一樣。求主恩待我們。—— 江守道《那從天上來的異象》 使徒行傳第廿一至廿六章 第二十一至二十六章 『多託誰就向誰多取,多給誰就向誰多要。』在別人犯了同樣的錯誤,主不一定給他那麼重的管教,但是保羅犯了這樣的錯誤,主的管教就相當的重。有人心裏會這樣想,主為什麼不極力的阻止保羅上耶路撒冷,而讓他犯這樣的錯誤呢?這答案恐怕沒有人能準確的知道,但是可留待將來見主面的時候當面問主,或許那時就是不問也已經知道了。這類似的問題不只是發生在保羅身上,也發生在彼得三次不認主的事上,還發生在許多的人身上。雖然我們不知道準確的答案,但是有一些原則性的事是可以參考的。神對付魔鬼必須是用那些甘心順服的人作器皿,不甘心順服神的人就是作了許多的工作,也還不是器皿,也碰不掉撒但的一根毛,所以主從來不勉強人一定要順服,如果主要勉強人的話,主乾脆就可以不使用人,但主定規了祂自己要使用人,不過只是使用那些服主權柄的人。這次保羅不服主的權柄,自己要去作工,結果工沒有作得到,人卻先倒了下來,勉強作了一點出來,也沒有實際的果效。這給人一個深刻的教訓,只有主才是完全的,沒有一個人是完全的,就是最屬靈的人也不是完全的,屬靈人不過是比別人少犯一點錯誤而已,什麼時候一接不上神的旨意,最屬靈的人就會犯下最大的錯誤,所以主的話是教導我們不要仰望人,單單的仰望『那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若是仰望人,不灰心失望並退後,那才是希奇的事哩! 主允許保羅失敗,讓他認識自己,不再誇耀自己,不敢以為自己已經得凓了,而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向凓標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穌裏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腓三章13~14節)不敢再看自己的義了,這些都是保羅經歷了這一次的失敗以後所確實進入的屬靈認識和經歷。在保羅的失敗裏,主卻暗暗的保守他,挽回他,藉凓他的失敗來更深的造就他,像保羅這樣清心又專一愛主的人,他雖然偶然給絆跌,但主必不會讓他全身仆倒的,因為主允許他失敗,主自己卻不能失敗,主必定要挽回保羅,一面是要堵住撒但的控告,一面也讓保羅更深的認識和經歷恩典。保羅也真的認識了這恩典,在亞基帕王面前,他明確的承認,『……因此猶太人在殿裏拿住我,想要殺我。然而我蒙神的幫助,直到今日還站得住。』(廿六章21~22節)他看準了,人所有的並不可靠,只有主自己才是可靠的。撒但毀不了保羅,反叫保羅更深的進到主裏面。──
王國顯《使徒行傳讀經劄記》 使徒行傳摩根解經第二十六章 使徒行傳26章
前一章我們看見,保羅最後一次講道時四周的氣氛。現在我們要將焦點集中在兩個彼此對立的人身上;其中一個是囚犯,正站在那裡;另一個是王,坐在那裡。亞基帕和保羅面對面,一個是服飾光鮮,高居寶座的王;另一個是衣衫襤褸,手帶鎖練的囚犯;一個是拉比學者所證實,精通希伯來制度裡一切專門知識的王,另一個是同樣精通學術,又明白其中屬靈價值和意義的使徒;一個是沉溺罪中,汙穢不潔的人,另一個是滿有聖潔,遠離罪惡的人;一個是王,卻受罪奴役,一個是囚犯,卻有君尊的地位。這個畫面充滿了亮光,生命,色彩,和吸引人的力量。亞基帕允許保羅說話,保羅就說出了路加所記載的這一篇講辭。整個申辯可分成三部分: 1.他針對亞基帕所說的話(2-3節); 2.他的辯護(4-23節); 3.對亞基帕說的結論,完全不顧及亞基帕的王者身分和地位(24-29節)。 保羅一開始是用禮貌的言辭,承認亞基帕對猶太事物的熟悉,並要求他耐心聽下去。 這種證道的方式有何實用的價值?第一,我似乎能從使徒的語氣裡感覺一種如釋重負的意味,因為他知道至少這一回,對方能夠明白他所說的。他要求亞基帕耐心聽他,表明他對上一次講話中途被打斷的事記意猶新。請記住,亞基帕答應了要耐心聽保羅講完,但是這回保羅的話還是沒有說完,因為非斯都打斷了他。我們藉著研讀使徒行傳,已跟隨保羅行了這麼多旅程,聽見他的講道,看見他的生活態度,我相信他這段開場白一定有較深的含義。我想他內心深處必然有一種難以逃避的熱誠。他知道,由於主的復活,舊有的律法書如何給他的生命帶來新的亮光。他看著亞基帕的臉,知道這個人在各方面都很傑出,他精通希伯來制度裡的一切。我相信保羅心中一定暗忖:哦,但願這個人也能看見我在基督復活之光裡所看見的這些事。我相信保羅請求亞基帕耐心聽地的時候,他心中一定渴望能引亞基帕得救。他對亞基帕的請求,顯明瞭他個人相信「這道」是無可抵擋的。保羅的想法是否正確?答案要到本講結尾時才見分曉。 接著來看申辯的內容。保羅此處沒有提到他自己同胞控告他的罪名。或許這些猶太人當時不在場,他們未被允許入內,因為這不是一場審判。在場的只有非斯都,亞基帕,百尼基,和眾千夫長,城裡的尊貴人。這是一次異教徒的聚集,目的在招待亞基帕和百尼基。保羅的申辯性質上是在解釋,他一生事業為何中途有那麼大的轉變,以及現在有此態度的原因。亞基帕說,「准你為自己辯明。」保羅就遵照他的吩咐為自己說話。他整段談話是論他自己的經驗,但其中包含更廣的意義。在這中心的個人經歷之外,環繞著希伯來制度的一切價值,和基督徒信仰的一切美德。當然在這篇辯白裡,保羅自己是中心人物。亞基帕說,「准你為自己辯明,」保羅就為自己,從他自己的角度來說話。 我們不妨用保羅自己的話,來勾勒這整篇講辭:「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話不是消極的,而是積極的。十字架除去一切舊我,但它又創造了新的人,「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因此「我活著」,是指一個人與基督聯合所產生的經歷。這篇講辭最大的價值在於它啟示了基督教的真理和其在人生命中產生的勝利彼此之間的關係。因此他的申辯實際上是在解釋,他一生事業中途為何會有如此的轉變,以及現今有此態度的原因。 可以從兩方面來看這篇申訴。它是對一個有邏輯思考的人辯解「這道」;它也是向一顆渴慕的心宣告「這道」。保羅的眼光停留在亞基帕身上,但他也看見了百尼基,非斯都,千夫長,城裡的達官顯要。他對他們有一種熱切的期望和情感。或許他的心思比較集中在亞基帕身上。他內心有兩個目的;第一是說服這人,他想用「這道」來得著這個心思敏捷、有條不紊的人。但不止這樣,他要對這個探尋的靈宣告「這道」。他認為,亞基帕這個人是一個追尋者,那不是出於單純的好奇,而是真誠地想聽聽這一切事的真相。因此,保羅心中有兩個意圖,一是想在邏輯上說服這人;一是想在屬靈上得著這人,迫使他順服他心裡所相信的。 首先請留意,保羅如何用「這道」說服這個有邏輯頭腦的人。他一開始就請亞基帕注意他的過去。他說,「我從起初在本國的民中,並在耶路撒冷,自幼為人如何,猶太人都知道。」有趣的是,他是從他到耶路撒冷,在迦瑪列門下受教開始敘述。他沒有提到早年的歲月,他如何在大數受到希利尼文化的影響。因為他此刻是對亞基帕申辯,提到那些往事並不恰當。他只說到他自幼作猶太人,父母都是希伯來人,他們將他送離大數,以使他接受希伯來思想的訓練。 他接著說,「按著我們教中最嚴緊的教門,作了法利賽人。」此處強調的不是法利賽人超自然的信念,而是法利賽人傳統對於公義的狹窄解釋,作為「最嚴緊教門」的法利賽人,他心中也燃燒著猶太人最中心的盼望,就是復活的盼望。他是一個猶太人,傳統的宗教狂熱者,同時他自己的宗教中也包含著對超自然事物的信念,他們期待著復活的事。