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马太福音第十一章纲目

 

壹、内容纲要

 

【君王的轭与样式】

    一、往各城传道教训人(1)

    二、遭施洗约翰质疑:

          1.施洗约翰打发门徒去问主(2~3)

          2.对施洗约翰的回答(4~6)

          3.背后称赞施洗约翰(7~15)

    三、遭人批评、弃绝:

          1.被这世代所轻忽(16~17)

          2.被人所讥讽毁谤(18~19)

          3.被诸城所弃绝(20~24)

    四、安息的榜样与呼召:

          1.对所遭遇的事感谢父神(25)

          2.因父神的美意而得安息(26~27)

          3.呼召人来得安息(28~30)

 

贰、灵训要义

 

【主耶稣传道的榜样】

    一、用教训去感动人(1~6)

    二、用见证去感动人(7~15)

    三、用责备去感动人(16~24)

    四、用恩言去感动人(25~30)

 

【君王的安息】

    一、君王安息的背景:

          1.被祂的先锋误会(2~3)

          2.被这世代轻忽(16~17)

          3.被人讥讽毁谤(18~19)

          4.被诸城所弃绝(20~24)

    二、君王安息的榜样:

          1.以身作则(1)

          2.鼓励软弱的人(4~6)

          3.背后称赞人(7~15)

    三、君王能安息的秘诀:

          1.凡事谢恩(25)

          2.顺服神的旨意(26~27)

    四、君王呼召人来得安息:

          1.得安息的人(28)

                (1)要觉有得安息的需要

                (2)要「来」

          2.得安息的途径(29~30)

                (1)要「负我的轭」──「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

                (2)要「学我的样式」──「我心里柔和谦卑」

 

【天国子民所该有的能力】

    一、站稳不『跌倒』的能力(6)

    二、进取直达目的(『努力进入』)的能力(12)

    三、属灵分辨(『以智慧为是』)的能力(19)

    四、遵行神旨意(『你的美意本是如此』)的能力(25~27)

    五、劳苦事奉中『得安息』的能力(28~30)

 

【主在逆境中仍然有安息的原因】

    一、「父阿,天地的主,我感谢你」(25)

          1.一切环境都在神的管理支配之下,因祂是『天地的主』

          2.一切境遇是要我们得益处(参来十二10),因祂是慈爱的『父』

          3.因神所赐的恩典而『感谢』祂

    二、「因为你将这些事,向聪明通达人,就藏起来;向婴孩,就显出来」(25)

          1.这些事的发生,正符合神作事的法则

          2.人们所以会错待我,是因为不明白神的旨意

    三、「父阿,是的,因为你的美意本是如此」(26)

          1.父总是『是的』(对的),父的旨意总是『美』的

          2.因此就对父所安排的一切环境都说『是的』──『阿们』

    四、「一切所有的,都是我父交付我的」(27)

          1.我若有所遭遇或有所得着,都是出于父的手,并非人手

          2.父若不许,就没有一事会落在我的头上

    五、「除了父,没有知道子;除了子和子所愿意指示的,没有人知道父」(27)

          1.人不了解我,人误会我,但是只要父知道我就够了

          2.人所以不了解我,误会我,乃因为他们不知道父

 

── 黄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马太福音注解》

 

叁、其他纲目

 

【马太福音第十一章:君王的安息】

一、君王安息的背景——祂的「轭」

1、被祂的先锋误会

1)「约翰在监狱里听见基督所作的事,就打发两个门徒去」(2节)——施洗约翰因为替神说话而被下在监狱里(太十四3~4)。他认识基督是神的儿子(约一34),如今听见基督作了神迹奇事,帮助许多的人,却没有为他作任何的事。

2)「问他说,那将要来的是你吗?还是我们等候别人呢?」(3节)——意思是说,你到底是不是弥赛亚(基督)呢?约翰问这话,不是在怀疑主,而是在气主,故意用反面的话来即将主。

2、被这时代忽略

1)「我可用生命比这时代呢?好像孩童坐在街市上,招呼同伴,说」(16节)——现今的世代邪恶,使人胡涂(弗五16~17),对与主和属主的事,感觉麻木且迟钝,好像孩童般无知。

2)「我们向你们吹笛,你们不跳舞;我们向你们举哀,你们不捶胸」(17节)——主报恩典的喜信,人不感快乐;主传公义的警告,人不肯悔改。此等人被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林前四4)。

