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约翰福音第十九章拾穗

 

【约十九1耶稣无辜地被挨打是对旧约预言(53:5)的成就。 ──《圣经精读本》

 

【约十九13这一小片段的历史,不正是把诗篇第二篇的事演活了么!外邦为甚么争闹,万民为甚么谋算虚妄的事。世上的君王一齐起来,臣宰一同商议,要敌挡耶和华,并祂的受膏者(诗二12)。也许这一段话的完全显明,还要等到国度的末了,但是现在在罗马人的身上,已经把外邦人敌挡受膏者的精神显露无遗。我不相信驻防耶路撒冷的罗马兵没有听说过关于主耶稣所行的事,至少主治好的百夫长仆人的事,他们一定知道。虽然他们不一定认识主耶稣是神的儿子,起码他们该承认祂是神人。人对神的无知与狂妄,使他们作出这样愚昧的事。

  人在神面前最惹神震怒的罪就是不信,人给定罪就是因着不信,罗马人作的事正是人对神不信的顶点。叫人希奇的是主在这样不公不义的摧残下,竟然默不作声。祂被欺压,在受苦的时候却不开口。祂像羊羔被牵到宰杀之地,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祂也是这样不开口。因受欺压和审判祂被夺去。至于祂同世的人,谁想祂受鞭打,从活人之地被剪除,是因我百姓的罪过呢?(赛五十三78)祂是顺服了父的安排,忍受了外邦人所加给祂的羞辱。尽管外邦人摧残祂,祂也是为外邦人交出了祂自己。── 王国显《叫父因儿子得荣耀──约翰福音读经札记》

 

【约十九1~7彼拉多用残酷的鞭打和侮辱对待耶稣,从而想要满足犹太人的欢心。然而,犹太人并非满足于这些,反而提出了将耶稣钉在十字架的要求(18:39,40) ──《圣经精读本》

 

【约十九2用荆棘……戴在他头上:荆棘象征犯罪的亚当受到的诅咒(3:18),耶稣戴上了荆棘的冠冕,暗示耶稣替人类担当了全部的诅咒。紫袍:在很大程度上,披在耶稣身上的红色外衣可以遮住被带有铁片的鞭子抽打而留下来的伤痕。 ──《圣经精读本》

 

【约十九3耶稣曾两次被拥戴为“犹太人的王”而受到敬拜。一次是刚刚诞生后由东方博士(2:1-11)所拥戴,另一次是钉在十字架之前,受到了凶暴的罗马军队的侮辱。但不久的将来,万人将把耶稣视为万主之主,万王之王。 ──《圣经精读本》

 

【约十九4~518:38节之后,彼拉多又一次宣布了耶稣无罪,并使人观看耶稣被鞭打而精疲力尽凄惨的样子,从而企图改变犹太人的刚硬的心。 你们看这个人:本书有两个引人注目的关于耶稣的见证。前者是施洗约翰所作的见证(1:29,36),后者是本书中出现的彼拉多所作的见证。施洗约翰透过耶稣看到了默默担当世界之罪的神的羔羊(53:7),但彼拉多却只看到了无奈受处罚的一个男子汉。 ──《圣经精读本》

 

【约十九6~7描述了彼拉多第三次宣告耶稣无罪。但犹太人根据利24:16,坚持要把耶稣处死。 ──《圣经精读本》

 

【约十九7犹太人回答说:我们有律法,按那律法,他是该死的!因他以自己为神的儿子。

    提到了律法,主的问题就完全明朗了。律法早就决定了主在地上的道路和结局,献祭就是说明以无罪的代替有罪的,节期就是让人享用流血牺牲的祭物所带来的好处,律法的一点一滴都显明人有罪,借着献祭就把人的罪除去,使人的罪得赦免。犹太人要杀主,因为他们根据他们律法而作这样的要求。律法是从神传下来的,把人都放在定罪的底下,主被杀就是去满足律法的要求,除去人与神中间的阻挡,解决人在神面前的罪,让神可以悦纳人。主是必须要死的,因为祂是神的羔羊,要成全神在律法中给人的要求,也造成人在神面前可以蒙恩的根据。── 王国显《叫父因儿子得荣耀──约翰福音读经札记》

         犹太人所说的律法,是对犯亵渎罪的人(利二十四16),可以用石头打死他。犹太人提出这个罪名来反对彼拉多释放耶稣,不是要改变控罪,而是要加深原有的告祂僭称为犹太人的王的罪名。耶稣在十八37承认祂是在另一种意义上的王 ,祂的王位是神的儿子 ──《启导本圣经注释》

 

【约十九8依罗马法制,一个人未证实有罪,不能当作罪犯。彼拉多原想释放耶稣,以为把祂惩戒一番,便可满足犹太人(十九16)。但见到犹太人群情汹涌,不杀死耶稣决不甘休,这不象平常的控案,一定另有内情,因此恐惧起来。

彼拉多为了 讨好犹太人,巩固他总督的地位,终于将耶稣钉十字架 ──《启导本圣经注释》

 

【约十九8~16彼拉多因惧怕引起内乱(27:24),而且怕失去凯撒的信任(12),最后处死耶稣。 ──《圣经精读本》

 

【约十九9“你是哪里来的?”这句话不是问耶稣从哪个地方来,而是问祂的来头,等于问:“你到底是谁?”耶稣为神子是贯串《约翰福音》的主题,这一类的问题在耶稣一生中不时有人提出,先见于迦拿的婚筵(二9),再见于雅各井旁的撒玛利亚妇人(四11);然后见于门徒,见于群众(六5),见于犹太人的领袖(七27;九29)。现在轮到罗马总督彼拉多来问。──《启导本圣经注释》

         你是哪里来的:彼拉多听到耶稣自称是神之子(7),就询问耶稣。耶稣对这个问题一直保持沉默,其理由是:①耶稣已充分说明了自己的起源(18:36,37);②彼拉多的脑海里充满希腊,罗马混乱的神话故事,所以几乎不能再接受关于唯一之神和其儿子的真理。教父奥古斯丁(Augustine)(Chrysostom)把这个沉默看作是赛53:7的成就。 ──《圣经精读本》

 

【约十九10地上执政者的权力乃神所赐(参罗十三15)。彼拉多见耶稣不回答,于是运用他的权力,懵然不知站在他面前的正是地上一切权力的源头。耶稣的回答(11节)是反过来审问自以为有权审问耶稣的彼拉多。──《启导本圣经注释》