這是他的過去。 然後他向亞基帕描述,他初度與「這道」──拿撒勒人耶穌──接觸的經過。第一個畫面是他自己,一個年輕的猶太人,也是法利賽人,內心盼望著靈魂不死,復活,和屬靈的事;現在他告訴亞基帕,當他與拿撒勒人耶穌的道接觸時,他內心充滿反感,極力要反對這道。他如此描述他心裡的敵對:「從前我自己以為應當多方攻擊拿撒勒人耶穌的名。」他謹慎地指出,他的敵對是多麼尖銳: 「我在耶路撒冷也曾這樣行了;既從祭司長得了權柄,我就把許多聖徒囚在監裡;他們被殺,我也出名定案。在各會堂,我屢次用刑,強迫他們說褻瀆的話;又分外惱恨他們,甚至逼他們直到外邦的城邑。」 那是拿撒勒人耶穌的「道」,第一次對這個人產生的影響。 這一切都指向那中心而簡單的故事。他告訴亞基帕,後來臨到他的那個轉機,如何改變他一生的事業。他述說他滿懷宗教熱誠,前往大馬色去逼迫基督徒的時候,在路上有大光照著他,有一個完全陌生的聲音對他說話,但卻逼得他不得不注意聽,因為那聲音是超乎自然的,不尋常的,確定的,積極的,真實的。這個發現一定使保羅驚訝不已,一時摸不著頭腦。然後他發現,那是耶穌的聲音;他的語氣裡沒有帶著絲毫審判或責難的意味。主給保羅的啟示裡,最讓他訝異的是,耶穌說他特意向他顯現,要派他重任。他將成為外邦人的使者,將復活的事實見證出來。 然後保羅對亞基帕說,「我故此沒有違背那從天上來的異象。」就當時的景況而言,他如何能作到這一點呢?這也是保羅急於向亞基帕陳明的。 結果如何?他略過多年來的經歷,說道:「因此猶太人在殿裡拿住我。」這事對他產生的影響是,「我……直到今日還站得住……作見證。」接著他宣告,他的見證如何與先知的豫言,摩西的教導相符合,那就是彌賽亞將要受苦,並且復活;在他復活的亮光之下,一切古代的豫言都將得到詮釋。 保羅如此在亞基帕面前辯稱,他所信仰的宗教與他的過去是互為關聯的,因為希伯來思想的中心盼望就是在這位從死裡復活的彌賽亞身上得到了應驗。保羅在這裡沒有極力爭辯,沒有企圖替復活的教訓下定義,他只是冷靜清晰地見證他個人的經歷,公開承認他已經遇見他們所謀害的那位耶穌,他已經復活了;因此他惟一能作的,就是遵行他的呼召。 我們當留意,保羅的這篇談話不僅僅是針對一個有邏輯頭腦的人,為「這道」作辯證;他也是針對一顆探詢的心靈而宣告「這道」。就保羅而言,福音的中心事實就是復活的耶穌。將他從整篇談話裡抽離,就一無所剩。離了耶穌,這篇講辭就無法存在。缺少了保羅相信他從死裡復活的信念,它也不能存在。如果人想從理智上質疑這個事實,至少他必須承認一點,就是保羅相信主的復活。保羅的信仰中心在基督的復活。這個事實造成了他的轉變,更生了他的心靈,使他完全服在耶穌基督的管理之下。這位耶穌,曾被人當作罪犯處死,如今他活在宇宙的中心,管理人類的事務,他得著了保羅,將他的事工託付給他。 根據耶穌復活的真理,福音之中心事實在於摩西和眾先知所說的那位彌賽亞,他已在復活的亮光中顯明出來。換句話說,福音就是那已經被復活的真理所闡明的十字架。十字架是不能脫離復活而單獨存在的。沒有復活,十字架只是一個悲劇,一場災難。當保羅在他的書信中說,基督「因從死裡復活,用大能顯明是神的兒子」時,他心裡可有絲毫懷疑?彼得也在他的書信裡說,神「藉耶穌基督從死裡復活,重生了我們」。藉著復活,一切在基督之前的事物都改變了,變得更清楚,明白,充滿意義。保羅向亞基帕所傳講的福音,就是那經過復活所詮釋的十字架。 這篇講辭裡也揭示了關於福音和神的作為方面,人所當盡的責任。人當作的是棄暗投明,離開撒但歸向神。神的回應則是除去人的罪,使人成聖。整段講辭最中心的影響力來自這一句話,「亞基帕王阿,我故此沒有違背那從天上來的異象。」不單單有異象,並且順服它;不單單有亮光,並且行在其中;不單單有福音,並且順從福音的呼召;這一切造成了保羅的改變。 然後非斯都打斷了他的話,這是很自然的反應。從前面對非斯都的觀察,我們可以瞭解他的這項行動。非斯都一直在旁邊聽保羅講他的歷史,講到那些稀奇古怪的事,例如異象,啟示,聲音,復活等。到了最後,他實在按捺不住了,「大聲說,保羅,你癲狂了罷;你的學問太大,反叫你癲狂了。」在非斯都看來,這個人簡直在胡言亂語;然而他的癲狂言論又似乎是從一個有學識的心靈發出的。 保羅立刻作綜合的解釋,來作最後的請求。他不再辯論,也無意為自己辯護了。他只想得著亞基帕。他開始間接攻擊亞基帕王意志的要塞。說他間接進攻,是因為他首先對非斯都說話: 「非斯都大人我不是癲狂,我說的乃是真實明白話。王也曉得這些事,所以我向王放膽直言,我深信這些事沒有一件向王隱藏的;因都不是在背地裡作的。」 接著是由間接,轉向直接攻擊王的靈魂,他首先提出一個問題:「亞基帕王阿,你信先知麼?」然後是肯定的自答:「我知道你是信的。」請特別留意他的一問一答之間的意義。曉得耶穌的故事,和相信先知,就等於承認希伯來人的先知事工,與基督的工作記錄,兩者之間是互為關聯的。保羅試圖要得著亞基帕的意志。他試著為亞基帕作他原先期望亞基帕自己作的事。他已經向亞基帕指明,希伯來制度裡所期待的事,已經在基督的事工上完成了。他實際上是在說:亞基帕,你知道耶穌的事,你也相信先知;將兩者合併來看,找出它合理的結論,以作為理智上的取捨。 亞基帕說了甚麼?一個解經家可能提出許多問題,但他或許永遠回答不了這些問題。此處亞基帕的回答,有許多不同的譯法。我們很難確定,到底亞基帕說了甚麼。「你這樣勸我,幾乎叫我作基督徒了。」「你再多勸我一點,我就會變成基督徒了。」「你以為我這麼容易就作基督徒阿?」「你想稍微一勸,便叫我作基督徒阿?」這是各種譯本不同的譯法。研究它們的用字和語氣,是很有興趣的。此處有一點可以確定的,就是亞基帕將信念的問題和保羅的請求擱置一邊,而結束了當天的審問,退到裡面與非斯都、百尼基談話。我們不知道這次開庭是在甚麼情形下結束的。但我們最終要研究的不是亞基帕,而是保羅。這裡我們看見了他一生中最偉大的畫面之一。那是令人鼓舞的一刻,基督的生命如浪潮湧出他的心,直漫向亞基帕的靈魂:「無論是少勸,是多勸,我向神所求的,不但你一個人,就是今天一切聽我的」──包括百尼基,非斯都,千夫長,達官顯要──「都像我一樣,只是不要像我有這些鎖練。」這段話毋需多作解釋。請注意當時場面的特殊:亞基帕身穿紫袍;百尼基珠光寶氣坐在一旁,非斯都身著紫紅色衣袍,千夫長和其他顯要則衣冠楚楚,兩邊有地方官旁聽。保羅卻帶著鎖練,以囚徒的身分出現;他將被送到羅馬,可能在那裡被處死刑。然而他卻說,但願神能使你們和我一樣。這是他對那一群大張威勢卻一無盼望的人所懷的心願。請留意保羅柔和的心腸:亞基帕阿,我渴望將我靈魂的自由而不是肉體的捆鎖給你;我願意將我一切的權利給你,而不是將我的重擔給你。三十三年前,他也懷著同樣的熱誠;但他說到過去的情形:「我自己以為應當多方攻擊拿撒勒人耶穌的名。」注意這人的改變。那是聲調,性情,靈的改變。三十多年前,他的狂熱促使他出名定案殺害男女信徒,甚至追逼他們直到外邦的城邑。今日,他卻為了救亞基帕而情願舍掉自己的性命,但又不致將他的鎖練加在亞基帕身上。這就是基督教。我們應當將這種精神發揚光大。逼迫人的熱誠不是屬於基督的。渴望拯救人,卻又不加諸鎖練,這種熱誠才是出於基督的。── 康伯摩根《使徒行傳解經》 基督徒的異象 餘啟津 經文:使徒行傳廿六章9—19節;箴言廿九章18節 撒母耳記上三章1節說:「當那些日子,耶和華的言語稀少,不常有默示。」「默示」可譯作「異象」,箴書廿九章18節說:「沒有異象,民就放肆。」「放肆」可譯作「滅亡」,放肆是因,滅亡是果。使徒行傳二章17節神說:「在末後的日子,我要將我的靈澆灌凡有血氣的,你們的兒女要說預言,你們的少年人要見異象,老年人要作異夢。」末後的日子,就是今天這個時代。 