3、被人讥讽毁谤

1)「约翰来了,也不吃,也不喝,人就说他是被鬼附着的」(18节)——约翰因看见神公义的忿怒,他里面有极沉重的负担,以致无法照常吃喝,人就说他是一个「怪」人。

2)「人子来了,也吃也喝,人又说他是贪食好酒的人,是税吏和罪人的朋友」(19节)——人子是指主耶稣(太十六13)。主带着神的恩典来(约一17),与最儿女一同享受恩典中的喜乐,人就说祂是一个「坏」人。

3)「但智慧之子,总以智慧为是」(19节)——智慧是指基督(林前一2430)。智慧之子是敬畏神的人(箴九10),他们不凭外表来判定是非,而事事仰望那位内住的基督,以里面的感觉和带领为依归。

4、被诸城所弃绝

1)「耶稣在诸城中行了许多异能」(20节)——主不只传讲福音,且以大能显明是神的儿子(罗一4)。

2)「那些城的人终不悔改」(20节)——城代表世界的组织。这世界的人定意不要主、弃绝主。

3)「就在那时候责备他们说,哥拉汛哪,你有祸了,伯赛大啊,你有祸了,因为在你们中间所行的异能,若行在推罗西顿,他们早已披麻蒙灰悔改了」(20~21节)——哥拉汛、伯赛大和迦百农是加利利和低加波利的大城,主耶稣起头的工作就在那一带地方(太四23~25节)。他们亲眼看见主所行的异能,仍不肯悔改,这说明了人心的刚硬。

4)「但我告诉你们,当审判的日子,推罗西顿所受的,比你们还容易受呢」(22节)——推罗西顿是北方海口,主耶稣并没去那里行异能。这说出了多给谁,就向谁多取(路十二48)的原则。

5)「迦百农啊,你已经升到天上,将来必坠落阴间,因为在你那里所行的异能,若行在所多玛,他还可以存到今日」(23节)——迦百农是主当初作工施恩的中心,属天的福气临到他们,他们却不要,故必受神审判,变成荒凉之地。

6)「但我告诉你们,当审判的日子,所多玛所受的,比你还容易受呢」(24节)——所多玛罪大恶极(创十八20),但所受刑法却轻与迦百农。这说出人若尝过天恩的滋味,后来又离弃主,其结局将比原不认识主的儿女更可怕(来六4~8)。

二、君王安息的榜样——祂的「样式」

1、以身作则

1)「耶稣吩咐完了十二个门徒」(1节)——这是指主在第十章对十二使徒的教训。

2)「就离开那里,往各城去传道教训人」(1节)——主不只吩咐别人怎样作,并且祂自己也照样作。祂的言行一致。属灵的首领不是辖制人,乃是作群羊的榜样(彼前五3)。

2、鼓励软弱的人

1)「耶稣回答说,你们去把所听见所看见的事告诉约翰」(4节)——主耶稣受到施洗约翰的顶撞,却丝毫不以为忤,反而向他更多启示主自己,因为对主更多的认识,乃是软弱中之人的拯救。

2)「就是瞎子看见,瘸子行走,长大麻风的洁净,聋子看见,死人复活,穷人有福音传给他们」(5节)——祂叫我们的眼睛得开(徒二十六18),脚有力量走主道路(来十二12~13),背叛神的心志(大麻风预表背叛的罪,参阅八2注释)得以降服,能听见祂的声音(约十27),晓得祂复活的大能(腓三10),并享受基督那测不透的丰富(弗三8)。

3)「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6节)——「跌倒」原文有「见怪」的意思,凡主所所安排给我们的环境、道路,若能甘心领受,而不见怪,这样的人就有福了。

3、背后称赞人

1)「他们走的时候,耶稣就对众人讲论约翰说」(7节)——天然的人喜欢当面称赞人,背后说人坏话(罗一30)——主耶稣却适得其反,当面责备,而在背后称赞人,免其骄傲。

2)「你们从前出到旷野,是要看什么呢?要看风吹动的芦苇呢?」(7节)——芦苇容易折断(太十二20),象征脆弱的人。主在这里的意思是说,你们不要以为约翰是一个软弱的人。

3)「你们出去,到底是要看什么,要看穿细麻软衣服的人吗?那么细软衣服的人,是在王宫里」(8节)——穿细软衣服的人象征为肉体安排的人(罗十三14)。主的意思是说,你们也不要以为约翰是一个贪图安逸舒适的人。