 

【约十九10~11因耶稣的沉默伤了彼拉多自尊心,所以彼拉多显示自己的权势。从这里可以看出对彼拉多而言,处死耶稣是不可抗拒的。彼拉多在全知全能(13:3;17:2;28:18)的基督面前,示威自己的权势,也是一种滑稽的表现。耶稣曾说过世俗的权势也在神的掌管中。 ──《圣经精读本》

 

【约十九11“把我交给你的那人”是谁呢?有的解释说是指大祭司该亚法(十八30,35),他是犹太人的领袖,应负起捕拿耶稣的责任(十八14,28)。有的说是指出卖耶稣的犹大。但从整个对话来看,耶稣所指的是所有的犹太人领袖,包括该亚法、犹大在内。──《启导本圣经注释》

 

【约十九13“铺华石处”在圣殿西北角一处铺有石头的地方。──《启导本圣经注释》

 

【约十九13彼拉多在铺华石处坐堂审判主是何地方?】

         答:巡抚彼拉多把耶稣带到铺华石处,就在那里坐堂审判祂,这地方希伯来话叫厄巴大。意思是高地,英文称为Pavement(铺道),此地系在耶路撒冷城某一处所(参代下七3,结四十1718,四二3)。据罗马史家斯韦托尼阿记载说,该撒犹流领他的军队出征时,是常带着一些成棋盘式之方格的华石,预备铺在地上,安放他随身所带的审判座,作为施行审判或正式宣告命令的地方,在大律王的宫殿前,可能也有这样的现成审判处,或者彼拉多是仿效罗马王随身所带的华石,和审判座,在犹太史家约瑟弗的史记上,亦曾屡次提到罗马巡抚的审判座,是露天设的,从这些情形看来,铺华石处,乃是使用各种彩石块所砌成的(斯一6),是一座可以随驾移动的审判台。——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约十九13 “铺华石处”在什么地方?何以彼拉多要在该处坐堂审判耶稣?】

    “铺华石处”一词,希拉文为LITHOSTROTON A6rPttr0u),英文称为PAVEMENT,是在耶路撒冷城内,但到底在城内什么地方,则说法不一:                   

    一、有人说这是彼拉多按照罗马帝国的传统规矩,特制一个高台,作审判之用。台四边嵌玉镶金,台上踏脚处则用小方块彩色石块砌成图案。这台可以随驾搬动,彼拉多就坐在其上审判耶稣。因此“铺华石处”并非一个地方,乃是一个可以移动的审多判台,可能是在彼拉多衙门附近,同时可能是露天的,可称为,“露天审判台”。

    二、又有人说,这铺华石处在圣殿西北的“安东尼亚搂”(TOwEROFANTONIA)附近,该楼是罗马政府监视犹太人圣殿内一切活动之处,彼拉多可能在该处的“铺华石”之宝座内审

判主耶稣。

    三、现在旧城耶路撒冷有一处,名“基督的监狱”,传说彼拉多在该室内审判主。当审判时,彼拉多坐在一块不到十英方尺的铺华石处,耶稣则坐在距彼拉多约二十英尺的对面。

    四、约翰说:希伯来话叫“厄巴大”GABBATHAra3t3Q0b,这字意即“拱形物”(桥形或背脊形)。很可能是指上面说的“露天审判台”的外形而言。该台如一拱形小桥,左右均有梯级可上台。台上则用七彩小石块砌成图案,该处为审判者建有座位。可能犹太人因其形状为拱形而称为“厄巴大”。外国人则重视台上的“华石”,因而称之为,‘铺华石处”,或应译为“华石台”更合。该台所在地点是不一定的,因为是可以移动之故。

    以斯帖记所描述波斯王朝的书珊王宫中亦有“铺华石处”,该处说“有金银的床榻,摆在红、白、黄、黑玉石的铺石地上”(斯一章6节)。这里所说用四色玉石所铺的地面,专家认为可能是小石块的“模砌艺”(MOSAIC),与现在以色列国各处的古旧“礼拜堂”内地上所见的相同。他们用半方寸大小的彩色石块砌成各种图画,这些“模砌艺”历年来均被重视为珍贵艺术品。

    这种精巧的“模砌艺”之作,可能自波斯王朝开始。――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约十九14彼拉多说:“看哪,这是你们的王”,毫无揶揄的意思,且可以说是真正的相信,因为耶稣所说的话和所作的事,叫他无法否定耶稣不是王。犹太人虽然不信耶稣就是基督,但祂的言行的确接近他们所盼望的弥赛亚。可是犹太人的领袖在暴怒中说了一句最可笑的话:“除了该撒,我们没有王。”犹太人都知道,只有神才是他们的王(士八23;撒上八7),凡是有良知的,都不会说该撒是他们的王。在耶稣因“亵渎神 ”的罪名被控的最后时刻,犹太人的领袖不只否定了耶稣,也否定了神,自己犯上了最大的亵渎罪。

“午正”原文作“第六点钟”,按犹太人计时方法指中午十二时,按罗马人演算法指上午六时,这里当作上午六时解。

四本福音书中,《约翰》使用的是罗马人的计时方法,由子夜开始至正午为十二小时,再自正午开始至子夜,又为十二小时,和今天的方法相同。《马太》、《马可》、《路加》三书则采用犹太人的计时方法,由日出的时候(早上六时)开始计时,早上七时为“第一点钟”。四本福音书记载耶稣钉十字架的时间略有出入,可能就是因为作者计时方法不同。基督在早上九时钉十字架,原文是“第三点钟”(可十五25)。遍地黑暗的时间是正午十二时至下午三时,原文是“第六点钟”至“第九点钟”(太二十七4546;可十五3334;路二十三44)。十九14这里原文的“第六点钟”,不应解作照犹太人计时方法的正午十二 时,而应该照罗马人计法,解作早上六时。《马太》二十七12说耶稣解送到彼拉多那里时,是在“早晨”,和此处对《约翰》计时方法的推算吻合。《行传》的计时方法仍照犹太人的习惯。──《启导本圣经注释》