保羅在亞基帕王面前作見證,說到他蒙召的經過,將在大馬色路的異象,如同圖畫陳述在君王的面前,最後他說:「亞基帕王阿,我故此沒有違背那從天上來的異象」。保羅一生可分為兩段時間:前一段我們不能說他不好,不熱心,不愛主,只能說他沒有異象,他雖熱心愛主,卻是糊塗,所以作出許多糊塗事,當他看見異象時,他問說:「主阿!你是誰?」既然叫「主阿!」又問「你是誰?」這豈不是糊塗呢?因為沒有異象,所以在君王面前將那異象,再一幕一幕說出來,最後他說:「亞基帕 王阿,我故此沒有違背那從天上來的異象。」保羅後一段的生活有目標,正如他對哥林多的信徒說:「所以我奔跑,不像無定向,我鬥拳,不像打空氣的。」對腓利比的信徒說:『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穌裡,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對提摩太說:「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役,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可見保羅從蒙召開始,他就有了個大轉變,他的生活轉了一個方向,人生有目標,走路,說話,工作,熱心與愛主都有了目標。 親愛的兄姐們!你如何呢?今天港九許多基督徒,我不是說他不熱心,不愛主,乃是說他沒有異象,沒有默示。因為沒有異象,生活就沒有目標,奔跑也無定向,是東奔西跑,一切都是跟著別人,人怎樣,他也怎樣,只聽見人的話,自己沒有異象。每個信徒都當有他自己的事情,有自己從天上來的異象。不然,他的一生必糊塗,一生雖作了許多事情,你以為是愛主,其實是糊塗,以為是熱心,其實是糊塗。好像保羅前一段沒有異象的生活一樣,但保羅有異象之後,就有目標,有定向了。撒母耳在以利面前侍奉耶和華,「當那些日子,耶和華的言語稀少,不常有默示。」不常有異象。所羅門說:「沒有異象,民就滅亡。」 親愛的兄姐們!你有沒有異象呢?異象有的關於個人,有的是關於團體,有的是關於國家,有的是關於民族,有的是關於整個人類的。異蒙不是幻想,許多人是幻想,東想西想,空中閣樓不實際,這是幻影不是異象。異象不是人思想的結構,異象乃是心靈內的境界,是神將屬天的事,未向世人顯明之前,先將祂的心意,計畫,工作向祂所愛的兒女們顯明,使他們明白他們的使命,在地上作神要他們做的事情,異象肉眼雖不見,心眼卻看見了,世界將要發生的事,人未見我們先見了。 前有一名畫家被王召入宮,王限他在三個月內要畫出兩幅合王心意的圖畫,過期不交就要處死,因王命難違,只好答應。哪知第二天那畫家就失蹤,王知了此事,就下令要捉他,過了兩個半月,這畫家忽然出現,王的侍衛看見他,就把他捉到王前,王見他衣服襤褸頭髮長長,以為他是畫不出畫來化妝,就吩咐將他拉出去斬首,這畫家對王說:「王阿,你限我三個月,現在只有兩個半月,還有十五天的時間,你為甚麼現在就要殺我呢」?王聽了有理,就下令將他關在一問房子裡,供給他每天所需要的東西,直到十五天后才放他出來,那時他的畫已經完成了,畫得十分美麗,王驚奇他的天才,他就對王說:「王阿,我這兩幅圖畫,我用了兩個半月的時間,在深山林內默想計畫,到兩個半月後我見王面的時候,我雖未下手落筆,其實在我心靈中已經有了兩幅美麗的圖畫存在,我在宮內只用十天的時間去畫它。」 親愛的兄姐們!你看見嗎?這畫家未畫之前,在他心靈的境界裡已經有了美麗的圖畫了。今天港九到處看見拆舊樓,那塊未重建的地,在我們看來只有亂七八糟,但在設計師及建築家看來,卻是一座高樓大廈,因為在他們的心目中腦海裡,已經有了他的計畫圖則。一塊小石子,小木頭,小象牙在我們看沒有甚麼,但在藝術家看來卻是美麗作品的材料,他一動手就成為名貴的藝術品。我們做基督徒不是隨便,人叫我怎樣就怎樣,跟著別人走,作,沒有自己的異象,沒有定向亂跑。有的基督徒讀經有興趣,有味道,有亮光。但有些基督徒讀經沒有興趣,不明白。聖經好像一幅地圖,小孩子看見那些點點線線,不明白是甚麼意思,成年卻就明白。聖經又像一幅建築的圖則,我們看來不懂,但建築家看來卻是清清楚楚的一座大廈。今天許多基督徒對於屬靈的事一竅不通,因為缺乏屬靈的眼光,沒有默示,沒有天上的異象,只靠別人,自己在神的面前是屬靈的瞎子,天上的事,屬靈的事完全不懂,完全看不見。多少人在環境中失去信心,心裡沒有平安,是因為沒有異象。 摩西因為在曠野先看見屬天的異象,荊棘任火燒不毀的事,所以他在法老王面前能剮強壯膽,不怕王怒,因為他恒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見的主。神人以利沙在多坍城,被亞蘭軍隊團團圍住,跟隨他的少年人看見很害怕,以利沙卻安靜坐在那裡,為少年人禱告,求耶和華開他的眼睛,後來少年人心眼開了,卻看見滿山有火馬圍住他們,心靈就平安。環境能改變,我們不要看環境,求主開我們心靈的眼睛,看見摩西,以利沙,保羅所看見的異象,才能在這末世站立得穩。 我們不能像世人,因為他他們的心眼未開,在人的面前,神的面前,神的家裡隨便放肆,若是如此,我們所作的就歸於徒然,所以要有天上的異象。神說:「在末後的日子,我要將我的靈澆灌凡有血氣的。你們的兒女要說預言,你們的少年人要見異象,老年人要作異夢」,神在這末後日子要使用我們,不但要用少年人,也要用小孩子,更要用老年人。宣道會翟輔民牧師,是在禱告中聽見神對他說:「到廣西去」,後來果真來到廣西創立宣道會。德國有一八十多歲老醫生,一天看見桌上非洲人的照片,忽然有聲對他說:「到他們那裡去」,後來果然到非洲去傳道。中國佈道會創辦人計志文牧師,是有一次看見一個天梯下有兩條路,一條曲路邊綁著兩隻獅子,人不小心就被吞吃,但路邊站著一個人手拿著鈴不停的搖,這人自少搖到老,後來倒下不能再搖,計牧師走過去舍起那鈴繼續而搖。所以他從年青搖到現在老了,誰要來繼起呢? 親愛的兄姐們!今天神要用你,但你應有天上的異象,才能作祂要你做的事情。
從天上來的異象 歐進安
經文:使徒行傳廿六章19節 「亞基帕啊,我故此沒有違背那從天上來的異象。」(徒廿六19) 在教會史上,保羅在大馬色路上看到主顯現的異象,與摩西在西乃曠野所看到的焚棘的異象同樣地重要。因為摩西有了這個異象,才能領以色列出埃及,並產生舊約五經;保羅有了異象以後,才能為主作傳福音的工作,並寫了新約中的許多書信。 在摩西的一生事蹟中,最值得我們敬佩的地方,就是他捨棄埃及皇宮的一切權利,與將來可能登王座的地位,而與自己的同胞共憂患,不願暫時享受罪中之樂。(來十一25) 其次,就是他的召命感。摩西奉獻他的聰明智慧與才幹給神、並作祂僕人。他本想他的同胞必定知道神藉著他要搭救他們出埃及,想不到他帶他們出埃及以後,卻常遭自己的同胞的誤會,反對。所以要作神的僕人,最重要的資歷乃是神的異象——召命。沒有異象,如果工作失敗,便會灰心喪志。 保羅本來以逼迫基督徒為榮,卻不知道這種作為乃是作神的敵人,等到他在大馬色的路上,看到復活的主向他顯現以後,他馬上悔改,回心轉意,甚至為主受人逼迫。因此,今天傳道者被封立為「牧師」,如果不是答應神說:「我在這裡,請差遣我!」就沒有意義,是虛偽的,因為就任枚師這並不是俗化的地位,而是對天上來的異象的一種應答。 為什麼要有異象,才能作神的僕人呢? 一、有異象才能明白神的旨意、知道應前進的方向與工作的藍圖 當摩西看見神所給給他的異象以後,他處理事情的態度和方法便與從前完全兩樣。據說在他為離開皇宮以前,曾帶兵征服埃提阿伯,並娶該國皇帝的女兒為妻子,為埃及建立大功。但是他回去埃及要帶領以色列人進迦南,既不用暴力,也不像金馬丁用非暴力的方法來達到目的。