4)「你们出去,究竟是为什么,是要看先知吗?我告诉你们,是的,他比先知大多了」(9节)——先知是为主说话的人,约翰是当面推介基督的人,所以约翰比先知大。并且约翰是从先知(律法)时代转为恩典时代的界标,所以他比众先知大多了。

5)「经上记着说,『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你面前,预备道路。』所说的就是这个人」(10节)——这话引自玛拉基三章一节,指明施洗约翰的职事是为君王铺路,预备人心接受祂。

6)「我实在告诉你们,凡妇人所生的,没有一个兴起来比他还大」(11节)——这里所谓的大小,并不是指地位或职事的大小、高低,而是以人和基督的关系远近为根据。凡妇人所生的,如亚伯拉罕、摩西、以利亚等圣经伟人,他们不过是从远处望见基督(来十一13),施洗约翰则当面看见基督,而天国里最小的,就是我们这些信徒,却有基督住在我们里面(西一27)。

7)「从施洗约翰的时代到如今,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努力的人就得着了」(12节)——本节后半节按原文可译为:「天国是用强暴夺取的,强暴的人就抓住了」。这一节告诉我夺取天国的时机和条件;第一,天国是今天可以夺取并经历的,不必等到将来;第二,夺取天国须要用强暴,意思是说,为着天国的缘故,必须肯出任何的代价与牺牲,甚至将自己的颈项,置之度外(罗十六4),这样的人才配抓住天国。

8)「因为众先知和律法说预言,到约翰为止」(13节)——本节说出神在旧约时代,有关基督及天国的启示与预言,到施洗约翰告一段落,现在实体已经来到(西二17),新的时代已经开始了。

9)「你们若肯领受,这人就是那应当来的以利亚」(14节)——以利亚是旧约时代最大的先知,圣经会预言他还要来(玛四5);他实际的来,需要等到大灾难时才会应验(启十一3~12)。这里主的意思是说,以利亚是那要来带领以色列人悔改归向神的,如果你们肯接受施洗约翰的带领,他现在所作的和将来以利亚所要作的一样,故可以把他当作以利亚(参太十七10~13;路一17)。

10)「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15节)——这是说,主在前面论到施洗约翰的话,也是对我们说的。我们需要有属灵的耳朵,来听主的话(参启二7111729,三61322)。

三、君王安息的秘诀——心里柔和谦卑

1、凡事谢恩

1)「那时」(25节)——就是在那样被人误会、轻忽、毁谤、厌弃的时候。

2)「耶稣说,父阿,天地的主,我感谢你」(25节)——「父啊」表明神是一切的源头,「天地的主」表明是神主宰、安排一切。主耶稣在那样落泊的环境中,却能认识凡所临到祂身上的,都是出于父神的(罗八28)。主不只接受神手的安排,并且是感谢着领受。许多时候,我们的接受相当勉强,里面不平,故没有安息。

3)「因为你将这些事,向聪明通达人,就藏起来,向婴孩,就显出来」——25节)——这说出神作事的原则。神是乐意将基督启示给人的(加一16),但人若自以为为聪明通达,想评理智来领会属灵的事物时,凡得不着启示;惟有像婴孩般,敞开心,单纯向着主,就会得着丰满的启示。所以神的作为,和我们的存心态度有密切的关系。我们若能从神作事的法则,来看我们所遭遇的人事物,就会有超脱的心境,而能有安息。

2、顺服神旨

1)「父啊,是的,因为你的美意本是如此」(26节)——「美意」原文或译「喜悦」,。我们凡事不求自己的喜悦,只求神的喜悦;凡父神所喜悦的,我们就说「是的」。这样,即使在逆境中,我们仍能有安息。

2)「一切所有的,都是我父交付我的」(27节)——这话有两个意思:第一,我一切的遭遇及得着,不是人给我的,乃是神给我的,所以不必怨人;第二,既然一切都是神给的,就必有祂的美意,只管安然接受。

3)「除了父,没有人知道子」(27节)——人不知道、不认识主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只有父神和父神所启示的人才认识祂。这里含有一个意思:人可以误会我,但我只要父神知道我,这就够了,这就可以让我安息。

4)「除了子和子所愿意指示的,没有人知道父」(27节)——惟独能安息与之让神知道的人,才能知道神;也惟独知道神的人,才能带领别人来知道神(约十七25~26)。

四、得安息的呼召

1、得安息的人

1)「凡劳苦担重担的人」(28节)——要得着主的安息,首先必须认识自己是个劳苦担重担的人。我们有跟罪恶挣扎的苦(罗七24),有为主事工的劳苦(西一28~29),还有各样的重担(来十二1)。