         预备逾越节的日子:指的是尼散月14日晚上开始的逾越节的前一天。是耶稣被处刑的那年,从星期五晚上至星期六晚上的安息日和逾越节重合(14,31;20:1)。关于这一点,四福音书一致认为耶稣在星期五下午被处死,在星期日凌晨复活,同时也一致认为耶稣在星期四晚上与门徒共进最后的晚餐,但是符类福音把这个描绘成逾越节的筵席,把星期四晚上当作了逾越节,本文清楚地标记为逾越节的前一天。在这一点上出现了一些差异(13:1)。从犹太人急着要处死耶稣(31),以及以逾越节为开始的一个星期的无酵节间不能处刑的习惯来看(26:5),很难认为最后的晚餐就是逾越节的正餐。但也不能否定符类福音的记载,对于这一点有两种最有说服力的解释:①符类福音和本书采用了不同的日历:根据这个说法符类福音采用了耶稣使用的私人日历,而本书采用了耶路撒冷王国共用的日历。这个学说的优势在于说明四福音书都没有错误。但很难证明耶稣使用了个人日历。②符类福音对逾越节前一天的最后的晚餐赋予了逾越节正餐的意义。若根据这个记载,知道明天就被处刑的耶稣,把与门徒们的最后晚餐与逾越节正餐联系在一起。虽然没有特别的根据,但是这个说法比较恰当。符类福音和本书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并非很容易就说明的。我们要从以下态度看待这一问题:①从客观的历史叙述的角度即使两者进行了似乎相异的说明,也不能说哪一方错误地叙述了基督的拯救史。②符类福音很生动地传达了,被描绘成逾越节正餐的最后晚餐所拥有的“新约”的意义和圣礼上的意义。③本书把“逾越节羔羊”(1:29,36;林前5:7)耶稣的十字架之死视为属灵的逾越节圣餐,从而强调了拯救史的意义。符类福音和本书宏观地、互补地告诉我们在耶稣基督里得以完成的逾越节的真正含义。 ──《圣经精读本》

 

【约十九14基督究竟在星期五抑或星期四钉十字架?】

     关于耶稣钉十字架的日期,符类福音给人的印象都是星期五。假如不是约翰福音十九14提及「那日是预备逾越节的日子」,相信耶稣钉十字架的日期永不会惹来纷纷议论。约翰福音十九14有如下记载:「那日是预备逾越节(中文和合本的「节」字右加虚线,表示原来无此字)的日子,约有午正,彼拉多对犹太人说,看哪,这是你们的王」。这样看来,耶稣似乎是星期四被钉十架,于是与符类福音的记载起了冲突。但新国际译本(NIV)的翻译似乎将约翰与符类福音的冲突消弭了一点:「那日是逾越周的『预备日』,约有午正。」新国际译本的翻译带出两项重点:第一,预备(paraskeue)一词,于公元一世纪时早已成为星期五的专有名词,因为星期五就在星期六之前,而星期六是犹太人的安息日。现代希腊文的词汇,Paraskeue即是星期五。

    第二,希腊文toupascha(直译乃「逾越节的」),其意思等于「逾越周」。所谓「逾越周」,即是为期七日的无酵节(希伯来文乃masso-t);无酵节紧接着宰杀及吃逾越节羔羊的那一日开始,而这日即是亚毕月第十四日,依希伯来人的计算方法,由第十四日黄昏开始,已是第十五日。无酵节(masso-t)紧接着逾越节,事实上,逾越羔羊于无酵节开始之时被宰杀,连着苦菜及无酵饼同吃。很自然地,无酵节就被称为逾越节(参看,Encyclopedia Britannica,第十四版,121041),由亚毕月十五日至二十一日。圣经作者毋须写明「周」(sa-bua),因为读者定必明了。因此,照字面翻译为「预备过逾越节的日子」,含义却原来是「逾越周的星期五」。

    弄清楚希腊文的含义,约翰福音的记载正好支持符类福音,证明基督于星期五被钉十架,他的牺牲正是逾越节羔羊的实体,满足神于逾越节的要求。远在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日子,神设立逾越节,命令以色列人遵守;这样,基督降临世界之前,神已透露了自己的心意,使基督为人类牺牲。

    请留意在哥林多前书五7,圣经作者指基督为信徒的逾越节羔羊:「你们既是无酵的面,应当把旧酵除净,好使你们成为新团。因为我们逾越节的羔羊基督,已经被杀献祭了。」何思格氏解释约翰福音十九14的话颇值一读:「双重的时刻临近了;正午时分,逾越节献祭的羔羊也等待死亡一刻的来临」(ECHoskyns The Fourth Gospel,[London:Farber and Farber,1940])。但在此要指明一点,上文所提及的羔羊并非在家中宰食的那一种,后者是犹太人家中的仪式,耶稣及门徒亦于前一晚(星期四)吃了逾越节羔羊;何思格氏乃指为全以色列民献在神的祭坛上的羔羊。(关于以色列民家在亚毕月十四日晚上吃逾越节羔羊,可参看出十二6;至于代表全国而献的羔羊,则参看出十二16-17;利二十三4-8;代下三十15-19,三十五11-16。无论在民居或代表全国的两者均属逾越节羔羊,因为两者都在逾越周内献上。)

    基督被钉十字架的日期之所以惹人争论不休,却原来只是理解希腊文方面的问题。葛菲尔(Guthrie New Bible Commentary)也误解了Paraskeue tou pascha这希腊文子句,找不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解释约翰与符类福音关于基督钉十字架日期的冲突,学者众说纷纭,各倡己见。有的说基督先知道自己会在亚毕月十四日钉十字架,于是提前一天与门徒守逾越节;有的说当时有两种历法,基督守逾越节的日期比耶路撒冷官方日期早了一天,又或者说基督依照昆兰爱色尼人的历法。上述解释都是枉费心机的。关于基督钉十字架的日期,约翰与符类福音之间并无冲突——基督于星期五被钉十架。── 艾基斯《新约圣经难题汇编》

 

【约十九14耶稣哪个时辰被钉?】

     马可十五25记载耶稣在星期五的「第三时」(已初)被钉;约翰十九14却说耶稣在「第六时」仍在接受审讯(约有午正),即是说,耶稣被钉的时间更晚。约翰十九14有如下记载:「那日是预备(paraskeue)逾越节的日子,约有午正。彼拉多对犹太人说,看哪,你们的王。」从这段经文看来,马可与约翰之间必有一人犯了错误,或许经文抄传过程中起了讹误;又或者,是约翰所依循的计时系统,与马可的有所不同。