他只聽憑神的指示,一次又一次,甚至到十次,很誠懇地去皇宮與法老王交涉,求他允許。 牧師的工作與摩西的使命都是一樣的,是教會的領導者。今後蕭、駱兩位牧師將繼續負起神學教育事工,領導許多獻身的青年朋友更加認識真理,明白神的聖道。我相信臺灣教會的神學院,不是外國神學家的介紹所,或西方神學的殖民地,而是要培養本地的傳道人與救靈工作的指導者。所以從事神學教育的工作者,有時要帶領學生上黑門山,開啟靈界的眼睛,點燃傳福音的熱情。 我們處於異教社會中的神學院的使命,不是為要養成學者型的傳家教,幫助他們出國進修(我不否認出國進修的益處),但是更重要的,乃是要養成肯為主吃苦、犧牲、拼命的神的僕人,像摩西一類的人,雖然過到千辛萬苦,層出不窮的困難,仍舊勇往直前,四十年如一日,忠心帶領神的百姓前進。又如保羅一樣,為主打美好的仗,跑當跑的路,持守真道,始終不渝。 二、有異象才有能力 牧師的中心工作是宣講神的道,作天國福音的大使。彼得曾說,我們要專心祈禱、傳道。基督教的福音不是學說,而是神的權能。 福音不僅是真理,也是能力、生命(羅一16;林前四20)。牧師的職務,不但要有解經的知識、講道的妙法,滔滔不絕的口才方能勝任,更重要的,乃是要有神的權能,才有資格當牧師。有主的異象、召命,才有權能宣揚神的話。 請我們再想一想神的僕人摩西,他作神的使者去見法老王,雖然他不是一位外交家、手腕家、遊說家、但是他具有神的權柄、能力,所以法老王雖然擁有千軍萬馬,終於無法與摩西相比。 受台南神學院最尊敬、最思念的人,首推第一任校長巴克禮博士,他的一生充滿能力。當他到臺灣不久,立刻害熱病,醫生告訴他說,他不適合住在熱帶的地方,但是他卻回答他說:「病是什麼?如果有愛心就可以克服。」過了不久,他的病終於好了。 他在臺灣傳福音的時候,屢次受逼害,可是他仍然沒有改變起初的愛心,有一次他們回英國休假,在要再來臺灣的途中,他的夫人不幸在上海病逝,他還是鼓起勇氣,隻身再來臺灣繼續他的工作,六十年如一日,他於臺灣慶祝設教七十周年紀念的前十天逝世,當時臺灣教會全體信徒的悲痛,有如以色到人要進入迦南地的前夕痛失摩西一樣。 然而,當我們想到巴博士的毅力、功績以及他的偉大貢獻時,使我們不能忘記的一件事,就是他在十七歲的生日時,已經答應從天上來的異象,決心奉獻給神。當我們讀他親筆所留下來的奉獻文時,我們無不時時受到激勵。因此,我們做主的僕人,如果沒有召命的異象,一定不能忍耐到底,也許時機一變,就離開主,或轉業作其他的工作,而忘記起初愛主的熱心與志氣。我切切地盼望蕭、駱兩位新進,年輕有為的同工,在這所神學院執教,能夠效法巴博士的獻身精神,進而再發揚光大,做主忠心的僕人。
順從異象 張清庚
經文:使徒行傳廿六章19節 歷史上很少如同大數之掃羅,後被稱為保羅使人愛又使人恨的人物,他的生涯充滿多采多姿,千變萬化,若借電影廣告詞來形容:「全片絕無冷場,每秒使你緊張,每分使你興奮之連續高潮」。保羅前是迫害基督徒之人,常與其同黨協力補捉信主之人。後來神使他大大改變而成為一新造的人,到處見證昔日他所要毀滅的道理。 在路司得保羅遇到祭司提出冠冕殺牛要為他獻祭,但是同一天在路司得被人用石頭打得半死;在帖撒路尼迦受人稱為「攪亂天下之人」,有誰能如同他在以弗所傳道意使全市人民產生大動亂。更有四十人立誓說沒殺死保羅就不吃也不飲,當他被捕受刑之時,他還在眾人面前對詐告他的人辯明他的身分,說明他的生涯,在看見異象後給他一生大轉變,使徒行傳廿六章19節他向亞基帕王見證說:「亞基帕王阿,我故此沒有違背那從天上來的異象」。換句話說:「我不趕沒順從對天上來之異象」。 在聖經內記載在他們的工作上看見異象的人也很多,希伯來書一章1節:「神既在古時候藉著眾先知多次多方的曉諭列祖」。摩西在西乃山,神給他看見神容光之異象而得之誡命,(記載於出埃及記卅四章5—6節),先知以賽亞在聖殿內也看見異象,在變貌之山上,主耶穌為要加強門徒之信仰,準備他們能成為適合作福音之使者。但異象並不是在聖地或是在昔日才能見到,在今日若有心要看異象的人,神必要給他看見異象。 今天很多人生活在享樂中,卻失落了異象,因此渾渾噩噩的過日子,沒有異象之生活,是沒有目的,沒有熱情,沒有喜樂之生活。人在世上除了有抱異象之外,否則不能做出更有價值之事工。青年人約瑟,在他兄弟眼中是個「愛作夢的人」,這句話雖然只是譏笑的話,但在約瑟他能看出別的兄長所不能看見的異象,就是顯出他將來之大事業。 蘇俄有位青年鋼琴家Pader9wsky (一八六O生,當時波蘭被蘇俄統治),有次被請在蘇俄文武百官面前演奏,皇帝大受感動,結束後皇帝站起來稱讚他:「在我蘇俄境內能有這位天才,是我們對世上的一大榮耀。」那位青年立即站起來辯明:「帝王!我是波蘭人」。皇帝大生氣,當晚這位青年人就被放逐國外,當歐洲大戰後,他的夢想成為事實,波蘭得解放,而這位年青人當選為波蘭第一任總統。 馬太福音九章36節:「祂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耶穌所看之這異象,成為代代基督徒到處得這異象之鼓勵,因而興起社會福利事業,建立醫院、孤兒院、養老院、痲瘋病院……等。 第一位在印度建立醫學院是一位女醫生名為伊達,舒黛的美國人。他原對醫學無興趣,後來為痛苦異象所啟示,而使她獻身於醫學界。此外還有許多人為異象鼓勵之下,而成為神的兒女參加奴隸解放,監獄改造等之民權運動。 神給一個人看到異象時,就有召命在等待他,異象的目的是有旨意的,並非空想。耶穌之異象,無時都是附帶聖潔之犧牲與奉侍;如保羅在大馬色途中所看之異象,是為受難生活之召命。 主後一九二一年,當時有一日本青年賀川豐彥,神使他看見異象後,他的生活完全改變,異象帶他入貧苦的生活,這異象使他發動貧民救濟事業,他進入貧民窟與社會下流人物生活九年,他的救濟事業給後來許多的男女繼承,並且得到政府的採納。 再過一個月新的年就要來到,每時刻都有新的異象即將顯現,是永不令人失望的。你是否有此經驗?但最要緊就是你若得到異象,不可使他成為空想,你當依照召命去事奉,無論是何等困苦,也要甘心受難。如保羅見證說:「亞基帕王阿!我不敢違背從天上來的異象。」只有順從異象,才能討神喜悅。
天上的異象 趙世光
經文:使徒行傳廿六章19節 許多人把使徒行傳視為「第五福音」,有的把它稱為「聖靈的福音」。四福音書記載基督道成肉身自己在世上的事蹟,而使徒行傳乃記載復活的基督,藉著聖靈由使徒們所行出來的事蹟,所以它也被稱為「聖靈行傳」,因為從開頭到未了,這卷書都是記載聖靈的工作。 基督的聖工從未終止或結束過,聖靈一直作工到今日,這是追求聖道者一致的看法。主曾提醒我們說:「我父做事直到如今,我也做事」(約五17)。指的就是自從魔鬼背叛、墮落以來,神從未停止作工,主也是一樣。當我們研讀使徒行傳時,便可看到彼得和保羅一切的成就。但是,神的計畫絕非彼得、保羅所能單獨完成的?誰能說在使徒行傳第廿八章(末章)以後,神自己不也正在一直做事呢? 按路加這位可愛的醫生的說法,使徒行傳是繼他路加福音「論到耶穌開頭一切所教訓的」,迄至「被接上升的日子」而續做的(徒一1—2)此外,使徒們最重要的職分,就是等待由上頭所賜下聖靈的能力,和由啟示而來的,有關他們工作先後合適的順序:「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徒一8)。 教會歷史顯示過去二千年中,神曾在各地為自己興起了許多忠實見證人,好讓祂的聖工借著聖靈而延續不息。在這些見證人當中,我們僅列舉以下少數的幾位,如馬丁路德、載德生、慕迪、宣信、約翰衛斯理、克理威廉、李文斯敦等。