2)「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28节)——惟有「来」到主面前的人,才会得着真正的安息。并且最要紧的是我们的「心」要来。

2、得安息的途径

1)「我心里柔和谦卑」(29节)——柔和的意思是软而不硬,这样也可以,那样也可以,对别人并不反抗拒绝;谦卑的意思是卑而不傲,不为自己打算什么,羡慕什么。心里柔和谦卑,这是主能安息的理由,也是我们得安息的条件。

2)「你们当负我的轭」(29节)——负主的轭就是跟主同负一轭。凡神所分派给我的负担,是我的轭,也是主的轭;凡人所派定的,就不是主的轭。

3)「学我的样式」(29节)——就是学习主耶稣对待「轭」的态度。为着神旨意的缘故,甘愿舍弃自己的权利,乐意接受各种的限制。

4)「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29节)——虽然外面的情况可能仍没有改变,但里面的心情却是大不相同。

5)「因为我的轭是容易的」(30节)——这是因为我们若与主同负一轭,就主自己承当了轭的重负,并要赐我们够用的恩典(林后十二9),不叫我们觉得负主轭的艰难的缘故。

6)「我的胆子是轻省的」(30节)——若是我们觉得担子的沉重,就恐怕那个担子不是出乎主的,因为主绝不会把难担的重担,摆在我们的肩上(参太二十三4)的。

── 黄迦勒《查经辑要》

 

【天国是努力进入的】

经文:太11:1-15

   一、努力传福音 1-6

         1.往各城去传道,教训人 1

         2.去各地作见证,医病人 2-6,(赛29:18-19

               (1)使瞎子看见  ——象征被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林后4:4)。

               (2)使瘸子行走  ——象征不能在神所命定的道路上行走(徒3:2-9)。

               (3)使长大麻风的洁净  ——象征在神眼中是叛逆不洁的(民12:1-10)。

               (4)使聋子听见  ——象征听不见神的声音(赛29:18)。

               (5)使死人复活  ——象征死在罪恶过犯之中(弗2:1)。

               (6)使穷人有福音传给他们  ——象征在这世上没有神、没有指望(弗2:12)。

   二、努力进天国 7-15,(腓3:13-14

         1.忘记背后 7-9

               (1)不看风吹动的芦苇 7,(太12:20

               (2)不看穿细软的衣服 8  象征为肉体安排的人(13:14)

               (3)不看有能力的先知 9  亲身经历基督,比讲说一位看不见、摸不着的基督(先知)更有用。

         2.努力面前 10-15

               (1)注目预备道路者 10,(赛40:3;玛3:1

               (2)知道小必为大者 11,(路9:48

               (3)奋力追求努力者 12-13,(腓3:13-14;歌1:4

               (4)效法甘心领受者 14-15 

我们需要有属灵的耳朵,才能将主的话听进去(参启2:7,11,17,293:6,13,22)。

── 毛南春阳

 

【重担与安息】

经文:太11:16-30

   一、劳苦重担的人 16-24

         1.漠视耶稣的信息 16-17

我们在心志上不要作小孩子,总要作大人(林前14:20)。

         2.藐视耶稣的救恩 18-19

神的国,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义、和平,并圣灵中的喜乐(罗14:17)。

         3.轻视耶稣的异能 20-24

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太19:3020:16)。

人若尝过天恩的滋味,后来又离弃主,其结局将比原不认识主的人更可怕(来6:4-8)。 

   二、得享安息的人 25-30

         1.以单纯的心仰望主 25-27

         2.以谦卑的心依靠主 28-30

               (1)劳苦担重担的人得享安息 28

               (2)负轭效法主的人得享安息 29-30

── 毛南春阳

 

【效法耶稣的谦卑】

经文:太11:25-30

引言:

  一个人的人生就是学习的人生。学善,学恶,学诚实,学说话,学作事等。选择学习的对象尤其重要。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性相近,习相焉。孟母三迁的故事。

   一.效法耶稣的谦卑

      1. 耶稣基督是我们学习的对象,我们要效法祂。

      2. 要效法祂的谦卑(11:29)

   二.谦卑的真谛(2:6-8)