    在此应指出,马太、马可与路加所用的计时系统是相同的,因第三卷福音书都记载,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之后,遍地都黑暗了,这情况由第六时维持到第九时(经文记载「由午正到申初」),到耶稣咽下最终的一口气为止(参太二十七45;可十五33;路二十三44)。所有学者均承认,符类福音中的时辰是由日出时开始数算的,即是早上六时算作「第一时」。故此,耶稣是在上午九时被钉上十字架,遍地黑暗则由中午十二时维持至下午三时。

         关于耶稣被钉的时间,符类福音与约翰福音显然是互相冲突。古时的释经家,透过经文校正的方法亦不能妥善地处理这个问题。优西比乌(Eusebius)指出,经文中的「三」是用字母大草的gammma来表示,「六」则用一个digamma表示(这字母有点像英文的F),抄写员抄写这段经文时,就将「三」改抄为「六」。然而,这个意见没有真的解决了问题,因为约翰十九44并非指出耶稣被钉的时间,而只是记载耶稣在彼拉多面前受审。纵然如此,很多著名学者仍支持这个校正的方法(例如BezaBengelAlford,及Farrar);其实,这种方法不适用于约翰十九44的情况里。

假如我们了解约翰记时间是依罗马官方的计时系统,那么,关于耶稣被钉十架的时间问题,约翰福音与符类福音之间,其实就没有冲突存在。有确实的证据,证明罗马官方是由午夜开始数时辰;老皮里纽(Pliny the Elder)有如下观察:「不同国家,对于时辰有不同的观察,巴比伦以两次日出之间为一日,雅典视两次日落之间为一天;安布利亚(Umbrians,义大利中部一地区)由中午计算到中午;至于罗马祭司,却与埃及人及希巴克斯(Hipparchus,公元前二世纪的希腊天文学家)一样,由午夜开始计算到午夜。」(Natural History 277)罗马人计时方法亦由墨高庇(MacrobiusSaturnalia l3)支持:「一天的清晨,就是罗马人所宣告的,由午夜开始数算的第六时」(古人只将日出与日落之间,分为十二段相等的时间,称为horae,而不理会一年中的四季)。故此,罗马人所谓的上午六时(亦即是我们现在的上午六时),若照雅典及希伯来人的计算方法,就变成第一时。耶稣在上午九时还接受彼拉多审讯,随即被引往各各他,钉上十字架。了解在计时系统上的歧异后,约翰福音的时间便与符类福音所记的和谐一致了。

    然而,我们接着就会发问:「约翰福音与符类福音作者有着相同背境,为什么他会采用罗马人的计时系统呢?」要了解这条问题,就得理解约翰福音成书的时间,以及当时的背景。麦祈仑(McClel-lan)指出:「约翰于以弗所写成约翰福音,此地是罗马省亚西亚的首府;故此,约翰极可能应用罗马官方的计时系统于其福音书中。事实上,约翰的确有引用这系统;所以,约翰所指的一日是直至午夜为止的;参约十二1,二十19McClellanChristian Evidences1741)。

         从约翰福音二十19可知,约翰记载耶稣首次向门徒显现,是在约翰马可家中,当时正是七日的第一日,在较晚时刻(opsia)。这节经文,恰可证明了约翰的计时方式;纵然耶稣这次显现发生在日落之后,但约翰也没有照巴勒斯坦的计时方式,将显现记载为发生于第二天开始之时。(两个门徒开始从以马忤斯路上折回时,刚刚是日落,他俩必定要待晚上才抵达约翰马可家中,向十一个门徒报告他俩的经历;这正是耶稣向十一门徒显现之前。)由此,约翰应用罗马计时系统便得以证明属实;其中原因,就要追究约翰福音的成书地点及时间——学者推断是在以弗所,公元九十年或稍后。── 艾基斯《新约圣经难题汇编》

 

【约十九15除了凯撒我们没有王:悖逆的犹太人忘却了神才是他们唯一君王的事实(8:23;撒上8:7;10:13;12:12) ──《圣经精读本》

 

【约十九16将耶稣交给他们去钉十字架:杰出的政治家应该能听到民众的声音,并且当民众走歪曲之路时可教导他们归向正道。但彼拉多被吼叫的民众所压倒,一同参与到他们的罪行中,从此成为迄今,在每一位信徒的信仰告白中他成为不断受诅咒的人(13:28) ──《圣经精读本》

 

【约十九17约翰所记耶稣被钉十字架的过程,是一幅庄严肃穆的图画。耶稣自始至终表现祂神子的威严,临危不乱,掌握全域。

研究罗马人当年所用的刑具十字架,知道是用粗大的木头钉成,直柱插入地中,横梁越肩而放,双手钉在梁的两头,钉的位置在手腕上端两骨的中间。新近在耶城附近发现的第一世纪被钉的人的尸骸,可以清楚见到钉子的位置。

耶稣去钉十字架时,是自己背着的;后来才由古利奈人西门替祂背负(太二十七32)。

各各他的意思是“髑髅”,是座小山,可能那地方的外形很象人头骨。──《启导本圣经注释》

         耶稣……叫各各他:请注意一下这里所使用的动词是能动态动词。但在符类福音中把同样的场面用被动语句来表现(27:31,32)。本书的作者刻画出甘愿背十字架的基督。 ──《圣经精读本》

 

约十九17{\Section:TopicID=300}主背负十字架

         问:马太福音二十七章三十二节,马可福音十五章二十一节,路加福音第二十三章二十六节,都是记古利奈人西门背主的十字架;怎么在约翰福音十九章十七节,记主耶稣背自己的十字架出来,到了一个地方?……是在途中叫这个西门来代替么?