雖然這個時代的結束已日益迫近,倚有更多的見證正待添列,試問我們的所作所為,也有可被採錄的價值嗎? 做神所差的工人 猶大因出賣主而失去使徒的位分,被搖簽搖出的馬提亞所取代。但是馬提亞對主的復活有甚麼見證,聖經上對此有甚麼記載呢?正因為馬提亞是彼得揀選的,而保羅乃是神揀選的,我們可以看到,用人為的方法和被神自己所揀選出來的有極明顯的區別。我們現在教會是否缺乏工人呢?是的!我們確實感到缺乏。但在工人中,為人選派的馬提亞實繁有徒,真蒙神召的保羅卻寥如晨星,這就是我們的工作不能獲得進展的癥結。凡為人選而非神選的牧人,他們就不能與神同工。我們豈不應當時常尋求神的旨意,而成為祂所真正差千的工人嗎? 毋滯留耶路撒冷 教會是在五旬節產生。由於聖靈大大動工,乃有三千人以致有次是五千人因彼得所傳的道而歸主。基督徒不僅從聖靈重生,也當被聖靈所充滿。所以當時信徒們心甘情願她賣掉一切所有的,並把錢交給使徒,使耶路撒冷最初的教會,成為一個既大而又富裕的教會。當神的道在大得勝中興起來的時候,耶路撒冷的教會當然需要像彼得那樣的牧人;但是使徒們卻因對現狀滿足而就在耶路撒冷停留下來,幾乎把主最後的囑咐置諸腦後。主因此就讓司提反的殉道和掃羅的迫害發生,逼教會速向其他各地做見證。事實上在這些事情發生以後,教會也就不得不散向外地,往猶太、撒瑪利亞和其餘地方去宣揚主道了(徒八1—4)。 這在中國教會,情形也是一樣的。起初基督教會大多數建立在中國東海岸各大城市以內,並不願意向內陸邁進一步。神於是興起一位戴德生,開始中國內地會的工作。不幸的是,正當戴德生嘗試,譬如穿著長袍馬褂、並學習與中國人過著一樣的生活、以求適應中國習俗和文化的時候,其他傳道人卻感到難以亦步亦趨,去效法他這樣好的精神和榜樣,致使此項工作受到限制,不能開展。主於是允許中日戰爭爆發,迫使東海岸基督徒撤退內地,福音也因此傳開而無遠弗屆。主也知道在這個時代尚有未了之事,所以也允許了共產黨佔據大陸,將我們推向海外。上海曾是我們的耶路撒冷:南京、蘇、杭一代曾是我們的猶太地;香港、東南亞曾是我們的撒瑪利亞;如今,福音雖然已傳遞東南亞,但是我們對於主的囑託,就是為祂做見證「直到地極」,仍感力不從心。這是何等的虧欠!求主憐憫我們,差遣一心一意要為主工而獻上的兒女,去世界各國做見證,並為這個光榮的大使命肩負一部份責任,這就是我們的禱告。 亟需向外邦傳道 使徒行傳上半部詳細敘述彼得的傳道工作,但在下半部裡對他就一字不提了。但並不意味著彼得已經在工作上退休,只是他以後所作的已無再敘述之必要;因為保羅接過他的棒,遵照主最後的命令,召集信徒向外邦人進軍。當彼得最先得到向異教徒傳道之鑰的時候,他對外邦人深具成見,以為他們並不配得到救恩。在使徒行傳第十章中,主曾在異象中提醒他不可將任何人當作俗物或不潔淨的。但是他卻在義大利人哥尼流和其親屬面前說了不該說的話:「你們知道猶太人和別國人親近來往,本是不合例的」 (徒十28)。 基督的僕人是這樣毫無忌憚地說出目空一切傷人而不造就人的話,所以彼得雖受差千而實未繼續努力去善盡其責的。彼得或自以為他是一位專業化獨立的使徒,應當前往受割禮的人那裡去;而保羅才應當利用機會往外邦人那裡去傳道(加二9)。從這時起,彼得就被擱置一旁,正好像他以後所作所為的已無可錄,雖然神的靈也會感動過他寫下了彼得書信。 不可違天上異象 所羅門王說過:「沒有異象,民就放肆」(箴廿九18)。保羅在大馬色途中所看到的異象,奠定了他在以後歲月中被主重用之基礎。他所去的地方,無論亞洲、歐洲,主都使他建立起教會。 他為主做事也的確受到許多苦難。他自己說他比眾使徒格外勞苦(林前十五10),是一點也不誇張的。所以他能在亞基帕王面前見證說:「我故此沒有違背那從天上來的異象」(徒廿六19)。由此,我們明白為主工作,不但一定得「有」一個異象。而且也得一定「順服」這個異象。保羅就是這樣在他工作裡皆是成功的秘訣,他的確照著異象度過一生,他順服在神永恆的旨意之下。 要走保羅的路線 當有人表示需要差人到各國去向華僑傳福音,我不禁發出一聲浩歎:我們為甚麼定要像彼得那樣常向本國人作見證,而不能像保羅那樣也向其他國家宣揚真理呢?保羅對他自己同胞並沒有甚麼成見的。其實,他還說過:「我是大有憂愁,心裡時常傷痛,為我弟兄,我骨肉之親,就是自己被咒詛,與基督分離,我也願意」(羅九2—3)。他又說:「弟兄們!我心裡所願的,向神所求的,是要以色列人得救」(羅十1)。他一再明白表示,他對猶太人和外邦人,都是一樣看待。「猶太人和希 利尼人並沒有分別,因為眾人同有一位主,祂也厚待一切求告祂的人」 (羅十12)。他有好幾次決心去士班雅,因為他把士班雅當作他教區內一個遙遠的地方。他必須來過士班雅,他才自己認為已經達到「直到地極」為主作見證的神聖使命。 要去更遠的地方 今日許多人對復活主明顯的命令已有認識,也已聽到由世界每一角落所發出,像馬其頓人那樣的請求;但是他們仍然無動於衷,沒有採取行動,也從不把全世界當作教區。我們究竟應當怎樣才能復興呢?為甚麼不學保羅那樣去遠地傳福音呢?為甚麼只走彼得第一步的路,而不願意向前再走第二步、第三步和第四步呢?表面上看,許多教會都正有一番蓬勃的氣象,然而仔細觀察一下,常會發現一個普通冷淡的內心。說得更清楚點,究有多少靈魂真已得救呢?豈不知好牧人寧可撇下九十九隻已經得到安全的羊,而去山裡尋找那一隻失喪的羊嗎?現在的教會是甚麼光景?我們說:只要我們圈內已有了羊,還管那些在外面的作甚麼呢?我們以為自己已經安安分分地作了牧人的工作而沾沾自喜,幾曾想到在主再來以前,全基督教會究將如何去配合祂的計畫,並實踐使徒行傳內所記載、不但向本國人也要向外國人見證主復活的任務呢?假使我們能這樣去做,我們就已在仿效保羅的榜樣,去迫切 實現基督的要求,喜悅地「行完我的路程,成就我從主耶穌所領受的職事,證明神恩惠的福音」了(徒廿24)。 主內親愛的弟兄姊妹們!那條道路是我們所揀選的呢?彼得的,還是保羅的?在今日世界裡,出外旅行已不成其為問題。求主賜給我們一個像保羅所看到的異象,趁著白晝方長,也讓我們能效法保羅的榜樣去遠方傳福音。 有異像的事奉 鮑會園
經文:使徒行傳廿六章13—23節 戴院長、韓博士、各位董事、各位教授、各位同學、各位弟兄姊妹,當我得到戴教授的信要我來與畢業同學交通時,我心裡有很重的負擔,我經過禱告就毅然決定來。另一方面我心中非常快樂,因為能在這樣的聚會中交通。首先我代表香港播道神學院恭賀中華福音神學院,多年來神的恩典在此顯露,特別要恭賀應屆畢業生能在神所賜福的神學院中受造就。 剛才貴院詩班唱了極美的詩歌——「照樣差你」,畢業典禮在神學院來說真的就是差遣典禮,同學們在這段時間內完成初步的準備,就被差遣出去要完成神在他們身上的使命。在聖經中也有一個差遣——記載在使徒行傳廿六章13—23節——「主阿,我在路上、向午的時候,看見從天發先,比日頭還亮,四面罩著我,並與我同行的人。我們都僕倒在地,我就聽見有聲音用希伯來話向我說:掃羅、掃羅,為什麼逼迫我?你用腳踢刺是難的。我說,主阿,禰是誰?主說我就是你所逼迫的耶穌。 你起來站著,我特意向你顯現,要派你作執事作見證,將你所看見的事,和我將來要指示你的事,證明出來,我也要救你脫離百姓和外邦人的手,我差你到他們那裡去,要叫他們的眼睛得開,從黑暗中歸向光明,從撒但權下歸向神,又因信我,得蒙赦罪,和一切成聖的人同得基業。 亞基帕王阿!我故此沒有違背那從天上來的異象,先在大馬色,後在耶路撒冷和猶大全地,以及外邦,勸勉他們應當悔改歸向神,行事與悔改的心相稱,因此猶太人在店裡拿住我想要殺我。然而我蒙神的幫助直到今日還站得住,對著尊貴、卑賤、老幼作見證,所講的並無外乎眾先知和摩西所說,將來必成的事,就是基督必須受害,並且因從死裡復活,要首先把光明的道,傳給百姓和外邦人。」 