      1. 不以与神同等为强夺。

      2. 虚己取奴仆的形像。

      3. 卑微顺服至死。

      4. 让神被高举,让神兴盛(3:30)

   三.谦卑的福分

      1. 是得救的门径(林前1:25-30)

      2. 是学道的心志(2:5-10)

      3. 是众德之本源(5:3)

      4. 是恩惠的源头(彼前5:7)

      5. 是安息之力量(11:29)

结论:

  当学主的谦卑,必得主的荣耀。

── 黄彼得

 

【主耶稣待人的态度】

经文:太11

引言:

  基督徒活在世上天天要与人接触,所以,懂得如何对待人是很重要的。今日人发生最多的问题就是人事问题。我们要看耶稣如何对待人,让我们也照样对待人。

   一.主怎样对待人

      1.对门徒以身作则(11:1)

      2.对怀疑祂的人,就以言行和生活来解释(11:2-6)。今日如有人怀疑我们,也当如此作。人对人的怀疑和不信任是免不了的;但不要因此灰心,或气人,骂人。多少时候我们也怀疑别人。所以,我们要学习不随便怀疑人。若自己被怀疑了,也不要灰心,即使那人曾相信我们,曾为我们作见证,就是他也怀疑了,我们也不要灰心;而要以生活和工作证实自己的不变。人对我们的看法有所改变,是不要紧的。

      3.对那些有缺陷的人,人多是轻看他们。这是叫那些人更自责,更灰心,更厌世。世人这样,我们不当这样。主如何待他们?

         (1) 瞎子,使之看见。我们要作他们的眼睛,说明他们认识真理,得见光明。要使他心灵眼睛明亮,不要使他落在陷阱里。

         (2) 瘸子,使之行走。作他们的脚,帮助他们走光明的道路,永生的道路。就像那四个抬瘫子的人(2:3)

         (3) 长痲疯的,使之洁净。帮助医治他们的疾病,即除去罪,非帮助人犯罪。如你不能,你当带他到主前。

         (4) 聋子,使之听见。作他们的耳朵,即那些听不到真理的,我们听了告诉他们。我们要助他们听见真理。有成见的聋子,我们要助他除去成见;有厌烦真理的,要使之不厌烦。

         (5) 死人,使之复活。即给他们生命,永生。主来是给人生命,我们也当如此,但自己要有丰盛的生命。

         (6) 穷人,要传福音给他们。心灵贫穷的,痛苦的,要传福音给他们。

  对有缺陷的人,就当按他们的缺乏而去帮助,不要叫有缺陷的人更痛苦。

      4.对那软弱的人,要向他们作见证(11:1-3)。以见证再坚固他们的心。

      5.对那无知的人,不认识真理的人,要用比喻教导他们,使之醒悟(11:16-19)。虽然无知,但还要教导,盼望他们能有悔改的一天。

      6.对不悔改的人,就严严地责备,警告,宣告神的审判(11:20-24)

      7.对劳苦负重担的人,使之得安息(11:28)。人有重担了,不要再加上重担,应助人减轻或放下重担。

      8.对门徒要以身作则(11:1)。不但教训人如何作,更是自己先去作。这不但指传道人,每个信徒当自己得圣经的亮光,就自己去实行,带领人去实行。不是单单祷告和谈论。

   二.怎样能这样对待人

      1.要有天父的生命。即重生得救,有主耶稣的生命,才能有主的生活为人,即更丰盛的生命(10:10)

      2.要学习凡事谢恩(11:25)。凡事想到感恩之处,并能以自己吃亏叫人得益而谢恩。今日许多人谢恩是因自己得益而别人受亏。这是世人的态度,我们不当为之。

      3.认定凡事都有神的美旨(11:26; 林后5:18)。一切都是出于神。苦难是蒙恩之前奏。

      4.认识凡事是神所交付的(11:27)。无论怎样不好的人,都是神所交托我们的。神看重我们,看我们有能力助人,能牺牲,所以将这些难对付的人交在我们手中。所以不当随意放过。

      5.要有大的量度和胸襟。凡劳苦的人都可以来(11:28)。不是选某些人,而是无论何人都能接待容纳。

      6.要心里柔和(11:29)。能逆来顺受,如棉花一样。柔和有忍耐,柔顺,谦逊之意。忍受一切不如意的事。

      7.要谦卑。是心里谦卑,自己卑微(2:8)。自觉不配,自觉得应尽量服事人,帮助人。是站在奴仆的地位,并以能帮助人为荣耀。

   三.主能够这样待人还有几个原因

      1.祂没有要求别人这样待祂,只求别人这样待人。

      2.祂不向人求功,虽助人但不求功。

      3.祂不灰心丧志,不看人乃仰望神。

      4.祂是为父神这样待人,凡事求父神的喜悦。

      5.祂受误会,但不因此就不再好待人。行善不灰心。

结论:

  主今日给我们立了这美好的模范,我们当身体力行!