       答:四处圣经合起来看,就甚么难处都没有了。我们若将四福音合起来看,我们就得当时历史的秩序:约翰:「他们就把耶稣带了去,耶稣背自己的十字架出来。」马太:「他们出来的时候,过见一个古利奈人,名叫西门。」马可:「从乡下来,经避那比方。」路加:「他们就抓住他,把十字架拦在他身上,叫他在耶稣后头背(原文)。」约翰:「到了一个地方名叫髑髅地,希伯来话叫各各他。」路加福音的原文来看,古利奈人西门乃是与主同背十字袈,不过主在前头,他在后头而已。所以,这故事是:主背十字袈出来,遇见西门,众人强他帮主同背负十字袈,一直到各各他。―― 倪柝声

 

【约十九17~37耶稣被钉十字架的场面(27:31-36;15:20-41;23:26-49) ──《圣经精读本》

 

【约十九18耶稣跟两个强盗一起钉在十字架,这成就了赛53:12的预言。 ──《圣经精读本》

 

【约十九1820照着犹太人的思想,他们不会接受在逾越节那天把人钉十字架,他们只接受那天释放犯人。但是因为要钉的是主耶稣,他们也顾不得那天是节日。按人看来,事情是这样发生,但事实上,有谁能改变神的定规?以赛亚先知预言说,祂也被列在罪犯之中。不仅是人看祂是罪人,还有两个人和祂一同钉着,一边一个,耶稣在中间。祂真的被列在罪犯当中。人就是要用这样的处置来羞辱祂。

  人尽管可以随意的去羞辱主,但神却在管理着环境,使彼拉多漫不经意的用希伯来,罗马,希利尼,三样文字写的牌子上,标志着犹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稣。这个名号与实际都不是犹太人所愿意要的,人可以抹煞主的所是和所作,但神所立定的事实不允许人去更改。当天他们可以这样拒绝主,到了那一天,他们必须要接受祂来作王。不管人怎样尽力的把主践踏下去,父却在暗中维持祂的儿子在祂永远的计画中的地位,人以为这样是给主多加羞辱,父却掌管着人所作的来肯定祂儿子的所是。── 王国显《叫父因儿子得荣耀──约翰福音读经札记》

 

【约十九19参看《马可》十五26的注解。──《启导本圣经注释》

 

【约十九1920耶稣被钉十字架的罪状何以要用三样文字?】

答:当耶稣的时代,犹太人是在罗马帝国统制之下,罗马人为罪犯用的状牌子,大都是用一块敷上石膏的木板,彼拉多也是又能用这样的牌子,写了一个名号,就是耶稣的罪状(太廿七37), 在十字架上,谢的是犹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稣,并且用希伯来、罗马、希利尼三样文字写的,因当时希伯来文字,是民间的国语,为宗教界档上的用文。罗马文字是政府机关的官话,就是通用的拉丁文。希利尼文字是百姓的文话,就是为著作或通用的文字,住在耶路撒冷的犹太人,以及许多欧洲各国移民在此大城寄居来往的人,都能认识属于他们本国的一种文字,所以这个罪状牌子要用三国文字来写,从属灵的意义上看来,用这三国文字,不但显示耶稣的无罪,同时也表明了祂是尊荣的弥赛亚,为万国之王。——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约十九20何以在主耶酥钉十字架的罪状上,要用希伯来、罗马和希利尼三种文字?到底当时犹太人通用什么文字?】

    犹太在当时受罗马国统治,同时又有许多欧洲移民杂居在各主要城市中,因此政府机关通用拉丁文(即罗马文)。犹太人是通用亚兰语的,但在宗教档上则用希伯来文(亚兰语是迹勒底语,犹太人被掳之后渐渐不用希伯来语而用亚兰语,这两种言语有姊妹关系,有许多相同处,亦有许多不同之词语)。可是罗马帝国早已普遍以希利尼文(即希腊文)为著作及通信用的文字。

    因此罗马文、希利尼文和希伯来文这三种文字都被犹太学者所认识,同时住在耶路撒冷及在此大城来往的人们都可以认识这三种文字中的一种,所以要用三种文字来写耶稣十字架上的名号。在属灵的意义上,无形中表示主耶稣是“罗马人的王”(军事的)、“希利尼人的王”(文化的)和“犹太人的王”(宗教的)。

    路加在记述同一事件中,却用不同的次序“用希利尼、罗马、希伯来的文字”(路二十三章38节)。因为路加福音是为希利尼人而写,所以把希利尼文放在第一。――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约十九21大祭司要求在罪牌上写“自称是犹太人王”,这是错误的。耶稣曾被东方博士(2:1-11)、拿但业(1:49)及许多人(12:12,13)尊戴为“王”。 ──《圣经精读本》

 

【约十九23~24按照当时的惯例,参与十字架处刑的军兵以抽签的方式可分得死者的衣服。平时穿的是头巾、腰带、鞋、外套及里衣。十字架底下的军兵各分了前四件后,最后以抽签方式分编织的里衣,这也应验了旧约的预言(22:18) ──《圣经精读本》

 

【约十九25站在十字架旁边的有四个妇女:1,耶稣的母亲(其他三卷福音书没有提到她);2,耶稣母亲的姐妹,有的说她就是撒罗米(可十五40),亦即西庇太的妻子(太二十七56);3,革罗罢(路二十四18)的妻子,即使徒雅各(小雅各)的母亲;4,抹大拉的马利亚(参路一27注)。──《启导本圣经注释》

         凶恶的四个军兵分耶稣衣服的那一刻,有四位脆弱女子在焦虑中望着耶稣,如下列图表所示。──《圣经精读本》

 

【约十九26;二4约翰福音两次记载耶稣称他母亲马利亚为“妇人”,是否不敬?】

    这里中文所译的“母亲”原文是“妇人”。主耶稣在钉十字架的时候,对他母亲也用同样的称呼(约十九章26节)。此外,主耶稣对那犯罪的女人(约八章10节)、复活后对抹大拉的马利亚(约二十章5节)和对那迦南妇人(太十五章28节)等均曾用同一称呼,证

明并无不敬的意味。

    “妇人”原文为ouNA1(丸0。,此乃呼格),指已婚妇人而言,启示录十九章7节及二十一章9节所题及的“新妇”(预表教会)即此字的主格,可见这并非是一个无礼的名词或称呼。不过,因为中文或英文均无与此字十分适当的译字。在中国北方,称一般妇人为“大娘”,在南方称为“阿婶,阿姆”与希腊文所称“妇人”其用法及意义则近似。

    再者,约翰福音与前三福音有不同的使命,本书是要描写主耶稣为神或神子,所以处处表现他为神的身份与权威,因此称马利亚为“妇人”,以表示他在行神迹时是以“神的儿子”身份而行。所以,下文有“我与你有什么相干”一语,他行神迹不能以马利亚的儿子身份而行也。