異象帶人登高 保羅說他從在母腹中就蒙神揀選,雖然他那麼早就蒙神揀選,可是他卻沒被神使用,直到他經歷了這次經驗,神才差遣他出去,完成神在他身上的使命,今天願意用保羅的這個見證與大家一同勉勵。 很顯然地,保羅這次受差遣是他在靈裡一次特別的經驗,改變了他的異象,許多解經家都解釋為保羅在大馬色路上看見榮耀的主向他顯現,但是按我的領受,我願在此和大家思想,我覺得不僅是保羅在大馬色路上看見了主,這異象另有更深的意義,更重的責任,當然保羅不只一次見過榮耀的主,但在這次異象中,主要不是讓他見到榮耀的主。 保羅受過當時極好的神學教育和實際的訓練,他很有恩賜,他有很好的背景,所以按人來說他有很好的成就,大概他是當時猶太人公會的會員極有身份,極有地位,這是他應得的,就是因為他有這許多良好的條件,所以他憑著這些在猶太人中間作了一番偉大的事業,那麼年輕人有那麼大的成就,實在不容易。 我們可以想像,當時在保羅的心中可能有這樣的意念——只要我肯繼續努力,只要我用我所有的條件,只要我認真地去工作,我要做什麼就能作成什麼——所以他就憑著自己的領受拼命地去作工,而他作的工都是逼迫教會殺害基督徒,他卻認為自己在熱心地服事神,他認為憑著他自己的方法,自己的恩賜,自己的亮光,自己的領受就能成就神的旨意。 用腳踢刺難矣 神太愛保羅了,神不願任憑他繼續走違背神的道路,神在保羅身上有一個更高、更奇妙的計畫,要使用保羅在人間完成從未有過的使命,與藉他完成神在教會中的計畫。 神要藉著保羅成就大事,但若保羅仍按自己的方法去工作,就不能為神作任何事,所以神在過去一定用很多的方法感動保羅,想要得著保羅的心——我們可以想像當司提反殉道時,或者他捉拿基督徒坐監時,他心裡一定受過很多的感動——但他並未被那些感動所改變。 我再說,神太愛保羅了,神不容保羅按他自己的方法走,仍然一再用各種方法感動值說:「把你自己的意思放下吧!把自己放下吧!把你交在我手裡,看我怎麼使用你,我在你身上已有美好的計畫,你若讓我使用你,你能成就更偉大的工作!」但是保羅不肯,不願把自己放下,他認為自己的一切太寶貴了,他的方法,他的意志,他的計畫,他的雄心,那些東西太寶貴了,「我不能把這些放下,放下這些我還有什麼可以依靠的呢?」神多次多方感動他,但保羅不肯,所以神對他說:「掃羅,你用腳踢刺是難的!」當時猶太人趕驢都用一根有刺的棍子,驢若不走,就用這刺輕輕地紮牠一下,牠就得走,牠若還不走,轉過來踢刺,反而更痛。 神在這裡再提醒保羅,你不能再按著自己的意思不肯放下,但神似乎始終不能改變保羅的心,最後神在天上給保羅看見這個異象,按我領受,我覺得這是叫保羅看見,如果他把自己毫無保留的放在神的手裡,可能達到的高度是多麼美好,神要保羅看見,「如果你不再堅持按『自己的意思』來生活,而讓神來掌管,你可以為我成就多麼大的事,若你順服在我手中,你將可達到多麼高的高度。」 。 變賣所有買珠 別的方法不能改變,但他一看見這個異象的寶藏,他不是糊塗人,他看見若把自己交在神手中會達到這麼高的高度,他就立刻甘心把自己完全放下,「主阿!你要我作什麼呢?你是我的主,我樂意把自己交在禰的手中!」這是不是我們基督徒時有的困難?我們有時不能把自己完全放下,原因是我們沒看見。 若我們完全放下自己,在主裡面的高度是多麼美好,主能藉我們成就多美好的事。因為沒看見這美好的異象,就仍然覺得自己所有的最好,不肯放下自己。 主耶穌不是講過一個比喻,提到一個商人發現了一顆重價的珍珠,就把所有一切變賣,去買那顆重價的珍珠嗎?一定有人覺得這兩人很愚拙,但他不管別人怎麼想,卻很樂意這麼作,因為他有個異象在前面,他知道重價珍珠的寶貴。 如果他沒有看兄異象,他可能仍在自己的生活中覺得滿足了,可是一但他看見這異象,就知道了自己的生活不夠好。如果我們真看見我們把自己放在主的手中所能達到的高度,我們就不會在自己馬馬虎虎的工作上得到滿足;若我們真在自己所作的馬馬虎虎的工作上滿足,那表示我們還沒看見主在我們身上有更好的計畫,要叫我們成就更高的高度。 我要戴這冠冕 在初期教會史中記載許多殉道士的故事,其中一個故事說到,有一次一些基督徒就要被野獸咬死,或被刀槍殺死,兵丁用很多話誘惑,威脅基督徒說:「這時候,你若肯否認你的主,還有生路!」其中一個基督徒忍受不了這試探,轉身就走,有一個兵丁看見了,就自告奮勇要代替他受死,旁邊的人看見了都驚訝於他的愚昧,邊兵丁卻回答:「你們沒有看見嗎!一個天使正拿著一頂冠冕要戴在他頭上,他卻跑掉了,我看見了,我要去戴這頂冠冕」,不曉得這是真事或只是個故事,但在這故事中 有很大的教訓,這兵丁看見這異象,知道這條路有很大的價值! 在我們的生命中若還有什麼保留,或是個性,或是雄心或計畫,或是不應當有的事情,若我們仍保留不肯放下,可能是還沒有看見主所要我們看見的異象。保羅因為看見這異象,就毅然決然把一切都放下。求神把這異象今天擺在每位要畢業的同學眼前,看見無論付上多大代價都值得。我也願神把這異象放在還未奉獻的青年人心中,你所能作的可能是你從未想過的!我們要看看保羅所看見的是怎樣的異象,他若把自己交托給主,他的生命將成為怎樣的生命,在這段經文裡主對保羅講了幾件事: 一、有用處的生命 使徒行傳廿六章16,18節:「你站起來站著,我特意向你顯現,要派你作執事作見證,將你所看見的事,和我將要指示你的事,證明出來」,「我差你們到他們那裡去,要叫他們的眼睛看得開,從黑暗中歸向光明,從撒但權下歸向神,又因信我得蒙赦罪,和一切成聖的人同得基業。」神對保羅說:「如果你把自己交在我手裡,我要叫外邦人因著你的見證得蒙救贖,從黑暗中歸向光明,與聖徒同得基業,從罪惡中蒙神拯救」,使徒保羅在神手中成為一個有用處的人。「在主的手中成為有用處的人」是多麼寶貴的事,不是白占土地。 一個人若知道自己的生命沒有用處,恐怕沒有比這更悲慘的事了。我們也許聽過一個久病的人,得了嚴重的病,在床上躺了一年、兩年、三年,雖然家人,親友還是很愛他,很關心他,可是他卻起了自殺的念頭,這是多愚拙的思想,但可能因為他覺得自己的生命沒有價值沒有用處,留在世上只能成為別人的重擔,「生活沒有意義,不如死了好」! 這在屬靈的事上也一樣,若我們在主的手中沒有用處,無關緊要,那是最可憐的事。主卻給我們應許,只要我們自己交給主,我們永遠不會淪落到那可憐的地步,反而在主的工作中有重要的地位,不論事大,事小,在神的計畫中有重要的責任。但願今天的畢業生在神手中是有用處的人,在神的計畫中沒有你不行! 二、付代價的生命 使徒行傳廿六章21節:「因此,猶太人在店裡拿住我、想要殺我!」這生命是有用處的生命,但另一方面這生命也可能是受痛苦的生命,可能是要付代價的生命。也許不是在肉體上,但在各方面,有代價等待著你去付出。 今天在我們中間多位事奉神多年的人,他們站起來可能都有見證,為主付了多少代價。一個有價值的工作永遠不可能沒有代價,一個有價值的生命也永遠不可能不付代價。可能將來有痛苦要擔當,可能要犧牲,要受窮困,甚至在肉體中受逼迫,求神給你恩典,叫你在痛苦中不忘記那異象,求神永遠把這異象放在你跟前,為了主,為了福音,為了屬靈的價值的緣故,願意付上任何的代價。 三、主保守的生命 使徒行傳廿六章17,22節:「我要救你脫離百姓和外邦人的手」,「雖然猶太人在殿裡拿住我,想要殺我,然而我蒙神的保守直到今日還站得住,對著尊貴、卑賤、老幼作見證」。雖然要付代價,但有足夠的恩典能支持我們受得了那痛苦。 主藉著保羅給我們的應許永遠不會落空,「神不會叫我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在我們受試探時,必為我們開一條出路,讓我們能忍受得住,禰知道我們能忍受多步。」將來在事奉的道路上可能會受痛苦,這痛苦可能是終生勞苦不為人知,可能是物質上的貧困,也可能是在黑暗的權勢下肉身為主受苦,求主給你看見異象不退縮,也能靠主的恩典得蒙保守。 保羅在孤單寂寞時,眾人都離開了他,應該是非常痛苦,但他轉眼看到主仍與他同在。看看今天世界的情形,黑暗勢力的倡狂,我們不敢說將來神要你在哪裡為他作見證,也許神要把你放在戰火中,黑暗勢力之中,也許要把你放在壓力之下,不論在什麼情況中,可能有代價,但要認清這異象,主的同在永遠也不會改變,主能保守,願神賜福各位。