── 黄彼得

 

【父神的美意】

经文:太11:25-30

引言:

  许多信徒以为神的美意一定是一帆风顺,凡事昌盛,受人欢迎,得许多人的爱戴;否则便认为那不是神的旨意,就哀声叹息。轻的,在思想中怀疑神,口中发出怨言;重的,就背叛神,离开神。所以我们每个人对神的美意必须有全面的认识。

   一.父神美意的字意

  原文是在父眼中看为美的事。父神的美意就是在父神面前看为美善的,是神所悦纳的,是有恩惠的。所以我们对每件事的看法,不应当只有人的看法,更需要知道神的看法。当求神的悦纳,而不只求自己的喜欢;当求神的恩惠,而不只求表面上的顺利。

   二.甚么是神眼中看为美善的事

      1.是神许可成就的事(46:10)。神许可甚么成就,那事一定是美好的。例如耶稣被人拒绝,出卖,受审,钉十架等,却成就了救恩。又如约瑟的生平遭遇(50:20)

      2.是蒙神怜悯有恩惠的事(9:15-18)。我们虽然会遇见困难,但神给我们恩惠,叫我们都能度过。例如耶稣在世传道,有人要杀害祂,但在时候未到时,祂能安然度过,不会受害。如:众人要将主推下山崖(4:28-30),祂却从他们中间走过去;又如摩西受到法老许多刁难,但神使摩西安然度过。

      3.在基督里得基业,好处(1:9,11)。得基督里的好处,即如基督所得的好处,而不是世界的好处。这好处是对神有更深的认识,让自己的灵命更有长进。神所看为美善的事,多是注重信徒生命长进的事,而少注重物质上的事。马太福音第十一章所发生的事是叫父神的旨意显明,叫人更认识神的作为,叫人的心里得安息得造就。耶稣这次的困难,叫祂看见父神的美意而大大的赞美神。祂的心柔和谦卑,所以得到安息。

      4.是神在永远里的计划(3:11-13)。要认识神的美意,是需要看整件事情的始末。人常常只是看见一点一端;表面的一点一端似乎不好看,但整个看起来却是美善的。例如乐谱的音符,听音乐不是只听一两个音符的,听整首乐曲,就好听了。画画也是此理,不是只看一点一画,而是看整幅图画。耶稣在世上工作有许多不顺利的地方,但这一切都使祂完成救恩,完成神的旨意计划。

   三.如何能明白神的美意

  主教导我们要学祂的样式。主的样式是:

      1.凡事谢恩(25; 帖前5:18)

      2.凡事认定是神的美意。不怀疑神,不埋怨(26)

      3.凡事认定是神所交付的。所以必定有好处。

      4.凡事带到主前。一切的重担都带到主前(28)

      5.凡事以柔和谦卑的心去应付(29)

      6.凡事与主同行。负主的轭就是同行(29)

      7.凡事学主的样式(29-30)

结论:

  让我们认清神的美意,凡事蒙恩,荣耀主的圣名!

── 黄彼得

 

耶稣的见解  马太福音11

   一丶为道坐监主知道11:1-3

   二丶因主不跌主赐福11:4-6

   三丶神的仆人主见证11:7-10

   四丶人的疑问主解释11:11-15

   五丶世人无知主揭露11:16-19

   六丶不信之人主责备11:20-24

   七丶父的美意主知道11:25-27

   八丶各人当学主样式11:28-30

──作者不详

 

【耶稣召人来的勉励(太十一25~30)

   一、主的应许极大──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28~29)

   二、主的品格和善──我心里柔和谦卑(29)

   三、主的委任不难──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30)

── 丁良才《经题模范》

 

【君王被弃绝】

找到安息,得享安息

   一、施洗约翰差门徒去问耶稣

         1.在监里听而生疑

         2.来问耶稣

         3.因得启示而刚强

   二、跟随施洗约翰的榜样

         1.他大过一切妇人所生的

         2.他像以利亚

         3.简单朴实的生活

   三、责备不肯悔改的诸城

         1.审判的日子更不容易受的灾祸

         2.感谢和赞美

         3.呼召人来得安息

── Chih-Hsin ChangAn Outline of The New Testament

 