    不过“我与你有什么相干”一语,乃是亚兰俗语,意即“让我想办法吧”或“各人理各人吧”。参看书二十二章24节;土十一章12 节;王上十七章18节;王下三章13节,并不一定带责备的意味。――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约十九2627母亲,看你的儿子。又对那门徒说,看你的母亲(约十九2627)。从表面上看来,似乎是把祂肉身的母亲交托给祂的门徒照顾,其实这里含有生命关系的属灵启示。在过去,主和门徒之间的关系,是主人和仆人,以及夫子和学生的关系。但是经过祂的死而复活,升天的过程之后,主和门徒们的关系,将要进入崭新的生命关系,就是兄弟的关系(来二11)。

   耶稣和祂的母亲马利亚的母子关系,只是祂在地上作人子的短暂关系,是人性关系。但是从神性生命,永生这一面而言,是兄弟的关系;祂是长兄,其余的门徒包括马利亚在内,都是神的众子(约壹三1),都是祂的弟兄(来二11)。门徒们因着神圣生命的繁殖,都要成为主的弟兄,所以他们的身体尚未得赎,尚未成为荣耀的身体,灵性的身体之前,因着人子和马利亚的人性关系,门徒就成了马利亚的儿子,照顾马利亚,如同照顾母亲。但是启示的重点,不在于母亲,乃在于门徒将要成为耶稣的弟兄,因为他们都是父借着耶稣这一粒麦子,所结的许多子粒。是父神借着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所生的众子(参照彼前一3)。── 黄共明《约翰福音要义》

         我想主并不是叫马利亚看祂是多可怜,而是与下文所说成了有极大的关系,因为主出生时,神借着西面的口已经说出了主的遭遇。主也不是像圣经分段的注脚说,把母亲托付约翰,因为马利亚还有几个儿子。这事该和主以前所说过的一件事有关,凡遵行神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亲了(可三35)。因为主照着父的安排成就了救赎的方法,信的人就有了一个新的亲属的关系,这关系超过了肉身的关系,在主复活以后,主的话更证实这一点。── 王国显《叫父因儿子得荣耀──约翰福音读经札记》

         所爱的那门徒:指门徒约翰。耶稣的母亲马利亚是他的姨(25节图表)。母亲看你的儿子……看你的母亲:这句话可能是“十字架七言”中的(28-30)第三句话,也是——孝顺母亲(2:51;7:10-13)的耶稣作为人子所说的最后一句话。神教导我们对家庭应尽上责任。 ──《圣经精读本》

 

【约十九26-30耶稣在十字架上说了哪七句话?要义如何?】

答: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在祂受了这样最痛苦的刑罚,将要离开世界的时候,说了最宝贵而感人肺腑心肠的七句话,解经家们将这七句话排成先后的次序,其要义如在:

①父阿,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路廿三34)_乃指当那些钉主耶稣的人,包括犹大人,法利赛人,罗马官兵等,亦即指全世界上的人,因为他们不认识主是基督,是荣耀的主(徒十三27,二36,林前二8),不明白上帝的大爱(约三16,约壹四910),不晓得罪恶的可怕,以及地狱永刑灭亡危险的来到(约三36,罗三23,来九27,启廿1415,廿一8),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所以主说,父阿,赦免他们,这样肯切的祷告,显明祂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拯救人,祂是救世主(约三 17,提前一15),其饶恕人的心是何等的出奇,祂诚然是担当了我们的过犯,代替我们的不义,神的爱也在此向我们显明了(太十八2122,赛五三4-612下,彼前二24,罗五8,约壹四9)。

②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路廿三43)——指对十字架上那一个肯悔改认罪的强盗,在恳求时应许所说的话。那强盗是求耶稣在得国降临的时候纪念他,是提到一个无定的时候(路廿三42),但主的回答应许,却是指定一个现在的时候,今日你就要同我在乐园里了(参一OO题),这里表明耶稣要一个人的悔改得救,不是等到明天或是将来的日子,乃是看重今日现在的时候(林后六2,路十九1-10,徒十六16-32),由于那强盗,他因认罪悔改,在人前承认主名,求告主,便蒙主的怜悯,应许在他同在乐园里,得享安乐了(路廿三40-42,罗十91013)。

③母亲,看你的儿子,又对门徒说,看你的母亲(约十九2627)——指对祂肉身最亲爱的母亲马利亚和最爱的门徒约翰(约十九35,十三23,参六三题3项)所说的话。当主被钉在十字架上,浑身受到鞭伤和钉痕,鲜血淋漓最痛苦的时候,又眼见站在十字架下的母亲和门徒,祂的心灵深处更加忧伤难过,于是把祂的母亲交托给所爱的门徒,从此约翰就接她到自己家里去住下奉养了,耶稣这样顾念亲恩,妥为安排托付约翰照顾,尽了人子孝亲之本分,为我们留下了最好的榜样。

④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太廿七46)——指耶稣在十字架上重复的向神呼吁,是表示自己心意的强烈和急切的依靠(参赛五十10),是祂肉身极受痛苦最难受的时刻,祂是大声喊着说这句话(诗廿二1),是要叫全世界上的人,都要知道祂已亲身担当了世人的罪孽,是完全为了我们世人的缘故而暂时被神离弃了(赛五三4-610,彼前二24,三18,参申廿二20,赛五九2,弥三4),因着祂的至死顺服,为要拯救世人,而甘心乐意成全了神的旨意(腓二6-11,约十1718,参五一题)。

⑤我渴了!(约十九28)——指耶稣自己因在十字架上,身体流血和水(约十九34),极其软弱干渴痛苦的时候,祂说了这一句话,为要成全应验旧约诗篇上的预言(诗六九21,约十九29,太廿七34),祂忍受了这样极重的干渴,为要叫我们喝那生命的活水,使我们就永远不渴了(约四1014,六35,启廿一6,廿二17),如我们在渴慕神的国,渴慕主的话,主的救恩,就能得着满足的指望和应许(太六33,赛五五1-3,诗一一九81103,彼前一5)。