七十年代馬其頓的呼聲 林本立
經文:使徒行傳廿六章18—20節 最初馬其頓的呼聲是從那裡來的呢?使徒行傳十六章中記載聖靈不許保羅到亞西亞去傳道,他不知如何是好,在夜間他看到異象,有一個馬其頓人求他到馬其頓去,他就往馬其頓去,這是福音首次由歐洲傳到亞洲。 那時的人是在黑暗中,在撒但的權下,所以他們需要福音,今日世人也和那時一樣,在撒但的捆綁下,需要福音的説明,當時的呼聲使保羅有所行動,我們各位是否也有聽到馬其頓的呼聲呢? 七十年代有很多特徵,民族主義、唯理主義、享樂主義等都很流行,還有很多的宗教紛紛興起,他們的目的都是希望把它們的信息傳遞各地,但我們這些只占世界人口百分之五、六的基督徒卻反而無動於衷,對世上很多失喪的靈魂沒有表示關懷。現在我們所需要的是另一個異象,我們應看看世人對我們有什麼要求?他們也在對我們說:「請你們幫助我。」 現在世界所需要的是: 一、主的愛—— 「耶穌走遍各城各鄉,在會堂裡教訓人,宣講天國的福音,又醫治各樣的病症,祂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太九35—36)這是現在世人的情形,他們很快就要迷失道路,主愛他們每一個人,所以我們不能自私,我們要丟將主的愛告訴他們,用主的愛去愛他們。 二、神的話—— 「耶穌站在革尼撒勒湖邊,眾人擁擠祂,要聽神的道。」(路五1)當時的人心裡有極大的饑渴,迫切需要神的話,現在各位有神的話在心中,知道有永遠的生命,神的話就是我們路上的光,我們享受著神的話給我們的奇妙,但我們有否想到成千上萬的人也需要主的道呢?今日我們是否已準備好隨時將神的話傳出去呢? 三、基督徒的奉獻—— 「天已經晚了,門徒進前來說:這是野地,天已經晚了,請叫眾人散開,他們好往四面鄉村裡去,自己買什麼吃。耶穌回答說:你們給他們吃罷。」(可六35—37)我們是否像他們一樣,我們覺得我們沒有什麼可以給他們,但主說:你們要給他們吃。主要他們關心別人,也要他們知道他們所信的主是如何有大能大力。 我們的財力時間都有限,但主是全能的,祂要我們將我們所有的交在祂手裡,祂要使用。世界需要信徒的奉獻,不管多少,主能賜福將它放大很多倍。 今日傳福音的工作範圍已大大擴展,需要各式各樣的人才,主要我們現在就行動,因為世界有極大的需要。我們要說:「主阿!請差遣我。」
勇者保羅 吳天賜
經文:使徒行傳廿六章24—32節 使徒保羅初為猶太教徒,是守法的法利賽人,視基督教為邪教,在一次見主的光後悔改而相信耶穌,再也不逼迫基督徒,反而成為基督徒,卻遭祭司等誣告而被抓拿,視他為叛逆者,但實在無罪。 此段經文記載他最後審判的情景,在亞基帕王前受審。當時的法庭,也許如禮拜堂大。法官、書記、陪審員、高級官員、羅馬衛兵,更有法利賽人,祭司,文士等旁聽者,他們想害他,也許保羅的朋友及基督徒正為他禱告。幾百隻眼睛集中在保羅身上,保羅因手銬腳鐐慢步到庭前,突被猛推向前方,那一刻,保羅的一言一答,是決定他的生死,他以煽動人信耶穌的罪被拿,許多人要求庭上判他死刑。亞基帕王盼保羅答辯,保羅正毫無畏懼的分訴著。 保羅究何因被拿?只因承認救主復活的耶穌。從前逼害基督徒,今日信了主,明見先知預言中的救主已降世為人而死且復活了。保羅並不為自己辯護,利用甚短的時間向人佈道,在座的人甚受感動。害他的人認他好似神經病的人,但他以支靜態度向非士都作見證。 亞基帕王為猶太國省長,自小熟知聖經,更知先知的預言。他向亞基帕王說:你信先知嗎?我知道你是信的。此話正中王的心。王反成了受審者,王說:你以為幾句話要我相信嗎?保羅說:不只要你一人信,也要全場的人相信。亞基帕是個可憐的大罪人。保羅雖肉體被綁,但在神前卻是個勇者。試想你我面臨保羅的立場時,有無他的精神?他的精神由何而來?也許有人曾經問你關於耶穌的事,你推責任給傳道人嗎? 聖靈的力量,是不可缺少的條件。在大馬色路上,聽見主的呼聲,到曠野查考聖經終於明白耶穌為救主,確確實實地相信了。 諸位,你到禮拜堂來敬拜讚美神到底為了什麼?主和你有何相干?你的罪是否因祂的血洗清了呢?許多基督徒開始懷疑,因喪失聖靈的力量。 保羅是個模範青年,論守法無可指責。誰能像保羅說自己生活是端正的,但保羅還是說,苦阿!我願意做的做不到,不願意做的反而去做了,我是個大罪魁。保羅知道自己罪大惡極,從前以殺基督徒為樂,對來生茫茫然。但在體驗到主的愛而重生,從前的罪已同耶穌釘死了,且與復活的主同活,以傳福音為樂,甚至受盡挨打譏笑,逼迫,陷害。 保羅終於被亞基帕王判為無罪,若不上訴,即可釋放。他因擁有羅馬籍有特權上訴,被判無罪後自願上訴到該撒皇帝前,盼望在皇帝面前傳福音,他更想到羅馬城是經濟,交通文化中心,只要叫羅馬皇帝信主,則全世界可傳遞福音,這是他唯一的目的。由此可想,今日教會也不是獨一性,乃是普遍性的。保羅以犧牲自己的精神,想完成傳福音的大目標,保羅的偉大就在此,將自己的生命置於危險中,我們是否為福音肯犧牲小我嗎? 差不多的基督徒
約翰·衛思理
經文:使徒行傳廿六章28節 編者按:約翰,衛思理( ld p0111_一七九一)是衛理公會的創辦人。出生于一個牧師的家庭,兄弟姊妹十六人,家道不豐,但在賢慧母親的培養之下,一家均為模範的基督徒。約翰自少熱衷於信仰,在牛津大學求學時,與乃弟查理及幾位元同學組織小團契,特別努力于守法與靈修,因而被稱為守法者( methodist ),這名詞途成為該教派的名稱。約翰一生注重於由信得救而致于成聖的經驗,尤以熱心佈道見稱於世。曾至美國作長途騎馬的傳道旅行,一生所行路程達二十五萬哩,講道達于四萬次。資特譯介一篇,以饗讀者。 「你這樣勸我,幾乎叫我作基督徒了。」使徒行傳廿六章28節。 基督教在世界上每一個時代與角落裡,曾經勸過不少人來作基督徒,就是今天也仍然如此。但這種儘管「勸」的行為在神的面前來說是不夠的,我們必須得更進一步地去思考: (一)什麼是一個差不多的基督徒? (二)什麼是一個完全的基督徒? 第一、作一個差不多的基督徒的意義是什麼? 就是基督教以外的宗教所謂作一個「老實人」。在這個充滿異教的環境中,我想這種解釋不該有什麼問題。因我的意思不光從異教哲學家的著作中得來,就是一般的異教界也希望任何人都能實現這個原則,事實上,有些人的確是試著作了。他們獲得了作人要「誠實,不可偷竊鄰居的財物,不可欺淩貧窮的,也不可侵佔他人的財富,取財必有道」等等的教訓。 同時,他們關心天理與義氣、恨惡受咒詛的人,還常常指天為證向人發誓。那些惡意中傷並誣告他人的人,他們的壞名譽,不腥而走,為人所不齒,嗤之為人群之敗類,社會之毒蟲。再說,在他們之前,彼此也可以獲得友愛與互助,在無礙於自己的原則下與人以幫助,其行動與動機並不是履行一件公事或償還一份情債,並往往不求代價與報酬。 然而,以自己剩餘的食物,給饑餓的人吃,以冗贅之衣物給赤身的人穿,乃是屬於次一等的善行,是平常一個非基督徒也能做到的,這就是作一個差不多的基督徒的第一個意義。 第二、一個差不多的基督徒的另一暗示,是具有神的形象,也就是具有基督教福音書裡所說一個莫實的基督徒所應有的外表形象。 