【对耶稣弥赛亚工作的不同反应(十一230)】

一、施洗约翰(十一219

    1.约翰的问题(十一26

    2.耶稣对约翰的评断(十一715

    3.对约翰和耶稣的反应(十一1619

二、拒绝接受耶稣呼召的诸城(十一2024

三、对耶稣呼召的真实响应(十一2530

──《丁道尔圣经注释》

 

【耶稣教训中的六种声调(十一130)】

一、自信之声(十一16

二、赞叹之声(十一711

三、努力进天国(十一1215

四、忧伤痛责之声(十一1619

五、痛心谴责之声(十一2024

六、权威之声(十一2527

七、同情之声(十一2830

──《每日研经丛书》

 

【敌对和拒绝的人愈来愈多(十一130)】

一、施洗约翰下监(十一119

二、为加利利不信之城忧伤(十一2024

三、救主受拒绝的反应(十一2530

──《活石新约圣经注释》

 

【约翰的疑问(十一110)】

一、约翰的询问(13

二、耶稣的答复(46

三、称赞约翰(710

──《新旧约辅读》

 

称赞与慨叹(十一1119

一、最伟大的先知(1115

二、对世代的慨叹(1619

──《新旧约辅读》

 

【就主得安息(十一2030)】

一、责备不悔改者(2024

二、感恩与呼召(2530

──《新旧约辅读》

 

【弥赛亚的显身及被拒(十一250)】

一、耶稣和施洗约翰 十一219

    1.约翰的门徒来访耶稣 十一26

    2.耶稣称赞约翰,认同他是先锋者 十一715

    3.两者均被弃绝 十一1619

二、拒绝者与接受者 十一2030

    1.不悔改者将遭遇的命运 十一2024

    2.耶稣的感恩和诚挚的邀请 十一2530

──《中文圣经注释》

 

【今世的写真】

读经:马太福音十一章十六至十九节

一、今世像而儿童游戏

1、在主看来今世的一切都不过像儿童游戏。

2、虽然主看今世一切都不过像儿童游戏,但是是人都看今世一切是了不起的大事(这两点是对比)。

3、因为人对今世的眼光,和主对今世的眼光不同,所以着重点也就有了分别。今世的人是着重今世的事,而忽略了将来的后果。主耶稣却是轻看今世的事,看今世的事不过是儿戏,主所着重的乃是将来的后果。(本段要很重的发挥,全圣经中只有这一个地方把今世的事,视如儿戏)。

二、福音的举哀

1、因着主轻看今世的事,而重视将来的后果,所以主来向人传福音。福音乃是将人的注重点从今世转回将来,或说福音乃是叫人的眼光从今世转到将来。

2、人只注意今世的时候,人就不觉得自己的道德问题,人一注重将来,人的良心就发现,立时会感觉自己有罪。

3、所以主的福音,第一就是向人举哀。举哀的原因有两个,第一就是人有罪而不自觉。第二人在灭亡的程途里而不自知。因此主的福音向人举哀,要人自觉自知,要人悔改。

三、福音的吹笛

1、福音在消极方面是举哀要人悔改,在积极方面是吹笛要人欢乐。如果福音只有消极一面的举哀,没有积极一面的吹笛,福音就变成福音了。福音所以是福音,乃是因为它的举哀是为着达到他的吹笛。

2、福音的吹笛就是大喜的信息,通知我们主耶稣是我们的救主,除去了我们的罪,拯救我们脱离灭亡,还赐给我们永远的生命。这些是应该叫我们欢乐,这些话实在像音乐一样。

四、人的反应

1、人对主耶稣的举哀不领会反而说是疯魔的举动。以为是发了神经病了。有人听见,信主耶稣的人,你见证说,这个是罪,那个也是罪,许许多多的罪,就说他们发神经了,疯魔了,哪知道这就是举哀。他们若看见人灭亡的可怕,就要伤痛悔不再 醉生梦死的生活了。

2、世人对负福音的吹笛,不接受,倒以为是狂放浪费。主耶稣向他们吹笛,他们倒说主耶稣是贪吃好酒的人。今世的人对基督徒的快乐生活也有批评。基督徒常聚会赞美,他们不接受基督徒吹笛的音乐,而说他们是浪费时间,不好好读书而去聚会不好好作事而去听道,他们以为基督徒这样聚会,听道,祷告,全是浪费。