⑥成了!(约十九30)——指耶稣在十字架上尝了那醋,就说,成了,便低下头,将灵魂交付上帝,这一句成了的意思,是极为深奥而丰富的,乃是泛指祂所受的试探与苦楚完了(赛五三3-6,太四1-11,廿七27-37,来二18,彼前三18),天父计画的事工都完成了(约十七4,三16,来一1-3),旧约的一切预言和预表应验实现了(亚十一1213,诗六九21,在廿七3-103448,创十四18,出十八1,来五4-6,六20),律法的辖制约束解除了(约一17,弗二14-18,罗十4,加四45),除罪一切的工作成全了(约一29,来九26,彼前二24),魔鬼的权势败退了(来二14,约壹三8),赎罪救恩的大功完成了(来七27,九1228,十12,弗一7,罗三2425),新约的应许完全了(林前十一25,来八6813,九15)。

⑦父阿!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路廿三46)——这是耶稣在十字架上说了最末后的一句话,气就断了(太廿七50),祂是大声喊着说这句话(诗卅一5上),显明祂是生命之主(徒三15),为了甘心顺服神的旨意,将自己的生命舍去(约十1718,彼前二23,赛五三1012),因祂是不被死亡所拘禁(徒二24),将祂的宝贵灵魂给父神,意思就是我们将所有的一切完全交托给天父(诗廿二8,卅七5,伯五8,徒七59),也就是要把我们的生命一切完全奉献给神,因我们的所有一切以及生命气息,都是从神而来,全都掌管在神的手中(徒十七2528,传八8)。神既为我们众人将祂自己的儿子舍了,也必要将我们一切所需用的,和祂一同白白的赐给我们(罗八32)。

清朝康熙皇帝,因感主的受苦而作了一首八句诗:

功求十架血成溪,百丈恩流分自西,身列四卫半夜路,徒方三背两番鸡,五千鞭挞寸肤裂,六尺悬垂二盗齐,惨动八埃惊九品,七言一毕万灵啼。

略注:康熙——清圣祖年号,西元一六六二年,圣祖名玄烨,世祖之子,在位十六年。

四卫——约指该亚法,或该亚法的岳父亚拿,公会,彼拉多,希律等卫门(约十八13,路廿二66,廿三17)。

八埃——埃即垓,如九垓极地,乃指八方面的意思。

九品——如九卿官之品级有九等,在此泛指上下九等各种人类的意思。——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约十九26~30主耶稣在十字架上所说的七句话,如何安排先后次序?】

    “十架七言”的先后次序,注经家们均用下列安排法:

    一、父阿,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路二十三章34节)

    二、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路二十三章43节)

    三、妇人,看你的儿子!(又对那门徒说:)看你的母亲?!(约十九章2627节)

    四、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太二十七章46节)

    五、我渴了!(约十九章28节)

    六、成了!(约十九章30节)

    七、父阿,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路二十三章40节)

    许多教会在纪念主耶稣的受难时,由七位讲员讲述这七句话,或由三四位讲员每人讲一两句话,使信徒明白我主在十字架上的痛苦。――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约十九28这事以后,耶稣知道各样的事已经成了,为要使经上的话应验,就说:我渴了。

    主说了我渴了这一句话,表明了祂为我们受的煎熬快要到尽头了,这煎熬是罪人在火湖里所忍受的,也就是逾越的羔羊必须要火烤的原因。人给祂一点醋喝,祂是拒绝了,祂必须接受火湖煎熬的干渴,因为祂是站在罪人的地位上接受神的追讨。── 王国显《叫父因儿子得荣耀──约翰福音读经札记》

 

【约十九28~30本节接着26,27节描述了符类福音中未涉及到的关于十字架上的话语。“十字架七言”。这些话表现了基督的多种形象:①大祭司;②天国之王;③人子;④-⑤ 受苦的羔羊(16:5-10);⑥神的仆人;⑦神的儿子等。还有从第四句开始耶稣引用诗篇(22:1,15;31:5),那么通过耶稣基督的经验证明神的话完全给在痛苦中挣扎的圣徒安慰和盼望的能力(1十九50;15:4) ──《圣经精读本》

 

【约十九29~30耶稣接受“酒”,是诗69:21预言的成就。海绒指海绵。牛膝草:是称之为marjoram的植物,如芦苇一样,其长度为100-120cm。因此从地面到在十字架上的耶稣的口不超过三米。灵魂交付神了:此意与路23:46的话相联系。况且这句话告诉我们耶稣甘愿地接受死亡(53:12) ──《圣经精读本》

 

【约十九30耶稣尝(注:原文作)了那醋,就说:成了!,便低下头,将灵魂交付神了。

    世上的人,无论他们过去是多么伟大,曾经建立了多少丰功伟业,当死期来临的时候,他们的一生,所作的事,都要随他而去,都是虚空,如捉影如捕风,都要消失,都完了。

    惟独耶稣,祂的死是包罗万有的死,释放生命的死,成功神永远旨意的死,不是完了,而是成功了。祂不但特要借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更是藉死,释放被捆紧在人子外壳里的神性生命,为神的旨意,为千千万万愿意相信祂得永生的人,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 黄共明《约翰福音要义》

         这一个成了是何等的严肃,祂交出了祂自己,将灵交给了神,让魂到阴间乐园去(参路二十三43),让身体留在木架上等待埋葬在坟墓里。这个成了也喊出祂已经完成了救赎的工作,祂在等候复活清晨来临,好澈底摧毁罪和死的权势。阿!主,祢真伟大,祢交出祢自己去成就父的旨意,祢配得敬拜,祢更配得我们的爱戴,因为父的旨意在祢身上已经成了。── 王国显《叫父因儿子得荣耀──约翰福音读经札记》

         『成了』在中文是两个字,但在希腊文只有一个字Tetelestai,亚兰文也是如此。Tetelestai是得胜者的呼喊,是一个人工作完成的呼喊,是一个人挣扎中获得胜利的呼喊,是一个人从黑暗中出来进入光明并得着冠冕的呼喊,所以耶稣死的时候是一位胜者,征服者,从祂口中发出那胜利的呼喊。──《每日研经丛书》

         “成了”是十字架痛苦时刻的结束,也是救赎大功完成的胜利呼声。耶稣说时一定是仰首望天,说完才把头低下。──《启导本圣经注释》

 

【约十九31~32一般钉在十字架上的受刑者大概能坚持四天,但也有坚持七天的。一般,罗马人让他们死后成为鸟类的食物,但是就因为“大安息日”快到了,所以犹太人想方法尽快杀掉耶稣和两个强盗。打断他们的腿:<15:21-32,十字架之刑和其意义> ──《圣经精读本》