所以這位差不多的基督徒,其所作所為都不干犯聖經中的誡命,不妄稱神的名,也不咒詛人,言行一致,明辨是非。不濫用聖日,甚至不讓在城中寄居的旅客在聖日作任何不該作的事。不但在言行上避開一切的淫亂,在思想上也避開了直接或間接之葬禮傾向。不說閒話譭謗他人,也不以愚昧的話來戲譫人家,不搬弄是非等等,一般道德家所推崇的美德。 同時、這位具有神形象的基督徒是經常出入神的家,但是他在神面前的態度是與一般的人迥然不同。那些人他們穿著美麗華貴的衣衫,袋子裡盛著金幣,並大搖大擺地自命不凡。偶而也像他人一樣虔誠地跪下,祈求神祝福他們的來到禮拜堂,免虛此行。儘管他們是在禮拜堂裡坐著,卻帶著一顆漠不關心的心,在嚴肅的儀式中,不是乎乎入睡就是左盼右顧,再不然、就以為神已經睡著了,而在椅子上交頭接耳,儼然在從事一件毫無意義的事。 而他是懷著一顆必恭必敬的心參加每一個神聖的崇拜,尤其是在領聖餐時,並不是輕浮並滿不在乎來到桌前,而是謙卑地哀求主說:「可憐我這個罪人吧!」另外、在家每日與神交往,那麼照宗教外的要求,他應是備有神的形象了。但另外還缺一樣——真誠。 在此我所指的「真誠」乃是指宗教的內在的真理而言,一切外在的形式均初於此。假使我們缺少它,我們根本做不到甚至平常所說的「老實」。所以,一個人所以要節制自己去做惡事,為的是免於受罰,失去朋友,名譽財富受損,那麼不管他再怎麼自製,會作多麼漂亮的好事,有多大的恩賜,而內心沒有一個真理的原則存在,就算他很像是個基督徒,但我們除了給他一個「假冒偽善」的頭銜之外,不知還能使用什麼更恰當的字! 故「真誠」是一個真正熱望愛慕遵行祂的旨意的基督徒所必備的。它含意著一個人言語、行為與未來的計畫,都存著要取悅神的意念。「真誠」是任何要成為一個基督徒的人,一生之中遵行神誡命的方針。 這裡也許有人要發問題了,「是否任何一個人都有可能做到這個地步呢?而成為一個更完全的基督徒是否有更進一層的含義呢?」我的答案是:第一,那是可能的,但只是一個差不多基督徒的人,而非完全的。這不但是我從神的話語,也是從經驗中所獲得確實的證明。 弟兄們!為了你們的益處,請原諒我的大膽!倘若為福音和你們的緣故,我在此口出私見,我願承擔一切的罪過。為我主的榮耀,願咱居卑微,好叫你們得高升。 幾年來,我曾勸阻自製,遠避一切邪惡,以期得到那沒有什麼效力的善惡良知。我付出許多時間,尋找機會行善事,兢兢業業,夜以繼日,時刻為保持一份嚴肅的行為而努力,神是我的證人。在祂面前,我真誠地做事,全心地服事祂,遵行祂的旨意,以美好的仗來討祂的喜悅,也為永生之道擱下了一切的俗事。然而我的良知在聖靈裡為我作見證,我所作的一切,只不過是個差不多的基督徒的行為而已。 假使再問:「那麼,什麼才算是一個完全的基督徒?」 我的答案如下: 第一、愛神,經上記著說:「你當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神。」這種愛是一心一意的,是獨佔的,是充滿整個心靈的能力,是一切功能的外延,所以凡是愛神的人,「他的靈在主裡常樂」,「凡事感恩」,「全心仰望神,思念耶和華的名」。他的心靈必呼叫說:「天上只有禰與我同在,在地上也只育禰在我身旁。」 不錯!怎能親近神?世上萬物都不能,因為世人的驕傲,肉體的欲望已經將祂釘死,是的!祂是死於人類的各種驕傲;因為愛是「不誇口,」「祂是居住在愛裡,」住在神裡的,神也住在祂裡面,因而充滿了從天上而來的愛。 第二、愛鄰居,我們的主耶穌說:「當愛你的鄰舍如同自己」。試問:「誰是我的鄰舍呢?」我要說:「世上萬民皆為我鄰居,因祂是每一個人身體和靈魂的天父。」所以基督徒當愛人如己,如同主愛我們一樣。貫徹愛的真諦者,莫如使徒保羅的教訓,他說:「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然而,還有一事值得我們個別來思想,雖然它與上面所講的事實上無法作明顯的劃分,就是萬有的根基——「信仰」,猶如愛主吋門徒們所說:「凡相信基督的,都是從神而生,祂必賜能力,給凡接受祂作祂兒女的。」是的!我們的信仰是勝過了全世界,主曾說:「凡信我的有永生,出生入死,免受來日的審判。」 但願我們每一個人都沒受騙:「要勤勉謹慎地注意,光是仁愛與善行的信仰是死的,並不是我們所說的活的信仰,因為甚至魔鬼也相信基督是由童女所生,並且祂所行的許神蹟,相信祂是三位一體的神,相信祂為救贖我們的罪受釘於十字架上,第三天從死裡復活,後升天,如今坐在全權之父神的右邊,祂將再來審判活人與死人……。」這些信仰告白的條文,甚至聖經的全文,魔鬼都知道。不過牠仍然保留著魔鬼的身份,所缺少的就是沒有基督徒真正的信仰。 正確的基督徒信仰是:「不僅要相信聖經是真理,是信仰告白的內容,而且要確實信賴基督的拯救,藉著祂的十字架的功勞,我們罪得赦免,與神合好,而有一顆愛祂順從祂命令的心。」 如今,凡是具有這種信仰的人,藉著神的大能,要將心裡的驕傲、憤怒與不義的欲望,潔淨出來;繼之充滿強過於死的愛心、愛神、愛人類,努力神的事工,並以為人群服務為榮。不但甘心為基督的緣故忍受戲譫與憎恨,也甘心為神的智慧,容忍人的惡毒與魔鬼的試探。凡是具有如此信仰並愛心行為的人,他不但堪稱一位差不多的基督徒,也配當一個完全的基督徒。 但是,誰是這些事活活的見證呢?弟兄們!我懇求你們在神的面前,在地獄永遠的滅亡之前,試問自己,有幾個人能懷著孩童的心入天國呢?「我是其中的一個嗎?」「我做到公平、仁愛、誠實——一般世俗的要求嗎?」是否做到了,「我有一個基督徒外表所應具備的條件呢?」「有神的形象?」「我會自製不違背聖經上的禁令?」「我會致力行善,隨時遵行神的聖旨,為取悅神而作一切祂所喜悅的事?」 你們中間並不完全都以為自己是一位連世俗的標準都無法達到的人,談不上有基督徒的形式,更不以為所作的事是真心要取悅神,也決沒有想到熱心事業、學業、言行、娛樂等,來榮耀神的名,也決沒有希望,凡事都要為主耶穌的名作一個活活的祭,為神所接納。 所以除非你靠著神堅毅努力地去實行,單憑你心裡的空幻趣志是決無可能做一個完全的基督徒的。有句話說得對:「通往地獄之路,是一條鋪滿了許多好的意向的太道。」你有滿溢著愛神的心嗎?你肯說:「我的神阿!禰是我的一切」嗎?你是否只求擁有神而不求他物?祂是否是你的冠冕,你的喜樂,你的榮耀?「愛神的也當愛他的兄弟,」這誡命是否已刻在你心裡?你是否愛你的鄰居,甚至你的仇敵,如同愛自己,如同主愛你一般呢?你相信基督因愛你而捨命,相信神的羔羊,祂的血洗淨你的罪,祂將世人的罪投入大海,祂被釘的手抹消了一切反抗祂的文字?聖靈在你心中作見證說:「你是神的兒子?」 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父,現在站在我們中間,祂知道那一個人沒有這種信與愛,這種人該咒詛自己的生命,不如在胎中就夭折。醒來吧!沉睡的人們!趁著白天去尋找你們的神;直到祂將祂的良善賜給你們,永不休止。直到祂對你宣告祂的聖名:「主、慈悲仁愛的神,恒久忍耐,有豐富的善良與真理,赦免不義,背逆和罪。」 不讓任何人以愚昧的話,說服你,以致使你虧欠至高者的榮耀。在軟弱疑惑要失去力量的時候,趕快晝夜地求告祂,直到確信你是在祂裡面。並時常祈求禱告:「我主,我的神」,直到你能高舉你的雙手直入蒼天,並時刻對永生的主說:「主呀!禰知道我愛禰。」 願我們大家因此體會到作一個完全的基督徒的經驗。藉著耶穌救贖的恩興,白白得稱為義人;並確信藉著主耶穌,我們有神的平安,大榮耀的希望,並神的愛,藉著聖靈而運行在我們的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