五、智慧者的选择

1、一般人对福音反应,都是愚昧的,这里要驳前面所说的两点反应。要和他们算清楚,人有罪将来要灭亡,到底该不该举哀,另一面主流血赐生命,到底该不该吹笛。

2、结论要有一个智慧的选择,就是应该注重将来,不注重今世,要基督而不要罪中之乐。福音一举哀我就捶胸,福音一吹笛我们就跳舞,我以忧伤痛悔的心来应付福音的举哀,我以欢喜快乐之情来应对福音的吹笛。

3、选择的结果先是捶胸后是跳舞,开头是忧伤最终是喜乐。

──《福音材料267题》

 

【来得安息(太十一28)

    一、多么广阔的范围──凡

    二、多么实际的情形──劳苦

    三、多么痛苦的人生──担重担的人

    四、多么肯定的答案──可以

    五、多么明确的目标──到我这里来

    六、多么宝贵的应许──我就使你们

    七、多么伟大的恩典──得安息

── 王永悦

 

努力进天国(太十一12)】

 一、为什么要努力?

  1、要不顾一切

   1)为了永恒

   2)为了荣耀

  2、要奋力抓取

   1)不给我祝福就不叫你走  (例子:雅各过雅博渡口)

   2)不让我进去就不肯罢休

  3、要趁着机会

   1)主的日子进了

   2)我的日子少了

 二、努力的得着了

  1、得着赏赐

   1)盼望是我们跟随的动力

   2)赏赐是我们期盼的结果

  2、得着祝福

   1)生命之福

   2)属天之福

   3)永恒之福

真理反思:1、我们在进入天国的路上是否是竭力?

      2、是否看透人生短暂而竭力为着永恒?

——王永悦

 

【来得安息】

读经:马太福音十一章二十八节

一、人生的劳苦

1、人生从始至终是劳苦的,很重说出人生各种各样的劳苦。举实例说,小孩子读小学,以后读中学大学如何劳苦,士农工商每一行都有不同的劳苦。

2、人生的劳苦不仅是一个劳的问题,乃是一个苦的问题。所以中国的词相当对,有劳又有苦,要把苦味说出来。(商人,读书人,教书人,工人……他们怎样劳苦,把人生痛苦的现实写出来摸人的感觉)。

二、人生的重担

1、人生的劳苦就是人生的重担劳苦是重担,苦更是重担要说出真体的例子,例如作父母儿女,大夫,妻子,主人,经理,老板,仆人,伙计,用人,富人,穷人,读书人,没读书人……怎样有重担。

2、除了劳苦的重担之外,还有罪的重担劳苦的重担是身体和心情,以及心理上的重担。罪的重担是良心上的重担。(要摸人良心的感觉有人犯罪作恶叫他的良心一直负重担,不得释放,一直定罪自己)劳苦的重担是生活方面的重担,罪的重担是在道德方面的重担。无论生活,道德,心情,身体,心理,良心,都有重担。

三、安息之所

1、人在自己这一面,得不到安息,人用任何方法都找不到安息,也不能把劳苦罪恶的重担去掉。

2、人需要安息,人也需要拯救。

3、一切圣贤,救主,只能加重人的重担,不能减轻人的苦楚,所以他们都不是人的拯救,因他们都不能叫人得到安息。

4、只有基督能救人脱离人生的重担和罪恶的重担,所以能叫人得到安息。祂就是人安息之所,所以祂呼召人到祂这样来得安息。

四、基督如何使人得到安息

1、祂除去人的罪(就是讲十字架的救赎,主在十字架上流血洗人良心,叫人脱去罪的重担)。

2、祂叫人得着祂的生命,作人的能力,应付人生的需要。

3、祂的生命拯救人脱离人生不需要的生活,人一脱离就安息了。换言之就是(1)祂的流血叫人的良心得洗净脱罪担。(2)祂的生命叫我们得能力,应付人生之需要。(3)祂的生命也叫我们脱离人生不需要的生活。

五、如何得着基督的安息

1、要来,重讲来字。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来就耶稣来到耶稣这里。

2、要把自己的罪和自己整个的人生都交给基督,把自己的一切完全缴械,你这个人要投降,将一切都交给基督。

3、要接受基督和祂的救赎。

──《福音材料267题》