 

【约十九33只是来到耶稣那里……就不打断他的腿:作者回忆当时的情景,强调旧约预言的成就(36)。他所描述的可能是出12:46;9:12,或是诗34:20 ──《圣经精读本》

 

【约十九34血和水从耶稣的肋旁流出来,说出祂的死是为着赎罪和释放生命的两面。

    在创世记第二章里,神用预表、图画的方式,表征基督和祂的教会(创二1825)。亚当乃是那以后要来之人(基督)的豫像(罗五14)。所以从亚当的肋旁所取的肋骨造成的女人——夏娃——所预表的就是教会。亚当与夏娃二人成为一体,这是极大的奥秘,是指着基督和教会说的(弗五32)。不过在创世记第二章里,没有说到血的事,因为那时人还没有堕落犯罪,所以就没有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来九22)的问题。

    可是人类堕落之后,赎罪就成了先决条件。祂在十字架所流的血,是作万人的赎价(提前二6),是附带的任务。水的流出,释放了生命,产生教会才是首要的任务,是父神在基督耶稣里所定的喜悦之旨意。水的流出,是释放那一粒麦子里的生命,好叫祂能结出千千万万的信徒(约十二24)。末后的亚当(基督)经过生命流出的过程,成为赐生命的灵(林前十五45)。── 黄共明《约翰福音要义》

         这种血清从血浆里分离出来的现象,说出主早死亡了,因此腿没有给打断。这事看来好像是小事,但却应验了祂的骨头一根也不可折断(出十二46)的预言,并且造出以后主再来的时候要应验的他们要仰望自己所扎的人(亚十二10)的条件。

  我们要注意的,主的腿没有给打断不单是应验经上的话,也是为了主的复活作印证。复活的主仍然留下受创的伤痕,就是在荣耀中,主也没有抹掉这些伤痕(参二十27;启五6)。若是主的腿给打断,复活的主也许就会有一只跛脚,若是这样的话,复活就是带着残缺,这固然与祭牲不能有瑕疵的条例不相称(参利廿二22),也使复活显得不美,更与作司的条件有抵触(参利廿一1620)。因为主复活以后,祂已经作了升上高天尊荣的大祭司(来四14)。

  更重要的是给扎的那一枪,使主的身体裂开,一面证实了主的死,一面也让这个裂开的身体如同落在地里死了的麦子一样,壳子裂开,把生命释放出来。若不死就不能生(林前十五36)。这是生命释放的原则。主死了,主的身体也裂开了,主的生命也释放了,可以分给众人了。等到主复活升天以后,圣灵来了,把主的生命分给人就有了根据,也有了可能。── 王国显《叫父因儿子得荣耀──约翰福音读经札记》

 

【约十九35见证也是真的:作者描述了耶稣的侧腰上涌出血和水的情景,强调自己所目击的真实性。这可能是对从1世纪以来对教会内的诺斯底主义的<约壹绪论>反驳。 ──《圣经精读本》

 

【约十九36耶稣的骨头未遭折断,祂虽死去,却带着完整无损的身体复活。这让我们想起预表基督救赎的逾越节的羔羊,规定要全羊烤,骨头不可折断(出十二8946;民九12)。──《启导本圣经注释》

 

【约十九37经上又有一句话:指在基督再来之时,必成就亚12:10的预言。 ──《圣经精读本》

 

【约十九3842这坟就是约瑟自己的(参太廿七5760),他是富人,也是个尊贵人,他耶稣的身体作了这事、使经上的话应验了。

  他们用香料裹着耶稣的身体,这是他们在盼望主的复活。只是他们忘了主叫拉撒路复活的经历,也不够领会主说三日后复活的实意,但他们所作的却使主复活的事的真实性更确定,因为他们把主的身体密密的多层捆起来,捆成一整个,只有别人能把麻布从尸体上解开,被捆的人就算是活着也无法给自己解开。这样的埋葬法把那些自由派的人说,主并没有真的死去,祂从晕迷中醒过来,就离开了坟墓的说法,完全的显出荒谬。

  犹太人的坟墓是一个大洞穴,捆好的尸体就放在里面,同一个家族的人都放在同一个坟墓里,所以一个坟里会有许多的尸体。主是葬在一个从来没有葬过人的新坟墓中,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神作这样的管理,是为着主复活作证据。若是坟里有许多尸体,其中的一具不见了,人肯承认复活的事,也不能证实那复活的就是主耶稣。如今是一个从没有葬过人的新坟,主耶稣是唯一在其中的,复活过来的就一定是主。神为祂儿子预先说了许多话,又管理着环境来显明复活的主耶稣。主一生的路程都是在彰显神的作为,祂实在是把父向人显出来的儿子。── 王国显《叫父因儿子得荣耀──约翰福音读经札记》

         这部分以与符类福音相同的内容(27:57-61;15:42-47;23:50-56)为基础,再次叙述了耶稣的埋葬。要埋葬耶稣的人是亚利马太人约瑟(38)。他是富人(27:57),也是一个尊贵的公会议员(15:43)。他是耶稣的门徒,但因怕犹太人一直隐瞒着自己的身份。现在他勇敢地向彼拉多要求耶稣的尸体(15:43)。彼拉多确认耶稣死了以后,允许了约瑟的请求(15:44,45),而且尼哥底母(3:1-15;7:45-52)拿来约一百斤没药和沉香(35kg)(39),按犹太人的殡葬的规矩(50:1;代下16:14;11:44),用细麻布加上香料裹好了耶稣的身体(40,27:59)。正好钉耶稣的十字架附近的园子里有个新坟墓(41),他就把耶稣安放在那里后(42)用大石头堵住了其入口(27:60)。这就成就赛53:9的预言。亲眼目睹这一过程的抹大拉马利亚和约瑟母亲马利亚(27:61;15:47;23:55)为了不至缺香料和香膏而回去再准备去了(16:1;23:56)。但曾豪言壮语地发誓绝不离弃耶稣的众门徒却连人影都没有了(26:33,35;22:33)。这里我们看到在跟随基督的道路上,我们需要的不是善变的豪气,而是对他的持之以恒的爱。后来,耶稣恢复彼得的信心“你爱我吗?”(21:15-17)“你跟从我吧”(21:19,22) ──《圣经精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